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区标准厂房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 目 名 称: XXXX经济开发区 XX片区标准厂房工程(一期) 建设单位 (盖章 ): XX经济开发区发展投资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二一三年十二月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2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XXXX经济开发区 XX片区标准厂房工程(一期) 建设单位 XX经济开发区发展投资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周显祥 联系人 崔振兴 通讯地址 XXXX经济开发区 联系电话 13881637199 传真 邮政编码 625100 建设地点 XXXX经济开发区规划范围内 立项审批部门 XX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备案号 雅发改审批 2013121号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术改造 行业类别及代码 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 B47 占地面积 () 160000.8 绿化面积() / 绿化率 / 总投资 (万元 ) 1642 环保投资 (万元 ) 8.0 投资比例 0.49% 评价经费(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 2014年 4月 一、项目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的 由来 XX经济开发区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是 XXXX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下设的全资公司,注册资本金为 5000万元人民币。公司依托 XXXX工业园区广阔的市场空间,独特的资源优势和良好的政策环境,致力于园区的基础设施开发与配套设施建设、工业及商住地产开发与经营 以及 面向园区市场的专业服务,在优化区域投资环境的同时,紧抓发展机遇,不断拓展发展空间,不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主要经营范围包括:对 XXXX工业园区内的交通、土地、能源、市政资源等领域进行投资和经营管理 、 房地产开发。 本项目计划对 XXXX 经济开发区 XX片区东南面地块 实施标准厂房建设土地平整,然后再招引符合该区域规划的企业投资。该地块位于 XX工业园区南端,该地块内的建筑已于2010年前全部由政府实施搬迁和土地征用,故本工程不涉及征地和搬迁。 据现场踏勘:该地块为高低不平的原始丘陵地地貌,高地势地带需开挖至场平高程,低洼地势带需先碾压密实再填筑进行加高。本场平工程位于 XXXX工业园内,北面为新筑通工(汽车零配件生产),西面为 XX河(从西向南流动),南面紧临 XX 河,东面为新筑通工,东北面为张江产业园区征地。工程占地面积约 240亩 ,土地利用结构以农田植被和荒地为主。 项目建成后 有利于解决园区用地问题,对改善沿线居民生活、促进公共服务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3 XX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 2013年 12月对本建设项目进行了立项,备案号为 雅发改审批 2013121号。 XX 市环保局 出具了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通知( 雅市 环函 2013501号),确定了该项目环评 相 关标准。 项目的建设对环境影响主要在场地平整建设期,污染物主要有:施工扬尘、机械燃油废气、废水、施工固废、噪声及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等污染物,但是随着建设期的结束环境影响也会随之消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令第 253号的要求,本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XX经济开发区 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按照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程序,委托 XX市环境 科技服务 部 承担 本项目的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我方接受委托后,派有关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踏勘和资料收集工作,现按照有关技术规范编制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待审批后作为项目环境管理及环保设计的依据。 二、项目产业政策符合性 本项目不属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修订版)中限制类和淘汰类,即属于允许类。此外, XX市发展 和改革委员会于 2013年 12月对本建设项目进行了立项,备案号为雅发改审批 2013121号。 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当前产业政策。 三、项目选址与地方规划合理性分析 1、项目选址 本项目选址于 XXXX 区 XXXX工业园内。用地为园区规划的工业用地,符合 XXXX工业园内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 该址 地理座标为:东径 103 05.839,北纬 30 04.184,该址位于 XX区城北面约 1.0km,东临成雅高速 XX出口 200米,南距 XX 市区 8公里,西面是茶叶发源地蒙顶山风景区。具体地理位置见附图 1。 2、选址与规划符合性 ( 1)园区规划 XXXX工业园区 前生为 XX 市生态科技工业园区,于 2002 年 8 月由 XX 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园区选址在 XX 区的蒙阳镇。 2006 年, XX 省人民政府以“川府函【 2006】29 号”关于设立 XXXX 工业园区的批复文件,将其更名为 XXXX 工业园区,设定为省级开发区、定位主要发展食品、机械、化工等产业,并明确经国土资源部门审核的面积为 1.25km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公告 2006 第 23号”公布 XXXX 工业园区 4 第五批通过审核,确定其主要产业为食品、机械、化工。在“雅府函( 2008) 19号”中明确: XXXX 工业园区拓展区结合 XX 区城总体规划,主要向成雅高速以南区域发展,拓展区规划面积 6.95km2,工业园区总 占地面积约为 8.2km2, 重点发展机械制造、化工、电子、食品加工等产业。 园区已经启动了 2km2起步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位于国道 318以南、 XX 河以西的区域),现已累计完成投资 6184 万元,已建成园区干道 4.8km、跨 XX河的桥梁一座、 35kv变电站一座,改造河道 160m,新修防洪堤 1.7km;已开发工业用地 63.7hm2,已建和在建的生产型项目共 21个,已生产或经营的项 目 16个;入园企业以食品加工、化工、机械制造的电子为主。 2010年, XX市人民政府决定将现有永兴工业园区和草坝工业集中区并入 XX工业园区,园区总面积达 30.66km2,形成“一心、两片”的空间结构。“一心”为位于 XX区城西南的 XX工业园区;“两片”位于永兴镇的永兴工业园区和位于草坝镇的草坝工业园区。 本项目位于 “一心”的 XX 工业园区 内。根据 XXXX 工业园区土地利用规划及功能分区图可知,本 工程 用地属于一、二类工业用地 。(从 2010 年起园区用地全部调整为一、二类用地,无三类用地。) ( 2)项目与园区规划符合性 根据 XXXX工业园区 扩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审查意见, XXXX工业园区 产业定位 :发展以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为主导,机械制造、精细化工为支撑的先进制造业、现代物流,科技研发为纽带的产生性服务业,形成现代产业体系结构。 项目建成后,招引企业必须符合园区规划用地及产业定位等要求。 3、环境符合性分析 项目不新征土地、也不涉及居民搬迁;工程竣工后,招引的企业必须符合 XXXX工业园区详细规划要求和准入条件,不能与周边企业相中突。 工程所在区域不在国家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及规划确定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饮用 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功能保护区等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范围内,其评价范围内无珍稀动植物资源。 另根据 XX市城乡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选字第 2013经003号)文知,项目选址符合城乡规模要求,同意项目在选址建设。 四、工程 改造内容及目标 1、建设内容及规模 5 项目拟投资 1642万元人民币对 XX市工业园区东南面空地实施 240 亩场地平整 ,平整后的土地再招引企业入驻建厂。工程预计 挖土石方量 26.86万立方( 其中 含耕植土去除量8.36万 m3) , 回填方量为 31.07万 m3,因本地块 相对较低,填方量大于挖方量,需要向外借方 4.21万 m3。回填外土来源于本地块东北角自有山体,回填土运距在 500-2000米,采取场内机械运输、机械压实,压实系数不小于 95%,本项目不设置弃渣场。挖填方量均为工程需要土方调配,精确计算填方各部位工程量,做到各作业区域挖填方平衡,避免远距离运填及二次搬运。场地自然标高 605 612m,高差约 7m。根据业主要求,场地平整后应形成缓坡场地与平面场地并存,中间通过道路连接,这样就不会造成高边坡的形成 。 2、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项目计划总投资为 1642万元,资金来源为 灾后重建资金。 3、项目组成表 本项目 为标准厂房场地平整,工程竣工后,招引符合园区规划企业入驻(入驻企业需另做环评)。施工期 临时建筑主要有办公室、发配电房、木工房、机修、工具房、材料房、门卫、浴侧、职工宿舍等。 施工平面布置原则为力求经济合理,临时设施数量满足施工阶段的施工要求,生产设施尽量临近施工现场。项目临时建筑物平面布置图见附图 5。 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见表 1。 表 1 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 项目组成 工程项目 建设内容及规模 施工期 环境问题 运营期 环境问题 主 体 工 程 场地平整 挖方(含 耕植土去除量 8.36m3) 工程量 26.86万 m3(耕植土去除量8.36万 m3,土石方量 18.5万 m3) 施工噪声 施工废水 生活污水 扬尘 燃料废气 渣土 植物垃圾 生活垃圾 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 项目场平工程施工期结束后,环境问题随之 消除 本项目不涉及营运期, 招引企业入驻后需另做环评 回填方量 工程量 31.07万 m3 借方量(地块东北角自有山体) 工程量 4.21 万 m3 辅 助 工 程 施工用房 木工房 活动板房、占地面积 55m2 机修、工具房 活动板房、占地面积 40m2 材料库 活动板房、占地面积 40m2 发配电房 混砖结构 20m2 临 时 工 程 临时材料堆场 设 1处, 场地西北偏北方向 , 面积 100m2 临时渣土堆场 设 1处, 场地西北方向 , 面积 200 m2 公 用 工 程 门卫 活动板房、占地面积 9m2 浴 厕 活动板房、占地面积 30m2 职工宿舍 ( 2F) 活动板房、占地面积 90m2 6 4、项目建设进度 项目建设期为 3个月,预计 2014年 1月至 2014年 3月底建设完工, 2014年 4月交付使用。 5、劳动定员及工 作班制 施工用工最高峰 130 人,均在工地食宿,本工程不设食堂,施工人员饮食采用外购盒饭解决, 如 厕借助 北 面村庄 卫干村农户 旱厕。施工人员一天工作 8小时,总工期 3个月。 6、公用工程 施工临时道路:施工现场主要运输道路路基碾压坚实,做好硬化处理并满足排水要求。 供水:现场施工用水拟用抽水机从 XX河取水。 排水:场区平整时做成一定坡势,并根据实际情况在整个场区系统地布置排水沟。 供电:工地应安装有 630kVA以上的变压器,供应施工单位现场施工及生活用电。在建设单位末能接通电源时,现场配备备用发电机电源。 消防:生产、生活区设置足够的消防水源和消防器材,经过消防部门认可,消防设备器材应满足当地消防部门要求,经常检查和保养,同时应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训练。 7、主要设备 本项目主要设备设施见表 2。 表 2 施工期主要设备一览表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履带式挖土机 PC300 台 3 推土机 LLGB160 台 3 轮胎式压路机 12T 台 1 装载机 ZL50 台 2 自卸汽车 CQ3300Z32G 台 10 经纬仪 - 台 2 水准仪 DSC532 台 3 洒水车 - 台 2 8、施 工临时建筑 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施工用临时建筑主要有办公室、发配电房、木工房、机修、工具房、材料房、门卫、浴侧、职工宿舍等。 施工平面布置原则为力求经济合理,临时设施数量满足施工阶段的施工要求,生产设施尽量临近施工现场。 项目临时建筑物 详情见表 2, 平面布置图见附图 5。 7 表 3 工程临时建筑一览表 主要建设内容 层数 建筑面积 m2 占地面积 m2 需用时间 备注 办公室 1F 80 80 15个工作日 活动板房 发配电房 1F 20 20 15个工作日 砖混结构 木工房 1F 50 50 15个工作日 活 动板房 机修、工具房 1F 35 35 15个工作日 活动板房 材料库 1F 35 35 15个工作日 活动板房 门卫 1F 9 9 15个工作日 活动板房 浴侧 1F 30 30 15个工作日 活动板房 职工宿舍 2F 180 90 15个工作日 活动板房 施工现场的布置应符合防火、防爆、防雷电等规定和文明施工的要求,施工区、办公区、生活区划分明确,安排合理。现场机械分类标识停放。严格进行总平面管理,施工场地的道路、停车场、机械停车维修等地均采用混凝土硬化,保持施工道路畅通无阻。从施工平 面 布置 图上可知,本工程的平面布置基本可行。 五、项目社会效益评估 本工程的实施将有力的促进可持续发展,改善 XX工业园区的硬件环境,推动当地的经济和城市繁荣,有利于城市土地价值的提升和地块的出让开发。同时能进一步推动 XXXX工业园区的建设、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的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本工程建成后,将为地区国民经济产业的发展,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和 XX区的外延拓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对改善区域投资环境,发展区域社会经济均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促进工业园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 有污染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不存在原有污染情况。 8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一、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项目位于 XX经济开发区规划范围内,属 XX 区。该区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等情况如下: 1、县域概况 XX区地处 XX盆地西南边缘,介于东经 1032 至 10323 和北纬 2958 至 3016之间,东与蒲江,南与丹陵、洪雅,西与雨城,北与邛崃接壤。 XX区始建于西魏废帝二年( 553) 年,时称蒙山县。 XX因境内久负盛名之蒙山而得名。拟建项目位于 XX区 XX 工业园区内, XX工业园区地形地势四周为山岭丘陵,中部沿河为浅丘平地,园区东北紧邻旧城,园区西北、西部、南部和东部均被山丘围合。工业园区地形条件较好,山不高而植被好,坡不陡且相对高差不大。用地较为平坦,地形高差不大,最低高程 590米,最高高程 665米。 2、地理位置 XX区位于 XX盆周西南边缘,为西入 XX之门户,地理位置北纬 29 58 30 16 ,东经103 2 103 23 , 面积 614.27平方公里。东临蒲江,南连丹陵、洪雅,西靠 XX 雨城区,北接邛崃。东距成都 90公路,西去 XX13公路。 XX工业园区位于 XX市 XX 区城区 南面,东距成都 110公里,西距 XX金鸡大隧道 1公里。 XX工业园区地形地势四周为山岭丘陵,中部沿河为浅丘平地,园区东北紧邻旧城,园区西北、西部、南部和东部均被山丘围合。工业园区地形条件较好,山不高而植被好,坡不陡且相对高差不大。用地较为平坦,地形高差不大,最低高程 590米,最高高程 665米。 本项目位于工业园区内中部,多数地区地势平坦,场地的西面为 XX 河,北面为园区主横干道,东面为浅丘台地,整个场地相对平整。工程地理位 置图见附图 1, 厂址 外环境关系见 附 图 3。 3、 地形、地貌、地质 XX地势,西高,东低,地貌以海拔 650 850 米的台状丘陵和海拔 650米以下的浅丘(低丘)平坝为主,两者占全县幅员面积的 83.3%。边缘有低山分布,海拔 850米 1456米的低山,占幅员面积的 16.7%。 XX区地质构造位于天台山隆起、成都凹陷的熊坡雁行带,其地质发育与盆地地发育史密切相关。 XX境内地质西北高、东南低,地貌以台状丘陵为主,境内坪岗交错,溪谷纷呈, 9 为川西老冲积台地之一。河流沿岸浅丘平坝海拔 650米以下,占幅员面积的 22.1%;河流下切形成的丘陵台地海拔 650850米,占幅员面积的 61.2%。 4、水文 建山、万古、新店、双河一线是县内河流分水岭,境内河流主要有 XX河、延镇河、临溪河、朱场河。境内河流沿东西分别注入岷江和青衣江。 XX河、延镇河西去在 XX区合江入高羌河、临溪河;朱场河、两合水分别由东面流出县境。 XX区分属两个流域系统。向东、向北河流均归入南河注入岷江,属岷江水系;向南河流,注入青衣江,属青衣江水系。 XX境内月儿岗以东青衣江成为断头河,形成临溪河;以西青衣江成为倒淌河,形成 XX河。北部原青衣江支流,亦倒淌向北,汇入邛崃 南河,从而形成东、南、北三方分流的水系。 XX河发源于蒙山西麓王家山,始段称后延溪,东流入 XX境内纳大塘沟水转向南流。在城乡纳和尚沟水后,穿 XX区城区南流至名凤村纳邓家沟水转向东流,在江落村纳律家沟水后在下梅坪转向南流,蜿蜒于永兴镇境内,经永兴镇政府驻地,在罗土扁村纳楠庙沟水,东流至金龙村纳最大支流延镇河后,南流入雨城区境内称高腔河。在雨城区水口村注入青衣江。河长 50公里,流域面积为 390平方公里。在县境内长 37.6公里,流域面积 212.7平方公里。 本项目排水受纳水体 XX河, 据调查,评价河段水体功能为农灌 及泄洪,无饮用水源取水口等 敏感点 。主要水文参数如下: 最大洪峰流量 2229m3/s( P=0.2%) 最小月平均流量 0.27m3/s 最小日平均流量 0.16m3/s 5、气候、气象条件 XX位于我国亚热带气候区,年均气温 15.4,最高 35.2,最低 -5.4。 XX古有“西蜀漏天,中心蒙山”之说,年降雨量 1501.5毫米,降水多集中在 7 9 月,雨量充沛,多年年均雨日 218天,降雨量 1732毫米。 XX四季分明, 3月 6日起入春, 6月 6日起入夏,春夏均长 92天, 11月 26日入冬, 冬长 100天。年无霜期 298天,年均日照 1017.9小时,属全国日照低值之一。年平均湿度为 79。风力小,雾日少。城区年平均风速 1.7米 /秒,雾日年平均 1.7天。 6、生物环境简况 10 XX境内树类繁多,主要树种为松科、杉科、柏科、银杏科、棕科、木麻黄科、杨柳科、胡桃科、桦木科等 45 科。竹类资源丰富,主要竹类为慈竹、斑竹、苦竹、水竹、筋竹、白夹竹、方竹、黑竹,引进南竹,试种成功。药用植被以扁草、橘子、银花为多 ;次为蝉花、麦冬、蒲公英、夏枯草等。山高林密处有豹、豺、狼、熊、猫狸、野兔、獐、野猪、刺猬、松鼠、蝙蝠等 。鸟类有竹鸡、布合、杜鹃、八哥、雀、猫头鹰、喜鹊等。水生动物有鲤鱼、清波、鲫鱼、桃花鱼等。 XX区 现有林业用地 面积 32万亩森林覆盖率 34.2。陆上野生动物包括豹、豺、狼、野猪等 14种兽类和布谷、黄莺、杜鹃等 40余种鸟类;水生野生动物包括鲤鱼、鲢鱼、桃花鱼等 16种鱼类。树种有松科、杉科、柏科、银杏科等 45个科,竹类资源丰富。珍稀生物有古茶树、千年银杏、拱桐、千佛菌、兰花、白燕等 10余种。 区域内自然生态环境受人类活动的干扰很大,自然植被几乎荡然无存,被大量的人工植被所取代。园区南面大片土地现为农田,北面已有 一些企业入园正在建设。园区东、南、西方向为农村地貌,现为大片农田。区域内植物以栽培植物为主,无天然珍稀野生植物分布;动物以家畜家禽为主,无天然珍稀野生动物分布。该区域缺少生物物种的种群源,自然组分的调控能力弱,因此,评价区域内生物多样性较低。 项目所在区域属传统的农业区,区内无需特殊保护的珍稀、濒危动植物及古、大、珍、奇树木分布。 7、旅游资源 XX有省级风景旅游景区 2处,市级风景旅游景区 1处,有开放寺庙蒙山永兴寺、千佛寺,建山止观寺,百丈栖霞寺,马岭天目寺和百丈天主教堂。其它旅游点有清漪、月儿谭、黑竹森林 公园等。 全县主要旅游景点有蒙山、百丈湖等,其中蒙山是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人工种茶的地方,也是佛教圣地,是 XX经济的增长点。 1986 年,蒙山被 XX省人民政府首批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2001年,蒙山申报 AAA级旅游风景区,通过国家评审并定位为“ XX三大历史文化 XX”及世界茶文化发源地。 8、矿产资源 XX区 境内矿产以沉积矿藏为主,有芒硝、天然气、沙金、石膏、石灰石、澎润土、页岩、泥炭等。其中芒硝远景储量达 1616亿吨,为西南地区特大型矿藏,品位高、埋藏浅、易开采。现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达 100亿立方米,石灰岩储 量约 5亿吨,泥炭储量丰富。 二、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11 1、经济概况 XX区辖 20个乡镇,人口总户数 78107户, 259479人。全县主要产业有农业、工业、并大力发展旅游业。 2001 年,全县农、林、牧、渔总产值 37206万元,工业总产值 120262万元。 2、教育、科技 2010年初,各级各类学校 112所(含进修校),其中:小学 90所,普通中学 17所,高中 3所。在校生 3.11 万人,教职工 2122人,其中专任教师 1916人。 全县科学事业蓬勃发展,参加省级科技工作选进县和科普示范 县,开通“ XX星火”、“农民 110”和“电视科技”三大网络, 10所学校受到市上表彰。 3、文卫、体育 全县有文化馆 1个,乡镇文化站 20人,图书馆 1个,博物馆 1个,书店 8个,档案馆1个。是年,加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 全县设有县、中、乡镇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病床 391张,卫生技术人员 660人,其中:中医师 95人,西医师 224 人,护士 157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1个,卫生技术人员 35名,妇幼保健机构 1个,卫生技术人员 25人,乡镇卫生院 20个,卫生技术人员 369人,计划生育指导站 1个,卫生技术人员 9人,创建卫生县城 工作卓有成效。 4、 人群健康 根据当地卫生防疫部门统计,工程地区目前主要传染病有肝炎、痢疾、肺结核等。从近 几年来看传染病发病率并不高,且呈散在发生,未见大规模的传染病流行,工程地区无特殊地方病。 5、 XX区城市建设与总体规划 XX区城市性质: XX 市的城市副中心和生态科技产业基地,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打造“中国茶城”为发展目标的绿色山水小城市。 总体空间结构:城市的空间结构可以概括为“一城、一心、一廊、两新区、两组团”的空间结构。城 即旧城区;一心 即陈家坝新区行政中心;一廊 即贯穿城市主要功 能区的城市发展轴线和城市生态绿化走廊 XX河及其两岸绿化控制带;两新区 以生活功能为主的城市北部新区和以工业经济活动为主的 XX工业园;两组团 即用地较为独立的槐西坝游人接待中心和东北部的科研教育基地。 工业仓储用地布局规划:对城区内部的二、三类工业进行改造搬迁,结合南部的 XX工业园统一建设。规划区内杜绝对大气和水体有污染的项目进入,以免对茶产业的发展产生 12 不利影响。规划工业用地均为以高新产业为主的一类工业用地,总面积为 177.98公顷,占规划建设总用地的 14.43%。 三、蒙顶山风景名胜区简介 1、风景名 胜区范围及区们关系 蒙顶山风景名胜区位于 XX省中部 XX市雨城区与 XX区境内,风景区的范围为东经10300 10315 ,北纬 3003 3012 ,总面积为 73平方公里。 风景区包括两个景片,蒙顶景片和百丈湖景片。 蒙顶景片边界为:沿 XX区城远景规划用地西部边界向南,到达成雅高速路后转向西南,沿门坎山陇西乡乡道西南向,出沟到达陇西乡,然后沿雅上公路往北到达公路与余家沟的交叉点,沿沟北山上的分水岭向东到达 XX河与后盐溪交汇点,然后沿 XX河东南向到达XX区城远景规划用地西部边界与起点围合。范围为东经 10300 10306 ,北纬 3003 3008 ,面积为 51 平方公里。 百丈湖景片边界为:百丈湖坝下以东由钟坡的山脊线,跨临溪河后沿大坟岗往东南向与苏家沟相交,沿沟转向西南,在百丈镇西南侧折向北,到达百丈湖直接汇水区边界,沿临溪河汇水区边界线往西南,沿燕子沟西沿到达 318国道线,将茶马司包括在内,继续沿临溪河及清漪湖的汇水区边界,穿过高家楄 804 米山头、李家楄 837米山头、沈家湾 851米山头,沿山脊线拐过清漪湖,过清漪湖汇水区北部 851米山头,东北向沿临溪河河谷山脊、凤凰山山脊线,沿百丈湖直接 汇水区西界到钟坡山脊线到达百丈湖坝下与起点围合。范围为东经 10308 10315 ,北纬 3008 3012 ,面积为 22平方公里。 2、风景名胜区的性质和功能 ( 1)性质 蒙顶山风景名胜区是以世界茶文化发源地为主题,以茶文化为媒介,融汇大禹祭天、佛经传世、茶马互市等多种历史文化,同时具备得天独厚的宜人气候条件和优美山水风光,以寻根朝圣、避暑休闲为特色的省级中型风景名胜区。 ( 2)功能 蒙顶山风景名胜区是以保护世界茶文化发源地为基本职能,并包含其他职能: 以特色茶文化为主要媒介,充分利用大禹文化 、佛经文化、茶马互市等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打造世界级文化胜地。 保护风景区内的自然环境,维护其生物多样性。 开发其他旅游功能和教育功能,最终形成朝圣、寻根、科考、教育启智、休闲、观 13 光为一体的多功能风景名胜区。 适当发展茶叶种植、农业、养殖业等其他产业,统筹居民生产生活,促进风景区内风景保护、旅游发展及居民生活综合系统的协调发展。 3、功能分区 科学的保护与发展分区是实现保护与发展双重目标的基础。根据自然景观的地质、水文、植被和景观价值的分布,以及旅游业发展、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土地利用适宜性 ,明确不同的土地利用性质和管理目标及措施,明确划分为以下区域。 风景区的核心区面积共 15.75平方公里。 蒙顶景片的核心区:自周家山向北沿丁木槽到茶店楼,转向东北到老房子,转西北到达高家岩,再沿陡坡下沿向东北到邓家山,向东经山折子到达阳坡 800 米等高线,沿 800米等高线向西南到周家山。面积为 13.5平方公里。 百丈湖景片的核心区:清漪湖湖面,面积为 0.23平方公里;百丈湖湖面及桂花岛,面积为 2.02平方公里;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茶马司的法定保护范围,约 4000 平方米。 缓冲区有两块,共 56.15平方公里。 蒙顶景片的缓冲区:蒙顶景片核心区以外除去槐溪坝发展区的区域,包括蒙顶山东南坡山体中下腹的农田区、西北坡林地及一些农村居民点,面积约 36.8平方公里。 百丈湖景片的缓冲区:百丈湖景片除去核心区和发展区外的区域,主要是百丈湖、清漪湖的直接汇水区及两者之间的临溪河河谷地带。面积约 19.35平方公里。 发展区包括两块,包括百丈镇位于 318国道以南区域及槐溪坝,分别为 0.7平方公里和 0.4平方公里,共 1.1平方公里。用于综合服务、商业开发、职工居住等方面的建设,核心区的接待设施应迁建于此,同时承担居民生活功能。它 们具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在空间上与风景区的关系极为密切,且不会对景区发展造成明显影响,应划为发展区作为服务基地。 本项目 西 厂界距蒙顶山省级风景名胜区规划边界约 1.2km,距核心景区边界约 3.2km。 14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项目位于 XX区 XX 工业园区内,根据 2013 年 12月 31日 XX市环境监测站提供的本项目所在地环境本底监测值数据。对建设所在地的环境质量现状综合分析如下: 一、水环境质量 (一)评价方法及评价模式 地表水现状评价采用单因子指数法,评价模式如下: sijiji CCS , pH评价模式 : 0.70.7sujpH pHpHS pHj 7.0 或 sdjpH pHpHS 0.7 0.7 pHj 7.0 式中: SI,j 为 i 污染物在 j监测点处的单项污染指数,其值在 0 1之间为满足标准,等于或大于 1则为超标; CI,j 为 i污染物在 j监测点处的实测浓度 (mg/L); Csi 为 i污染物的评价标准 (mg/L); SpH pH的单项污染指数; Ssd 地表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 pH值下限; Ssu 地表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 pH值上限; pHj 在 j监测点处实测 pH值; (二)现状与评价 该项目纳污水体为 XX河。根据建设项目的性质选用 pH、 BOD5、 CODcr、氨氮、 SS、石油类 6 项参数作为评价因子,对工程所在位置的 XX河(拟建项目所在地)上游 500米和下游 1000米为评价断面(见表 4)。从监测报告结果知,该评价断面各项水污染指标均小于 1,该区域 地表水环境质量 现状能达( GB3838-2002)类水域标准 ,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良好。 15 表 4 水环境质量监测结果 单位: mg/L 项目 监测方法 监测点 位 监测结果及污染指数 评价 标准 值 12月 23日 SI,j 12月 24日 SI,j pH 玻璃电极法 1# 8.10 0.55 8.00 0.50 6 9 2# 8.00 0.50 8.00 0.50 3# 7.90 0.45 7.90 0.45 氨氮 纳氏试剂比色法 1# 0.289 0.29 0.322 0.32 1.0 2# 0.255 0.26 0.279 0.28 3# 0.245 0.25 0.266 0.27 BOD5 稀释与接种法 1# 0.92 0.23 0.97 0.24 4 2# 0.90 0.23 0.96 0.24 3# 0.89 0.22 0.91 0.23 CODcr 重铬酸钾法 1# 未检出 未检出 20 2# 未检出 未检出 3# 未检出 未检出 石油类 红外线分光光度法 1# 0.027 0.54 0.030 0.60 0.05 2# 0.024 0.48 0.026 0.52 3# 0.020 0.40 0.022 0.44 悬浮物 重量法 1# 15.0 14.5 2# 14.0 14.5 3# 13.0 13.0 注: 1、 pH值无量纲,粪大肠菌群个 /L,其余单位为 mg/L。 2、注明:“ *”为 1/2最低检出限值。 3、采样地点: 1#(园区拟建道路所在地 XX 河)上游 500m, 2#(园区标准厂房所在地 XX河), 3#(园区标准厂房所在地 XX河)下游 1000m; 4、评价标准值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类水域标准。 二、空气环境质量 (一)评价方法及模式 采用单项指数法对项目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 单项指数模式如下: Iij=Cij/Csi 式中: Iij 第 i现状监测点第污染因子 j的单项指数,其值在 0 1之间为满足标准,等于或大于 1则为超标; Cij 第 i现状监测点第污染因子 j的实测浓度( mg/m3) ; Csi 污染因子 j的环境质量标准( mg/m3) 。 (二)质量现状与评价 根据建设项目的性质,选用总悬浮微粒进行监测分析。经计算该污染物指数小于 1, 16 污染指标日平均浓度值能 满足 GB3095-1996二级标准中相应执行标准值的要求。 结果表明:目前,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良好。 表 5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 单位: mg/m3 采样地点 监测日期 监测项目及监测结果 SO2 NO2 TSP 2#标准厂房 拟建址 12 月 23 日 0.027 0.030 0.102 12 月 24 日 0.025 0.025 0.108 12 月 25 日 0.022 0.035 0.095 12 月 26 日 0.029 0.026 0.093 12 月 27 日 0.021 0.022 0.102 日平均值 0.025 0.028 0.100 Iij 0.165 0.230 0.333 注:评价标准值为环境空气质量 GB3095 1996中二级标准, SO2 0.15, NO2 0.12, TSP 0.30。 三、声环境质量 对项目所在地环境噪声本底进行监测,结果表明该区域环境噪声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 2008)中 3类标准。目前,项 目评价范围内声环境质量良好。 表 6 噪声本底监测结果统计表 测定地点 主要声源 等效声级 dB( A) 12 月 23 日 12 月 24 日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3#标准厂房东 环境噪声 50.2 42.6 49.5 42.5 4#标准厂房西 环境噪声 49.7 42.3 49.4 42.0 5#标准厂房南 环境噪声 48.6 41.8 48.3 41.3 6#标准厂房北 环境噪声 48.4 41.5 48.2 41.2 评价标准 3类:昼间 65dB( A);夜间 55dB( A)。 17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本项目位于 XXXX工业园区,根据现场勘察结果,确定环境保护目标与等级如下: 环境空气 :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应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二级标准要求。 声环境: 区域声环境质量应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规定的 3类标准要 求。 地表水环境: 项目所在区域受纳水体为 XX 河,目标水质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 类水域标准。 固体废物: 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得到妥善处置, 不造成二次污染。 周围主要保护目标详见下表 7。 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 1, 外环境 关系详见附图 2。 表 7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要素 保护目标 方位与距离 保护级别 环境空气 陈家坝 北面 1100m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 1996)中二级标准 城西镇 北 面 1600m 大弓坝 西 北 面 1000m 大弓村 西 北 面 1500m 七支角 北面 500m 卫干村 项目所在地 都家咀 南面 500m 槐树村 西面 800m 声学环境 卫干村 北面 20m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 3 类标准 水环境 XX 河 西面 30m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类水域 18 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1、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 表 8 环境空气评价标准 单位: mg/Nm3 取值时段 TSP SO2 NO2 二级 二级 二级 日 平 均 0.30 0.15 0.12 1小时平均 0.50 0.24 2、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 的类水域标准。 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