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好村创建工作报告.docx
四好村创建工作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四好村创建工作报告 一、基本情况 乡村位于县城西南 21 公里,下辖 4个社,现有农户 246户,农业人口 705 人,耕地 580 余亩,截止 2019 年底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14600元,为州级 “四好村。 ”一直以来,乡党委、政府将 “四好村 ”创建工作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紧密结合,立足我乡实际,按照 “业强、家富、人和、村美 ”的目标着力打造村。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乡党委政府的不懈努力下,全村人民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坚持基础设施与产业结果调整 “两手抓 ”,村内面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配套,经济发展多元,正行驶在脱贫致富的高速路上。 二、主要成效和亮点特点 四好村创建工作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一)加强组织领导。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为切实抓好 “四好村 ”创建工作,乡成立 “四好村 ”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马麟、乡长赵洪渊任组长,负责牵头抓总,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等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乡党政办,落实专人负责全乡各村创建活动的申报审核、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明确了村两委的职责分工,由村支部书记全面抓,村主任具体抓,村两委成员全力抓,以确保创建 “四好村 ”人员到位。 (二)责任落实到位。制定详细的 “四好村 ”创建实施方案,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是 “四好村 ”创建活动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 研究、亲自安排、亲自推动、亲自检查,对本地的创建活动负总责。定期召开党委会研讨 “四好村 ”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严格对照 “四好村 ”创建标准和考评指标,层层传导压力,细化落实责任,确保创建活动长期有人抓、有人管。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要严肃问责。立创建考评小组,分领任务,强化督促、指导各村抓好经常性的学习教育、经验总结、自查自评等,推动本村 “四好村 ”创建活动常态化进行,确保效果明显、成效突出。 四好村创建工作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三)创新振兴产业。构建新型农业体系是农户脱贫致富的长久之策。以 “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因人施策 ”为基本原则,促使我乡产业集约化、产业化、链条化发展,最大化农业现代化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效果。铜坡养獐场采用 “公司 +科研院所 +农户 ”经营方式。积极探索 “合作社 +农户 +入股 ”和 “入股 +贷款促收 ”的增设新模式。通过企业产业发展带动,农户参与联动的创新发展模式,让养麝厂有了更优质的饲料来源,更让农户有了稳定的财源,给企业发展提供一台 “加速器 ”,让农户吃上一颗 “定心丸 ”。目前,养獐场二期工程竣工,规模达到近 300 头,已有 30 余户农户参与到养麝厂建设当中,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 8 户。另外,通过创新发展模式,不仅降低了贫困 户的风险,而且增加了他们的收入,有效调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积极性,让贫困户的思想由 “要我富 ”变成 “我要富 ”转变。通过股红、劳务及种植收入,贫困户每年增收可达 4800元, (四)宣传引导正气。结合弘扬 “孝善和俭 ”工作,以 “涵养好家风,形成好风气 ”为目标,培育 “四好村 ”精神内涵。坚持开展移风易俗,促进农村形成崇德向善之风、勤俭节约之风、文明健康之风。一是以四好村创建工作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4 页 “村规 ”为准神, “规 ”出好风气。按照 “强化领导监督、广泛宣传动员、精心组织起草、反复征求意见、依法表决备案、认真组织实施 ”的标准,科学制定村规民约,运用 “村规民约 ”强化依法治村,让村规民约起着维护乡村文化传承和秩序的 “习惯法 ”的作用。二是以典型引领,“引 ”出好风气。举办乡甜樱桃采摘节暨孝善和俭表彰大会,在全乡范围内开展好媳妇评选、好家规评选、洁美家庭评选。弘扬良好家风家训,树立农村孝德典型,以促进好风气形成。三是以村民自治, “管 ”出好风气。加强村民自治组织建设,持续推行深化 “一定两议三监督 ”,“村财民理乡监管 ”,让广大群众充分参与本村事务管理,引导群众树立主人翁意识,让移风易俗真正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是思想认识不够。 村民对参与创建不够自发,导致创建工作常规推进、按部就班。只注重抓 “硬件 ”建设,对形成好风气、养成好习惯等 “软件 ”建设认识不准、重视不够。 四好村创建工作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5 页 二是宣传动员欠缺。 “四好村 ”创建的氛围还不够,仅靠文件部署、会议传达,宣传标语少,专题宣传 “四好村 ”创建活动的内容不多,基层群众对 “四好村 ”要求和内容不清楚,没有形成人人皆知、广泛参与、热火朝天的创建氛围。 三是基础设施滞后。由于属欠发达地区,偏远村社的衣、食、住、行条件十分落后。部分村社的通村路硬化仍处在建设阶段;同时,水、电、气等基础设施配套更加任重道 远,是当前 “四好村 ”创建过程中的最大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