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绿化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
建 设 项目 环 境影 响 报告 表 ( 试 行 ) 项 目 名 称 : 平 谷区 2 0 1 4 年 平 原 地区 造 林 工 程 京 平 高 速夏 各 庄 段 绿 化 工程 建 设 单 位 : 北 京市 平 谷 区 园林 绿 化 局 ( 盖 章 ) 编 制 日 期 2 0 1 4 年 0 2 月 国 家 环 境 保 护 总局 制 1 建 设项 目基 本情 况 项目名称 平谷区 2014 年平原地区造林工程 京平高速夏各庄段绿化工程 建设单位 北京市 平谷区园林绿化局 法人代表 联系人 通讯地址 北京市平谷区府前西街 26 号 联系电话 传真 邮编 10120 0 建设地点 北京市平谷新城以东 , 京平高速夏各庄段两侧 , 包括马各庄村 、 安古村和京平高速夏各庄出口三个区域 , 共分为 26 个地块 。 立项审批部门 平谷 区 发改委 批准文号 京平发改发 【 2014 】 10 号 建设性质 新建 行业类别 及代码 林业 2 占地面积 ( 平方米 ) 7518 00 ( 1 127.7 亩 ) 绿化面积 ( 平方米 ) 7518 00 总投资 ( 万元 ) 3734.58 其中 : 环保投资 ( 元 ) 3325.65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89% 评价经费 ( 万元 ) 预期投产日期 201 4 年 12 月 工 程内 容及规 模 : 1 项 目基 本情况 1. 1 建 设 背 景 北京市委十届十次全会提出 , 为改善首都生态环境 , 推动百万亩造林工程 。 国土 、 发改 、 规划 、 财政 、 农委 、 水务 、 园林绿 化等有关部门和相关区县政府认真落实市委 、 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指示精神 , 统一思想 , 密切配合 , 开展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 , 制定了 关于实施平原地区百万亩造林工程的意见 ( 审议稿 ) 。 从 2012 年开始 , 北京市争取利用 5 年左右的时间 , 实现新增森林面积 100 万亩 , 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 25% 以上 , 净增 10.32 个百分点 。 通过在平原地区启动 实施大规模的森林景观建设 , 缩小区域生态差别 , 对于全面提升北京城市总体绿量 , 推动城乡生态一体化进程 , 加快建设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 2012 年北京市完成平原造林面积 25 万亩 , 取得重大成果 , 成效显著 , 对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 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和广大群众的衷心拥护 。 2 2013 年完成平原造林面积约 36.4 万亩 。 经过两年的实施 , 北京市平原造林已完成约 60 万亩 , 5 年百万亩造林计划已完成过半 。 根据北京市平原造林绿化的空间布局要求 , 2014 年平谷区继续实施平原造林工程 , 计划造林 8024 亩 , 本项目是其中的一部分 , 造林面积 1 127.7 亩 。 1.2 建 设条 件 本 项目涉及的 夏各庄镇 , 建设条件具备 : ( 1 ) 周边交通较为便利 。 项目 位于 京平高速 两侧 , 交通便利 。 ( 2 ) 水资源满足需求 。 项目区地块有现状机井和出水口 , 水源充足 , 可满足项目灌溉用水所需 。 ( 3 ) 苗木供应非常充足 。 平谷区的苗圃可供给造林工程一定苗木 , 不足部分由周边省市苗圃供给 , 可以满足项目建设需要 。 1. 3 环 评 委 托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和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的有关规定 , 本项目 参照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中 B 类“ 农 、 林 、 牧 、 渔 ” 中 第 6 项 “ 防沙治沙工程 ” , 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 受 北京市 平谷区园林 绿化局 的委托 , 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 承担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工作 , 报请平谷区环保主管部门审批 。 2 项 目选 址 本项目建设范围位于北京市平谷新城以东 , 京 平高速路夏各庄段两侧 , 包括马各庄村 、 安固村和京平高速夏各庄出口三个区域 , 共分为 26 个地块 。 本项目建设 各 地点见附图 1 、 附图 2 、 附图 3 。 3 总 投资 和环保 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 3734.58 万元 , 其中工程费 3325. 65 万元 , 工程建设其他 费 300.16万元 , 预备费 108.7 7 万元 。 本项目为生态建设类环境治理工程 , 是一项改 善生态环境的工程项目 , 故 将工程费作为环保投资 。 4 建 设规 模及内 容 本项目 造林 总面积 1 127.7 亩 , 共分为 26 个地块 。 ( 1 ) 1 - 10 小班位于马各庄村 , 共 588.6 亩 ; 3 ( 2 ) 1 1 - 14 小班位于安 固村 , 共 189.7 亩 ; ( 3 ) 15 - 26 小 班位 于京 平 高 速 夏各 庄 出口 ( 南 太 务 村 和夏 各 庄村 ) 两 侧 , 共349.4 亩 。 5 项 目实 施及运 行维 护方 式 绿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 必须加强组织管理 , 建立 、 健全组织机构 。 为此 ,平谷区 2012 底成立平 原地区造林工程建设领导小组 、 指挥部及下设 办公室等组织机构 , 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统一领导 , 组织协调 , 监督检查工作 。 本项目施工总工期安排为 9 个月 , 工程施工期 从 2014 年 4 月开始 , 至 2014年 12 月完工 。 本项目完工后 , 养护管理期间主要工作包括灌溉与排涝 、 除草 、 抹芽与修枝 、树干涂白 、 有害生物防治等 , 预计工作人员约 10 人 , 年养护管理时间为 1 5 0 天 。 与本项 目有关的原有污染 情况及主要环境问 题 :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 , 无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 。 4 建 设项 目所 在地 自然 环境 社会 环境 简况 自 然 环 境 简 况 ( 地 形 、 地 貌 、 地 质 、 气 候 、 气 象 、 水 文 、 植 被 、 生 物 多 样性 等 ) : 1 地 理位 置 本项目位于 北京市平谷 新城以东 , 京平高速路夏各庄段两侧 , 包括马各庄村 、安固村和京平高速夏各庄出口三个区域 , 共分为 26 个地块 。 平谷区属北京市辖区 , 位于北京和天津两大中心城市之间 , 北京的东北部 , 天津的西北部 。 西距北京市区 70km , 东距天津市区 90km , 是连接两大城市的纽带 。平谷区西接顺义区 , 西北邻密云县 , 东南与天津市蓟县 、 东北与河北省兴隆县 、 南与河北省三河市毗邻 。 地理坐标为东经 : 1 165 5 1 1724 , 北纬 : 40 02 4022 。平谷区东西长 35.5km , 南 北宽 30.5km , 总面积 1075km2。 2 地 形 、 地貌 平谷地区属燕山东段南麓低山丘陵区 , 北 、 东 、 南三面环山 , 为一个 西南向开口的三面环山新生代沉降所形成的山间断陷半封闭小盆地 , 盆地面积 353km2, 西南部与华北平原相连接 , 为第四系平原区 。 山 区海拔低于 800m 的低山带 , 一般海拔在 200m 至 300m , 被大小不同的山间河流剧烈切割 , 沟谷纵横 , 峰峦迭起 。 北部山势陡峻 , 东部及南 部山势低缓 , 中间为北 东 南西向缓倾的开阔的三角崐形盆地 。 海拔由东北部 85m 向西南部逐步下降为 20m , 坡降为 1.8% 2.3% 。 共有耕地40 万亩 , 地势平坦 , 土质肥沃 。 平谷地貌由北部 、 东部 、 南部山地和中部 、 西 南部平原两大地貌单元组成 , 山区 、 半山区占七分之四 , 平原占七分之三 。 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 , 中间平缓 , 呈倾斜簸箕状 。 夏各庄镇地处泃河冲击边缘 , 地势南高北低 , 南部为丘陵台地和低山 。 项目区整体地形起伏较小 , 地势较为平坦 , 相对高差较小 。 但由于地处人为活动剧烈的区域 , 因此局部地区地形有变化 , 主要有排水沟 、 取土造成的洼地 , 另外少数地方因生活垃圾的堆放 , 也改变了自然地貌 。 3 水 文 全区水资源丰富 , 丰水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 4.96 亿 m3/ a 。 全区可用 水总量为 5 2. 31 亿 m3/ a , 地下水可用水量为 1.43 亿 m3/ a 。 现在夏各庄镇王都庄村及峪口镇中侨 村 为 北 京 市 的 两 个 应 急 水 源 地 , 水 源 地 的 建 成 有 效 缓 解 了 北 京 市 饮 用 水 短 缺 问题 。 平谷区境内有泃河 、 洳河 、 金鸡河三条河流 , 均属蓟运河水系 。 最长的泃河全长 206 公里 , 横贯区域南部 , 从东南入境 , 汇纳全区诸河之水 , 从西南出境 。 洳河纵穿区域西部 , 金鸡河贯穿区域西南部 , 泃河纵穿区域东部 。 泃河是评价区周边主要常年性河流 。 泃河发源于河北省兴隆县青灰岭南麓 , 属蓟运河水系的上源 , 全长180km , 其中平谷县境内 66km , 于泥河村附近入平谷县境 , 由马坊东 南入河北省三河县 , 最终经三河县进蓟运河入渤海 。 总汇水面积 1712.3km2, 其 中平谷县境内952.3km2, 境内河床纵 坡 0.7 。 多年平均来水总量 1.39 亿 m3/ a , 平 均流量 1 1m3/ s ,其中入境水量 0.863 亿 m3/ a , 境内产水量 0.791 亿 m3/ a , 占全县境内地表水量的 64.1。 4 气 象条 件 平谷区气候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 其特征是 : 四季分明 , 春季干旱多风 、 夏季高温多雨 、 秋季天高气爽 、 冬季寒冷晴燥 。 历年平均气温 17.3 , 最热的 7 月份月平均气温为 26.1 , 极端最高温 度 40.2 , 最冷的 1 月 份月平均气温为- 5.5 , 极端最低温度为 - 26.6 。 无霜期 180 - 200 天 。 年平均降水量 644.0m m , 多集中在夏季 ( 6 - 8 月 ) 。 最大年降水量 1024.7m m , 最小年降水量 344.5m m , 一次最大降水量 163.2m m 。 年平均日照数为 2729.4 小时 , 累计年平均日照率为 62 。 全年盛行风向为东北东和西北 , 冬季多偏北风或西北风 , 夏季多偏南风或东南风 , 春秋两季则两种风向交替出现 , 年平均风速 2.4m / s 。 5 植 被及 生物多 样性 平谷区境域植被丰厚 , 林木覆盖率达 51.3% 。 山区海拔 400m 以上的植被以油松 、 侧柏 、 栎 、 山杨 、 平榛和荆条等杂木灌丛为主 , 低山岗台植被以果树 、 油松 、刺槐和荆条丛 、 黄白草为主 , 山间平地 、 平原河谷 、 村庄周旁以果树 、 杨柳树为主 。有丫髻山 、 四座楼 、 海子水库 3 个国有林场 , 林地面积 2.84 万亩 。 全区有野生植物资源 227 种 , 按用途可分为 : 密源 、 药用 、 饲养 、 纤维 、 油料 、 观 赏等种 。 有一级古树 24 棵 , 二级古树 36 棵 , 包括银杏 、 国槐 、 油松 、 侧柏等 。 平 谷 区 境 域 内 主 要 野 生 动 物 有 金 钱 豹 、 梅 花 鹿 、 獾 、 狐 狸 、 狼 等 。 6 社会环 境简况 ( 社会经济结 构 、 教育 、 文化 、 文物保护等 ) 1 平 谷区 社会经 济概 况 1.1 社 会 经济 结构 平谷区 东西长 35.5 公里 , 南北宽 30.5 公里 , 总面积 1075 平方公里 , 东 、 南 、北三面环山 , 山区 、 浅 山区 、 平原各占 1/ 3 , 其 中山区面积占 59.7% , 耕地面积 1 1.51万亩 , 辖 15 镇 、 2 乡 、 1 个办事处 , 275 个 行政村 , 2012 年末全区常住人口 42 万人 , 比上年末增加 0.2 万人 。 其中 , 常住外来人口 5.2 万人 , 占常住 人口的比重为12.4% 。 全区常住人口密度为 442 人 /平方公里 , 每平方公里增加 2 人 。 2012 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53.2 亿元 , 比上年增长 12.1% 。 其中 , 第一产业增加值 16.7 亿元 , 增长 15.2% ; 第二产业 增加值 71.6 亿元 , 增 长 13.3% ; 第三产业增加值 64.8 亿元 , 增长 10.0% 。 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 10.6 : 46.3 : 43.1 变化为 10.9 : 46.8 : 42.3 。 1.2 教 育 、 文化 近年来 , 平谷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 。 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 , 进一步解放思想 、 深化改革 , 与时俱进 、 开拓创新 , 大力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快速发展 ,逐步提高教育整体质量 , 为平谷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 截至 2012 年底 , 全区 共有小学 44 所 , 普通 中学 20 所 , 职业中学 1 所 ; 相应的教职工人数分别为 2501 人 、 3372 人和 1 91 人 ; 在校学生数分别为 1.55 万人 、 1.46万人和 318 人 ; 毕 ( 结 ) 业生数分别为 2591 人 、 5652 人和 216 人 。 初中升学率为93.57 ; 高中升学率为 89.04 。 全区共有幼儿园 、 托儿所 53 个 。 平谷区高度重视文化工作 , 将文化工作列入为民办实事的重要议程 , 从政策 、经费 、 组织等各方面给予保障 。 截至 2012 年底 , 全区 文化建筑总面积 32 万平方米 ,平均每千人拥有文化设施建筑面积 800 平方米 , 人均设施居全市前列 。 区 、 镇 、 村三 级 文化 设施 网络 “ 15 分 钟文 化圈 ” 初步形 成 。 文 化馆 、 图 书馆双 双 跨进 区 县级国家一 级馆行 列 , 京 郊最大的 文化广 场 世纪广场 被命名 为 “ 全 国特色文 化广场 ” 。 1.3 文 物保 护 平谷几十年的文物事业 , 尤其是近二十多年的 发展 , 不但建立健全了 文物保护管理机构 , 而且形成了区 、 乡 ( 镇 ) 、 村的三级文物保护网络 , 在保护好的前提下 , 7 合理的利用文物 , 为我区的社会发展与进步做出了贡献 。 现在 , 已建 成三座博物馆 ,对外开放 , 成为重要的 青少年教育基地 , 也是 展示平谷悠久历史与文化的重要窗口 。上宅文化陈列馆 , 位于金海湖畔 , 是我国第一座以考古学文化命名的博物馆 , 通过实物 、 壁画 、 模型等全面展示了上宅文化 。 鱼子山抗日战争纪念馆 , 位于京东大峡谷内 , 以冀东西部地区 抗日斗争为背景 , 以平 谷及周边地区人民抗日斗争史实为线索 , 充分展示了在党的领导下 , 军民抗日的光辉业绩 。 这二馆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平谷石刻艺术馆 , 位于黑豆峪村东方石窟内 , 我区一百余件重要的石刻造像 、碑刻 、 墓志 、 匾额等集中保护于此 。 根据现场调查在本项目 涉及地块 周边 500m 范围内 , 没有国家和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 项 目 建 设区 概 况 本项目位于北京市平谷 区夏各庄镇 。 夏各庄镇位于平谷城区东南部 , 距城区 5 公里 , 东与南独乐河镇接壤 , 西与东高村镇毗连 , 南与河北省三河市 、 天津市蓟县交界 , 北与山东庄镇 、 平谷镇相连 。镇域面积 59.6 平方公里 , 其中耕地 3 万亩 , 山场 6 万亩 , 辖 15 个行政村 , 15 个自然村 , 人口 2.8 万 。 地 处泃河冲击边缘 , 地势南高北低 , 海拔 200 - 40 0 米 , 南部为丘陵台地和低山 , 局部为平原属独立水丰富含水区 。 夏各庄镇以发展林果 和 蔬菜为切入点 , 调整 农 业内部结构 , 粮经比 例 由 4 : 6调整到 3 : 7 。 全镇新建以大桃为主的高标准果园 1000 亩 , 新增蔬菜面积 170 亩 ,发展花卉苗木 、 土豆 、 优质棉等经济作物 3000 亩 。 8 环 境质 量状 况 建设项 目所在地区域环境 质量现状及主要环 境问题 ( 环境空气 、 地 面水 、地下水 、 声环 境 、 生态环 境等 ) 1 环 境空 气质 量现状 2012 年 , 平谷区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累计达到 298 天 , 占总有效监测天数 ( 366 天 ) 的 81.4% , 比 201 1 年增加 1 2 天 。 2012 年平谷区平谷镇空气质量分级天数统计结果见表 1 。 表 1 2012 年 平谷 区平 谷镇 空气质 量分 级天数 统计 结果 空气质量 分级 项目 一级 ( A P I 50 ) 二级 ( A P I 10 0 ) 三级 ( A P I 20 0 ) 四级及 以上( A P I 2 00 ) 天数统 计 103 195 63 5 所占比 例 28.1% 53.3% 17.2% 1.4% 2 地 下水 环境 质量现 状 平 谷 地 区 地 下 水 径 流 条 件 较 好 , 含 水 层 较 厚 , 富 水 性 好 。 地 下 水 类 型 属 于H C O3- C a2 +- M g2 +型水 。 北京市平谷区环境保护监测站 201 2 年 6 月对兴谷开发区北水厂地下水进行了监测 。 监测项目及结果见表 2 。 表 2 地 下水水 质监 测结 果表 序号 监测项目 监测结果 ( m g/ l) 地下水质量标准 类 标准 ( m g/ l) 1 硝酸盐 氮 3.46 20 2 亚硝酸 盐氮 0.00 3 0.02 3 氯化物 8.21 250 4 硫酸盐 8.38 250 5 氟化物 0.51 1 .0 6 C r6+ 0.00 4 0.05 7 铅 0.01 0.05 8 砷 0.00 1 0.05 9 挥发酚 0.00 2 0.002 10 镉 0.00 1 0.01 由 表 2 可 以 看 出 , 平 谷 地 区 地 下 水 水 质 明 显 好 于 地 下 水 质 量 标 准 9 ( G B / T 14848 - 93 ) 中规 定的 类标准 。 3 地 表水 环境 现状 : 本项目 所处区域 内 夏各庄镇 各地块 涉及地表水体主要为 泃 河 上段 , 根据北京市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D B 1 1/ 307 - 2005 ) 附录 对地表水体功能分类 , 洳河上段和 下段水质 功能区划 分别为 类 水 体 。 平谷区内主要地表水体有海子水库 、 黄松峪水 库 、 西峪水库和贯串全 境的泃河和洳河 , 属蓟运河水 系 。 201 2 年区环境保护 监测站对三个水库坝 前 水质监测结果( 年平均值 ) 见表 3 。 表 3 水 库水 质监 测结 果表 项目 海子水库 ( m g/ l) 黄松峪水库 ( m g/ l) 西峪水库 ( m g/ l) I I I 类水体标准值 ( m g/ l) C O DM n3.43 2.38 3.64 6.0 N H3- N 0.226 0.122 0.380 1.0 总磷 0.058 0.027 0.055 0. 05 由表 3 可知 , 三个水库 坝前水质 C O DM n、 N H3- N 两项考核指标全部 达标 , 只有总磷海子水库 、 西峪水库分别超标 0.16 倍和 0.1 倍 。 近年来 , 泃河和洳 河两 条河流水量明显减 少 , 其上游均已干涸断 流 。 201 2 年区环境保护监测站对两河下段水质监测结果 ( 年平均值 ) 见表 4 。 表 4 泃 河和洳 河下 段水 质监 测结果 表 项目 C O DM n( m g/ l) B O D5( m g/ l) N H3- N ( m g/ l) 备注 泃河 ( 东鹿 角桥 ) 45.73 270.33 10.93 洳河 ( 岳各 庄桥 ) 15.28 55.3 9.25 泃河 ( 东店 出境 口 ) 13.98 46.67 12.71 V 类 水体 标准 值 15 10 2.0 根据 北京市五大水系各河流 、 水库水体功能划分与水质分类 的相关规定 ,泃河 ( 东鹿角桥 ) 、 洳河 ( 岳各庄桥 ) 、 泃河 ( 东店出境口 ) 全部为 V 类水体 。 由监测结果可知上述三个断面水质均为劣 类水体 。 ( 1 ) 泃河 : 东鹿角桥断 面水质 C O DM n、 B O D5、 N H3- N 分别超标 2.05 倍 、 26.03倍和 4.47 倍 。 ( 2 ) 洳河岳各庄桥断面水质 C O DM n、 B O D5、 N H3- N 分别超标 0.02 倍 、 4.53 10 倍和 3.63 倍 。 ( 3 ) 东店出境口断 面 水质由于洳河污水处 理 厂二期工程投入运行 , 水质有所改善 , 三项指标比去年均有降低 , 其中 C O DM n达标 , B O D5、 N H3- N 分别超标 3.67倍和 5.36 倍 。 4 声 环境 现状 : 根据平谷区环境保护 局 关于平谷区环境噪 声 功能区 划分调整的请 示 ( 平环保字 2003 19 号 ) , 本 项目所在 区域 执行 声环境质量标准 ( G B 30 96 - 2008 ) 中 1类 标 准 , 即 昼 间 55 dB ( A ) , 夜 间 45 d B ( A ) 。 为 全 面 了 解 该 地 区 的 噪 声 环 境 现 状 ,对该地区的噪声环境现状进行了监测 。 4.1 测 量仪 器和 测量方法 ( 1 ) 测量仪器 A W A 6270 型精密积分噪声频谱分析仪 。 A W A 5671A 型精密积分声级计 。 所有使用的测量仪器 , 声学仪器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 声级计的电 、 声性能及测试方法 ( G B 3785 - 83 ) 的要求 。 ( 2 ) 测量方法 根据 声学 - 环境噪声测量方法 ( G B / T 3222 - 94) 的要求 , 测量前所有声级计均经校准器校准 , 工作状态保持为 : 随机噪声测量时间响应为 “ 快 ” 档 , 稳态噪声测量时间响应为 “ 慢 ” 档 ; 计 权网络为 “ A ” ; 声级计 传声器固定在三角架 上 , 用电缆线与声级计相连 , 传声器距离地面的高度为 1. 5 米 。 在同一个断面上的各个测点进行同步测量 , 以 减少各个测点的衰减误差 , 获取准确的数据 。 噪声测量上述标准中 “ 一般测量 ” 规定的技术规范要求进行 , 测量各个测点的等效连续 A 声 级 ( L e q) 。 对一般环境噪 声的测量在各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点上用 10 分钟 L e q 测量值 代表此时段的 L e q 值 。 4.2 监 测点 布设 和测量时 间 为了全面地了解建设项目用地范围内的环境噪声质量现状 , 我们在评价范围内作了详细的调查 。 201 4 年 01 月 15 日经过现场踏勘 , 我们在拟建项目 涉及区域 内选取 了 4 个 地块设置 噪声 监测点 , 分别位于 1 地块 、 1 1 地块 、 20 地块 、 2 4 地块内 。 4.3 监 测结 果和 结果分析 11 监测结果见表 5 。 表 5 本 项 目厂 界声 环境 现状监 测结 果 现状值 dB ( A ) 编号 位置 昼间 夜间 1# 1 地块 51.0 40.3 2# 1 1 地 块 51.5 41.5 3# 20 地 块 5 6 .1 4 6 .6 4# 2 4 地 块 5 5 .7 4 7 .0 由监测结果可知 , 本项目 1 地块和 1 1 地块 昼间值介于 5 1.0 5 1.5 dB ( A ) 之间 ,夜间值介于 40. 3 4 1.5 dB ( A ) 之间 , 满足 声 环境质量标准 ( G B 30 96 - 2008 ) 中 1类 标 准 要 求 ; 20 地 块 和 24 地 块 昼 间 值 介 于 55.756.1 dB ( A ) 之 间 , 夜 间 值 介 于46.6 47.0 dB ( A ) 之间 , 满足 声环境质量标准 ( G B 3096 - 2008 ) 中 4 a 类标准要求 。 主要环 境保护目标 ( 列出名 单及保护级别 ) : 根据本项目的建设性质及地理位置 , 本报告将该地区大气环境 、 声环境 、 水环境和生态环境作为 环境保护对象 , 主要环境保护对象与级别见下表 。 表 6 环 境保 护对 象与 级别 编号 环境保护对象 保护级别 1 大气环 境 二类区 2 区域声 环境 1 、 4a 类区 3 地表水 环境 泃河上 段 类区 4 地下水 环境 类区 5 生态环 境 通过实 施森 林建 设 , 有利 于调整 用水 结构 , 促 进水 资源 的合 理利 用 ; 有 利于 防风固沙 、 保持 水土 、 涵 养水 源 , 调 节气 候 、净化空 气 、 美化 环境 12 评 价适 用标 准 环 境 质 量 标 准1. 环 境空 气质量 标准 执行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G B 3095 - 2012) 中 规 定的二级标准 。 序号 污染物名称 平均时间 二级浓度限值 单位 年平均 60 24 小 时平 均 150 1 SO21 小时 平均 500 年平均 40 24 小 时平 均 80 2 N O 2 1 小时 平均 200 g/ m324 小 时平 均 4 3 C O 1 小时 平均 10 m g/ m3年平均 200 4 T S P 24 小 时平 均 300 年平均 70 5 PM1024 小 时平 均 150 年平均 35 6 PM2. 524 小 时平 均 75 g/ m32. 水 环境 质量标 准 本项目所在区域 涉及 的 地表水体 分别 为 泃河上 段 , 根据 北京市五大水系各河流 、 水库水体 功能划分与水质分类 的相关规定 , 执行 地 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G B 383 8 - 2002) 中的 类标准 。 类别 项目 pH ( 无量纲 ) C O D crB O D5N H3- N 标准限( m g/ L ) 6 9 30 6 1.5 3. 地 下水 环境质 量标 准 执行 地下水质量标准 ( G B / T 14848 - 93 ) 中 的 类标准 。 项目 总硬度 溶解性总固体 硫酸盐 氯化物 铁 锰 铜 标准限 值 ( m g/ L ) 450 1000 250 250 0.3 0.1 1.0 4. 声 环境 质量标 准 本项目选址区域执行 声环境质量标准 ( G B 3096 - 2008 ) 1 、 4a 类 标准 。 环境噪声标准值 d B ( A ) 类别 昼间 夜间 1 55 45 4a 70 55 13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1 废 气 本 项 目 施 工 期 扬 尘 执 行 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大 气 污 染 物 综 合 排 放 标准 ( D B 1 1 / 5 0 1 - 2 0 0 7 ) 表 1 中 时 段 “ 一 般 污 染 源 大 气 污 染 物 排 放 限 值 ”中 无 组 织 排 放 监 控 点 浓 度 限 值 , 其 他 颗 粒 物 : 1 . 0 m g / m3。 2 废 水 本 项 目 施 工 期 废 水 排 放 执 行 北 京 市 水 污 染 物 综 合 排 放 标 准 ( D B 1 1 / 3 0 7 - 2 0 1 3 ) 中排 入公共污水处理系统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 项目 C O D c r B O D5SS 氨氮 排放限 值 ( m g/ L ) 500 300 400 45 3 噪 声 本 项 目 施 工 期 噪 声 执 行 建 筑 施 工 场 界 环 境 噪 声 排 放 标 准 ( G B 12523 - 20 1 1 ) 的要 求 。 噪声限值 d B ( A ) 适用范围 昼间 夜间 厂界 70 55 4 固 体废 物 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中的有关规定 。 总 量 控 制 指 标根据 “ 十二五 ” 国家主 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 , 我国 “ 十二五 ” 期间 对化学需氧量 ( C O D cr) 、 氨氮 ( N H3- N ) 、 二氧化硫 、 氮氧化物 4 种污染物实行排放总量控制 。 本项目 运营期 无 废气 和废水产生 , 故 无需计算 总量控制指标 1 4 建 设项 目工 程分 析 1 建 设 范 围和建 设 类 型 本项目 建设地点 位于北京市平谷新城以东 , 京 平高速夏各庄段两侧 , 包括马各庄村 、 安固村和京平高速夏各庄出口三个区域 , 共分为 26 个地块 , 绿化造林总面积 1 127.7 亩 。 2 项 目区 现状情 况 2.1 马 各庄 村项 目区 马各庄村位于京平高速北侧 , 泃河以东 , 新平蓟路以南 。 该村周边地块普遍较为低洼 , 每个地块现状条件也不尽相同 。 全村周围共有造林地块 588.6 亩 , 分为 10个 地块 , 成月牙形包围在村子的东 、 南 、 北侧 。 马各庄村 项目区 地块地理位置分布图见附图 1 。 马各庄村 项目区 部分地块现状 照片如下 : 2.2 安 固村 项目 区 安固村位于京平高速南侧 , 共 4 个地块 , 项 目 规模共有 144.7 亩 , 零散的包围在村子的周边 。 地块现状有零星自然生长的次生林 。 安固 村项目区地块地理位置分布图见附图 2 。 1 5 安固 村项目区部分地块现状照片如下 : 2.3 南 太务 村 、 夏各庄村 项目 区 该地块位于京平高速夏各庄出口处 , 占地面积 349.4 亩 , 地块现状多为自然生长的次生林 、 低效果园 、 沟渠等 。 场地中有民用电线和水泥路较多 。 地块内有成熟的排水浇灌系统 , 017 县道两侧及部分地块内部有排水沟 , 地块排水时可以就近利用 ; 现状地块内有多条道路 , 但不连贯 , 通过改造 , 再结合部分新建道路 , 可以形成完整的作业道 。 南太务村 、 夏各庄村 项目区地块地理位置分布图见附图 3 。 南太务村 、 夏各庄村 项目区部分地块现状照片如下 : 1 6 3 建 设 方 案 项目建设范围在平谷 新 城东南方 , 26 个地块 点缀于此 , 好似撒落 在 平原上的碧玉 , 与平原地貌相融共合 , 生态 、 景观兼顾 。 项目设计以片植 、 大色块植物景观为主体 , 打造简洁 、 大气的绿色生态森林 。 整体以造林为背景 , 体现传统文化 , 营造郊野情趣 ; 以植物造景为主要手段 , 融入园林景观设计手法 , 追求更高的观赏价值和生态效应 , 打造重要地块 , 重要节点 精品园林化 ; 以生态涵养与隔离防护为主要功能 , 体现郊野生态林景观特色 , 发挥防护功能 , 道路绿地与交通组织相协调 ,树木与市政公用设施相互统筹安排 ; 树种选择 适合当地条件 , 考虑近 期和远期效果相结合 , 为提升北京总体绿量 、 降低 P M 2.5 浓度 、 促进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 ( 1 ) 种植 模式 高速路出口交通干道两侧种植模式 京平高速夏各庄出口后的一段交通干道 , 是本 次平原造林的重点 。 通 过在道路两侧营造微地形和使用丰富多彩的树种搭配 , 设计通道景观林 。 前景 以开花亚乔木和色叶乔木为主 , 展示丰富的季相变化 ; 中景以常绿树白 皮松 、 油松 、 北京桧为主 , 1 7 远景为小叶白蜡 、 元宝枫 、 银杏 、 金枝国槐等景观效果丰富的高大乔木块状镶嵌栽植 ; 以旱柳 、 垂柳 、 小叶白蜡片林作为背景林 , 打造绚丽的通道景观 。 村庄附近种植模式 地块紧邻村庄的部分设计成景观生态林 , 前景 为开花亚乔木和色叶乔木 , 地被作为点缀 ; 背景以小叶白蜡 、 香花槐等景观效果丰富的高大乔木带状镶嵌栽植 , 营造亲切宜人的村落植物景观 。 远离道路两侧种植模式 对远离道路两侧的区域 , 在景观性上应该弱化 , 以生态造林为主 。 植物品种以乡土树种为主 。 选择胸径 7 8 厘米的毛白杨 、 国槐 , 小叶白蜡等 , 块状镶嵌种植 。 电力线下方种植模式 a. 高压走廊种植模式 高压线投影下方 30 米 宽范围不种植高大乔木 。 高压线投影下方以白皮松 、 油松等常绿小苗为主 , 向外是国槐 、 小叶白蜡等正常的片林种植 。 b. 民用电力 、 电信架空线路下种植模式 民用电力 、 电信架空线路下种植紫叶李等花灌木或者白皮松 、 油松等小苗 。 村庄道路种植模式 通往村庄的道路与村民日常生活关系密切 , 前景为一两排开花亚乔木和色叶乔木 , 然后以香花槐 、 栾树 、 银杏 、 元宝枫等景观效果丰富的高大乔木带状栽植 , 打造轻松活泼的小通道景观 。 ( 2 ) 树种选择 应选择生态效益高 、 固碳能力强 、 滞尘效果好的乡土树种 , 也可适当选择引种成功的外来树种 。 应兼顾食源和蜜源植物的使用 , 丰富生物多样性 。 营造通道景观防护林时 , 兼顾景观效果 , 注重树形高大 、 耐污 、 滞尘作用明显 、 防护能力突出的树种的选用 。 根据本项目特点和设计需要 , 选择树种如下 : 常绿乔木 : 油松 、 北京桧 、 白皮松和高压线下白皮松 、 油松 、 侧柏苗圃等 ; 落叶乔木 : 毛白杨 、 元 宝枫 、 栾树 、 银杏 、 小 叶白蜡 、 国槐 、 金叶国 槐 、 香花槐 、 垂柳 、 金叶榆等 ; 亚乔木 ; 紫叶李 、 西府海棠 、 红叶桃 、 钻石海棠等 ; 1 8 花灌木 : 华北丁香 、 紫叶矮樱 、 珍珠梅等 ; 地被 : 二月兰 、 紫花地丁 、 蒲 公英 、 地被菊 、 无芒雀麦 。 4 工 程建 设内容 4.1 整 地 ( 1 ) 地块处理 重点区域 、 道路两侧要充分结合原有地形 , 适当设计自然起伏的微地型 , 提升林地生态景观效果 。 ( 2 ) 种植穴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