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扶贫工作交流材料.docx
社会扶贫工作交流材料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社会扶贫工作交流材料 近年来,社会扶贫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市扶贫和移民工作局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 “三大体系建设 ”为突破口,着力解决 “谁扶、扶谁、怎么扶 ”的问题,创新完善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的社会扶贫参与机制,积极发挥社会各方面力量的作用,努力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已募集各类社会资金3.5 亿元,完成村社道路建设 85 公里、修建溪桥 34 座,解决 28000人的安全饮水,新建学校 12 所,资助贫困学生 8000多名,新建卫生院(站) 18 所,实施 “母婴平安行动 ”,帮扶 350名贫困分娩母亲,培育市场主体新建特 色产业基地 145个,发展特色产业 15万亩。在带动贫困村特色产业发展、贫困农户增收致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突出责任担当,着力构建 “三为主 ”的责任体系 在工作中,始终坚持政府主导、部门主帮、干部主动,营造 “人人关心扶贫、全民参与扶贫 ”的良好氛围。 一是坚持政府主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扶贫工作,把社会扶贫与专项扶贫和行业扶贫一并列入目标考核,出台社会扶贫工作实社会扶贫工作交流材料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施意见、社会扶贫工作考核办法、 “挂包帮 ”工作实施意见等文件,将社会扶贫工作与县委政府 重点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考核、同奖惩。县委政府每年预算专项社会扶贫奖励资金,制定专门的扶持政策,对企业入驻乡镇,在贫困村规模发展特色产业 1000 亩以上的,一次性奖励 20 万元,提高了企业带动群众发展特色产业的积极性。对贡献突出的企业、社会组织和各界人士,在尊重其意愿前提下给予项目冠名等激励措施,深圳燕加隆集团投资 450 万元为广纳镇铜钵山村捐建村社道路 4.8 公里,政府便将此路命名为 “贻信路 ”。同时县委政府对驻村干部进行下乡补贴,对新提拔任用的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要求必须有驻村经历,鼓励干部到一线挂职锻炼。搭建了 社会参与平台,完善了政策支撑体系,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 二是坚持部门主帮。国家、省、市相关部门积极支持社会扶贫工作。中国工商银行总行每年下派一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干部到我县担任副县长,驻县指导对口定点扶贫工作。今年共捐资 1100 万元,突出解决我县边远贫困村 “四难 ”问题,时协调我县融资及贷款 75 亿元,支持县巴万高速公路、湾滩河水库、绕城公路等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省工商局、党建期刊集团、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领导多次深入我县开展帮扶工作,支持帮扶村发展产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25个市级部门派驻工作队,开展驻 村帮扶。唱歌乡方山坪村被市扶贫移民局确定为 “挂包帮 ”定点帮扶村,率先在全市开展连片扶贫开发和精社会扶贫工作交流材料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准扶贫相结合试点工作,市扶贫移民局为方山村发展核桃产业 200 余亩,苦荞 40亩、天麻 20 亩、增养土鸡养殖 3000余只,投入贫困户产业发展基金 30 万元,走出了一条边远高寒贫困山村精准扶贫的新路子。县上建立 “县级领导联系乡镇、部门联系贫困村、党员干部帮扶贫困户 ”帮扶机制,组建了 157 个驻村工作队。各部门到村开展调研 786 次 ,落实帮扶项目 100 余个,举办各类培训班 160 余期,培训人数达 8200 余人次,帮扶投入资金 3200余 万元,帮扶村及贫困户捐款赠物折币 365 万元 ,引进各类资金 4300 余万元,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惠及 3000 余人,为群众办好事实事 450 余件,协助化解农村矛盾纠纷 600 余件。 三是坚持干部主动。积极倡导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的全民公益理念,充分利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 “转作风、惠民生 ”活动,调动党员干部开展社会帮扶的主动性。通过开展 “扶贫志愿者行动 ”,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通过爱心捐赠、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等多种形式参与扶贫。全县 20190多名干部主动与贫困群众对接,实行 “一对一 ”,“一对几 ”帮扶。成功组织 实施 “中国扶贫志愿者行动计划 ”,建立了以专家型、产业带头人、乡村干部、大学生及驻村干部、专业扶贫志愿者 “五位一体 ”的扶贫志愿者工作站,招募扶贫志愿者 1500 多人,开展茶叶、食用菌、核桃、中药材等特色产业技术培训 300 多场次,培训贫困群众近 10000人,极大的推动了我县特色产业发展、提高了贫社会扶贫工作交流材料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4 页 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 二、突出创新推进,着力构建 “五个一 ”的目标体系 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和社会各界作用,多种形式推进,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一是成立 1个扶贫开发协会。今年四月,我县成立了扶贫开发协会,发 展个人会员 126 人,团体会员 65个。通过搭建平台,广泛动员集聚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工作。成功组织实施 “扶贫助学千人工程 ”,对接帮扶我县贫困学生 430 名,为 415 户农村贫困家庭送去爱心。顺利获得 “圆梦 832”贫困高中生关爱行动试点,将有效解决我县 5800 余名贫困高中生上学难。积极开展金融扶贫试点项目,我县生态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山霸王野生食品有限公司、犁夫生态牧业有限公司、卓伦林业有限公司、娃食品开发有限公司五家企业纳入 2019 年全国全省金融扶贫试点项目,申报获得政策性银行支持 2.5 亿元。努力打造扶贫公益品牌,积极 开展 “党员温暖行动 ”、 “农村妇女对对红 ”、 “失足青年早回首 ”三大活动,帮扶农村贫困党员 50 名,农村贫困妇女 120 名,农村失足青年 10 名。团体会员代表杨胜先生通过多方动员,回到家乡广纳镇实施 “希望工程 ”,投资 390 万元捐建了 “县广纳镇长兴希望小学 ”,并设立了 10 万元 “教育基金 ”,还创新实施了 “幸福工程 ”,投社会扶贫工作交流材料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5 页 资 8000 余万元修建了全市一流的社会化养老院,极大地助推了我县的公益扶贫事业。我们还促成扶贫协会与老促会、商会 “三会合一 ”,个人会员和团体会员互动融合,最大限度地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助推贫困农户早日脱贫致富 。 二是建好 10 个扶贫联络处。先后在北京、上海、厦门、重庆等地建立扶贫联络处,广泛动员当地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各类组织积极参与我县扶贫开发事业,加强与各地扶贫协会、社会组织以及爱心人土的沟通联络,搭建扶贫资源供需平台。北京联络处紧密联系在京创业成功人士和在京工作的乡友及企业家,积极开展 “乡贤归雁行动 ”,组织形式多样的劝募活动。截止目前,累计募集各类资金 180 万元,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今年 7 月,北京联络处协调中央国家机关青年调研团 18 名青年干部到我县开展根在基层、情系民生调研实践 活动,先后深入儿童福利院、乡村小学、红色教育基地、产业园区等地开展调研和捐赠慰问活动,为儿童福利院捐资 25000元,给麻石小学捐资 20190元;北京联络处主任周海洋在资助学生 6名,计划扶助资金 36万元;通过动员,吴刚、吴强兄弟,在文峰小学设立了 20万元的 “九鼎奖学金 ”。 三是培育 100 家扶贫龙头企业。通过培育扶贫龙头企业,来带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带动贫困农户增收致富。组织动员扶贫龙头企业开展社会扶贫工作交流材料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6 页 “结对认亲,爱心帮扶 ”活动, 23 家企业及社会组织在 25 个乡镇 30个村开展 “结对认亲,爱心帮扶 ”农村特困户社会扶贫活动 20 多次,举办各类培训班 20 期,培训人数 1200 余人次,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20 万元。创建 “1331”模式(即: 1 个村引进 1 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龙头企业;企业与农户建立整体流转、保底分红、折股分红 3 种利益联结方式;企业负责贫困村发展规划及实施、贫困户用工、特困户持续结对帮扶 3 个社会责任全覆盖;政府则为企业提供一整套服务,保障合法权益、给予优惠政策和表彰奖励等)引进企业实现整村扶贫。实现了贫困村有龙头企业带动,贫困农户有龙头企业扶持。卓轮公司采取 “林地盘活,土地入股 ”方式,投资 4500 万元在龙凤场乡环山村发展核桃 和中药材 12019 亩,全村所有资源交由公司统一经营,农民全部成为产业工人。在发展产业的同时,该公司还主动承担起了公共服务,新建了 20多公里产业路, 50 余口山平塘,还捐赠小学教学设备,给学生提供免费午餐,为老师每月补助 600 元,对特困户给予特殊救助,贫困农户年务工收入人均达到 1.7 万元,年底村上分红 1000多万元,帮助该村实现了整村脱贫。牧业公司作为扶贫龙头企业,积极创新思路履行社会责任,每销售 1头土猪,返利 500 元,加上全年总营业额的 3%全部以捐资方式用于我县扶贫助学,同时承诺,将争取的金融扶贫贷款的 1%捐 给扶贫协会,用于我县的扶贫事业。按此模式,全县已成功引进扶贫龙头企业 102家在 126个村持续推进整村扶贫。 社会扶贫工作交流材料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7 页 四是发展 1000 家农业经营主体。立足我县茶叶、干果、食用菌、优质畜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培育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引进高校和科研机构,通过 “协会 +基地 +农户 ”, “协会 +高校 +基地 +农户 ”的发展模式,由社会组织和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产业发展,拓展市场空间,降低市场风险,逐步实现农业产业集约化、规模化、科学化,促进地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前,全县引进和培育农业经营主体 850 多户,为我县的产业扶贫作出了积 极的贡献。 五是组织 10000 名干部驻村帮扶贫困户。县委、政府出台了党员干部结对帮扶管理办法,开展了 “万名干部下乡、精准帮扶到户 ”活动,实现了 “321”帮扶计划(即:每名县级干部挂联 3 户贫困户、每名科级干部挂联 2 户贫困户、一般党员干部挂联 1 户贫困户)。按照 “帮解放思想、帮脱贫规划、帮解决问题、帮落实政策、帮项目资金 ”五帮要求,进行 “一对一 ”“一对几 ”帮扶,不脱贫不脱钩。全县党员干部共结对帮扶贫困群众 35000多户。 三、突出阳光透明,着力构建 “三公开 ”的监管体系 始终坚持供需信息公开、帮扶内容公开 、帮扶成效公开,实现阳光透明,真正做到让帮扶人放心、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 社会扶贫工作交流材料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8 页 一是坚持供需信息公开。依托全国扶贫济困日,结合建档立卡信息网,将贫困村、贫困户的需求信息与社会各界的扶贫资源、帮扶意愿进行有效对接,为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奉献爱心搭建组织动员平台。 二是坚持帮扶内容公开。利用扶贫网站,宣传栏等将社会各界帮扶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的情况向社会公开,自觉接受帮扶人和受帮扶对象监督,真正让帮扶人放心。 三是坚持帮扶成效公开。每年召开一次社会扶贫工作总结会议,全方位宣传扶贫成效,同时对社会扶贫先进典型进行 表彰,评选社会扶贫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交流经验,激励先进,并通过网络、媒体等多种宣传媒介向社会公开,以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扶贫。 尊敬的各位领导,我县的社会扶贫工作才刚刚起步,离各级组织的要求和各兄弟县(区)的成效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务实推动社会扶贫,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为与全省全市同步小康做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