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江苏省特色民宿发展情况报告.pdf
1 江苏省特色民宿发展情况报告 ( 2016) 江苏省旅游局 民宿 业 的 蓬勃发展 , 逐步 形成了旅游产业的新业态, 反映了游客需求的新变化, 体现 了休闲度假的新 导向 , 契合 了乡村旅游发展的新 需求 , 涉及 美丽乡村建设 、创新创业 、 就业致富 、乡土文化复兴 等诸多 社会 诉求点 , 同时也 成为 撬动旅游业 转型 发展 与 供给侧 结构性 改革的重要 切入点 。 因此,“ 民宿 ” 发展的意义 十分 重大 。 为全面了解 掌握 全省特色民宿发展情况, 科学指导全省特色民宿健康发展, 受 我 局委托,南京尔目旅游规划设计研究所组织专家团队于 2016 年 9 月中旬起历时近 4 个月,对江苏省特色民宿进行了专题调研 。通过对全省 13 个地级市所属的特色民宿发展基本情况进行专题调研 和 全面问卷调查,同时 选取 全省 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具有代表性民宿进行 实地考察、走访, 及 与当地旅游主管部门、民宿经营者代表等进行深入座谈交流,依托综合数据, 形成我省特色 民宿发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 全省特色民宿总体发展情况 据调查 统计 , 截止 2016 年 12 月,全省各市提供特色民宿样 本 单位总量 270 家,床位数总量约 4064 个 , 特色民宿业年直接经营收益达 9484 万元, 带动 直接创业就业人数达1177 人, 实现总就业人数达 4500 人 左右 , 且近年来均保持较高的增长率提升 。 创业就业人数中 主要以吸纳当地人员为主,即 80%以上为本地居(农)民,为当地百姓提供了更多2 就业机会 , 全省特色民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对 丰富旅游业态、促进 旅游经济发展、扶贫富民、环境改善、文化传承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 二、 全省特色民宿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 苏南、苏中、苏北空间梯度差异明显 苏南地区民宿发展较快,数量较多,空间上也较为集聚,民宿总数达 191 家,占全省特色民宿总量 发展程度较好 的70.74%, 床位数 达 3187 个, 其中以苏州、无锡最多,苏州达 81 家、无锡达 44 家,占苏南特色民宿总量的 65.45%,占全省特色民宿总量的 46.30%,接近全省特色民宿总量的一半;苏中地区 民宿总数为 32 家,床位数约达 239 个;苏北地区47 家,床位数约达 638 个。 表 1 江苏省特色民宿调查情况一览表 地区 民宿数量 (家) 床位数 (个) 年经营收入 (万元) 创业就业人数 (人) 苏南 191 3187 7745.2 873 苏中 32 239 867.8 69 苏北 47 638 871 235 总计 270 4064 9484 1177 3 图 1 我省特色民宿省内宏观地域分布情况 图 2 苏南、苏中、苏北特色民宿 占比 图 3 苏南、苏中、苏北特色民宿床位数 (二) 微观选址以 古镇和乡村旅游区(点)依托型居多 我省特色民宿 主要有 “古镇依托型、乡村旅游区(点)依托型、靠近城市(环城)” 等 几种类型, 其中 古镇依托型最为典型,以古镇及其周边为选址地的民宿达 118 家,占全省特色民宿总量的 43.7%,古镇依托型民宿在苏南地区较为典型,占苏南特色民宿总量的比重高达 61.8%。同时,近年来依托乡村旅游区(点)的一些特色民宿也逐步发展起来,且以乡村自有住宅改造利用,作为旅游住宿接待为主,该类0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苏南 苏中 苏北 191 32 47 0 1000 2000 3000 4000苏南 苏中 苏北 3187 239 638 床位数(个) 苏南 71% 苏中 12% 苏北 17% 民宿数量(比重) 4 特色民宿占比达 30.7%。城市依托型(环城)特色民宿主要也是依托环城周边的旅游区点,纯粹靠近城区依托市场的特色民宿相对较少,仅占全省特色民宿总量的 7.1%。 表 2 我省特色民宿微观选址情况一览表 类型 依托 古镇 依托 乡村旅游区 靠近城市 (环城) 其他 数量(家) 118 83 19 50 所占比重 43.7% 30.7% 7.1% 18.5% 图 4 我省特色民宿微观选址情况 (三) 居民自营和社会资本投资经营 的民宿 占主体 我省特色民宿的类型主要可分为“自用住宅自主经营、社会资本投资经营、政府成立的市场化运作公司投资经营、其他(主要指其他混合型)”四大类,其中“自用住宅自主经营、社会资本投资经营”两大类最为常见,占据我省特色民宿总量的 85.1%,分别占 63.6%、 21.5%,而政府成立的市场化运作公司投资经营的相对较少,仅占 6.9%。我省自给自43.70% 30.70% 7.10% 18.50% 依托古镇 依托乡村旅游区 依托城市(环城) 其他 5 足的家庭化、作坊式民宿占据绝对比重。 图 5 我省特色民宿类型特征 (四) 民宿 业 主以青年居多,且 具有一定文化素养 民宿经营业主以男性居多,约占 67%,且其中以具有一定人生经历和阅历的中青年人士为主,年龄在 31-50 周岁的人数最多,占 69%; 年龄一般集中在 31-40 岁之间,占全体民宿经营者的 74.4%; 文化程度以“本科或大专”居多,占全体民宿经营者的 48%, ,其次是高中或 中 专,占 35%, 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多数民宿主具有一定的从事民宿经营的经验,将近三分之一的民宿主(约达 31.1%)在民宿经营方面的从业经验在 4 年以上,刚起步一年以内的新手仅在 19.2%左右。 另外, 大多数民宿经营者都在民宿经营之前做过相应的准备工作,如对 其他知名民宿、品牌民宿进行过专门考察,或邀请专业公司对民宿进行专门设计,或邀请专家进行指导,或参加过民宿经营的相关教育培训 /论坛会议等,该部分民宿约占总量的 97.0%。 63.60% 21.50% 6.90% 8.00% 自有房屋自主经营 社会资本投资经营 政府成立公司经营 其他 6 图 6 全省特色民宿主年龄分布情况 图 7 全省特色民宿主文化程度分布情况 (五) 定价以 300 元以内居多,普通家庭接待为主 我省特色民宿定价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乃至几千元不等,但是绝大多数民宿价格集中在每间 300 元以内,该部分占特色 民宿总量的 60.0%,其次是 301-500/间的民宿占民宿总量的 24.1%, 501-1000 元 /间的占民宿总量的 13.0%, 1001元 /间以上的几乎是凤毛麟角,仅占我省特色民宿总量的14%69%13%4%18 - 30 周岁31 - 50 周岁51 - 60 周岁61 周岁以上0%14%35%48%3%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或中专本科或大专研究生及以上7 2.9%。我省特色民宿以普通家庭接待为主,以特色民宿、精品民宿、品牌民宿为辅,整体接待水平 还有待提升 。 表 3 我省特色民宿价格特征一览表 价格区间 300 以内 (元 /间) 301-500 (元 /间) 501-1000 (元 /间) 1001 以上 (元 /间) 数量(家) 162 65 35 8 所占比重 60.0% 24.1% 13.0% 2.9% 图 8 我省特色民宿价格区间 (六) 年入 30 万以内居多 , 单体平均收益 有待提高 多数民宿投入相对较大,经济投入在 50 万以上的 特色民宿占 61%,其中投入在 100 万以上的就占 40%,投入在 50万以内的仅占 39%。 0 50 100 150 200300元以内 /间 301-500元 /间 501-1000元 /间 1001元以上 /间 162 65 35 8 数量(家) 8 图 9 我省特色民宿经济投入状况 我省大众化定价的民宿占绝大多数,少量精品民宿拉动性效应难以彰显,同时特色民宿年入住率普遍在 60%以内,且相当一部分年入住率不足 50%,因此,民宿行业的单体平均经营收益并不高,年经营收入在 30 万以内的占据多数,约占总数的 59.6%,且相当一部分民宿年经营收入在 10 万以内,该部分约占 28.1%。客房定价在 301-500 元之间,年收入能达到 30-50 万的民宿,其成本投入在 100-300 万元之间,年投资回报率不太高,投资回报期相对较长。 图 10 我省特色民宿年经营收入 40% 21% 39% 100万以上 50万 -100万 50万以下 28.10% 31.50% 40.40% 10万以内 10万 -30万 30万以上 9 (七) 从业人员 以 家庭成员或 亲戚为主,专业受训率不高 我省特色民宿从业人员的来源,根据民宿类型和本身经营规模的大小情况,而有所不同。自有住宅自主经营的民宿,或规模较小的特色民宿 ,其从业人员一般在 3-4 人以内,从业人员来源一般以家庭成员或自家亲戚为主,该部分民宿占民宿总量的 52.7%;外来社会资本投资的民宿,或规模相对较大的民宿,从业人员从 3-4 人至 10 人以上不等,一般会考虑从市场招牌专业从业人员,或招聘本地社区居民进行专业培训,该部分民宿占总量的 27.1%。此外,自有住宅自主经营的家庭作坊式民宿,从业人员参加专业培训率一般不高;而社会资本投资的民宿和政府成立的市场化运作公司投资经营的民宿,相对比较重视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一年一般会参加 1-2 次的培训,该部分民宿占民宿总量比重的 52.7%。但总体上来看,从业人员参加培训率仍有待提高,一年能参加 3 次以上培训的民宿仅占总量的 16.7%。 图 11 特色民宿从业人员培训状况 (八) 多数特色民宿仅有食宿功能,少数具有多样化休闲服务功能 我省特色民宿大多数能够同时具备住宿、餐饮功能,占6 2 , 3 0 . 5 %1 0 7 , 5 2 . 7 %3 4 , 1 6 . 7 %没有相关培训一年 1 - 2 次培训一年 3 次以上培训10 总量的 69.9%,其中也有 16.3%的民宿只提供住宿功能。具备“休闲娱乐、健康理疗、民俗体验、田园采摘、休闲垂钓”等中的 2 项以上服务拓展功能的民宿为数不多,仅占总量的13.8%。总体来看,我省多数特色民宿,总体功能和可 提供的服务体验较为单一,有待向多样化休闲体验功能拓展。 图 12 特色民宿所具备的接待服务功能情况 (九) 大部分 民宿的核心主题特色不突出 我省特色民宿以自然乡土风格居多,约 占 全省特色民宿总量的 47.3%;其次是古典园林风格,约占 19.7%、家庭亲子类占 11.3%、异域风情类占 8.9%、现代潮流类占 4.4%、佛禅宗教类占 3.9%、爱情浪漫类占 2.5%;同时,也有相当数量的 特色 民宿 无 明显风格特色,该部分约占 10.9%。 但是我省真正意义上具有鲜明文化主题与特色的精品民宿相对较少,绝大多数民宿的主题特色并不突出,核心主题文化元素挖掘彰显不足、主题环境氛围营造的精致度不够,使得同一类民宿产品的差异化不明显,而不同主题类型民宿产品的差异化大多数仅限装修风格风貌的差异化,文化内涵的深度表达不够。 16.30% 69.90% 13.80% 仅有住宿功能 仅有住宿和餐饮功能 兼具其他休闲娱乐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