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配套热网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pdf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试 行) 项目名称:华能大连第二热电厂“上大压小”新建工程配套热网工程 委托单位(盖章):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电厂项目前期办公室 编制日期:2013年9月 国家环保部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的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大连理工大学 I 目 录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 1 - 1.1项目概况. - 1 - 1.2项目建设背景 . - 1 - 1.3热网工程概况 . - 2 - 1.3.1供热范围 . - 2 - 1.3.2工程概况 . - 4 - 1.3.3主要设备系统 . - 6 - 1.3.4项目实施计划 . - 6 - 2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 - 8 - 2.1自然环境简况 . - 8 - 2.1.1地形地貌 . - 8 - 2.1.2自然气候 . - 8 - 2.1.3地震. - 13 - 2.2社会环境简况 . - 14 - 3环境质量现状 . - 15 - 3.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 - 15 - 3.2声环境质量现状. - 19 - 3.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 - 21 - 4评价适用标准 . - 24 - 4.1环境空气标准 . - 24 - 4.2水环境标准 . - 24 - 4.3声环境标准 . - 24 - 5建设项目工程污染分析 . - 26 - 5.1施工期工程污染分析 . - 26 - 5.1.1大气污染分析 . - 27 - 5.1.2废水污染分析 . - 27 - 5.1.3噪声污染分析 . - 28 - 5.1.4固体废弃物. - 29 - 5.1.5水土流失分析 . - 29 - 大连理工大学 II 5.2营运期工程污染分析 . - 30 - 5.3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情况及排放情况. - 31 - 6环境影响分析 . - 32 - 6.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 - 32 - 6.1.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 32 - 6.1.2水环境影响分析 . - 32 - 6.1.3声环境影响分析 . - 33 - 6.1.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 34 - 6.1.5社会环境影响分析. - 34 - 6.1.6 城市景观影响分析 . - 34 - 6.1.7城市交通影响分析. - 34 - 6.2水土流失影响分析 . - 35 - 7污染防治措施 . - 37 - 7.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 - 37 - 7.2污染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汇总 . - 39 - 7.3环保投资估算 . - 40 - 7.4项目“三同时”验收 . - 40 - 8规划符合性分析 . - 41 - 9评价结论 . - 43 - 9.1环境质量现状结论 . - 43 - 9.2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 - 43 - 9.3评价综合结论 . - 44 - 大连理工大学 III 附表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 附件 附件1: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 附图 附图1:高温水管网平面布置图 附图2:蒸汽管网平面布置图 大连理工大学 - 1 -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1项目概况 表 1.1项目基本情况表 项目名称 华能大连第二热电厂“上大压小”新建工程配套热网工程 委托单位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电厂项目前期办公室 法人代表 联系人 林洪国 通讯地址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大连湾村883-33号 联系电话 15841100778 传 真 邮政编码 116600 建设地点 华能大连第二热电厂“上大压小”新建工程供热区域,西至华北路,东至大连湾海边,南至松江路、春柳河,北至华北路和中华路 立项审批部门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R 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码 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业 E48 占地面积m2 绿化面积m2 总 投 资 77675万元 其中:环保投资 80万元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0.11% 评价经费 (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 2015年11 月 1.2项目建设背景 大连北部地区是大连重要的老工业基地随着大连城市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该区域已发展为城市中心区,区内环境压力日益增大,2002 年大连市政府开始对区内大钢、大化等重污染企业实施整体搬迁改造,在大钢、大化搬迁后,该区域已由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区转型为以居住、商贸、旅游为主的综合性用途城区。 大钢、大化搬迁后,其所属的自备热电厂也一并搬迁,造成大连北部地区的集中供热热源缺失,同时区内中石油大连石化公司现有自备热电站设备老化,运行成本高,烟气中烟尘和氮氧化物超标排放,环境污染严重,不适应节能减排的 大连理工大学 - 2 - 发展趋势,急需有新的热源将其替代。考虑到该区域现有和今后发展热负荷的需求,以及为大连石化公司关停自备热电后需依靠外部提供工业用汽的要求,该区域迫切需要大型热源的支撑。经多方考察论证,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决定在甘井子区原523厂区域新建华能大连第二热电厂,并纳入热电联产调整规划,将建成大连市椒金山以南的主城区东部最主要的燃煤热电厂。 华能大连第二热电厂“上大压小”新建工程本期建设2350MW超临界供热机组及250MW抽汽背压式机组,向大石化提供3.4MPa工业蒸汽190t及1.0MPa工业蒸汽 510t,同时向城市供应 0.4MPa、253的蒸汽 1000t/h,供热能力达到631MW,可承担供热面积1300万平方米。计划2015年全部建成投产,可替代关停大石化、大化热电厂和大水泥现有共计175MW小机组,同时替代供热区域内26台分散小锅炉,到2015年(投产年)规划集中供热面积2166万m2。 根据国家对热电联产项目的有关政策要求,热网工程必须与热电厂工程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产使用。因此,本工程作为华能大连第二热电厂“上大压小”新建工程的配套项目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项目实施的必要条件。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及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受华能国际大连电厂的委托,大连理工大学承担华能大连第二热电厂新建热网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1.3热网工程概况 1.3.1供热范围 依据大连市城市热电发展总体规划的划定区域,结合华能大连第二热电厂“上大压小”新建工程建成后的供热能力,最终确定的供热区域为东部供热区的北部分区,该分区西至华北路,东至海边,南至松江路、春柳河,北至华北路和中华路,其供热区域分别为:原五二三厂周边区域、大石化区域、椒金山区域、梭鱼湾区域、中华路商贸区区域、松江路北部区域及鹏辉新世纪部分区域等。至2015年该供热区规划供热面积2166万平方米。具体供热范围见图1-2。 大连理工大学 - 3 - 图 1-1 供热范围示意图 华能二热拟建厂址 比例尺1:62000 华能二热拟建厂址 大连理工大学 - 4 - 1.3.2工程概况 本项目总投资77675万元,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 高温水管网:热电厂墙外1米至各热力站之间的一级高温水管网(不包括小区内部的二次热网工程),其中新建管线总长约43973米(单程),另外利用大化热电厂和大石化自备电厂原有供热管线长度合计约6200m,拆除大化热电厂原有热水管网长度约3550m。 蒸汽管线:热电厂墙外1米至工业用热单位计量装置前的管网,1.0Mpa蒸汽管道单程长约2050米,3.4Mpa蒸汽管道单程长约980米。 本次评价内容不包含热网控制中心的建设及运行;由于各热力站的建设均由各产权单位自行建设,故本次评价内容也不包含各热力站的建设及运行。 项目组成表见1-1。 表1-1 本项目基本组成表 项目 内容及规模 备注 热水网 新建长度43973m(单程) 聚氨酯保温管直埋保温管敷设,另外利用大化热电厂原有热水管网长度约5580m,利用大石化自备电厂原有热水管网长度约620m,拆除大化热电厂原有热水管网长度约3550m(拆除部分利用原管位重新敷设管网)。 蒸汽网 1.0Mpa 长度2050m(单程) 预制复合保温管直埋敷设,新建 3.4Mpa长度980m(单程) 水泥支墩架空敷设,新建 大石化返回水管线* 返回水管道总长度约1770m(单程) 聚氨酯保温管直埋敷设,与1.0Mpa蒸汽管线同沟敷设,新建 注:供大石化蒸汽凝结水由大石化回收利用,不返回电厂。但大石化另外提供一定量的生产回用水(经大石化返回水管线)给华能大连第二热电厂作为生产用水,回用水量冬季为500t/h,其他季节为供蒸汽量的90%。 大连理工大学 - 5 - 1. 热水管网 管网走向 热水主管网将从华能大连第二热电厂新建工程首站接 DN1200 主管沿海北路向西南方向敷设至大盐路,接DN300及DN250两分支后,主管缩径为DN1100再向南敷设至海茂路,再沿海茂路向西敷设到甘北路,然后沿甘北路继续向西敷设,到甘井子路后向南敷设,穿一次铁路后接一分支DN800向北敷设,沿甘南路继续向西敷设,接分支后缩径为DN600敷设至中华路商贸区;另一分支主线缩径为DN1000向南敷设,到东方路后沿东方路向西敷设DN900至松江路延伸至松江路北部区和鹏辉新世纪区域,同时在铁路甘井子站西侧再分出一支与大化电厂原有主管线 DN1000 相接,在铁路北利用大化电厂原有管线管位新敷设DN900 管线为梭鱼湾区域供热。同时利用华能大连电厂过渡管线将南线 DN900分支与北线分支DN600连同,形成环网。 热水管网返回水管线与供热水管同沟敷设并沿原路返回电厂。具体的热水管网走向见附图1热水管网走向示意图。 敷设方式 高温水管网全部采用直埋保温管敷设的方式。 过障碍处理 本工程管线共需跨越铁路1次,位于甘井子路段,高温水管线穿越铁路的地段施工采用顶管穿越施工工艺。 2. 蒸汽管网 管网走向 华能大连第二热电厂“上大压小”新建工程配套蒸汽管网自电厂接出后,1.0Mpa 蒸汽管线沿海茂路向西南方向直埋敷设至大石化自备电厂,管线单程长约2050米。 3.4Mpa 蒸汽管道自电厂接出后,沿海茂路向西南方架空敷设,在大石化生产新区进入大石化厂区并接至厂内并汽点,管线单程长约980米。 大连石化公司供华能大连第二热电厂的返回水管(管径DN500)与1.0Mpa蒸汽管线同沟敷设至华能大连第二热电厂,返回水管线长约1770米)。 具体蒸汽管网的走向见附图2。 大连理工大学 - 6 - 敷设方式 1.0Mpa蒸汽管线共三根管道(DN700管道两根、DN600管道一根)直埋敷设,三根管道同沟敷设。 3.4Mp 蒸汽管线共两根 DN400管道,采用水泥支墩架空敷设(局部钢架),管道距离地面高度约4.04.5m。 大石化供华能大连第二热电厂的返回水管(管径DN500)与1.0Mpa蒸汽管线同沟,直埋敷设至华能大连第二热电厂。 1.3.3主要设备系统 本项目热力管网主要设备见表1-2。 表1-2 管道主要设备统计表 序号 名称 数量 单位 规格 1 螺旋缝电焊钢管 39.2 Km DN200mm 2 无缝钢管 1.5 Km DN200mm 3 阀门 808 个 4 补偿器 372 个 5 泄水装置 86 个 6 放气装置 78 个 1.3.4项目实施计划 1. 建设前期工作及工程设计 本项目目前正进行项目的前期工作及工程设计,计划于2013年下半年完成工程设计任务,并于 2014 年 4 月 1 日着手热力网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至 2015年11月1日完成所有蒸汽管网、热水管网的施工,并于当年冬季具备供暖条件。 本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具体进度见表1-3。 大连理工大学 - 7 - 表 1-3 建设前期工作进度表 工作内容 完成时间 热力网初步设计 2013年10月1日-2013年11 月 31日 热力网施工图设计 2013年12月15日-2014年3月15日 热力网施工前准备 2014年3月15日-2014年4月1日 蒸汽管网施工 2014年4月1日-2015年7月31日 热水管网主管网施工 2014年4月1日-2015年1月31日 热水管网分支管网网施工 2015年2月1日-2015年10月1日 蒸汽与热水管网调试、试运行 2015年10月1日-2015年11 月 5 日 大连理工大学 - 8 - 2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2.1自然环境简况 2.1.1地形地貌 大连市辖区内山地丘陵多,平原低地少,整个地形为北高南低,北宽南窄;地势由中央轴部向东南和西北两侧的黄、渤海倾斜,面向黄海一侧长而缓。 本项目拟建区域内地形相对较为平坦,总体呈北高南低。 2.1.2自然气候 本项目所在地区属于海洋性气候,根据大连气象台气象数据统计整理出该区域气象特征如下: 气温 年平均气温 10.5 最高年平均气温 14.8 最低年平均气温 6.5 年极端最高气温 35.3 (1972年6月10日) 年极端最低气温 -21.1(1970年1月4日) 地温 一般从 12 月初开始地面温度可稳定,低于 0,土壤开始封冻并逐渐向深层扩展,40厘米深处的冻结时间为1月上旬。次年2月下旬表层土壤开始解冻,2月底至3月初解冻深度可达40厘米,3月5日前后可完全解冻。平均冻土深度为69厘米,最大冻土深度为93厘米,标准冻深为80厘米,平均冻土日数105天,最大积雪深度37厘米。 大连理工大学 - 9 - 降水 降水多集中在七、八两个月,七月份最多,八月份次之,十一月至翌年三月降水较少。 年平均降水量 558.6mm 日最大降水量 186.4mm 日降水量25.00mm的日数为7.3d/a;日降水量50.00mm的日数为2.4d/a。 风速 由表2.1所示,大连地区2010年年平均风速为3.04m/s,月平均最大风速为3.66m/s,月平均最小风速 2.16m/s,四季的平均风速分别为 3.39m/s、2.45m/s、2.90m/s、3.49m/s。 表 2-1年平均风速的月变化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风速 3.56 3.22 3.56 3.30 3.29 2.16 2.71 月份 8月 9月 10月 11 月 12月 年均 风速 2.46 2.23 3.12 3.35 3.66 3.04 四季的小时平均风速日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昼间风速小,夜间风速大,至早晨 5 点左右,风速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最大为4.11m/s;夏季风速基本上是一年四季中的最低值。 表 2-2 季小时平均风速的日变化(单位:m/s) 小时(h) 风速(m/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春季 3.6 3.76 4.07 4.11 4.11 4.15 3.94 3.85 3.52 3.44 3.13 3.08 夏季 2.69 2.86 2.98 3.06 3.03 3.12 2.87 3 2.75 2.48 2.23 2.08 秋季 3.05 3.26 3.55 3.54 3.62 3.49 3.5 3.38 3.17 2.89 2.92 2.95 冬季 3.52 3.68 3.9 4.02 4.01 3.97 3.83 3.8 3.51 3.43 3.38 3.4 全年 3.21 3.39 3.62 3.68 3.69 3.68 3.54 3.5 3.24 3.06 2.91 2.87 小时(h) 风速(m/s)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大连理工大学 - 10 - 春季 3.03 3.06 3.05 3.18 3.2 3.02 2.97 2.94 2.93 2.96 2.99 3.16 夏季 2.01 2.09 1.98 1.93 2.07 2.03 2.13 2.13 2.23 2.15 2.36 2.53 秋季 2.78 2.69 2.62 2.47 2.5 2.46 2.45 2.52 2.34 2.33 2.51 2.63 冬季 3.1 3.33 3.36 3.37 3.27 3.3 3.29 3.32 3.27 3.26 3.27 3.23 全年 2.73 2.79 2.75 2.73 2.76 2.7 2.71 2.72 2.69 2.67 2.78 2.89 y风向风频 大连市风频率月变化列于表2-3中。 表2-3 多年风频月变化 风向 风频(%) N NNE NE ENE E ESE SE SSE S 一月 31.59 10.89 5.51 2.69 0.54 1.21 0.81 2.28 5.51 二月 28.27 11.31 4.61 3.12 1.49 1.19 1.93 5.95 10.27 三月 20.3 11.56 4.84 3.9 1.75 1.75 2.82 5.24 10.62 四月 10.97 7.5 4.17 5.42 1.39 2.5 2.36 2.08 10.83 五月 9.81 2.28 4.57 8.6 1.88 2.55 2.02 10.08 20.3 六月 3.89 3.75 4.03 10.14 6.67 6.25 6.81 19.31 20.97 七月 7.39 4.7 5.65 5.51 3.63 4.84 3.76 6.99 21.1 八月 7.53 7.26 6.59 5.91 0.67 2.96 4.3 10.89 15.59 九月 17.22 13.75 4.03 5.83 2.5 1.39 0.83 4.44 8.89 十月 14.52 20.56 2.82 2.96 1.08 1.61 1.48 4.7 10.89 十一月 7.64 13.19 6.67 4.86 2.08 2.5 3.33 1.81 9.17 十二月 16.8 24.73 3.9 1.75 0.54 1.34 1.61 1.88 3.36 风向 风频(%) SSW SW WSW W WNW NW NNW C 一月 7.53 9.54 3.49 3.49 2.55 2.02 9.01 1.34 二月 5.21 4.76 1.49 3.12 2.83 2.68 10.42 1.34 三月 15.46 5.38 0.94 2.28 1.48 2.55 8.6 0.54 四月 20.14 8.19 2.08 3.75 3.19 5 9.44 0.97 五月 14.65 7.12 1.48 1.34 1.08 3.63 7.26 1.34 六月 7.36 2.22 0.56 0.14 1.11 1.39 2.22 3.19 七月 20.03 7.12 1.08 1.21 1.08 1.75 2.69 1.48 八月 17.07 5.24 1.75 2.15 1.08 2.96 5.24 2.82 九月 13.33 8.06 2.36 1.94 1.39 3.61 6.11 4.31 十月 13.71 11.96 3.23 2.82 1.75 1.61 3.09 1.21 十一月 16.81 16.25 5.69 3.19 1.94 2.36 2.08 0.42 十二月 12.5 9.27 6.85 6.59 3.9 2.15 2.28 0.54 大连理工大学 - 11 - 表 2-4 年均风频的季变化及年均风频 风向 风频(%) N NNE NE ENE E ESE SE SSE S 春季 13.72 7.11 4.53 5.98 1.68 2.26 2.4 5.84 13.95 夏季 6.3 5.25 5.43 7.16 3.62 4.66 4.94 12.32 19.2 秋季 13.14 15.89 4.49 4.53 1.88 1.83 1.88 3.66 9.66 冬季 25.46 15.79 4.68 2.5 0.83 1.25 1.44 3.29 6.25 年均 14.6 10.97 4.78 5.06 2.01 2.51 2.67 6.3 12.31 风向 风频(%) SSW SW WSW W WNW NW NNW C 春季 16.71 6.88 1.49 2.45 1.9 3.71 8.42 0.95 夏季 14.9 4.89 1.13 1.18 1.09 2.04 3.4 2.49 秋季 14.61 12.09 3.75 2.66 1.69 2.52 3.75 1.97 冬季 8.52 7.96 4.03 4.44 3.1 2.27 7.13 1.06 年均 13.71 7.95 2.59 2.67 1.94 2.64 5.67 1.62 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大连地区的常年主导风向为 N,其次为 SSW,其频率为13.71%。年风向最小频率为WNW、E和ESE,其频率分别为1.94%、2.01%和2.51%。全年静风频率为1.62%。 就四季而言,春季以 SSW、S以及N占优势,频率分别达到16.71%、13.95%以及13.72%,夏季是S、SSW以及SSE占优势,秋季则变化较大,以NNE和SSW为主要风向,频率分别为15.89%、14.61%,冬季以N为主,占到25.46%。 风玫瑰图见图2-1所示。 大连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