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Q4私募基金投资分析报告.pptx
2018年Q4私募基金投资分析报告,2018 年 11 月 2 日,私募备案:2018 年三季度,私募基金管理人累计增加 352 家至 24255 家,已备案私募基金累计增加 483 只至 74337 只,管理基金规模累计增加 0.20 万亿元至 12.80 万亿元,较二季度和去年同期均增速放缓。其中,证券类私募管理人累计增加 95 家至 8922 家,较二季度少增 8 家(-7.77%),较去年同期少增 260家(-73.24%),证券类基金累计减少 150 只至 35833 只,比二季度少增 714 只(-126.60%),比去年同期少增 1824 只(-108.96%);证券类管理规模累计减少 0.15 万亿元至 2.39 万亿,比二季度少增 0.10 万亿元(-209.52%),比去年同期少增 0.09 万亿元(-162.74%)。私募业绩:2018 年三季度,7 月、8 月分别下跌 1.24%、1.37%,9 月虽然止跌,但只略有收益 0.06%,因而三季度证券私募仍平均亏损 2.48%,仅约 35%投顾盈利,相对指数来说,分别约有 63%、86.52%的投顾跑赢沪深 300 指数、中证 500 指数。叠加一二季度来看,今年前三季度证券私募均为下跌的情况,截至9 月末,今年以来证券私募累计亏损 7.60%,盈利投顾占比仅 26.10%,不过相对指数,分别有 78.40%、89.36%的投顾跑赢沪深 300 指数、中证 500 指数。按策略来看,三季度和今年前九月的整体情况类似,管理期货、债券策略、对冲套利策略表现较好:三季度表现较好的是程序化期货 3.06%、主观期货 1.09%、对冲套利策略 1.04%、债券策略 0.26%,表现较差的是事件驱动-6.61%、股票多头-3.97%、股票多/空-3.32%、组合策略-1.96%、复合策略-0.84%、阿尔法策略-0.46%、宏观策略-0.36%。私募投资策略:1)股票多头策略:进入四季度后,在国内外风险夹击下,投资情绪受到较大冲击,节后市场再现大跌。为纾解股权质押风险、改善企业现金流等问题,各地政府挥出系列组合拳出手援助,同时高层密集发声提振金融市场。阵阵政策暖风,叠加月末政治局会议与紧跟着的民企座谈会以及未来的 G20 贸易谈判释放利好信号,市场预期和风险偏好有望回升;这周的强力反弹也印证了此点。接下来,在内、外围风险因素犹存的情况下,不排除市场仍可能面临震动。但结合当前接近历史低位的估值水平来看,股市仍具备较好的长期战略性投资价值,建议维持超配。投顾方面,重点建议选择投研实力出众,投资经验丰富,能在顺应经济发展趋势的行业或市场主线中,立足长期业绩增长逻辑,精选个股、注重安全边际、提前布局的股票多头投顾。2)管理期货策略:新兴市场动荡风险以及中美贸易摩擦长期性与复杂性依然存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需求呈放缓态势,环保与采暖季限产对于供给端的遏制力度出现减弱。内、外宏观环境的冲击与政策性、季节性的调整构成商品市场的不确定因素,上下游产业链条存在利润博弈,对部分板块趋势造成扰动,支撑品种间的强弱分化。从既可做多也可做空的策略特性及低相关性资产配置定律出发,对管理期货类策略保持基准配置。预计商品对冲/套利策略、中短频趋势策略仍能继续占优,可在基准配置基础上适当增配,建议投资者在该类别下注重多周期、多策略的多维配置。3)债券策略:受到经济基本面、货币政策面的支撑,债市利率有望继续下行;但信用方面,宽信用政策呈现出“定向”特征,预计信用品种将延续分化格局,低评级信用利差面临继续走扩压力,高级、中高、中级的优质标的或有较好表现。整体来看,建议可适当增加债券策略配置,但考虑到中美经济和货币政策走向分化对货币政策空间的影响及信用政策的疏导效果仍待继续观察,不建议超过基准配置。投顾方面,建议投资者选择对宏观趋势把握较准、配置组合以利率债和中高或中等优质信用品种为主,并具有良好风控能力的投顾。4)宏观对冲策略:股市长期战略性机会仍在,但中短期内,股市仍面临较多内外风险扰动,令投资机会较难把握;债市受益于基本面和货币政策面的利好,利率风险不大,但信用方面将走出分化格局;商品市场上,因内外宏观环境、政策力度、季节性因素的不确定性变化,商品市场波动或增加,但多数品种可能区间震荡,主要将是套利方面的机会。总体来看,参与这三大资产市场的宏观策略有获利机会,但也面临一定考验,建议保持基准配置。投顾方面,优先选择能把握市场趋势、发挥大类配置优势、且有丰富的相关市场投资经验的宏观策略投顾。5)相对价值策略:A 股市场的风险偏好偏低、成交量萎靡、个股跌多涨少、市场偶现风格集中现象等仍将影响量化选股类模型的正常发挥。短期来看,阿尔法策略的配置定位,防御大于进攻。但我们也可观察到,经过前期的大幅调整,市场对各类风险因素已有一定消化,政策暖风在一定程度上有望稳定市场预期、增强市场信心。若后续投资者情绪得以稳定提振,将有助于策略超额收益的回升。从较长的市场周期来看,中性对冲策略能够为投资者带来相对较好的风险调整后收益,较为适合追求稳健性收益的资金配置。此外,在纷扰不息的市场中,建议适当增配波动率策略。除以上商品的多维配置,还可关注成交放量、品种扩容的期权市场策略,有助于增加整体组合的稳健收益来源。6)量化复合策略:本身策略储备丰富、能够及时把握市场投资主线的复合策略投顾从长期来看能够为投资者带来合理的年化回报。但短期来看市场缺乏稳定趋势,将会对该类投顾的量化策略择时能力有较大考验,建议调低配置比例。1 / 17,目录,123,私募基金备案情况.3私募基金总体业绩回顾 .4私募基金各策略回顾与展望.6,3.1,股票多头策略.6,3.1.13.1.2,策略回顾与简析.6策略展望与推荐.6,3.2,债券策略.7,3.2.13.2.2,策略回顾与简析.7策略展望与推荐.8,3.3,宏观对冲策略.8,3.3.13.3.2,策略回顾与简析.8策略展望与推荐.9,3.4,管理期货策略.9,3.4.13.4.2,策略回顾与简析.9策略展望与推荐.10,3.5,相对价值策略.10,3.5.13.5.2,策略回顾与简析.10策略展望与推荐.12,3.6,量化复合策略.12,3.6.13.6.2,策略回顾与简析.12策略展望与推荐.12,45,私募基金投资建议总结.13在售投顾巡礼.15,5.15.2,投顾推荐.15核心跟踪池.152 / 17,2016年11月,2017年11月,2016年1月,2016年3月,2016年5月,2016年7月,2016年9月,2017年1月,2017年3月,2017年5月,2017年7月,2017年9月,2018年1月,2018年3月,2018年5月,2018年7月,2018年5月,2016年1月,2016年3月,2016年5月,2016年7月,2016年9月,2017年1月,2017年3月,2017年5月,2017年7月,2017年9月,2018年1月,2018年3月,2018年7月,2018年9月,2016年11月,2017年11月,2017年7月,2016年11月,2017年11月,2018年9月,2016年1月,2016年3月,2016年5月,2016年7月,2016年9月,2017年1月,2017年3月,2017年5月,2017年9月,2018年1月,2018年3月,2018年5月,2018年7月,2018年9月,3 / 17,1,私募基金备案情况,截至 2018 年 9 月底,基金业协会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 24255 家,已备案私募基金 74337 只, 管理基金规模 12.80 万亿元。2018 年三季度,总备案私募管理人累计增加 352 家,较二季度少增 151 家(增幅-30.02%),较去年同期少增 1156 家(增幅-76.66%):i)从私募类型来看,增幅放缓仍然主要因为股权、创投类私募管理人增幅的下降,而本季证券类私募管理人数量累计增加 95 家至 8922 家,较二季度少增 8 家(-7.77%),较去年同期少增 260 家(-73.24%)。ii)从私募管理规模等级来看,环比来看,各规模等级均较二季度少增,同比来看,除了 100 亿以上、110 亿这两个等级的管理人为正增幅,其他等级均为少增。其中,2050 亿等级的管理人本季度减少 10 家至 639 家,不论是同比还是环比,其增速均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三季度,总备案私募管理基金数量累计增加 483 只,较二季度少增 2331 只(-82.84%),较去年同期少增 4463 只(-90.23%);其中,证券类基金备案数量累计减少 150 只至 35833 只,比二季度少增 714 只(-126.60%),比去年同期少增 1824只(-108.96%)。三季度,总管理规模累计增加 0.20 万亿元,较二季度少增 0.36 万亿元(-64.48%),较去年同期少增 0.66 万亿元(-76.78%);其中,证券类管理规模累计减少 0.15 万亿元至 2.39 万亿,比二季度少增 0.10 万亿元(-209.52%),比去年同期少增 0.09 万亿元(-162.74%)。,图 1:私募登记备案管理人数量(家,截至 2018 年 9 月),图 2:私募管理人各规模等级(家,截至 2018 年 9 月),图 3:私募登记备案管理基金数量(只,截至 2018 年 9 月),图 4:备案私募管理人规模情况(万亿元,截至 2018 年 9 月),600500400300200,700,800,900,1000,1100,1200,15000100005000,20000,25000,30000,证券,股权、创投,合计,其他(右轴),1250075002500,17500,22500,27500,4002000,600,800,1000,100亿以上,50-100亿,20-50亿,10-20亿,1-10亿-右,1亿以下-右,合计-右,8000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80000700006000050000400003000020000100000,证券,股权、创投,合计,其他(右轴),3.002.502.001.501.000.50-,14.0012.0010.008.006.004.002.00-,证券,股权、创投,实缴规模-合计,其他(右轴),4 / 17,2,私募基金总体业绩回顾,(以下相关统计样本为,从 2017/12/29 到 2018/9/30 当周有披露净值的有投顾的、非结构化产品,统计时间为 2018/10/25,由于各私募产品净值披露时间的不统一,可能会给统计结果带来部分影响。)2018 年三季度,7 月、8 月两月分别大幅下跌 1.24%、1.37%,9 月单月虽然止跌,但只略有收益 0.06%,因而三季度证券私募仍平均亏损 2.48%,仅约 35%投顾盈利,相对指数来说,分别约有 63%、86.52%的投顾跑赢沪深 300 指数、中证 500指数:三季度,统计期内私募平均有 3435 家投顾,平均收益率为-2.48%;其中,正收益投顾有 1194 家,占比 34.76%、平均盈利 4.69%;负收益投顾有 2190 家,占比 63.76%、平均亏损-6.45%;相对收益来说,有 2164家跑赢沪深 300,占比 63.00%;有 2972 家跑赢中证 500,占比 86.52%。极差方面,该策略最大的策略投顾平均收益为 269.63%,最小的策略投顾平均收益为-92.01%。叠加一二季度来看,今年前三季度证券私募均为下跌的情况,二季度跌幅最多(-4.67%),一季度跌幅最少(-1.09%),三季度居中,因而截至 9 月末,今年以来证券私募收益表现较不好,累计亏损 7.60%,盈利投顾占比仅 26.10%,不过相对指数,证券私募投顾跑赢比例较高,分别有 78.40%、 89.36%的投顾跑赢沪深 300 指数、中证 500 指数。按策略来看,三季度和今年前九月的整体情况类似,主要是管理期货、债券策略、对冲套利策略表现较好:三季度表现较好的是程序化期货 3.06%、主观期货1.09%、对冲套利策略 1.04%、债券策略 0.26%,表现较差的是事件驱动-6.61%、股票多头-3.97%、股票多/空-3.32%、组合策略-1.96%、复合策略-0.84%、阿尔法策略-0.46%、宏观策略-0.36%。今年前九个月累计表现较好的是对冲套利策略 3.29%、程序化期货策略 3.14%、阿尔法策略 2.55%、主观期货策略 1.72%、债券策略 0.17%,表现较差的是事件驱动-18.26%、股票多头-11.66%、股票多/空-7.49%、宏观策略-3.68%、复合策略-3.44%、组合策略-1.48%。 图 5:2018 年区间各策略收益情况(截至 2018 年 9 月),15.00%10.00%5.00%0.00%-5.00%-10.00%-15.00%-20.00%-25.00%,15.00%10.00%5.00%0.00%-5.00%-10.00%-15.00%-20.00%-25.00%,2018Q1,2018Q2,2018Q3,今年以来(截至201809)-右,图 6:2018 年 9 月、三季度、前九月私募各策略相对收益情况(截至 2018 年 9 月)5 / 17,5.00%0.00%-5.00%-10.00%-15.00%,5.00%0.00%-5.00%-10.00%-15.00%,2018年7月,2018年8月,2018年9月,2018Q3-右,3,私募基金各策略回顾与展望,3.1 股票多头策略3.1.1 策略回顾与简析2018 年三季度,外有中美贸易摩擦反复、美联储加息干扰及由此演绎而来的新兴市场动荡风险,内有经济下行压力增加、通胀预期升温、企业信用风险、盈利水平下滑等,市场投资情绪受到打压,成交量不断萎缩,尤其对 7 月和 8 月影响较深,9 月受下半月外围风险暂歇和政策利好刺激,略微上涨。但整季下来,各大指数均有不同程度下跌,沪深 300 指数、中证 500 指数、创业板指、中小板指分别下跌 2.05%、7.99%、12.16%、11.22%,沪市稍好于深市。行业来看,三季度绝大多数行业下跌,上涨行业只有银行、非银金融、采掘、钢铁、国防军工这五个行业,跌幅较大的行业是家用电器、纺织服装、医药生物、电子、传媒、轻工制造、有色金属,跌幅超过 10%。个股方面,主要受到 8 月份仅约 12.06%的个股上涨的拖累,且跌幅较深,整季上涨个股占比仅 23.58%。这种情况下,股票多头策略较难获利,三季度平均收益为负,盈利投顾占比不超过三成,表现较靠前的是在金融、基建有布局的投顾。同时,股票量化策略本季度的收益也受到成交量低迷、市场风格有所分化的影响,虽然仍跑赢指数,但超额收益有所降低。具体数据方面,今年三季度,1)从策略投顾表现角度看,统计期内股票多头有 1951 家投顾,平均收益率为-3.97%;其中,正收益投顾有 526 家,占比 26.96%、平均盈利 4.08%;负收益投顾有 1414 家,占比 72.48%、平均亏损-6.99%;相对收益来说,有 1097 家跑赢沪深300,占比 56.23%;有 1621 家跑赢中证 500,占比 83.09%。极差方面,该策略最大的策略投顾平均收益为 60.21%,最小的策略投顾平均收益为-92.01%。2)从策略产品表现角度看,统计期内股票多头有 6794 只产品,产品平均收益率为-3.95%;其中,正收益的产品有 1700 只,占比 25.02%、平均盈利 4.18%;负收益的产品有 5094 只,占比 74.98%、平均亏损-6.66%;相对收益来说,有 2833 只跑赢沪深 300,占比 41.70%;有 5246 只跑赢中证 500,占比 77.22%。极差方面,该策略产品最大收益为 60.21%,最小收益为-92.01%。3.1.2 策略展望与推荐1.1) 根据财富 2018 年四季度、11 月投资策略汇刊股票市场部分和最新股市情况:进入四季度后,10 月受到外围市场波动较大、内在经济数据不及预期、信用违约增加,以及股权质押风险集中暴露等风险因素的扰动,对市场情绪造成较大冲击,令股市再度大幅下跌。之后,监管层打出系列组合拳来纾解股权质押困局和改善企业现金流,同时监管高层密集发声提振股市、并频出政策化解金融风险、解决民企融资问题,并鼓励长期资金入市、扩大对外开放。政策暖风阵阵,叠加月末政治局会议也再次指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部分企业经营困难较多、长期积6 / 17,7 / 17,累的风险隐患有所暴露,并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抓住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还有紧跟着的民企座谈会上也强调了“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帮助民营经济解决发展中的困难”,以及应约同特朗普通话就中美贸易问题进行了较好的对话,令市场产生对未来的 G20 贸易谈判达成协议的预期,均在一定程度上有望稳定市场预期、提升市场风险偏好;这周的强力反弹也印证了此点。,接下来,在内、外围风险因素犹在的情况下,不排除市场仍可能面临震动。但结合当前市场估值水平来看,股市仍具备较好的长期战略性投资机会,建议维持超配。投顾方面,股票多头策略方面,仍重点建议选择投研实力出众,投资经验丰富,能在顺应经济发展趋势的行业或市场主线中,立足长期业绩增长逻辑,精选个股、注重安全边际、提前布局的股票多头投顾。,在指数增强(量化选股)策略方面,短期股市波扰较多、投资情绪偏弱、交投低迷、风格有所分化的情况会不利于偏好高活跃度、分散投资的指数增强策略,超额收益或不明显。长期来看,多项政策/措施维稳经济或缓冲下行压力,并着力化解金融风险、解决民企融资等问题,而且当前估值处于历史底部,股市长期投资价值仍在。之后若市场活跃度和风格稳定好转,能灵活切换适应市场的指数增强(量化选股)策略或能更快速获取较好的超额收益。,1.2)港股、海外:,港股方面,经过前期调整,市场对风险因素有较大的消化,面对利好可能会局部超跌反弹,但美国加息周期、新兴市场动荡风险蔓延风险、中美贸易战反复和中国经济下行风险等,仍将继续阻碍港股的上行通道。长期来看,受益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型企业的上市制度改革,及其本身低估值优势,港股仍具有长期投资价值。投顾方面,需优选投顾,选择投研实力雄厚、港股市场经验丰富、注重个股质地、风险可控的投顾。,美股方面,美国经济和企业盈利增长的逻辑正在受到利率水平走高的冲击,龙头科技股业绩情况将成为影响市场走向的关键因素,再整体考虑到目前美股的偏高估值风险、贸易摩擦扩散及新兴市场动荡风险仍可能给市场带来波动,美股投资的风险收益比较低,建议维持美股低配,择机再入。,3.2 债券策略,3.2.1 策略回顾与简析,2018 年三季度,7 月总体在经济下行压力、货币政策确认宽松、信贷政策和金融监管方面出现微调缓解信用风险的情况下,债市各券种利率下行明显,本月银行间现券和非现券日均成交量均创历史新高。8 月和 9 月在宽信用政策加码、稳经济政策出台、通胀预期升温、地方债集中发行压力、人民币持续贬值及美联储加息的压力下,债市出现回调,尤其利率品种回调较多,而信用品种有小幅上涨;成交量方面,两月银行间现券及非现券日均成交量再创新高,但信用品种成交量在 7、8月的回升后再度出现下滑。整季下来,截至 2018/9/30,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累计上行 13.47BP 至 3.52%,十年期 AAA 级企业债收益率累计下行 24.51BP 至 4.81%。利,8 / 17,差方面,所有券种均走扩,中高等级信用利差被压缩,低等级信用利差多数走扩,短端被压缩幅度大于长端。,总体来说,三季度债市,除了在 9 月机会相对较少,7、8 月均在利率品种上有阶段性机会,并在信用品种上有较多机会,市场交投也较为活跃,整季债券策略录得正收益。,具体数据方面,今年三季度,,1)从策略投顾角度来看,统计期内债券策略有157家投顾,平均收益率为0.26%;其中,正收益投顾有 98 家,占比 62.42%、平均盈利 1.87%;负收益投顾有 54 家,占比34.39%、平均亏损-2.65%;相对收益来说,有 146家跑赢沪深 300,占比 92.99%;有 153 家跑赢中证 500,占比 97.45%。极差方面,该策略最大的策略投顾平均收益为 13.42%,最小的策略投顾平均收益为-14.16%。,2)从策略产品角度来看,统计期内债券策略中有 157 家投顾、649 只产品,产品平均收益率为 0.34%;其中,正收益的产品有 452 只,占比 69.65%、平均盈利1.72%;负收益的产品有 197 只,占比 30.35%、平均亏损-2.81%;相对收益来说,有 585 只跑赢沪深 300,占比 90.14%;有 631 只跑赢中证 500,占比 97.23%。极差方面,该策略产品最大收益为 29.06%,最小收益为-51.69%。,3.2.2 策略展望与推荐,根据财富 2018 年四季度、11 月投资策略汇刊债券市场部分和最新,债券市场情况:,进入四季度,此前债市的短期扰动因素逐渐消退,债市表现回归基本面,债市,震荡上行。,接下来,受到经济基本面、货币政策面的支撑,债市利率有望继续下行;但信用方面,宽信用政策呈现出“定向”特征,预计信用品种将延续分化格局,低评级信用利差面临继续走扩压力,高级、中高、中级的优质标的或有较好表现。整体来看,建议可适当增加债券策略配置,但考虑到中美经济和货币政策走向分化对货币政策空间的影响及信用政策的疏导效果仍待继续观察,不建议超过基准配置。,投顾方面,建议投资者选择对宏观趋势把握较准、配置组合以利率债和中高或,中等优质信用品种为主,并具有良好风控能力的投顾。,3.3 宏观对冲策略,3.3.1 策略回顾与简析,三季度,股市情况较差,股票策略出现较大跌幅,虽然商品市场和债市机会令管理期货策略和债券策略都有正收益,但仍不能弥补股市亏损,致使该季度宏观策略投顾再度亏损。,具体数据方面,今年三季度,,1)从策略投顾角度来看,统计期内宏观策略有 66 家投顾,平均收益率为-0.36%;,9 / 17,其中,正收益投顾有 33 家,占比 50.00%、平均盈利 5.92%;负收益投顾有 33 家,占比50.00%、平均亏损-6.65%;相对收益来说,有 45家跑赢沪深 300,占比 68.18%;有 57 家跑赢中证 500,占比 86.36%。极差方面,该策略最大的策略投顾平均收益为 29.19%,最小的策略投顾平均收益为-20.74%。,2)从策略产品角度来看,统计期内宏观策略中有 66 家投顾、190 只产品,产品平均收益率为 0.38%;其中,正收益的产品有 99 只,占比 52.11%、平均盈利5.34%;负收益的产品有 91 只,占比 47.89%、平均亏损-5.01%;相对收益来说,有 132 只跑赢沪深 300,占比 69.47%;有 171 只跑赢中证 500,占比 90.00%。极差方面,该策略产品最大收益为 38.75%,最小收益为-26.27%。,3.3.2 策略展望与推荐,展望来看,股市长期战略性机会仍在,但中短期内,股市仍面临较多内外风险扰动,令投资机会较难把握;债市受益于基本面和货币政策面的利好,利率风险不大,但信用方面将走出分化格局;商品市场上,因内外宏观环境、政策力度、季节性因素的不确定性变化,商品市场波动或增加,但多数品种可能区间震荡,主要将是套利方面的机会。总体来看,参与这三大资产市场的宏观策略有获利机会,但也面临一定考验,建议保持基准配置。投顾方面,优先选择能把握市场趋势、发挥大类配置优势、且有丰富的相关市场投资经验的宏观策略投顾。,3.4 管理期货策略,3.4.1 策略回顾与简析,管理期货策略包括主观期货和程序化期货两种,前者主要依赖人为主观经验判断投资机会,囊括基本面和技术面分析;后者则利用计算机程序将投资逻辑转化成策略模型,一般更多采用价量数据进行程序化交易。,2018 年三季度受环保影响,大量工业品供应受限,而需求韧性较强,库存处于同期低位,工业品涨幅明显,直至 8 月下旬环保政策有所松动才出现部分回调。以万得分类来说,化工、黑色以及农副产品板块的涨幅领先,从 10%到 17%不等,而有色金属板块在全球贸易战影响下则稍显疲弱。在此背景下,管理期货类策略三季度平均收益 2.47%,今年以来平均约 2.72%,其中程序化期货平均收益略高于主观期货,在各大策略中排名仅次于对冲套利。,程序化期货,程序化期货策略一般包括趋势跟随策略和套利策略,目前国内大部分以趋势CTA 为主。若按照周期来区分,则可以分成高频(日内)、短周期(1-3 天)、中周期(3-7 天)、长周期(7 天以上或按月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