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丹毒病因,丹毒症状.docx
【精选】丹毒,丹毒病因,丹毒症状 WORD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1 页 精选 丹毒,丹毒病因,丹毒症状 -WORD版 导读: 一、丹毒的概述 二、丹毒的典型症状 三、丹毒的病因病机 四、丹毒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 五、丹毒的并发症 六、丹毒的防治方案 丹毒的概述 1、定义 丹毒是一种累及真皮浅层淋巴管的感染,主要致病菌为 A组 溶血性链球菌。诱发因素为手术伤口或鼻孔、外耳道、耳垂下方、肛门、阴茎和趾间的裂隙。皮肤的任何炎症,尤其是有皲裂或溃疡的炎症为致病菌提供了侵入的途径。轻度擦伤或搔抓、头部以外损伤、不清洁的脐带结扎、预防接种和慢性小腿溃疡均可能导致此病。致病菌可潜伏于淋巴管内,引起复发。 2、别称 流火病 3、发病部位 皮肤、血液血管 4、传染性 无传染性 【精选】丹毒,丹毒病因,丹毒症状 WORD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2 页 5、高发人群 所有人 6、科室 皮肤科 丹毒的典型症状 1、丹毒的典型症状 发病前常有活动期足癣、鼻、口腔内感染病灶及 皮肤外伤史,皮损出现前常有恶寒、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婴儿有时可发生惊厥,潜伏期一般为 2 5天。 2、丹毒的分类 本病发无定处,根据其发病部位的不同又有不同的病名。 2.1、生于躯干部者,称内发丹毒。 2.2、发于头面部者,称抱头火丹。 2.3、发于小腿足部者,称流火。 2.4、新生儿多生于臀部,称赤游丹毒。 丹毒的病因病机 由于素体血分有热,外受火毒,热毒蕴结,郁阻肌肤而发 ;或由于皮肤粘膜破伤 (如鼻腔粘膜、耳道皮肤或头皮破伤,皮肤擦伤,脚湿气糜烂,毒虫咬伤,臁疮等 ),毒邪乘隙侵入而成。凡发于头 面部者,挟有风热 ;发于胸腹腰胯部者,挟有肝火 ;发于下肢者,挟有湿热 ;发于【精选】丹毒,丹毒病因,丹毒症状 WORD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3 页 新生儿者,多由胎热火毒所致。 丹毒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 1、检查方法 1.1、实验室检查 伤口及破损处的拭子革兰染色和细菌培养 ;血抗链和血白细胞 ;下肢丹毒应行足趾间皮屑真菌学检查 ;面部丹毒应行鼻旁窦放射线检查。 1.2、组织病理学检查 真皮高度水肿,毛细血管及淋巴管扩张,结缔组织肿胀,中、小动脉内皮细胞肿胀。管腔为纤维蛋白栓塞,真皮及扩张的淋巴管中有弥漫的炎性细胞浸润 (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有时可见链球菌,水肿剧烈者可见表皮内水肿或大疱。 2、鉴别方法 本病须与接触性皮炎、蜂窝组织炎、多形日光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病鉴别。 2.1、接触性皮炎 有接触史。局部红肿、边界不清楚、痒。皮疹有丘疹、水疱、大疱、糜烂、渗液、结痂等。白细胞计数不增多。 2.2、蜂窝组织炎 发病部位较深,是皮下组织发炎。患处有触痛并略微红肿,境界不明显,炎症迅速扩展和加重,以中央炎症明显,有显著的指压性水肿,以后变软,溃破化脓,排除脓汁及坏死组织。 2.3、多形日光疹 是发生在面部及暴露部位的多形发疹。其损害有红【精选】丹毒,丹毒病因,丹毒症状 WORD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4 页 斑、毛细血管扩张、水肿性红斑、斑丘疹、丘疱疹及水疱或苔癣化等多 形皮疹。 2.4、血管神经性水肿 为一种暂时性、局限性、无痛性的皮下或粘膜下水肿。多发生在组织疏松而易肿胀的部位,如眼睑、口唇、耳垂、外生殖器、喉头等处。 2.5、癣菌疹 发于小腿部的癣菌疹,常呈红斑样,水肿不明显,足癣症状减轻或治愈后症状即随之消失。 2.6、类丹毒 有接触家畜、鱼类或屠宰工作中受伤史,损害多发生于手部为紫红色,不化脓,不易发生水疱,往往没有明显的全身症状,猪丹毒杆菌培养及接种试验阳性。 丹毒的并发症 本病一般可自愈,较少并发其他疾病。婴儿和年老体弱的患者,如治疗不及时,常可发生肾炎、皮下 脓肿及败血症等并发症。 丹毒的防治方案 1、丹毒的预防方法 首先应该注意多多的休息,做到劳逸结合,还应该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在饮食上多吃清淡的食物,避免吃刺激性强的食物。 2、丹毒的治疗方法 2.1、全身治疗 原则为除去诱发因素,积极治疗原发病灶,全身症状严重者应给予必【精选】丹毒,丹毒病因,丹毒症状 WORD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5 页 要的支持疗法。 2.2、抗生素治疗 首选青霉素,可静脉或肌肉注射,体温恢复正常后仍要坚持治疗 2周左右。磺胺类药物或其他抗生素也可应用。 2.3、局部治疗 原则为消炎。局部可选用各种抗生素软膏、丹毒软膏、 20%鱼石脂软膏或纯鱼石脂贴敷。患部周围 可涂 2%碘酊或用 0.1%依沙吖啶 (利凡诺 )溶液湿敷。 对慢性复发性足癣及以下肢静脉曲张为其病因者,氦氖激光、紫外线及浅层 X线照射治疗有效,链球菌抗毒素局部注射可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