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医疗信息化发展趋势分析报告.pptx
,2019年医疗信息化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19 年 1 月 31 日,2019 年 1 月 31 日, 老龄化来袭,医保支付压力大。中国人口的老龄化问题正在逐渐加剧。截止 2017 年末,中国 65 周岁以上的人口为 1.58 亿人,相较 2016 年末增长约 828 万人。2017 年末 65 周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 11.39%,相较 2016 年的 10.85%提升约 0.54 个百分点。预计到 2020年,全国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 2.55 亿人,占总人口比重提升到 17.8%左右。老龄人口的持续增长叠加上其他诸如慢性病发病率走高、全民医保政策的落地等因素,使得全国卫生总费用保持着较快增长。与之相对应的是在扣除财政补贴情况下的城镇医保基金的缺口正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其中 2017 年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收支缺口达到 4282.19 亿元,给国家财政带来了巨大压力。 医保控费成主旋律,新机构医保局成立。医保控费成为了近几年医保基金的主旋律。去年,在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新成立的国家医疗保障局肩负起了关于医保基金的政策制定和监督管理等职责。医保局的成立解决了此前医保管理领域多方共同参与的局面,在整合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基础上,推动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从药品带量采购试点落地,到拟启动按 DRGs 付费试点,到全国范围内开展打击欺诈骗取医保基金专项行动,再到拟制定全国辅助用药目录等,都显现出医保控费的进一步趋严,医保控费也将会是当前以及未来政策制定的重要出发点。 医疗信息化成政策推进重点,软件及服务比重提升。医疗信息化投入一方面有助于推动医保控费的实施,以拟启动的按 DRGs 付费试点为例,其需要优质的临床医疗数据作为支撑,需要医院端和医保局端信息化方面支持。另一方面,医疗信息化可以提升医疗服务效率,从而起到节省医疗资源、推进医疗公平、提升医疗体验等作用,有助于缓解医疗资源紧张、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等长期问题。因此,2018 年以来医疗信息化领域的政策密集出台,医疗信息化成为政策推进的重点。在医疗信息化市场中,软件+服务的比重已经超过 50%,呈现一定的增长趋势,未来软件和服务领域的增长潜力更大。目前,医院层面对于主要信息系统的重视程度是较高的,大部分医院也有了一定的信息化建设基础。信息系统的应用也已经在保障医疗安全、提高临床业务效率、降低医院运营成本、提高病人满意度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受制于缺乏充分的信息化资金支持、缺乏人力资源支持等因素,使得医院的信息化建设面临一定的发展阻力。未来政府对于医院信息化要求的提高以及医疗信息化系统的升,本期内容提要:,医疗信息化景气向上,政策或驱动百亿增量需求,计算机行业上次评级:看好,2018.12.5计算机行业相对沪深 300 表现30.00%20.00%10.00%0.00%-10.00%-20.00%-30.00%-40.00%,计算机(申万),沪深300,级换代和功能提升有望成为医院信息化投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政策推进或带来百亿的医疗信息化增量市场。根据我们的测算,基于关于进一步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通知、关于申报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国家试点的通知等政策要求,电子病历的信息化建设投入将是未来两年确定性较高的投入方向。DRGs 的建设会带动医疗信息化需求,但其本身由于尚处试点发展的初期阶段,给医疗信息化市场带来的增量有限。互联网医院的建设由于政策方面的明确,很可能成为未来医院投入的重点方向。我们预计,三者合计带来的每年新增信息化投入规模在百亿级别,以 2017年医疗 IT 超过 400 亿元的总规模来看,将显著带来目前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的扩大。 投资建议:当前医疗信息化市场处在较高景气度中,带动了大部分医疗信息化公司业绩的快速增长。行业内存在较多优质的上市公司,业务主要集中于传统的医疗信息化软件及解决方案。当前客户覆盖情况、产品议价能力、新业务布局情况、持续研发投入情况是公司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此外,单个公司普遍的市场占有率不高,优质公司有望在市场快速发展阶段提升其市场占有率,从而带动业绩的更快增长。从去年医疗信息化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来看,单纯做医疗信息化业务的公司由于业务专注度更高更受到投资者的青睐,而年初以来股价的小幅下行使得部分公司的市盈率已经接近计算机行业平均水平。在综合考虑上述主要关注角度的情况下,我们建议重点关注卫宁健康、创业惠康,关注万达信息、麦迪科技、久远银海等公司。, 风险因素:政策风险;技术风险;经济下行风险等。,目 录老龄化来袭,医保支付压力大. 165 周岁以上人口持续增长.1医保基金面临越发严重的财政压力 .2医保控费成主旋律,新机构医保局成立.3医疗信息化成政策推进重点,软件及服务占比提升.3医疗信息化政策密集出台.3医疗信息化市场稳健增长,软件及服务比重提升.4医院信息化发展现状.5政策推进或带来百亿的医疗信息化增量市场 .7电子病历建设要求明确,未来两年迎建设高峰.7按 DRGs 付费试点工作展开,信息化支持能力需加强.9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出台,行业进入规范发展期.10百亿新增需求可期,带动市场规模扩张 .12医疗信息化上市公司比较.13医疗信息化业务基本情况比较.13主要财务数据比较.18市场表现比较.19投资建议.20风险因素.21表 目 录表 1:近年来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收支情况(亿元).2表 2:国家医保局关于医疗保障基金相关职责.3表 3:2018 年以来医疗信息化相关政策梳理.4表 4:各级医院至 2020 年的电子病历建设需求测算 .9表 5:远期 DRGs 所能带来医疗信息化投入规模.10表 6: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等文件主要内容.10表 7:未来两年电子病历、DRGs、互联网医院平台建设带来的新增医疗信息化需求测算 .13表 8:主要医疗信息化公司产品及客户覆盖情况.14表 9:主要医疗信息化公司前沿技术研发以及互联网+领域的业务布局 .17表 10:医疗信息化上市公司估值及涨跌幅比较.20,图 目 录图 1:我国 65 周岁以上人口数量及占总人口比重.1图 2: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亿人) .1图 3:全国卫生总费用、同比增速、占 GDP 比重.2图 4:全国卫生总费用中三项支出来源占比 .2图 5:我国医疗 IT 市场规模及同比增速.5图 6:我国历年医疗 IT 投入占卫生总费用比重 .5图 7:历年医院数字化投入占比情况.6图 8:医院信息化系统主要构成市场规模(百万元).6图 9:医院集中存储应用相关系统使用情况 .6图 10:2017-2018 年最受医院重视的信息系统.6图 11:医院患者 APP 中服务项目实施占比情况 .7图 12:上年度医院信息化建设投入区间比重 .7图 13:北京医院互联网医院及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互联网医院 . 11图 14:微医互联网医院. 11图 15:互联网医院上线数量变化 . 12图 16:截止 2018 年 11 月互联网医院分类数量. 12图 17:卫宁健康智慧医院系列产品. 14图 18:创业惠康产品与解决方案 . 14图 19:2017 年医疗信息化相关收入(医院). 18图 20:2017 及 2018 上半年医疗信息化相关业务营收增速(%). 18图 21:2017 年医疗信息化业务毛利率(%). 19图 22:2017 年公司研发支出占总营收的比重(%) . 19,老龄化来袭,医保支付压力大65 周岁以上人口持续增长近几年来,中国人口的老龄化问题正在逐渐加剧。根据统计局的人口数据,截止 2017 年末,中国 65 周岁以上的人口为 1.58亿人,相较 2016 年末增长约 828 万人。2017 年末 65 周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 11.39%,相较 2016 年的 10.85%提升约0.54 个百分点。根据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介绍,到 2018 年末我国 65 周岁及以上人口达到 1.67 亿人,占总人口的 11.9%。不管是从绝对数量还是相对比重来看,老龄人口的持续提升已经成为了近些年的重要趋势。根据“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预计到 2020 年,全国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 2.55 亿人,占总人口比重提升到 17.8%左右。随着预期寿命的增长和人口出生率的走低,未来老龄人口的比重有望持续上升。老龄人口的持续增长叠加上其他诸如慢性病发病率走高、全民医保政策的落地等因素,使得全国卫生总费用保持着较快增长。2017 年,全国卫生总费用约为 51598.8 亿元,人均 3712.2 元,卫生总费用占 GDP 百分比为 6.2%。自 2013 年到 2017 年全国卫生总费用的年均增速为 12.99%,总费用占 GDP 的比重也从 5.57%提升到了 6.62%。伴随着卫生总费用的快速增长,社会卫生支出的占比得到较快提升,从 2013 年的 36.0%提升到 2017 年的 41.1%。与之相对应的是个人卫生现金支出比重的下降,从 2013 年的 33.9%下降到 2017 年的 28.8%。,图 1:我国 65 周岁以上人口数量及占总人口比重,0.00%,2.00%,8.00%6.00%4.00%,10.00%,12.00%,14.00%,0,100005000,15000,20000,2010,2015,2011 2012 2013 201465周岁以上人口(万人),2016 2017 201865周岁以上人口比重,图 2: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亿人),4.01,4.33,4.73,5.36,5.71,5.97,6.66,7.44,11.77,0.00,2.00,4.00,8.006.00,10.00,12.00,14.00,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图 3:全国卫生总费用、同比增速、占 GDP 比重,5.57%,11.74%5.56%,14.72%6%,14.18%6.20%,15.00%11.34%10.00%6.20%5.00%0.00%,20.00%,50000400003000020000100000,60000,2013,2014,2015,2016,2017,全国卫生总费用(亿元),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卫生总费用同比增速,图 4:全国卫生总费用中三项支出来源占比,33.93630.1,33.236.929.9,29.9739.1530.88,28.841.230,28.841.130.1,0%,80%60%40%20%,100%,2013,2014,2015,2016,2017,政府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个人卫生现金支出(%),医保基金面临越发严重的财政压力近年来,在扣除财政补贴情况下的城镇医保基金的缺口正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其中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更为显著。 2017年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个人缴费收入仅为 1812.72 亿元,同期的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支出为 6094.91 亿元,收支缺口达到4282.19 亿元,而这部分缺口主要由财政补贴来解决。2017 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合计的收支缺口为 2250.49 亿元,相较 2013 年度的 1895.40 亿元增长约 355 亿元,不包括财政补贴下的收支缺口扩大趋势明显。表 1:近年来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收支情况(亿元),年份2013,年度总收入6,873.29,基本医疗保险费收入6,529.61,年度总支出5,666.88,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支出5,561.63,基金收支结余(不包括财政补贴)967.97,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201420152016201720132014201520162017,7,854.288,926.1110,082.0012,134.653,926.744,477.355,404.726,095.006,838.33,7,463.928,496.639,670.0011,224.43738.32843.191,114.281,406.001,812.72,6,531.707,385.568,088.009,298.363,688.384,242.984,784.855,472.006,121.16,6,422.207,257.968,013.009,192.733,601.694,075.464,539.525,156.006,094.91,1,041.721,238.671,657.002,031.70-2,863.37-3,232.27-3,425.24-3,750.00-4,282.19,医保控费成主旋律,新机构医保局成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医保控费成为了近几年医保基金的主旋律。去年,在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新成立的国家医疗保障局肩负起了关于医保基金的政策制定和监督管理等职责。医保局的成立解决了此前医保管理领域多方共同参与的局面,在整合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基础上,推动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一个强有力的统一的医保基金管理机构的设立对于解决当前医保基金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从药品带量采购试点落地,到拟启动按 DRGs 付费试点,到全国范围内开展打击欺诈骗取医保基金专项行动,再到拟制定全国辅助用药目录等,都显现出医保控费的进一步趋严,医保控费也将会是当前以及未来政策制定的重要出发点。,表 2:国家医保局关于医疗保障基金相关职责,相关职责描述,(一)拟订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医疗救助等医疗保障制度的法律法规草案、政策、规划和标准,制定部门规章并组织实施。(二)组织制定并实施医疗保障基金监督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基金安全防控机制,推进医疗保障基金支付方式改革。,(三)组织制定医疗保障筹资和待遇政策,完善动态调整和区域调剂平衡机制,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待遇标准,建立健全与筹资水平相适应的待遇调整机制。(十)职能转变。国家医疗保障局应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建立健全覆盖全民、城乡统筹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确保医保资金合理使用、安全可控,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就医需求、减轻医药费用负担。,医疗信息化成政策推进重点,软件及服务占比提升,医疗信息化政策密集出台,我们认为,医疗信息化有望成为未来政策推动的一个重要方向。一方面,医疗信息化有助于推动医保控费的实施。以拟启动的按 DRGs 付费试点为例,其需要优质的临床医疗数据作为支撑,还需要实现医院和各地医保局的数据对接,这都需要医院端和医保局端信息化方面支持。另一方面,医疗信息化可以提升医疗服务效率,从而起到节省医疗资源、推进医疗公平、提升医疗体验等作用,有助于缓解医疗资源紧张、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等长期问题。,自 2018 年以来,医疗信息化领域的政策密集出台。2018 年 4 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确定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措施,缓解看病就医难题,提升人民健康水平。会议提出提高医疗服务效率,让患者少跑腿、更便利,使更多群众能分享优质医疗资源。随后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就促进互联网与医疗健康深度融合发展作出部署,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8 月,国家卫健委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以电子病历信息化建设为核心,以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改善群众就医体验、促进智慧医院发展。9 月,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和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三份互联网医疗领域文件,对基于互联网提供的医疗服务提出了具体的规范和要求。12 月,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申报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国家试点的通知,将组织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付费国家试点申报工作。目标通过 DRGs付费试点城市深度参与,制定并完善全国统一的 DRGs 付费政策、流程和技术标准规范,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效果。表 3:2018 年以来医疗信息化相关政策梳理,时间2018.42018.42018.82018.92018.12,事件国常会确定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措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家卫健委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三份互联网医疗领域文件。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申报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国家试点的通知。,核心内容及解读一要加快二级以上医院普遍提供预约诊疗、检验检查结果查询等线上服务。允许医疗机构开展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等互联网医疗服务。二要推进远程医疗覆盖全国所有医联体和县级医院,推动东部优质医疗资源对接中西部需求。三是探索医疗机构处方与药品零售信息共享。一是健全“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从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创新“互联网+”公共卫生服务,优化“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完善“互联网+”药品供应保障服务,推进“互联网+”医疗保障结算服务,加强“互联网+”医学教育和科普服务,推进“互联网+”人工智能应用服务等七个方面,推动互联网与医疗健康服务融合发展。二是完善“互联网+医疗健康”支撑体系。加快实现医疗健康信息互通共享,健全“互联网+医疗健康”标准体系,提高医院管理和便民服务水平,提升医疗机构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及时制订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三是加强行业监管和安全保障。强化医疗质量监管,保障数据安全。提出到 2020 年,三级医院要实现电子病历信息化诊疗服务环节全覆盖;鼓励将临床路径、临床诊疗指南、技术规范和用药指南等嵌入信息系统;到 2020 年,三级医院要实现院内各诊疗环节信息互联互通,达到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 4 级水平;建立紧密型医联体的,应当实现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电子病历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对基于互联网提供的医疗服务提出了具体的规范和要求。明确了互联网诊疗、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服务的内涵。其中,互联网诊疗指通过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开展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和“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互联网诊疗的服务范围得到明确。互联网医院包括作为实体医疗机构第二名称的互联网医院,以及依托实体医疗机构独立设臵的互联网医院,即必须依托实体医疗机构开展业务。组织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付费国家试点申报工作。目标通过 DRGs 付费试点城市深度参与,制定并完善全国统一的 DRGs 付费政策、流程和技术标准规范,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效果。有利于管理部门对不同的医疗机构进行较为客观的医疗服务绩效评价,还可以进,行医保付费的管理工作。医疗信息化市场稳健增长,软件及服务比重提升医疗信息化市场主要包括医疗卫生信息化应用软件、相关硬件以及基于信息技术的系统集成服务。其中硬件以通用硬件为主,医疗信息化应用软件以及相应的集成服务为医疗信息化企业的主要业务范围。2017 年,硬件类(服务器设备、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在医院数字化升级投入中的占比为约为 44%,软件+服务的整体占比接近 56%。且近两年硬件投入占比已经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未来软件和服务领域的投入增长潜力更大。,21.22%,20.17%,20.00%,18.33%473.1,15.00%,10.67%,8.31%8.17%7.95%,根据 IDC 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 年我国医疗行业 IT 投入规模达到 427.5 亿元人民币,根据易观的预测,到 2022 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657.2 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到 9.0%。照此估算, 2017 年我国医疗行业 IT 投入占全国卫生机构卫生总费用的 0.83%,虽然相对 2012 年的 0.63%有着明显提升,但与发达国家 3%-5%的占比相比还是存在明显差距。国内医疗 IT 领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未来或将达到千亿市场规模。,图 5:我国医疗 IT 市场规模及同比增速,176.6,264.62,376.3,562.8,20.71% 519.6,23.61% 608.8,427.5318 13.61%,0.00%,218.3 9.83% 10.00%5.00%,657.2 25.00%,0,700600500400300200100,医疗IT市场规模(亿元),同比增速,图 6:我国历年医疗 IT 投入占卫生总费用比重,0.63%,0.69%,0.75%,0.78%,0.81%,0.83%,0.60%,0.65%,0.85%0.80%0.75%0.70%,2012,2013,2014,2015,2016,2017,应用软件服务是指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医院与公共卫生的管理系统和各项业务功能系统中,通过对医院、公共卫生系统进行流程化管理,实现特定的业务功能,从而提高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应用软件提供商通常需要针对客户的需求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软件定制服务,具体还可以区分为医院信息化应用软件和公共卫生信息化应用软件两大类。在医院信息化应用中,全国约 2460 家三级医院是医院 IT 市场的主要购买客户,大约 8714 家的二级医院的 IT 花费比较小但是增长较为迅速,一级医院通常规模比较小,只有基础的信息化应用。公共卫生信息化应用则包括服务于特定区域的区域卫生信息系统以及服务于公共卫生管理部门的信息系统,两者均由国家或地方财政负担建设费用。根据 IDC2015 年的数据,医院信息化投入大约是公共卫生信息化投入的 4 倍左右,但后者的发展增速略快于前者。医院信息化发展现状我国目前在医院信息化方面已经建立起了较为完备的多种信息系统,主要包括 HIS (医院信息系统)、医院核心管理系统、 EMR(电子病历)、PACS(医学影像系统)、LIS(检验科信息系统)、MIS(运营管理系统)、CIS(临床信息系统)等。其中医院核心管理系统、PACS、HIS、EMR 规模相对而言较大。,图 7:历年医院数字化投入占比情况,41.76%,38.53%,42.47%,48.10%,49.81%,43.94%,10.14%,11.66%,13.59%,0%,20%,40%,60%,80%,100%,2015年,2016年,2017年,软件,硬件,服务,图 8:医院信息化系统主要构成市场规模(百万元),2000,400,800600,12001000,16001400,2014年,2015年,根据2017-2018 年度中国医院信息化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虽然医院众多的信息系统在医院中的建设程度不尽相同,但是已经有约 95.13%的医院建设完成并开始应用包含 PACS、HMIS、EMR、LIS、CIS 中的一项或多项。其中,PACS、HMIS系统在医院中的应用比例较高,均达到 70%以上使用率。目前,医院对于未来各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视程度也有所差异,EMR系统获得了约 90%医院的重视,其后依次是 CIS、PACS、CPOE、HMIS 等。且对比往年的调查数据,排在前三位的系统始终是 EMR、CIS 和 PACS。,图 9:医院集中存储应用相关系统使用情况80.00%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