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大学生就业力诊断报告.pdf
整合 44 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测评结果 解析 2017 届毕业生的就业力现状 助力学生精准求职 大学生就业力诊断报告 DIAGNOSTIC REPORT ON EMPLOY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主 办 单 位 : 智 联 招 聘 学术支持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我们的目标 教育部预计我国普通高校 2017 届毕业生人数将达到 795 万, 比去年增加 30 万。 同时,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增速减缓的影响,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进一步 严峻。另一方面,虽然用人单位对校园招聘越来越重视,但符合需求的人才招 聘难度却加大,供需双方亟待增加精准匹配,提升就业和招聘的效率。 对此,人社部、教育部于 2016 年 11 月初联合印发关于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 创业促进计划的通知 , 通知 强调发挥政府、 高校、 社会等各方面的作用, 实 施能力提升、创业引领、校园精准服务、就业帮扶、权益保护五大行动做好毕 业生就业工作。其中,校园精准服务行动强调高校强化毕业生在校期间就业服 务,详细了解毕业生的现状与就业需求,并建立用人单位岗位需求数据库,多 渠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岗位精准对接的服务平台,实现根据需求推送岗位、政 策、服务等信息,使有就业需求的毕业生都能得到针对性的指导服务,进一步 提升人岗匹配效率。 智联招聘作为国内网络招聘的领导者, 始终关注大学生就业及职业发展状况, 致 力于为企业、高校和学生提供就业平台与沟通桥梁。为进一步促进精准推送就 业服务,智联招聘自 2015 年秋季首推至今,连续两年相继进行全国就业能力 测评(National Employability Test,简称 NET),已经吸引全国超过百万 求职者参与考试,覆盖全国(含港、澳及部分海外)近 1200 所院校。目前已 经有超过 500 家企业将 NET 测评结果作为参考或初筛的标准。我们正在做且 致力于: 根据毕业生的能力特点,采用大数据运算,为其精准的推送就业岗位和服务 等信息,一方面帮助学生客观的认识自己,另一方面,促进企业和毕业生的 精准匹配; 帮助社会、企业与高校更深入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促进企业与毕 业生进行理性选择,打破“学历论”、“名校光环”等就业公平性问题; 帮助学校根据本校学生的就业能力特点,有针对性的提供就业培训指导,提 高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及适应能力。 关于报告 报告概况 现根据 2017 届毕业生的 NET 测评结果, 智联测评推出 2017 届大学生就业力诊断报告。 第一章:对大学生的通用能力、性格特征及职业价值观测评 结果进行分析,对大学生整体就业力做全面解读和展示。 第二章:从典型职位类别对学生素质能力的要求出发,对大 学生与主要岗位胜任力的匹配程度进行分析,将就业力测评 结果与主要招聘岗位要求相结合,为就业指导和学生能力提 升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测评工具 NET 是通过专业测评工具评估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全国性标准 化统测,从通用能力、性格特征与职业价值观三个方面对毕 业生进行系统评估,并为其精准推荐就业岗位。NET 由智联 测评研究院研发,经过多位心理测量专家和人力资源管理工 作者的共同论证及检验,并通过了中国心理学测量委员会的 专业资质认证。 测评样本 2017 届大学生 NET 测评采用在线计算机统测的方式,通过 随机抽样邀请全国各地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参与,经过有效数 据筛选,共汇总了 44 万名毕业生的数据,他们来自全国 16 个省市的 200 所高校,包括从中专到博士等各学历阶段的学 生,覆盖 12 个学科专业。报告中所有的对比分析差异,均采 用了统计检验法,在统计学意义上达到了显著水平。 440000 名 大学生 200 所 高校 12 个 学科门类 4 种 学历 16 个 省市 大学生就业力诊断报告 201 7 DIAGNOSTIC REPORT ON EMPLOY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第三章:抽取刚刚过去的 2016 年校招旺季大学生的简历投递 及企业笔面试通知的大数据,在此基础上提炼分析了各主要 专业大学生的求职倾向和面试邀约率,为就业指导和企业招 聘提供了实证参考。 第四章:在以上各章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征集国内权威专 家的意见,为高校和企业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第五章:对参与此次 NET 测评大学生的各项基本信息进行详 细交代。核心观点 目录 CONTENTS 在大多数能力维度上,随着院校实力的增强和学 历的提高,2017 届毕业生表现出能力水平上升 的趋势;而创新能力则更多的体现在个体差异 上,并不会因院校类型和学历的提升而提高。 不同院校毕业生的言语理解、数理应用、逻辑推理和问题解 决能力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985/211 院校、省重点院校、普 通本科院校、独立院校和高职高专类院校;学历排序依次为: 硕士及以上、 本科及同等学历、 中专及以下、 大专及同等学历。 所学专业方面,理学、经济学和工学毕业生的通 用能力综合排名最高,而医学、艺术学和教育学 毕业生的排名最低。 理学和经济学毕业生的多项通用能力得分较高,工学生的数 理应用和问题解决能力较突出;艺术生的创新能力较突出, 但 言语理解、数理应用、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排名靠后; 教育学毕业生的数理应用能力以及医学生的各项通用能力均 排名靠后。 多数学生的人际相处态度为关系淡然而非热心助人。 整体来说,2017 届毕业生在人际相处方面表现 得客观谨慎、人际淡然的学生多于亲切随和、热 心助人的学生,这一结果在不同院校类型和学历水平的学生 中都得到了验证,但是单独分析女生群体时,这一现象并未 出现。 毕业生最重视的职业价值观依次为安全稳定、晋 升机会和薪酬福利。 2017 届毕业生看重的职业价值观依次为:安全 稳定、晋升机会、薪酬福利、兴趣爱好、培训机会、同事关 系、 施展专长、 获得成就、 服务他人、 创新探索、 独立自主、 管 理他人、声望地位和工作环境。 五成以上学生有明确的求职目标定位。 52%-65% 的毕业生对于户口、就业城市、是 否出差、企业规模、工作稳定性、创业或就业 等关乎工作和生活的实际问题,有明确的求职目标定位;而 19%-28% 的学生求职目标定位不明确,可能会妨碍他们做 出理想的职业选择。 大学生择业和市场需求存在错位现象。 毕业生投递倾向强的行业或职位不一定代表就业 成功率高。比如软件类专业学生投递最多的岗位 是前端及后端开发软件工程师、Java 工程师、IT 技术支持 等岗位竞争较为激烈,面试邀约率不高;但投递相对冷门的 游戏策划、产品运营岗位则有较高的面试邀约率。 在互联网 + 背景下,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开发类专 业期望薪酬和求职成功率较高。 不同专业毕业生的期望月薪相差较大,计算机科 学和软件专业毕业生的期望薪酬平均为 8000 元 / 月,而财 务类专业毕业生的期望薪酬平均为 4000 元 / 月,但计算机 科学和软件专业的求职成功率却更高,体现了市场对专业类 别的供需程度不同。 接受过就业力认证及职位推荐的大学生求职效果 有所提升。 通过对比 NET 测试学生和校招大样本学生从投 递简历到面试邀约的转化,参加 NET 测试学生的面试邀约 率高于整体校招学生。参与 NET 测评的学生对自己的能力 特长、性格及职业价值观有进一步的认识,且 NET 测评会 根据学生的测评结果精准推荐合适的岗位,这些都有助于提 高毕业生求职的效率。 01 POINT1 POINT5 POINT6 POINT7 POINT8 POINT2 POINT3 POINT4 大学生就业力诊断报告 201 7 DIAGNOSTIC REPORT ON EMPLOY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核心观点 01 PART 1 大学生就业力全方位解读 02 通用能力解读 03 性格特征解读 08 职业价值观解读 14 PART 2 就业力与岗位要求匹配度 24 典型职业胜任力图谱 24 典型学科的职类匹配情况 30 PART 3 大学生求职行为及效果 31 学生简历投递现状及效果 31 重点专业的简历投递现状及效果 33 其他专业的简历投递现状及效果汇总 38 各专业毕业生面试邀约率及期望薪酬排行榜 40 NET 测评学生与整体学生投递转化对比 41 PART 4 总结建议 42 人岗匹配,合适为最好 42 充分理解 90 后新生代员工的职业价值观 43 企业可以 NET 匹配性结果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参考依据 37 PART 5 测评背景 44大学生就业力全方位解读 全国就业能力测评 (National Employability Test, 简称 NET) 是通过专业测评工具评估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全国性标准化统测, 它 提取企业在校招时选拔毕业生最关注的方面进行考察,通过通用能力、性格特征和职业价值观三个方面对毕业生进行测评,以全 方位、立体化地了解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NET 具有专业的测评内容,且测评经过权威机构认证。其内容研发团队,由智联测评研究院的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研发经验 的专职测评研发专家共同组成,并经过多位国内外心理测量专家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共同参与论证及检验,测评内容通过中国 心理学测量委员会的专业资质认证。 NET 计算机统测采用了最高级别的证件审核和监考机制, 从而确保测评的公平公正和结果真实。 一方面, 统测以用户体验为核心, 操 作更为便捷、呈现形式更为灵活;另一方面,统测规避了学生自行作答过程中受其他因素干扰的弊端,从而使作答结果更可靠。 通用能力解读 通用能力用来评估毕业生快速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基本能力。主要从以下 5 个维度进行评估: 言语理解: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 数理应用:理解数学以及与数学相关的符号和方法,从而进行运算、推理和转换的能力。 逻辑推理:从已知到未知,探索新知识的思维能力,即根据已有知识或已知判断合乎逻辑地推出新知识的能力。 问题解决:运用自己的各种知识和能力,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并圆满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能力:重新组织已有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能力。 测评分数经过标准 T 分转换, 得分范围在 0-100 分之间, 平均分为 70 分, 标准差为 10 分。 学生得分越高, 意味着能力水平较高, 学 习新知识的能力强、效率高;而学生得分越低,意味着能力水平较低,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来掌握新知识。 不同院校类型的毕业生通用能力水平有规律性差异。 在数理应用、问题解决、言语理解和逻辑推理 4 个方面:985/211 院校学生得分最高,省重点院校学生得分紧 随其后,然后依次是普通本科、独立院校,高职高专类院校学生得分最低。 在创新能力上,各院校类型的学生得分差异不及其他维度大,985/211 院校和独立院校的学生得分最高,高职 高专类院校学生得分最低。 不同院校类型学生的通用能力水平存在差异,对于需处理复杂工作的岗位,从实力水平较高的院校中选择毕业 生,能更好地符合用人单位与招聘岗位对人才的要求;而比较简单的重复性和机械性的工作内容,可以考虑 从实力相当的院校中选择,会更容易符合用人需求,也可适当节约用人成本。 在创新性方面,个体间的差异明显高于院校间的差异,因此在选拔创新人才或者安排有创新性要求的工作内容 时,可从创新能力得分高的学生中选择,而不用考虑院校间的差异。 不同院校毕业生的能力水平比较 985/211 院校 省重点院校 普通本科 独立院校 高职高专类院校 76 74 72 70 68 66 言语理解 数理应用 逻辑推理 问题解决 创新能力 数据 结论 实践 指导 所在院校实力水平越强,学生的通用能力水平越高 03 02 大学生就业力诊断报告 201 7 DIAGNOSTIC REPORT ON EMPLOY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硕士研究生在数理应用、 问题解决、 言语理解和逻辑推理 4 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最高, 本科生的能力水平紧随其后, 大 专生和中专生的得分较低。另外,中专生的各项能力得分均高于大专生。 本科及以上学历学生的 5 项通用能力水平均较高,比大专生和中专生更能快速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更擅长 处理和应对复杂、专业、难度大的工作内容。 在创新能力方面,各学历之间的差异不及其他 4 项能力的差异大,可根据工作内容要求的创新程度安排各学 历的学生共同协作承担;另外,在选拔创新人才、安排创新性工作内容时,也可适当忽略学历因素的影响。 中专生的 5 项基本能力水平均比大专生高,一些可由大专生承担的工作内容也可以考虑交由中专生承担。 毕业生能力排名前三的学科分别是:理学、经 济学和工学。哲学专业因为参测学生人数较 少,与其他学科相比,其代表性较小,因此暂 不参与学科排名的计算。 76 74 72 70 68 66 言语理解 数理应用 逻辑推理 问题解决 创新能力 硕士及以上 本科及同等学历 大专及同等学历 中专及以下 排名靠前的学科:理学和经济学学生在多项能力上得分均较 高,文学生的言语理解能力突出,工学生的数理应用和问题解 决能力较好,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较为突出,艺术生的创新 能力表现突出, 历史学学生的言语理解和创新能力有较高得分。 排名靠后的学科:医学生在 5 个能力项上的排名均靠后;艺 术学和教育学学生的言语理解、数理应用、逻辑推理和问题解 决能力排名靠后;农学和工学学生的创新能力水平较低。 综合来看,理学和经济学学生的各项能力均比其他学科的学生突出,能够在专业领域发挥较大潜力,另外,一 些综合性的岗位(如:管理培训生),可优先考虑通用能力排名靠前学科的学生。 历史学和文学学生相对有较好的言语理解和文字分析与运用能力,更擅长需要处理文字、与人沟通交流为主 的工作内容。例如:撰写文章、宣传讲解等。 从事科学研究、推理分析、侦察探究等需要依靠缜密的逻辑思维进行梳理、推断事物之间关联关系的工作内 容,除了理学和经济学学生之外,法学生也擅长,他们的推理辨析、逻辑思维能力较突出。 艺术生的创新能力较突出,对于需要提出独特思路,使用新的方法创造成果的工作内容更游刃有余。例如: 作品创作、广告创意等。 2017 届各学科毕业生的通用能力排名 通用能力得分 72.30 71.24 70.68 70.37 70.33 70.22 70.09 69.64 68.93 68.84 68.2372.42 通用能力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人数太少暂不参与排名 学科 理学 经济学 工学 农学 法学 历史学 文学 管理学 教育学艺术学 医学 哲学 第1 第2 第3 倒数第 3 倒数第 2 倒数第 1 言语理解 数理应用 逻辑推理 问题解决 创新能力 理学 历史学 文学 教育学 艺术学 医学 理学 工学 经济学 艺术学 教育学 医学 理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艺术学 医学 理学 经济学 工学 教育学 医学 艺术学 艺术学 经济学 历史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排 名 靠 前 的 学 科 排 名 靠 后 的 学 科 05 04 大学生就业力诊断报告 201 7 DIAGNOSTIC REPORT ON EMPLOY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数据 结论 数据 结论 实践 指导 实践 指导 本科及以上学生的通用能力水平较高 不同学历毕业生的能力水平比较 各学科通用能力详细排名 各学科通用能力综合排名 男女生在通用能力方面各有优势。男生的数理应用和问题解决能力得分高于女生,而女生的创新能力、言语理解 和逻辑推理能力得分高于男生。 男女生的能力特点各有不同,从事各自擅长领域的工作更能发挥其潜力,也更有利于高绩效工作。 男生普遍更擅长的工作内容有数据处理与应用、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快速解决实际问题等,但也不乏有一 些女生同样擅长这些工作内容。 女生则在言语理解、文字分析与运用、推理辨析、提出新思想的工作内容方面更胜一筹,当然这种总体趋势 也不能代表所有男生在这些方面的能力不及女生。 NET 测评自 2015 年 10 月开始投入施测,收集了 2016 届毕业生的就业力测评结果,之后通用能力部分经过完 善,修订并增加至 5 个维度。2016 与 2017 届毕业生作答的通用能力部分共同考察了数理应用、言语理解和逻 辑推理 3 个维度,比较这两年的测评结果发现,男生和女生的通用能力水平均有所变化。 两年来,男生的数理应用能力高于女生,且差距在不断拉大。具体体现在:男生的数理应用得分高于平均分(70 分) , 且 2017 届男生的得分明显高于 2016 届, 呈现提高的趋势;而女生的数理应用得分低于平均分 (70 分) , 且 2017 届女生的得分低于 2016 届, 呈现降低的趋势。 而在言语理解和推理能力上, 男生和女生的得分各有增减, 无 明显的规律性变化。 近两年,男生的数理应用能力较强,而在言语理解和逻辑推理方面,男女生的能力水平则各有高低增减。表明 男生更适合数据运算、处理与应用等方面的工作,而在与文字打交道和需要进行逻辑思考、归纳推理相关的工 作任务分配上,可不用过多关注性别因素。 2016 届男生 2016 届女生 2017 届男生 2017 届女生 数理应用 言语理解 逻辑推理 70.88 70.14 71.08 69.67 69.56 70.0 69.96 69.16 70.26 70.12 69.59 69.78 70.32 69.67 70.26 71.08 69.16 69.59 70.32 70.59 69.54 69.62 70.30 男生 女生 言语理解 数理应用 逻辑推理 问题解决 创新能力 07 06 大学生就业力诊断报告 201 7 DIAGNOSTIC REPORT ON EMPLOY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男女生在通用能力方面各有优势 两届毕业生通用能力水平的变化 数据 结论 数据 结论 实践 指导 实践 指导 男女生的通用能力水平比较 2017 届男生和女生能力水平较往届的变化 性格特征解读 性格特征用来评估毕业生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倾向,可以用来判断个人特点与目标岗位的匹配程度。主要从以下 5 个维度进行评估: 不同性格特征的学生在人群中占有不同的比例,一般中分段的学生占比较多,性格倾向于中庸,能够较好地 适应多种环境,对于常规性的工作岗位,处于中分段的学生更适合;而高分段和低分段的学生性格会更加鲜 明,更具个性特征,对于特定的工作环境和内容会更加适合。 尽责性得分较高的学生更适合管理较严明、评价标准清晰明确的工作;相反,尽责性得分较低的学生更适合 管理宽松,自由度较高、多元化的工作内容。 亲和性得分较高的学生更适合与人合作,关注和挖掘他人需求,并为他人提供服务的工作;而亲和性得分较 低的学生更适合独立解决问题,依靠个人、展现个性,有高竞争性和对抗性的工作。 外向性得分较高的学生更适合需要影响和支配他人,内容丰富,具有刺激性的工作;而外向性得分较低的内 向性学生则更喜欢有操作规范,与事物打交道的操作性或技术性工作。 开放性得分较高的学生更喜欢需要充分发挥想象力、不断创新的工作;而开放性得分较低的学生更喜欢有严 格的制度、完善的操作规范和流程体系的工作。 节奏快、高压力、挑战大,需要面对突发状况并快速做出反应的工作,更适合安排给稳定性得分较高的学生; 而操作流程较完善、突发状况较少的工作则适合安排给稳定性得分较低的学生。 尽责性方面:30.50% 的学生在工作中能够积极负责地承担职责;33.88% 的学生做事情时更随性自由,较 为灵活。 亲和性方面 : 21.77%的学生在与人相处时表现得待人平和, 有助人的意愿 ; 28.98%的学生表现得比较淡然, 处 事更加客观谨慎。 外向性方面:25.17% 的学生性格较为外向,表现得精力充沛,待人热情,做事情积极活跃;33.30% 的学 生性格较为内向,表现得安静内敛,喜欢独处,不热衷于人际交际。 开放性方面:32.10% 的学生更喜欢追求新异、 变化和多样性, 思路开阔、 想象力丰富, 喜欢挑战权威和传统; 34.40% 的学生则做事情求稳务实、保守顺从,喜欢现实而非想象。 稳定性方面:31.98% 的学生遇事理智冷静,能够沉着应对,适应力强,较少被负性情绪所困扰;25.54% 的学生的刺激反应较强烈,比较感性,情绪感染性较强,追求即时的满足。 09 08 大学生就业力诊断报告 201 7 DIAGNOSTIC REPORT ON EMPLOY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毕业生整体性格特征 毕业生的性格特征概况 数据 结论 实践 指导 性格特征的得分高低无好坏之分,分别代表着不同的行为特征表现,根据性格特征维度的得分划分为三个分数段:高分段、中分 段和低分段,高分段的学生表现出高分特征,低分段的学生表现出低分特征,而中分段的学生会有两种特征兼有的倾向,对此三 个分数段的学生人数进行分析,方便了解当前大学生整体的性格特征。 尽责性 对责任、质量、效率 的评估标准 开放性 对外部经验和信息 的接纳态度 亲和性 与他人相处和协作 的状态 外向性 衡量性格的 内外向程度 稳定性 情感调节和情绪控制能力 随性自由,较灵活 客观谨慎,人际淡然 安静内敛,不喜交际 务实求稳,保守顺从 积极负责,可信赖 亲切随和,热心助人 精力充沛,热情活跃 追求新异,喜欢挑战 理智冷静,适应力强 情绪易感染,较感性 尽责性 亲和性 外向性 开放性 稳定性 30.50% 35.59% 33.88% 21.77% 49.22% 28.98% 32.10% 33.50% 34.40% 25.17% 41.50% 33.30% 31.98% 42.46% 25.54% 11 10 大学生就业力诊断报告 201 7 DIAGNOSTIC REPORT ON EMPLOY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数据 结论 数据 结论 实践 指导 实践 指导 多数学生的人际相处态度为关系淡然而非热心助人 性格特征随学历高低呈现出阶梯状变化趋势 985/211 院校的学生在尽责性、开放性、外向性和稳定性维度的高分特征人数比低分特征人数多,表明更多的学 生表现得做事积极负责、可信赖,追求新异刺激、喜欢挑战,精力充沛、待人热情,遇事理智冷静、适应力强; 高职高专类院校学生的情况则相反,他们在此 4 个维度上的低分特征人数比高分特征人数多,表明更多的学生 表现得随性自由、灵活地应对事物,做事务实求稳、保守顺从,性格较为安静内敛、不喜交际,情绪易感染、较 为感性。 在亲和性方面,客观谨慎、对人际关系比较淡然的学生多于亲切随和、热心助人的学生,这一点在五类院校的学 生中均有体现。 整体来说,院校的实力越强,学生在 5 个性格特征维度上表现出高分特征的人数越多。HR 在挑选具体岗位 的候选人时,更偏向高分性格特征的工作可以考虑从较强实力的院校中选拔,而较偏向低分特征的工作可以 考虑从普通本科或高职高专类院校中选拔。 目前毕业生普遍存在人际关系关注度较低的问题,而大多数工作都不可能独立完成,都会涉及与他人共同合 作的内容,因此,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可增加人际关系方面的课程,提高学生对人际关系的重视度,训练学生 关注和挖掘他人需求的技能,并鼓励学生积极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结合具体的岗位需求, HR 可在不同学历的候选人中选拔, 并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 如 : 针对机械操作型工作, 性 格务实求稳、较为安静内敛的人更为适合,而大专及以下学历的学生更加符合这一性格特点,因此,HR 在 招聘此类岗位的员工时,可从该群体中选拔;另外,在管理该类员工时,需要为其提供完善的工作制度和规 范的操作流程,并创造安静舒适的工作环境。 不同院校毕业生的性格特征比较 不同学历毕业生的性格特征比较 性格特征随学历的高低呈现出阶梯状变化趋势:学历越高,越多的学生表现得做事积极负责、可信赖,追求 新异刺激、喜欢挑战,待人亲切随和、热心助人,遇事理智冷静、适应力强;而学历越低,越多的学生表现 得随性自由、较灵活的应对事务,做事务实求稳、保守顺从,性格较安静内敛、不喜交际,情绪易感染、较 为感性。 在亲和性方面,做事客观谨慎、对人际交往比较淡然的学生多于亲切随和、热心助人的学生,这一点不同学 历的学生均表现如此。 985/211 院校 省重点院校 普通本科 独立院校 高职高专类院校 尽责性 开放性 亲和性 外向性 稳定性 追求新异 喜欢挑战 40.2 35.6 33 34.1 28.4 精力充沛 热情活跃 32.7 28.5 25.4 27.7 22.4 务实求稳 保守顺从 28.3 31.5 33.8 32 37.2 客观谨慎 人际淡然 27.1 27.1 28.5 28.6 30.7 安静内敛 不喜交际 28.4 30.8 32.9 31.3 35.4 积极负责 可信赖 36.2 31.2 30.6 32.8 29.3 随性自由 较灵活 27.9 32.4 33.5 31.1 35.9 亲切随和 热心助人 23.9 22.7 22.1 21.4 20.8 情绪易感染 较感性 21.4 22.9 25.7 22.9 26.9 理智冷静 适应力强 37.9 35.4 32.4 32.2 29.5 蓝色代表性格特征高分段的人数占比 黄色代表性格特征低分段的人数占比 大专及以下 大专及同等学历 本科及同等学历 硕士及以上 追求新异 喜欢挑战 27.4 29.1 34.8 35.5 精力充沛 热情活跃 19.8 23 27 23.2 务实求稳 保守顺从 40.2 36.7 32.4 32.5 客观谨慎 人际淡然 33.7 30.1 28 26.3 安静内敛 不喜交际 40.8 34.8 31.9 27.3 积极负责 可信赖 24.8 29.4 31.4 40.1 随性自由 较灵活 42.5 35.7 32.3 24.0 亲切随和 热心助人 19.4 21.1 22.4 24.7 情绪易感染 较感性 30.3 26.9 24.4 18.3 理智冷静 适应力强 27.5 29.9 33.7 43.4 尽责性 开放性 亲和性 外向性 稳定性 蓝色代表性格特征高分段的人数占比 黄色代表性格特征低分段的人数占比13 12 大学生就业力诊断报告 201 7 DIAGNOSTIC REPORT ON EMPLOY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数据 结论 实践 指导 不同学科学生的性格特点 对除哲学以外 11 个学科的毕业生性格特点进行比较,统计各学科毕业生性格表现出高分特征和低分特征的人数 比例,并对其进行排序,得出明显表现出高分特征和低分特征的前三位学科。 在表现出高分特征的学科中,工学、经济学和法学出现的频率较高,而表现出低分特征的学科中,历史学、医学 和教育学出现的频率较高。这表明在性格特征的 5 个维度上,更多的工学、经济学和法学学生表现出相应的高 分特征,而更多的历史学、医学和教育学学生表现出相应的低分特征。 艺术学在尽责性和开放性维度的高分特征中位于前三位,表明较多的艺术生喜欢最求新异、尝试新方法、思维开 阔、想象力丰富,喜欢挑战权威。 教育学、文学和理学在亲和性维度的高分特征中位于前三位,而工学和管理学在低分特征中位于前三位。表明较 多的教育学、文学和理学学生待人随和、亲切,会主动觉察别人的情绪变化,并热情的提供帮助,而较多的工学 和管理学学生对人际关系比较淡然,倾向于客观谨慎地做事情。 法学在外向性维度的低分特征中位于前三位,表明较多的法学学生倾向于务实求稳、采取保守的方式处理问题。 不同学科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例如,艺术生的开放性更高,喜欢追求新异和变化,而法学生的开放 性较低,做事情求稳务实、严格照章做事,对此可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激发他们的工作潜力。 管理学学生中,较多的学生表现得做事情客观谨慎,对人际关系比较淡然,助人意愿较不强烈,但目前社会 上的管理职类不仅需要管理者与他人维持良好融洽的人际关系,还需要其适当地帮助员工建立并维持融洽的 人际关系,因此,此部分学生可适度地发掘与人交往的乐趣,并学习如何亲切随和的待人,以发展与人交往 的能力。 另外, 工学生在尽责性、 开放性、 外向性和稳定性方面均表现出高分特征, 而在亲和性方面表现出低分特征, 在 人际交往方面比较淡然。对此,教育部门可有计划的提升工学生的亲和性,以提高工学生的整体能力水平。 不同学科毕业生的性格特征比较 尽责性 开放性 亲和性 外向性 稳定性 工学 艺术学 教育学 工学 工学 经济学 工学 教育学 文学 经济学 艺术学 经济学 理学 法学 法学 历史学 医学 历史学 历史学 历史学 医学 教育学 工学 医学 教育学 教育学 法学 管理学 文学 医学 积极负责 , 可信赖 随性自由,较灵活 追求新异,喜欢挑战 务实求稳,保守顺从 精力充沛,热情活跃 安静内敛,不喜交际 亲切随和,热心助人 客观谨慎,人际淡然 理智冷静,适应力强 情绪易感染,较感性 数据 结论 实践 指导 男女生的性别特征差异较明显 在毕业生人群中,男女生的性格差异较为明显。更多的男生做事情时积极负责、敢于承担责任、可信赖,思 维开阔、追求变化、喜欢挑战权威,性格外向、精力充沛、待人热情,积极与人交往,情绪较稳定、能够快 速适应环境;多数女生则性格较为内向、安静内敛、喜欢独处,但在与人相处时也会表现得亲切随和,能够 主动关注并体察他人的需求、困难和感受,能够热心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男女生的性格特征比较 与女生相比,男生在稳定性、外向性、开放性和尽责性 4 个维度上的高分特征人数多于低分特征人数,而女 生在亲和性维度上的高分特征人数多于低分特征的人数。这表明更多的男生表现得做事积极负责、可信赖,追 求新异、喜欢挑战,精力充沛、热情活跃,理智冷静、适应力强;而更多的女生表现得亲切随和,热心助人。 稳 定 性 外 向 性 亲 和 性 开 放 性 尽 责 性 27.30% 29.40% 38.10% 20.60% 22.90% 36.10% 28.00% 29.70% 23.40% 25.80% 19.70% 33.10% 28.40% 37.50% 36.90% 30.40% 27.80% 35.60% 34.00% 31.70% 高分特征 低分特征15 14 大学生就业力诊断报告 201 7 DIAGNOSTIC REPORT ON EMPLOY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职业价值观解读 职业价值观用来挖掘毕业生最希望从职业中获得的因素,帮助个人厘清求职价值取向,帮助企业判断个人是否与目标岗位、企业 文化匹配。测验从个人职业追求的内在价值、外在价值、社会价值及威望价值四个角度出发,主要从以下 14 个维度进行评估: 数据 结论 实践 指导 HR 在吸引毕业生就业时,可选择候选人更看重的价值观进行针对性的宣传。比如:在学生群体广泛关注的 规模化招聘宣讲会上,需要就大家共同关注的价值观(如:安全稳定、晋升机会和薪酬福利)做重点说明。 在给毕业生分配工作岗位时,可为其提供更符合个人价值取向的岗位。比如:在对不事先设定岗位的通用类 学生统一培训后,需要划分不同的岗位方向时,可参考学生的价值观特点将其划分到更符合个人职业诉求的 岗位方向。 2017 届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最看重的价值观是安全稳定,看重程度最低的价值观为工作环境。可见,毕业生 在职业选择时比较重视工作的稳定性,而对于工作的环境是否舒适的重视性程度较弱。数据从高到低的阶梯 状变化趋势代表学生对求职因素的重视度从强到弱的变化状态,如图所示。 2017 届毕业生看重安全稳定,弱视工作环境 毕业生的整体职业价值观 测评分数采用百分制计分,得分在 0-100 分之间,得分越高,代表重视程度越高。 薪酬福利 有丰厚的薪酬福利 声望地位 工作单位社会声望、地位高 同事关系 同事关系和谐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