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经济分析座谈会领导发言.docx
上半年经济分析座谈会领导发言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上半年经济分析座谈会领导发言 同志们: 今天的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刚才,同志通报了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部分部门的同志作了发言,大家对经济工作的分析水平一次比一次有所提升,让我们了解了上半年的工作,看到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讲的都很好。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辨证看待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增强发展的信心与决心 从刚才通报的情况以及大家的发言来看,上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是快速健康的。主要表现在 7 个方面。 发展速度加快。 1-6 月全市完成生产总值 66.29 亿元(占全年目标的 47.4%),在市七县市区中位居第三,比上年末进二位;同比增长17.8%,比市平均水平( 16.3%)高 1.5个百分点,在七县市区中位居第二,比上年末的第六位进四位。从主要指标来看,除了利用外资同比下降,其它经济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一般预算收入、税收收入、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出口总额、招商引上半年经济分析座谈会领导发言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资到位资金等 6 项指标增幅都在 60%以上。 发展质量提升。三次产业的比重为 18.1:56.4:25.5,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末上升 3.4 个百分点( 2019 年末为 21.1:56.8:22.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 4.83%,比上年末的 3.68%提升 1.15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 62%,比上年末的 50%提升 12 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53.4%(比上年末的 49.7%高 3.7个百分点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上升。 15 月,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93.3 亿元,同比增长 81.3%;实现利润2.49亿元,增长 62%;实现税金 1.47 亿元,增长 132%。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上半年高新技术产值达 到 11.7 亿元,同比增长 11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 8.8%。 发展后劲增强。投资保持高位增长,上半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41.14亿元,同比增长 73.6%。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 22.78 亿元,同比增长 105.2%。项目建设进展较快,全市城镇 500 万元以上在建项目 176个,其中,新开工项目 108 个,续建项目 68 个。在建项目同比增加 11 个,增长 6.7%。大项目有新的突破,亿元以上项目 19个,同比增加 9 个,完成投资 10.61 亿元,增长 151.7%。向上争取资金成效显著。上半年 完成向上争取资金 4.89 亿元,同比增长 56.8%。 上半年经济分析座谈会领导发言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市场主体不断壮大。全市新发展内资企业 161 家,同比增长 109%;注册资本总量达 29.86亿元,同比增加 4.81 亿元。新发展个体工商户894 户,增长 47%,新增注册资金 3234 万元,增长 146%。 1-6 月新增企业中从事第三产业的有 96 家,占全市新增企业总数的 59.6%。 对外贸易继续向好。上半年,全市完成外贸出口 2119 万美元(占目标值的 42.4%),在七县市区中居第二位,同比增长 138%,比市平均增速高 84.8 个百分点,在七县市区中居第四位。目前全 市贸易型出口企业 3 家,生产经营型企业 6 家,出口产品逐步增加,生产性自营出口企业日益增多。 金融运行稳健。 6 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86.48亿元,比年初增加 8.37 亿元,余额在市排第四位。各项贷款余额为 50.28 亿元,比年初增加 3.41 亿元,余额在市排第二位;上半年,我市金融机构贷存比维持在 57-61%之间; 6月底存贷比为 58.1%,居各县市第一。 城乡居民收入提高。上半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473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15.0%,增幅为近五年以来最高水平。农民人均现金收入 3209元,比 上年同期增 19.9%。 总体上看,经过全市上下团结拼搏,克难奋进,上半年我市经济运行上半年经济分析座谈会领导发言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4 页 态势良好,为实现全年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经济发展仍然面临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9 个方面。 实现 “双过半 ”目标不够理想。除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和向上争取资金两项指标外,其余均未实现 “双过半 ”目标,下半年的发展压力仍然很大。 横向比较,竞争压力依然较大。我市上半年的发展与自身相比虽然有了长足进步,但与市平均水平和周边县市相比,仍有差距。与市平均水平比,我市除生产总值、税收收入 增速和外贸出口总额居市第二外,其他主要数据大都居市中游(七县市区的 3-6 位),还有部分指标位居下游。其中,税占比为 62%,比市平均水平 83.1%低 21.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8.9%,位居七县市区第六,比市平均增速 19.3%低 0.4 个百分点;利用外资我市同比下降 57%,而市平均水平是下降 2.4%,下降幅度多出 54.6 个百分点。与周边县市,尤其是宜城、谷城比较,我们的一些数据相对落后。税占比在七个县市中排倒数第一,比第一名谷城低 14.7 个百分点;利用外资我市为 542万美元,比排名第一的宜城少 1258 万美元,增幅分别比谷城和宜城低 50 和 22 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增加值比谷城少 1.31 亿元,增速比宜城低 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比宜城低 0.5个百分点,上半年经济分析座谈会领导发言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5 页 比谷城低 0.1 个百分点。 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进度迟缓。招商引资方面,全市上半年到位资金仅占全年目标的 32%,截至 6 月底,承担招商引资任务单位 103 个,有 46 个单位没有进展。下达有固定资产投资任务的单位 58 个, 17个单位没有进展。向上争取资金方面,下达有任务的单位 45 家, 15个单位没有进展。上半年,新开工项目 108 个,同比减少 24 个。纳入全市调度投 资在 5000 万元以上的 62个重点建设项目有 23 个项目未开工。 62 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 9.66亿元,仅占年度投资计划的 28.7%,不到三分之一。 要素瓶颈制约加剧。持续从紧的货币政策加剧了企业 “融资难 ”,也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上半年全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仅比年初增加 3.41亿元,同比少增 1.48 亿元,在七个县市中排在倒数第一位。日趋严格的土地管理导致用地难,今年省政府未向我市下达用地指标,而我市实际需求在 3000 亩以上,为大项目落户我市带来隐患。同时,目前包括在内的 15 个省市供电紧张状 况日益加剧,电力部门预计我市今夏拉闸限电不可避免,势必影响经济正常运行。 企业成长工程进展不快。年初制定的新增规模企业目标为 32 家,上半年经济分析座谈会领导发言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6 页 而上半年仅有 3 家企业经核定进入规模企业。 税收质量不高。上半年税占比为 62%,虽然同比增长 8.7 个百分点,但位居各县市区倒数第一。从税收结构看,房地产和投资性税收占比高,同比增长达 135.7%,而工业税收增长乏力,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足。 1-6 月,工业税收为 1.169 亿元,增长 20.7%,仅占税收总收入的 37.3%。 132 家重点地税税源企业中,纳税过千万的企业有 2家,纳税 过 500万的企业有 2 家。而谷城纳税过千万的工业企业有 3家,纳税过 500万的工业企业有 5 家,仅骆蓄公司今年上半年就缴纳税款3500万元。与周边县市相比,我市的实体经济提供税收缺乏 “顶梁柱 ”。 农业生产形势严峻。农资价格上涨,农业生产成本加大。抗风险能力较弱。上半年持续的旱情给我市的农作物生长造成了较大影响,尤其是水利灌溉设施较弱的岗地,有些村组小麦、油菜、蚕豌豆产量下降在 30%以上,有的田块甚至绝收,使这些农户的夏季种植生产出现严重亏损。 物价调控任务艰巨。 6 月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上涨8.5%,较上月涨幅上升 1.2 个百分点,创近三年来物价新高。物价上涨对人民生活影响较大,全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实际增幅,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仅为 2.24%,比经济增长速度低 10多个百分点。 上半年经济分析座谈会领导发言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7 页 工业能耗上升给节能减排带来了巨大压力。全市上半年规模企业工业能耗增速快于工业增加值增速 4.7 个百分点,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上升 3.97%,已严重威胁到我市节能目标的实现。 在深刻认识严峻形势的同时,我们也要积极把握有利因素:一是宏观环境出现积极变化。 6 月份全国物价涨幅再创新高,有关机构专家普遍认为已经触顶,下半年将逐步回 落,对国家财政货币政策可能微调的预期增强,中小企业银根紧缩的状况有望逐步缓解。一批国家行业“十二五 ”规划陆续出台,政策措施相继明确,尤其是中央决定未来 10年投资 4 万亿加强水利建设,为相关产业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二是对市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为我市发展带来难得机遇。省委、省政府支持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政策措施正在抓紧落实,前不久召开的省委全会再次强调,还要在推进、宜昌发展上采取新举措,推进河、谷组团发展战略正在加速实施,这将为我们借力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三是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市积蓄的能量正在逐步释放。通过经营城市 ,城南新区的开发建设进展顺利。可用土地基础较好,园区建设初具规模,引起了市的高度重视。大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全力推进,形成了有力的发展支撑。只要我们牢牢把握和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一定能够克服和化解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为跨越式发展集聚新的能量和动力。 上半年经济分析座谈会领导发言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8 页 上述分析表明,我们完成全年经济工作目标的困难很多,压力很大,任务艰巨;与此同时,也有不少机遇和有利条件。各级各部门必须科学把握当前形势,进一步强化忧患意识和机遇意识,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全年目标顺利实现,为实现 “十二五 ”跨越式发展奠定 坚实的基础。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强化跨越式发展推进措施 要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紧紧咬住既定目标不放松,谋划新思路,采取新举措,不断开创跨越式发展新局面。 抢抓产业转移机遇,努力推进招商引资。一是要提高招商质量。发展是第一要务,要发展必须招商。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环保要求,抢资源的项目要慎重对待。 “工业地产 ”项目要谨慎,严格准入标准。所有工业项目必须进园区,要在大工业项目上取得新突破。引进化工项目不能低于 2 个亿,纺织项目不能低于 5 个亿。对消耗本土资源的项目要严格把关。 二是要创新招商方式方法。为进一步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市委、市政府在 13个招商小分队的基础上,专门成立了 3个驻点招商工作站。工作站成员与原单位脱钩,进行专职招商。各级各部上半年经济分析座谈会领导发言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9 页 门对各招商小分队和工作站的同志们,要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切实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早日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三是要严格考核奖惩。三个驻点招商工作站一年至少要引进 1 个 5 亿元以上项目。 13 个招商小分队及各乡镇办、各部门至少引进 1 个亿元以上项目。招商工作没有进展的单位,要从工作责任、工作态度、工作力度和工作措施方面认真反思,迅速行动。年底,市委、市政府将按 照年初制定的招商引资考核办法严格考核奖惩。 切实把握政策机遇,千方百计争取国家投资项目。一是要抓住国家和省 “十二五 ”规划行业规划陆续出台的机遇,抓紧策划一批经济社会发展项目,找准切入点,抓紧促对接,力争挤进国家和省重大项目建设规划。要抓住国家推动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政策机遇,围绕“三农 ”、水利、教育、卫生、城乡社保、保障性住房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抓紧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有一大批项目挤入国家和省项目计划笼子;尤其是国家未来 10 年投入 4 万亿建设现代水利体系,是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紧紧围绕建立功能完善的防 洪抗旱减灾体系、百亿斤粮食产能的农田水利体系、水资源节约利用、水生态保障体系为重点,抓紧策划申报一批重大项目。要牢牢把握宏观政策可能微调的预期,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抓紧策划储备一批重大产业项目,一旦宏观政策调整,立即跟进申报争取。二是要明确责任,建立抓项目的有效机制。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要对项目争取工作负总责,分管领上半年经济分析座谈会领导发言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0 页 导要亲自抓。每个部门都要组建项目策划专班、项目争取专班、项目督导专班和项目落实专班,明确目标、明确责任,全力开展项目争取工作。要完善项目争取工作考核机制,实行一月一检查,一月一通报,年底结硬帐。 三是要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要对今年所有重点项目倒排工期,责任到人,严格考核。月底前,市发改局要对未开工的重点项目逐个分析,对因特殊原因确实不能开工的,要尽快调整;没有特殊原因的, 8 月上旬必须全部开工。 坚持 “工业立市 ”思想不动摇,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工业是支撑跨越式发展的主导力量。当前老河口发展不够的问题,仍然表现在工业不强。我们要实现赶超,必须在培育大产业、大企业上实现大跨越。未来五年,要集中生产要素,重点围绕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循环经济等产业做文章。要引导本土企业攀龙附凤做大做强。要引导 本土企业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理念,敢于 “舍小利,求大利 ”,主动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靠大联大,做大做强。要加快推进企业成长工程。市经信局要发挥部门职能作用,想千方设百计,确保新增32 家规模企业目标实现。强化企业生产经营的监测和调度,尤其要重视市域内中央省属企业的调度,推进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要更加重视节能减排和企业技术创新,努力增强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 努力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推进可持续发展。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