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河道整治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 : 顺义区 小中河 ( 李家史山闸 顺通区界 ) 河道 整治 工程 建设单位 ( 盖章 ) : 北京市 顺义区水务局 编制日期 2014 年 2 月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项目名称: 顺义区小中河(李家史山闸 顺通区界) 河道 整治 工程 评价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公章) 法定代理人: 江桂斌 评价文件类型: 一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负责人 登记类别 登记证编号 签字 胡春明 农林水利 A10060210700 评价人员情况 姓 名 职 称 登记证书编号或岗位证号 备 注 签 字 胡春明 工程师 A10060210700 报告编写 秦晶 工程师 A10060085 现状调查 审查人签字: (登记证编号 A10060111000)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顺义区 小中河 ( 李家史山闸 顺通区界 ) 河道整治 工程 建设单位 北京市 顺义区水务局 法人代表 李守义 联系人 王建芳 通讯地址 北京市顺义区 顺沙路小中河桥北 500 米仁和水务所院内 联系电话 15810756726 传真 无 邮政 编码 101300 建设地点 北京市 顺义 区 北石槽镇、赵全营镇、牛栏山镇、马坡镇、南法信镇、仁和镇、李桥镇 立项审批部门 顺义区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批准文号 顺发改基字 (2013)第251 号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 水利管理业 79 占地面积 ( m2) 0 绿化面积 ( m2) 0 总投资 ( 万元 ) 53671.14 其中:环保投资( 万元 ) 110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0.205% 评价经费 (万元) 预期投产 日期 2014 年 9 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1、项目背景 小中河发源于怀柔 区 郑重山桥梓村附近,由北向南流经怀柔、顺义和通州北部,于北关分洪闸上游汇入温榆河。河道全长 44.72km。分上、中、下三段。其中顺义区的上段长 17.10km(李家史山 海洪橡胶坝),为保障工程的整体连续性,上段治理顺延至下游草桥处,全长为 17.53km,中段长 15.78km(海洪闸 顺通区界处),通州下段长 11.84km(顺通区界处 北关分洪闸旧址),隶属北运河水系。小中河是 顺义 新城中心区环城 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潮白河绿色生态走廊及 2 奥运公园,以潮白河、小中河、城北减河、七分干渠为主体建设新城中心区环城水系。小中河是新城中心区西部的重要河流,规划建设成为自然风光河道。顺义新城规划( 2005 年 -2020 年)要在顺义区范围内,构建 “一港、两河、三区、四镇 ”的区域空间布局结构。规划中对新城范围内的河道要求是加强河堤线保护和河道治理,做到 “有水则清,无水则绿 ”;充分发挥河道在生态、景观、城市文化和形象方面的重要作用,体现顺义新城滨水特色,使其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生态屏障和市民生活居住、休闲度假、体育 健身的重要区域。 由于小中河被列为顺义新城的主要排水河道,加之近年 顺义 新城的迅猛发展,以及首都国际机场的改扩建,下垫面的巨大变化导致小中河现状排水规模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新城发展需求,同时流量的增加不仅影响顺义区的防洪安全,也将影响下游通州新城的防洪安全。河道改建及滞洪区的建设势在必行。 小中河 上段 从京密引水渠李家史山闸 海洪闸,流域面积 65.24km2。 1960 年为减轻小中河下游洪涝灾害,开挖城北减河将小中河上段流量汇入潮白河。小中河自六十年代以来,已进行了多次整治,最近于 1998 年完成小中河上段治理,治理 标准为 10 年一遇排涝, 20 年一遇防洪筑堤,河道为梯形土渠断面。 上段 现状河底宽 5m50m,河道纵坡 1/15001/5000,设计最大 20 年一遇洪峰流量89.4m3/s。起点为李家史山闸,终点为城北减河草桥,沿线有跌水 7 座,橡胶坝3 座(含海洪橡胶坝),跨河桥 29 座,穿堤交叉建筑物 103 座。 小中河中段始于城北减河海洪闸,至顺义、通州区界,全长 15.78km。小中河中段基本位于新城范围内, 1998 年最先治理完成中段,治理标准为 10 年一遇洪水排涝, 20 年一遇防洪筑堤。河道断面为梯形土渠,河底宽 15m40m,河 道纵坡 1/20001/3000,设计最大 20 年一遇洪峰流量 178.2m3/s。起点为海洪闸,沿线有橡胶坝 2 座,跨河桥 16 座,穿堤交叉建筑物 109 座。 2013 年 9 月 17 日,顺义区发展 和 改革委员会以“顺发改基字 (2013)第 251号”出具了本项目的征求意见函。 2013 年 11 月 22 日,北京市规划委员会顺义分局“规顺函 (2013)132 号”出具了本项目的复函,同意项目建设; 2013 年 12月 2 日,北京市国土资源局顺义分局“京国土顺复函 (2013)93 号”出具了本项目的复函,同意项目建设。 根据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及条 例的规定, 北京市 顺义区水务局 委托 中国科学院 3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承担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按要求编制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 2、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为河道治理工程,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中鼓励类第二条水利中包括:“ 1、江河堤防建设及河道、水库治理工程”。因此,本项目为国家鼓励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同时,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07 年本)鼓励类第二条水利中也鼓励该类工程的建设,本项目符合北京市的产业政策。 3、项目概况 3.1 项目位置 顺义区小中河(李家史山闸 顺通 区界)河道整治工程 位于顺义区,地理位置示意图见附图 1,项目河道现状如以下照片。 3.2 工程主要任务 1、 通过工程措施,疏通河道,打通阻水建筑物,消除局部堤身岸坡坍塌形成的安全隐患,以提高河道行洪能力,确保两岸地区防洪安全。 2、 建设蓄滞洪区,减轻上下新城建设区域排水压力增加的矛盾。 4 3、 通过截污、治污,达标排放,利用再生水资源,赋予河道以人性化的生活空间。 4、 改善两岸交通条件,为河道日常管理和防汛抢险创造有利条件。 3.3 工程主要内容 工程内容分为防洪工程和非防洪工程,防洪工程包括:河道清淤 、险工护砌、改 建堤顶巡河路、 蓄滞洪区建设 改建跌水、 疏通阻水节点 新建改建桥梁等建筑物;非防洪工程包括截污污水管线工程和中心区河段绿化工程等。 河道治理后的典型断面设计见附图 2附图 6。 1、 上段河 段 小中河上段 (李家史山 海洪橡胶坝) 河道全长 17.533km, 其位置示意见图1,工程内容概述如下,工程量汇总如表 1。 小中 河上段李家史山闸海洪闸图 1 小中河上段位置示意图 河道清淤 : 长 10.329km(相各庄北桥 草桥); 堤防加高工程:左岸堤顶加高 0.87km,右岸堤顶加高 0.55km; 河道险工护砌 : 1760m; 岸坡坡脚坍塌修复 : 1960m; 改建沥青路面 : 5.1 万 m2(右岸单侧路面宽 3m); 5 建筑物:改建跌水 7 座;改扩建桥梁 4 座,桥梁栏杆修复 1 座;橡胶坝坝袋更新 2 座;新建 及 规划雨水口 8 座,改建雨水口 29 座 。 表 1 小中河上段河道工程量汇总 序号 工程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防洪工程 一 河道治理工程 1 河道清淤(污) m3 172238.8 相各庄北桥以下清淤厚度 0.6m, 2 堤防填筑 m3 1342.9 筑堤,有压实要求 3 清基 m3 1533.0 清基 0.3m 4 生态砌块护脚 ( 1) 生态墙壁砖 块 151840.9 长 0.5m,宽 0.5m,高 0.2m ( 2) c25 砼基础 m3 9544.3 ( 3) 无纺布 m2 23860.7 200g/m2 ( 4) 护脚开挖 m3 70389.1 ( 5) 护脚回填 m3 55421.9 ( 6) 镀锌棒 根 216915.5 20,单根长 0.4m 5 高镀锌铅丝石笼护脚 ( 1) 高镀锌铅丝石笼 m3 21 91.6 厚 0.5m,长 宽 =11m ( 2) 无纺布 m2 5965 .8 200g/m2 ( 3) 护脚开挖 m3 66484.6 ( 4) 护脚回填 m3 39370.2 ( 5) C25 砼基础 m3 10845.8 6 险工护砌 长 1760m ( 1) 土方开挖 m3 19588.8 ( 2) 土方回填 m3 11642.4 ( 3) 铅丝石笼网垫 m3 4250.4 110.3m ( 4) 高镀锌铅丝石笼护底 m3 3696.0 110. m 7 沙坑护砌 长 1960m ( 1) 土方开挖 m3 295 4.0 ( 2) 土方回填 m3 51120.7 ( 3) 高镀锌铅丝石笼 m3 28812.0 ( 4) 无纺布 m2 35397.6 二 改建桥梁 1 改建李家史山西桥 座 1.0 218.2 2 改建李家史山南桥 2 座 1.0 306.2 3 改建二张营桥 座 1.0 3410.2 4 相各庄北桥栏杆修复 m 40.0 钢砼 5 改建马圈桥 座 1.0 4610.2m 三 新建顺堤桥 1 1+631.00 座 1 右 岸 226.2m 6 2 3+341.99 座 1 右岸 226.2m 3 3+600 座 1 右岸 226.2m 4 8+989.62 座 1 右岸 226.2m 5 15+870.76 座 1 右岸 266.2m 四 改建跌水 1 浆砌石护砌 m3 4356.5 厚 0.5m 2 砂砾料垫层 m3 2155.1 厚 0.3m 3 浸油沥青木板 m2 643.2 五 改建巡河路 1 巡河路开挖 m3 25761.4 2 巡河路沥青路面 m2 5 137.1 沥青厚 0.08m 3 二灰稳定砂砾料 m3 20445.4 厚 0.3m 4 C30 路缘石 m 34028.4 500300120 5 柳树 株 4258 株径 10cm,间距 4m 6 限高杆钢管 m 433 D150x8 钢管 限高杆 c25 砼 m3 13 限高杆挖土方 m3 95 7 路基填筑 m3 165 六 穿堤建筑物 1 改建圆涵 座 6 2 改建方涵 座 23 3 雨水口 1200 1500 座 8 垂直堤身长 15m 七 固堤植被 万 m2 7.00 非防洪工程 一 景观置石 m3 1115.1 单块尺寸 1m1m1m 二 橡胶坝 1 马圈橡胶坝 ( 1) 坝袋更换 m2 270.3 高 3m,宽 22m,长 65m ( 2) 坝袋螺栓锚固 m 58.8 植筋 25,间距 20cm,单根植入长度 0.58m,共计 295 根 2 兰营橡胶坝 ( 1) 坝袋更换 m2 549.2 ( 2) 坝袋螺栓锚固 50.4 植筋 25,间距 20cm,单根植入长度 0.58m,共计 252 根 三 景观 节点 处 5 另详 2、 中段河 段 小中河中段段 (海洪闸 顺通区界处) 河道全长 15.778km, 其位置示意见图2,工程内容概述如下,工程量汇总如表 2。 河道清淤 15.778km(海洪闸 区界终点); 堤防加高工程:左岸堤顶加高 10.69km,右岸堤顶加高 12.38km,改建沥青 7 路面 5.26 万 m2(左岸单侧路面宽 3m); 建筑物:拆除桥梁 1 座,桥梁栏杆维修 3 座,新建李天路桥梁 1 座,改建雨水口 39 座; 橡胶坝坝袋更新 2 座; 铺设 截污 管线 3283.6m 等 。 小中 河中段海洪闸顺通交界图 2 小中河中段位置示意图 表 2 小中河中段河道工 程量汇总 编号 名称 单位 工程量 备注 防洪工程 一 河道部分 1 土方清淤 m3 295382.74 清淤厚度 0.6m 2 砼路面拆除 m3 1219.68 厚 0.3m 3 堤防清基总量 m3 59388.00 清基 0.3m 4 堤防筑堤总量 m3 174664.45 筑堤,有压实要求 5 生态砌块护脚 ( 1) 生态墙壁砖 块 240277.97 ( 2) c25 砼基础 m3 13386.92 ( 3) 无纺布 m2 37757.97 ( 4) 护脚开挖 m3 95845.62 8 ( 5) 护脚回填 m3 92870.13 ( 6) 镀锌棒 根 331338.00 20,单根长 0.4m 6 高镀锌铅丝石笼护脚 ( 1) 高镀锌铅丝石笼 m3 31942.97 厚 0.5m,长 宽 =11m ( 2) 无纺布 m2 87843.18 200g/m2 ( 3) 护脚开挖 m3 92310.30 ( 4) 护脚回填 m3 713 8.33 ( 5) c25 砼基础 m3 7985.74 7 巡河路 0+00014+400 巡河路宽 3m, 14+40015778.19 巡河路宽 3m ( 1) 巡河路开挖 m3 26528.49 ( 2) 巡河路沥青路面 m2 52659.15 沥青厚 0.08m ( 3) 二灰稳定砂砾料 m3 21054.21 厚 0.3m ( 4) c30 路缘石 m 35043.10 500300120 ( 5) 柳树 株 4385 株径 10cm,间距 4m ( 6) 限高杆钢管 m 3 6 D1508 钢管 ( 7) 限高杆 c25 砼 m3 9 ( 8) 限高杆挖土 方 m3 69 ( 9) 路基填筑 m3 165 二 排水沟平整疏挖量 1 吴家营桥处 m 3892 疏挖长度: 580m 2 双河路桥处 ( 1) 土方开挖 m 10710 疏挖长度: 835m ( 2) 边坡护砌 m2 9644 砼板厚 10cm 三 跨河建筑物 1 拆除石门桥 座 1 拆除宽 7m 长 31m,灌注桩 0.8m2 2 塔河桥(吴家营桥) m 100 栏杆恢复 50m2=100m 3 三营桥 m 102 栏杆恢复 51m2=102m 4 后苏路桥(龙塘路桥) m 112 栏杆恢复 56m2=112m 5 李天路桥 座 1 新建桥,宽 13.2m 长 80m 四 固堤植被 万 m2 4.45 五 雨水口改造 座 39 其中方涵 14 座,圆涵 25 座 9 非防洪工程 一 景观置石 m3 997.50 单块尺寸 1m1m1m 二 橡胶坝 1 新建顺平路平板闸 座 1 桩号 3+590; 3 孔, 3-62.5m, 2 洼子橡胶坝 ( 1) 坝袋更换 m2 357.0 ( 2) 坝袋螺栓锚固 m 84 植筋 25,间距 20cm,单根植入长度 0.58m,共计 420 根 3 半壁店橡胶坝 ( 1) 坝袋更换 m2 504.2 ( 2) 坝袋螺栓锚固 m 106.05 植筋 25,间距 20cm,单根植入长度 0.58m,共计 530 根 三 截污工程污水管线 海洪闸 顺平路 1 315400PE管 m 3283.6 埋深 1.07.5 2 检查井 座 86 1000 3 截流井 座 9 1000 四 景观节点 处 5 另详 3、 滞洪区 工程 滞洪区面积 149.6 公顷,新建进水 、 退水闸 2 座,新建围堤 4.4km。 蓄滞洪区位置示意见图 3,工程量汇总见表 3。 蓄滞洪区图 3 小中河蓄滞洪区位置示意图 10 表 3 滞洪区工程量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分水闸 座 1 最小分水流量 53m3/s,最大分水流量120m3/s,闸孔尺寸为 3-53.5m 2 退水闸 座 1 最大泄水流量 6.7m3/s,闸孔尺寸为1-34 3 滞洪区围水坝 m 4438 周长 4438m 3.1 土方开挖 m3 32783 3.2 土方回填 m3 129972 宽 3.5m,局部考虑错车平台 ,宽 5m 3.3 围水 堤沥青巡线路 m2 13980 厚 7cm,宽 3.0m 3.4 二灰砂砾料垫层 m3 4194 3.5 路牙石 m 8876 规格 300500120mm 4 新建节制闸 座 1 闸孔尺寸为 1-22m 5 改建雨水口 座 1 300 6 改建雨水口 座 1 20001830 2.4 工程 建设标准 1、 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 根据防洪标准及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 上段 工程等别为 等,主要建筑物为 4 级,次要建筑物为 5 级。 中段首都机场段(北六环路 滞洪区分洪闸)工程等别为 II 等,主要建筑物为 2 级,次要建筑物为 3 级 ; 中段( 海洪闸 北六环路)工程等别为 等,主要建筑物为 4 级,次要建筑物为 5 级。 2、 防洪标准 上段: 20 年一遇洪水设计。 中段: 六环路以下 滞洪区分水闸右岸 50 年一遇洪水设计,其余为 20 年一遇洪水设计。 3、 堤防超高 上段: 堤顶高程为 20 年一遇洪水位超高 1.0m 。 中段: 堤顶高程六环路以下 滞洪区分洪闸右岸为 50 年一遇洪水位超高1.2m,其余为 20 年一遇洪水位超高 1.0m 。 4、 桥梁设计荷载标准 上段: 梁底高程高于 20 年一遇洪水位 0.5m 以上 。 11 中段:李天路桥 梁 底高程高于 50 年一遇洪水位 0.5m。 5、 建筑物地震设防烈度为 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 0.2g。 6、 河道水质标准:小中河河道水体按照地表水水功能区划确定为 类。 4、 施工组织 本工程计划于第一年 9 月中旬开工建设,第二年 5 月底竣工,施工总工期为8.5 个月,施工期平均人数约 650 人。 施工期用水由就近 工厂企业、村镇住宅等 自来水管网 提供 ; 项目 施工期 用电由当地市政电网供电。 本工程施工临时占地包括施工营地占地、建筑物施工区和污水管线铺设占地 三部分,总占地面积为 45.83 亩。 5、 工程估算及资金筹措 本项目 预 计总投资 53671.14 万元, 工程估算见 表 4。 表 4 项目 工程概算表 序号 项目内容 金额 ( 万 元) 1 防洪工程费用 23588.16 2 非防洪工程费用 17932.73 3 拆迁占地 费用 10016.51 合计 53671.14 本项目拟由顺义区财政 投资建设 。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工程 为河道整治项目,无 原有污染情况。 本工程建设地 当地 主要环境问题包括: 大气污染主要来自当地村民生活用煤产生的烟尘;水污染源主要来自附近村民的生活污水和周边企业排放废水;固体废物主要来 自工业废物、生活垃圾等;声污染源主要来自生活噪声;农业污染源主要是当地农田和菜地施用的化肥和农药等 。 12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 ( 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 : 1、地理位置 顺义区位于北京市东北郊,区中心距北京市区 30km,地处北纬 40 00至40 18,东经 116 28至 116 58。东邻平谷,北连怀柔、密云,西接昌平、朝阳区,南接通州区、河北三河市。区境东西最大距离 45km,南北最大距离 30km,总面积 1020km2。 北石槽镇地处北 京市顺义区西北的燕山脚下,在北京行政区域的中心地理位置,距北京市区不足 40km。京密引水渠东西横贯全境 9.2km,镇域面积 33.5km2,耕地面积 3 万亩,下属 16 个自然村,人口 1.4 万人,企业 127 家。森林覆盖率达 30,上风上水,空气质量常年一级。 赵全营镇位于顺义区西北部,北接北石槽镇,南临高丽营镇、马坡镇,东接顺义新城牛栏山组团,西至顺义区边界与昌平接壤。镇域面积 64.45km2,辖 25个自然村,人口 2.8 万,其中户籍人口 2.4 万。 牛栏山镇总面积 31.4km2,总人口 3.8 万人,是顺义新城中心区三个 组团之一,京东八大古镇之一。 马坡镇位于首都东北郊,地处奥运场馆和顺义新城建设所在地,离市区30km,距首都国际机场 8km, 101 国道和京承铁路纵贯全境。 南法信镇位于北京临空经济高端产业功能区的核心区,是顺义新城 26 街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法信镇总面积 20.6km2,下辖 16 个行政村,全镇共有人口 3.5 万人。 仁和镇是顺义新城的交通枢纽,地处临空经济功能核心区、顺义新城核心区和现代制造业基地核心区,与首都国际机场零距离对接。镇域面积 54km2,辖23 个行政村、 1 个社区, 16 个村完成整建制拆迁,户籍人口 5.3 万人,流动人口2.5 万人,城市化率超过 80%。 李桥镇东依潮白河,西临首都国际机场,南接通州区 , 镇域总面积 75km2,常驻人口 3.5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2.5 万,非农业人口 1 万人,户籍户数 16082户,流动人口 3.5 万,下辖 31 个行政村,两个社区 。 13 2、地形特征 顺义区处于燕山山脉南麓,华北平原北缘,属潮白河冲积扇下段。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山地最高点海拔 637m,平均海拔 35m。 顺义境域东西长约 45km,南北宽约 30km,总面积 1020km2,坐落在潮白河中上游的冲积扇上。平原区地势北高南低,自北向南缓 慢下降,海拔在 2545m间变化,坡度平缓,约为 0.6 。顺义区内平原占总面积的 95.7%,山区 约为 4.3%,主要是北部茶棚、唐洞一带的山区和东部呈带状分布的 20 里长山区。 3、气候气象 顺义地区属于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少雨多风沙,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多风少雪。 根据顺义区气象局 2011 年气象资料统计分析,顺义的气象气候条件如下: ( 1) 年平均气温 12.8。最冷月为 1 月份,平均气温 -5.3 , 最热月为 7月份,平均气温 26.9; 年 极端最低气温 -12.3 ,年 极端最高气温 36.5。 ( 2) 年平均风速为 1.9m/s, 1 月份平均风速最大,为 2.7m/s; 九 月份 、十月份 平均风速最小, 均 为 1.4m/s。 ( 3) 顺义区 2011 年主导风向为 NNE,风向频率为 11.4%,次主导风向为 N,风向频率为 9.2%。冬季( 12 月、 1 月、 2 月计)以 NNE、 N 风向为主, 占冬季风向频率 的 14.6%、 14.6%;夏季( 6 月、 7 月、 8 月)以 SSE、 SE 风向为主, 占夏季 风向频率 的 15.7%、 14.0%。 顺义区 2011 年风向频率统计结果见 表 5。 表 5 顺义区 2011 年风向频率统计结果 频率: % 风向 N NE NE ENE E ESE SE SSE S 频率 9.2 11.4 9.1 4.0 2.4 4.0 8.5 8.3 6.3 风向 SSW SW WSW W WNW NW NNW C - 频率 4.3 3.3 1.8 3.3 6.3 8.0 3.7 6.3 ( 4) 2011 年顺义区年降水量 576.4mm,年平均湿度 47.4,年日照时数2533.6h。 4、水文特征 ( 1) 地表水 顺义境内河流分属北运河、潮白河、蓟运河 3 个水系,河道总长 232km,径 14 流总量 1.7 亿 m3。 全区天然地表水总量约为 12.6 亿 m3。 本工程建设地点位于 北京市顺义区 北石槽镇、赵全营镇、牛栏山镇、马坡镇、南法信镇、仁和镇、李桥镇 , 所 涉及 的 主要 地表水体 为 小中河 。 小中河发源于怀柔 区 郑重山桥梓村附近,由北向南流经怀柔、顺义和通州北部,于北关分洪闸上游汇入温榆河。河道全长44.72km。分上、中、下三段。其中顺义区的上段长 17.10km(李家史山 海洪橡胶坝),为保障工程的整体连续性,上段治理顺延至下游草桥处,全长为 17.53km,中段长 15.78km(海洪闸 顺通区界处),通州下段长 11.84km(顺通区界处 北关分洪闸旧址),隶属北运河水系。 ( 2) 地下水 顺义地下水资源年平均可开采量约为 4 亿 m3,地下水含水层平均厚度 2535m,地下水位 1.5 2.5m,且水质优良。北京水源八厂建在境内,每年向市区、机场等地区供应优质饮用水 2 亿 m3。 该区地下水是松散岩层孔隙水,砂卵石、砂砾石、砂含水组,富水性分区(降深 5 米时单井出水量 5000m3/d)。第四系浅部含水层为多层砂砾石夹少数砂层,深部含水层为砂砾石层。地下水为承压水类型,化学组成是重碳酸盐,钙镁水。地下水水质无腐蚀性,地下水流向 由北向南 。地下水的补给来自上游 地区地下水侧向径流补给,大气降水直接渗入补给及农灌水的回渗。 5、地震地质 顺义区地震基本烈度为 8 度,附近无断裂带。黄庄 高丽营断裂带离该地区相距约 18km。 顺义区的地质属新生界第四系,该地区的地质属新生界第四系。表层岩性为黄土粘质砂土,底层地层为寒武系。项目所在地主要地层岩性自上而下为: (1)表层人工堆积的填土层,厚度 12m; (2)第四纪冲洪积形成的粉细砂层,厚度10.113.9m; (3)第四纪冲洪积形成的粉质粘土 -粉土层,厚度 5.98.2m; (4)第四纪冲洪积形成的细中砂层,厚度 4.36.0m; (5)第四纪冲洪积形成的细中砂层、卵石层,厚度 5.18.4m。 6、土壤植被 顺义区已完成林木覆盖面积 33.8 万亩,其中:防护林 16.07 万亩,特种用途林 1.32 万亩,经济林 7.63 万亩,用材林 0.22 万亩,薪炭林 0.01 万亩,村镇四旁 15 占地 7.79 万亩,灌木林地 0.81 万亩。全区林木覆盖率 28.4%。山前地区由于距山较远,土壤颗粒较细,区内以壤性土为主,含腐殖质较多,适于耕作。 顺义地区自古以农为本,区域内基本无天然植被,现有植被均是人工栽培,主要为农作物,陆生草本植物是小麦、玉米等。所以夏季地表植被茂 盛,冬季则地表黄土裸露。 陆生木本植物在整个植被中所占比例很小,其中又以乔木为主,灌木发育很差。乔木主要是杨、柳、槐树种;果木有梨、桃 等 ;夹道树主要是杨和柳;庭院树以榆、槐为主体 。 社会环境简况 ( 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 : 1区域面积与人口 顺义区区境总面积 1020km2,辖 19 个镇、 6 个街道办事处。截止到 2011 年底,顺义区常住人口 90.6 万人,全年常住人口出生 7941 人,区境内有回、满、蒙等 25 个少数民族。 2区域经济概况 顺义已初步形成了以电子通讯、汽车制造、食品饮料、现代物流、航 空运输、会展经济为支撑的产业格局 ,实现了超高速、跨越式、可持续发展。 2008 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399.7 亿元,同比增长 1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2147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10402 元,同比分别增长 8.2和 12.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217.7 亿元,完成出口交货额 342.5 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133 亿元,实际利用外资 3.8 亿美元。属地财税收入完成 189.6 亿元,同比增长 34.1;一般预算收入完成 40.2 亿元,同比增长 21.5。总量在 10 个远郊区县继续排名第 1,在 18 个区县中排名第 6,增幅排名第 4。 3.农业发展 农业基础地位稳固。顺义素有 “京郊粮仓 ”的美誉,全区粮食生产已基本实现了农田喷灌化、作业机械化、种植良种化、栽培科学化、管理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顺义是北京市重要的副食品生产基地,先后建起了一批专业化规模化猪场、鸡场,涌现出一批蔬菜、瓜果基地镇,初步形成了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副食品生产体系,主要副食品产量占郊区商品总量的1/4。全区农业正在向产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16 4 社会事业 顺义区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健康蓬勃发展。坚持把教育 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现了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开展,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卫生工作切实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竞技体育屡创佳绩,体育产业稳步发展,全民健身体育网络不断健全。 4.1 教育 顺义区现有公办中小学、幼儿园、职业学校 113 所,在校生近 7 万人,教职工近 9000 人;各类培训机构 86 个,学历生 3000 余人,教职工近 500 人;大学8 所,在校生 16000 人,教职工 1400 人。 多年来,顺义区坚持依法行政、 依法治教,在保证教育经费实现“三个增长”的基础上,努力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各中小学先后装备了高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室、语音教室、劳技教室、计算机房、多功能电化教室以及教师音像备课室,添置了大量的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教育教学手段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通过规范入口抓来源、落实待遇抓稳定、强化培训抓提高的办法,教师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幼儿教师专业合格率达到 90%;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 94%和 100%。幼儿教师中大专以上学历达到30%;小学任课教师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 已达 50%;初中教师具有本科学历的比例达 60%,一支数量充足、素质精良、结构合理的稳定的干部教师队伍已经形成。 4.2 文化 顺义 区 内工人文化宫、影剧院、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娱乐设施俱全。全区共有电影放映单位 9 个,文化馆站 20 个,村级俱乐部文化大院 335 个,公共图书馆 1 个,馆藏书 21 万册,区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 处。群众性文化活动深入开展,群众文化生活丰富,深入开展了“二月新春”、“五月的鲜花”“夏日文化广场”、“十月金秋”等以宣传、歌颂“北京顺义绿色国际港”为主题的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广播电台、电视台紧紧 围绕全区的中心工作,不断开辟新栏目,提高了节目质量,广播电台全年播音时间稳步增加,通播率、通响率均为100%;有线电视发展迅速,城区和农村覆盖网络日趋完善,入网率稳步增长, 17 媒体的宣传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4.3 卫生 近年来, 顺义 区上下以争创国家卫生区 为目标 ,不断加大卫生软硬件方面的投入力度,医疗卫生保健服务体系日臻完善,社区医疗覆盖率达到 100%, 现有各类医疗机构 407 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达到 192 个,其中二级医疗机构 5 个,一级医疗机构 32 个,一级以下医疗机构 370 个。全区共有病床 3113 张,执业医师1594 人 ,平均每千人拥有床位数 4.43 张,每万人拥有医生为 2.27 人。以三级预防保健网络为依托,预防保健工作全面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无甲类传染病发病,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基础免疫、加强免疫等各种疫苗接种率维持在较高水平;母婴保健工作日趋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4.4 体育 顺义 区已有居家工程 446 件套、篮球场 415 个、乒乓球台 1000 余付、游泳馆 32 个,各类场地设施已达 1500 余处,实现了全民健身设施覆盖率 100%。体育中心几经改扩建,建成了拥有举重新馆、篮球馆、羽毛球馆、健身房 、游泳馆等 4 场 6 馆 4 房的综合体育中心,大众健身游泳中心、城南体育中心建设陆续启动,以大型体育中心为最高层次,以功能完善的镇、社区体育活动中心为中间层次,以便捷的健身设施为基础层次的相互协调、整体统一的公益性场地设施结构日益成形。 5、文物保护 顺义区文物古迹众多, 区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 处 , 主要集中分布在牛栏山镇、李桥镇、后沙峪镇以及潮白河沿岸村庄等,曾出土有陶井、汉瓦、青铜剑、五铢钱等汉代器物。 本工程 建设涉及的 河道两侧 用地范围及 周边均无重点保护文物。 18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 状及主要环境问题 ( 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 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顺义区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标准采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的二级 浓度限值 。 本工程涉及的 北石槽镇、赵全营镇、牛栏山镇、马坡镇、南法信镇、仁和镇、李桥镇 的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 分别 采用 2011 年 北石槽镇、赵全营镇、牛栏山镇、马坡镇、南法信镇、仁和镇 、李桥镇各镇政府院内 的采样检测结果 。 监测结果 分别 见 以下 各表 。 表 6 赵全营镇 环境 空气 质量 监测结果 单位: mg/m3 采样 地点 采样日期 SO2 NO2 TSP 监测 值 标准 值 监测 值 标准 值 监测 值 标准 值 赵全营镇政府院内 小时平均浓度 2011.6.7 0.0170.025 0.50 0.0290.044 0.20 - - 2011.6.8 0.0170.030 0.0200.053 - - 2011.6.9 0.0200.032 0.0250.047 - - 2011.6.10 0.0160.030 0.0260.037 - - 2011.6.11 0.0130.019 0.0420.056 - - 2011.6.12 0.0180.025 0.0360.045 - - 2011.6.13 0.0190.027 0.0300.051 - - 日均浓度 2011.6.7 6.13 0.0160.024 0.15 0.0330.047 0.08 0.150.28 0.30 表 7 南法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