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盲工作总结(2).docx
扫盲工作总结 (2)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扫盲工作总结 (2) 扫盲工作总结 扫盲日,甘肃省政府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将 “世宗国王扫盲奖 ”授予天水市政府,以表彰天水市在扫盲工作中做出的突出贡献。 “世宗国王扫盲奖 ”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国际扫盲最高奖项,旨在奖励在国际扫盲领域做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我国自 1995 年世界妇女联合会上全国妇联首次获得此奖外,天水市教委是我国第一个地方性组织获得该奖项的部门。这不能不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 (一 )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天水市教育事业有了长足发展。但由于历史原因,农村 1540 周岁青壮年人口,有文盲、半文盲 42 万人,占农村青壮年人口的 40.5%,严重制约了全市社会经济的发展。 5 个县都是国家扶贫县,两个区是省扶贫区。 人们年年盼丰收,而干旱年连年绝收,外出打工成了许多农民无奈的选择。而外面的门是怎样向他们打开的呢?在天水采访时,记者听到了这样的几则 “故事 ”: 几个农村青年妇女,迷迷糊糊跟着别人到新疆摘棉花,苦干了两个多月,在回家途中却被人骗得高价买了假车票,车上又让列车员罚了两倍票钱,回到家几乎是两手空空 ;几个不识字的农村青年到小煤窑去挖煤,在一次塌方事故中险些丢了命,但由于缺少相关知识来维护自扫盲工作总结 (2)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己的权益,他们没有得到一分钱的伤残赔偿 像这样的事情太多了。一系列活生生的事例让天水人深深感到:没有文化,连生存都成问题,更不用说发展。 (二 ) 天水市以农业为主, 338.49 万人口中,农业人口占了 294.54 万人。境内山大沟深,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区域性文化也各不相同,文盲呈现 “三多三大 ”的特点。 “三多 ”:一是偏僻山区文盲多,占全市文盲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二是妇女文盲多,占全市文盲的一半以上;三是少数民族文盲多,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文盲在全市比率最高。 “三大 ”:一是文盲数量大;二是文盲年龄偏大;三是分布面大。面对扫盲工作的严峻形势,天水市政府在充分摸底调查、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的行政职能作用,统筹规划,逐层落实,责任到位,逐步形成独特有效的扫盲工作思路和方法,展开了一场全民扫盲活动。 天水市扫盲工作从两条线展开。政府系统包动员、包入学、包巩固、包筹措扫盲经费;教育系统包教、包学、包扫盲、包杜绝复盲。两线贯通,双管齐下,扫盲任务落实到村、户、人,工作扎扎实实,效果十分明显。 深入宣传,广泛动员,营造良好 的扫盲氛围。结合广大农民群众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对知识渴盼的心理,通过各种形式深入宣传、广泛动员,使他们真正体会到 “治穷先治愚 ”的道理,在全市上下营造出了 “要摘文盲帽,赶快上夜校 ”、 “有文化的都来教,没文化的都来扫盲工作总结 (2)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学 ”的浓厚扫盲氛围。 因地制宜,以点带面,重点抓好妇女扫盲工作。天水市 42 万青壮年文盲中,妇女文盲有 24.43万人,占文盲总数的 58%,市政府把扫除妇女文盲作为全市扫盲工作的重点,针对妇女实际,开展妇女 “学文化、学技术、比成绩、比贡献、比自立 ”活动,并筹措资金,创办春蕾女童班 20 个,成立妇女脱盲 班 25 个。在教文化知识的同时,让他们认识自身的价值,通过学文化、学技术,改善经济状况,提高家庭、社会地位。文盲妇女杜秀珍曾交了一个月的学费学习服装裁剪,但只学了 16 天,就因不识字终止了学习。通过妇女脱盲班学习,她认识了字,一些实用技术书籍能读懂了,再去学裁剪,两期下来,就熟练掌握了服装裁剪和加工技术。她用学 到的技术开了个服装加工部,使家庭步入了小康。 方法灵活,形式多样,突破少数民族扫盲难点。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是回族聚居区,开展扫盲时,动员文盲入学很难,动员妇女入学更难。当地教育部门与统战部门协作,请有 名望的阿訇出面,先动员自己的亲属参加扫盲班,再召开大会,号召党员、干部家中凡是有文盲的,都要带头把文盲家属送入学习班。由于尊重民族感情,工作到位,扫盲班呼啦啦来了许多学员,少数民族聚居区扫盲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按需施教,不断改进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近年来,天水市使用了适应新时期扫盲特点的教材读、写、算,北道区教育局印发了扫盲工作总结 (2)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4 页 劝世良言五字歌一万余册。一些扫盲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针对不同扫盲对象的特点,编写了乡土教材。有的乡村还组织有技术特长的脱盲者,把自己的学习经历和脱盲经验贯穿于教学中,教者和学者相互沟通,大幅度提高了学员的学习效果。 (三 ) “梅花香自苦寒来 ”。天水市政府全力以赴,社会各界积极努力,广大干部、教师呕心沥血, “九五 ”期间,天水市累计扫除青壮年文盲37.6006 万人,文盲比例已从 1985 年的 40%多下降到 5.6%,秦城、北道、武山、甘谷、秦安两区三县达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国颁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标准。清水、张家川两县达到普及初等教育和省颁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标准。全市 712 周岁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53%,在校学生巩固率达到 98.96%,基本杜绝了新文盲的产生。扫盲工作提高了公民的素 质,公民素质的提高,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到目前,天水市贫困人口下降到 4.59 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 800 元。正是这些令人鼓舞的数字,铸造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那枚闪闪发光的奖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