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化肥产业目前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pdf
我国化肥产业目前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1 我国 化肥 产业 目前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报告摘要: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化肥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是粮食的 “ 粮食 ” 。因此,自从建国以来,为解决粮食 生产 问题,让人民吃饱饭, 我国积极推进化肥产业的发展 ,通过引入国外肥料生产企业和学习其先进生产技术,造就了一批具有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能力的国有、民营企业 ,对我国肥料产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 化肥产业健康发展,是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是整个农业发展的 基石。 但随着消费升级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 对粮食生 产提出增产到提质增效的新要求, 化肥产业 的 发展也带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目录: 1、 我国化肥产业的发展历程 2 1.1、 品种从单一到多样 2 1.2、 企业数量从少到多,竞争力从弱到强 3 2、 化肥增长跟随粮食产量, 2016 年首次接近零增长 5 3、 目前我国化肥产业面临的一些问题 6 4、化肥产业的发展趋势 10 5、 综述 15 我国化肥产业目前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2 1、 我国化肥产业 的发 展历程 1.1、 品种 从单一到多样 我国化肥从单质肥起家,到目前形成氮肥、钾肥、磷肥、 微量元素肥、 复合肥等品种丰富、用途多样的产业格局。 但氮肥仍占有较大比重, 1985 年,化肥使用量 1775.8 万吨(折纯,下同),氮肥施用量 1204.9 万吨,占比 67.9%,磷肥施用量 310.9 万吨,占比 17.5%,钾肥施用量 80.4 万吨,占比 4.5%,复合肥 179.6 万吨,占比 10.11%, 上世纪90 年代 , 王廷艾、李继进,作为硫酸钾型氮磷钾复合肥专利的主要发明人,其研发的低温转化法生产硫酸钾复合肥技术,由于工艺流程简单合理、 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好,被业内称为是硫基复合肥的里程碑。 随后,山东红日 20 万吨 每 年复合肥工程建成开工,中国复合肥产业拉开了大幕 。 2002 年,化肥施用量 4339.4 万吨,氮肥施用量 2157.3 万吨,占比 49.7%,复合肥 1040.4 万吨,占比已达 24%。到 2015 年,化肥施用量 6022.6 万吨,氮肥施用量 2361.6 万吨,占比 39.21,复合肥施用量 175.7 吨,已占到 36.13%。 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水溶肥、叶面肥等成为肥料新的品类增长点,并且随着水肥一体化的推广和农业部“两减一控”的实施,单质肥带来的 土壤板结、污染等问题也促使厂家开始转型发展复合肥、 控释肥、 生物肥、 水溶肥、叶面肥等新型高效肥料。 我国化肥产业目前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3 图 1:我国多种肥料施用量比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数,农分期农业研究院整理 1.2、 企业数量从少 到多,竞争力从 弱 到 强 建国之初 , 我国化肥产业 可以说是 非常 薄弱,化肥企业少, 生产工艺差 , 为促进 我国粮食生产,提产亩产量, 加快了化肥工业 的 发展速度。 50 年代,在吉林、兰州、太原和成都建成了 4 个氮肥厂。 1958 年,化工专家 侯德榜开发了合成氨原料气中二氧化碳脱除与碳酸氢铵生产的联合工艺, 在上海化工研究院进行了中 间试验, 1962 年在江苏丹阳投产成功,从此,一大批小型氮肥厂迅速建立起来,成为氮肥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60 70 年代 , 又先后在浙江衢州、上海吴泾和广州等地建成了 20 余座中型氮肥厂。 70 年代中期开始,又新建了一批与日产 1kt 氨配套的大型尿素厂。 80 年代 末开始至 90 年代 , 随着 改革开放的推动和加快, 为 解决国内资金不足的问题 , 利用 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政府 贷款 建设了一大批中型氮肥装置, 并对中小型氮肥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 随后 的 ” 九五 “ 计划时期 , 也是 化肥工业由计我国化肥产业目前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4 划经济管理向市场经济过度的 时期 。通过自出创新 与 引进 消化 吸收 相结合, 逐步建立起化肥工业体系, 形成 颇具市场 竞争力 的化肥企业。 截至目前, 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有 化肥 生产 企业 3000 多家 , 国有和 民 营企业 并存, 其中上市公司有 45 家 ( 部分上市企业 业务以农药为主, 涉及 化肥板块),总市值 近 3000 亿 人民币 。 表 1: 2016 年中国化肥行业前十强 2016 年中国化肥行业前 10 强 排名 化肥企业 化肥流通企业 化肥设备制造企业 新型肥料企业竞争力 1 湖北宜化集团 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 大连金州重型机器集团 江西开门子肥业 2 云天化集团 中国农资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阳煤化 工机械集团 迪斯科化工集团 3 瓮福(集团) 中化化肥控股有限公司 张家港化工机械 辽宁绿源生物农业集团 4 阳煤化工 安徽辉隆农资集团 浙江中控技术 山东远东国际生物化工 5 贵州开磷集团 庆丰农业生产资料集团 四川空分设备集团 江西天人生态 6 山东鲁北企业集团 江苏苏农农资连锁集团 重庆江北机械 青岛海大生物集团 7 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 新疆农资集团 中航黎明锦西化工 石家庄市中嘉化肥 8 施可丰化工 四川省农业生产资料集团 湖南湘东化工机械 山东史贝美肥料 9 江苏阿波罗 山东省农业生 产资料集团 湖南安淳高新技术 重庆华强生态肥业 10 中盐安徽红四方 广东天禾农资 山东天元压力容器 北京澳佳生态农业 注:部分企业为简称,由农分期农业研究院整理 我国化肥产业目前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5 2、 化肥 增长 跟随粮食产量, 2016 年首次接近零增长 2004 年,中央开始将“一号文件”固定聚焦到“三农”问题上, 针对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增长缓慢的情况,中央下发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决定在粮食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格。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的实施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保证了农民的收益,也直接促进了化肥产业的发展。农民在粮食收益可以预期的情况下,愿意对粮食的生产加大投入,化肥作为粮食增产的基本要素,成为第一个粮食增产的收益产业。 从 2004 年到 2015 年,粮食实现十二年增,化肥施用量也实现十二年增,但随着国家实行种植结构调整,最低收购价格转向目标价格,粮食产量十三年来首次出现降低, 2016 年粮食总产量 61624 万吨,比 2015 年减少约 520 万吨,化肥施用量也接近零增长。 另一方面,随着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 环保意识的增强,粗放式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无法 满足社会进步的要求。国家开始大力推进低碳减排施肥方式发展 现代 农业,要求化 肥产品向复合化、专业化、精细化转变,以满足农产品提质增效的要求 。 我国化肥产业目前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6 图 2:我国粮食总产量和化肥施用量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数,农分期农业研究院整理 3、 目前我国化肥产业 面临的一些问题 这些年 随着我国化工行 业的发展,化肥的产量、质量、品类都有较大提升,但在生产端、流通销售端、消费端都面临着一些问题 。 ( 1)、 企业自身 产能过剩,同质化严重 , 研发能力弱 2016 年我国化肥产量达到 7004.92 万吨,施用量约 6034 万吨,是全球最大的化肥生产国和 消费国。一方面供过于求,行业集中度高, 尿素产量严重过剩,尿素产能利用率 只有 78%, 磷肥产能利用率 69%。 另一方面为满足粮食生产的增效提质,复合肥料和新型肥料产能和创新不足,同质化严重。从 2016 年第二季度开始,尿素 价格一路下滑,除个别优秀企业能够盈利,大部分处在亏损状态。据国家统计局统计, 2016 年氮肥全行业亏损 222.8 亿元,较 2015 年增亏 193.9 亿元,行业亏损面 50.7%。磷肥全行业利润 6.4 亿元,大幅下降 71.7%,行业亏损面 26.9%。钾肥全行业利润 24.3 亿元,大幅下降 40.7%,行业亏损面 34.2%。 2016 年中化化肥亏损超 46 亿,云我国化肥产业目前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7 天华亏损 33 亿元,湖北宜化亏损 12.49 亿。 另一方面, 恶性 的 价格 竞争,产品同质化严重, 导致 企业利润低, 投入研发不足 , 相对于 国外,上市肥料企业市值整体 偏低, 6 万亿 的农业总产值并没有诞生市值过千亿的农药肥料企业。 2017 年 春耕时期,应是化肥等农资需求量最大,化肥厂商应是开足马力加紧生产,但据了解,山东省临沐县上百家化肥企业大量关停倒闭,归根原因整个化肥行业产量大量过剩,有的甚至达到 9 成,再加上价格恶战,最终导致抗压能力低的中小化肥企业大量倒闭。 表 2:部分化肥企业亏损一览表 部分企业亏损一览表 公司 名称 总营收(亿元) 净利润(亿元) 2015 年 2016 年 2015 年 2016 年 中化化肥 261.64 149.59 2.21 -46.36 云天化 502.67 526.34 1.01 -33.59 湖北宜化 183.37 151.82 0.35 -12.49 柳州化工 26.29 -4.85 -6.5 泸天化 30.28 0.18 -6.0 玖援集团 19.29 19.47 -1.06 -4.07 赤天化 27.61 28.57 0.15 -3.5 四川美丰 39.28 23.7 0.55 -2.5 中海石油化学 107.85 85.04 8.3 -2.16 河池化 工 6.23 3.98 -1.11 -1.89 数据来源: wind, 由 农分期农业研究院整理 我国化肥产业目前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8 ( 2)、 销售 链条过长, 品牌众多 , 赊销严重 传统的农资销售模式,为我 国农资行业的发展和粮食的增产起大巨大推动作用,厂家通过省级、市级、县 级等一级级代理,建立触及全国的分销体系网络,通过掌控其中关键经销商就可以将市场发展到全国 ,虽然这样的模式加快了品牌的扩张和市场占有率,但由于链条太长,提高了化肥的成本,到农户 手里 化肥价格 已远远高于出厂价 。 另一方面 由于信息不对称,农户的市场博弈能力有限,容易买到高价或者低质化肥,甚至假化肥,增加 经营风险和 生产成本。日前,江苏工商部门通报了2016 年化肥质量抽检结果, 2575 个抽检批次中,有 15%的产品不合格, 一些品牌 钾含量标注为 15,实际检测结果仅有 0.5。像一些地方 假化肥“忽悠团”坑农害农事件层出不穷,轻则导致减产减收,重则绝产绝收。化肥质量问题直接导致农业产量品质问题,如何解决假化肥、次化肥,帮助农户买到真化肥、好化肥,成为肥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 还有, 由于农业生产的周期性,收益的滞后性,农户对经销商往往会存在赊销现象,经销商对厂家也存在赊销现象,这无疑增加了整个产业服务体系的风险。传统 的经销模式在产能过剩模式下面临着更加严重的挑战。流通领域链条长、 赊销严重、回款周期长、加价严重,出厂价格与终端销售价格 不匹配等 成为令化肥厂商 、经销商极为头疼的问题 。 我国化肥产业目前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9 图 3:化肥 行业 产业链简图 注:图片来自网络 ( 3)、 消费端肥料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据统计, 中国的肥料复合化率水平 不到 40%,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50%,更远低于欧洲、美国等发达农业国家 70%水平 ,这有肥 料生产技术的原因,也有肥料使用方法问题。 根据 农业 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亩均化肥用量 21.9 公斤,远高于世界的平均每亩 8 公斤 水平 ,是美国的 2.6 倍,欧盟的 2.5 倍。 据统计我国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氮肥、磷肥和钾肥当季平均利用率分别为 33%、 24%、42%。其中,小麦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率分别为 32%、 19%、 44%,水稻氮我国化肥产业目前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10 肥、磷肥、钾肥利用率分别为 35%、 25%、 41%,玉米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率分别为 32%、 25%、 43%。 较低的肥料利用率不仅造成我国肥料资源的浪费,提高农业生产成本,进一步也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巨大破坏。土壤板结、土壤盐渍化、有机质含量下降、病虫害多发、水质污染等都是肥料利用率低下和过度施肥造成营养富集的后果。 ( 4)种植大户 和职业农民 崛起 ,服务 要 集中 , 规模扩大 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减少和 土地流转的 加快, 种植大户 和职业农民渐渐成为农业生产的主体, 土地种植规模 加大, 单次 购买 农资 量加大, 施 用 方法 要求 更加 科学 , 单次 投入 农资 资金量大。 传统 的经销模式终端 既没有 提供 解决 这么 大 化肥量 购买量 的物流解决方案, 也不能帮助农户解决资金 周转 问题。 4、 化肥 产业 的发展趋势 问题意味机遇,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下,一批行业人士意识到这些 问题,开始助推化肥产业 的结构性改革。 ( 1)、 产业整合、加大研发、转型升级 截止到 2016 年,我国化肥生产企业达 3000 多家,涉肥企业达上万家。有金正大、中化化肥、湖北宜化、云天化集团、史丹利等上市企业,也有众多中小型 化肥生产企业,整个行业参与者众多、竞争激烈。 随着国家对粮食生产提出新的要求、化肥行业优惠政策支持力度的减弱、环保政策的陆续出台,生产成本高、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会被淘汰,企业向规模化发展会是必然,重组兼并定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