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童年恐慌”扭曲孩子心理.docx
【精选】当心! “童年恐慌 ”扭曲孩子心理 WORD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1 页 精选 当心! “童年恐慌 ”扭曲孩子心理 -WORD版 导读: “快乐的童年 =不幸福的成年 ”,时下,在教育孩子中执此冷漠观念的家长不在少数。由于家长期望过高以及学习心理压力过大,我国半数以上的中小学生长期学习超时、睡眠不足,为了所谓 “幸福的成年 ”,相当多的孩子被剥夺了快乐的童年。 不仅如此, “童年恐慌 ”现象也在孩子中蔓延,导致青少年心理问题加剧。 什么是 “童年恐慌 ”?为什么会产生 “童年恐慌 ”?怎样才能解放出来 ?近日,青少年教育专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对此做出了解释。 “童年恐慌 ”现象愈演愈烈 说起 “童年恐慌 ”,孙云晓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宁夏银川市 13 岁的小学毕业生秀秀 (化名 )在同学们兴高采烈地参加结业典礼的那一天选择了离开人世。在给父母的遗书中,秀秀写道:我是个差生,我死了可以帮您节约 10万元。 “童年恐慌 ”是指儿童因面临巨大压力不能理解也不能承受所导致的一种较强烈较持久的焦虑心态。在儿童的日常生活中,与学习有关的压力是他们面临的最主要压力,巨大的学习压力扭曲了儿童的学业动【精选】当心! “童年恐慌 ”扭曲孩子心理 WORD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2 页 机和人格发展,导致儿童认知需要缺乏,竞争需要强烈,人际关系不良,使儿童失去快乐。对于应对能力不足的儿 童来说,沉重的学业和发展压力容易使他们对未来产生不可预知的疑惑和恐惧,致使厌恶学习、厌恶生活,甚至采用极端手段来逃避压力,这一现象被称为 “童年恐慌 ”。秀秀就是处在 “童年恐慌 ”中的孩子。 令人不安的是, “童年恐慌 ”现象正有愈演愈烈之势。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相当多的儿童因学习压力大而心情不好(76.2%)、郁闷 (55.4%)和烦躁 (54.2%),部分儿童因此睡不着 (38.2%)、不想学习 (25.1%)、自卑 (24.5%),还有少数儿童甚至因此对生活绝望(9.1%)。 调查还表明,升学考试激烈 (66.9%)、考不上好大学 (41.2%)、学习压力大 (38.2%)、找不到好工作 (37.4%)、学费高 (30.0%)是中小学生认为他们未来生活将会面临的主要困难。 “童年恐慌 ”还扭曲着孩子们的生活。心理学研究发现,在人的学习过程中,不同学习目的所产生的效果也是不同的。以学习知识本身为目的的认知需要,是最稳定、最持久的内在需要,而把学习作为竞争的手段从而提高自己在群体中地位的竞争求胜需要,是最消极、最扭曲的学习需要。 为什么会产生 “童年恐慌 ” “不能上重点小学就不能上重点中学,不能上重点中学就不能上重点【精选】当心! “童年恐慌 ”扭曲孩子心理 WORD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3 页 大学 ,以后就找不到好工作 ”这个被家长和学校看来 “合情合理 ”的要求,却会让儿童对未来产生恐惧心理。 孙云晓说: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很多父母给孩子的目标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91.7%的父母希望孩子获得大专以上学历,其中 54.9%以上的父母希望孩子读到博士学位。但大学扩招至今,高校入学率也只在 20%左右,能获得博士学位的更是少之又少。调查数据还显示,83.6%的中学生父母要求孩子考试成绩要在前 15名。父母对儿童的学历期待和学习成绩要求与现实可能性严重脱节,如此高的期望和要求,对于大多数儿童来说也是绝对不可实现 的,因此很多儿童成了 失败者 ,丧失了自信,陷入恐慌和痛苦之中。 ” 以学习成绩论成败,学校过度追求升学率,是导致 “童年恐慌 ”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以学习成绩为单一的评价指标,不仅会使学校将过多的精力用在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上,而且使学生发展中许多重要的方面被忽视,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剥夺了孩子生活中的许多乐趣,也使孩子丧失了释放负面情绪、缓解压力的渠道。 浮躁、扭曲的社会价值观念和舆论导向是导致 “童年恐慌 ”的深层原因。对高考状元的热捧和对十几岁孩子考大学的宣扬,都将追逐所谓成功的压力直接对准了儿童,使儿童对未来 望而生畏,内心恐慌不已。“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这句口号,被广泛误读成竞争越早越好,完全背离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教育规律,比如幼儿园教育出现的小学化【精选】当心! “童年恐慌 ”扭曲孩子心理 WORD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4 页 倾向。毫无疑问,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摧残童年的暴力行为。 解放孩子捍卫童年 “今天的中国儿童教育亟需来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孙云晓说。 解放孩子,首先要从尊重开始。目前国际社会基本认同的童年概念包括:第一,我们必须将儿童当人看,必须承认儿童具有与成人一样的独立人格,而不是成人的附庸 ;第二,我们必须将儿童当儿童看,承认并尊重童年生活的独立价值,而不能仅仅将它看作是成人的预 备期 ;第三,儿童在成长阶段,应当为其提供与身心发展相适应的生活,儿童的个人权利、尊严应当受到社会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