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女性就业指数分析报告.pptx
,2019-2020年女性就业指数分析报告,普华永道,目录,前言,2019年三八国际妇女节标志着又一年为提高女性就职人 数以及改善其工作福利而不懈努力。从全球首位任内休 产假的女总理,到备受瞩目的女性平权运动#metoo席 卷全球,世界各地的职业女性正日益坚定地争取她们在 职场上受到尊重和公平对待的权利。然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OECD”)中的女性 在职场上依然面临严峻的挑战和遭遇不平等待遇。薪酬,在OECD最大型的公开上市企业中,女性董事仅占五分 之一。,很明显,距离实现全面的职场男女平等仍然长路漫漫。女性就业指数显示,即使33个OECD成员国在这方 面持续取得进展,但进展速度缓慢。而加快职场男女平 等,却能够带来巨大的回报:提高经合组织中女性参加 工作的比例,能在OECD成员国产生6万亿美元的GDP 增长,而缩小男女薪酬差距则会为OECD带来2万亿美元 的GDP增长。冰岛和瑞典继续在女性就业指数排行榜中领先,新西兰 则提升一个名次进入前三甲。英国今年略有进步,排名 从第14位提高至第13位,不过男女薪酬差距的积弊导致 其名次无法继续上升,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则需要政府政 策及企业行动双管齐下。,我们还发现,各地女性就业指数的表现相差迥异。从2010年起,伦敦等经济增长较快的地区的女性就业指数 得分提升幅度最大。苏格兰、北爱尔兰和威尔士的表现 比英国大部分地区出色,也许原因在于这些地区内的大,部分公共部门就业人员薪酬差距较小,同时担任高层职 位的女性比例较高。这些趋势说明,各地区经济活动的,基本结构性因素以及构成部分能够影响女性的经济机会。,虽然女性就业指数的研究重点在于OECD,但我们显然 不应低估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 中国和印度在,赋予数以百万计的女性经济权能方面所做的贡献。不过,,纵然这两个国家取得了显著进步,但是在女性就业前景,差距问题依旧存在,企业中女性领导者的比例依然偏低, 方面仍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倘若将中国和印度纳入指,数,中国排名将会在斯洛伐克(第26位)和日本(第27 位)之间,而印度则会位列末席,排在韩国(第33位) 之后。,解决这些挑战需要时日,不过促进男女平等可以让这两 个经济大国获益巨大。缩小男女薪酬差距可带来2万亿 美元以上的收益,而提高女性参与劳动力的比例将带来7.5万亿美元的收益,比OECD的收益增长总额还要高。政府负责营造一个在政策上支持职场男女平等和性别多 样性的大环境,与此同时各机构和雇主则需要将此政策 落到实处。可是,对于许多女性而言,实际而有效的转 变仍旧难以企及。针对今年报告的主题 把政策落到 实处 我们探讨了各机构为实现有效的转变,对战略 明晰度、问责制、可衡量性及透明度各个方面有着怎样 的要求。,如果您对此项研究有任何问题或意见,或者希望与我们 商讨我们如何能帮助您的机构解决这些问题,请联系 我们。,Jing Teow作者及经济学家,Saloni Goel作者及经济学家,Tara Shrestha Carney作者及经济学家,Alex Cooper作者及经济学家,6万亿美元2,万亿美元,女性就业率提升至瑞 典的相当水平可实现 的OECD GDP增长,缩小男女薪酬差距可 实现的OECD中女性 收入的增长,执行摘要,如果全球,50%的人口不能充分发,“,1,挥其潜能,那么这个世界就永远无 法100%地实现其目标。当女性的力量被释放出来,我们就能为所 有人提供一个更有保障的未来。”潘基文前任联合国秘书长2015年三八国际妇女节致辞,北欧国家位居女性就业指数前两位,新西兰名列第三,OECD继续在增强女性经济权能方面逐步取得进展,但要 实现职场男女平等仍然任重道远,第七版女性就业指数提供了我们对33个OECD成员国2017年女性经济权能状况 的评估。女性就业指数是5项指标的加权平均值,这5项指标反映出女性参与劳动力市 场的程度以及职场男女平等的情况(更多详情请参见技术性附录。)国家排名与趋势从2016年至2017年期间,平均而言,经合组织在女性经济权能方面收益颇微,这主 要是缩小男女薪酬平均差距和降低女性失业率的结果,同时其他所有指标的表现基本 持平。冰岛和瑞典是排名最高的两个经合组织成员国,而新西兰自女性就业指数第一次 发布以来首次跻身前三。挪威被斯洛文尼亚超越,排名下滑至第 5 位。爱尔兰和荷兰较去年的排名有所上升,这得益于指数中大多数指标出现积极的改 善,特别是荷兰的女性失业率降低。受男女薪酬差距拉大的影响,智利和匈牙利的绝对表现不及去年。另一方面,瑞 士表现下降的原因是男女劳动力参与率的差距越来越大,而且女性失业率上升。从长远来看,整体国家排名变动很大,主要原因是失业率以及男女劳动力参与率差距 的变化。从2000年起,由于卢森堡男女薪酬差距大为缩小,波兰女性失业率大大降低,因 此这两个国家的女性就业指数排名大幅提升。另一方面,从2000年起,葡萄牙、美国和奥地利 的排名均大幅下滑。葡萄牙男女 薪酬差距明显拉大,美国女性劳动力参与率和奥地利女性全职就业率均有所下降。,潜在的长期经济收益,如果将女性就业率提高至瑞典的相当水平,则可带来巨大的长期经济收益。OECD GDP增长总额将超过6万亿美元。充分缩小男女薪酬差距,意味着整个OECD的女性收入总额将增加2万亿美元。,6万亿美元,2万亿美元,女性就业率提升至瑞典的相 当水平可实现的OECD GDP 增长总额,缩小男女薪酬差距可实现 的OECD的女性收入总额,2瑞典,1冰岛,3新西兰,与G7集团国家的对比,英国的指数排名略有进步,从第14位升至第13位,然而男 女薪酬差距的积弊限制了其排名继续上升,英国排名第13位英国在指数中的排名从第14位上升到第13位,表现居于OECD的平均水平之上。英国循序渐进取得进步:,该国在就业指数的所有5项指标中均有所改善。不过,OECD其他成员国的女 性就业前景明显好转,因此英国的排名只上升一位。2000年,英国位列第17,这些年来上升幅度虽小但却稳步提高。在2000年至2011年期间,英国的女性就业指数得分低于OECD平均值。从2012年起,英国开始超过OECD平均值,并于2017年将排名提升至第13位。与其他G7集团国家相比,英国表现出色,整体仅次于加拿大。英国的所有指标均超过G7集团的平均水平,只有女性全职就业率指标是唯一的例外,在G7集团中排名最低。,Canada,UnitedKingdom,Germany,France,UnitedStates,Japan,Italy,第11,第18,第22,第23,第27,第29,第13,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美国,日本,意大利,纵观英国各地,苏格兰排名最高,西南地区和威尔士分列 第二、三位,各地区趋势我们预测英国各个地区的女性就业指数,从而评估这些地区的不同表现,使用的是 计算OECD主要指数的方法,但采用英国均值作为基准。表现最出色的三个地区是苏格兰、西南地区和威尔士。这些地区酒店业规模庞大, 公共部门人员高度集中,两者中各级别的男女比例都更为均衡,因此薪酬差距 较小。约克郡和亨伯地区、东米德兰兹郡和西米德兰兹郡三地则表现最差。在米德兰兹 一带,与英国平均水平相比,传统上以男性为主的行业比例相对较高,例如制造 业。这些行业的薪酬差距也比较大。从2016年至2017年,北爱尔兰的排名涨幅最大,从第8位上升至第4位。东米德 兰兹郡的排名则跌幅最大,从第6位下滑5个席位,跌至第11位。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威尔士的排名提升最为明显,从2010年的第7位上升至第3位,这是因为女性劳动力参与率提高,而薪酬差距缩小。同一时间段内,东米德兰兹郡排名下降6位,从第5位下滑到第11位,因为其他地区的发展速度超过了东米德兰兹郡。我们的分析还发现,2010年至2017年间英国地区增加值总额 (GVA) 的增长率与 女性就业指数得分的变化趋势之间略呈正向相关性,说明女性的经济参与度提高 可能有助于经济增长。,West Midlands,East Midlands,Yorkshire & Humber,London,North East,East,North West,South East,Northern Ireland,Wales,South West,Scotland,2017年英国各地排名,第1 第 2 第 3 第 4 第5第6 第7第8 第 9 第10第11 第12资料来源:普华永道分析,所有资料来源均列示在附录中。英国各地排名随时间的变动情况,苏格兰,西南地区 威尔士北 爱尔兰东 南地区,西北地区东部,东北地区,伦敦 约克郡和亨伯地区,东米德兰兹郡西米德兰兹郡,中国和印度如果在促进男女平等和提高女性劳动力参与率 方面着力,将能够带来巨大的收益,今年我们所做的一项评估是,如果把全世界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 中国和印度 纳入到今年的指数中,它们会有怎样的表现。过去数十年里,中国和印度经济快速 增长,带动两国女性经济权能情况大为改善。而我们的分析表明,如果这两个经济大国继续推动男女平等并提高女性劳动力参与 率,则将带来巨大的收益。中国倘若将中国纳入到女性就业指数当中,中国的排名将会在斯洛伐克(第26位)和 日本(第27位)之间。其主要原因是中国男女薪酬差距达到25%,大幅高于 OECD的平均水平。但另一方面,中国女性全职就业率 (89%) 相对较高,比经合 组织均值高出14%。如果中国在缩小男女薪酬差距方面做出改善,女性的收入预计能提高34%,相当 于女性收入提高2万亿美元。女性就业率提升至瑞典的相当水平,意味着中国的GDP可增加4970亿美元。虽 然中国女性的就业率已经接近基准国家瑞典的水平(中国和瑞典的女性就业率分 别为66%和69%),但女性就业率提高所带来的GDP增长不及瑞典,仅占中国GDP的2%左右。印度倘若将印度纳入到女性就业指数当中,印度会在指数排名中垫底,而考虑到该国的经济发展程度相对低于经合组织成员国,这一排名就不足为奇了。印度与中国面临着类似的重大挑战,男女薪酬比例差距较大,达到36%,远高于 指数中的其他国家。因此,缩小男女薪酬差距可促使女性收入提高56%,相当于 女性收入提高2450亿美元。印度女性劳动力参与率偏低,部分原因是普遍的文化观念对女性社会角色的固有 规范和约束。印度女性就业率低,意味着如果女性就业率提升至瑞典的相当水平, GDP可提高7万亿美元,大约相当于印度GDP的79%。,中国的指数排名可 能在斯洛伐克(第26位)和日本(第27位)之间,印度的指数可能位列末席,排在韩国之后,中国的经济收益,4970亿美元女性就业率提升至瑞典的相当水平可 实现的中国GDP增长总额,2万亿美元缩小男女薪酬差距可实现的中国女性 额外收入总额,印度的经济收益,7万亿美元女性就业率提升至瑞典的相当水平可 实现的印度GDP增长总额,2450亿美元缩小男女薪酬差距可实现的印度女性 额外收入总额,斯洛伐克 中国日本西班牙意大利智利希腊墨西哥韩国 印度,女性就业指数排名,各机构把政策落到实处,需要战略明晰度、问责制、可衡 量性和透明度,政府负责营造一个在政策上支持职场男女平等和性别多样性的大环境,与此同时各机构和雇主则需要 将此政策落到实处。全世界的机构都为制定多样性的政策而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资源,并将多样性的做法融入到其组织的 日常运营。可是,不是所有的努力都能得到与之匹配的成果。我们与进步最明显的组织合作,重点在 于确保多样性与包容性拥有一致的方向、衡量方法以及问责制度,可适用于其他任何战略重点。实际 上,实现有效的转变需要归结为五大重要基础:多样性与企业战略保持一致明确解释多样性与包容性如何能支持企业的优先发展方向,以制定引起所有利益相关者(包括客户、供应商、投资商以及更广泛的社会群体)共鸣的战略。自上而下实施问责制将多样性与包容性衡量标准纳入员工个人绩效目标及激励措施,促使员工承担相应的职 责,从而确保企业把多样性与包容性战略确定为优先事项。订立现实的目标并制定达成目标的计划在多样性与包容性的目标明确确定后,应当根据目标制定行动计划,包括考虑如何利用重 要的人力资源工作流程(例如绩效管理)予以支持,侧重点在于如何实现及衡量目标。善用数据:所测即所得运用数据及分析工具来衡量投资进展及回报、为进行干预而找准问题所在并且推动问责制的 实施诚信:实话实说清晰、开诚布公地沟通您的进展和针对更快取得进步的计划,有助于向您的员工和外部利 益相关者展现您对多样性与包容性的承担。,2,关键指数结果,20172016,过去一年里,OECD在女性经济权能方面延续缓慢而渐进的发展态 势,主要动力来自男女薪酬差距缩小以及女性失业率下降,OECD平均值,2016: 60.4,2017: 61.9,英国在所有5项指标中出现明显改善,小幅上升,一位到第13位。可是,OECD其他成员国的女,性就业前景大有起色,所以英国也仅仅是上升 了一位。,在经合组织中,爱尔兰涨幅最大 上升7位, 高于OECD平均值,原因是该国女性劳动力参 与率大幅提高。,冰岛依然是指数中表现最出色的国家,得益于 男女劳动力参与率差距的缩小以及女性失业率 下降冰岛女性就业指数的得分从2016年起不断 上升。,挪威从第3位下滑至第5位,原因在于该国女性,劳动力参与率下降,而且新西兰和斯洛文尼亚 的改进速度超过了挪威。,奥地利从第22位下跌到第25位,因为该国男女 劳动力参与率差距拉大,而且OECD其他成员 国女性就业机会的改善情况比奥地利更加显著。,墨西哥上升一位,摆脱去年垫底的情况,主要 是因为男女薪酬差距缩小5%,降幅居OECD 之冠。,2017年与2016年普华永道女性就业指数的对比,自2000年以来,卢森堡的排名涨幅最大,攀升17位,从 第23位跃升至第6位,2000年至2017年在普华永道女性就业指数排名中变动最大的国家,卢森堡,波兰,比利时,英国,法国,奥地利,23,6,19,8,20,10,25,22,13,12,17,13,美国,9,23,2000,2000,2017,2017,爱尔兰,葡萄牙,25,17,16,5,3,增强女性经济权能所带来的潜在经济收益,女性就业人数增多,可促使OECD整体GDP增加6万亿美元,我们在分析中预测了当各国女性就业率达到瑞典的相当水平时其潜在经济收益规模 的区间,瑞典是女性就业指数中长年排名较高的国家,其女性就业率为 69%。提高女性就业量为OECD带来的潜在长期经济收益相当于OECD整体GDP实现超 过6万亿美元的增长。按绝对价值计算,预计美国经济收益最高,达1.8万亿美元,将近是经济收益第 二高的意大利的三倍。按百分比来计算,希腊、墨西哥和意大利等女性就业率较低的国家潜在经济收益 水平最高。当这些国家的女性就业率提升至瑞典的相当水平,可为这些国家带来 将近30%的GDP增长。英国可能得到巨大的经济利益:当将57%的女性就业率提高到瑞典的相当水平 (69%) 时,则可为英国GDP带来 将近9%的收益,相当于2500亿美元(约合1780亿英镑)。对于女性就业率与瑞典不相上下的国家,其GDP的潜在增幅可能较小;这包括其他 北欧国家,例如挪威和芬兰,以及爱沙尼亚。,OECD女性就业率提升至瑞典的相当水平可实现的潜在经济收益,28%28%,27%,11%,9%,9%,5%,4%,1%,Greece,Mexico,Italy,OECDaverage,UnitedStates,UnitedKingdom,Finland,Norway,Estonia,2500亿美元,6万亿美元,OECD整体GDP收益总额,希腊,墨西哥意大利 经合组织美国平均值,英国,芬兰,挪威爱沙尼亚,缩小OECD成员国中男女薪酬差距所带来的经济收益,缩小男女薪酬差距可促使OECD女性收入提高2万亿美元 以上,涨幅为22%,我们研究缩小OCED成员国中男女薪酬差距可带来的潜在经济收益。 通过推动男女同工同酬来缩小男女薪酬差距,可大大增加女性的收入。缩小男女薪酬差距可促使OECD实现超过2万亿美元的女性劳动力收入增长。在经合组织成员国中,按绝对价值计算,美国缩小男女薪酬差距预计可获得的经 济收益最大,女性收入总额将提高8160亿美元。按百分比计算,男女薪酬差距最大的国家其经济收益也最高,尤其是韩国、爱沙 尼亚和日本。当这些国家缩小男女薪酬差距,意味着女性劳动力收入与现在相比 将提高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不等。如果男女同工同酬,韩国女性收入提高幅度将 高达 53%。而当英国缩小男女薪酬差距,女性收入将增加920亿英镑(约合1140亿美元), 相当于比现有女性收入提高20%。在分析时,我们假设工资的抵销效应和就业效应基本取消,意味着提高工资不会导 致就业的净效应。分析考虑的是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弹性的抵销效应:提高工资会提 高雇主增加更多工人的成本,但同时高收入又会刺激潜在的劳动人口寻找就业机会。,53%,36%,32%,20%,19%,6%,5%,4%,Korea,Estonia,Japan,UnitedStates,UnitedKingdom,OECDaverage,Greece,Poland,Luxembourg,2万亿美元,OECD整体GDP收益总额,韩国爱沙尼亚日本,美国,英国经合组织希腊 平均值,波兰,卢森堡,1140亿美元22%,4,英国及各地区表现,英国的表现依然超过OECD,但进展始终缓慢,2016年至2017年期间英国的表现在2016年至2017年间,英国小幅上升一位,指数排名从第14位上升至第13位。 在此期间,英国女性劳动力参与率和女性全职就业率大幅提升,同时女性失业率 下降。导致英国排名未能继续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男女薪酬差距积弊难除,2016 年至2017年只有很小幅度的变化。卢森堡的情况则与之形成对比,其男女薪酬差 距缩小1.3%,使之成为OECD成员国中男女薪酬差距最小的国家。该国为改善女 性的就业前景以及鼓励职场男女平等而引进了一项政策,其中强制要求拥有15名 或以上员工的机构在各自的职工代表团中任命一位平等事务代表。平等事务代表 的职责就是确保男员工和女员工在就业、培训、晋升、薪酬和工作环境方面得到 平等待遇。与其他G7集团国家相比,英国表现出色,仅次于加拿大。究其原因,英国其实 在女性劳动力参与率、男女劳动力参与率差距、男女薪酬差距以及女性就业率等 各个方面均超过G7集团平均水平,但除了女性失业率和男女薪酬差距这两项外, 其他指标均落后于加拿大。长期趋势:自2000年起英国的表现2000年英国位列第17位,说明多年来进步缓慢。从2000年开始,英国的所有5项指标表现均有起色,其中在降低男女薪酬差距以 及男女劳动力参与率差距方面进步最大,分别下降了10个和5个百分点。在2000年,英国男女薪酬差距和女性劳动力参与率均超过OECD的平均值,男女 劳动力参与率差距、女性失业率和女性全职就业率则低于OECD平均值。2017 年时的情况依然如此,这进一步说明与其他OECD成员国相比,英国这些年来的 女性经济权能进展一直较为缓慢。,在2000年至2011年期间,英国女性就业指数得分低于OECD平均值。从2012年起,英国开始超过OECD平均值,并于2017年将排名提升至第13位。从长远来看,英国女性劳动力参与率表现持续强劲,从2000年起一直保持着高出OECD平均值 3%的水平。相比之下,女性全职就业率是英国的薄弱环节,从2000年以来始终比OECD平均 值低10% 以上。,49.2,54.8,56.2,56.8,58.3,60.1,61.762.8 64.3,50.0,55.2,56.4,56.5,56.8,57.8,58.8,60.461.8,40.0,45.0,50.0,55.0,60.0,65.0,70.0,女性就业指数得分,英国女性就业指数表现与OECD平均值的对比,20002007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英国,OECD,近年来,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旨在创造男女性更加平等的工作环 境,而企业在落实政策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我们会在第6部份详 细研究这个问题,1以上是ONS公布的数据,这与OECD公布的数据有所出入,因为OECD只考虑全职员工和自雇人士,兼职员工并未计算在内。,与2016年相比,所有地区在女性经济权能方面都取得切实 进步,苏格兰、西南地区和威尔士名列前三甲,我们预测英国各地区的女性就业指数,从而评估这些地区的表现,使用的是计算OECD主要指数的方法,但采用英国均值作为基准。,表现最佳的三个地区是苏格兰、西南地区和威尔士。若使用2016年的数据构建英 国地区女性就业指数,则该结果依然与去年相同。苏格兰名列榜首且整体表现强劲,在构成指数的5项指标中取得全面的优异表现。凭借最高的女性劳动力参与率(男女劳动力参与率差距因此较小)和较低的女性 失业率,西南地区位居次席。西南地区在这些指标中的成绩超过了它在女性全职 就业率方面的不足(其女性全职就业率在所有地区中最低)。,威尔士名列第三,因为其男女劳动力参与率差距最小,而且男女薪酬差距在所有 地区中是第二小的。西米德兰兹郡在指数中排名最低,原因在于女性劳动力参与率过低,男女劳动力 参与率差距较大,而且女性失业率高。,36.4,35.8,35.1,34.9,34.8,33.1,33.1,29.3,27.8,27.6,27.2,25.2,Scotland,South West,Wales,Northern Ireland,South East,North West,East,North East,London,Yorkshire and The Humber,East Midlands,West Midlands,女性就业指数得分,123456789101112,苏格兰,西南地区,威尔士,北爱尔兰,东南地区,西北地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伦敦,约克郡和亨伯地区,东米德兰兹郡,西米德兰兹郡,女性就业指数的长期趋势显示,经济增长似乎与指数表现 的好转有关,其中伦敦在这方面尤为明显,2010年至2017年间英国地区增加值总额 (GVA) 的增长率与女性就业指数得分的 变化趋势之间似乎略呈正向相关性,说明经济增长可能与女性的经济参与度提 高有关。,经济增长率与指数得分之间存在关联,原因可能在于参加工作的女性增多,经 济生产力随之提高(Klasen, 1999)。反过来看或许也存在因果关系,即经济增 长可为女性带来经济和工作机会。不过,这方面的证据较为参差(Luci, 2009)。 这说明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不足以依靠自身力量促成劳动力市场的男女平等, 研究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时,也要考虑促进女性劳动力参与率和职场男女平等 的政策效果。,伦敦表现处于中游,名列第9。不过,伦敦是自2010年起英国增长速度最快 的地区。在此期间,伦敦成为女性就业指数提升幅度最大的地区(按百分比 计算),排名上升3位。这表明全球金融危机后职业女性为推动伦敦经济复 苏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不过,自2010年起男女薪酬差距仅有很小幅度的变化, 导致伦敦的表现受到阻碍。自2010年起,西米德兰兹郡、英格兰东部地区以及东南地区的地区增加值总额及其女性就业指数也大幅提高。,相反,约克郡和西南部等发展较慢的地区女性就业指数提高幅度较小。长远而言:,威尔士排名明显上升,自2010年以后名次提高了4位,原因是指数中的所有 指标都取得了进步。最明显的是,女性劳动力参与率提高了5%,这有助于缩 小男女劳动力参与率差距。,东米德兰兹郡的表现自2010年起变差,2010年至2017年期间排名下滑6位。 虽然在此期间该地区的多数指标起色不大,但是女性全职就业率下降了2%。 东米德兰兹郡是唯一在这项指标中出现明显下降的两个地区之一。,2010年至 2017年长期地区经济增长率与女性就业指数 表现变化之间的关系,20%,40%,60%,80%,100%,120%,5%10%15%20%25%30%,女性就业指数得分变化率,东米德 兰兹郡,5,西北地区,4,伦敦,12,威尔士,7,约克郡和 亨伯地区,8,11,6,10,2010,201739,2017,资料来源:普华永道分析。,东北地区约克郡和 亨伯地区威尔士 东南地区 西北地区 西南地区 北爱尔兰 苏格兰东米德兰兹郡 西米德兰兹郡 英格兰东部,地区增加值总额变化百分比伦敦2000年至2017年普华永道女性就业指数排名中变动最大的地区,排名最高的苏格兰、北爱尔兰、威尔士和西南地区,就业高度集中 在公共部门,各级职位的性别比例更加均衡,而且男女薪酬差距 更小,第6位 西北地区:自2000年起,所有指标都取得稳步进 展,最明显的是男女薪酬差距缩小12%。凭借着这个令人鼓 舞的成绩,西北地区从曾经是英国男女薪酬差距最大的地区 之一一跃成为这项指标差距最小的地区之一。,第4位 北爱尔兰:自2000年起,北爱尔兰将男女薪酬差 距缩小了13个百分点,这方面表现最为出色,目前北爱尔兰 是男女薪酬差距最小、女性失业率最低的地区。,第12位 西米德兰兹郡:自2010年起,该地区的所有指标 进展适度。最重要的是,女性全职就业率的涨幅高于平均 水平。,第3位 威尔士:自2010年起,女性劳动力参与率提高5个 百分点,女性全职就业率上升2个百分点,二者双双高于英 国各地的平均水平。,第2位 西南地区:自2010年起,女性劳动力参与率提高5 个百分点,有助于缩小男女劳动力参与率的差距。,第5位 东南地区:东南地区缩小男女薪酬差距的速度比英 国其他地区慢,2000年至2010年缩小幅度不大。但2010年 至2017年期间,男女薪酬差距下降5个百分点,是该时期内 所有地区中的最大降幅。,第11位 东米德兰兹郡:自2000年起,东米德兰兹郡在各项指标上 进展不大,但是从2010年起其表现被其他地区超越,这意味着该地 区目前落后于西米德兰兹郡以外的所有地区。另一方面,女性失业率 下降到2000年前的水平。2010年后,该地区的男女薪酬差距的缩小 幅度在平均水平之上。,第7位 东部地区:自2010年起,该地区的女性全 职就业率增幅始终高于平均水平。此外,女性失业 率的降幅也高于平均水平。,第9位 伦敦:伦敦始终是女性全职就业率最高的 地区。自2010年起,相对强劲的经济增长以及大量 出现的就业机会促使女性劳动力参与率提高6个百 分点。,第10位 约克郡和亨伯地区:该地区自2010年起几乎所有指标均出现起色。男女薪酬差距是进步最大的指标,在此期间下降9个百分点。,第8位 东北地区:自2000年起,东北地区的男女劳动力参与率差距降幅最大, 从11%下降至8%。部分原因在于这一时期内东北地区是女性劳动力参与率涨幅最 大的地区之一。,第1位 苏格兰:2000年时,苏格兰是英国女性失业率最高的地区之一。后来这 项指标在2017年从原先的6%下降到4%,苏格兰则顺理成章成为女性失业率最低 的地区之一。,5,专题分析 中国和印度,中国和印度的女性经济权能明显增强,但在男女平等和女 性经济机会方面仍有提升空间,男女薪酬差距,25%,36%,女性失业率,4%,8%,女性全职就业率,89%,26%,完成高等教育的女性比例,9%,8%,自2000年起为全球提供的新增女性劳动力,1200万,1400万,女性劳动力参与率,69%,23%,占全球女性劳动力的比例,中国25%9%印度,1因为四舍五入,印度和中国相加的数字不完全等于35%。中国和印度分别拥有全球25.3%和9.4%的女性劳动力,加起来等于34.7%。,在该版女性就业指数中,假设将这两个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纳入到指数中,我们对其表现进行了评估。这两个国家并非OECD成员国,但都是经济大国。2000年至2017年期间,中国和印度为全球新增1.67亿劳动力,其中包括2600万名女性劳动力。如今,全球35%的女性劳动力都来自中国和印度。1,中国的指数排名将会在斯洛伐克(第26位)和日本(第27 位)之间,说明未来女性就业前景仍有较大改善空间,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2012年至2017年这5年内的GDP累计增长超过42%, 同时男性和女性的经济前景均有所提升。1在此期间,中国始终是全球女性劳动力参与率 (69%) 和女性全职就业率 (89%) 最高 的国家之一,在与亚太区其他大经济体相比时优势尤其明显。中国女性劳动力参与 率和全职就业率差不多是印度的三倍。据联合国和中国官方的统计数据显示,女性受教育程度有所增加,目前接受大学教 育的中国女性人数超过男性。2如果把中国纳入到指数中,它的表现会是怎样?中国经济大幅提升为女性带来经济机会,这从女性的高就业率得到体现。中国女性在职场上依然面临着种种挑战,包括男女薪酬差距较大 (25%)。但是, 中国女性劳动力参与率相对较高,女性全职就业率高达89%(远远高于OECD平 均水平),而失业率水平较低 (4%)。,促进女性就业可为中国带来多少经济收益?考虑到中国女性就业率 (66%) 与我们设定的基准国家瑞典的女性就业率 (69%) 非 常接近,因此将女性就业率提升至瑞典的相当水平所带来的GDP增长率并不高, 大约相当于中国2017年GDP的2%。然而,拥有大量处于就业年龄的女性意味着按照绝对值计算,提高女性就业率而 实现的GDP增长会十分可观。我们预计,将女性就业率提高至瑞典的相当水平, 中国GDP可增加4970亿美元。缩小男女薪酬差距可为中国带来多少经济收益?中国男女薪酬差距高达25%,高于OECD的平均值。因此,缩小男女薪酬差距,可能会大大提高女性收入。缩小男女薪酬差距可将女 性收入提高34%,相当于女性收入上涨2万亿美元。而缩小男女薪酬差距带来的中国女性收入的涨幅高于指数所涵盖的任何国家,原 因是中国男女薪酬差距大,而另一个原因则是中国职业女性人口众多。,1世界银行2联合国、国家统计局2017年的数据所有其他数据均来自普华永道分析,使用在附录中列明的数据来源。,2%女性就业率提升至瑞典的相当水平可实现的GDP增长,34%缩小男女薪酬差距可实现的女性收入增长,中国女性“能顶半边天”,虽然不乏成功的女性企业家和 亿万富翁,但挑战仍然存在,中国女性面临重重阻力以致无法充分把握中国的经济发展机会,但中国女性仍能获得 成功,尤其是在创业机会方面在中国,女性在职场上获得的薪酬远低于男性同事,高达25%的男女薪酬差距即可体 现这一点。薪酬存在差距,部分原因是社会和文化观念不鼓励女性参加工作。例如,中国社会依 然普遍存在的传统男女分工观念,即女性需要持家并生儿育女,步入20岁的女性仍然 面临巨大的社会压力,要求他们将重心从事业转移到婚姻上,避免成为中国人所说的 “剩女”。可是,中国女性的全职就业率高达89%。女性劳动力参与率高,女性全职就业率尤其 高,其原因可能是来自中国社会和家庭的广泛支持,使职业女性生产后重回职场担任 全职工作的阻力较小。例如,对于前往城市寻找工作的父母(其中一半的农民工是女 性),其子女往往由祖父母留在家乡照看(Emery, Dukstra 和 Djundeva, 2018)。近年来,中国在女性经济权能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之一就是一批女性企业家的涌现。 根据官方的资料,中国超过四分之一的企业家是女性,在2017年全球有88位白手兴 家的女性亿万富翁,其中56位是中国女企业家,对女企业家而言,中国是世界上营商 环境最好的地方之一。中国女企业家获得成功,背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数字化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行业的兴 盛,包括电子商务、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行业。摩根士丹利的一份报告显示,在2018年的99位女性首席执行官当中,有17位来自中国公司,多数是科技公司。与制造业和房地产等传统行业相比,数字化经济被视为准入门槛低,对男女就业者持 中性态度的行业。这类行业的发展,加上教育水平的提高,促使数字化经济成为受中 国女性欢迎的求职和获取财富的一条途径。中国科技公司不仅拥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创始人和领导者,还营造出更适合女性的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这值得OECD成员国的企业(包括科技 公司)借鉴。,中国在促进职场男女平等方面所面临的难题是,需要审核相关制度并重视加强职业女 性的权利中国落实了许多保障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的权利的法律和法规。例如,中国宪法 强调不得歧视女性,并且中国还制定了大量法律和政策保障平等就业。然而实际上,在劳动力市场中,性别歧视仍旧存在,反歧视政策落实不力以及其 一些始料不及的政策后果导致情况更加严重(中国劳工通讯,2018年4月)。 比如在宣传工作岗位时的性别偏好,要解决种种明示或暗示的歧视需要加大行动 力度,同时也需要更好地执行现行就业单位反歧视法。例如,中国政府最近于2016年通过了修改后的产假政策,这既是一种防止女性失 业的措施,也是一项提高不断下降的出生率的措施。不过,陪产假政策仍未出现 重大的调整,这意味着照顾子女的绝大部分压力仍然要由女性承担。修改后的共 享产假政策,例如倡导共享产假可解决部分此类男女不平衡的问题,并支持女性 重回职场。另外,中国对男女薪酬平等的正式审查报告可能有助于进一步探究其根本原因, 强调男女薪酬差距的客观存在,据此,政策方面则可以呼吁如何缩小差距并改善 职场的男女不平等情况。,印度自2000年以来在女性经济权能方面进展良好,但要与OECD 国家相匹配仍然还有相当长的距离,这表明通过处理好印度劳动力 市场的性别差异可以取得重大收益,印度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2012年至2017年的累计GDP增长率为52%1。 这种快速的扩张为男性和女性都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机会。与此同时,女性工龄人口增加了9%,导致就业的女性绝对数量增多。但进入劳动力 市场的女性比例仍然相当稳定。女性的受教育程度也呈上升趋势,2017年有89%的女性完成了初中教育。因此,女性越发能够更好地把握印度更广泛的经济机会。如果将印度包含在我们的指数中,它的表现将怎么样?过去的几十年间,印度在经济和社会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进步,这意味着更多的 女性进入了劳动力市场。在实现劳动力市场性别更加平等方面,印度仍有改善的空间。印度在该指数方面 表现不佳的原因在于,其女性参与就业的程度相当低 (23%),并且在就业的女性 当中,只有四分之一是全职女性 (26%)。此外,男女薪酬差距也非常大 (36%)。另一方面,印度的女性失业率 (8%) 低于OECD的一些较富裕的国家,如西班牙和葡萄牙。,促进女性就业可为印度带来怎样的经济收益?印度的女性全职就业率是男性就业者的一半。这一巨大的差异意味着如果将该国 的女性就业率提高到我们基准国家瑞典的相当水平,可以带动印度的GDP提高79%,相当于GDP增加7万亿美元。对于印度而言,提高女性就业率所带来的经济收益超过任何OECD成员国。 缩小男女薪酬差距会为印度带来多少经济收益?印度的男女薪酬差距远高于包含在我们指数中的任何其他国家。因此,我们估 计,缩小薪酬差距将推动印度女性收入增长的百分比大幅高于OECD成员国。缩小男女薪酬差距可将女性收入提高56%,合计带动女性收入增加2450亿美元。缩小男女薪酬差距带来的经济收益超过除美国和日本外的大多数OECD成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