煤矿安全生产“零死亡”经验材料.docx
煤矿安全生产 “零死亡 ”经验材料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煤矿安全生产 “零死亡 ”经验材料 XX市 XX 区位于 XX 省中部,现有煤矿 16 处,总设计生产能力 357万吨 /年,是我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2019至 2019 年,短短 3年时间发生煤矿事故 20 起、造成 46 人死亡, 2019 年被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列为 “全国 50 个煤矿安全重点县(区) ”之一。 面对煤矿事故高发、频发的严峻势态,区委、区政府痛定思痛,充分认识到煤矿安全是 “重于一切、高于一切、压倒一切 ”的第一要务,必须严格要求、狠抓落实,彻底扭转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被动局面。为此,我区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国家、省、市安监部门的要求,以实现煤矿安全 “零死亡 ”为最终奋斗目标,强力实施煤矿安全生产 “1+4”工作法,全面开展煤矿安全攻坚,截至 2019年 5 月底,实现了煤矿安全生产 “零死亡 ”1654天。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安全理念,严格目标奖惩,确保各级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位 (一)强化安全红线 意识,树立正确发展理念。从 2019 年开始,区委、区政府领导从自身做起,坚守安全红线,在全区持续开展干部思想作风整顿,要求每一名干部认识到 “GDP 是政绩,但保障生命安全是更高更硬的政绩 ”,坚决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理念。虽然我煤矿安全生产 “零死亡 ”经验材料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不高,财力薄弱,但在实际工作中我区决不允许以提高 GDP 为目标盲目下达煤矿产量计划、绝不允许煤矿超能力生产、绝不允许不具备安全条件的煤矿生产建设,虽然一系列的监管措施出台后我区煤炭税收出现了大幅度下降,由 2019 年占全区财政收入的 40%下降到目前的 21%,加剧了财政收 支平衡压力,但安全生产得到了保障,真正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 “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 ”的红线意识,真正做到了 “宁要安全,不要带血的GDP”。 (二)构建完善的奖惩机制,确保 “五级联防 ”作用充分发挥。全区建立了覆盖区级领导、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矿业集团、产煤乡镇、驻矿员的 “五级联防 ”煤矿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对从区委书记到基层一线监管人员的职责全部进行了分工,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企业全面负责的煤矿安全生产格局。在此基础上,按照 “零事故、零死亡、零考核 ”建立重奖重惩机制,每年安排 150 万 元的专项资金,对 “五级联防 ”体系中完成煤矿安全生产目标的单位及个人进行考核奖励,对不认真履行职责、未完成煤矿安全生产目标任务的单位降低单位总目标考核等次,降低单位全体人员年终总目标奖励发放标准,并对单位负责人坚决实行煤矿安全生产 “一票否决 ”。 二、强化 “三保三零 ”,监管与服务并行,确保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到位 煤矿安全生产 “零死亡 ”经验材料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一 )依托人防、技防的 “1+1”监管模式,保障安全监管覆盖 “零盲区 ”。一是在机构建设方面精机构、强队伍。将原煤炭局并入安全监管局,并挤出编制招考了 40 名安全监管人员充实队伍,同时将队伍划分为日常监管力 量、驻矿安全监管力量、远程科技监管力量,实现监管效能最大化,有效解决了煤矿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政出多门、监管力量薄弱的问题。二是在人防方面建机制、重实效。建立了全面整治与重点整治相结合的隐患排查治理机制,按照灾害等级将煤矿分为 A、 B、 C、D 四个类别,开展非工作时间错时监管,实行精细化、表格化监管,督促煤矿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三是在技防方面重手段、抓环节。在实现对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瓦斯抽采计量监控系统、工业视频监控系统联网监控的基础上,建设了直通井上、井下所有生产场所的视频语音通信调度系统,对矿级 领导入井带班、驻矿员履职尽责、班前会召开情况实行全天 24 小时远程监控,提升了煤矿安全监管的全面性、时效性、针对性。 (二)依托 “专家会诊制 ”和 “监管人员入井跟班制 ”,保障服务企业 “零距离 ”。聘请 9 名高工成立煤矿安全监管咨询专家组,定期对辖区内煤矿进行会诊,帮助煤矿企业排查、诊断、治理安全隐患;每天安排一至两名监管人员到矿跟一个班,对煤矿隐患整改进行具体督促;同时,以创建 “和谐矿区 ”为抓手,成立了 “和谐矿区创建办 ”,专门解决煤矿安全生产 “零死亡 ”经验材料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4 页 矿群纠纷,为企业创造良好外围安全环境,让企业集中精力保障安全生产。 (三)依托矿级 管理人员 “黑名单 ”制度和 “打非治违 ”常态化,保障严格执法 “零容忍 ”。在执法过程中,以抓 “五职 ”矿长为核心,督促 “五职 ”矿长认真履职尽责,同时,对进入 “黑名单 ”的人员实施政府、企业 “双重处理 ”,一律不允许再在辖区内煤矿从业。在防范非法违法生产建设工作中,建立多部门、多层级联合联动机制,将 “打非治违 ”贯穿到全年的安全大检查、专项检查、日常检查中,形成 “监管必打非 ”的常态化执法模式,有效遏制了因非法违法、超层越界生产导致的事故。 三、强化淘汰落后产能,夯实 “两个 ”基础,确保煤矿转型升级到位 (一)扶强不济弱, 全力淘汰落后产能。我区以煤矿企业兼并重组为契机,按照 “建大关小、关闭一批、重组一批 ”的整体思路,强力实施结构调整战略,从 2019 年起,关闭了 52%的煤矿,但生产能力提升了 61.5%,实现 “一降一提升 ”的目标,推动了全区煤炭产业的规模化、健康化发展。 (二)大力推进 “三化 ”建设,夯实煤矿 “三年攻坚 ”安全基础。区财政安排 1000 万元的专项资金对煤矿机械化、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实施煤矿安全生产 “零死亡 ”经验材料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5 页 “以奖代补 ”,鼓励煤矿深入开展技改工作,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截至目前,全区 80%的煤矿实现了采煤机械化,所有矿井全部完成信息化基础建设 ;质量标准化工作实施 “一年四考评 ”机制,每季度结合监管工作开展一次质量标准化考评,并将考评结果和煤矿是否能正常生产及年底评级相结合,促使煤矿将安全质量标准化纳入日常生产、建设中。 (三)大力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做实煤矿安全生产人力基础。我区结合 “千名干部与万名矿长谈心对话 ”活动,以区委和区政府、监管部门、产煤镇、矿业集团四个层面为主体,全面开展与从集团董事长到班组长的各级煤矿安全管理人员的谈心对话,督促其进一步强化红线意识、责任意识,在追求 “零死亡 ”的最终目标上形成合力。与此同时,还督促所有煤矿推行从业人员 “手指口述 ”安全确认法,让每一个从业人员在岗前和岗中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自己怎么干才安全,全面提高煤矿从业人员实际操作技能。为提高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从2019 年开始,以手机短信形式将国内每一起事故的原因、教训及相应要求及时发送给企业人员,覆盖到 “上至集团董事长,下至班组长 ”,并对每次国内发生的较大以上煤矿生产安全事故使用大幅喷绘张贴在煤矿醒目位置,让从业人员入井看、出井看、时时看,用事故教训推动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