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对国际经济的影响.pdf
智库Charigo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致远国际经济研究中心新冠疫情对 国际经济 的影响Coronavirus and Impact to World Economy2020年 3月 7日 March. 7, 20201月春节期间 , 我们就集中 关注疫情的进展 , 春节 后又开始关注全球经济 走向 和中国政府 对经济工作的安排; 2月 中旬开始 查看相关报道和资料 , 着手写这个分析 报告 。随着 疫情的不断变化 , 这个报告也几经 修改 、 调整 。 现在全国的疫情基本得到了控制 、舒缓 , 政府已经在安排复工 , 部分中国地区的 社会经济 形势逐步 恢复正常 , 但 国际上疫情却在 迅速 蔓延到韩国 、 日本 、 意大利 、 伊朗 、 美国 , 亚非拉欧等 各大洲却无 一幸序免 。 截止 3月 5日的最新信息 , WHO担心的那种情况 ( 疫情未能 完全 有效 控制 、 疫情蔓延到其他国家 ) 已经 发生 。 世 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 ,部分国家对新冠肺炎不够重视 , 准备不足 , 且疫情 蔓延到更多 国家 , 尤其是卫生系统较弱的国家面临病毒威胁 , 令人担忧 。我们 最为 担忧的一是发达经济体 , 它们在国际产业链和全球经济中占据重要位置 , 一旦出现大的问题那对全球的影响 、 对发展中国家的连锁伤害是巨大的;二是 对于那些经济欠发达 、 卫生条件薄弱 、 但又与中国联系密切的国家 , 例如非洲 , 一旦出现疫情 , 人民生命健康保障将出现巨大损失 , 经济就更难恢复和发展 。 目前看 , 除非一些国家政府太过疏忽大意 , 疫情大范围急剧大规模扩散的可能性不大 。好消息是中国疫情基本控制住 , 部分 地区和企业在逐步恢复正常秩序;相关各国对病毒的研判和控制措施在 中国的经验教训基础 上 也逐步有序 。 中国第一支疫苗 已经进入试验 ! 中国恢复秩序和生产后 , 可为全球提供更多的药品 、 医疗物资等支持 。本报告 的 观点是基于以 疫情主要在中国 发生 、 国际疫情总体可控的局面 , 对疫情观察截止 于 3月 5日 。报告提出 的 判断和观点 , 欢迎各位读者和我们深入探讨 。前不久 , 就在 中国 全民 抗击 新冠肺炎疫情的时候 , 新西兰渔民们把刚刚捕来的共 100多吨大龙虾放生大海 , 因为 新西兰龙虾 95%都出口到中国 。 美国 、加拿大 、 澳大利亚的 龙虾 , 俄罗斯 帝王蟹 、 珍宝蟹价格断崖式下降 , 挪威三文鱼的运输航班取消 , 全球最大的三文鱼生产商美威关闭了上海工厂 。各方机构和专家都一致认为这次新冠病毒对世界经济的溢出效应毫无疑问将远超 2003年 SARS的影响 ( 约 800人死亡 , 全球经济损失约 400亿美元 ,全球经济增幅当年下降 0.1%) 。 今天的中国的经济体量已今非昔比 , 居于全球供应链的中心 , 中国向世界输出了最多的商品和游客 。 如果说 2003年中国因 SARS而发烧 , 世界打了一个喷嚏的话 , 那么 2020年中国因 “新冠肺炎 ”而咳嗽不停 , 整个世界就会发烧并大病一场 。此次新冠病毒对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影响如何, 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还要承受多重的打击,目前 还没有确切的数据 ,这当然取决于疫情能在多短时间内得到遏制。但肯定的 是损失 已经造成,短期影响十分巨大:中国经济第一季度毋庸置疑会低于 2019同期, 具体 如何 要 看疫情控制和复工情况以及政府的政策;即便 疫情 二月 得到 了 控制 ,这些短期损失也不会 全部 被 今年 剩余时间的经济复苏所弥补。标准普尔认为中国疫情控制第 2季将会陆续撤消,经济第 3季才能回稳,今年经济增长预计是 5%。中国经济增长放缓 1个百分点 , 将显著拖低全球经济 , 包括旅游收入急挫 、消费及货物出口减少 、 商品价格下跌 、 工业供应链等均会受到影响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IMF) 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近日表示 , 今年全球经济将会因中国前 言的疫情而承受严峻的下行压力 。 高盛预估 , 如果疫情得到迅速控制 , 在 2、 3月间显著放缓 , 2020年全球 GDP增长将下滑 0.1至 0.2个百分点 。 但如果疫情延后到第二季度才见顶 , 那么全球 GDP增长将下降 0.3个百分点 。综合各国专家 、 媒体和政要的评论分析 , 普遍认为如果中国疫情能在 2月控制住 , 3月恢复经济生产的话 , 对 2020年中国 和 全球经济的影响 的 影响 ,还 是 可承受的 。 如果延续到第二季度 , 那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这个结论的一个大前提是此次疫情只是在中国集中爆发 , 如果中国之外的疫情大规模扩散而且失控 , 那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就完全是灾难性的 。中国政府在二月下旬开始布置大部分地区的企业复工 , 现在部分工厂和商业已经开始逐步恢复 。 据 中国 政府 专家预测 , 除湖北以外 , 全国其他省市4月底恢复正常秩序 。当前 疫情 除了 韩国 、 日本 、 意大利 、 伊朗相对严重之外 , 全球关注疫情的重点是在欧美 , 普遍对这两个地区控制疫情的措施表示担忧 。 一旦欧美出现大范围爆发 , 后果不可想象 。所以 , 3月是决定全球疫情走向的关键时期 , 也是观察 2020年全球经济走向的关键时间段 。 现在的形势是全球经济走向不 仅仅 取决 于 中国的 疫情 走向 , 更取决于 中国企业复工情况和日韩意等其它国家的疫情变化 。 随着第一季度即将过去 , 随着疫情扩散到越来越多的国家 , 认为 “这次爆发是对全球经济的冲击是短暂的 ”判断 , 现在看来是不现实的 , 需要 转变 思路 。按照中国经验 , 随着各种疫苗和药物出现 , 3月底大部分国家的疫情会趋于平稳 , 国际疫情在 4月中旬有望基本正常 。 加上中国开始逐步恢复生产 ,美国疫情没有大爆发 , 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还是基本可控 , 全球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在后面的三个季度里尽量缩小 、 弥补 。中国知名经济学家马光远指出 , 种种迹象表明 , 投资者目前对全球经济衰退的恐惧不亚于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 。 特别是 , 这次疫情发生在全球供应链的中心中国 , 疫情究竟对中国经济会造成多大的影响 , 在某种程度上并非中国经济自身 , 而是对全球经济 , 全球供应链究竟会造成多大的打击 ,这是一次极好的测试机会 , 但很显然 , 大家都不敢去想象最后的结果 。致远智库已经就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企业和政府应对建议 、 疫情爆发情况下的中国中小微企业应对之策 提出过报告 , 本文则在 综合 分析各方观点 基础上 , 在 疫情仅限制在中国的前提下 , 分 4个部分 讨论 此次疫情对国际经济的 影响 , 最后就主要问题进行总结 , 提出建议 。1. 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2. 疫情对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3. 疫情对某些行业影响4. 疫情对中国和某些国家 、 地区的影响5. 结论及应对 建议目 录1-1、中国是全球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3年时 , 中国的工厂大都为世界各地的客户生产 T恤衫和运动鞋等低成本产品 , GDP1.7万亿美元 , 占全球的份额仅 4.2%。 世界贸易组织的一份报告 全球贸易数据与展望 中指出 , 2018年中国对外出口商品总额达 2.487万亿美元 , 直接占全球 19.475万亿美元商品的 12.8%。 美国出口商品排第二 ,总额达 1.664万亿美元 , 约占世界全球总数的 8.5%。2018年 , 中国全年进出口总额高达 4.623万亿美元 (全球占比 11.75%)。 其中 , 中国出口商品总额达到 2.487万亿美元 , 占全球比重为 12.77%( 全球第一 ) , 货物贸易总额居全球第一位 。 2018年 中 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7919亿美元 , 占世界比重为 7.0%, 对外直接投资额为 1298亿美元 , 吸引非金融类外商 直接 投资达 1350亿美元 , 位居全球第二 。 中国 商务部数据显示 ,2019年中国 GDP达 14万亿美元 , 占全球的份额 16.3%, 仅次于美国 。 2019年中国外贸总额创历史新高 , 达 31.54万亿元人民币 ( 出口 17.23万亿元 , 进口 14.31万亿元 ) 。 据世贸组织统计 , 2019年前三季度 , 中国出口增速较全球高 2.8个百分点 , 国际市场份额至 13.1%。一 、 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1-2、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从经济增量来看 , 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 。 近年来 , 新兴国家的崛起使中美欧三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量的贡献率由 2013年的 102.4%降至2017年的 52.0%, 其中 , 中国经济贡献度最高 。 2017年 , 全球超过五分之一的经济增长来自于中国的贡献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IMF) 统计 , 2019年 , 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39%, 比美国 、 欧洲和日本加起来贡献的全球经济增长份额还多 。 在过去十年里 , 中国一直扮演着国际经济的压舱石作用 , 对化解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做出了巨大贡献 。1-3、 中国是世界经济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尽管中国的工厂仍在生产一系列相对简单 、 低 附加值 的产品 ( 如服装和塑料制品 ) , 但也早已在智能手机 、 计算机和汽车零部件等更高端的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 , 已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和全球供应链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 制 造从墨西哥到马来西亚的工厂所需的各类零部件和产品 。 如果 中国工厂停工 ,Capital Economics首席大宗商品经济学家卡罗琳 贝恩表示: “所有迹象都表明 ,全球供应链和大宗商品贸易也出现了重大混乱 。 ”2019年中国的产品从低端到中端 、 高端产品均有覆盖 , 有 “世界工厂 ”之称的中国已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 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 、 最大的贸易国 ( 2019全球贸易额为 12.8%, 中国在区域经济的占比现已达 52%) ,一百二十多个国家或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 , 拥有世界最完备的完善的工业门类和制造业基础 , 有 220多种工业品产量位居世界首位 。 很明显 , 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已成为一个更具主导地位的参与者 , 中国已经更多地参与了全球供应链 。此次疫情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在日益显现 , 其中最主要的是对全球产业链的影响 。 一方面是信息化和数字化科技的进步让全球产业链的形成在技术上成为可能 , 而且还大大增强了 、 缩短了和加速了全球产业链运转 。相关资料显示 , 有效的数字化供应链整体能够推动企业收入增长 10%, 采购成 本下降 20%, 供应链成本降低 50%。 另一方面中国以强大和完整的配套能力 、丰富的中高级人力资源和稳定的社会环境 , 已经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装配环节向中 、 高技术产品比例大大提升并成为主要环节 。根据国家行政学院许正中教授的观察 , 中国在产业链呈现明显的高技术制造业比重上升 、 中技术制造业比重下降 、 低技术制造业比重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 。 中国向全球价值链和产业链上游攀升主要是在资本品 ( 用于制造其他商品的商品 ) 和零部件领域 , 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 , 2007年至 2017年10年中 , 中国在全球资本品市场的份额从大约 5%上升到 20%以上 。 在中端高科技产业 , 中国现在占主导地位 , 其全球份额在过去十年间几乎增长了两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