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开发区置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pdf
升龙又一城安置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1 升龙又一城安置房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报批版) 建设单位: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石佛办事处 洼刘村村民委员会 编制单位:济源蓝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二零一四年元月 升龙又一城安置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2 目录 1总 论.1 1.1 项目由来.1 1.2 评价目的与原则.2 1.2.1 评价目的 .2 1.2.2 评价原则 .2 1.3 编制依据.3 1.3.1环境保护法律法规.3 1.3.2环境保护规章 .3 1.3.3 技术依据 .4 1.3.4 项目依据 .4 1.4 评价标准.4 1.4.1 环境质量标准.4 1.4.2排放标准.5 1.5 评价对象.6 1.6 环境保护目标.6 1.6.1 污染控制目标.6 1.6.2 环境保护目标.6 1.7 环境影响因子识别与筛选.7 1.7.1环境影响因子及影响性质识别.7 1.7.2评价因子筛选 .9 1.8评价工作等级和范围.9 1.8.1 地表水.9 1.8.2 大气.9 1.8.3 声环境.10 1.8.4 生态环境 .10 1.9 评价专题设置及评价重点.11 1.9.1 评价专题设置.11 1.9.2 评价重点 .11 1.10 评价工作程序.11 2区域环境概况.13 2.1 自然环境.13 2.1.1 地理位置 .13 2.1.2 地形地貌 .13 2.1.3 地质.13 2.1.4 水体及水文地质 .15 2.1.5 地震烈度 .15 2.1.6 气象与气候.15 2.1.7 自然资源 .16 升龙又一城安置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3 2.1.8 矿产资源 .16 2.2 社会环境.16 2.2.1 行政区域 .16 2.2.2 经济结构 .16 2.2.3 教育文化 .17 2.2.4 交通.17 2.2.5 文物和风景名胜 .17 2.3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8 3 工程分析.19 3.1 项目概况.19 3.2 工程概况.19 3.2.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9 3.2.2配套工程.22 3.2.3总图布置.24 3.3工程分析.25 3.3.1工程污染源产生环节 .25 3.3.2 营运期污染源分析.25 3.3项目“三废”排放汇总.29 4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30 4.1 环境空气.30 4.1.1 评价因子 .30 4.1.2 评价方法 .30 4.1.3 监测结果分析.30 4.2 地表水.31 4.2.1监测数据.31 4.2.2 现状评价 .31 4.3 声环境.31 4.3.1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情况.32 4.3.2 噪声现状分析.32 5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33 5.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33 5.1.1废气.33 5.1.2废水.36 5.1.3噪声.37 5.1.4 施工固体废物.38 5.1.5生态环境影响 .39 5.2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39 5.2.1废气.39 5.2.2 废水.40 升龙又一城安置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4 5.2.3噪声.41 5.2.4 固体废物 .42 5.2.5 生态环境影响.43 5.2.6日照分析.43 5.3外环境影响对本项目的影响.44 6环境保护措施及其论证.47 6.1 废气防治措施及论证.47 6.2废水污染防治措施及论证 .49 6.3噪声防治措施及论证.50 6.4 固废污染防治措施及论证.51 6.5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及论证.52 6.6 项目污染防治措施一览表.53 7 公众参与.55 7.1 公众参与的工作过程及方式.55 7.1.1 第一次公示.55 7.1.2 第二次网上公示 .55 7.1.3 其他公示方式.56 7.2结果与分析 .58 7.2.1 公开信息结果与分析.58 7.2.2 座谈会结果与分析.58 7.2.3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58 7.3 小结 .60 8选址可行性及总量控制分析.61 8.1选址合理性分析.61 8.2总量控制分析.62 8.2.1 郑州市总量控制要求.62 8.2.2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分析.62 9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64 9.1 环保投资估算.64 9.2 环境效益.65 9.3 经济效益.66 9.4 社会效益.66 10 环境监测与管理.67 10.1 环境监测.67 10.1.1 监测目的.67 10.1.2 监测计划.67 升龙又一城安置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5 10.1.3 监测实施.67 10.2 环境管理.68 10.2.1 环境管理的目的.68 10.2.2 环境管理计划.68 10.2.3 环境管理实施.69 11 结论和建议.71 11.1 项目政策与规划符合性.71 11.2 选址可行性分析 .71 11.3 本项目环境现状 .71 11.3.1大气环境.71 11.3.2地表水环境.72 11.3.3声环境.72 11.4 环境影响与达标性分析.72 11.4.1 运营期环境影响与达标性结论.72 11.5 公众参与结论.74 11.6排放总量控制结论.74 11.7 建议.74 11.8 总结论.75 升龙又一城安置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6 附图目录 附图1郑州市城市规划图 附图2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3 周边环境及座谈会公告照片 附图4 项目周围概况及噪声监测点位图 附图5 项目平面布置图 附图6 污水处理厂收水范围图 附图7 热力管网图 附图8 项目一次公示截图 附图9 项目二次公示截图 附件目录 附件1 项目备案确认书 附件2 土地证明 附件3 规划证 附件4 委托书 附件5项目标准执行文件 附件6 噪声监测报告 附件7 郑州华晶金刚石股份有限公司的相关环评报告 附件8 郑州市环保局关于高新区热力公司热源厂燃煤锅炉停运情况报告的批复 附件9 高新区热力公司热源厂燃煤锅炉停运情况说明 附件10座谈会代表名单 附件11座谈会会议纪要 附件12承诺书 附件13公众参与调查表 升龙又一城安置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1 1总 论 1.1 项目由来 郑州市城市建设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载体,大力推进城乡环境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效能。为了彻底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弊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城市功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城中村改造是必不可少的。城中村由于缺乏统一规划,某些村民违规乱搭乱建,不仅影响市容市貌,而且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很多村子基础设施薄弱,上下水管网不健全,治安条件极差,居住环境恶劣,直接影响了城中村村(居)民生活质量。通过对城中村的综合改造,使村民完全摆脱原来脏乱差的居住环境,住进规划科学、环境优美的新型社区;更重要的是,彻底改变村民旧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习惯,使村民逐步融入现代城市文明。为改善民生,郑州市人民政府决定对高新区洼刘城中村进行改造。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石佛办事处洼刘村村民委员会投资143368.28万元在郑州市高新区科学大道南、春藤路东、红椿里路北、石楠路西建设“升龙又一城安置房”建设项目,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经济发展局对本项目进行了备案(见附件 1),项目土地使用权总面积 89325.43m2,总建筑面积 404710m2(地上建筑面积348070m2,地下建筑面积56640m2);土地使用证(见附件2),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见附件3)。项目已于2010年低开工建设,目前正在进行主体施工,部分主体已接近尾声,本次环评为补做性质。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拟建项目不属于限制类和淘汰类,应为允许类,表明符合当前国家产业政策。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该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经查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 第2号),本项目类别为“城市基础设施及房地产”中的房地产开发,其总建筑面积 404710m2,建筑面积在10万m2以上,应当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受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石佛办事处洼刘村村民委员会的委托(见附件 4),济源蓝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单位组织有关人员在现场踏勘、收集资料、走访调查的基础上,本着“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精神,编制完成了升龙又一城安置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郑州市环保局、郑州高新区 升龙又一城安置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2 环保局和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石佛办事处洼刘村村民委员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鉴于本项目有商业用房,其商业性质未定,评价提出:商业用房如入驻餐饮、娱乐、酒店等污染型项目,应根据国家和地方环保要求,另行办理环评手续。 1.2 评价目的与原则 1.2.1 评价目的 从国家产业政策的角度,结合郑州市总体规划(2010-2020)总体规划(见附图一)要求,确定项目建设是否符合产业政策及规划要求; 在对建设项目周边自然、社会、经济环境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掌握评价区域内主要环境敏感目标、环境保护目标;充分利用现有资料并进行现场踏勘,调查分析该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现状(环境空气、水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等),并做出现状评价;调查项目区域内的主要污染源及环境特征。 对本项目运行期的地下停车场汽车尾气、设备噪声、生活废水和垃圾等污染物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重点突出的原则进行预测分析,实施达标排放的污染控制方针,核算该项目运行期污染物排放总量。从环保角度分析论证建设项目的可行性。 分析项目布局的合理性。 根据项目周围环境情况,分析外环境对该项目的影响。 在进行广泛的公众调查基础上,对项目建设引起的环境污染,提出切实可行的减缓或补偿措施,并及时反馈于工程设计及施工单位,最大限度降低或减缓项目建设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1.2.2 评价原则 根据本项目规划设计方案,按照相关的环境保护法规、标准和有关规定,分析工程排放的污染物是否达标,对设计中的环保治理措施进行可行性分析,最终提出合理、可靠、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 工程建设要符合郑州市总体规划的总体发展规划要求; 报告书内容力求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数据可靠,结论明确,实用性强,符合当地实情。 升龙又一城安置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3 1.3 编制依据 1.3.1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1);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7.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8.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2005.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9.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6.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3.1); 河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06.12.20); 郑州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05.11.1); 郑州市环境噪声污染污染防治办法(2006.12.1); 1.3.2环境保护规章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家发改委第9号,2011.6.1);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环发200628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10.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编制要求,公告2012年第51号,国家环境保护部; 郑州市城市工程渣土管理办法第2号令(2002.3.1);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08-93)号; 郑州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条例(2005.9.30); 郑州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2004.9.1); 关于有效控制城市扬尘污染的通知(国环发200156号);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继续采取措施控制郑州大气和水环境污染的通告(郑政通20001号); 河南省建筑扬尘排污量抽样测算办法(2011年1月1日施行) 升龙又一城安置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4 1.3.3 技术依据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 19-2011); 1.3.4 项目依据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石佛办事处洼刘村村民委员会的环境影响评价委托函; 项目投资备案确认书; 郑州市国土资源局出具的土地证;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土地规划局出具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建设单位提供的与建设方案有关的工程技术参数。 1.4 评价标准 1.4.1 环境质量标准 根据郑州高新区管理委员会建设环保局出具的关于升龙又一城安置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意见(见附件 5),本次评价遵守该执行标准函的意见,另因评价需要但执行标准函中没有的,则根据相关标准适用规定使用。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具体标准限值见表1-1。 升龙又一城安置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5 表1-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 污染因子 取值时间 二级浓度限值(mg/m3) 年 平 均 0.10 PM10 日 平 均 0.15 年 平 均 0.06 日 平 均 0.15 SO2 1小时平均 0.50 年 平 均 0.08 日 平 均 0.12 NO2 1小时平均 0.24 (2) 地表水质量标准 项目区最近地表水须水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V类标准,具体见表1-2。 表1-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V类 ) 单位:mg/L 污染物 PH COD BOD5 NH3-N 标准值 69 30 6 1.5 (3)声环境质量标准 项目规划的居住用地,根据项目的标准执行文件显示,声功能区划属于2类,声环境标准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见表1.4-3。 表1-3 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 单位:dB(A) 类别 适用区域 昼间 夜间 2类 居住、商业混合区等 60 50 1.4.2排放标准 (1)废水排放标准 项目运营期废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见表1-4。 表1-4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 ) 单位:mg/L 污染物 NH3-H COD BOD SS pH 三级最高排放浓度 / 500 300 400 69 (3)固体废物排放标准 项目营运期固体废物排放标准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所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升龙又一城安置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6 1.5 评价对象 本次环境影响评价对象为升龙又一城安置房建设项目(不包含24班小学)。 项目商业用房内进驻大型超市、餐饮、酒店、娱乐等行业均不在此次评价范围内,需另行办理环保手续。 1.6 环境保护目标 1.6.1 污染控制目标 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将带来生活污水、生活垃圾、设备噪声、汽车尾气等环境影响因素,这些环境影响因素就是项目污染控制对象。工程主要污染控制内容见表1-5。 表1-5 工程主要污染控制内容 时段 污染物 污染控制内容 废气 地下停车场废气达标排放 生活废水 化粪池处理达标外排入污水管网 噪声 噪声标准满足功能区划要求 运营期 生活垃圾 定点堆放、环卫部门统一收集 1.6.2 环境保护目标 项目选址位于郑州市高新区科学大道南、春藤路东、红椿里路北、石楠路西,地理位置图见附图二。根据对项目区周围环境状况的现场踏勘,周边概况见附图三,项目现场照片见附图四,项目区北侧相距130m是银湖铝业厂及高新区检察院,西侧隔规划春藤路约45m为升龙又一城建设项目,南侧隔规划红椿里路约45m为郑州华晶金刚石厂,东侧南侧紧邻郑州公交公司,东侧约113m为科学大道加气站。西侧约2600m为距离项目最近的地表水体须水河。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6。 本项目属于房地产开发项目,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6。 升龙又一城安置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7 表1-6 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环境要素 敏感点名称 方位 距厂界 距离( )m 环境保护目标 高新区检察院 北 130 环境 空气 地质家园小区 东 240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二级标准 地表水 须水河 西 2600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IV类标准 高新区检察院 北 130 噪声 地质家园小区 东 240 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 1.7 环境影响因子识别与筛选 1.7.1环境影响因子及影响性质识别 根据工程的性质及污染物排放的特点和现场实地查勘的情况,结合收集到的有关工程资料,对工程建设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因子的影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