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行业深度报告②:高端铝材:承新能源东风需求进入爆发期.pdf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相关主管机关核准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据此开展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业务。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机构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正在或将要与本研究报告所分析的企业发展业务关系。因此,投资者应当考虑到本公司可能存在对报告的客观性 产生影响的利益冲突,不应视本证券研究报告为作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深 度 报 告 【 行 业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 有色金属行业 高端铝材:承新能源东风,需求进入爆 发期 铝行业深度报告 核心观点 铝加工材 : 交通运输用铝占比、增速双领先, 20 年同比 增 速 达 29%。 规模上, 19 年我国铝材产量占全球总量的 54%,达 3580 万吨,但每年仍有 30-40 万 吨高端铝材依赖进口; 产品结构上, 以铝挤压材和铝延压材为主,合计占比约 90%; 市场格局方面 ,产能 分布较为 集中度 , 58%的产能集中在 5 个省市中, 但行业格局较为分散 , 我国规模最大 铝型材生产企业 忠旺集团 20 年 产量约占 全国 铝挤压 总量 仅约 4%; 应用领域上, 建筑用铝始终保持消费量最高,消费 占比保持在 30%左右。交通运输消费增速 最高, 20 年 同比 增速高达 29%,机 械设备和包装品增速 25%, 但占比仍处于较低水平。 汽车用铝 : 20-25 年 全球 汽车用铝需求 年复合增速为 8.6%,其中新能源用铝 年增速或达 49%。 在新能源和轻量化的浪潮带动下,预计 2025 年全球汽车用 铝需求将达 1885 万吨, 20-25 年年复合增速为 8.8%,以 20 年为基,相当于 25 年全球车市将额外带动铝材 635 万吨的需求增量 ,其中板材需求增速将高 于铸材 。 国内企业与全球龙头企业吨毛利水平尚有差距,产能扩张受建设周期 和技术设备限制。 航空航天用铝 : 预计全球客机用铝 20-24、 25-39 年均需求分别为 17.8、 44.2 万吨 。 全球客机 20-24 年年均用铝需求或仍低于疫情前水平,但随着疫情的恢 复,全球航空业将重返增长通道,预计 25-39 年全球客机用铝年均需求或 提升 至 44.2 万吨 。 在我国自主研发的 ARJ17 和 C919 机型量产带动下,我国航空 用铝产业有望崛起,其中第三代航空用铝材料铝锂合金或是未来重点发展方 向。 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 在轻量化和新能源浪潮下, 交通用铝需求将快速提升, 未来增速将超铝材需 求整体水平,建议关注在汽车和航空用板布局较早,并且产能 稳步 扩张的 南 山铝业 (600219,未评级 ),以及向高端铝材转型、布局轨交铝型材和交通用 铝板带材的 明泰铝业 (601677,未评级 )等。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增速显著放缓。 新冠疫情蔓延风险。 国内及海外新能源汽车行业政策发生重大变化。 企业产能计划变动。 Table_BaseInfo 行业评级 看好 中性 看淡 (维持 ) 国家 /地区 中国 行业 有色金属行业 报告发布日期 2021 年 08 月 04 日 行业表现 资料来源: WIND、东方证券研究所 证券分析师 刘洋 021-63325888*6084 执业证书编号: S0860520010002 联系人 李一冉 相关报告 产能周期日渐式微,电解铝盈利有望持续: 铝行业深度 2021-07-21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 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一、 HeaderTable_TypeTitle 二、 有色金属行业深度报告 三、 高端铝材:承新能源东风,需求进入爆发期 四、 2 目 录 一、 铝材:交通用铝快速增长,将超过建筑成为铝第一大应用领域 . 6 (一 ) 分类:以铝型材和板带箔为主,建筑地产、交通运输应用占比近半 . 6 (二 ) 行业现状:产量位居全球第一,但市场集中度低,高端铝材年进口数十万吨 . 8 (三 ) 应用趋势:交通运输用铝正快速增长, 20 年同比增速达 29% . 10 二、 汽车用铝:未来 5 年增速或达 8.6%,其中新能源用铝增速达 49% . 12 (一 ) 需求: 轻量化和新能源有望带动汽车铝化率提升,结构上轧材用量将明显提升 . 12 (二 ) 供给:国内高端铝加工企业南山铝业、常铝股份位列大众、特斯拉供应商名单 . 18 (三 ) 行业壁垒:产能扩张受建设周期长、技术壁垒高、认证标准严三大壁垒限制 . 21 三、 航空用铝:需求短期仍受疫情影响,长期年均需求或达 44 万吨 . 23 (一 ) 需求:预计全球客机用铝 20-24、 25-39 年均需求分别为 17.8、 44.2 万吨 . 23 (二 ) 供给:国内龙头铝加工企业南山铝业、西南铝业铝位列波音空客供应商名单 . 28 (三 ) 行业壁垒:技术设备研发难度大,供应商认证要求高 . 29 四、 投资建议:新能源汽车带动高端铝材需求爆发,建议关注高端铝材企业 31 五、 风险提示 . 32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 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一、 HeaderTable_TypeTitle 二、 有色金属行业深度报告 三、 高端铝材:承新能源东风,需求进入爆发期 四、 3 图表目录 图 1:铝加工所处产业链环节 . 6 图 2:根据加工制品分类,铝材可分为铝挤压材、铝板带材、箔材、铝线、铝粉、锻件等 . 7 图 3: 2020 年全球铝终端应用结构( %) . 8 图 4: 2016-2020 年中国铝加工产品分类别产量(万吨) . 9 图 5: 2020 年中国铝加工产品分类别产量占比( %) . 9 图 6: 2020 年主要铝加工企业产量占比 . 9 图 7: 2019 年中国铝材产能 分布( %) . 9 图 8:我国铝材进出口数量(万吨) . 10 图 9:我国铝材进口单价与出口单价之比 . 10 图 10: 2019-2020 年中国铝行业下游消费结构( %) . 10 图 11:铝下游应用领域 20 年同比增速( %) . 10 图 12:欧洲汽车平均用铝量变化 . 13 图 13:铝挤压材、轧制板材和铸造材在 汽车的应用部位 . 13 图 14:汽车用铝以铸造合金为主,板材占比提升明显 . 13 图 15: BEV 和 ICE 用铝部件区别 . 14 图 16: BEV 铝用量更高,且挤压件和铝板用量增多 . 14 图 17: 2016-2025 年中国各车型单车用铝量( kg) . 14 图 18: 2000-2020 年全球汽车产量(万辆) . 15 图 19:预计 21-25 年全球和中国轻型汽车产量(百万辆) . 15 图 20: 2020-2025 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和占乘用车比例 . 15 图 21: 2020-2025 年中国汽车产量(万辆) . 15 图 22: 2020-2025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量 (万辆 ) . 16 图 23: 2020-2025 年全球汽车产量(百万辆) . 16 图 24: 2020 我国新能源汽车内部结构 . 16 图 25: 2020-2025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用铝需求(万吨) . 16 图 26: 2020-2025 年中国传统汽车用铝需求(万吨) . 17 图 27: 2019 年欧洲各乘用车单量铝用量(千克) . 17 图 28: 2020-2025 年全球汽车用铝需求(万吨) . 17 图 29: 2020 年全球汽车制造商销量排名(万辆) . 19 图 30: 2020 年全球电动汽车制造商销量排名(辆) . 19 图 31:大众集团铝材供应商 . 20 图 32:特斯拉铝材供应商 . 20 图 33:铝合金气垫式连续热处理炉实物图 . 22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 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一、 HeaderTable_TypeTitle 二、 有色金属行业深度报告 三、 高端铝材:承新能源东风,需求进入爆发期 四、 4 图 34:铝材在波音 747 客机上的应用部位示意图 . 23 图 35: 一些典型干线客机的主要用材情况 . 23 图 36: 某些军用飞机的主要用材情况 . 23 图 37:航空用铝 按加工材分类 . 24 图 38:航空用铝 按合金分类占比 . 24 图 39: 铝合金衍生路线图 . 25 图 40: 航空铝合金的进化 . 25 图 41: 2010-2020 年全球分制造商民机交付数量(架) . 25 图 42: 2020-2039 中国和全球客机机队规模 . 26 图 43: 2019-2039 年中国和全球客机交付量 . 26 图 44: 三类客机典型机型载重量(吨) . 27 图 45: 空客铝材供应商 . 29 图 46: 波音铝材供应商 . 29 图 47:铝合金中厚板辊底式固溶热处理炉实物图 . 29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 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一、 HeaderTable_TypeTitle 二、 有色金属行业深度报告 三、 高端铝材:承新能源东风,需求进入爆发期 四、 5 表 1:铝合金按合金系列分类及主要性能 . 7 表 2:主要轻量化材料对比 . 12 表 3:全球分地区汽车用铝需求 . 18 表 4: 2020 年各铝材供应商产量和吨毛利对比 . 20 表 5:各公司新建汽车 用铝材生产线单位投资和建设周期 . 21 表 6:国产和海外典型客机机型对比 . 26 表 7: 2020-2039 年航空用铝需求测算 . 27 表 8: 2019 年全球四大飞机制造商排名 . 28 表 9:波音供应商认证标准 . 29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 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一、 HeaderTable_TypeTitle 二、 有色金属行业深度报告 三、 高端铝材:承新能源东风,需求进入爆发期 四、 6 一、 铝材 : 交通用铝快速增长, 将超过建筑成为铝第 一大应用领域 (一 ) 分类: 以铝型 材和板带箔为主 , 建筑地产、交通运输 应用 占比近半 铝材位于铝产业链中游加工环节, 上游为电解铝和再生铝生产,再生铝或电解铝添加合金元素后, 通过挤压、延压等形式加工成铝型材、板带箔等,广泛应用于地产、汽车、包装、电力等领域。 图 1:铝加工所处产业链环节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东方证券研究所 根据其加工制品 种类 、 合金系列和 应用领域等不同,铝加工有多种分类方式: ( 1) 根据加工制品分, 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将铝材分为 铝板带材、铝挤压材、铝箔材、 铝线材、铝粉 、铝锻件及其他六大类。 铝板带材为横断面呈矩形,厚度均匀并大于 0.20mm的轧 制品, 其中 铝板材为平直外形、铝带材为卷形。铝挤压材成形分为正挤压、反挤压、复合挤压和 径向挤压,可加工成型材、管、棒、线材。铝粉为铝箔加入润滑剂,经捣击压碎为鳞状粉末后抛 光而成。铝锻件则一般为铝合金通过锤锻造、液压机或锻环机加工而成。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 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一、 HeaderTable_TypeTitle 二、 有色金属行业深度报告 三、 高端铝材:承新能源东风,需求进入爆发期 四、 7 图 2:根据加工制品分类, 铝材 可分为铝挤压 材、铝板带 材、 箔材、铝线、铝粉 、锻件 等 数据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 、 东方证券研究所 ( 2) 根据合金系 列分: 可分为 1系 -8系铝合金,根据合金成分 提升 不同性能。 铝合金通过四位 数字编号系统分类,第一个数字代表 合金 组,其他数字代表合金中存在的其他金属 。回火标记 由前缀表示 (回火指将经过淬火的工件重新加热到低于下临界温度 Ac1(加热时珠光体向奥氏 体转变的开始温度)的适当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再空气或水、油等介质中冷却的金属热处理 工艺) ,以表明其经过何种类型的处理以及达到的程度。字母分别是 F, O, H, W和 T,分别代 表制造、退火、应变硬化、固溶热处理和热处理。 表 1:铝合金 按合金系列分类 及 主要 性能 合金 类别 主要性能 主要应用行业 备注 1 系 纯铝 抗腐蚀性高,成 形性能好 食品、化工、电工材料、烟 花粉等 1 表示纯铝,后面两位表示纯 铝含量百分比 2 系 Al-Cu 系 强度高、高硬 度、耐高温 多用与航空航天类产品 各类别主要看元素成分 3 系 Al-Mn 系 成 型 性能好、抗 蚀性高、 可焊性 好 多用于建筑材料、厨具、食 物、化工产品处理与存储装 置、运输液体产品的槽罐等 Mn 主要抗腐蚀 4 系 Al-Si 系 耐高温,含硅量 约 5%,经阳极 氧化呈黑色 可用于制造装饰件,也可用 于加工锻件与锻坯和制造活 塞等 Si 主要耐高温,增加强度 5 系 Al-Mg 系 成型加工性能 好、抗蚀性高、 可焊性能好 多用于交通运输业、制造业 Mg 主要抗腐蚀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 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一、 HeaderTable_TypeTitle 二、 有色金属行业深度报告 三、 高端铝材:承新能源东风,需求进入爆发期 四、 8 6 系 Al-Mg-Si 系 强度高、抗蚀性 高 多用于建筑与各种器具型材,部分用于生产汽车等 Mg 主要抗腐蚀, Si 增加强度、耐高温 7 系 Al-Zn-Mg-Cu 系 强度高、高断裂韧性、抗应力高 多用于航空方面,部分用于 消防器材 Cu 极坚韧、耐磨损、耐腐 蚀, Zn 抗腐蚀 8 系 Al-Li 系 质量轻、韧性 强、耐高温、抗 蚀性高 多用 于 航空行业,如军用飞 机和民用客机等方面 Li 薄而轻、光亮而耐热,可 增加润滑 性 能 数据来源: Mysteel、东方证券研究所 ( 3) 根据应用领域分:铝加工产品主要应用于建筑地产、交通运输、电子电力、包装容器、机 械设备及耐用品消费等 领域 。 根据 Statista统计数据, 2020年全球铝材消费 量 6250万 吨,交通运 输和建筑地产占比分别为 23%和 25%,合计占比 48%。 其中,交通运输领域包含汽车、航空航天、 轨交、船舶四大领域,为高端用铝的典型代表。 图 3: 2020 年全球铝终端应用结构( %) 数据来源: Statista、东方证券研究所 (二 )行业现状: 产量位居全球 第一,但市场集中度低, 高端铝 材年进口 数十万吨 行业规模: 19 年我国铝材产量占全球总量的 54%,达 3580 万吨。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 会数据, 2019 年全球铝材产量约 6630 万吨,中 国占全球总量的 54%。 2020 年包括铝板带材、挤 压材、箔材、线材、铝粉、煅件等在内的“铝加工材综合产量”为 4210 万吨,其中板带材中包含 铝箔毛料 约 443 万吨,剔除该部分与铝箔的重复统计后,“铝加工材产量”为 3738 万吨,与上一 年同期相比增长 5.2%。 产品结构: 以铝挤压材 为主,其次是 铝压延材。 从铝加工材分类别产量占比来看, 2020 年我国铝 加工材以铝挤压材和铝延压材为主。其中, 铝挤压材产量占比 57%。 铝压延材主要为铝板带箔材, 产量占比 近 31%,铝挤压材和铝压 延材 合计占比 约 90%。 25% 12% 11%23% 8% 9% 6% 6% 建筑 电力 机械与设备 交通 包装 铝箔 耐用品 其他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 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一、 HeaderTable_TypeTitle 二、 有色金属行业深度报告 三、 高端铝材:承新能源东风,需求进入爆发期 四、 9 图 4: 2016-2020 年中国铝加工产品分类别产量( 万吨 ) 图 5: 2020 年中国铝加工产品分类别产量占比( %) 数据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 、东方证券研究所 注:铝板带材剔除了铝箔材毛坯料 数据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 、东方证券研究所 市场 格局: 产能分布集中,但 行业 集中度低。 我国铝加工行业区域性特征明显,产能主要分布于山 东、河南和广东等省份。根据 Mysteel 统计数据, 2019 年,国内铝材总产能约 6000 万吨,占全 球产能的 60%。 其中 山东、河南 、 广东 和江苏 ,产能分别 占全国产能的 21%、 17%、 10%、 6%, 剩余省份产能占比均不足 5%,产能分布较为集中 。 但企业方面,我国铝加工企业众多, 根据佘欣 未逾 2020 年在中国有色金属学报发表的中国铝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展望一文显示, 2018 年 我国规模以上铝加工企业约 2000 家,相当于单家平均产量不足 2 万吨。 Mysteel 数据显示,其中 铝 挤压厂 780 多家,铝板带箔厂 650 多家 。 从个体企业来看,我国 铝型材 规模最大、世界排名第 二的辽宁忠旺集团有限公司的铝挤压材 销 量约 为 77 万吨,占全国铝挤压材产量比例 约 4%, 而 世 界最大的铝挤压企业萨帕铝业的产量约为 140 万吨。可见,中国铝加工产业不仅龙头企业的规模 有待扩大,产业整体集约化程度更亟待提高。 图 6: 2020 年主要铝加工企业产量占比 图 7: 2019 年中国 铝材产能分布 ( %) 数据来源: 公司公告、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协会 、东方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 Mysteel、东方证券研究所 进出口: 出口市场快速增长,高端铝材每年仍有约 30-40 万吨依赖进口 。 我国铝材产量领先全球, 然而在高端用铝领域产 能 不足。铝材产量和出口量逐年增长的同时,每年仍有 30-40 万吨高端铝材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铝板带材 铝挤压材 铝箔材 铝线材 铝粉 铝锻件和其他 铝板带材 , 19.7% 铝挤压材 , 56.8% 铝箔材 , 11.0% 铝线材 , 11.5% 铝粉 , 0.4% 铝锻件和 其他 , 0.5% 忠旺集团 南山铝业 明泰铝业 兴发铝业 中孚实业 常铝股份 豪美新材 其他 山东 , 21% 河南 , 17% 广东 , 10%江苏 , 6%浙江 , 4%重庆 , 4% 内蒙古 , 4% 广西 , 4% 新疆 , 3% 四川 , 3% 其他 , 24%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 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一、 HeaderTable_TypeTitle 二、 有色金属行业深度报告 三、 高端铝材:承新能源东风,需求进入爆发期 四、 10 依赖进口 。 根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 2019 年我国进口铝材 35.46 万吨,进口金额 164.75 亿元,吨 售价 4.65 万元;出口铝材 515 万吨,出口金额 912.77 亿元,吨售价 1.77 万元,进口铝材价格为 出口铝材价格 2.63倍 ,其中铝箔进出口单价最为悬殊, 2020年铝箔进口单价为出口单价的 4.5倍, 而铝型材和铝板带分别仅为 2.5、 1.5 倍 。 图 8:我国铝材进出口数量(万吨) 图 9:我国铝材进口单价 与 出口单价 之比 数据来源: Wind、东方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 Wind、东方证券研究所 (三 )应用趋势: 交通运输用铝正快速 增长 , 20 年同比增速达 29% 铝行业下游 应用领域 中, 交通运输用铝增速最快, 2020 年同比增速 达 29%。 根据铝道网和 Mysteel 关于铝行业下游 的 消费数据,我们整合出 2020 年中国铝行业下游消费结构。 我国 建筑用铝始终保 持消费量最高,消费占比保持在 30%左右 ,但 2020 年交通运输用铝和建筑用铝消费占比已持平 。 从 2020年下游领域增长率来看,交通运输消费增速 领先 于其他应用 领域 , 20年同比增速 高达 29%, 机械设备和包装品增速 25%, 而建筑地产、耐用消费用铝消费 同比则出现明显下降 。 图 10: 2019-2020 年中国铝行业下游消费结构( %) 图 11: 中国 铝下游应用领域 20 年同比 增速( %) 数据来源:铝道网、 Mysteel、东方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铝道网、 Mysteel、东方证券研究所 以上我们对铝加工行业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分析。由上文可知,尽管目前建筑用铝消费占比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进口量 出口量 0 2 4 6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铝型材 铝板带 铝箔 0% 20% 40% 60% 80% 100% 2019 2020 建筑地产 交通运输 电子电力 机械设备 其他 包装品 耐用消费 -60% -40% -20% 0% 20% 40% 交通运输 机械设备 包装品 电子电力 建筑地产 耐用消费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 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一、 HeaderTable_TypeTitle 二、 有色金属行业深度报告 三、 高端铝材:承新能源东风,需求进入爆发期 四、 11 仍旧最高,但 2020 年消费占比与建筑用铝基本持平,且 交通运输用铝 20 年增速 稳步领先于 其他 应用领域。因此本文作为高端用铝行业专题系列报告的第一篇,将重点对交通运输领域中的汽车 用铝和航空航天用铝进行分析和预测,以期对汽车用铝和航空航天用铝行业的未来发展做出定性 和定量的判断。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 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一、 HeaderTable_TypeTitle 二、 有色金属行业深度报告 三、 高端铝材:承新能源东风,需求进入爆发期 四、 12 二、 汽车用铝 : 未来 5年 增速或达 8.6%, 其中新能源用 铝增速达 49% (一 )需求 : 轻量化和新能源有望带动汽车铝化率提升,结构上 轧材用量将明显提升 ( 1) 铝材在汽车的应用 铝合金比强度和 性价比较高,为汽车轻量化首选材料。 铝的密度约为钢的 1/3, 铝合金的比强度高 于高强度钢约 50%, 根据长江有色金属网统计显示, 每 1 千克铝可取代 2 千克钢材,并节约 3.1 加仑石油。性价比方面, 铝合金价格尽管高于钢约 150%,但远低于 碳纤维复合材料 。镁合金价格 尽管和铝合金相近,但不如铝合金耐腐蚀,难以在汽车行业大规模应用, 因此铝合金是现阶段最佳 的轻量化材料。 表 2: 主要轻量化材料对比 材料 密度 ( g/cm3) 比强度 较钢材减 重 成本 加工难度 优点 缺 点 钢 7.85 131 0% 低 低 工艺成熟,成本低 较重 ,反腐性能差 铝合金 2.8 187 40% 较低 中 耐腐蚀、耐磨性强,轻量化效果好 挤压铝工艺流程较 为复杂 镁合金 1.8 151 50% 较低 中 抗弯强度 、 隔音性能 、 轻量化效果 好 抗腐蚀性能差 碳纤维复合 材料 1.5 938 60% 较高 中 量轻、强度高、耐 高温 、 耐腐蚀 批量生产工艺尚不 成熟,成本高 数据来源: 中国产业信息网 、东方证券研究所 铝 合金 在汽车 可 应用范围较广, 轻量化浪潮下铝 用量强度 逐渐增加 。 铝合金可应用与车身、发动机、 车轮等结构件和零部件,在节能环保的诉求和铝合金技术进步的背景下,铝合金在汽车的用量强度 逐年提升。根据 达科国际( Ducker Worldwide)公布的研究数据表明,欧洲汽车平均用铝量自 1990 年已经翻了三倍,由 50kg 增长到目前的 151kg,并将在 2025 年增长至 196kg。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 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一、 HeaderTable_TypeTitle 二、 有色金属行业深度报告 三、 高端铝材:承新能源东风,需求进入爆发期 四、 13 图 12: 欧洲汽车平均用铝量变化 数据来源: Ducker Worldwide、东方证券研究所 目前 汽车用铝合 以压铸铝合金为主,轧制板材随着车身用铝的增加占比快速提升 。 铸造铝合金是 目前大部分汽车上用量 最大的铝合金种 类,广泛用于车轮、发动机部件、底架、减震器支架以及空 间框架等结构件 ,这些部件铝化率较高 。相较于铸造铝合金,变形铝合金 主要在车身起到轻量化作 用,但因铝化率较低, 在汽车上的平均应用份额还较少。达科国际的调查表明, 2016 年变形铝合 金仅占 欧洲 车用铝合金的 34%(轧制板材 18%,挤压型材 11%,锻压件 5%) ,剩余均为铸造铝合 金 。 仅 在部分采用全铝车身的高端车型上,变形铝合金的份额远高于铸造铝合金。 图 13:铝挤压材、 轧制 板材和铸造材在汽车的应用部位 图 14:汽车用铝以铸造合金为主,板材占比提升明显 数据来源: 欧洲铝业协会 、东方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 达科国际 、东方证券研究所 新能源汽车 相对于内燃机汽车, 用铝 强度和变形铝合金占比均更高。 根据 Ducker Frontier 公司统 计 , 纯电动汽车 (简称 “BEV”) 一般比内燃机汽车额外用铝 101 千克 , BEV 省去了 内燃机 汽车 (简称 “ICE”)动力总成 中汽缸体 、 缸盖 、 活塞等 用铝部件 , 传动系统和变速器中阀体 、 离合器外壳 , 分动 板材 挤压材 铸材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 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一、 HeaderTable_TypeTitle 二、 有色金属行业深度报告 三、 高端铝材:承新能源东风,需求进入爆发期 四、 14 器、驱动轴等 用铝部件,该部分单车铝用量约 62 千克 ,并且几乎全部为铸造材。 而 BEV 的 电池外 壳、电力牵引系统、车身和开闭件等需要额外用铝 163 千克 ,该部分铸造材占比不到 1/3,以铝型 材 为主。 图 15: BEV 和 ICE 用铝部件区别 图 16: BEV 铝用量更高,且 挤压件和铝板用量增多 注:红框为燃油车特有组件,绿框为电动车特有组件 数据来源: Ducker Frontier、东方证券研究所 注: 动力总成包括电机、变速箱、电控系统等 ; 平台包括封闭件、电池壳等 数据来源: Ducker Frontier、东方证券研究所 2020年新能源客车、混动乘用车、纯电动乘用车、 传统 乘用车和商用车,单车用铝量分别为 232.2kg、 198.1kg、 157.9kg、 138.6kg 和 122.6kg。 国际铝业协会( International Aluminum Associate) 19 年发布的 Assessment of Aluminum Usage in Chinas Automobile Industry 2016-2030, 对中国 汽车分车型用铝量进行了分析预测,主要分为乘用车、商用车、特种车和二 /三轮车,乘用车包括 内燃机乘用车、纯电动乘用车和混动乘用车,商用车包含客车(燃油客车、新能源 客车)和货车、 二 /三轮车包含二 /三轮摩托车和二 /三轮电动自行车。从趋势看,新能源客车用铝量始终高于其他车 型; 分车型看, 2020 年新能源客车、混动乘用车、纯电动乘用车、 内燃机 乘 用车和 内燃机 商用车 单车用铝量分别为 232.2kg、 198.1kg、 157.9kg、 136.4kg 和 70.3kg。 图 17: 2016-2025 年中国各车型单车用铝量( kg) 数据来源: 国际铝业协会 、东方证券研究所 ( 2) 汽车产量预测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E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 内燃机乘用车 混动乘用车 纯电动乘用车 内燃机客车 新能源客车 货车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 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一、 HeaderTable_TypeTitle 二、 有色金属行业深度报告 三、 高端铝材:承新能源东风,需求进入爆发期 四、 15 21 年上半年全球车市较去年明显回暖,预计到 23 年汽车销量或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根据 Statista 全球汽车产量的 统计数据 , 2000-2019 年 全球汽车产量 年复合增速约 2.5%, 2019 年全球汽车产量 9200 万辆 。 受疫情影响 , 20 年 全球汽车 产量 大幅下降 15.2%至 7800 万辆 ,销量同比下降 16.9% 至 7700 万辆 。 根据中汽协和 LMC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和全球轻型乘用车销量均同比 提升逾 20%,分别为 1289、 4194 万辆 ,尽管年化后仍低于疫情前水平,但较去年明显回暖。 AlixPartners 预计全球轻型汽车销量或在 23 年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在 25 年恢复至峰值,中国 21- 25 年 轻型 汽车销量年复合增速或在 3%。 图 18: 2000-2020 年全球汽车产量(万辆) 图 19: 预计 21-25 年全球和中国 轻型 汽车产量(百万辆) 数据来源: Statista、东方证券研究所 注:假设产销率 100% 数据来源: AlixPartners、东方证券研究所 2025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 或 达 748 万辆, 20-25 年年复合增长率为 40.5%。 根据东方证券研究 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团队 2021 年 6 月 1 日发布的 新能源驱动电机:老赛道孕育新确定性,聚焦 电机或大有可为 做出的预测, 2020-2025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能年复合增长率将达 40.5%, 2025 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将为 748 万辆。 预计 2025 年汽车总产量将达 3151 万辆。 假设未来五年我国汽车产量结构保持不变 (乘用车占比 汽车总量 约 80%) , 则 2020 和 2025 年我国汽车产量 分别为 2523 万辆和 3538 万辆, 对应 年复合 增长率为 7%。 图 20: 2020-2025 年新能源汽车产量 和 占乘用车比例 图 21: 2020-2025 年 中国汽车产量(万辆) 数据来源: 中汽协 、 东方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 中汽协、 工信部、 东方证券研究所 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0 20 40 60 80 100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 中国 全球 0.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2020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 新能源汽车产量(万辆) 占乘用车比例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2020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 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一、 HeaderTable_TypeTitle 二、 有色金属行业深度报告 三、 高端铝材:承新能源东风,需求进入爆发期 四、 16 预计 2025 年全球汽车产量将达 9792 万辆, 2020-2025 年年复合增速为 2.9%。 根据 Statista 数据 显示, 20 年全球中型和重型车产量为 317 万辆,相当于全球 汽车产量的 4%, 假设该比例保持不 变, 则 2021 年和 2025 年全球汽车产量分别为 8646 万辆和 9792 万辆,对应年复合增速为 3.2%。 预计 2025 年 全球 新能源汽车产量将达 2000 万辆, 20-25 年年复合增长率为 45%。 根据东方证券 研究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团队 2021 年 6 月 1 日发布的 新能源驱动电机:老赛道孕育新确定性, 聚焦电机或大有可为 做出的预测, 2020-2025 年 全球 新能源汽车 产能年复合增长率将达 45%, 2025 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将为 2000 万辆。 图 22: 2020-2025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量 (万辆 ) 图 23: 2020-2025 年全球汽车产量( 百 万辆) 数据来源: 中汽协、工信部 、 东方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 中汽协、 Ducker frontier、 Statista、 东方证券研究所 ( 3) 汽车用铝需求测算 预计 2025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用铝需求将达 176 万吨, 20-25 年年复合增长率为 50%。 根据中汽 协统计, 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中纯电动乘用车、混动乘用车和新能源客车占比分别为 72%、 19%和 9%。 假设未来 5 年新能源汽车内部结构比例保持不变,结合上文产量和单车用铝量预测, 我们预计 2025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用铝量将达 176 万吨, 2020-2025 年 年 复合增长率为 50%。 图 24: 2020 我国新能源汽车内部结构 图 25: 2020-2025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用铝需求(万吨) 数据来源: 中汽协、 东方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 中汽协、国际铝协、 东方证券研究所 -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2020E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 80 82 84 86 88 90 92 94 96 98 100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 23 176 0 30 60 90 120 150 180 210 2020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 纯电动乘用车 72% 混动乘用车 19% 新能源客车 9%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 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一、 HeaderTable_TypeTitle 二、 有色金属行业深度报告 三、 高端铝材:承新能源东风,需求进入爆发期 四、 17 预计 2025 年中国 传统 汽车用铝需求将达 446 万吨, 20-25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8.6%。 假设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