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AI+安防行业发展研究报告.pdf
追光 AI,安防产业格局骤变2018年中国 AI+安防行业发展研究报告目录CONTENTS01 AI应用于安防行业历史发展及现状Background & Present in AI + Security Industry 安防行业 AI化发展历程AI+安防行业发展现状AI+安防企业案例02 案例分析 安防领域上市企业战略布局Case Study - Strategies of Listed Companies in Security Industry安防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战略变化安防上市企业案例分析03 AI应用安防行业场景分析AI + Security Industry Application Environment04 AI+安防行业格局变化及走向预测Trends and Forecast of AI + Security Industry警务场景民用场景附录AI+安防业务发展趋势AI+安防企业战略变化AI+安防行业格局变化Background & Present in AI + Security Industry AI应用于安防行业历史发展及现状安防行业 AI化发展历程Part.1 AI应用于安防行业历史发展及现状Part.1 AI应用于安防行业历史发展及现状安防行业 AI化发展历程发展 70年,安防领域内 AI技术应用正式落地Hopfield神经网络和 BT训练算法的提出,语音识别、语音翻译等提上日程; 关于使用科学技术预防刑事犯罪的试行规定 确定我国安防行业诞生 ,中国安防企业开始发展;Hinton提出的深度学习技术,大数据训练解决神经网络过拟合问题;达特茅斯会议确立了人工智能的概念;人工智能在多个领域内获得全方位的应用,产品智能化成为社会趋势。全国范围建设平安城市,各地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陆续展开,安防应用社会化、民用化,“大安防”市场格局呈现;安防智能化、数字监控技术日益成熟,视频监控成为安防主要立足点,安防企业逐步国际化,并开始偏向智能化。大量计算机视觉公司涌入安防市场,硬件走向高清化、智能化和网络化,越来越多的安防企业开始转型,“智慧安防”开始出现;Google大面积投入人工智能相关产品研发,图像识别技术的突破发展引领了人工智能潮流;CCTV监控摄像机的发展并未显著提高国人的安防意识。直到 1979年为止,安防产品仍以探测、报警及实体防护为主,且多应用在博物馆及保密要害单位等高价值场所; 随着中国安防产业格局初步形成,安防产品应用领域逐步扩展到金融、房地产、运输服务等行业。 进入 21世纪,视频监控产品向数字化、高清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趋势发展,在应用层面上也开始向社会化安防产品、民用市场深耕。2012年, AI技术在安防市场上得到了大规模落地与应用,人工智能开始推动传统安防产业进化和革新。 前端信号的采集和探测设备中开始加入 AI芯片,通过智能识别并筛选图像再进行传输,减小传输空间和缩短时间;后端处理平台可同时处理的前端相关产品数量大幅度增加,清晰度和识别准确度都显著提高。CCTV监控摄像机出现;20世纪 50年代 20世纪 80-90年代 21世纪初 2012年 现阶段2016年北京安博会2016年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2016智能家居市场创新大会国家标准 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正式施行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公布“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9部委提出“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宇视科技股权置换苏州科达上市海康威视获 A&S安防榜首百度指数百度媒体指数2009年 AI技术开始在多行业初步应用,其中,安防监控是人工智能最先大规模产生商业价值的领域,也成为许多 AI技术研发公司的切入点。 2012年, 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出台促使众多安防企业开始落地平安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 ,另外,天网工程和雪亮工程等国家政策整体推动了 AI安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 AI和 CV公司开始将安防领域作为其主要发展点之一。Part.1 AI应用于安防行业历史发展及现状安防行业 AI化发展历程政府推出 “平安城市”建设、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 3111”工程)建设中央部署开展“雪亮工程”建设 中国安防行业“十三五”( 2016-2020)发展规划 AI技术深入应用成为安防行业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 十三五”公共安全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智能楼宇的安防建设天网工程“二期”项目建设2016年 2017年从 2005年开始的平安城市建设,到 2011年启动的智慧城市建设,以及后续提出的天网工程、雪亮工程等安防重点项目, AI在安防领域中不断渗透,智能安防产品运用于实体事件的需求凸显。从 2012年起,传统安防企业和 AI+安防领域新兴公司都开始注重安防产品在城市建设上的应用。另外,从地区维度上看,智能安防产品的应用最先出现在人口密集区域,典型地区如珠三角、长三角以及中部地区,这些地区对于智能化安防产品需求较高、安防应用的意义较大。从 2016年智能安防的概念被大面积提及开始,各公司在全国范围内智能安防应用落地的举措愈加频繁,应用场景也从最初的公安和交通向其他行业拓展。2012年 标题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无锡国科微纳建设浦东国际机场周界安防系统 依图科技与苏州公安局合作识别套牌车 宇视科技在吉林搭建首个边境视频监控网 5月浙江推进 20个智慧城市建设示范试点项目 依图人像识别系统在厦门公安指挥中心上线 旷视科技人脸识别安防方案将在无锡市大范围试点 合肥市局与旷视科技合作上线人脸识别视频专网 旷视科技助力无锡老旧小区视频监控升级改造 云从科技与西安悦泰联合实施银川河东机场人脸识别系统 依图宁波公安人脸识别系统正式上线 2018年 3月平安科技与深圳监狱合作共建智慧监狱 武汉东湖绿道创新性部署海康威视人脸大数据系统 云南“商洽会”期间公安厅使用商汤科技 SenseFace人脸实战平台 大华“雪亮工程”解决方案在山东临沂、四川成都、江西南昌、河北和贵州等地试用 宇视科技开始在多地打造平安城市视频监控系统 上海南站上线依图蜻蜓眼人像大平台系统AI技术在安防领域全国落地应用 Part.1 AI应用于安防行业历史发展及现状 安防行业 AI化发展历程2018年2012年2011年AI+安防三大落地应用方向:视频结构化、生物识别技术、物体识别系统 中国安防行业“十三五” (2016-2020 年 )发展规划 指出,“十三五”期间, 安防行业将向规模化、自动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且到2020 年,安防企业总收入达到 8000 亿元左右,年增长率达到 10%以上,按照规划预期,到 2022年安防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近万亿。从目前行业的发展速度来看万亿目标似乎不难实现,但随着 AI技术的普及,传统安防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人们对于安防准确度、广泛程度和效率的需求。在 2017年,安防系统每天产生的海量图像和视频信息造成了严重的信息冗余,识别准确度和效率不够,并且可应用的领域较为局限。在此基础上,智能安防开始落实到产品需求上。算法、算力、数据作为 AI+安防发展的三大要素,在产品落地上主要体现在视频结构化 (对视频数据的识别和提取 )、生物识别 (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 )、物体特征识别 (车牌识别系统 )。视频结构化利用计算机视觉和视频监控分析方法对摄像机拍录的图像序列进行自动分析,包括目标检测、目标分割提取、目标识别、目标跟踪,以及对监视场景中目标行为的理解与描述,理解图像内容以及客观场景的含义,从而指导并规划行动。生物识别技术生物识别技术是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和行为特征来进行个人身份鉴定的技术。人脸、指纹、虹膜三种识别方式是目前较广泛的生物识别方式,三者的同时使用使得产品在便捷性、安全性和唯一性上都得到了保证。判定一组图像数据中是否包含某个特定的物体、图像特征或运动状态,在特定的环境中解决特定目标的识别。目前物体识别能做到的是简单几何图形识别、人体识别、印刷或手写文件识别等,在安防领域较为典型的应用是车牌识别系统,通过外设触发和视频触发两种方式,采集车辆图像,自动识别车牌。物体识别系统Part.1 AI应用于安防行业历史发展及现状安防行业 AI化发展历程需求变化:安防从事后查证向事前预警前移 Part.1 AI应用于安防行业历史发展及现状 安防行业 AI化发展历程标清 700TVL 600万像素 1080TVL 4K超高清 前端图像MEPG4 H.264 H.265 ( 更高压缩比) 视频编码传统视频行为监测 人脸识别 画面对象分析 环境分析 智能分布模拟视频监控 高清网络监控 智能化监控 多系统联动监控 监控技术实时监看事后取证模型预测事前预警重应用、重实战重建设、轻应用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完善,主动应用和事前预警成为可能;人脸识别、异常行为分析、人数计数、音频检测等智能化应用明显显示出安防从将事后查证向事前预警前移的趋势,这些应用可以有效防止各类案事件的发生;视频浓缩、视频摘要检索也全面提升了事后处理的效率和质量。此外,大数据应用下的云存储和云计算也在为构建新一代的数据中心和计算中心提供有力的保障。 安防从传统模式大踏步迈入智能新时代,从 1.0的“事后追溯”、“人防”为主升级为“实时监管”与事前预防,“技防”为主。在技术层面上,事件的发现能力、事件的分析能力、事件的研判能力、事件的处置能力、数据采集以及存储能力发展,应急响应所需的数据要涵盖流量数据、终端数据、 SIEM数据,并结合第三方数据进行分析研判。AI融入安防全产业链,上中下游均有明显的技术革新趋势产业 创新人工智能技术物体识别图像识别图像分析文本处理建立模型语境理解传感器制动器智能硬件视频算法提供商芯片制造商其他电子元器件数据、改进处理方案AI技术堂食外卖零售技术支持客户需求视频监控系统等相关产品产品需求匹配场景产业流程上游 中游 下游硬件供应商软件供应商系统集成商厂商运营服务商政府国安民用行业应用在安防产业链中,硬件设备制造、系统集成及运营服务是产业链的核心,渠道推广是产业链的经脉。未来安防产业的运营升级势在必行,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是众多企业的发展趋势。需求决定技术革新Part.1 AI应用于安防行业历史发展及现状安防行业 AI化发展历程语音识别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