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科技赋能供给创造需求.pdf
亿欧智库2020年度分析师发布会亿欧智库 Copyright reserved to EqualOcean Intelligence, December 20202020 EqualOcean Intelligence Annual Analyst Conference数字化转型:科技赋能 供给创造需求 Insights into 5G in 2021: Commercialization Takes Off2021年5G机遇洞察及商业化新起点 2 2020洞察:5G基站建设步入规模化效应,带动中上游厂商显性受益 9 万亿欧智库:中国各地5G基站建设情况单位:万座 u 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中国5G基站数量达70万座,占全球比重近7成;亿欧智库根据各地方政府5G基站建设数量信息披露,整理出了全国各地5G基站建设情况,广东省位列第一,数量超10万座;江苏、上海紧随其后,数量整体超过6万座。u 2020年中国5G基站建设进入爆发期,以华为、中兴为代表的电信厂商收入占比在全球市场中快速提升,2020年Q1两家厂商5G设备市场份额约占全球50%,规模化建设效应使得中游设备厂商显性受益,同时拉动了上游零部件及原材料的需求增长。 2020年11月23日,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发展论坛上,工信部副部长刘烈宏披露,中国已经建成全球最大5G网络,5G基站达70万个。2020年11月全国5G基站数量 35.3%23.8%20.3%10.4%10.2%2019Q4 35.7%24.6%15.8%9.3%13.2%2020Q131.2%25.2%18.9%15.0%9.7%2019Q3 爱立信 华为 三星 中兴诺基亚 其他亿欧智库:全球5G电信设备市场份额排名单位:% 数据来源:中国各地5G基站数量来自公开资料整理,整理披露时间集中截止在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电信设备市场数据参考DellOro Group市场数据报告 30%20%010%40%2018 28%28% 2019 28%2020Q1 31%2020H1亿欧智库:全球电信设备市场收入占比单位:%华为 思科诺基亚 爱立信中兴 3 2020洞察:R16标准冻结,行业垂直应用曙光凸显,促进企业端服务升级与转型u 2020年7月,国际标准组织3GPP宣布R16标准冻结,相比于R15标准,R16围绕垂直行业应用拓展和原有功能应用增强两大方面进行了完善升级,在eMBB基础上,加强了uRLLC场景的应用部署能力,同时对mMTC进行了补充,这意味着5G将开启垂直行业的应用拓展,在面向工业互联网、车联网及其他行业方向上,赋能更多企业(B端)用户,从而实现产业端的5G提速和商业价值驱动。 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增强)车辆通信V2X非公共网络(NPN)非授权频谱(NR-U)时间敏感网络(TSN)增强网络切片 接入回传一体化(IAB)终端节能(UE节能)增强多天线技术(MIMO增强)移动性增强增强双连接/载波聚合 超可靠低延迟通信(URLLC)的增强,满足无人驾驶、工业互联及自动化、交通控制、远程制造、远程手术等场景需求 增加了更多对于毫米波波束的增强功能,进一步提高峰值速率和数据容量 支持V2V(车与车)和V2I(车与路边单元)直连通信,优化感知、调度、重传等控制技术,实现丰富的车联网应用将5G扩展到传统的公共移动网络之外,对于使能垂直行业数字化转型至关重要用非授权频谱提升系统容量基于以太网协议标准解决数据报文在数据链路层中确定性传输问题,保障工业互联网业务数据互联互通和高质量传送对网络切片功能的增强,在原有基础上标准化了两个部分 降低终端功耗,提高用户体验增强了波束管理和CSI反馈,支持多个传输点到单个UE的传输,以及多个UE天线在上行链路的全功率传输无线接入和无线回传联合设计,通过扩展NR以支持无线回传来替代光纤回传,为毫米波部署提供方便增强5G网络的移动性,能够做到没有间断的零秒切换,赋予了终端一定主动权的条件切换 功能 基本介绍原有功能 应用增强垂直行业应用扩展 应用能力拓展已有能力升级现有运维降本增效5G NR5G系统-第一阶段 mMTC(物联网)车联网第二阶段 网络切片API接口开放 服务化架构LTE提升5G系统第二阶段车联网第三阶段工业物联网 URLLC增强 非授权频谱(NR) 4K/8K视频AR/VR eMBB场景(C端应用) 云游戏 高速移动上网运动控制分离自动化过程自动化配电自动化 远程控制 无人驾驶智能交通系统铁路通信5G标准R15-R165G应用uRLLC场景(B端应用) 铁路移动通信系统5G效率提升 铁路移动通信系统第二阶段增强型公用API框架 2020年7月R16冻结2019年5月R15 Late Drop冻结 参考资料:3GPP,公开资料整理 亿欧智库:5G R16标准重点内容简介 4 2020洞察:5G基站耗能依然高居不下,软硬降耗成为关键突破 16.9 149.1 281.3 413.5 545.7 678 809.928.6 252.3 476.1 699.8 923.6 1147.3 1370.6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 u 根据公开数据统计,5G基站单站功耗是4G基站的23倍,约为3-4kW,理论满载条件下,5G单基站设备全年电费约为2万元左右;据行业专家综合考虑基站功耗和运行效率测算,2020年5G基站电费开支在150-252亿元,且随着基站增长最高增可达1370亿元,高昂的电费开支陡然提升了5G应用成本。因此,基站“软硬”降耗成为5G规模化普及的关键突破,同时也将带动新的产业机遇。亿欧智库:2019-2025年5G基站电费开支范围预测 单位:亿元品牌 5G设备 型号 功耗(最大) 单基站合计功率(3AAU不含BBU) 单基站耗电万元/年华为 BBU 5900 2000W 3792W 约1.9-2.3AAU AAU5619 1264W中兴 BBU V9200 1200W 3300WAAU 19611 1100W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亿欧智库整理 设备方向站点方向 网络方向 新架构新材料新指标政策方向 通过5G设备架构优化,实现节能目标,如天线滤波器一体化设计方案采用新材料对现有设备中的材料进行替换,达到提高功效、降低能耗的目标,如散热材料等在指标设定上进行优化,提升设备运行中的功耗使用 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对5G基站实行错峰用电、深度休眠等举措,实现智能化运维节能网络级节能重点从网络协同角度打造多系统节能方案,通过节省硬件板卡配置从而实现功耗降低,如基站资源池共享等;另一方面打造多网协作节能系统等运营优化,通过精密空调、自然冷源的使用,降低空调电力使用成本,节约电力供电方式改造,基站用电由转供电改直供电,降低供电成本应用储能设备,调整峰谷时段用电,采用锂电池进行削峰填谷,节省电费支出自主发电、自给自用,通过光伏、风力发电等方式就近发电供基站使用 地方政府政策支持降低5G网络电费,如用电补贴、降低电价等供配电 调配运维 亿欧智库:5G基站能耗优化策略整理 5 2020洞察:5G建设带动边缘概念火热,加速边缘计算市场需求u 低延时场景应用特性对通信网络需求达到新高度,对5G网络的部署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在人工智能技术的驱动下,计算力从中心向边缘端延伸成为必然趋势,从而成为加速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自动驾驶等场景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基于此产生了一系列边缘化技术,包括边缘节点、云边缘、边缘云、边缘网管、边缘应用等,并在“边缘计算”概念融合下丰富发展。 692 962 1,334 1,782 2,308 2,952 3,754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 2021e2017 2022e2020e2018 2019 2023e+39% +30% 数据来源:亿欧智库2020中国云计算行业研究报告,GSMA5G时代的边缘计算 亿欧智库:2018-2023e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单位:亿元电信运营商 网络设备供应商云服务商算法类服务商 边缘计算(Multi-Acess Edge Computing)又称MEC,是在靠近物或数据源头的网络边缘侧,融合网络、计算、存储、应用等核心能力的分布式开放平台,就近提供边缘智能服务,满足行业数字化在敏捷联接、实时业务、数据优化、应用智能、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的关键需求。uRLLC应用代表(超可靠低延时) 中心云 边缘云(MEC部署)5G网络终端应用 无人驾驶智能运维 远程操控远程手术 智能监控 柔性制造 连接性约束性 分布性融合性亿欧智库:5G边缘计算部署示意图主要特点 连接 硬件服务 软件 车联网无人驾驶汽车 智慧园区 远程驾驶(遥控) 柔性制造 安全、治安和监控现场工业机器人 流量管理 远程操作(智慧光口)手术远程指导 机器维护 石油和天然气游戏和电竞 环境数据实时监控 远程诊断(医疗)智能运营(智能工厂) 车辆编队 远程手术 物流 发电和储能 沉浸式店内环境 互联医院 能源传输 沉浸式游戏高 亿欧智库:中国边缘计算潜在场景需求度 亿欧智库:5G边缘计算核心参与者 边缘计算参与主体分为四类主体,分别在连接、硬件、软件、服务四大方向上提供技术及产品支持。 边缘计算部署同样将会带来新的市场增长点,未来超过5成的数据将在边缘端,成为推动中国云计算市场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6 2020洞察:泛终端模组性价比显性提升,推动原有软硬产品迭代升级 150 100 20050100150200 2023e2019 2020e -42% 0.2 0.5 2.5 5.1 5.4 5.5 2.4 6.2 16.4 15.6 17.5 13.9 16.2 14.0 16.84.0 9.0 2.0 4.0 11.0 8.0 11.0 24.0 22.0 16.0 24.0 14.0 22.0 26.0 16.00.3 0.8 3.3 8.4 13.8 5.5 7.8 14.1 30.4 46.1 63.6 77.5 93.7 108.0 124.09.0 18.0 20.0 24.0 35.0 8.0 19.0 43.0 65.0 81.0 105.0 119.0 141.0 167.0 183.0010203040506070 1月 5月9月 10月3月2月8月 10月 11月 12月 4月 6月 7月 8月 9月5G手机出货量(百万部) 5G手机上市机型(部) 5G手机累计出货量(百万部) 5G手机累计上市机型(部) 亿欧智库:5G模组价格预测单位:美元亿欧智库:5G手机出货量及上市机型亿欧智库:5G模组构造及应用领域5G模组供应商:华为、移远通信、四川爱联、广和通、高新兴、美格智能、龙尚科技、芯讯通、中移物联、闻泰科技、日海智能基带芯片存储芯片射频芯片PCB板分立器件结构件及其他模组器件构成 CPE家庭网关高清电视AR/VR工业路由器机顶盒车载终端视频监控工业互联网应用领域 2019年最低单价约3000元/部 2020年最低单价约900元/部 5G模组是将基带芯片、射频芯片、存储芯片、电容电阻等各类元器件集成到一块电路板上,提供标准接口,各类物联网终端通过嵌入物联网通信模块快速实现通信功能。 5G模组作为终端应用的连接器,对于5G规模化商业应用及行业创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AGV、无人机、机器人、摄像头等行业泛终端产品中广泛应用。 根据华为预测数据,2019年5G模组价格大约在150美元,预计2020年价格将下探至100美元,到2023年有望达到20美元,价格的持续下降将为5G商业场景提供重要支撑,加速行业数字化转型。 数据来源:信通院,公开资料整理 u 受5G逐渐规模化建设和应用推广,5G泛终端模组的性价比逐渐提升,模组款式持续增加,价格稳定下降,为5G泛终端应用创新和升级提供了重要保障,加速推动了原有产品迭代升级,繁荣5G终端产品生态,推动应用领域数字化转型升级。 7 2021趋势:5G小基站完善建设将成为部分局域性网络覆盖方案u 相比5G宏基站,5G小基站在弥补信号缺口、增强信号强度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实现“补盲”“扩容”的主要功能,同时,5G小基站部署灵活、成本低、功耗低,并能满足不同领域的差异化需求,因此将成为部分局域性网络覆盖方案在2021年快速推广。u 亿欧智库根据5G建设进展,预计2020年全年新增5G基站约70万座,未来4年,5G基站新增量将保持9.6%的复合增长;公开资料显示,未来5G多数应用场景将发生在室内,因此小基站的渗透率将不断提升,预计从2020年的6%扩大增长至2023年的35%。 13 70 76 83 92020406080100120140 2023E2019 2020E 2021E 2022E+9.6% 亿欧智库:2019-2023年中国5G基站新增量预测单位:万座 图片来源:佰才邦官网 增强信号强度弥补信号缺口 部署灵活成本低功耗低建站简便 灯杆 车站 工厂 写字楼 购物中心部署场景 主要作用5G小基站产品示意图 实现边缘业务解决方案覆盖满足差异化需求 优势特点 小基站渗透率 8 2021趋势:游戏、视频、虚拟现实等远程文娱、办公类应用将成为5G商业化落地的主要终端u 受疫情影响,文娱、远程办公类应用成为众多消费用户及企业员工在疫情期间生活、工作的重要方式,且2021年仍将长时间持续,而5G的建设完善将为众多创新应用提供底层支撑,如云游戏、4K/8K高清视频、AR/VR应用等,并成为2021年5G大规模商业落地的主要终端领域。游戏 5G的推广加速了云游戏的市场增长,衍生出了新的游戏体验模式,云游戏市场规模预计在2021年突破15亿元。同时,也将推动移动游戏市场增长至2500亿元左右。 视频4K/8k高清视频在2020年中逐渐推广应用,在5G通信不断完善下,预计2020年将加速推动短视频、高清直播、赛事直播的应用,带动视频产业规模增长至约7500亿元。 AR/VR5G+VR/AR在国家鼓励推动下,成为新型消费模式,并迅速扩大成长,AR/VR设备出货量持续高速增长,预计2021年将带动其相关产业规模将增长至1500亿元左右。 远程办公2020年受疫情影响,使得远程办公迅速火热,带动了众多远程办公软件的应用发展,而在5G技术支持下,2021年将会不断升级优化,市场规模约增长至465亿元。1,884 2,543 01,0002,0003,000 20212020 158 +35% 5,493 7,57002,0004,0006,0008,000 2020 2021+38% 900 1,49405001,0001,500 2020 2021+66% 375 4650100200300400500 2020 2021+24%数据参考来源:Greenlight Insights,CNNIC,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移动游戏 云游戏亿欧智库:游戏市场规模预测单位:亿元 亿欧智库:视频市场规模预测单位:亿元 亿欧智库:AR/VR市场规模预测单位:亿元 亿欧智库:远程办公市场规模预测单位:亿元 9 2021趋势:5G将助力传统企业在监控、巡检、自动化控制方向率先展开数字化转型u 基于5G基站的城市级覆盖,以及R16标准的冻结,低延时场景的应用将快速推进,通过5G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孪生等技术的融合赋能,传统企业将在监控、巡检、自动化控制方向率先开展数字化转型,实现感知方向的数据打通,达到智能化应用升级,并在2021年覆盖多个行业领域,然后逐步向更深等级的数字应用延展开来。 区块链人工智能 大数据 云计算 AR/VR 边缘计算数字孪生监控设备 无人机 机器人 传感器 3C设备设备监测 生产监控 远程操控无人巡检 智能预警 自动化加工 物料转运配送缺损检测 精准维护 智能决策 智能生产 应急处理 无人驾驶 过程管控 配置数字化感知数字化认知数字化 5G技术赋能设备层 智能应用数字应用 基础硬件层的智能化,以AIOT为代表,包含机器人、无人机等终端产品 数据流的沉淀应用,依托新兴技术,实现感知类的数字化应用全业务流程的数字化应用,拥有全感知、全连接、全场景、全智能的综合服务能力监控 巡检 自动化控制 10 2021趋势:封闭类无人化场景趋向成熟推广化,港口、矿区、仓储、运输等5G智能无人化应用将促进商业形态转变u 从5G技术商业化应用来看,在主要应用领域成熟度方向中,能源电力、安防的应用成熟度最高,主要基于视频监控类的安全监测和生产检测等;在5G推动未来数字化转型应用需求来看,安防、交通出行、医疗、能源、制造领域的迫切度目前较高。u 亿欧智库根据行业应用预测,2021年5G带来的成熟应用将进一步得到推广,园区、安防、能源电力、交通出行领域有望率先实现小规模化落地,封闭类无人化场景应用将成为重点推广方向,促进以园区为代表的港口、矿区、仓储、运输等商业形态加速改变。 金融石油化工 交通出行能源电力家居 安防制造农业 物流教育 医疗零售 园区政务地产泛娱乐 3.73.63.43.43.33.33.13.02.92.92.72.62.52.52.32.1园区物流地产交通出行安防泛娱乐能源电力制造石油化工金融家居零售教育政务农业医疗5G推动数字化应用迫切度5G业务落地应用成熟度 亿欧智库:5G商业化应用行业趋势预测分析 亿欧智库:2021年5G潜在规模化应用行业排名 010203040507070809101011030406 12注释:5G商业化应用分析及2021潜在规模化应用行业排名基于行业专家问卷调研,通过行业专家技术理解及商业化认知,从技术应用成熟度、数字化转型推动迫切度、潜在市场规模进行1-10分的预测评判 5G相关市场规模 11 亿欧EqualOcean新经济企业竞争力分析模型5G基础篇亿欧智库:2020年Q4季度5G通信设备竞争力分析 亿欧智库:2020年Q4季度5G通信模组竞争力分析 A:华为 爱立信 B:中兴、三星、诺基亚 C:大唐电信、富士通、日本电气 B:美格智能、日海智能、高新兴、芯讯通、闻泰科技、移远通信、广和通 C:四川爱联、龙尚科技 12 Insights into AI in 2021: New Business Scenarios and Trends2021年人工智能商业落地研究及趋势洞察 13 2020洞察:数字经济发展重要引擎,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快速增长u 数字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经过了互联网时代,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已在2019年达到35.8万亿元。而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的深入发展,人工智能将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中国丰富的产业环境为人工智能提供了各种应用场景,人工智能也将极大程度上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促进智能产业与实体经济呈现紧密融合的趋势。 亿欧智库:人工智能产业结构 555.7 718.2 929.3 1230.4 1630.20500100015002000 2018 2019 2020F 2021F 2022F亿欧智库: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亿元)16.2 18.6 22.6 27.2 31.3 35.826.1% 27.5% 30.1% 32.9% 34.8% 36.2%0204060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万亿元) 数字经济占GDP比重亿欧智库:2014-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及占GDP比重 亿欧智库:产业数字化将是数字经济新蓝海数字经济数字经济是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将数据转化为价值的经济形态数字产业化基础电信、电子制造、软件及服务、互联网产业数字化ICT投入在农业、工业、服务业的贡献 信息产业增加值信息技术(5G、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在其他产业中应用产生的价值 行业应用技术层基础层 AI芯片 传感器 服务器技术应用算法理论 机器学习 知识图谱 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 智能语音 自然语言处理安防 交通 医疗 金融 制造教育 农业 家居 物流 14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亿欧分析 2020洞察:疫情催化人工智能加速落地,新基建为人工智能提供发展沃土u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对社会治安及经济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各家人工智能企业针对疫情防控、资源调度的需求,快速反应迅速开发相关产品,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u 据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工信部电子知识产权中心发布数据,截至2020年10月,我国创新主体在疫情防控相关人工智能技术方面申请专利达3036件,主要分布于疫情监测、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领域。 亿欧智库:新基建加快人工智能落地速度人工智能大数据监控疫情平台疫情防控平台AI体温检测平台 智能外呼平台 消毒机器人亿欧智库:人工智能应用有效协助疫情防控在线问诊平台 数据挖掘计算机视觉 智能语音技术机器人技术 知识图谱 u 人工智能产业可分为基础层、技术层以及应用层,其中基础层为:算力和数据,技术层则是人工智能算法和技术,如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识别等,应用层为终端应用。u 在新基建中,人工智能是技术底座,其基础层和技术层分别对应新基建的信息基础设施和融合基础设施,对传统物理基础设施进行智能升级。 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 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 新技术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 算力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 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而形成的基础设施: 智能交通基础设施 智慧能源基础设施 支撑科学研究、技术研发、产品研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科教基础设施 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 AI芯片(ASIC、GPU、FPGA) 智能传感器 人工智能算法 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识别、NLP、知识图谱) 人工智能人才培养 人工智能应用孵化 人工智能基础研究 基础层技术层科研 人工智能应用 15 u 虽然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技术看起来可以应用在多个领域,但想要赚钱依然十分艰难。高昂的研发成本和碎片化的落地场景一直是人工智能企业所面对的问题。以CV四小龙为例,眼下CV四小龙中已有3家分别向港交所、沪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据财报公布截至他们递交申请,刨除优先公允价值后仅有成立时间相对较早的旷视开始开始步入盈利阶段,云从和依图仍未转至盈利阶段。亿欧认为旷视的盈利预示着未来2-3年内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企业将开始扭亏为盈。2020洞察:人工智能企业盈利仍然困难,但盈利曙光并非遥遥无期 3.13 14.27 9.490.64 4.83 7.80 2.180.69 3.04 7.17 3.81旷视 云从 依图-1.42 0.32 0.33-1.24 -2.00 -17.63 -2.98-1.83 -6.16 -10.23 -3.63营收(亿元)净利润(亿元) 2017 2018 2019上半年 2019 2020上半年亿欧智库:旷视、云从、依图例年营收及净利润情况(刨除优先股公允价值) 目前人工智能技术高度依赖数据,但是数据的共享与获取仍比较初级,而机器学习需要大量的数据,想要做出理想的产品需要耗费巨大成本。 此外,有不少算法企业切入上游芯片设计领域,致力于打通产业链致力于提供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芯片设计将很大程度上增加企业的负担。 机遇困境亿欧智库:AI企业盈利痛点 落地场景同样至关重要,虽然目前落地较快且较为成熟的是计算机视觉在安防领域的应用、NLP和智能语音技术在智能客服领域的应用,机器人技术在工业制造的应用。但是随着业务场景的复杂度和进入壁垒变得更高,对业务场景理解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高成本 落地场景 2.054 6.130.594 1.48 4.54 2.471.01 2.91 6.57 3.812017 2018 2019 2020上半年旷视 云从 依图亿欧智库:旷视、云从、依图例年研发投入(亿元) 以云从为例,2020年上半年云从研发投入占比未112%。虽然高额的研发投入拉长了企业盈利节点,但在以技术见长的人工智能领域,高研发投入将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提供有力支撑。 亿欧智库:调研企业2019年研发投入强度(n=83)90%以上7090%(含90%)5070%(含70%)3050%(含50%)1030%(含30%)10%及以下 16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问卷调研、亿欧分析 2020洞察:私募投资回归理性,整体投资阶段由早期向中期过渡u 巨额资金的涌入哺育了一批优秀人工智能企业,但也带来了人工智能的虚假繁荣和资本泡沫。“落地难,盈利难” 一直是人工智能产业面对的问题,高昂的前期投入换来的却是未知的回报,迫使资本回归理性。据亿欧智库统计,人工智能私募投资热度在2017-2018年达到顶峰后,投资频次和投资额度开始逐年回落,2019年全年投资频次仅为2018年的49%,而2020年1-11月人工智能投资频数相较2019年又是同比下降31%。2018年至2020年1-11月投资金额从1873亿元降至517亿元,下滑72%。u 据亿欧智库统计,早期项目投资频数下降明显,由2016年的292减至2020年1-11月的21。行业投资阶段整体向中期过渡。人工智能初创企业投资风口已过。 54 92 243 539 740 807 843 413 28135.1 64.9 282.1 578.8 1327.0 1278.4 1873.5 792.2 517.0 0300600900 1200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亿欧智库:2012-2020年11月中国人工智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情况 (1-11月) 5.6% 4.3% 2.5% 4.1% 5.3% 4.6% 3.8% 1.2% 0.4%50.0% 38.0% 46.1% 45.3% 39.5% 30.4% 24.1% 12.3% 7.5%35.2% 32.6% 31.7% 35.8% 40.1% 44.6% 44.6% 47.9% 42.7% 1.9% 18.5% 10.3% 8.3% 9.2% 11.9% 12.9% 18.6% 21.4%3.7% 4.3% 5.8% 2.8% 1.9% 3.0% 6.6% 7.0% 11.4%3.7% 1.1% 2.5% 2.4% 1.2% 1.9% 2.1% 3.4% 3.6%1.1% 1.2% 1.3% 2.8% 3.7% 5.8% 9.4% 13.2% 0%20%40%60% 80%100%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种子轮 天使轮 Pre-A/A/A+ Pre-B/B/B+ C轮/C+轮 D至Pre-IPO 战略投资 亿欧智库:2012-2020年11月中国人工智能私募股权投资轮次分布 17数据来源:亿欧数据、亿欧分析 u 从2012年开始,中国AI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猛,AI初创企业数量在2015年达到顶峰,而后AI创业热度逐步降温,据亿欧统计,2012年到2020年11月,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共创立1720家,其中43%的企业都是在2015和2016年成立的。而2020年1-11月仅成立33家AI企业,仅为2016年的9%。新成立公司越来越少表明AI创业已经逐渐步入尾声。u 在所有人工智能企业中,技术应用占比最高的是计算机视觉,包括了图像识别、视频结构化、人脸识别等。其次是数据挖掘、机器学习、机器人技术、智能语音技术。 98 136 262 382 356 290 126 37 330100200300400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亿欧智库:2012-2020年11月中国人工智能领域初创企业成立情况 (1-11月) 亿欧智库:人工智能企业技术分布 18 2020洞察: 16个行业,1720家人工智能企业,AI创业机会收窄 数据来源:亿欧数据、亿欧分析 u 融合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特征,“5G+云计算+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将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5G是快速有效的数据传输通路,云计算能够提供强大的算力和丰富的服务。而基于强大的传输能力、强大的算力,AI技术可以在多个方面提升企业的数字化能力。 从海量数据中挖掘潜在价值,帮助企业做出更明治的决策。人工智能应用将提升企业业务流程的灵活性和响应效率,优化企业运营,降低企业成本。企业数字化转型 人工智能商业落地助力加速2020年的疫情出现,加速了人工智能商业落地的步伐。虽然疫情已经相对缓和,但让众多企业意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意义。未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成熟将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企业数字化转型脚步的加快也将带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产生了较小的阻碍作用基本没有影响产生了较小的促进作用产生了较大的促进作用亿欧智库:调研AI企业受新冠疫情影响情况 AI技术将在数字化企业得到普遍应用,包括从研发、采购、生产、营销、客服等全业务条线。业务流程数据价值挖掘加强人机协作,增强员工工作能力,提升员工工作效率。赋能员工 19 2021趋势: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人工智能构筑数字经济动力引擎 u 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加大在人工智能的投入,将人工智能作为企业业务发展的核心。但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在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冲击网络安全、社会治理的不确定性,因此人工智能安全成为未来行业关注的重点方向。人工智能安全主要分为三部分:人工智能安全管理、人工智能技术安全(即人工智能自身安全)以及人工智能安全应用,其中人工智能自身安全和安全应用将是人工智能安全发展的重点。2021趋势:人工智能安全将成为行业关注重点人工 智能安全应用v政策法规标准规范 技术手段安全评估数据安全 模型安全网络防护数据管理 信息审查 智能安防 金融风控舆情监控人工智能安全 人工智能技术安全人工智能安全管理亿欧智库:人工智能安全体系架构 参考来源:中国信通院人工智能安全白皮书;数据来源:Markets and Markets 人工智能技术安全:降低人工智能不成熟性给网络空间和国家社会带来的安全风险; 人工智能安全应用:推动人工智能在网络安全和公共安全领域深度应用; 人工智能安全管理:构建人工智能安全管理体系。 识别结果汽车计算机视觉识别对抗性噪声 计算机视觉识别 未知亿欧智库:人工智能技术安全风险示例 8.8 38.22019 2026F23.3%亿欧智库:2019-2026全球人工智能网络安全市场规模(十亿美元) 在安全应用方面,人工智能已经在智能安防找到了大规模落地场景,而网络安全方面人工智能已从初期的恶意软件监测发展至入侵检测、态势分析、云防御、反欺诈、物联网安全、安全运维等诸多领域,未来人工智能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市场将快速增长。 人工智能系统在设计上将面对5大挑战,分别是:软硬件安全、数据完整性、模型保密性、数据隐私性、模型鲁棒性。 人工智能安全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安全 人工智能技术安全将成为企业用户关注重点 5.2%2019网络安全市场人工智能应用在网络安全市场占比 20 u 目前,传统的CPU架构无法满足深度学习对算力的需求,因此,具有海量数据并行计算能力、能够加速计算处理的人工智能芯片应运而生,并且目前已经形成了“无芯片,不AI”的局面。但是,光有先进的硬件和架构是不够的,无法让客户快速使用,也无法将硬件算力转化为可观的计算性能,因此,开发软硬件全栈式解决方案将成为未来AI芯片重要竞力。 36.20 80.80 121.04 181.92 275.79 425.00 653.64 2017 2018 2019 2020F 2021F 2022F 2023F数据来源:赛迪智库、亿欧智库 亿欧智库: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预测(亿元) 亿欧智库:OpenAI发布的AI计算量统计 自2012年以来,最大规模的人工智能训练运行所使用的计算量呈指数增长,3.5个月翻一倍(AI界的摩尔定律),远超摩尔定律的24个月翻一翻。 自行设计芯片有能力设计芯片的企业就会自行设计芯片,成为整合芯片设计业务的系统集成商 寻找合作无能力设计芯片的企业便会另寻芯片设计代工企业的协助完成方案亿欧智库:AI企业寻求专用芯片2021趋势:软硬融合提升能效,AI专用芯片已成趋势 21 2021趋势:众多AI企业集中IPO,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或将超过30家u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愈发成熟,场景逐步明晰,越来越多的初创人工智能企业开始在其所在赛道发力,人工智能领域也在不断诞生独角兽企业,据胡润研究院数据,2020年中国共有独角兽公司227家,其中人工智能领域有独角兽企业21家,同比增长40%。u 当人工智能在一级市场的热度逐步消退,上市就成为一些成立较早,发展较为成熟的人工智能企业继续发展的选择,尤其是科创板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为仍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扭亏为盈的企业提供资本支撑。 57.1%28.6%7.1%7.1% 生物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亿欧智库:科创板上市未盈利企业对应领域数量及占比 据亿欧统计,科创板上市前未盈利企业共14家,其中57%为生物医疗领域企业,28.6%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企业。在这14家企业中,就有5家为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包括“AI芯片第一股”的寒武纪。企业 成立时间 科创板IPO状态云知声 2012年 已问询云从 2015年 已受理依图 2012年 已问询 云天励飞 2017年 上市辅导亿欧智库:潜在2021年科创板IPO企业 39 21 18 16 16 14 14 13 12 10电子商务 人工智能 金融科技 健康科技 物流 传媒和娱乐 共享经济 软件服务 新能源汽车 教育科技亿欧智库:2020中国独角兽数量前十领域 30家 据胡润研究院数据,2020年中国共有独角兽公司227家,其中人工智能领域有独角兽企业21家,仅次 于电子商务领域。 亿欧预测,随着越来越多人工智能企业发展成熟,一部分准独角兽企业将于2021年晋升为独角兽企业,2021年中国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将超过30家。 2021年中国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35.70%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占比科创板上市未盈利企业 14家 3 10 15 21 30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2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亿欧分析 计算机视觉领域企业竞争力分析模型 23 Insights into Cloud in 2021: Market Shifts and Trends云计算市场发展格局与趋势 24 云计算市场高速增长u 2019年的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1883亿美元。同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约1334亿元,其中公有云市场规模达到689亿,2015到2019的复合增长率高达61%,该行业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2020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在估算达到2253亿美元,增速短期保持在18%以上,并有望在2023年超过3500亿美元。根据亿欧智库估算,2020年中国的公有云市场将超过1000亿元,年增速54.6%;IaaS的部分会超过700亿元,SaaS和PaaS基数相对较小,规模增长速度维持在50%以上。u 全球的云计算发展中SaaS市场份额最高,IaaS次之,PaaS市场份额最低。根据中国信通院的数据,中国的云计算行业结构仍旧处在一个倒置的阶段,IaaS的市场规模占比最大,并且短期内仍将保持这个趋势。 20.9% 19.7% 18.0% 16.9% 15.8%5,5003,000 2204,0002,500500 121,0001,5002,0003,5004,5005,0006,000 241868101416202022E2021E 3,1062018 2019 2020E 2023E1,558亿美元 1,883 2,253 2,658 3,597增速 SaaSIaaS PaaS亿欧智库:全球云计算市场增长规模及增速 来源:Gartner, 2020年1月 65.0% 55.9% 64.9% 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