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债担保品管理研究报告.pdf
2016中债担保品管理白皮书Collateral ManagementWhite Paper2016Collateral Management White Paper2016Collateral ManagementWhite PaperNice To Meet YouMessage From ChairmanA Letter to All Market Participants From CCDC Collateral Management Service CenterBusiness Development in 2016担保品业务总览担保品业务特征担保品业务参与机构担保品业务核心要素担保品业务宏观政策应用担保品业务创新突破担保品业务技术革新很高兴遇见你董事长致辞中债担保品业务中心致市场成员的一封信2016 年业务进展CONTENT目录2016Collateral ManagementWhite PaperCollateral Business OverviewCharacteristics of Collateral BusinessParticipant Institutions of Collateral BusinessCore Factors of Collateral BusinessMacropolicy Application of Collateral BusinessInnovation and breakthrough of collateral businessTechnical Improvement of Collateral Business2016Collateral ManagementWhite Paper党委书记、董事长尊敬的各位关注中债担保品业务的朋友们:九层之台,起于累土。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央结算公司成立二十周年、中债担保品中心成立开元之年。面对国内外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和跨境开放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中央结算公司持续发挥金融基础设施优势,强有力地支持了金融市场安全、稳定、繁荣、创新的发展。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回望去岁,作为集团七大核心服务平台之一的金融市场风险管理平台,中债担保品业务平台找准发展方向,取得全面突破。不断提升担保品管理专业化、智能化、集成化水平,发挥品牌效应,逐步形成多功能、跨市场、国际化的业务格局,并为成为金融市场流动性中枢和风险控制阀门奠定基础。2016年,中债担保品业务规模跃居全球首位,所管理担保品余额突破 12 万亿元。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大,对接货币政策操作,承担人行中期借贷便利、常备借贷便利支持任务;支持地方国库管理,全面完成21省推广工作;深度服务于社保体系及各层次金融市场,覆盖各类市场机构4500余家。业务创新势头强劲,辐射全球,为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版提供债券充抵保证金服务;支持商业银行与境外央行货币互换业务,支持中行在英国发行“绿色资产担保债券”,担保品跨境服务取得突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立足全球,面向未来,借力人民币国际化的时代潮流,按照公司多元化、集团化、国际化战略部署,依托稳中求进的技术支撑,利用高效合理的人才配置,年轻而富有朝气的担保品业务团队将继续肩负风险管理平台的重任,脚踏实地,开拓创新,研究促进担保品管理领域多元化、范围全球化、业务精细化、创新常态化,提高国际话语权,提供更加安全、高效、便利、透明的服务,引领潮流,与担保品的使用者们,共同推动市场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董事长致辞中债担保品 2016MESSAGE FROM CHAIRMANpage03page04Collateral Management White PaperCCDC Collateral 2016: One decades preparation,a hard-earned achievement2016尊敬的各位关注中债担保品业务的朋友们:中债担保品业务中心自2016年6月成立以来,时间尚短,请允许我们借这封信,代表中心全体同仁,对一直关注并支持中央结算公司的主管部门、合作伙伴和投资者表示感谢。过去十年间,全球资本市场互动日益频繁、交易结算速度进一步加快,金融市场的系统风险与日俱增。我们观察到、也倾听了市场对技术变革和风险管理的需求,使我们更加明确公司作为中国核心金融基础设施所应有的使命与担当。十年时间,担保品管理战略聚焦,厚积薄发:从06年开始投入研究,到16年服务已覆盖多个市场的方方面面;从筹备项目小组,到成立中心。今天的中央结算公司秉承基本职责传承的同时,也在引领与创新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的战略部署。中债担保品业务中心,将作为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中枢和风险管理中枢,承担起金融市场风险管理平台的使命,为金融市场的发展保驾护航。在这里,我们想跟各位朋友们分享一下我们的一些思考。第一,中央结算公司的战略是建设安全高效、开放透明的国际主要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服务机构,担保品中心的成立是公司整体战略的一部分。公司在2016年底刚刚发布了2016-2020年的战略目标,有效承接国家发展战略,以中央登记托管结算为依托,加快推进公司转型发展,将公司建设成为安全高效、开放透明的国际主要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服务机构。我们深知,未来五年是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公司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对机遇和挑战,需要我们悉心筹谋,务实应对。而成立担保品中心,是公司打造担保品管理服务升级版,切实践行“多元化、集团化、国际化”发展路径的重要举措。中心现在已经在为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外汇政策、现代支付结算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现货市场、衍生品市场、黄金交易市场提供服务支持。2016年,更是落地了使用债券充抵黄金交易保证金、商业银行境外发行绿色资产担保债券项目以及境内商业银行与境外央行货币互换履约担保三大跨境担保品突破性创新业务。未来我们将会充分发挥国家金融基础设施的核心功能,以更加完善和到位的基础设施服务,夯实基础,开拓思路,凝心聚力,支持债券市场稳步整合、改革创新以及有序开放。第二,金融市场发展与担保品管理的关系2008年的金融危机促使监管机构将规避风险视为其首要任务,国际共识认为担保品是流动性和风险控制的基础,担保品管理基础设施已成为各大国际金融中心的“兵家必争之地”。国际先进的中央托管机构纷纷把担保品管理服务作为最具发展潜力的创新着力点和战略增长极。我们愈发感受到,当年明讯银行提出的“金融市场的未来属于担保品的使用者和管理者”所言非虚。担保品管理时代的帷幕已在全球范围内全面拉开。我国金融市场自“十三五”以来,正跨入改革开放与创新发展的全新阶段。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向透明高效、结构合理、机制健全、功能完善和运行安全的目标迈进,成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的一年, 金融改革再次提速,债券市场开放和产品创新再上台阶。但是,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影响,全球各种“黑天鹅”频飞,又使2016年充满动荡。在这样的形势下, 经济新旧动力进一步切换、新旧模式进一步转换,2017年我们则需要在更多的不确定性中砥砺前行。可以确认的是,金融去杠杆将会伴随2017年始终。通过建立履约保障机制,能够提高流动性管理能力,有效控制杠杆倍数,降低系统性风险概率。而担保品管理,恰恰就是建立履约保障机制最行之有效的手段,是金融市场良性可持续发展的安全阀门和稳定器。中央结算公司的担保品管理已经建立起了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服务格局。我们的担保品管理服务系统用户已经超过4500家,管理的担保品总余额从 2011 年底的 92.23 亿元,迅速增长到 2016 年底的 121955 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60%,占全市场总债券托管量的27%。我们有理由相信,依托托管结算集中化、专业化的优势,中债担保品业务中心将充分使优质的债券担保品运转起来成为“隐性现金”,对金融市场发挥流动性中枢作用,成为中国金融市场高效运行的引擎和润滑器。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金融基础设施的发展与一国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以及金融体制的变迁息息相关。中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之所以能够力挽狂澜,就是因为在那个时期中国政府加强了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了对中国整个金融系统的宏观调控,具备了承受外部冲击的能力。中国经济正在步入新常态,适应新常态的大国金融体系初现端倪但又将强未强,波折难免,前景光明,担保品中心希望能有幸成为中国金融市场稳健向前发展的重要助力之一。第三,未来的发展大方向我们未来五年的愿景将围绕着打造跨市场、跨平台、跨国境的担保品管理生态系统进行。我们的系统基础专注在提升至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技术支持,以智能化、自动化的管理和全覆盖的风险监控为基本设计理念,使市场成员们切实能够享受到安全、高效、便利、透明的担保品管理服务。基于这样的基础,我们的跨市场、跨平台服务将继续深化、拓展,包括政策性领域、衍生品领域,支持三方回购、自动借贷等创新,支持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同时,我们相信跨境担保品管理的拓展,为全球市场提供高品质担保品将是公司国际化能力建设的重要支持点之一。我们更相信,在人民币国际化、未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跨境担保品管理也必将占据一席之地。达成这一战略任务也许还需要5年,即使是10年,我们也会全力以赴,以“提供安全、高效、专业的基础服务”为使命,坚持“诚信、责任、服务”的核心价值观,通过不懈努力和自我超越最终实现!时代的变迁带来市场的风云涌动,使我们在面向未来的时候,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握住正确的方向。金融为本,战略为势,创新为魂,以担保品为器!担保品管理将成为必须掌握的新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在复杂多变、万众创新、全面转型的新时期,因应流变,顺势而为,战略聚焦担保品管理,才能为公司,乃至整个市场的发展带来真正的蓝海、趋势与机遇。中债担保品业务中心致市场成员的一封信A LETTER TO ALL MARKET PARTICIPANTSFROM CCDC COLLATERAL MANAGEMENTSERVICE CENTER中债担保品业务中心page05page062016Collateral Management White Paper2016 年 4 月 配合推进地方国库现金管理机制形成2014年底,财政部联合中国人民银行印发了地方国库现金管理试点办法,规范、健全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制度,明确了由中央结算公司为其提供担保品管理服务。2016 年,试点范围继续扩大增加至21家。公司按照财政部要求,积极配合推进扩大地方国库现金管理试点工作,依托中债综合业务平台一体化优势,以安全与完备的业务系统确保业务安全稳定运行,在深化服务宏观经济管理职能,体现财政政策实施平台方面的发挥重要作用。2016 年 12 月 拉开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电子化操作序幕自2014年人民银行创设中期借贷便利作为新型货币政策工具以来,中央结算公司积极配合,保障业务平稳运行。2016年首先实现了人民银行中期借贷便利债券质押操作电子化办理,为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全面直通式电子化处理迈出了第一步。5月正式启动中期借贷便利系统开发, 12月完成联调测试。预计将于2017年初正式启用该系统,实现中期借贷便利从前期招投标,到期间担保品自动化管理以及债券和资金的DVP结算高效、安全、便捷的直通式处理。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电子化的新时代序幕由此将被拉开。2016 年 11 月 实现跨境担保品业务突破,支持绿色金融体系建设作为担保品管理人和执行人,支持中行伦敦分行在境外发行“绿色资产担保债券”,以其在境内持有的绿色债券作为担保资产池,为境外发债融资提供担保。该项目同时具备“绿色”和“跨境”双重主题,是中央结算公司跨境担保品服务的一项重大创新,同时也是响应国家大力推动绿色金融市场发展的号召,助力构建全球化、全方位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推动全球绿色经济转型、加强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的重要举措。2016 年 10 月 开拓跨境担保品新品种,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成功为境内商业银行与境外央行办理货币互换质押业务,该业务是担保品中心在跨境货币互换业务领域的创新尝试。自央行呼应周边国家的需求推进双边货币互换工作以来,跨境货币互换成为增强流动性互助能力,充分发挥地区资金救助机制作用以及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手段。作为金融基础设施,以完善的担保品管理机制提供履约保障,中央结算公司将在其中承担重要角色。2016 年 8 月 担保品管理系统二期升级上线担保品管理系统二期升级建设项目顺利完成了开发和验收,实现成功上线。本次担保品二期升级改造,不仅深化了担保品系统自动化、参数化、智能化的优势,更提升了担保品系统在业务运行中的适应性和扩展性,使系统功能更强大、更精细、更专业,能够适应未来更广泛的业务发展需要,为今后担保品业务在多领域、多层次、全方位发展提供坚实的系统支持。2016 年 6 月 债券市场同黄金市场开启创新发展、合作共赢新局面同上海黄金交易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既标志着中国黄金市场与债券市场实现对接,也是贵金属前台交易市场和固定收益后台机构的“跨界”合作,将为市场投资者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和业务机遇。未来双方希望在有价证券充抵保证金业务、担保品管理服务、平台资源共享、系统建设、交流培训、风险监测和信息产品等多领域、多层次开展深入合作。同日,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黄金交易中心客户使用债券充抵黄金交易保证金业务正式启动。 2016 年 6 月 中债担保品业务中心正式设立经历了十年磨砺,不断耕耘、开拓后,为落实公司“多元化、集团化、国际化”战略任务的重要部署,适应行业发展趋势、满足市场需求、提高担保品管理服务水平,中央结算公司正式在上海挂牌设立中债担保品业务中心。中心明确以“打造中债担保品管理品牌,提供多功能、跨市场、国际化的担保品管理服务,发挥担保品市场稳定器和流动性中枢作用”为使命,建立北京、上海两地运营的基础架构和专业团队,打造跨市场、跨平台、跨国境的担保品管理生态系统。page072016 年业务进展BUSINESS DEVELOPMENT IN 2016page082016Collateral ManagementWhite Paper2016Collateral ManagementWhite Paper2016业务回顾 About the Business2016年底,中央结算公司担保品管理系统中的担保品管理余额为121955.36 亿元。相比较 2011 年底系统刚上线时的92.23亿元,涨幅达1322 倍。尤其是 2013 年,配合新版回购主协议,将回购、借贷等市场双边交易纳入担保品管理系统,管理中担保品价值规模出现爆发性增长;到2014年,中央结算公司担保品管理服务在市场上取得良好反应,业务快速发展,业务种类不断丰富,应用领域不断扩展,相继开始服务于国家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外汇政策、支付结算体系,业务规模翻番。中央结算公司担保品系统担保品余额(单位:亿元)2016 年月度担保品总余额(单位:亿元)2016 年月度担保品操作量(单位:亿元)担保品业务总览COLLATERAL BUSINESS OVERVIEW2016年,担保品业务中心各项业务运行平稳,担保品余额稳步提升。12月末,由于质押式回购和中期借贷便利业务的大幅增长,管理中担保品余额超过12万亿元,较1月末的9.37万亿元提升了近 4 万亿元,年内增长幅度近 30%。2016年,担保品操作量月间存在显著波动。年初1月份进入春节现金投放高峰期,央行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来维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使得月操作量超过2万亿元,达到峰值。年后2月份由于市场整体资金回流,月操作量有所下降。但总体来看,月均操作量始终维持在1万亿元左右。第四季度,受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和银行体系流动性波动加大的影响,加之国海证券等国内机构违约事件的负面效应,国内债券市场风险明显加大,市场流动性严重告罄。在此背景下,央行运用担保品业务支持的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确保了流动性总量合理充裕,充分发挥了债券担保品支持货币政策的作用,这也使年末三个月内的月度担保品操作量出现了显著提升。20162015201420132012201192.23262.4430550.0763027.3379919.73121955.36一月一月二月二月三月三月四月四月五月五月六月六月七月七月八月八月九月九月十月十月十一月十一月十二月十二月121955.36115299.59110757.16102474.6292550.395825.44103901.6787196.3684897.486602.489264193707.9712100.1813152.8318285.859515.5710864.8514599.776491.9010724.0316456.803010.884881.6025085.90page11page122016Collateral Management White Paper2015年,开启了多领域、跨市场的担保品管理服务的新篇章,衍生品市场和社保基金业务都使用担保品管理服务,在押担保品价值以27%的速度迅速增长,规模达近8万亿元。至2016年,担保品管理服务进一步延伸至黄金交易市场以及跨境担保品业务中,管理中的担保品规模增长53%,其中原有业务规模的持续扩张是引起 2015 年和 2016 年增长的主要原因。总体来说,担保品价值的持续高速增长说明了目前市场机构对担保品的依赖加强,使用担保品已成为我国金融市场的主流趋势,担保品对于我国金融市场高效、安全运行发挥着重大作用。2016年,质押式回购仍占据着担保品业务的主导地位,占到业务总量近35%的份额。同时在“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货币政策基调下,全年央行对市场的流动性投放较为宽松,中期借贷便利占据第二的份额,体现了央行通过合理运用MLF工具发挥利率走廊上限的功能,维持资金市场的稳定,维护货币市场利率的平稳运行。随着财政部新增的15家省级财政试点单位陆续开展地方国库现金管理业务,此项业务占比也较去年大幅上升,达到总体比例的8.6%。2017年,财政部继续加强库底余额管理,地方国库现金管理业务在全国范围铺开,预计该业务使用担保品份额占比将进一步扩大。2015年和2016年使用的担保品中包含了政策性银行债、记账式国债、地方政府债、地方企业债、中期票据等债券,结构分布数据如下所示:如上所示,主权类和准主权类债券仍然占担保品结构的绝大部分,以政策性银行债和记账式国债居多,占77.4%,这可能与我国市场经济的特点相关,主权类或准主权类债券的信用远高于其他债券,市场机构在选择质押券的过程中,也更偏向于使用主权类或准主权类债券来作为履约保障。担保品业务特征CHARACTERISTICS OF COLLATERAL BUSINESS质押式回购地方国库现金管理买断式回购央行质押式回购其他中期借贷便利常备借贷便利15.4%4.2%8.6%34.8%3.7%1.1%32.2%各类业务担保品余额份额政策性银行债 记账式国债 地方政府债 地方企业债 中期票据 央票 商业银行债券 中央企业债 非银行金融机构债 其他39.75% 37.65% 8.32% 5.54% 2.65% 1.46% 0.83% 0.54% 0.03% 3.22%20152016 35% 26% 28% 4% 1.19% 0% 2% 0.26% 0.05% 3%39.75%37.65%8.32%5.54%2.65%3.22%1.46%0.83%0.54%0.03%非银行金融机构债中央企业债商业银行债券央票中期票据其他地方企业债 地方政府债 记账式国债政策性银行债2015 年担保品构成与2015年相比,由于地方债的大量发行和国库现金管理的全面推广,更多的质押业务中使用地方债作为担保品,地方债的占比由2015年的8.32% 上升至 2016 年的 28%, 超过了国债,成为作为担保品的第二大类债券。同时,商业银行债券等种类的使用占比有所增加,但仍然有限。中期票据35%28%26%4%2% 3%1.19%0.26%0.05%0%非银行金融机构债中央企业债商业银行债券央票 其他地方企业债 地方政府债记账式国债政策性银行债2016 年担保品构成page13page142016Collateral Management White Paper合格担保品范围 担保品质押率伴随着担保品使用规模的扩大,各类业务对于可接受的合格担保品范围越来越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既保证业务开展的可持续性,又能够使担保品换取的流动性最大化,使合格担保品范围成为资产配置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丰富的合格担保品种类将使得市场机构在参与相关业务操作时具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当前各类业务可接受的合格担保品范围如下:由上表可见,目前各业务可接受的合格担保品范围仍以国债和地方政府债为主,其他大量优质债券存在使用不足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对参与业务各金融机构的存量国债、地方政府债余额造成较大压力,且会影响银行的资产配置。反观国外,英美等成熟金融市场在接受担保品时,往往覆盖较多种类的债券品种,主要通过对担保品质押率进行区别设置,并根据金融市场变化情况对担保品种类及质押比例进行定期调整来防控风险。担保品业务中心将在未来继续推进合格担保品范围扩容,使各类业务可接受的担保品种类能够更加丰富,使得市场机构在参与相关业务操作时具有较大的选择空间。担保品的质押率是收益水平和信用风险的重要平衡因子。目前,不同业务中,质押率的确定方式也有所区别。双边质押类业务的质押率可由双方协商确定,中央质押类业务中一般由主质权方确定,而三方交易类的质押率则由第三方即中央结算公司确定。若业务涉及到市场监管机构,则质押率的设定需符合监管机构制定的相关规定。质押率具体确定因子包括债券种类、债券评级以及待偿期三项。表 2. 现行业务担保品质押率设置情况从表中数据可见,目前国内担保品业务中的质押率管理仍较为粗放。以国债为例。国债作为最优质的担保品,在不同业务中的质押率依然存在较明显的差异。从表2中可见,国债质押率最高的业务是外汇委托贷款,为100%,而质押率最低的业务是债券充抵上海国际黄金交易保证金,由于受限于有价资产充抵保证金业务管理办法,国债质押率仅为88%。而地方国库现金管理业务中,最初只接受国债按照120%超额质押,即国债质押率仅为83.33%。调整后该业务合格担保品范围纳入地方政府债并开始采用95.23%的国债质押率和86.95%的地方政府债质押率。根据 2016 年 6 月做出的测算,地方国库现金管理余额为8673.56亿,估算有1668.00亿国债,若质押国债的质押率提高1%,就可以释放15.89亿的在押国债。由此可见,部分业务中的国债质押率仍有较大提高空间,以有效提高银行间市场上国债的使用效率。未来,担保品业务中心将此项实践拓展到更多业务中,在质押率设置中考虑按照债券性质、代偿期等要素对债券质押率进行更为精细的管理,信用债也可以将信用评级作为质押率确定因子,优化质押率设置。通过质押率更精细化、市场化的设置,扩大合格担保品范围,优化使用框架。page17page18业务名称 记账式国债 (%) 央票 (%) 政策性银行债(%) 地方政府债 (%) 政府支持机构债 (%)大额自动质押融资 909010099-9595.2395.2395.2388909010010090909094-9090按照是否归还专项借款和归还形式做进一步细分86.9586.9586.9590小额质押额度管理外汇委托贷款业务债券充抵上海国际黄金交易保证金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全国社保资金银行存款质押业务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银行存款质押业务中期借贷便利常备借贷便利表 1. 现行业务可接受担保品范围情况记账式国债、央票、政策性银行债记账式国债、央票、政策性银行债记账式国债、央票记账式国债、央票、政策性银行债、地方政府债(有剔除)、政府支持机构债(有剔除)记账式国债、央票、地方政府债、政策性银行债、扶贫专项金融债、政府支持机构债、中央企业债(有剔除)、地方企业债(有剔除)、中期票据(有剔除)记账式国债(有剔除)记账式国债、央票、政策性银行债记账式国债、地方政府债记账式国债、地方政府债记账式国债、地方政府债因具体业务情况而定大额自动质押融资小额质押额度管理外管局中央外汇经营业务外汇委托贷款业务中期借贷便利债券充抵上海国际黄金交易保证金邮储质押式存款质押业务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全国社保基金管理地方社保 /养老基金债券质押跨境担保品业务业务名称可接受合格担保品2016Collateral Management White Paper担保品业务核心要素CORE FACTORS OF COLLATERAL BUSINESS担保品的价值计算基础有多种选择,如面值、发行价、估值等。金融资产的计量原则是:首选市场价格,即公允价值计量;在无法获得可靠市场价格,即金融资产交易头寸不活跃,近期没有成交价格时采用估值模型进行计量;在上述手段无法对金融资产可靠计量时,采用面值进行计量。从国外经验来看,一般采用市场价格来计量担保品价值,以反映担保品价值的真实变化。在一个公认的市场基准上进行盯市定价。既保障了覆盖风险敞口,也能减少商业银行担保品占用成本。目前实务当中,采用估值计算担保品价值的业务包括:表 3 采用估值作为担保品计值基础的现行业务情况除上述业务外,仍有许多业务尚未采用估值计量担保品价值,而是使用面额或发行价。由于面额和发行价是不变的,以面额衡量担保品价值无法及时、准确地反映出担保品内在价值的变化。当担保品的市场价格出现剧烈波动时,简单地采用面额来计算担保品价值,将出现较大的价值偏离,一方面对于市场价格较高的债券,会造成资产浪费,而向上传导至一级市场,容易扭曲收益率曲线,进而影响金融市场资产定价效率;另一方面对于市场价格较低的债券,则会造成资产实际价值不足以覆盖风险敞口,容易出现系统性风险。相比而言,采用估值计量更能反映担保品的价值波动,通过逐日盯市实时监测更加精确的衡量担保品价值与风险敞口之间的关系,实现担保品的多退少补,既有利于质权方风险监控,又有助于提高出质人债券的使用效率,可以进一步提高债券市场的有效性。未来担保品中心将在更多的业务中推广使用估值计量,以更科学的方法实现对风险敞口的覆盖和监控,一方面提高金融市场的活跃程度和担保品的流动性,助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施;另一方面完善国债收益率曲线,建立精准的市场利率标杆,优化金融资产定价;最后,满足各商业银行最大限度发挥担保品内在价值的要求。担保品价值计算基础page19业务类别外管局中央外汇经营业务外管局外管局邮储银行全国社保资金银行存款质押业务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辽宁人社厅汇丰银行地方养老保险基金债券质押业务跨境担保品业务债券充抵上海国际黄金交易保证金上海国际黄金交易中心邮储质押式存款质押业务外汇委托贷款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银行存款质押业务主质权方中债担保品中心一直以服务资本市场、服务国家宏观经济为己任,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提供支持,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实施平台。担保品中心致力于支持央行货币政策工具风险管理,致力于实现财政库款管理高效运行,致力于保障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平稳运行,为国家宏观经济的稳定保驾护航。在新型货币政策(SLF/SLO/MLF等)领域,人民银行以债券质押方式向金融机构提供中、短期流动性支持的工具,其担保品通过中央结算公司系统进行管理,且根据需要启动担保品调整机制以控制市场风险。2016年中期借贷便利、常备借贷便利、支小再贷款共计41341.99亿元,中期和常备借贷便利的业务数据如下表所示:货币政策工具操作page20105061.09 亿元2507.82 亿元中期借贷便利常备借贷便利地域覆盖42534期期2016Collateral Management White Paper担保品业务宏观政策应用MACROPOLICY APPLICATION OF COLLATERAL BUSINESS2016 年常备借贷便利和中期借贷便利每月发生量(单位亿元)如下所示:中央结算公司担保品管理服务自2014年起开始支持地方国库现金管理业务各试点地方开展业务,2016 年 4 月 6 日财政部联合人民银行发布关于确定 2016 年地方国库现金管理试点地区的通知(财库 201662 号)明确将 15 个新增省(区、市)纳入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地方国库现金管理试点地区。至 2016 年年底,共支持 21 个地方国库现金管理业务试点地区进行业务办理。2016年全年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办理业务79期,累计操作资金17318亿元,累计质押国债面额2746亿元,地方政府债面额16912 亿元。覆盖 21 个省: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湖北、黑龙江、天津、河北、吉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厦门、江西、海南、四川、陕西、甘肃、青海、新疆。2016年地方国库现金管理数据(单位亿元)如下所示:010702080309041006120511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061205110410030901070208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质押 15110.79 质押 0 质押 3226.92质押 2408.9质押 8290.97质押 1782.95中期借贷便利常备借贷便利质押 5691.11 质押 3225.92 质押 9371.38质押 7311.98质押 9062质押 3458.33解押 8164.07 解押 0 解押 1668.48解押 1127.56解押 6063.26解押 1242.5解押 6022.97 解押 1460.2 解押 1320.82解押 69.2解押 6430.18解押 2581.58质押 13.156质押 94.98 质押 8.56质押 30.50质押 101.62质押 197.52质押 1169.57质押 8.91 质押 3.1质押 247.72质押 19.56质押 7.06解押 10.456解押 53.63 解押 97.78解押 30.97解押 65.64解押 138.99解押 311.84解押 19.83 解押 7.2解押 7.6解押 14.34解押 4.72page21page222016财政政策实施1015.38188.07433.95286.52223.523597.71997.101478.391916.84 2044.31161.35 1148.86861024.732333.581521.871793.48 1624.48947.822618.52475.161348.597802024.52质押解押为了加强社保资金的投资运营管理,保障资金安全,提高资金运作效率,进一步优化与商业银行协议存款运营流程,中央结算公司2015年5月开始为地方社保养老基金协议存款质押业务提供担保品管理服务,2015年11月同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合作,启动全国社保协议存款质押券管理服务。2016 年 8月,社保资金银行存款和大额存单两个经营品种也开始纳入担保品管理服务系统中。12月,全国养老基金银行存款正式使用担保品管理服务系统为其提供质押券管理。截至2016年底,全国社保质押业务累计办理15笔,总敞口金额达到240亿元,质押债券总额262.6亿元。其中全国社保协议存款质押业务8笔,敞口金额190亿元,质押券面额209.08亿元;全国社保定期存款质押业务5笔,敞口金额35亿元,质押券面额35.77亿元;全国社保养老基金存款质押业务 2 笔,敞口金额 15 亿元,质押券面额 17.75 亿元。社会保障资金运行Collateral Management White Paper(一)与贵金属市场互联互通(二)支持跨境货币互换业务(三)支持中国银行在境外成功发行“绿色资产担保债券”2016年6月14日,中央结算公司与上海黄金交易所在上海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同时,上海国际黄金交易中心客户使用债券充抵黄金交易保证金业务正式落地。该业务象征着国际通行的债券充抵保证金制度正式引入黄金交易市场,有效降低市场参与各方的资金成本,激活市场交易的热情与活跃度,同时也进一步增强我国黄金交易市场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定价权与话语权,提升在国内外金融市场的影响力,是中央结算公司依托担保品业务助力黄金市场的重要举措。6月27日,上海国际黄金交易中心与交通银行香港分行通过公司担保品管理系统,顺利完成首笔债券充抵上海国际黄金交易保证金。2016年全年该业务共质押债券1626.78万元,总充抵额度为 1440 万元。为了满足市场日益发展的需求,为进一步提高担保品管理服务水平,完善担保品管理服务功能,中央结算公司于2016年8月完成了担保品二期系统改造上线。二期系统上线后,增加了存贷款类和其他双边类业务以满足当前市场上的各类交易需求;实现了质押券多退少补等更加智能化的功能;新增转质押和让与担保模式为未来业务发展预留空间。新增存贷款类和其他双边类业务中央质押类业务下新增存贷款类业务,适用于以存贷款本金额为标的,管理要素涵盖存款利率、期限等业务。该类业务针对每笔存贷款金额的质押独立核算、逐笔结算。双边类业务下新增其他双边质押类业务,适用于除回购等市场上双边交易以外其他的通过担保品管理系统完成一对一质押的业务,可根据质押双方的需求灵活进行担保品管理。优化系统多退少补功能优化担保品系统现有中央质押类业务盯市调整功能,实现担保品多退少补功能。当因担保品价值升高或降低而超过临界比例上限或低于临界比例下限时,系统将自动发起担保品的退还或增补,既能最大化的提升担保品的使用效率又防范了因担保品价值不足而产生的风险。实现转质押功能和让与担保质押模式在系统中新增质权科目,用来记录质权方受押的质押券,通过质权的转移实现质押券的转质押,即支持担保品的“再使用”。让与担保是在未来法律许可的情况下,通过系统实现质押券过户的担保模式。两种模式的实现,为担保品未来的业务合作与拓展提供更多种选择,为业务发展预留足够空间,率先实现了技术层面的支持。2016 年 10 月 28 日,担保品业务中心为境内商业银行与境外央行办理货币互换质押业务。此业务是境外央行以其持有的人民币债券作为担保品,为与境内商业银行的货币互换提供担保,以保证互换合同能够顺利履行,控制交易对手方的信用风险。全年共计质押债券面额77.58亿元。该业务开启了中央结算公司为双边货币互换提供履约担保的序幕,为境内商业银行防范信用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拓展了新的业务方向,推进了人民币债券担保品的跨境使用,健全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履约保障机制,同时也是中心探索跨境担保品管理服务新领域,贯彻落实公司国际化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一步。2016年11月8日,中国银行在境外成功发行“绿色资产担保债券”,即以中行在境内持有的绿色债券作为担保资产池,为境外发债融资提供担保。中央结算公司在该项目中贯穿始终,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一是作为担保品管理人,对该债券的担保资产池进行估值、盯市、押品评估等监控工作。二是作为执行代理人,在发生违约时履行担保资产违约处置职责。该项目共计质押债券面额67.9亿元。此项目是担保品业务中心拓展跨境担保品管理服务领域、探索境内外绿色债券市场的互联互通的重要举措,体现了质押担保模式支持中资企业在境外开拓低成本融资渠道,同时,践行创新违约处置方式所作出的有益尝试。该模式的推广、复制,将为金融机构的跨境交易提供风险管理,为发行人降低融资成本,以及推进人民币债券担保品跨境使用发挥有效作用。担保品业务中心将以国际化的担保品管理服务为金融机构的跨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