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局规范化建设经验交流.docx
司法局规范化建设经验交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司法局规范化建设经验交流 近年来,在瑞昌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关心下,瑞昌市司法局坚持从实际出发,重点突破、建管并重,大力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高位推动,着力破解司法所建设难题 近年来,中央、省里高度重视基层司法所建设,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和措施。瑞昌市司法局抢抓发展机遇,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任组长,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司法所建设领导小组,加强组织协调,着力解决四大问题,高位推动司法所建设。 第一,着力解决布局问题。瑞昌市乡镇规模都不大,经济实力总体也不强。在积极争取下,市委、市政府同意按 “一乡镇建一所 ”的标准,规划建设 18 个司法所,并借鉴公安局、法院的做法,分两个阶段实施。目前, 18 个司法所都已立户列编,建设到位。 第二,着力解决编制问题。 2019 年 1 月,瑞昌市委第 44 次常委(扩大)会议,专题听取司法局关于司法所人员编制问题的汇报,会议解司法局规范化建设经验交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决了 3 个问题:一是明确司法所为市司法局的派出机构;二是明确财政全额拨款;三是明确司法所为副科级事业单位,副科级所长配备问题由司法局提出建议,从现有工作人员中 ,成熟一个配备一个。随后,瑞昌市编委下发文件,明文规定: 3万人口以上的乡镇街道司法所核定编制每所 4 名, 3万人口以下的乡镇每所 3 名,共核定编制 48 名。 第三,着力解决保障问题。一是用好上级经费。全市 18 个司法所每所中央投资 6.6 万元、省级 1 万元、市 1万元全部到位,用于基层司法所办公用房建设。二是用足市本级经费。配套资金、启动资金、办公经费全部到位。市政府按每所 2万元的标准配套建设资金 36 万元,并为每所拨付 2 万元的启动资金。倾斜支持司法所保障经费,按人均1.8 万元预算保障到位,超过了省定标准 1 万元。同时,按照 社区矫正对象每人每年 2800 元标准预算教育管理资金,并按司法所辖区实有人数足额拨付到位。三是用活乡级经费。据不完全统计,各乡镇累计支持司法所建设资金 200余万元。其中夏畈镇投入 29万元,司法所建设面积达 410平方米,成为全市的示范所。此外,乡镇为每个司法所无偿划拨建设用地 120 平方米以上,帮助解决基本建设、办公设施、工作人员吃住等实际问题,为司法所工作人员安心基层、认真履职提供了保障。 第四,着力解决人员问题。瑞昌市政府决定,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司法局规范化建设经验交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从 2019 年起,分 3 年将司法所 48 名工作人员配备到位。两年来 ,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既要择优解决现有岗位上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凝聚人心、稳定基层工作队伍;又要招到高素质人才,增添新鲜血液,为此,我们坚持 “双管齐下 ”,解决人员配备问题。一是面向社会公开招录。主要是择优录用长期在基层法律服务岗位上的人员,这是进人的主要渠道。对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采取放宽年龄、适当加分的方式,让他们参加面向社会的统一公开考试。 2019 年至今,已分 2批公开招录 30 名人员,其中有 11 名是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占原在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 77.2%,其中包括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表彰的先进人物代表黄 河、黄治贤。这批人员的进入,既解决了原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队伍的后顾之忧,又保障了司法所工作正常运转。二是选调优秀人才。这是进人的补充渠道。两年来,市委从政法部门调入 2 人,从服务到期的大学生村官调入 4 人。迄今为止,全市已配备正式工作人员 36 人,其中:大学法学本科以上学历的 34 人,占 94%以上;双学位 2人,学士学位 21 人;有 9人已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 25 岁以下 14 人, 25 岁至 30岁 11 人,使整个司法所人员队伍呈现出学历高、综合素质高、年轻有朝气等特点,为全面履行司法所职能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保质保量,全面完成司法所办公用房建设任务 司法局规范化建设经验交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4 页 全市 18 个司法所办公用房已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共完成建筑面积5400 平方米,最大的所达到了 410 平方米,最小的所也在 150 平方米以上。主要做法是:一是按照市委 “勤俭节约,通过建、改、买多条渠道,利用和盘活已有闲置房 ”的要求,本着拥有产权、便民管用、标识统一的原则,完全新建了 5 所,购置改建 13所。二是召开高规格的全市司法行政暨司法所建设工作会议,专题部署司法所办公用房建设,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各乡镇党委书记以及司法所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领导同志都参加了会议。 三是加强督导,保证施工质量,提高资金使用率,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还多次深入乡镇,协调解决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保证了司法所办公用房建设任务圆满完成。 三、建章立制,有效规范司法所内务建设 主要实施了以 “五统一 ”、 “四化 ”为内容的规范化内务建设。 “五统一 ”是:统一司法所名称、标牌和印章;统一工作人员公示牌;统一公开上墙内容;统一规范法律文书;统一添置工作必需的设施设备。 “四化 ”是:一是制度建设规范化。制定完善了学习培训、考核奖惩、目标责任、请示报告、内部管理、公开承诺以及例会、档案管理等制度,并编印成册,相 关制度还统一喷绘上墙,接受群众监督。二是工作程序标准化。制定瑞昌市基层司法所工作程序,包括矛盾纠纷排查、司法局规范化建设经验交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5 页 司法所调解中心调解、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司法所报表等程序规范。三是目标管理责任化。围绕如何发挥司法所职能作用,分别明确了人民调解、普法宣传、依法治理、安置帮教、社区矫正、法律服务等主要工作目标,实行责任考核。四是档案管理格式化。规范制作了各项业务文书,统一格式,规范填写。所有资料分类装订,及时归档,摆放整洁。通过规范化内务建设,有力推进了司法所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树立了司法所良好形象。 四、积 极履职,充分发挥司法所职能作用 近年来,随着司法所人员配备到位和工作条件的有效改善,司法所职能全面得到履行,为维护基层社会稳定、服务当地经济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职能作用。一是人民调解组织健全、工作规范,作用更加明显。全市 200 个调委会全部实现了组织、制度、工作、报酬 “四落实 ”,规范建立了人民调解受理、登记、调解、回访等工作制度。今年以来,全市各级调解组织共排查矛盾纠纷 1083 起,成功调处 1061 起,调处成功率达到 98%。二是法律援助渠道更加畅通,援助水平有效提升。重点拓展了农村法律援助和非诉法律援助工作, 强化了与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保证了案件办理质量,实现了 “咨询零距离 ”、 “受理零等待 ”、 “质量零投诉 ”。今年以来,全市司法所工作人员办理法律援助案件 271 件,占办理总量的 90%。三是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切实司法局规范化建设经验交流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6 页 加强,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成效凸显。今年以来,我市接收刑释解教人员 114 人,衔接率、帮教率均达到 100%,安置率达到 94.81%;社区矫正工作运转良好,截至目前,共接收矫治对象 142 人,没有发生 1 起重新犯罪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