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县小学教育考察团赴温州学习考察报告.docx
浦江县小学教育考察团赴温州学习考察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浦江县小学教育考察团赴温州学习考察报告 浦江县小学教育考察团赴温州学习考察报告 浦江县研培中心于锡阳 10月 13日 15日 ,浦江县教育局组织全县小学校长及部分教办主任一行共 30 余人 ,赴温州市实验小学和温州市蒲鞋市小学进行教育考察 .本次考察的重点是校本教研和学生评价问题 .考察团实地考察了两所学校 ,听取了有关专题介绍 ,在以下方面留下了深刻印象 . 一 ,校园充满朝气和人文气息 温州实验小学的办学理念 :“创设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 “,体现在办学目标上是 “办学品位化 ,校园生态化 ,教研特色化 ,管理人性化 “.确实 ,一走进温州市实验小学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 “关注世界 ,关爱生命 “八字校训 .半天的参观访问 ,给我们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学校处处洋溢着一种蓬勃的朝气 ,到处充满着人文气息 .校园里绿草茵茵 ,小桥流水 ,典雅宁静 ;校园一角的儿童乐园 ,充满童真童趣 ,情趣盎然 ;别致的教学长廊 ,新颖的餐厅设计 ,分明可以看出他们的匠心独运 .图书馆 ,科学馆成了同学们遨游书海 ,探索科学的好去处 .每到下午第三节课 ,音乐室里琴声缭绕 ,舞蹈室里舞姿婀娜 ,书画室里挥毫泼墨 ,电脑室里畅游网络 ,篮球场上龙腾虎跃 ,游泳馆里蛟龙出水 ,校园真正成了孩子们向往的学园 ,花园 ,乐园 .特别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学校里到处体现出对学生的关爱 :别致新颖的课桌设计 ,五彩缤纷的餐桌颜色 ,充满温馨和睿智的浦江县小学教育考察团赴温州学习考察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提示语言等等 .如 :食堂里的 “小主人 ,别忘了带我回家 “,“你爱干净 ,我也是 “,操场边的 “来学 ,来玩 ,来创造 “,体育室的 “我运动 ,我快乐 ,我成长 “,棋室的 “后为棋之最 ,兵也不逊色 “,电脑室的 “遨游在信息乐园 ,我就是快乐的 “,美术室的 “欣赏美 ,感悟美 ,创造美 “等等 .真可谓是于细微处见真情 ,时时处处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 二 ,校本教研工作做得扎扎实实 校本教研是本次赴温州学习取经的重点 ,两所学校都把 “构建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作为学校的头等大事来抓 ,其校本教研工作既有异曲同工之处 ,又有各自的特色 . 蒲鞋市小学以教师个人的 “自我反思 “,教师集体的 “同伴互助 “,专业人员的 “名师引领 “作为学校开展校本教研的基本方式 ,使广大教师在自我反思中提升自我 ,在同伴互助中发展自我 ,在名师引领下完善自我 .主要做法是 : 1,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教研工作落到实处 .学校成立校本教 研领导小组 ,专门研究部署校本教研工作 ;校本教研工作以教研组为基本组织形式开展活动 ;每学期举行 45 次全校性的校本教研活动 ;开展先进教研组评比 ;学校领导下派各分管学科和教研组 ,有针对性地开展听 ,评 ,诊课活动 . 2,理论领先 ,完善学习制度 .学校开展 “读书工程 “,要求每位教师既要读“理论书 “,又要读 “实践书 “,对教师读书的质和量上都作了明确要求 .为提高读书效果 ,学校为教师创设了教学研讨 ,教学辩论 ,教学演讲 ,“书香浦江县小学教育考察团赴温州学习考察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教师 “评比等各种平台 .在学习管理上则实行 “两有一检查 “. 3,开展阶梯式教研培训 .学校要求每位中青年教 师制定自我发展规划 ,并对教师进行分类指导 .如对新教师开展常规培训 ,对青年教师开展传帮带活动 ,对骨干教师开展重点培训等 .名师则要求成立 “名师工作室 “,每年开展 “五个一 “活动 ,(作一场专题学习报告 ,上一堂示范课 ,评一堂课 ,主持一次学生沙龙 ,研究一个教学问题 ),促使他们尽快形成自己特有的教学风格 . 4,倡导行动式培训 ;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上 12 堂研讨课 ,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 ,交两个教学案例 ;以教研组和课题组为载体 ,开展 “以老带新 ,以强带弱 “的教学研讨活动和专题式的集体备课活动 ;充分发挥名师群体的示范作用 ,开展一系列 的 “名师引领 “活动 . 温州市实验小学的校本教研则强调让教师在工作中反思研究 ,在研究状态下工作 ,使校园里充满着学习和研究的气息 .其具体做法是 : 1,设立学术节 ,促使教研一体化 .该校每年举办一届学术节 ,主题来自于教学实际和需求 ,如 “案例与反思 “,“教师如何做课题 “等 .学术节的活动形式有专家讲座 ,参与式培训 ,对话式研讨会 ,教师辩论会 ,外出听课学习 ,课堂评优 ,课堂教学展示 ,论文评比等 .学术节要求全体教师参与 ,要求每位教师都要在艺术节上 “露一手 “. 2,建立各种形式的研究组织 ,如课题组 ,教研组 ,名师工作室等 ,“名师工作室 “实行滚动管理 ,三年一评估 ,优奖劣汰 ,“名师工作室 “的任务 :承担一项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带好一名徒弟 ,3 年内培养出学科优秀新人 ,影浦江县小学教育考察团赴温州学习考察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4 页 响一批教师 ,一学期作一项专题学术报告 (或上一次教学观摩课 ). 3,围绕课改中出现的热点 ,难点问题开展校本教研 .他们认为 ,教育研究始于课堂 ,又必须解决于课堂 .因此他们十分重视对一个个课例的研究 ,在实践中注意处理好问题 ,主题 ,专题与课题的关系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 ,及时予以研究解决 ,需要合作研究的作为教研组的教研主题 ,学校则根据这些问题确定几个专题进行探索 ,需要长期研究的就作为 课题进行长效管理 .这样从问题到专题到课题 ,然后又把课题分解成若干问题和专题 ,通过日常的课例进行具体研究 . 4,校本教研的模式各种各样 .如滚动焊接式 :从发现问题入手 ,发现问题后 “行为跟进 “,整个教研路线是开放的 ,连贯的 ,递进的 :A1(尝试课 )B,C(会诊课 )赏析课 A2 构成的是一个完整的研究时段 .再如 “魔鬼训练 “式 :凡是研讨 ,尽量丢弃那些客套话 ,大家见仁见智 ,畅所欲言 ,没有权威 ,没有话语霸权 ;执教老师必须 “厚着脸皮 “,“面不改色 “地接受大家的 “狂轰滥炸 “;研讨会后 ,必须再学习 ,再改进 ,再实践 .再如名师引导式 ,互帮互学式等等 . 三 ,构建了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考察中 ,蒲鞋市小学的学生评价工作给我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他们从转变观念入手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构建了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他们的评价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1,评价内容多元化 . 他们认识到 ,原有的三好学生评价机制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和滞后性 ,“浦江县小学教育考察团赴温州学习考察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5 页 雏鹰争章 “评价虽然比较系统 ,即时 ,但操作又过于繁杂 ,因此他们根据自己学校的特点 ,推出了 “亮丽十星 “多元评价机制 .所谓 “十星 “即校园小明星 ,道德标兵星 ,环境卫士星 ,互助少年星 ,语文博士星 ,数学 博士星 ,英语博士星 ,科技院士星 ,文体艺术星 ,工作劳模星 .评比分为班级和校级两个层次 ,以学生不同方面的优异表现作为一个典范 ,为其颁发 “亮丽之星 “.这样学生感到 “十星 “离他们很近 ,不只是优等生的专利 ,从而充分调动了他们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 2,评价过程动态化 . 即运用 “成长记录袋 “评价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该校的学生成长记录袋是一学期一袋 ,袋子由学校统一设计制作 .成长记录袋中除了放学生学科的评价内容外 ,还存放了自己认为能反映自己个性特长的东西 .如自己最满意的考卷 ,自己认为考得最不满意的试卷 ,期末五项考核成绩 ,自己最满意的作业 ,各类比赛的作业 ,手抄报 ,读书笔记 ,自画像 ,体检表 ,入队照片 ,入队申请书 ,第一次写的日记 ,获奖证书 ,自己发表的文章 ,一学年获得的星星等等 .平时教师注重学生点滴成绩的记录 ,经常提醒他们及时保存有关资料 ,每半个月左右进行一次整理 ,每个月举行一次交流 . 3,评价主体互动化 . 该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 ,设计了 “四心相连 “评语卡 ,将学生的评语从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和创新 .评语的内容从原来单一的老师评改变为老师 ,学生 ,朋友 ,家长评 ,评语的形式从原来简单的一张成绩浦江县小学教育考察团赴温州学习考察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6 页 报告单改变为折叠式的 ,配以白描插图的 “四心相连 “评语卡 ,插图由学生自己去添置喜爱的颜色 ;“四心相连 “评语卡中的评语标题 ,改变了过去那种说教式做法 ,分别称为 “我眼中的自己 “,“来自朋友的帮助 “,“父母的期望 “,“老师对我说 “,既富有情趣 ,又充满人文性 . 对我县校本教研的几点启示 : 1,各校应在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上多下功夫 .要提高教师的整体业务素质 ,关键还得靠校本教研 ,这已是领导 ,专家 ,教师的广泛共识 .如何真正扎实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工作 ,两个学校给我们提供了诸多的启示 .首先 ,领导必须真正地重视 .从计划的制订 ,组织的建立到各项工作的具体落实 ,领导必 须真正参与其中 ,进行全程跟踪管理 ,并努力提高领导自身的业务水平 .其次 ,教师必须有明确的业务发展目标 .新教师应该有新教师的目标 ,从 “入门 “到 “上路 “到 “过关 “,一步一个脚印 ,一年一个台阶地上 ;青年教师应该有拔尖目标 ;骨干教师应该有可持续发展目标 .只有目标明确了 ,所有教师才会有努力的方向和上进的动力 .第三 ,要有一定的规章制度作保证 ,做到刚性制度和弹性管理相结合 .要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 ,保证教师有一定的读书时间和读书量 ,并通过上交读书笔记 ,撰写论文和教学案例 ,举行教学论坛 ,检查活动记录等形式对教师的学习质量进行全程 管理 .第四 ,校本教研的形式要力求丰富而有实效 ,要大力提倡参与式培训和课例分析式培训 .第五 ,要充分发挥名师及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 ,有针对性地开展好传帮带活动 . 2,改革评价方式势在必行 . 浦江县小学教育考察团赴温州学习考察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7 页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为了使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我们必须改革原有的传统评价方式 .新的评价机制的建立必须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 :一是多元性 .即要考虑到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各个层面 :如思想行为 ,语数成绩 ,英语水平 ,艺术表现 ,体育特长 ,普通话水平 ,书写能力等等 .二是可操作性 .操作要简单 ,不可过于繁杂 .三是全体性 .评价机制一定要适用于全体同学 ,要充分调动所有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促进每个学生的自主发展 ,而不能限于尖子生 ,特长生 .四是趣味性 .要注重评价形式的活泼性和趣味性 ,要使每个学生自愿 ,快乐地参与其中 ,而不能把它当作一种压力 ,一种负担 .五是即时性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和发展 ,因此 ,评价必须注重过程 ,及时反馈 .六是互动性 .即鼓励多方参与评价 ,实现评价互动 . 3,学校必须刚性制度和弹性管理相结合 . 从对两所学校的考察中我们不难看出 ,两所学校的领导都是非常有思想 ,有个性 ,有魄力的 .他们都制订了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 ,同时他们的管 理又是弹性的 ,充满人文气息 .学校各种成绩的取得首先得益于他们较好地处理了制度管理和人文关怀的关系 ,这是我们本次考察必须切切实实予以学习的地方 .校长要善于在刚性制度和弹性管理之间寻找一个合适的结合点 :如学校要求每个教师必须制订个人业务发展规划 ,但对不同年龄段的教师可有不同要求 ;要求师徒结对 ,以老带新动真格 ,师傅必须布置明确的作业 ,但具体方法上可由师傅自己掌控 ;要求领导调研动真格 ,听随堂课 ,推门课 ,甚至可以连续听几节 ,但对平时比较认浦江县小学教育考察团赴温州学习考察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8 页 真的老师则可以给予他们较大的自主空间 ;对教师的备课要有明确的要求 ,但对不同层次 ,不同工作态度的教师可采取不同的方式等等 . 4,必须找到适合自己学校发展的特色 . 刚到实验小学考察时 ,有的校长认为这样的学校规模那么大 ,教学设施那么现代化 ,我们不可能学到什么实实在在的东西 .但只要认真思考 ,我们其实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就拿他们的兴趣小组来讲 ,他们的航模制作小组所制作的航模 ,全部是同学利用各种废弃物组装而成的 ,结果在市 ,省 ,甚至全国比赛中获得各种奖 .他们的陶器制作小组 ,设施非常简陋 ,流程也很简单 ,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像这类因地制宜的兴趣小组 ,农村学校完全可以做 ,而且环境更适宜 .因此我 们的校长要学会冷静思考 ,不要盲目崇拜 ,也不要怨天尤人 ,要静下心来寻找适合自己学校发展的突破口 .只要脚踏实地 ,扎扎实实 ,相信我们的特色之花也一定会在各地盛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