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问题与建议考察报告.docx
生态环境问题与建议考察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生态环境问题与建议考察报告 *湖地处鲁苏两省的结合部,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 *省首批自然风景名胜区。被誉为 “中国荷都 “、 “北方水乡 “和 “铁道游击队故乡“。 *年, *湖遇到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大湖的生态资源受到毁灭性破坏。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于 *年 12 月正式启动后,为 *湖调水 2 亿立方米,缓解了 *湖的旱情。因此,开发和保护 *湖区生态环境显得十分重要。鉴于这种情况,寒假期间,在有关人员的陪同下,我先后深入到 *县环保局、水利局、 *岛、 *、夏镇、欢城等地考察了 *湖区生态环境,分析其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保护 *湖生态环境的几点建议。 一、 *湖基本情况 *湖为 *县所辖,由 *、 *、 *、 *四个相连的湖泊组成,承纳苏鲁豫皖四省客水,入湖河流 53 条,湖泊面积 1266 平方公里,总流域面积 31700平方公里,占全省淡水面积 45%。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必经之地。其担负着南水北调、蓄水防洪、水产航运、观光旅游以及为苏鲁两省 14 县市区提供工农业用水等多项功能,在全省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湖自然资源丰富,矿藏资源以煤炭和稀土为主。煤炭已探明储量 127亿吨,占全省已探明的 65%。水产资源居全国淡水湖泊之首,有鱼虾84种,水生植物 74 种,沉水植物遍及全湖,现存量达 210 万吨 ,可为鱼类生长提供充足饵料。鸟类 196 种,受国家保护的有 15 种。 *生态环境问题与建议考察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湖不仅水域广阔,而且风景优美,以其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人文景观成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湖上岛屿点缀,荷花滴翠,闸坝宏伟,古迹众多,尤以 *岛及岛上 “三贤墓 “、铁道游击队纪念碑和岛旁的 10万亩荷花名闻遐尔;以山清水秀、环境优雅、物华天宝、人文荟萃、神话传奇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 *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坚持不懈地开展了一系列生态建设和保护工作,在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示 范区、风景名胜区、防治环境污染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建立了全省第一个自然保护区 -*湖鸟类自然保护区。以生态林业为重点,营造环湖绿色走廊,全县有林地面积 6.97 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 16.7%。 *湖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有多种水上花卉,又有各种珍禽异鸟,于 1985 年建设了 *湖省级风景名胜区。 二、湖区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 尽管采取了多项治理措施,但 *湖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未得到有效遏制,主要表现在:水资源严重匮乏、湿地面积日趋萎缩、水生态平衡失调、农村面源污染严重、渔业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不完善,投入机制不健全。 (一)污染严重。由于沿湖工业快速发展,大量工业污水直接排入 *湖,虽然 *县采取有力的治污措施,但由于 *湖承纳 4省 32 个县市区、53条河流的客水,湖水污染十分严重,尤以 *湖和 *湖污染最为严重。生态环境问题与建议考察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在考察 *湖区时,我到过一个被称为 “三八六一 “的村庄,村中剩下几乎全是老年人、妇女和儿童。原来该湖区污染十分严重,生态遭到严重破坏,以往 “靠湖吃饭 “的渔湖民已无法继续生存,青壮劳力被迫离开湖区另谋出路。据悉,由于 *湖流域面积大,入湖河流多,流域内工业、企业所排放的废水,通过入湖河 道向 *湖排放,日排废水量可达 60 万吨,各种污染物也高达 30 吨!据环保部门检测表明, *湖大部分湖面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部分湖面水质污染程度已超过国家地面水五类标准,特别是上级湖 30 万亩水面,所受污染更为严重,因污染造成水生植物大面积枯萎、鱼类大批死亡,水生动植物资源遭受毁灭性破坏!水质污染不仅给渔湖业生产带来危害,亦对湖区人民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二)水资源严重匮乏。随着沿湖工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农业、生产用水不断增加,经济高速发展和水资源供应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近二十年北方地区连续干旱少雨,水资 源总量下降,而不断发展的经济和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速了水资源匮乏。同时春秋季节农业用水集中,约占引湖水量的 70%,季节性缺水严重,使*湖水储量不足,每年都几近干涸。南水北调工程虽然已经启动,并为 *湖调水,但从目前情况看, *湖水量不足仍然影响湖区的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开发。 (三)湖区生产秩序紊乱。湖区资源开发由于受利益的驱动,重开发、轻保护,野生生物资源破坏严重。湖区开发模式单一,多为上粮下渔,生态环境问题与建议考察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4 页 一台一塘,开挖前政府没有规划引导,造成秩序紊乱,设施标准不高。在开发规模上没有有效措施控制开发规模。在利用水平上 ,总体经济效益偏低,平均单位面积产值不高,生态渔业、健康渔业、绿色环保渔业和精品渔业尚没有形成规模,一方面表现出大面积开发,另一方面表现为大面积的浪费。 (四)保护措施不力。首先表现在污水的排放标准控制方面,执法力度不强硬,重暂时眼前利益,轻长远生态利益。其次表现在保护治理措施不力,没有保护目标和规划,方法陈旧,只停留在宣传教育上,未能实施到具体的鸟类品种和植物面积上。第三,污染主体和处罚受益补偿主体不明,主要是受行政区划等多方面的制约,往往出现以罚代治的现象,使生态环境的受害主体不能得到应有的补偿。 (五 )潜在的不安定因素滋长。 *湖区不安定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是湖区渔湖民长期以湖为主,由于污染及水位问题所造成的渔湖民生产条件丧失,导致的大量劳动力闲置和外流;二是随着环 *湖的苏北地区(铜山、沛县、丰县)经济的快速发展,他们在内涵提高的同时,进行着外延的拓展,由于历史形成的苏鲁两省湖区边界参差不齐,加上水际起伏不定,外地农民乘机进入 *湖非法圈占、捕捞,对湖区水产资源进行掠夺性破坏的事件屡有发生,给本地生产造成危害;三是由于湖水污染和渗透,沿湖群众饮用水源和养鱼池塘也受到严重污染。 三、保护 *湖生态环境的几点建议 生态环境问题与建议考察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5 页 (一)加强领导和协调,建立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综合决策机制。 一是要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时解决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各部门、各行业要对本系统内的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负责。要建立完善目标责任制,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位,措施落实。要把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列入各级领导干部环境保护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 二是建立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依据全省生态功能区划,指导 *全县的自然资源开发和产业合理布局,推动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保护健康、协调发 展。制定重大经济技术政策、社会发展规划、经济发展计划时, *县人民政府将依据生态功能区划的要求,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影响问题。对重点生态敏感地区的开发建设活动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努力做到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措施与资源开发同步进行。同时调整产业结构,将主导产业逐步由传统的重污染产业转向高新技术和生态农业、旅游等产业方面来,这不仅是 *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需要,也是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 三是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部门协调行动,统一规划、集中资金、分步实施进行 *湖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按照集中联片、标本兼治的原 则,针对不同区域类型的特点,建议将 *湖划分为三个区域:入湖河道管理区、湖区调蓄水区、湿地保护区,由各分管部门确定科学合理的治理方式。 (二)建立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监管和技术支持体系。建立行之有生态环境问题与建议考察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6 页 效的生态环境建设等保护的监管体系,建议 *县人民政府成立 *湖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 *湖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宏观调控能力,理顺各地方、综合部门及各行业部门的关系,形成政府负总责、综合部门协调指导,环保部门统一监督,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分工实施的管理体系。加强与周边市区的联系合作,形成综合治理。同时建议 *县人民政府 要把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纳入县科技发展计划,给予重点扶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恢复和水土保持等重点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技术开发和推广工作,积极培养生态环境保护科研人才,不断提高科技支撑能力,建立早期予警机制,努力全面的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管能力,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及时掌握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形成上下配套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监管体系。 (三)加强法制建设,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大力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条例和 *省 *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依靠法律解决 *湖水污染问题, 保护 *湖,提高水质量。加强执法力度,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法治轨道,严格控制资源开发可能造成的犯罪行为,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犯罪行为。建议 *县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投入机制,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建设项目,如退耕还湖还草工程、生态防护林工程、绿色通道工程等要多渠道筹集资金,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参与,统筹安排和使用建设资金。广泛开展生态建设保护的交流工作,积极引进国内、国生态环境问题与建议考察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7 页 际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经验。同时要加强环境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进一步加强舆论监督,充 分调动广大群众和各民间团体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等建设的积极性。 (四)建立 *湖生态功能保护区,拯救稀有和濒临灭绝的物种。南水北调工程已经正式启动,可以有效补给湖水,最低程度的维护湖区鱼类、水生植物、浮游生物和鸟类等生态链用水需求。而建立环 *湖生态功能保护区则能控制农村面源污染,搞好沿湖绿化,建设绿色输水通道,更好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湖有各种鱼类 78 种,底栖动物 68 个,菰、苇、芡、莲、菱等水生植物 74种,这些宝贵生物资源,必须加以保护并充分利用。建议 *县人民政府要建立专门研究机构,进行考察、研究、开发利用。 对濒临灭绝的种类如鳗鱼、桂鱼等珍贵鱼类更要认真进行保护,以保护生物资源的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