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湿电子化学品行业概览.pdf
1 报告编码19RI0421 头豹研究院 | 电子系列行业概览 400-072-5588 2019 年 中国湿电子化学品行业概览 报告摘要 电子团队 湿电子化学品又称工艺化学品,指主体成分纯度大 于 99.99%, 杂质离子含量低于 ppm 级和尘埃颗粒粒 径在 0.5 微米以下的化学试剂。在中国产业结构调 整的背景下,中国湿电子化学品厂商将加强在行业 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合作能力,湿电子化学品生产制 造工艺将得以提高。中国湿电子化学品下游应用发 展前景广阔,将带动湿电子化学品需求增长,进而 刺激湿电子化学品产量增长, 预计到 2023 年, 中国 湿电子化学品产量将达到 234.8 万吨。 热点一:平板显示器行业发展,刺激湿电子化学品市场 热点二:环保政策趋严,驱动行业下游需求增长 热点三:行业整合趋势明显,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随着新一代平板显示器在移动显示设备产品的应用不断 深入,平板显示器的需求量增长明显,2018 年全球平板 显示器的需求达到 2.2 亿平方米, 同比增长 10.4%。 因此, 作为平板显示器制造环节的必备材料,湿电子化学品的 市场需求相应地将快速释放。 目前太阳能发电是中国重点扶持发展的新能源领域。太 阳能光伏发电利用太阳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 能,是安全、清洁、资源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在太阳能 发电规模化开发条件已相对成熟的条件下,作为可再生 能源的主要利用方式之一,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发电量比 例将进一步提升,对进一步促进湿电子化学品需求起到 积极作用。 中国湿电子化学品企业通过收购合并战略, 往上游设备、 基础化工原料延伸或在中游湿电子化学品制造领域深 耕,达到产业联动效应,加强了企业竞争优势。未来行 业中游企业间将进一步通过企业并购、合并等战略进行 产业合并,从而实现企业之间的资源整合,助力企业拓 宽产品线和扩大经营规模,提高企业实力。 庄林楠 高级分析师 林莹莹 分析师 邮箱:csleadleo 行业走势图 相关热点报告 电子系列行业概览2019 年中国光刻胶行业研究报告 电子系列行业概览2019 年中国半导体材料行业市场 研究 电子系列行业概览2020 年中国射频功率放大器行业 概览 电子系列深度研究2020 年中国射频前端模组行业精 品报告 报告编号19RI0421 目录 1 方法论 . 3 1.1 研究方法 . 3 1.2 名词解释 . 4 2 中国湿电子化学品行业市场综述 . 6 2.1 中国湿电子化学品行业定义及分类 . 6 2.2 中国湿电子化学品行业发展历程 . 7 2.3 中国湿电子化学品行业市场现状 . 9 2.4 中国湿电子化学品行业产业链 . 10 2.4.1 上游分析 . 11 2.4.2 中游分析 . 13 2.4.3 下游分析 . 14 2.5 中国湿电子化学品行业市场规模 . 15 3 中国湿电子化学品行业驱动与制约因素 . 16 3.1 驱动因素 . 1 6 3.1.1 平板显示器行业发展,刺激湿电子化学品市场需求增长 . 16 3.1.2 环保政策趋严,驱动行业下游需求增长 . 17 3.1.3 湿电子化学品技术逐步提高 . 18 3.2 制约因素 . 1 9 3.2.1 相关湿电子化学品产品受限于国外 . 19 3.2.2 专业人才缺乏 . 20 3.2.3 行业进入壁垒高 . 21 1 报告编号19RI0421 4 中国湿电子化学品行业政策及监管分析 . 21 5 中国湿电子化学品行业市场趋势 . 23 5.1 生产设备和高端产品逐渐以国产替代进口 . 23 5.2 技术逐渐成熟,产品向高端化发展 . 23 5.3 行业整合趋势明显,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 24 6 中国湿电子化学品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 25 6.1 中国湿电子化学品行业竞争格局概述 . 25 6.2 中国湿电子化学品行业典型企业分析 . 27 6.2.1 江阴润玛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27 6.2.2 杭州格林达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28 6.2.3 苏州瑞红电子化学品有限公司 . 30 2 报告编号19RI0421 图表目录 图 2-1 中国湿电子化学品分类(根据组成成分划分) . 7 图 2-2 中国湿电子化学品行业发展历程 . 8 图 2-3 中国湿电子化学品行业产业链 . 11 图 2-4 中国湿电子化学品行业下游应用需求结构占比 . 15 图 2-5 中国湿电子化学品产量,2014-2023 年预测 . 16 图 3-1 中国光伏发电量,2014-2018 年 . 18 图 4-1 中国湿电子化学品行业相关政策 . 22 图 6-1 中国湿电子化学品行业本土内资企业代表 . 26 3 报告编号19RI0421 1 方法论 1.1 研究方法 头豹研究院布局中国市场, 深入研究 10 大行业, 54 个垂直行业的市场变化, 已经积累 了近 50 万行业研究样本,完成近 10,000 多个独立的研究咨询项目。 研究院依托中国活跃的经济环境, 从能源、 材料、 半导体、 液晶显示屏等领域着手, 研究内容覆盖整个行业的发展周期,伴随着行业中企业的创立,发展,扩张,到企 业走向上市及上市后的成熟期, 研究院的各行业研究员探索和评估行业中多变的产 业模式,企业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以专业的视野解读行业的沿革。 研究院融合传统与新型的研究方法, 采用自主研发的算法, 结合行业交叉的大数据, 以多元化的调研方法, 挖掘定量数据背后的逻辑, 分析定性内容背后的观点, 客观 和真实地阐述行业的现状, 前瞻性地预测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研究院的每一份 研究报告中,完整地呈现行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研究院秉承匠心研究, 砥砺前行的宗旨, 从战略的角度分析行业, 从执行的层面阅 读行业,为每一个行业的报告阅读者提供值得品鉴的研究报告。 头豹研究院本次研究于 2019 年 7 月完成。 4 报告编号19RI0421 1.2 名词解释 微粒数:每一个结构基元的物质微粒的数目。 MOS 级化学试剂:Metal-oxide-semiconductor,即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mm:即毫米,是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 高世代线:主要生产 32 英寸以上的大尺寸液晶面板,一般界定为六代线以上。 PM2.5:即细颗粒物,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 温室气体: 大气中能吸收地面反射的长波辐射, 并重新发射辐射的一类气体, 如水蒸气、 二氧化碳、大部分制冷剂等。 双氧水:即过氧化氢,是一种强氧化剂,为无色透明液体。 TFT:Thin Film Transistor,即薄膜晶体管。 “中国制造 2025” :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 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为一种具有强腐蚀性的强碱,一般为片状或块状 形态,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热)并形成碱性溶液,另有潮解性,易吸取空气中的水蒸 气(潮解)和二氧化碳(变质) ,可加入盐酸检验是否变质。 甲醇:结构最为简单的饱和一元醇,CAS 号为 67-56-1 或 170082-17-4,分子量为 32.04,沸点为 64.7。 二甲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是苯环上两个氢被甲基取代的产物,存在邻、间、对三种 异构体,在工业上,二甲苯即指上述异构体的混合物。 氢氧化铵: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 NH3H2O。 氢氟酸:氟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是一种清澈、无色、发烟的腐蚀性液体,有剧烈刺激性 气味。 5 报告编号19RI0421 国家级 02 重大专项:在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及成套工艺项目中,因次序排 在国家重大专项所列 16 个重大专项第二位,在行业内被称为“02 专项” 。 ppm:part per million,即百万分之一。 ppt:part per trillion,即万亿分之一。 SEMI: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主要为半导体制程设备提供一套实用的环保、安全和卫 生准则,适用于所有用于芯片制造、量测、组装和测试的设备。 ICP: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即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IC:Ion Chromatography,即离子色谱,是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一种,是分析阴 离子和阳离子的一种液相色谱方法。 6 报告编号19RI0421 2 中国湿电子化学品行业市场综述 2.1 中国湿电子化学品行业定义及分类 湿电子化学品又称工艺化学品, 指主体成分纯度大于 99.99%, 杂质离子含量低于 ppm 级和尘埃颗粒粒径在 0.5 微米以下的化学试剂。湿电子化学品具有技术门槛高、专用性强、 质量要求严等特点,是平板显示器、太阳能光伏、半导体等微电子、光电子领域制造环节中 清洗和蚀刻步骤使用的关键性液体化工材料, 其质量将直接影响到电子产品的成品率、 电性 能及可靠性。 湿电子化学品根据组成成分的不同可分为通用湿电子化学品和功能性湿电子化学品 (见 图 2-1) 。 (1) 通用湿电子化学品又称超净高纯试剂,指在液晶显示面板、太阳能电池、集成电路 制造过程中使用的液体化学品,主要包括各种酸碱和溶剂,如过氧化氢、氢氟酸、 氢氧化铵等酸碱产品及甲醇、乙醇、二甲苯、乙酸乙酯等溶剂产品。 (2) 功能性湿电子化学品指通过复配方法使材料具备特殊性能,从而满足制造中特殊工 艺需求的配方类或复配类化学品。功能性湿电子化学品以光刻胶配套试剂为代表, 主要包括显影液、清洗液、刻蚀液、剥离液等。 7 报告编号19RI0421 图 2-1 中国湿电子化学品分类(根据组成成分划分)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2 中国湿电子化学品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湿电子化学品行业发展至今可分为初期发展、 规模化发展、 快速发展三个阶段 (见 图 2-2) : 8 报告编号19RI0421 图 2-2 中国湿电子化学品行业发展历程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初期发展(1980 年-2005 年) :中国湿电子化学品研制起步于 1980 年,中国北京化 学试剂研究所最早投入到湿电子化学品技术研发领域,率先成功研制出 5m 技术用的 22 种 MOS 级试剂,为后继湿电子化学品研究奠定了基础。随后几年,中国原上海化学试剂总 厂、 原天津试剂三厂等几家研究所也陆续生产出 MOS 级试剂, 中国湿电子化学品行业研究 技术逐步得到发展。 自 2000 年中国国务院颁布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以来,中 国集成电路行业发展迅速。 在中国集成电路研发技术逐步提高的背景下, 集成电路对湿电子 化学品可溶性杂质和固体颗粒的控制及生产环节、包装方式和材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因此,为满足中国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湿电子化学品行业的研发, 将其列入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中。 在此阶段, 与国际湿电子化学品企业相比, 中国本土湿电子 化学品企业技术研发水平低, 生产规模小, 但由于受到国家的重点支持, 中国湿电子化学品 行业吸引了部分民营企业的加入,行业得到了初步发展。 规模化发展(2006 年-2009 年) :为加强化学试剂生产企业监管,中国政府相继出台 9 报告编号19RI0421 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以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这一时期,技术薄弱、生产经营不规范的化 学试剂企业被淘汰出局, 而技术雄厚、 生产经营规范的化学试剂企业得以发展。 这些实力雄 厚的化学试剂企业陆续研制出国际 SEMI 标准 G1、G2 等级的化学试剂生产技术,其中部 分化学试剂企业已具备 G2 等级化学试剂规模化的生产能力。可见,这一时期,中国湿电子 化学品行业在相关领域逐步突破湿电子化学品技术瓶颈。 与此同时, 在湿电子化学品行业下 游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 中国湿电子化学品市场规模得以提高, 中国湿电子化学品行业已 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 快速发展(2010 年至今) :2010 年后,中国湿电子化学品的生产、监测、包装、技术 实力得到大幅度提升,行业领先企业的部分产品具备了国际 SEMI 标准 G3 等级的生产技 术,并逐步向更高端产品生产技术突破。同一时期,在全球技术浪潮的冲击下,湿电子化学 品行业下游平板显示器、 半导体等新兴产业得到较快发展。 作为新型显示技术、 新一代电子 信息技术、 新能源的重要基础性化学材料, 中国湿电子化学品的市场需求得到增长, 中国湿 电子化学品销售规模从 2011 年的 27.8 亿元增长到 2015 年的 57.7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20.0%,中国湿电子化学品行业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3 中国湿电子化学品行业市场现状 在中国政府的鼓励和扶持下, 湿电子化学品研发领域取得了较大发展与进步。 中国湿电 子化学品相关企业在产业链上加强布局, 以江化微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江化 微” ) 、苏州晶瑞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瑞股份” ) 、江阴润玛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 司(以下简称“江阴润玛” ) 、江苏达诺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诺尔” )等为代 表的湿电子化学品制造商逐步具备了自主研发湿电子化学品的能力, 已实现部分湿电子化学 品的自主研发和生产。这些企业的产品技术等级均达到了国际标准的 G2 等级,部分产品技 10 报告编号19RI0421 术也能达到国际 G3 等级,在行业内占据了主要地位。 当前, 中国湿电子化学品制造商在太阳能光伏领域制造用的湿电子化学品已基本实现进 口替代,本土湿电子化学品制造商的市场占有率已达到 95%以上,打破了国外湿电子化学 品制造商在该领域的垄断, 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湿电子化学品国产化进程的加快。 但在电子化 学品纯度等级要求较高的平板显示器和半导体领域, 与国外湿电子化学品制造商相比, 中国 本土湿电子化学品制造商的整体生产配方工艺和生产制造技术仍处于落后地位。 根据头豹研 究院对湿电子化学品行业的专家访谈得知,中国 6 寸晶圆加工制造用的湿电子化学品国产 化率为 50%左右,高端市场如 8 寸晶圆和 G6 代以上高世代线平板显示器制造用的湿电子 化学品国产化率不超过 20%, 8 寸以上晶圆制造用的湿电子化学品则均被美国、 日本、 韩国 等外资厂商占据。 整体而言, 中国湿电子化学品制造商主要集中在中低端湿电子化学品市场, 在高端市场则不具备市场竞争力, 中国仍需增强在湿电子化学品技术方面的能力以提高其在 市场中的话语权。 2.4 中国湿电子化学品行业产业链 中国湿电子化学品行业产业链由上至下可分为上游基础化工原料和设备供应商, 中游湿 电子化学品制造商,下游应用终端用户(见图 2-3) : 11 报告编号19RI0421 图 2-3 中国湿电子化学品行业产业链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4.1 上游分析 中国湿电子化学品行业的上游参与者为硫酸、 盐酸、 氟硅酸等各类基础化工原料供应商。 硫酸、盐酸、氟硅酸等基础化工原料是制造湿电子化学品的重要原材料。当前,中国基础化 工原料供应商主要集中在中国中部和西部等资源丰富地区, 数量众多, 中国基础化工原料行 业已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 可见, 中国基础化工原料行业发展良好, 基础化工原料的供应呈 现相对稳定的趋势, 市场供应充足, 受价格影响因素较小, 因此上游基础化工原料供应商在 整个产业链中并不具备较高的议价能力。 在上游设备供应商方面,刻蚀、清洗、显影、检测与测试设备是中国湿电子化学品制 造的核心设备。由于刻蚀、清洗、显影、检测与测试设备具有较高的制造工艺壁垒,且中 国在相关领域的起步时间较晚,导致中国上游设备不具备市场竞争力,现阶段中国在刻 蚀、清洗、显影、检测与测试设备的国产率仅为 33 %、26%、0%、10%。目前这类设备 市场主要被日本 Tokki 和 Ulvas 及美国 3M、SKIKO、SUCCD 等厂商所占据,中国湿电子 化学品对进口设备依存度高,本土相关设备供应商竞争能力弱。 12 报告编号19RI0421 13 报告编号19RI0421 2.4.2 中游分析 中国湿电子化学品行业的中游参与主体为湿电子化学品制造商, 主要负责湿电子化学品 的制造和销售。中国湿电子化学品种类繁多,主要包括过氧化氢、氢氟酸、氢氧化铵等通用 湿电子化学品和显影液、 剥离液、 清洗液等功能性湿电子化学品。 湿电子化学品从基础化工 原料到最终成品的制造过程中,需经过精馏、过滤、去除颗粒物杂质、混配生产和封装等上 百道生产工艺, 每道生产工艺环节会根据生产工艺选用不同的基础化工原料, 且每道生产工 艺也会涉及到纯化技术、 混配技术、 分离技术及生产配套的分析检验技术, 环境处理与检测 技术等不同关键生产技术。 湿电子化学品种类繁多, 每种产品的制备要求各不相同。 除此之 外, 湿电子化学品对下游应用端产品的性能影响较大, 因此下游应用终端用户对湿电子化学 品的纯度、 稳定性等方面具有较高要求。 湿电子化学品制造商不仅需要具备研发能力和技术 应用能力,其研发人员还需具有较强的配套工艺能力以满足下游电子信息产业的功能性需 求。 与国外湿电子化学品制造商相比, 目前中国湿电子化学品制造商在生产技术、 生产工艺、 配方技术和配套能力上不具备竞争能力。 以集成电路制造用湿电子化学品为例, 该领域制造 用的湿电子化学品纯度要求较高,技术等级普遍要求在 SEMI G3、G4、G5 水平。目前德国 巴斯夫、美国亚什兰、日本关东化学等国外厂商制造的湿电子化学品已达到 SEMI G3、G4 等级。中国湿电子化学品制造商制造的湿电子化学品基本在 SEMI G2 等级,因此与国外湿 电子化学品制造商仍存在差距。 近年来, 得益于中国政府对湿电子化学品行业的扶持, 中国湿电子化学品制造商加大了 在高端湿电子化学品研发力度。目前中国江化微已具备为 6 代线、8.5 代线等高世代线平板 显示器生产企业供应高端湿电子化学品的能力, 其产品已通过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京东方” ) 、深圳天马微电子公司(以下简称“深天马” ) 、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 14 报告编号19RI0421 等企业的认证。除此之外,晶瑞股份具备了生产高端硝酸、氢氟酸、氨水、盐酸、异丙醇等 湿电子化学品能力,且这类产品已达到 SEMI G4 等级,可用于 0.09-0.2 微米的集成电路。 与此同时, 晶瑞股份在光刻胶领域打破了国外厂商垄断格局, 推动了中国湿电子化学品国产 化进程。整体而言,受制造工艺水平生产、配方技术等因素影响,中国湿电子化学品制造商 与国外制造商相比, 市场竞争力不强。 未来, 在中国湿电子化学品国产化进程加快的趋势下, 中国湿电子化学品制造商发展空间将逐步增大。 2.4.3 下游分析 中国湿电子化学品行业产业链的下游应用领域主要包括平板显示器、 太阳能光伏、 半导 体等领域。 其中平板显示器是湿电子化学品最大的下游应用终端领域, 在湿电子化学品需求 结构中的占比达到 37.8%, 其次为太阳能光伏、 半导体及其他领域, 在下游需求结构中占比 分别为 30.8%、 24.5%和 6.9% (见图 2-4) 。 在 “中国制造 2025” 和发展新能源的背景下, 各种涉及到电的场合都离不开以平板显示器、 太阳能光伏和半导体器件为核心的应用, 而湿 电子化学品是电子工业中的关键性材料, 其质量直接影响到电子工业产品的成品率、 电性能 及稳定性。可见,平板显示器、太阳能光伏、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对湿电子化学品行业的发展 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赋予了这三大行业应用终端用户在湿电子化学品行业产业链中强大的 议价能力。 15 报告编号19RI0421 图 2-4 中国湿电子化学品行业下游应用需求结构占比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5 中国湿电子化学品行业市场规模 平板显示器、太阳能光伏、半导体的应用在湿电子化学品所有下游需求结构占比为 93.1%,因此这些行业的景气度对湿电子化学品行业的发展会产生直接影响。近年来,中国 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平板显示器、 太阳能光伏、 半导体行业的发展, 中国湿电子化学品 厂商积极布局平板显示、太阳能光伏制和半导体造用的湿电子化学品,不断攻关关键技术, 在太阳能光伏制造用的湿电子化学品领域已基本实现国产化, 且在半导体和平板显示领域制 造用的湿电子化学品已达到 SEMI G2 水平。 中国湿电子化学品产量由 2014 年的 23.0 万吨 增长到 2018 年的 72.0 万吨, 年复合增长率为 33.0% (见图 2-5) 。 各项利好政策文件明确 了湿电子化学品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与其相关的平板显示器、 太阳能光伏、 半导体的应 用领域也是未来中国重要的发展领域。 在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 中国湿电子化学品厂 16 报告编号19RI0421 商将加强在行业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合作能力, 湿电子化学品生产制造工艺将得以提高。 中国 湿电子化学品下游应用发展前景广阔, 将带动湿电子化学品需求增长, 进而刺激湿电子化学 品产量增长,预计到 2023 年,中国湿电子化学品产量将达到 234.8 万吨。 图 2-5 中国湿电子化学品产量,2014-2023 年预测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3 中国湿电子化学品行业驱动与制约因素 3.1 驱动因素 3.1.1 平板显示器行业发展,刺激湿电子化学品市场需求增长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生产国,根据中国工信部数据,2018 年中国手机、计算机 和彩电产量在全球总产量的占比分别达到 90%、90%、70%以上,均位居全球首位。随着 全球消费电子产品需求疲软, 消费电子行业加快产品结构调整, 消费电子厂商通过对各类消 费电子产品显示屏进行差异化设计来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屏幕的要求, 从而拉动了消费电子市 场对平板显示器的需求。 17 报告编号19RI0421 在移动互联网和全球技术变革的背景下, 消费电子厂商通过产品技术的不断革新, 带动 了消费电子产品不断更新换代, 智能手机、 平板电脑、 彩电等终端移动显示设备成为平板显 示器行业发展的动力, 并推动湿电子化学品的发展。 近年来, 各项平板显示器行业相关政策 均强调重点支持高世代线的建设发展,促使了 OLED 显示屏和柔性显示屏等新一代显示器 成为平板显示器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随着新一代平板显示器在移动显示设备产品的应用不 断深入, 平板显示器的需求量增长明显, 2018 年全球平板显示器的需求达到 2.2 亿平方米, 同比增长 10.4%。在湿电子化学品需求结构中,平板显示器制造领域对湿电子化学品的需 求量最高, 湿电子化学品主要应用于平板显示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玻璃面板、 ITO 导电玻璃 的清洗和蚀刻工艺。 因此, 作为平板显示器制造环节的必备材料, 湿电子化学品的市场需求 相应地将快速释放。 3.1.2 环保政策趋严,驱动行业下游需求增长 煤、 天然气等燃料型能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会产生有害气体, 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 因之一。 当前, 火力发电厂排放的各种有害气体易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 如细小的粉尘吸附 硫化物、氮氧化物等都会造成城市内 PM2.5 的上升。为应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中 国政府颁布了环境保护税法 、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和打赢蓝天保卫战三 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皆从行业、污染源及区域三方面推进环境治理,有效地加强了 环境保护。如 2018 年 7 月中国国务院颁布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 ,将能源结 构列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其中一项, 积极发展清洁低碳高清洁能源体系, 推进产业绿色发 展,协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进一步降低 PM2.5 浓度。可见,低碳环保和能源结构调整发 展已成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模式。 目前太阳能发电是中国重点扶持发展的新能源领域。 太阳能光伏发电利用太阳电池将太 18 报告编号19RI0421 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是安全、清洁、资源丰富的可再生能源。由于太阳能光伏领域对湿 电子化学品的技术水平要求低, 中国太阳能光伏制造用的湿电子化学品已实现国产化。 因此, 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在制造水平、 制造体系、 技术研发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 推 动了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量在过去五年的增长。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 中国光伏发电量 从 2014 年的 250 亿千瓦时增加到 2018 年的 1,775 亿千瓦时, 年复合增长率为 63.2% (见 图 3-1) 。截至 2018 年底,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量中国总发电量中的占比已达 9.2%。因 此, 在太阳能发电规模化开发条件已相对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