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城乡环境整治考察报告.docx
市城乡 环境整治考察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市城乡环境整治考察报告 建立考核激励机制。经党政办公会研究,第七。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纳入了对机关各部门、各村居及干部个人的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占总分值的 10%考核内容上,设置了组织领导、建立制度、人员队伍、集中行动、日常保洁、七进 ”活动、满意测评、举报督查等 8个方面;考核形式上,把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平常检查与年终算账有机结合,力求考核结果客观公正;结果利用上,一方面,将此项考核得分纳入全年对集体、对个人的综合考核之中,另一方面,对此项工作实行单项考核,对获得先进的集体和个人给予特别奖励,以充分调动广大干部投身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幅员 33 平方公里,镇地处西郊 9 公里。下辖 6 个行政村、 1 个场镇居委会,总人口 2.3万人。 镇党委、政府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声势浩大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坚持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作为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作风工程来抓,着力建立长效机制,提高认识、周密谋划,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突出表现在一是彻底结束了镇近 20 年来场镇交易以路为市、占道经营的历史,商品交易分类、规范、有序进入了指定区域;二是彻底结束了镇主要干道万丰大道(也是过境公路 -县道德孝路场镇段)长期以来 逢场即堵、拥挤不堪的历史,如今的万丰大道,宽阔通畅;三是无条件全部拆除了场镇商铺林市城乡 环境整治考察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林种种、千姿百态的遮阳棚、遮阳伞及各式各样的广告牌,各条街巷重现宽敞明亮;四是及时添置了一批环卫设施设备,加快建设了一批环卫基础设施,不断强化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硬件保障;五是镇城镇及各村组的五乱 ”现象得到强力整治,清洁化、优美化、秩序化初见成效,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 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明显的成效,镇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关键在于镇党委、政府坚决有力地贯彻执行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结合本镇实际,敢 闯敢试,探索建立了一系列长效机制,把全镇城乡环境治理工作逐渐引入了制度化、有序化、科学化的轨道。 建立干群联动机制。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第一。坚持实行 “干部带头、全民参与 ”一是干部带头。主要指镇全体党政领导带头宣传,深入大街小巷、田间院落,向广大群众宣讲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意义和要求,让大家理解、支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带头清扫,镇党政主要领导定期带领党政班子成员及中层干部,打扫环境卫生,清理卫生死角;带头碰硬,梳理出全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存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多年来屡治未果的痼疾顽症,逐一研究制 定处置方案,由镇党政主要领导率领由交通、公安、建设、工商、畜牧、卫生等有关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组,重拳出击,强力攻坚,群众拍手称快;带头承包,每一位党政领导均与签订责任书,联系承包了场镇某一区域、某一村居或某一方面的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对其实施指导、督促,其成效与个人全年目标考核挂钩。二是全民参与。主要指广泛深入地市城乡 环境整治考察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机关、进家庭、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村庄、进景区 “七进 ”活动,分别举行启动仪式,以一系列主题活动为载体,通过党政领导和机关干部的表率带头作用,激发、吸引全镇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 与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中来,形成了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热潮。 建立督查问责机制。一是加大督查力度。成立了由镇分管领导牵头的全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督查组,第二。每周不定期深入城乡第一线开展 2 次以上的明查暗访,对正反两个方面摄影、拍照,制作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专题片,定期组织镇村干部集体收看、评议,同时,向全镇各单位编发督查通报,表彰先进,鞭策落后,纳入全年目标考核。二是设置曝光台。向社会各界公布了全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举报热线,安排专人负责接听、登记;醒目位置张挂了专用举报箱;镇广播站设置了曝光台,定时对通过督查组 、举报热线、举报箱等各种途径收集到问题进行曝光。凡被镇本级及上级党政、新闻媒体曝光的单位,其联系承包领导、单位主要负责人及直接责任人均将按相关细则被处以定额罚款,直接上缴镇财政。三是实行约谈问责。对经督查、举报存在问题的单位,第一次由联系承包领导约谈该单位主要负责人,第二次由镇纪委书记约谈该单位主要负责人,第三次则由镇党政主要领导直接问责该单位的联系承包领导,并给予通报批评和定额罚款。 建立环境保洁机制。一是加强教育。清扫容易保洁难 ”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保洁之所以难,第三。主要是因为很多群众环保意识淡薄,市城乡 环境整治考察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4 页 尚 未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针对此,镇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七进 ”活动,采取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结合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着力加强环保教育,培养大家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努力从源头上促进保洁工作。二是加强巡查。针对一些经营户和个人乱倒垃圾比较严重的现象,张挂宣传警示牌的同时,建立场镇管理办公室巡查制度和社会举报制度,对经巡查和举报发现的乱倒垃圾者,一律按相关规定给予强制清扫或处以罚款的处罚,并对举报者给予奖励,形成良好的社会监督机制。三是组建保洁队伍。城镇,聘请了 4名保洁员,分片分段 负责相应区域的保洁工作,既及时制止破坏环境卫生的行为,又及时清除各种垃圾。农村,各村分别聘请了 1-2 名保洁员,主要是对沿道路、沿沟渠等重点部位实施保洁。目前,镇党委、政府正考虑引入市场化机制,着手研究将场镇清扫保洁,以及将各村垃圾收集到镇垃圾中转站等事项,整体承包给劳务公司,以便将政府从沉重的保洁清运压力中解脱出来,集中力量抓好灾后重建、推动经济发展。 建立垃圾处置机制。一是采取 “户集 -村收 -镇运 -市区处理 ”垃圾处理模式。场镇,第四。由场镇管理办公室负责安排、聘请人员,将场镇各处的垃圾,用机动三轮统一运往镇 垃圾中转站由镇处置;农村,各农户将收集的垃圾倒入本院落垃圾池,各村聘请专人进行收集,或运往镇垃圾中转站由镇处置,或运往本村填埋场由村处置。镇政府花钱买服务,与市环卫处签订垃圾清运处置协议,由市环卫处按照每天一次市城乡 环境整治考察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5 页 的频率,派专车到垃圾中转站,运走垃圾并予处置,彻底解决了全镇垃圾清运难、处置难的问题。 建立巡逻执法机制。一是干部值勤。把城镇大街小巷划分为若干区域,第五。分别安排政府机关党政办、经济发展办、社会事务办、村镇建设办、农业服务中心、财政所等部门,由其安排出每日值勤轮次,报镇督查室备案。场镇逢场天,各大办 公室值勤人员必须上午至少上街值勤 2 次、下午至少 1 次;冷场天为上、下午分别至少 1 次,主要负责劝导制止责任区的五乱 ”行为,并由镇治理办和督查室进行检查、登记。二是队伍巡逻。组建了周一周三、周二周四、夜间队、周末队共 4 支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巡逻队,分别由镇党政领导任队长、镇老领导任副队长,抽调有关部门、派出所、场镇管理办公室及居委会干部组成,所有巡逻队成员均佩戴统一的城镇管理 ”标志,分别负责相应时段全镇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巡逻工作,发现、制止、纠正 “五乱 ”行为。同时,各村还组建了巾帼劝导队 ”给予镇巡逻队大力支持。三是联 合执法。确定每周星期五为全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联合执法日,联合执法队由镇长任队长、分管副镇长任常务副队长,成员包括交通、公安、建设、工商、畜牧、卫生等执法部门人员及镇政府有关部门人员。每周星期五早上 800 联合执法队全体成员均佩戴统一的城管执法 ”标志,镇政府集合,前往场镇及辖区其他区域进行巡逻执法,对各类 “五乱 ”行为给予强力整治。场镇很多私搭乱建行为,特别是场镇口一家私营预制件厂,违规侵占场镇主干道人行道近 200 米近 20 年市城乡 环境整治考察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6 页 之久,此前多次整治无果,全镇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的钉子户,就在党委书记、镇长拒接一切说情,亲 自率领联合执法队现场执法的强大声势下,被彻底铲除,起到极大的警示教育作用,为全镇 “打顽疾,拔钉子 ”活动的深入推进,奠定了坚实的舆论和实践基础。 建立投入保障机制。投入问题,第六。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最头痛的问题。投入不足,将极大地影响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向纵深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主要投入有: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今年 6 月以来,镇共筹措资金 890 余万元用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在场镇及各村组较大院落,新建了 14 余个垃圾池、果皮箱;为场镇配置了 1 辆大型垃圾清运车、 2辆机动三轮车,为各村配置 了 1辆机动三轮车;完成了场镇主要道路的路灯建设工程和主要街道的改造美化工程,启动了垃圾中转站、场镇雨污管网、大型综合市场等一批重点工程建设。二是人工投入。三是机具运转投入。这里,着重就人工投入和机具运转投入,即场镇及各村环卫标准化管理运行成本作一测算。场镇方面,一是环卫工人,共 8 人,每人每月工资 600元、保险金 300 元,小计每月需 7200 元,每年需 86400元;二是保洁工人,共 4人,每人每月补助 300 元,小计每月需 1200 元,每年需 14400 元;三是机动三轮车驾驶员,共 2 人,每人每月工资800 元、保险金 300 元,小计每月需 2200 元,每年需 26400 元;四是机动三轮车保险费,共 2 辆,每辆每年 1500 元,小计每年 3000元;五是机动三轮车燃油费,共 2辆,每辆每天 10 元,小计每年 7300市城乡 环境整治考察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7 页 元;六是机动三轮车维修费,共 2 辆,每辆每年 500 元,小计每年1000元;七是环卫、保洁工人设施费,小计每年 1000元;八是场镇环卫设施维护费,小计每年 5000 元;九是垃圾处置费(协议委托市环卫处垃圾处理公司,从场镇垃圾中转站代为运输处置)每月 6000元,小计每年 72019 元。由此看,场镇环卫上述八项每年总计需要资金 151700元。 按场镇常驻人口 3000 人计算,场镇环卫每年人均所需资金为 50.57 元。各村方面,一是垃圾收集员,共 1 人,每月工资 600元、保险金 300 元,小计每月需 900元,每年需 10800 元;二是机动三轮车驾驶员,共 1 人,每月工资 800 元、保险金 300元,小计每月需 1100 元,每年需 13200 元;三是机动三轮车保险费,共 1 辆,小计每年 1500 元;四是机动三轮车燃油费,共 1 辆,每天 15 元,小计每年 5400元;五是机动三轮车维修费,共 1辆,小计每年 1000 元。由此看,一个村环卫上述五项每年总计需要资金 31900 元(全镇 6 个村 共需资金 191400 元)按农村人口 20190人计算,村环卫每年人均所需资金为 9.57 元。此外,全镇 86个组,按每组 1 名保洁员、每人每月 300 元补助算,每年共需资金 309600元(此项可由各组自行解决)要解决好上述数额庞大的投入问题,必须抓紧探索建立以上级支持、乡镇投入、村组自筹、社会捐赠为主要模式的投入机制,为深入扎实地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提供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