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下半年通信行业投资分析报告(5G承载网,射频器件以及CDN板块).pptx
,2018下半年通信行业投资分析报告(5G 承载网,射频器件以及 CDN 板块),2018 年 6 月 29 日,业绩有望触底回升,关注 5G 承载网,射频器件和 CDN 边缘计算板块,2018 年半年度投资策略,2018 年 6 月 29 日,采购,资本开支有望开始回升。建议关注受益于 5G 承载网建设的光通信板块,5G 重点革新领域射频器件板块,以及直接受益流量快速增长的 CDN 和边缘计算相关公司。 5G:加速部署,承载网搭建基础。5G 标准正按时间表在按部就班的制定,目前第一版已经完成。按照承载网通常需要在商用提前 1 左右年部署, 5G 承载网应在 2018 年就具备商用部署能力。5G 承载采用 C-RAN 的架构,降低了成本,因此给承载网在技术方面的更新换代提供了空间,运营商的 Capex 将向光通信设备倾斜。我们预计 5G 对光模块拉动的市场空间在,392 亿元左右,光设备的市场空间在 881 亿元左右。重点关注公司包括:光迅科技,中际旭,创。 5G:射频器件市场带来变革,国内公司有望迎头赶上。5G 给射频器件市场带来的改变主要是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给空口带来的技术升级,以及大规模机器通信给终端数量上带来的增长。射频器件市场主要分为基站侧和终端侧,基站侧射频受益 5G 网络的扁平化趋势,其价值占比将会超过 4G 时代。国内公司在放大器领域正在布局,而在滤波器领域已经占领了市场。对终端侧射频器件而言,集成度是关键,其价值更高。据 Yole 预计,手机射频前端 2016-2022 年复合增速为 14%,其中滤波器为第一大市场,年复合年增长率为 21%,功率放大器为第二大市场,复合年增长率近 1%。目前国内厂商在终端射频前端积累较少,只在低端分立器件上占领部分市场,5G 时代有望取得突破。重点关注公司包括:三安光电,信维通信。 流量爆发带动 CDN 市场高度景气,未来向边缘计算演进。传统的 CDN 更多地借助缓存数据,提高近地节点数据传输的性能。未来随着高清视频、VR/AR、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的普及,CDN 将从传统的以缓存业务为中心的 IO 密集型系统演化为边缘计算系统。赛迪,本期内容提要: 行业整体业绩有望触底反弹:2017 年年报显示,通信行业上市公司营收同比增长 6.92%,归母净利润同比上升了 2.37%。而一季度的整体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了 37.36%和15.22%,显示整体业绩有恢复增长的趋势。2017 年业绩表现平平主要因为运营商资本开支处于低谷所致,自运营商 4G 建设高峰期过后资本开支一直在下滑,2018 年三大运营商资本开支将继续减少 172 亿元。展望 2019 年,由于 5G 预商用网将开始建设,承载网设备开始,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研究投资策略通信行业上次评级:看好,2018.3.27,1.210.80.60.40.20,通信行业相对沪深 300 表现30.00%20.00%10.00%0.00%-10.00%-20.00%-30.00%-40.00%,成交金额,通信(申万),沪深300,顾问预计 2018 和 2019 年 CDN 市场规模为 181 和 249.4 亿元,保持快速增长。而边缘计算是一个潜在爆发的市场,根据 Research and Markets 提供的研究报告,其市场规模预计将从 2017 年的 1.858 亿美元增长到 2022 年的 8.386 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高达 35.2%。,基于边缘计算广阔的应用前景,亚马逊、微软、谷歌等大企业相继布局。重点关注公司包括:网宿科技,日海智能。, 行业评级和投资策略:2018 年上半年,通信板块的行情受着中美贸易战和中兴“禁运”事件影响波动较大。我们认为,贸易战虽然不会很快结束,但对市场的影响已经被消化。而中兴“禁运”虽然还未有定论,但态势已经朝好的方向发展。中国在 5G 通信标准上握有较强的话语权,提交的 5G 国际标准文稿占全球 32%,牵头的标准化项目占比达 40%。我们看好未来 2 年5G 给中国通信产业带来巨大发展机会,因此维持“看好”评级。, 风险因素:中美贸易战升级,5G 商业化进展不达预期,互联网巨头对 CDN 行业冲击超出预,期。,目 录2018 下半年通信行业展望.32017 年通信行业表现平平,2018 年有望触底反弹.3运营商业绩实现平稳增长,资本开支仍处于低位.3运营商开支保持较低水平,关注光通信,物联网和专网通信.45G 加速部署,承载网搭建基础.55G 第一版标准即将完成,.5承载网搭建基础架构,建设即将启动 .65G 承载网革新推动光通信产业繁荣.95G 拉动光模块市场测算.9关注公司 .11射频器件技术革新催生巨大市场.13射频器件是通信行业最确定成长市场 .14基站射频器件市场周期性强,5G 产业化在即.16终端射频前端集成度高,价值和数量翻倍增长.18关注公司 .22CDN 市场受流量爆发带动前景无虞,逐渐向边缘计算框架演进 .23CDN 解决网络边缘的拥堵,边缘计算进弥补云计算不足 .23流量快速增长推动 CDN 需求 .24边缘计算应用前景广阔,各大巨头纷纷布局.30关注公司 .33行业评级与投资策略.36行业评级 .36投资策略 .36风险因素.39,图 目 录图 1:2011-2017 年通信板块整体营业收入及同比增长.3图 2:2011-2017 年通信板块整体归母净利润及同比增长.3图 3:三大运营商资本开支(亿元).4图 4:NSA 和 SA 组网的差别 .6图 5:移动通信无线接入网(RAN)结构.7图 6:C-RAN 架构 .7图 7:分组增强型 OTN+IPRAN 组网方案.8图 8:端到端分组增强型 OTN 方案.8图 9:5G 承载对光模块和设备的需求.9图 10:世界主要国家 5G 频段.15图 11:3W 以上功率器件市场占比.18图 12:3W 以上功率器件器件未来增长.18图 13:通信终端射频前端构成.19图 14:射频前端和的市场规模.19图 15:通信终端射频前端的工艺趋势.20图 16:化合物半导体在功率器件中的应用范围.20图 17:声波滤波器适用的频段和性能.21图 18:CDN 加速原理.24图 19:边缘计算与云计算的关系 .24图 20:中国 CDN 市场规模.27图 21:2015-2017 网宿科技单季毛利率.28图 22:阿里云节点分布.29图 23:腾讯云节点分布.29图 24:边缘计算在车联网中的应用.31,图 25:移动边缘计算下沉降低时延.32表 目 录表 1:各板块 2017 年及 2018Q1 营收和净利润 .5表 2:5G 前传的方案及其优缺点.8表 3:5G 中传和回传光模块市场容量预测(每 12000 站) .10表 4:中国移动关于无源波分设备的集采情况.10表 5:5G 前传光设备的市场容量预测 .10表 6:5G 中传和回传光设备市场容量预测(每 12000 站) .11表 7:射频范围电磁波应用范围.14表 8:毫米波制造工艺与低频段射频器件制造工艺对比.16表 8:运营商不限流量套餐对比.25表 9.主要厂商 CDN 服务范围 .30表 10:产业链公司布局边缘计算情况 .33表 11:重点公司估值情况.36,0.00%,2018 下半年通信行业展望2017 年通信行业表现平平,2018 年有望触底反弹2017 年年报显示,通信行业上市公司营收同比增长 6.9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2.37%。归母净利润跟随着运营商资本开支波动,近两年维持低位,说明通信行业的利润还仰仗运营商的大规模投入。 2018 年一季度报显示,通信行业整体营收同比增长 15.2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37.36%,显示整体业绩有恢复快速增长的趋势。,图 1:2011-2017 年通信板块整体营业收入及同比增长,图 2:2011-2017 年通信板块整体归母净利润及同比增长,运营商业绩实现平稳增长,资本开支仍处于低位2017 年国内三大运营商的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平稳增长,其中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 2017 年总营收分别为 7418,2748 和 3662 亿元,合计 13828 亿元,较上年增长 3.50%,净利润分别为 1144,17 和 188 亿元,合计 1349 亿元,较上年增长 5.83%。三大运营商的转型的努力初见成效,经过 4G 时代的大规模投入,目前已经在收获期,未来业绩有望不断向好,为 5G 时代的投入打下基础。运营商资本开支方面,在基本完成 4G 网络覆盖,以及提速降费大背景下,三大运营商在 2018 年将延续缩减投资的策略,其财报预计资本支出今年将减少 172 亿元。其中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的计划资本开支分别下降 114亿元和 137 亿元,而中国联通的计划资本开支上升 78.7 亿元。联通从 4G 时代开始,其基础设施便落后于移动和电信,2017 年成功实现了混改,网络建设有望迎头赶上。展望 2019 年,由于 5G 预商用网将开始建设,承载,14.27%,11.28%,2.81%,7.11%,5.11%,0.00%,10.00%8.00%6.92%6.00%4.00%2.00%,14.00%12.00%,16.00%,0,40000000300000002000000010000000,6000000050000000,7000000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营业收入(万元),同比增长,24.46%,63.86%,58.59%,11.95%41.86%,60.00%,20.00%2.37%20.00%40.00%,60.00%40.00%,80.00%,0.00,1,200,000.001,000,000.00800,000.00600,000.00400,000.00200,000.00,1,800,000.001,600,000.001,400,000.00,2,000,000.0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归母净利润(万元),同比增长,网设备开始采购,资本开支有望开始回升。图 3:三大运营商资本开支(亿元),运营商开支保持较低水平,关注光通信,物联网和专网通信2017 年通信子版块大数据、光器件,光纤光缆和物联网表现抢眼,营业收入实现增速分别为:48.6%,30.5%,24.5%和 20.9%,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增速分别为:67.6%、22.7%、30.1%和 16.7%。2018 年一季度这四个板块继续延续了快速增长的态势。其中大数据板块的增长主要由权重股梅泰诺收购 BBHI 在 2017 年 Q2 开始并表所致。我们认为,5G 网络的大规模投入是未来两年通信板块强于大市的中期逻辑,流量快速增长带动网络和云基础设施扩容是长期逻辑,建议关注受益于 5G 承载网建设的光通信板块,5G 重点革新领域射频器件板块,以及直接受益流量快速增长的 CDN 和边缘计算相关公司。,2.42%,10.39%,25.25%,29.28%,9.69%,15.14%,7.23%,17.67%,12.89%11.38%,16.37%,13.44%18.78%,20.00%30.00%,5.59%10.00%,10.00%0.00%,20.00%,30.00%,40.00%,1,000.00500.000.00,1,500.00,3,000.002,500.002,000.00,3,500.00,4,500.004,000.00,5,000.00,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E,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同比增长,表 1:各板块 2017 年及 2018Q1 营收和净利润,板块名称大数据光器件光纤光缆物联网专网通信网络优化车联网北斗导航数据中心基站射频和天线通信设备通信设备运营商军工通信增值运营服务,2017 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8.630.524.520.919.517.917.716.315.88.05.95.90.0-2.4-2.9,2017 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7.622.730.116.723.6-60.6-40.513.1-0.4-502.9194.9194.929.8-22.4-271.2,2018 年 Q1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8.850.525.829.456.216.111.532.822.711.010.610.67.913.7-15.8,2018 年 Q1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82.549.323.712.5124.8-18.2-17.441.316.186.526.826.8211.951.2-115.9,5G 加速部署,承载网搭建基础5G 第一版标准即将完成,2018 年 5 月 21 日至 25 日, 3GPP 在韩国釜山召开 5G 第一阶段标准制定的最后一场会议。本次会议完成了 5G第一阶段标准制定,最终确定 5G 商业化的相关标准技术。从 5G 标准的制定进程看,去年 12 月,3GPP 批准了使用现有 4G LTE 作为基础进行 5G 连接的 5G 非独立(NSA)标准。本次的釜山会议将完成 5G 独立标准(SA),9 月进入冻结状态。5G 非独立组网指 4G 与 5G 联合组网,这种方式需要使用 4G 基站和 4G 核心网,以 4G 作为控制面的锚点,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 5G 接入。非独立组网可以满足激进运营商利用现有 LTE 网络资源,降低建设成本,实现 5GNR 快速部署的需求。但 NSA 架构将无法充分发挥 5G 系统低时延的技术特点,也无法通过网络切片实现对多样化业务需求的灵活支持。5G 独立组网(SA)的则全部使用 5G 网络架构,不需要依靠 4G 网络而单独工作。其,无线接入网和核心网都将采用全新 5G 标准。,全球移动通信市场多年来增长乏力的事实已经表明,运营商必须致力于开辟新的市场空间和收入来源,才能保障,自身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因此从长远来看,不支持新业务的 NSA 只是一个过渡方案。目前,运营商在首次部署5G 时采取的方案各有不同,国外运营商大部分倾向选择 NSA 模式,而国内运营商除了中国联通倾向直接使用SA 模式部署。中国运营商在 3G 落后,4G 跟随,到 5G 领先,采用更纯粹的 SA 组网体现了引导 5G 产业链的意志。,图 4:NSA 和 SA 组网的差别,承载网搭建基础架构,建设即将启动,从 2018 年开始所有国家运营商都在做 5G 的试商用,但真正到了 2020 年之后下半年或者 2021 年之后才开始大规模的商用。中国三家运营商的目标是在 2019 年下半年、2020 年初的时候正式商用 5G。而承载网通常需要在商用前提前 1 左右年部署,因此 5G 承载应在 2018 年就具备商用部署能力。因此从 2017 年开始,运营商和设备商都在积极制定 5G 承载网的标准,并拿出解决方案。从部署角度来看,中国移动已经有明确的时间表,计划2017 年完成现网测试,2018 年开始商用化规模实验,2019 年小规模商用,2020 年规模商用;而中国电信在,2017 年 9 月也发布了 5G 承载白皮书,并将进行实验室和现网的测试。国际上包括 VDF,TEF,KT 和 softbank等运营商都在积极研究和测试 5G 承载产品。而华为、中兴、烽火为首的主流厂商早已发布 5G 承载解决方案,并可提供用于小规模外场试点的 5G 承载设备,满足 5G 承载功能性验证。承载网是无线接入网实体上的一个综合的概念,包括其网络架构和相应的技术,用来实现多种业务的承载。在2G/3G 时代, RRH 和 BBU是合在一起的,因此,承载网络指的是 BBU到核心网之间的数据回传网络。而到 4G/5G之后,无线接入网逐渐向 C-RAN 结构演进。 C-RAN 由中国移动提出,其中 C 既可以指“集中式”也可以指“云”。在新的架构中,BBU 被集中到一个机房中(BBU 池),采取云计算和虚拟化技术实现资源共享和动态调度。这样做的好处是大大减少基站机房数量,减少能耗,实现低成本,高带宽和灵活度的运营。在中国移动的试验中,C-RAN 架构可以使 CAPEX(新建基站)节省 30%,而 OPEX(运营中)节省 53%。BBU 集中化管理后,需要增加一层网络将 RRU 与 BBU 池连接起来,即为前传网络,而回传网络仍为 BBU 池到核心网之间的连接网络。5G 到独立组网(SA)的阶段,5G 承载网将全面采用 C-RAN 架构,并且在对 BBU 集中部署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将 BBU 分为 CU(Centralized Unit)和 DU(Distributed Unit),这样做的好处是:使得管理更加灵活,以满足移动边缘计算的需求,便于软硬件解耦,进一步增强无线网的软件化能力。这样,在CU 和 DU 之间又将增加一层中传网络。,图 5:移动通信无线接入网(RAN)结构,图 6:C-RAN 架构,前传技术:光纤直驱为主。5G 承载网前传主要的方案有裸纤直驱,无源波分,WDM/OTN 和以太网技术,各种解决方案都有其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我们推断,虽然 5G 承载方案仍未最终确定,但国内运营商前传采用光纤直驱的比重将较大,主要因为国内光纤资源丰富,并且可以使用微带微缆来增加光纤数量并削减光缆,的安装成本。此外,由于 C-RAN 架构降低了运营商的总体部署成本,因此在光纤投入方面将减缓资金压力。表 2:5G 前传的方案及其优缺点,技术方案光纤直连无源波分,实现方式点到点直连采用无源和分拨器复用到一根光纤,优点时延最低部署最简单节省光纤资源光器件时延小维护简单,缺点耗费大量光纤资源没有网络保护无线设备支持有限传输距离受限没有网络保护,WDM/OTN,采用 WDM/OTN 实现多个站点多路前传信号的复用和透明传输,节省光纤资源,大带宽低时延可以利用开销提供延时测量和补偿,有网络保护,设备成本高,Ethernet(以太网),采用分组技术,利用统计复用特性实现流量汇聚,节省光纤资源支持点到多点传输线路带宽利用率高,需要解决低时延业务的区分识别和快速转发、高精度同步等问题需要兼容基于 TDM 技术的 CPRI 信号传输。,中传和回传技术:采用 OTN 网络。5G 中传和回传对于承载网在带宽、组网灵活性、网络切片等方面需求基本一致,因此可以采用统一的承载方案。目前业界呼声较高的是分组增强型 OTN 技术。城域 OTN 网络架构与 5G中传/回传的承载需求是匹配的,其中骨干层/汇聚层与 5G 回传网络对应,接入层则与中传对应。其集合了光域和电域处理的优势,能提供巨大的传送容量,具有超低时延、波长一跳直达等优势,通过增强分组处理和路由转发能力,可以满足 5G 承载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网络切片等需求。而且,OTN 经多年发展,技术稳定可靠,并有成熟的体系化标准支撑,可以在已经规模部署的 OTN 现网上实现平滑升级。,图 7:分组增强型 OTN+IPRAN 组网方案,图 8:端到端分组增强型 OTN 方案,5G 承载网革新推动光通信产业繁荣5G 拉动光模块市场测算,前传光模块需求:前传所需的光模块数量比较明晰,按照每个宏基站对应 3 个 AAU,每个 AAU 需要 2 个光模块,400 万宏基站对应了 2400 万光模块。其中我们预计无源 WDM 的前传解决方案占整体方案的 15%,因此 15%的光模块的需求是彩光,其余为灰光。而整体方案中,我们预计有 20%需要用到 50G 的速率,剩余是 25G 的速率。光模块的级别方面,前传的距离为 10km 左右,因此使用 LR 级别的光模块。目前 25G 的 LR 光模块价格大约为 1400 元,50G 的为 2000 元左右,按照到 2021 年大规模部署时的价格将降到目前价格的 50%(每年价格下降 20%),彩光模块的价格约为灰光模块价格的 1.5 倍来计算,前传光模块的市场大约在 200 亿元左右。,中传和回传光模块需求:我们则根据中国电信的模型来推算。假设 12000 个基站,每 8 个基站接入一个接入环,每 6 个接入环连接到 1 个汇聚设备,每 6 个汇聚设备形成一个汇聚环,共有 42 个汇聚环,4 个核心设备。汇聚层节点距离为 40km 左右,我们判断使用 ER 级别的光模块,而核心层的 200G 和 400G 光模块将使用相干技术。经过测算,目前每 12000 个基站所需中传和回传的光模块市场容量为 5755 万元,400 万基站的市场规模为 192亿元。加上前传光模块的需求,整体市场规模在 392 亿元左右。,图 9:5G 承载对光模块和设备的需求,表 3:5G 中传和回传光模块市场容量预测(每 12000 站),网层设备核心设备汇聚设备接入设备合计,数量4425025015001500-,上下行上行下行上行下行上行下行-,光模块速率400G200G200G50G50G10G-,光模块数量94226216-,光模块级别相干相干相干ERERLR-,2017 年单价(元)14000070000700001300013000200-,2021 年单价(元)7000035000350006500650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