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地震如何逃生.docx
【精选】地震,地震如何逃生 WORD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1 页 精选 地震,地震如何逃生 -WORD版 导读: 一、发生地震如何逃生 二、发生地震的前兆有哪些 三、怎样做好防震准备 发生地震如何逃生 1、发生地震如何逃生之室内 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外开阔、安全的地方。躲避时,身体应采取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的姿势。同时,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此外,要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最重要的是不要随便点灯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因燃气管线破裂泄漏的易燃易爆气体。 2、发生地震如何逃生之户外 2.1、就地选择开阔地逃生,蹲下或趴,以免摔倒。 2.2、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 2.3、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2.4、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楼房 (如过街桥、立交桥上下、高烟囱、水塔下 ),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 【精选】地震,地震如何逃生 WORD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2 页 2.5、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 ;广告牌、吊车等。 2.6、避开其他危险场所,如狭窄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高门脸、雨蓬下。 3、发生地震如何逃生之学校 3.1、地震演练的总动员大会。地震演练前,要开教师大会,部署工作,明确职责。要开学生大会,进行动员,明确纪律要求,提高对安全演练的认识,预防演练中的安全踩踏事故。 3.2、躲在掩体下 (如坚固的课桌等 )。当 地震发生时,第一考虑的是躲而不是跑。因为此时的地震破坏性最大,房屋倒塌最厉害,大多数人是在这一时间被掩埋或砸死。如果躲在跨度小的建筑内,则可以躲过地震的第一轮袭击。 3.3、迅速撤离。躲过地震的第一轮袭击后。应立即撤离,一般地震具有连续性,更大更多的地震波会继续出现。同时,从另一个角度说,受到第一轮袭击的房屋,也会倒塌,应此,你不要贪恋财物,要迅速撤离。 3.4、撤离时,应用书包或手挡住头部,直立迅速向外奔出。 3.5、来到旷野处,蹲下,挡住头部。防止飞来的实物砸伤。 发生地震的前兆有哪些 1、地下水异常 【精选】地震,地震如何逃生 WORD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3 页 地下水包括井水、泉水等。主要异常有发浑、冒泡、翻花、升温、变色、变味、突升、突降、井孔变形、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等。人们总结了震前井水变化的谚语:井水是个宝,地震有前兆。无雨泉水浑,天干井水。 2、气象异常 人们常形容地震预报科技人员是 “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 ”,这的确有道理。地震之前,气象也常常出现反常。主要有震前闷热,人焦灼烦躁,久旱不雨或霪雨绵绵,黄雾四塞,日光晦暗,怪风狂起,六月冰雹等等。 3、生物异常 许多动物的某些器官感觉特别灵敏,它能比人类提前知道一些灾害事件的发生,那些感觉十分灵敏的动物, 在感触到这种声波时,便会惊恐万状,以致出现冬蛇出洞,鱼跃水面,猪牛跳圈,狗哭狼吼等异常现象。动物异常的种类很多,有大牲畜、家禽、穴居动物、冬眠动物、鱼类等等。 怎样做好防震准备 1、家具物品摆放要安全 组合家具要连接,固定在墙上或地上 ;高大家具要固定,顶上不要放重物 ;屋门口和走廊通道不要堆放杂物 ;把牢固的家具下腾空,以备地震时藏身 ;把悬挂的物品拿下来或固定住。 【精选】地震,地震如何逃生 WORD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4 页 2、卧室的防震措施最重要 地震有时可能发生在夜间,人在睡觉时对地震的警觉力最差,并且从卧室撤往室外的路线可能较长。因此,按防震要求布置好卧室家具物品 至关重要,床铺不要放在房梁下或窗户边 ;床要远离悬挂物或易倒易碎物 ;必要时可做个抗震架加固睡床。 3、仔细放置好家中的危险品 清理家里的危险品 ;易燃物:煤油、汽油、酒精、油漆、稀料等 ;易爆品:煤气罐、氧气瓶等 ;把用不着的以上物品尽早清理掉。必须留下的要存放好。 4、准备一个家庭防震包 要结实,以便安全使用和不易被剐破 ;放在家里便于取放处。防震包里装些什么物品:饮用水、食品、衣物、药品 ;手电筒、火柴、蜡烛、收音机、干电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