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智能玩具行业概览.pdf
1 报告编码19RI0488 头豹研究院 | 玩具系列概览 400-072-5588 2019 年 中国智能玩具行业概览 报告摘要 消费研究团队 智能玩具指由人工智能技术(如语音识别、语音合 成、 人机交互等) 结合传统玩具产生的新型玩具, 通 常智能玩具可与消费者简单互动。依据主流消费群 体及具体用途, 智能玩具可分为四类, 分别是早、 幼 教类智能玩具、益智类智能玩具、休闲类智能玩具 及智控玩具。随着中国居民收入水平及消费能力不 断提升、家长购买力不断增强以及智能玩具行业快 速发展。 中国智能玩具行业的市场规模由 2014 年的 3.2 亿元人民币增长至 2018 年的 35.2 亿元人民币, 年复合增长率为 82.1%。 热点一:消费升级趋势凸显,智能玩具市场规模扩大 热点二:儿童数量持续增长,为智能玩具奠定消费基础 热点三:智能玩具产品不断创新 “消费升级”助力智能玩具行业市场规模扩大。0-14 岁儿 童为智能玩具的主要使用人群, 其家长多出生于 20 世纪 80 年代及 90 年代,因此,80 后及 90 后家长为儿童智 能玩具的主力购买群体。智能玩具满足 80 后及 90 后父 母对儿童教育、成长的期许,80 后及 90 后父母通常愿 为智能玩具支付更高的价格。 0-14 岁儿童是中国智能玩具行业的主要使用群体, 中国 0-14 岁儿童总体数量增加, 为智能玩具行业市场规模扩 大奠定了良好的消费群体基础。 近 5 年来, 中国 0-14 岁 儿童总数自 2014 年的 22,558 万人增长至 2018 年的 23,523 万人,共计增加 965 万人。 当前,应用于智能玩具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主要有语音 识别、语音交互、计算机视觉等技术。伴随着智能技术 的不断发展, 应用于汽车行业的人工智能技术-无人驾驶 (自动驾驶) 技术为智能玩具研究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2018 年 11 月, 亚马逊推出无人驾驶玩具车“DeepRacer”, 该智能玩具汽车配备高清摄像头,双核英特尔处理器, 以及其他自动驾驶所需的硬件。 配合 AI 软件, DeepRacer 可实现自动驾驶。 邓文芳 邮箱: csleadleo 行业走势图 相关热点报告 玩具系列概览2019 年中 国玩具行业概览 玩具系列概览2019 年中 国成人玩具行业概览 玩具系列概览2019 年中 国潮流玩具行业概览 2 报告编号19RI0488 目录 1 方法论 . 5 1.1 研究方法 . 5 1.2 名词解释 . 6 2 中国智能玩具行业市场综述 . 7 2.1 智能玩具的定义与分类 . 7 2.2 中国智能玩具行业市场规模 . 8 2.3 中国智能玩具行业发展历程 . 11 2.4 中国智能玩具行业产业链分析 . 12 2.4.1 上游分析 . 13 2.4.2 中游分析 . 14 2.4.3 下游分析 . 15 3 驱动及制约因素 . 16 3.1 驱动因素 . 1 6 3.1.1 中国消费升级趋势凸显,助力智能玩具行业市场规模扩大 . 16 3.1.2 中国儿童数量持续增长,为智能玩具奠定消费基础 . 17 3.1.3 中国智能技术不断发展,推动智能玩具产品不断创新 . 18 3.2 制约因素 . 1 9 3.2.1 中国智能玩具企业部分产品定位不恰当 . 19 3.2.2 中国智能玩具企业售后服务缺乏 . 20 3.2.3 智能技术应用深度不足 . 20 4 中国智能玩具行业政策及监督分析 . 21 3 报告编号19RI0488 5 中国智能玩具行业市场趋势 . 23 5.1 中国智能玩具产品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 . 23 5.2 中国传统玩具生产企业智能化 . 24 5.3 中国智能玩具企业获得资本青睐 . 25 6 中国智能玩具行业竞争格局 . 26 6.1 中国智能玩具行业竞争格局概述 . 26 6.2 中国智能玩具行业典型企业分析 . 27 6.2.1 深圳市博悦生活用品有限公司 . 27 6.2.2 广东哈一代玩具股份有限公司 . 28 6.2.3 上海创豆科技有限公司 . 29 4 报告编号19RI0488 图表目录 图 2-1 智能玩具分类(按消费群体及具体用途分) . 8 图 2-2 中国智能玩具行业市场规模,2014-2023 年预测 . 11 图 2-3 中国智能玩具行业发展历程 . 12 图 2-4 中国智能玩具产业链 . 13 图 3-1 中国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及消费支出,2014-2018 年 . 17 图 3-2 中国 0-14 岁儿童数量,2014-2018 年 . 1 8 图 4-1 中国智能玩具行业相关政策 . 23 图 5-1 中国部分智能玩具企业融资情况,2017-2018 年 . 26 5 报告编号19RI0488 1 方法论 1.1 研究方法 头豹研究院布局中国市场, 深入研究 10 大行业, 54 个垂直行业的市场变化, 已经积累 近 50 万行业研究样本,完成近 10,000 多个独立的研究咨询项目。 头豹依托中国活跃的经济环境,从消费品、智能玩具、电子商务等领域着手,研究 内容覆盖整个行业的发展周期,伴随着行业中企业的创立,发展,扩张,到企业走 向上市及上市后的成熟期, 头豹的各行业研究员探索和评估行业中多变的产业模式, 企业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以专业的视野解读行业的沿革。 头豹融合传统与新型的研究方法,采用自主研发的算法,结合行业交叉的大数据, 以多元化的调研方法, 挖掘定量数据背后的逻辑, 分析定性内容背后的观点, 客观 和真实地阐述行业的现状, 前瞻性地预测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研究院的每一份 研究报告中,完整地呈现行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头豹秉承匠心研究, 砥砺前行的宗旨, 从战略的角度分析行业, 从执行的层面阅读 行业,为每一个行业的报告阅读者提供值得品鉴的研究报告。 头豹本次研究于 2019 年 7 月完成。 6 报告编号19RI0488 1.2 名词解释 智能陀螺: 植入智能芯片的陀螺, 可自动采集玩家抽打力度、 频率等运动数据并将数据 显示于触控屏或移动终端。 AR 赛车:内部装有特殊芯片,玩家通过控制赛车结合游戏显示画面进行竞速游戏,又 称为 “智能玩具车” 。 AR 赛车是 “玩具+游戏” 概念的体现, 玩家可同时享受赏玩玩具、 进行游戏的双重乐趣。 智能儿童相机: 结合图像识别、 语音转换及播报功能的儿童相机。 通过智能儿童相机镜 头, 儿童可了解到镜头中物品的名称及特性, 儿童智能相机有助于提高儿童对事物的认 知。 AR 学习卡:通过智能软件与实体卡片结合,以 3D 形式展现原本印刷在卡片上内容的 学习卡。AR 学习卡包含文字、图像、数字等内容,适宜幼儿使用。 幼儿:2 至 3 周岁的儿童。 学前儿童:4 至 5 周岁的儿童。 学龄儿童:6 至 14 周岁的儿童。 手办:泛指用于收藏、赏玩的模型,包含文学、影视、动漫 IP 中的人物角色、建筑物、 汽车、植物、昆虫或空想事物的模型。 产品定位: 在产品设计之初或产品市场推广的过程中, 企业运用广告宣传或其他营销手 段树立产品在消费者心中具体形象的过程。 OEM:品牌生产者不直接生产产品,而是利用自己掌握的核心技术负责设计和开发新 产品,控制销售渠道,并委托生产厂商进行产品生产,又称“代工” 。 7 报告编号19RI0488 2 中国智能玩具行业市场综述 2.1 智能玩具定义及分类 根据是否结合智能技术进行划分,中国玩具行业可分为传统玩具行业和智能玩具行业。 传统玩具涉及机械制造、玩具设计等技术,技术含量较低,玩具产品功能单一,娱乐性、互 动性弱。相较于传统玩具,智能玩具在互动性、科技化等方面优势突出,逐渐受到消费者青 睐。 智能玩具是指由人工智能技术(如语音识别、语音合成、人机交互等)结合传统玩具生 产的新型玩具类型,通常可与消费者进行简单互动。依据具体用途,智能玩具可分为早、幼 教类智能玩具、益智类智能玩具、休闲类智能玩具及智控玩具四类(见图 2-1) : (1)早、幼教类智能玩具:指以增进幼儿、儿童的基本认知能力(如辨色、辨音、触 感、注意力等) 、增加家长与幼儿、儿童的互动活动为主要设计目的且适宜幼儿及学前儿童 使用的智能玩具, 如智能毛绒娃娃、 早教机器人、 AR 学习卡等。 由于幼儿、 儿童活动能力、 认知能力有限,早、幼教类智能玩具常由其家长协助使用。 (2)益智类智能玩具:指以进一步开发儿童智力为主要设计目的且适宜学龄儿童使用 的智能玩具,如编程机器人、学习机等。 (3)休闲类智能玩具:指兼备娱乐性、社交性、时尚性、智能性等属性,可为学龄儿 童、成人增添生活乐趣的智能玩具,如儿童智能手表、儿童智能相机、智能拼图等。 (4) 智控玩具: 指可通过 APP 软件或遥控器发出指令并控制玩具硬件完成指令的智能 玩具, 如 AR 赛车玩具 (通过 IPAD 软件控制赛车) 、 智能陀螺 (植入智能芯片后可自动记录 运动数据、 成就, 并生成线上排行榜) 。 由于智控玩具科技含量高, 制作精美, 其售价昂高, 单件智控玩具均价常在数百元及以上。 8 报告编号19RI0488 图 2-1 智能玩具分类(根据具体用途划分)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2 中国智能玩具行业市场规模 随着中国居民收入水平及消费能力不断提升、家长购买力不断增强以及智能玩具行业 快速发展。中国智能玩具行业的市场规模由 2014 年的 3.2 亿元人民币增长至 2018 年的 35.2 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为 82.1%。未来五年,基于计算机、微电子、微传感器、 芯片制造等高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及在传统玩具行业的应用等有利因素,智能玩具品 种将不断丰富,进而推动行业发展。一方面,传统玩具添加智能系统成为智能玩具后,售 9 报告编号19RI0488 价大幅增加,如传统毛绒娃娃平均售价在数十元,而具备语音互动、运动等功能的智能毛 绒娃娃平均售价在数百元级别。另一方面中国全面实施二胎政策及配套政策(如取消晚婚 福利)后,智能玩具消费群体不断扩大,在消费升级趋势影响下,智能玩具消费需求将进 一步释放,预计中国智能玩具行业市场规模在 2023 年将增长至 630.6 亿元人民币,年均 复合增长率为 75.7%(见图 2-2) 。 10 报告编号19RI0488 11 报告编号19RI0488 图 2-2 中国智能玩具行业市场规模,2014-2023 年预测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3 中国智能玩具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智能玩具行业萌芽于20世纪末, 发展至今可分为萌芽阶段和起步阶段 (见图 2-3) : 第一阶段:萌芽阶段(1998-2013 年) 1998 至 2013 年,中国智能玩具行业处于萌芽阶段,这一阶段中国市场的智能玩具产 品主要由国外公司研发生产,以成品的形式流入中国。1998 年,美国孩之宝公司“菲比精 灵”玩具上市,标志着世界首款儿童智能玩具的诞生。 “菲比精灵”具备语音功能,身高 5 英尺,可通过与主人对话学习英文、中文等语言。1999 年,日本索尼公司推出了“爱宝” 电子狗, “爱宝”可学习站立、走路,这一时期中国的智能玩具知名品牌多来自国外厂商, 如美国美泰、日本万代、丹麦乐高等,中国本土智能玩具企业缺乏自主品牌,大部分本土企 业仅负责产品的加工、生产等。 第二阶段:起步阶段(2014 年至今) 12 报告编号19RI0488 2014 年至今,中国智能玩具行业处于起步阶段,智能技术在中国获得关注,中国智能 玩具企业开始创立自主品牌并不断寻求技术、资金等多方面的合作。广东高乐、澳贝、哈一 代等传统玩具企业相继成立自主品牌, 进入中国智能玩具行业。 新兴智能玩具企业如布塔科 技、极贝科技、魔力石科技、快乐童摇、火火兔等借助资本的力量,加速拓展智能业务。此 外,传感技术、多媒体技术、无线网络技术进一步与传统玩具结合,引发“玩具+游戏”概 念的产生, 即传统玩具的视觉形象可通过电视、 手机或平板等硬件进入游戏, 玩家通过手柄 可操纵玩具进行游戏。 “玩具+游戏” 概念为玩家带来全新的游戏互动体验, 智能玩具在种类 和功能方面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趋势。 图 2-3 中国智能玩具行业发展历程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4 中国智能玩具行业产业链分析 智能玩具行业参与者众多, 涉及范围广泛。 中国智能玩具行业产业链上游参与主体为智 能玩具原材料供应商, 中游参与主体为智能技术企业及智能玩具生产企业, 下游则涉及智能 玩具的零售终端和消费群体(见图 2-4) 。 13 报告编号19RI0488 图 2-4 中国智能玩具产业链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4.1 上游分析 中国智能玩具行业产业链上游参与主体为原材料供应商, 即为智能玩具硬件生产、 制作 提供必需原材料的商家,负责提供智能玩具的外壳材料、智能硬件及电池。 (1)外壳材料: 不同种类智能玩具所使用的外壳原材料不同, 常见的智能玩具外壳材料包括木头 (如智 能积木) 、 塑料 (如早教机器人) 、 毛绒面料 (如智能毛绒娃娃) 、 PP 棉等。 外壳产品成本低, 在智能玩具总成本中的占比不足 20%。 (2)智能硬件: 智能硬件是智能玩具的核心零部件, 技术含量高, 在智能玩具总成本中的占比约为 80%。 智能硬件包含智能芯片、传感器、网络模块、传动硬件等部件,其中智能芯片是智能硬件的 核心部件。中国智能玩具知名度高的芯片生产企业有凌通、松翰、九齐、硕呈、杰理科技等 企业,其芯片产品具备语音识别、视频记录等功能。 (3)电池: 智能玩具可通过更换干电池或充电方式补充电量。适用于智能玩具的干电池以锌锰电 14 报告编号19RI0488 池为主,超威、天能、南孚、风帆、骆驼等品牌为国内锌锰电池知名品牌。充电电池可分 为镍镉电池、镍氢电池和锂离子充电电池。其中锂离子充电电池蓄电能力最强,镍氢充电 电池次之,镍镉充电电池蓄电能力最弱。超威、天能、风帆、骆驼、统一等品牌为充电电 池知名品牌。 2.4.2 中游分析 中国智能玩具产业链中游参与主体为智能玩具企业, 包括智能技术企业和智能玩具生产 企业。 智能技术企业的主营业务为智能玩具相关技术、 应用系统及软件的设计、 研发及创新, 智能玩具生产企业的主营业务为智能玩具硬件 (包括智能系统硬件、 传统玩具外壳等) 的设 计、组装及智能玩具成品的生产与销售。 (1)智能技术企业: 智能技术企业包含规模较大的综合电子产品企业、 互联网企业、 智能技术初创企业。 大 型综合电子产品企业、互联网企业资金充足,智能技术领先,代表企业有腾讯、亚马逊、小 米、360 等。智能技术初创企业规模小,专注于对语音识别、语音合成、人机交互等技术在 15 报告编号19RI0488 玩具行业的研发与应用, 代表企业有布塔科技、 极贝科技、 魔力石科技、 快乐童摇、 火火兔、 魔借、圣诞鸡、创豆等。 (2)智能玩具生产企业: 智能玩具生产企业指具备智能玩具生产资质、从事智能玩具硬件(包括智能系统硬件、 传统玩具外壳等)的设计、组装及智能玩具成品生产、销售的企业。 根据总部注册地址划分, 中国智能玩具生产企业可分为外资智能玩具生产企业和本土智 能玩具生产企业。外资智能玩具生产企业通过在中国投资建厂、OEM 代加工、智能玩具成 品出口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代表企业有乐高、费雪、迪士尼、美泰、万代等。该类企业品 牌知名度高, 智能玩具产品质量优良, 对下游零售渠道议价能力强。 中国本土智能玩具生产 企业规模较大,具备智能玩具生产能力的有哈一代、思成、诺贝酷等。本土智能玩具生产企 业大多由传统玩具加工、组装企业发展而来,技术起点低,其智能玩具产品价格低,对下游 零售渠道议价能力不强。 2.4.3 下游分析 中国智能玩具行业产业链下游涉及智能玩具零售终端和消费群体。 (1)智能玩具零售终端: 智能玩具零售终端指智能玩具的购买渠道, 包含提供智能玩具的玩具专卖店、 母婴用品 店、书店、百货商场、电商平台等线下及线上销售平台。智能玩具的消费行为通常发生在试 玩体验后,如儿童在玩具店试玩后请求家长直接购买,因此智能玩具的线下销售额占比大。 在针对中国智能玩具行业进行的访谈调研中, 一位拥有十余年管理经验的行业专家表示, 智 能玩具线下渠道销售占比约为 80%。其中线下玩具专卖店和母婴用品店销售表现最佳,占 智能玩具销售总额的比例合计超过 50%。智能玩具线上销售平台为电商平台和各母婴连锁 16 报告编号19RI0488 品牌 APP, 电商平台包括天猫、 淘宝、 京东等平台。 线上销售渠道仅展示智能玩具产品的图 片,儿童无法获得试玩体验,因此智能玩具线上销售占比小,约为 20%。 (2)智能玩具消费群体: 根据年龄划分,智能玩具的消费群体可分为幼儿、学前儿童、学龄儿童及成人等群体。 适宜幼儿、学前儿童的智能玩具为早、幼教类智能玩具,包含 AR 学习卡、早教机器人、智 能毛绒娃娃等。大多早、幼教智能玩具具备语音交互、图像识别功能,有助于幼儿、学前儿 童语言能力、认知能力提升。适宜学龄儿童的智能玩具种类较多,包含益智类智能玩具、休 闲类智能玩具、智控类智能玩具。学龄儿童学习能力较强,可适应更为复杂的玩具操作,因 此, 适宜学龄儿童的智能玩具功能较为复杂。 成人也可成为部分智能玩具的消费群体, 对高 新技术及部分 IP 形象衍生品的兴趣是成人购买智能玩具的主要原因, 如智能手办、 AR 赛车 等。 3 驱动及制约因素 3.1 驱动因素 3.1.1 中国消费升级趋势凸显,助力智能玩具行业市场规模扩大 近五年来, 中国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消费支出不 断增加,为中国智能玩具行业的稳定发展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2014 年至 2018 年,中国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20,167.1 元增长至 28,228.1 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8.8%。同时,中 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从14,491.4元增长至19,853.1元, 年复合增长率为8.2% (见图 3-1) 。 相较于传统玩具, 智能玩具售价高, 单件智能玩具均价在数百元以上, 因此中国居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及消费支出的持续增长为智能玩具消费奠定物质基础。 由于智能玩具的主要消费群体为 0-14 岁儿童,其父母对儿童智能玩具态度积极,极大 17 报告编号19RI0488 程度推动行业市场规模的扩大。同传统年代的父母相比,当下 0-14 岁儿童普遍出生于中国 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其父母出生于 20 世纪 80 年代及以后,这些年轻的父母更注重科学 育儿,对玩具产品在培养儿童学习能力、创造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要求高。早教机、学习机、 智能积木(可通过编程处理将积木零件排列、组合)等高科技、智能化玩具在丰富儿童日常 闲暇生活的同时可培养儿童动手能力、 思维能力, 使儿童在成长早期即可接触互联网技术和 智能技术,激发其对科技的兴趣。由于智能玩具满足 80 后及 90 后父母对儿童教育、成长 的期许,80 后及 90 后父母通常愿为智能玩具支付更高的价格。 图 3-1 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消费支出,2014-2018 年 来源:国家统计局,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3.1.2 中国儿童数量持续增长,为智能玩具奠定消费基础 0-14 岁儿童是中国智能玩具行业的主要使用群体,因此中国 0-14 岁儿童总体数量增 加为智能玩具行业市场规模扩大奠定消费群体基础。近 5 年来,中国 0-14 岁儿童总数自 2014 年的 22,558 万人增长至 2018 年的 23,523 万人,共计增加 965 万人(见图 3-2) 。 18 报告编号19RI0488 儿童总数稳定增长,原因如下: (1)为缓解中国社会老龄化压力,中国全面实施“二胎 政策” 。此外,与延长生育假期等福利相关的修正草案正在制订中,以配合全面二胎政策进 一步激励育龄居民生育小孩; (2) 中国宏观经济情况整体向好,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 长,为居民生育二胎创造稳定的经济环境; (3)中国医疗技术不断进步、发展,新生儿及孕 产妇死亡率降低, 保证新生儿数量自然增长。 中国儿童人口基数庞大, 总数呈现稳定增长趋 势,智能玩具发展的需求基础坚实。 图 3-2 中国 0-14 岁儿童数量,2014-2018 年 来源:国家统计局,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3.1.3 中国智能技术不断发展,推动智能玩具产品不断创新 近十年来, 中国智能技术不断发展并应用于传统玩具行业, 推动智能玩具产品技术升级, 促进智能玩具行业发展。 人工智能技术涵盖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人机交互、语音识别、机器学习等多个 研究方向的各类技术。 当前, 应用于智能玩具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主要有语音识别、 语音交 19 报告编号19RI0488 互、 计算机视觉等技术。 中国企业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的进步将推动智能玩具行业不断发展, 如凝趣科技作为中国较早进入人工智能语音领域的企业, 在语音翻译、 语音交互领域不断探 索、创新,其语音方案支持 42 种语言互译,拓展了语音交互的用户群。伴随着智能技术的 不断发展,应用于汽车行业的人工智能技术-无人驾驶(自动驾驶)技术为智能玩具研究提 供了新的发展方向。2018 年 11 月,亚马逊推出无人驾驶玩具车“DeepRacer” ,该款智能 玩具汽车配备了高清摄像头、双核英特尔处理器以及其他自动驾驶所需的硬件。配合 AI 软 件,DeepRacer 可实现自动驾驶功能。 3.2 制约因素 3.2.1 中国智能玩具企业部分产品定位不恰当 中国智能玩具生产企业部分智能玩具产品定位混乱, 导致其市场影响力及知名度低, 影 响智能玩具行业的发展。 产品定位指在产品设计之初或产品市场推广的过程中, 企业运用广告宣传或其他营销手 段树立产品在消费者心中具体形象的过程。 目前, 部分智能玩具产品如智能教育机器人存在 产品定位不当的问题, 表现如下: (1) 市面上的教育机器人在功能设计层面多脱离娱乐性, 强调教育性、陪伴性、替代性(如代替家长陪伴、辅导儿童) 。此类功能定位忽视了玩具主 要消费者儿童对于“休闲” 、 “娱乐”的需求,转而迎合家长对于儿童课业教育方面的需求, 导致产品缺乏吸引力。一方面,大多智能教育机器人品牌营销手段夸张,实际教育、陪伴功 能不全,存在教育深度、广度有限的问题。另一方面,该类智能教育机器人过分强调功能的 全面性,设计了多个功能模块,致使操作复杂,儿童难以理解,学习积极性反而受到影响; (2)部分智能玩具在外形设计层面吸引力不够,产品普及速度受到影响。中国智能玩具 IP 形象单调、同质化严重,与知名动漫、文学 IP 结合深度、广度不足,致使产品在外形设计 20 报告编号19RI0488 上不具备吸引力, 无法满足儿童对玩具在娱乐方面的需求。 未来, 平衡家长和儿童对于智能 玩具的不同诉求,丰富智能玩具 IP 形象,使智能玩具产品处于合理的定位将是智能玩具生 产企业竞争的关键。 3.2.2 中国智能玩具企业售后服务缺乏 中国智能玩具企业在玩具维修、 养护等售后服务方面经验不足, 成为家长购买智能玩具 的隐忧,阻碍智能玩具行业的发展。 现阶段, 智能玩具的研发、 生产工作通常由智能玩具生产企业和智能技术企业共同完成。 玩具生产公司主要负责智能玩具硬件及成品的生产工作, 对于智能技术理解程度不深, 缺乏 智能技术产品维修、 养护方面经验, 无法提供智能玩具售后维修及养护服务。 智能技术公司 缺乏玩具行业相关服务经验, 对于儿童类玩具易磨损、 易损坏等情况缺乏了解, 在产品设计 层面未将维修、养护情况纳入考虑范围。 儿童对自身行为缺乏控制,摔、打、咬玩具等行为普遍存在,而智能玩具制造使用的核 心零部件(如芯片等)脆弱、易损,易发生人为损坏情况。对于上述情况,智能玩具制造公 司缺乏免费维修、养护的意愿。同时,由于智能玩具零部件价格昂贵,更换、修补、维护相 关零部件费用高昂,家长不愿承担。 3.2.3 中国智能玩具的智能技术、安全技术应用深度不足 人工智能技术可对人的意识、 思维及思考过程进行模拟, 使机器具备深度学习能力。 目 前, 中国智能玩具仅能实现简单的对话、 播放等互动功能, 智能技术在玩具产品应用的深度 不足。 如中国智能玩具行业的智能教育机器人具备语音搜索引擎, 可通过简单的语音指令完 成识别、 搜索等功能, 对于实现复杂语音或数字计算等指令的精准度欠缺, 部分教育机器人 21 报告编号19RI0488 存在数字计算错误的概率高、 语音指令操作顺畅度低、 简单对话难以进行等问题, 不具备深 度学习能力。因此,现阶段的智能玩具“智能”程度不高,对于儿童的教育作用不明显。 此外, 部分智能玩具在设计层面未应用合适的安全性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