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重组与资产评估第三部分-王海粟.pdf
企业重组与资产评估第三部分转型经济中国有无形资产资本化的事实判断关于我国国有无形资产资本化的价值判断国有无形资产产权模糊及其界定无形资产信息不对称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汪海粟事实判断对外开放引起的国有无形资产的商品化和资本化事实之一:美国柯达公司与中国有关部门在进行了长时间的谈判之后,于 1998年 4月达成了一揽子协议。依据该协议,中国感光行业除保定的乐凯公司外,其余6 家被悉数纳入柯达麾下。柯达(中国)有限公司注册资金 3.85亿美元,美国柯达占80%,并承诺投资额 11亿美元。曾经有广泛影响的 “福达 ”、“公元” 两个商标归新企业所有,并停止使用。另外,规定已经停产的吉林辽源胶片厂,天津感光材料厂,上海感光材料工业公司2001年12 月31日前不得与他人合资,为此,美国柯达分别给予1660万元人民币, 800万美元和 1800万美元的补偿。美方并不讳言,此举旨在占领中国市场,认为中国是全球最有潜力的胶片市场。事实判断对外开放引起的国有无形资产的商品化和资本化 事实之二:一九九一年上海家用化学制品联合公司以“美加净 ”、 “露美 ”两个商标,与美国“ 庄臣” 公司建立合资企业,协议规定外商以每年支付“ 上海家化” 一千多万元的“ 利益保底费” ,取得 “美加净” 三十年的商标使用权。一九九五年秋,“ 上海家化” 又以每年支付外商1200万元的代价赎回该商标使用权。该公司总经理认为:只要努力,凭“ 美加净 ”原有的知名度,在两、三年内就可以使年销售额达5亿元左右。事实判断国企改制引起的国有无形资产的商品化和资本化一九九三年颁布的公司法使这一实践受到法律保护。公司法明确规定: “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 ”。依据这一规定,国有企业在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时,均应对无形资产进行产权界定和价值评估,或直接入股,或协议租用。事实判断国企改制引起的国有无形资产的商品化和资本化 案例之一:某锅炉集团。该企业是全国100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企业,经有关部门已批准,在通过资产、债务和人员重组之后,于1998 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B股。专利和专有技术是该企业无形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企业申报专有技术60余项,其中获国家专利4项,国家级奖5项,省部级奖7项,可分为产品设计、生产工艺、生产管理和计算机软件四大类。关于该类无形资产,按国有资产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可以在折价入股、出售和租赁使用中作出选择。事实判断国企改制引起的国有无形资产的商品化和资本化 案例之二:武汉宗关水厂。该企业的无形资产由采水权和商誉共同组成。其价值取决于四个因素。第一是资源因素,该水厂所在地具有水源丰富、水质优良、成本较低的优势。在“ 国内部分城市供水企业一九九六年度主要指标交流资料 ”中,武汉在管网水合格率和利润总额两项关键指标中名列前矛。第二是规模因素,该水厂是武汉同行业的龙头老大,日供水能力为 105万吨。据统计,武汉自来水厂的销售收入利润率与企业规模呈正相关关系。日供水量小于 20万吨的该指标为 26.86%,而大于30万吨的则为49.79% 。第三是区位因素,除了水厂临江布局、取水路经短,成本较低外,该水厂主要向城市商业区供水,由于商业用水价格高于工业和居民用水价格,致使其具有因市场结构决定的价格结构优势。事实判断国企改制引起的国有无形资产的商品化和资本化 案例之二续:第四是市场垄断因素,政府对自来水实行垄断价格的政策,该厂之所以在1996 年开始扭亏为盈,正是政府大幅提高水价所致。从与其他城市水价的对比分析看,武汉的水价仍然偏低,在企业和居民的承受范围内,政府还有适当提高水价的空间。正是基于上述无形资产的贡献,该企业有了持续获利的能力,投资者愿意以超过净资产数倍的价格购买其股票。以宗关水厂为主体的 “武汉控股 ”的成功上市,正是得益于上述组合型国有无形资产的贡献,与此同时该类国有无形资产也因溢价发行后的资本公积金转入,而得以部分资本化。事实判断政府部门行政权力异化为商品和资本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事实上处于“ 无市场、无企业 ”状态。渐进转型的模式使得我国各级各类政府机构在财政拨款入不敷出的情况下,通过与市场相联系的创收活动,将一部分行政权力异化为商品和资本,与此同时,由于市场、技术和企业产权制度的不断演变,使得某些公共产品出现向 “半公共产品” 乃至私人产品转移的趋向,进而引起基于这些公共产品的政府权力的商品化和资本化。事实判断政府部门行政权力异化为商品和资本事实之一:政府及其所属机构凭借国家权力或国家的授权取得的没有纳入预算管理的预算外收入在转型期呈快速增长的趋势。事实之二:政府及其所属机构凭借行政权力或垄断地位, 采取各种非税收入形式收取的没有纳入预算内外制度管理的制度外收入也同时发生较大规模的扩张。价值判断初始资本化主要由地方政府主导国有无形资产在对外开放中的初始资本化主要由地方政府主导, 由于地方利益和任期目标的使然,该过程更多的是在信 息不对称、不公开的条件下完成的。这里既有公有产权 并未分级所有,地方政府对国有无形资产资本化取“ 有水快流” 政策的产权制度安排的问题,也有资本市场尚不 成熟,决策当局对国有无形资产的市场价值不能作出正 确判断的问题,然而更重要的则是政府官员或由于制度惯性,或出于私利,用 “黑箱系统 ”代替 “公开市场 ”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国有土地使用权资本化中表现得尤为 突出。当前我们在对外开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就 是解决国有无形资产在初始资本化中的流失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