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台湾家族企业传承调研报告.pdf
pwc 家族傳承 企業為先 基業長青 治理為本 2019 臺灣家族企業傳承調研報告目錄 一 、調研 說 明 2 二 、傳 承現況 與挑戰 4 三 、 企業經 營 6 四 、傳 承稅 務規 劃 1 2 五 、家族 治理 1 6 六 、下 一代 接班 與養成 2 8 1 2019 臺灣家族企業傳承調研報告 本次報告從 2018 年 11 月 正式啟 動 , 透 過 嚴謹 且 科學化的四個步驟 形 成 : 2019 臺灣家族企業傳承調研說明 2019 台 灣家族 企 業 傳承調研報告 從 三 個角 度( 家 族 成 員 、 企業所 有 權與企業 管 理 權) 出 發 思 考 家 族多 元 化 資 產 的 傳承 , 不 僅 僅 是 家 族 金融 資 產 、 企 業 , 還 包 含 了 無 形 的資 產 , 如 家 族成 員 的 人力 資源 、 社交網 絡 中 的 社 會 資源 等 , 最終 希 望 探 索 出 台 灣 家 族企 業 傳 承 與財 富 管 理之道 。 訪談 位企業 掌 權 者 (包 含 上 市櫃及 未 上 市 櫃 公 司 )對 於家 族 企 業傳 承 的 想 法 、看 法與實 際 經 驗。 透過發放前測問 卷, 回 收 有 效 前 測 問卷 28 份進行信 度及效度 分 析 ,並 調整成為正式問 卷。 深度訪 談 前測問卷 問卷 信度 效 度檢 驗 正式問卷訪 談 匯整 訪 談資 料 與 過 往學 術與 實 務 研 究 文 獻, 進 行 分 析, 透 過 分析 結果 設 計 前測問卷。 回收問卷 有 效 樣本 共 305 份, 進 行 統 計分析。 2018 /12 2019/2 2019/2 2019/3 2019/3 2019/4 2019/4 2019/6 2 資誠( PwC Taiwan ) 問 卷形 成 過 程 當 中 ,題 目 由 過 往 學 術 文獻 、家 族 傳 承 專 家 訪談 、家 族企 業掌權者 深度訪 談三 者 整合 形 成 , 聚焦在家族 企 業 治理 與 傳承機制( 即傳 承 過程當中可能 涉 及 的 治 理 方 式 與 工具 ), 包 含 六 個 領 域: 1 家族 金融 資本 家 族 財 富 的 增 值、 保 值、 保 全 2 家 族企業經 營 數 位 化 、優 化 、轉 型 、併 購 、員 工 激 勵 制 度 、企 業 人 力 資 本 培 育 3 家族 社會 資本 社會 責 任 、 人 脈 網絡 4 家族 人 力資本 家族 成員能 力培養 5 家族正式治理 股 權 管 理工 具 (如 家 族 投 資 公 司 、閉 鎖 性 公 司 、信託 等 ) 、家 族財 富 分 配 方 式 (如 遺 囑 、信 託 、家 族 憲 法 ) 、家 族 成 員 與 企 業 間 關 係 等 6 家 族 非正 式 治 理 家族 情 感 凝聚 、 培養家族 成員 使 命 感等 為 了 深 入 了 解 企 業掌 權者的認 知 與 現 況 , 問 卷 從 三 個 維 度 切 入家族 企 業 治 理 與 傳承機 制 六 個領 域 , 期待 發 現 目 前 台 灣 企 業 掌 權 者 在 家 族傳承 上 的 優 勢 、 劣 勢 與 可 能 的 風 險: 重 要 性( 1 分 代 表 完 全不 重 要;5 分 代 表非常重 要) 執行 情 況 ( 已執行/ 未執行) 執 行 成果滿 意度 (1 分 代 表 非 常不 滿 意;5 分 代 表非常滿意) 問題 範例如下表 : 家族 企 業 治 理 與 傳承機制 我 認 為該 描 述 事 項 的 重 要 性 為 何? 是 否著 手 執行 該 描述 事 項? 我 對 該 描述事項 執 行 成果 滿 意 度 為 何? 完全不重要 不重要 普通 重要 非常重要 尚未執行 已執行 不適用 非常不滿意 不滿意 尚可 滿意 非常滿意 1 2 3 4 5 1 2 3 4 5 例 成立 家族 辦公室 進行 整合管 理 3 2019 臺灣家族企業傳承調研報告 家族企業面臨傳承時間壓力 需思考全方位傳承策略 本次 305 位受訪者中掌權者為三 、 四代僅 9% , 顯示 1. 富過 三 代之 百 年家族 企 業 在 台 灣尚 屬 萌 芽階段 2. 家 族 企 業 掌 權 者在 60 歲 以 上 的 受 訪 者占 45%, 因 此, 如何將 其 經營理 念、 人 脈 及 資 源傳承 給家 族 接 班梯隊是 其 責 無 旁 貸 之任 務 33% 12% 第二代 50-59 歲 60-69 歲 70 歲以上 第三代 40-49 歲 第四代 或 以 上 30-39 歲 56% 創始人 35% 19% 24% 11% 8% 1% 4 資誠( PwC Taiwan ) 進 一步探討家族企業掌權 者在面 對 1 家族企業持 續 發 展 2 家族 財富 富過三 代 3 百 年世家的傳承機 制建 立之際 其 首要的抉 擇為何 ? 5 2019 臺灣家族企業傳承調研報告 企業優先、治理為本 臺灣家族基業長青的關鍵密碼 目 前企業掌權者在家族企業治理與 傳承 機 制六 個領域中 最重 視 的 領 域 是 家 族企業經 營 ,因 此 如 何 透過 下 列 七 項 以完 善 企業治 理與企業 升 級、 轉 型 是 家 族 企 業 基 業 長青 之傳 承 課題: 1. 創新、 研 發 新產品 2. 資 訊化 與 數位化 3. 建 立高階 經理 人 及團隊激 勵制度 4. 企 業內部 人 力資本 培 育 5. 整合 企 業 資 源與內控機制 6. 協助繼任經 營者建 立接班梯隊 7. 併購 重 要性 4.21 4.14 4.10 4.08 3.98 3.65 家 族 企業經 營 家族 非正 式 治 理 家族 金融 資本 家族 人 力資本 家族 社會 資本 家族 正式治理 6 資誠( PwC Taiwan ) 借鏡默克家族成功傳 承 13 代與李錦記家族第 三 代 即產生家變 案 例 , 則值 得企業家深思的是 家族 正 式 治 理 重 要 性 最低 , 反 應 出 台 灣 當 代 家族 掌 權者 對 於 家 族 正 式 治 理 中 的 股權管 理 工具 ( 如 家 族 投 資 公 司 、 閉 鎖 性 公 司 、信託 等 ) 、家 族財 富 分 配 方式 (如 遺 囑 、信 託 、 家 族 憲 法 ) 及 家 族 成員 與 企 業 間關 係 的 重 要 性 有 以 下特 色 及現 象: 1 企 業 成長 是 唯一王 道 2 家族 正式 治 理尚未 到達 不得 不重視的時刻 3 對 正式治理 機制 沒 有充分 理解 7 2019 臺灣家族企業傳承調研報告 家族企業三大重點 專注本業、接班梯隊 養成及數位化 積極優化本業 4.74 協助繼任者建立高階專業經理人團隊 4.59 資訊化系統提升數據化管理程度 4.51 企業內部培育員工晉升為高階經理人 4.48 93% 64% 79% 84% 14% 8% 12% 42% 46% 48% 46% 58% 40% 44% 42% 不滿意 已執行比例 重要性平均 尚可 滿意 8 資誠( PwC Taiwan ) 專注 本 業建 立百年世家 家族 企 業較 傳統 企 業 更 專 注 本業 經 營 與 優化 本業( 如 創新、 研 發 新產品 、 加強品 質 控管等 ) , 重 要性 得 分為 4.74 分, 已 執行 的 比例 高 達 93% , 符 合大多 台灣 企 業 擁 有 許 多領 域中 隱 形 冠 軍 的 產 業 現 況 , 已 執 行 優 化 本 業 的人當中 , 對成 果皆 無 不滿意 的 評 分 ,58% 為 滿 意, 42% 為尚可。 接班 梯隊養 成 強化家 族 企 業內部的人力 資本養 成 成 功的 企 業 傳承 , 是 一 個接 班 梯隊 的接 班 , 因此 , 不 論 是 李嘉誠 由 家族 成 員接 班 或 默 克家族 近 百 年建 立 由 專業經理人接班的 兩 個具 代表性的 案 例 ,如 何 協助 繼任的經 營者 建 立高階 經理 人團隊與 積極 優化 本業 是 家 族 企 業 基 業 長青 的 雙 主 軸 ; 但前 者已 執行比例 僅 64% , 是企業 掌 權 者須重 視 的 核 心 任 務 之 一 。 接 班 經 營 與建立戰 功 透 過數 位 化與 併 購達 成 家 族 企業傳承 轉型 79%台 灣 家 族 企 業 透 過 數 據 化 管 理( 如 CRM 、PLS 、 ERP 等) 以 提高企 業 獲利 , 是 未 來 接 班 經營團 隊 藉由 數位 化 建 立 戰 功之基 石 。 但併 購 策 略之 使 用卻 是當下 台 灣 家 族 企業 明 顯 之 劣 勢 。 歐 美 企業 、 台 灣 科 技 大廠 及中國 民 企 分別自 1995 、2000 及 2014 年以 來 藉由併 購 策 略 成 功 實 現 企 業 全 球 競 爭力 的 跳 躍, 反 觀 在 本 次 調 研 中 台 灣家 族 企 業 認 為 “ 利 用 併購策 略 進行 企 業 升 級轉 型 ” 的重 要性較 低 且已執行率僅 有 34% 。 因 此 企業 掌 權 者 及 未來 的 接 班 梯 隊 落 實數 位 化 以及建 立其 對 於 併購 的 了 解 、 認 知再 到論證探 討 及 最後 的 執 行 , 是 企 業 傳承 轉 型 及 接 班 人 建 立戰 功的 另 外兩 項核 心任務。 現狀 挑戰 展望 9 2019 臺灣家族企業傳承調研報告 企業併購 易被輕忽的轉型 升級及接班傳承利器 以家族為主的企業經營本 質 易 使 經營者輕 忽企業併購的重要性 本次關於 家族 企 業 經 營 的六 大議 題 中 , 家族 企 業 考 量利 用 併購進行轉型 升 級 及 外 部接 班的重 要 性評分 相較為低 , 主 要 是台 灣的 家族 企 業 多 以家 族 自 身能力及 資 源在 經營 , 並 不擅長 以 併購連 結外部資 源 不滿意 已執行比例 重要性平均 尚可 利用併購進行企業升級轉型 3.85 利用被併購的方式退場 2.92 34% 5% 12% 12% 45% 41% 43% 47% 滿意 10 資誠( PwC Taiwan ) 然而依 據 2019 台 灣 併 購 白 皮 書 之 資 料 顯 示,2018 年 接 連發 生 數 筆重 大 之 投資交 易 , 引 資方 皆 為 家 族 企 業 , 投資人 則 包 含 策 略 性 投 資 人 及私募 基金 , 其中尤 以國外 私募 基金表現 最為活躍 透過 併 購 可 引 進 外部 資 源 轉 型 升 級 家 族 企 業 同時面 臨 來 自 外部 及內部 的壓 力 , 需 提早思 考 如 何 轉 型 佈 局保持 企 業 競 爭 力 , 適 時引 入 外 部奧援 、 點燃 企 業 跨 界 轉型 、 提 升 競 爭力 之 成 長 引 擎。2018 年三 項 投 資( 百 略 醫 學、 榮 化 及 全 興水產 ) 即 為典 型 案 例 , 許多 策略 性 與 財務 性投 資 人 可 以 是 同 生 共 好 的 策 略 夥 伴 。 台灣 知 名家 族 企 業 如 復 盛 及億 豐 , 在 上市後 仍於 2007 年及 2008 年時 選 擇引 進 國際私募 股權 基 金 並私 有 化 , 於 企 業 轉 型 升 級 告 一 段 落 後, 再 於 2018 年及 2015 年分別 重 返 資 本 市 場。 透 過 併 購可建構 與時 俱進 的 核 心 能 耐達 成 接班傳 承之 目 的 家 族企業 能 否 永 續經 營 ,重點 仍 在企業是否俱 備競 爭 力 。面 對 劇 烈 變 革 的 環 境 , 家 族 企 業 可能 受 限 於自身能 力及 資 源 而 不 利 於在 動 態的 市 場 中 競 爭 。 以 國 外 具 有 百 年 以 上的 家族 企 業 如 默 克 或是 杜 邦 等 , 其成 長策 略 就 是 不 斷地透 過 併 購 去 解 構 既 有 優勢 並建 置 新 核心 能 耐, 才 有 機 會 打 造百年 盛 世。 11 2019 臺灣家族企業傳承調研報告 傳承稅務規劃 家族創富守富的不二法門 傳承相關稅務規劃 4.50 資產組合管理 4.19 保險 3.62 56% 61% 45% 6% 9% 5% 52% 49% 43% 39% 45% 52% 不滿意 已執行比例 重要性平均 尚可 滿意 12 資誠( PwC Taiwan ) 企業掌權 者關注傳 承相關稅 務 規劃 家族 財富 增 值 主 要 管 道 有 二 : 家族 企 業 市 值穩 健 成 長 與 家族 基 金 管理完善 , 前 者 如 默克 家 族 、 台 塑 集 團 , 同 時 也 是 此 次 調 研台 灣 家族 之 共 性 , 而 後 者 則 以 富 過 四 代的洛 克 菲 勒 家族 與 巴 菲 特 為 代 表 ; 然而相對 於家族 財富營收面的成長 , 控制成 本面的稅 務 規 劃及 利 用 家 族 信 託 進行落 實 , 在 富 過四代 的歐 美 成 功 傳 承 案 例 中 比 比 皆是 , 本次調研結果亦是 如此 : 1. 在 家族 金融 資 本 上 , 傳承 相關稅 務 規劃是 37 項家族 企 業 治 理 與 傳承機制前五 名 中 唯一一 項非企 業 經 營 上榜的項 目 , 2. 財富規 模 40 億 以 上, 75% 以 上都已執行。 但 整體而言 , “ 傳承相 關稅 務規劃 ” 其執 行 比率不到 6 成, 而 在 2016 年G20 央 行 及 財 長峰會 後的公報確 定 落實國際稅 收 合作 及台 灣 將於 2020 年 9 月進 行 CRS 首 次 交 換 , 因 此 針 對 ”未 開 始 執 行 傳 承 相 關 稅務規 劃 的 企業家 ” 。資 誠建議家 族企業 掌 門 人應 就 家 族 資產所 面 臨 的 所 得 稅 、 遺產及 贈 與 稅 、 稅 務 資 訊 透 明 化 等 議 題 , 適時 盤 點 及評 估資 產布 局 , 考 量 家 族 多 國 籍身 分 及 資 產種 類多 樣 性 所 產 生 的影 響 , 尋 求 專 業 人 士 協助 , 並 建 立 家族 內 部 的 稅 務管 理機 制, 以合法節 稅 方 式 創富守富 。 13 2019 臺灣家族企業傳承調研報告 40億以上 10-40億 10億以下 40億以上 10-40億 10億以下 重要性 已執行比例 4.66 4.50 4.41 4.28 4.25 4.04 3.48 3.59 3.65 75% 57% 44% 75% 69% 45% 46% 48% 39% 資產組合管理 保險 傳承相關稅務規劃 企業家應 與下 一代共同規劃家族 財 富 傳 承 分享 機 制 以 達 到 紀 律 的 財 富傳家 數 據 顯 示 家 族 財 富規 模 越 高, 越 關 注 傳 承 相 關 稅 務 規 劃 與 資 產 組 合 管 理; 此外 家族 企 業掌權者認 知後代在能力 養 成上 , 最 重 要的是管 理 財富能力 , 因此應該建 立外部專家團隊透 過家 族 基金 及 家 族 辦 公 室 與 二代、 三代 共 同 學 習 、 規劃 、 落實以 完善 家族 財富 永續傳承之分 享紀律與 機制 。 14 資誠( PwC Taiwan ) 15 2019 臺灣家族企業傳承調研報告 歐 美百年家 族 從篳路藍 縷 到財富永 續 , 總 結三點: 1 一代創業 企 業 興 則家 族 起, 如 台灣 富 邦 集 團 2 二代 接 班 家族 強 則企 業 更強 , 如美國摩 根家族 3 百年世 家 一 、 二 代 共 建 治理 機 制 , 後 代 子孫站在巨人肩 膀 上 , 若 非 基 業 長青, 至 少 也 達 到財 富 永 續 , 前者 如歐 洲默 克 、 穆 里 耶茲家族 ; 後者如美國洛 克 菲 勒家族 、 歐 洲羅 斯柴 爾 德 家 族 非正式治理凝聚家族 共識情感,正式治理 方能長治久安 家族治理 的 正式及 非 正式 治理 因 此 , 借 鏡 環 球家族 傳 承 成 敗 案 例 , 家族 治 理 是 家族 永 續 、 基 業長 青 之核 心 基 石 ; 而以 本次 調 研 , 掌 舵 者為一 、 二 代 者 占 91% ,且 50 歲 以 上 的 受 訪 者占 69% , 必 將 面 對在 家 族成 員 、 企業經 營 權及企業 所 有 權 三 者 之 間 的 矛 盾 、衝 突 、協 調 、抉 擇 與 傳 承 機 制 的 建 立 (如 堪 稱 亞 洲 家族憲法典 範的李錦 記家族 )! 進 一步 分 析 , 治理 機 制 可 分 為非 正 式治理 與正 式治理 非正 式 治 理 為柔 性的治 理 模式 , 在 血 親 或 姻親的基 礎 上 形 成家族 共識 , 包 含 家族 決 策 、 家族 情 感 凝 聚 、 培養家族 成 員 使 命 感 等 ; 而 非 正式 治 理 機 制 的 形 成 , 大 多是 在 創 一 代與 二 代 對 探討家族 事 務 或執 行企 業發 展 策略過程 中 自然而然 形成 的 互 動 模 式。 正式治理 為剛性 的家 族 治 理模式 , 利用 明文 或 具 法 律效 力的方 式 規 範家族 企 業 股權管 理 及 財富 分配方 式 , 包 含 家族 投 資 公司、 閉 鎖 性 公司、 信 託、 家 族 憲 法 等;而 正 式 治 理機制形 成 , 則大多 是 在 一代 與 接 班 二 代 進行家族 企 業 交接班 之際 ; 或是 傳承到二 、 三 代 後因為家變 , 才 認 知 到 企 業 股 權 管 理及財 富 分 配 之正 式 治 理 機 制 的 重 要性。 16 資誠( PwC Taiwan ) 非正式治理 正式治理 重要性 未執行比例 3.65 4.14 85% 53% 本次調查 結果顯示 當 下家族正式治理 工具的認 知及 使 用 程 度 偏低 : 1. 非正 式 治 理 重 要性 為 4.14 ,但 53% 企 業 掌 權者未執行 2. 正式治理為 3.65 , 未執行高達 85% 可 能反 映 出 家族 企 業掌權者 , 當 下 焦 點為家族 企 業 持 續發 展 , 且對 於 正式 與 非 正式治理功能 上的理 解 與認 知不 足 。 17 2019 臺灣家族企業傳承調研報告 本 次調查數據顯 示 : 1. 四 項 股權 管 理 工具 及 三 項 財 富 分 配 工具( 除 家 族 投 資 公司 外) , 重 要 性認 知皆 偏低 , 反 映 出 家族在傳承 工具的落實 上 , 需 要較 長的理 解 與認知過程 。 2. 股 權 管 理 工 具 及 財 富分 配 工 具, 則 分別 有 高 達 45% 及 85% 的 受 訪 者 完 全 未 使 用。 參 考 亞 洲 家 族傳承 失 敗 案 例 , 未建 立 治 理 機 制的 家 族 , 在 未 來 傳 承 的 過 程 中 , 極 可 能 會 埋下 家 族 內 部 紛 爭或 企 業 遭 受 惡 意 收 購 , 家 族 一 代 掌 權 者 , 務 必 慎 之! 善用股權傳承工具, 確保家族企業 經營權傳承 落實股權管理與財富 分配工具的正式治理機制 , 則家族企業方可 永續傳 承 華 盛 頓之於 美 利 堅 共 和 國 的 強 大 , 就 如 同 創 一 代 之於 家 族的 繁 盛 ! 因 此 , 面 對 治 理 機制 的 建 立 , 家族 一 代 責無 旁 貸! 在傳承 過程 中 , 家族 正 式 治 理機 制利用 明文 記 載 或 具備 法律效 力 的方 式 , 落實 一代 傳承想法 及意 願 , 包 含股權 管 理 、財 富 分 配 、規 範 家 族 成 員 與 企 業 間 的 關 係 及股 份 退場機 制等。 資誠 建議 家 族 企 業 應 正視各項 工 具 的 功 能 及 重 要性 , 確 保 家 族 財 富是 依 據 家族 意 願 分配 , 並 減 少 家族 紛 爭 及 衝 突 , 也 避 免 家族 財富 因 紛 爭 而產 生無法 運用 , 甚至侵蝕家族 財富 的情 形 。 18 資誠( PwC Taiwan ) 本 次調查數據顯 示 : 40 億 以 上 的 受 訪 者,79% 有 利 用 家族 投 資 公 司 做 為股 權 管 理 工 具, 而 10 億 以下 家 族 則 僅 有 27% 有 利 用, 財 富 規模 越高 的 家族 , 利 用 家族 投 資 公 司 做為股權管 理 工 具 比 例越高 。 55% 87% 91% 78% 股權管理工具 家族投資公司 4.09 3.52 3.55 3.27 閉鎖性公司 私益信託 公益信託 與基金會 重要性 未執行比例 財富分配工具 遺囑 信託 家族憲法 重要性 未執行比例 93% 95% 89% 3.79 3.71 3.50 10 億以下 40 億以上 10-40 億 股權管理工具 重要性 未執行比例 73% 21% 43% 3.94 4.17 4.29 19 2019 臺灣家族企業傳承調研報告 家族 成員 於 家族企業工 作 占 比 高 85% 的 受 訪 者 , 目 前 有其 他 家族 成 員 在 家族 企 業 中 工 作 , 而 現階 段 已 從 上 一代接下 企 業 的掌 權者 , 旁系 親 屬( 包 含 兄 弟 姐妹 、堂 表 親 、侄 甥 等) 在企業 中 工 作 的 比 例 比創 始 人更 高 ,因 此 ,就算 接班人 戰功 卓 越 , 但 在 股 權 均 分 及 家族 成 員 眾 多 下 , 出 現 家族 企 業 版的 八 王 之 亂 , 也 不 意外。 世代繁衍延伸出的 家族治理問題 凸顯一代責無旁貸的傳承任務 家族成員目前在 企業內部工作 85% 子女 45% 兄弟姊妹 (或其配偶) 36% 配偶在企業 26% 父母 20% 侄/甥(或其配偶) 14% 堂/表兄弟姊妹 (或其配偶) 13% 子女的配偶 10% 父母的兄弟姊妹 10% 20 資誠( PwC Taiwan ) 家族 成員 世 代 增加與股權 管 理 難 題 在企業 內 工 作 的 家 族成 員 世 代 與數量越 多 ,如 何 將經 營 權 、所 有 權 、受 益 權 妥善安排將考驗 目 前掌權者的智 慧 , 其主要問題有三 : 1 股權問題 交 接班 時 , 股 權 是 否 集 中 管理 , 集 中 管理 的 治理 機 制 是 否 有效 。 2 家族 與 企 業間的關係 隨 著世 代 增加 , 家 族 成員 進 入 家 族 企 業 工 作是 否 有明文 的規 範 顯得 更為 重 要 , 確 保 企 業 競爭 力 。 調 查 結果 顯示僅 有 17% 的 受訪者有明 確的家族 成員任用及 績 效 評核 機制。 3 家族 成 員 股份的退 場機制 如 果 有 些 家 族成 員 不 想 繼續持有 家 族企業股 份 ,必 須避免 退 出 引 起 股權 分散 、 管 理困難的狀 況 。 調查 結果 顯示只 有 6% 的受訪者有明文 規 範的退 場機制 。 94% 83% 明文規範家族企業 股份退場機制 規範家族成員在家族企業中的 任用條件、績效評量機制 未執行比例 21 2019 臺灣家族企業傳承調研報告 當下台灣家族成員大多關係良好, 但無完善家族治理機制, 家族和諧將難以持續 22 資誠( PwC Taiwan ) 家族關係 為影 響家族傳 承重要的因素 觀 察 過 去家 族傳承 案 例 , 許 多 成 功 的 企 業 家因 為家 族 關係 失 和 , 除 了 造 成家 族 企 業 的 價 值 減 損 , 更有因股權 分 散 而被 競 爭對 手 或 非 家 族成 員於 市 場 上 收購 股 權 而 喪失經 營 權 ,甚 至 是 後 代 家 族成 員 因 財富 分配 方 式 對 簿 公堂 。 除 了 家族 各 大 資 本的傳 承 與 治 理 機 制 、 傳承時 與後代成員的共識 , 家族 成員間的關係 對 於 家族傳承 而言同樣 重 要。 約 7 成 台灣 家族企業掌 權 者認為 家族 成員間關係 良 好 本 次調研 為 了 找 出 對 於 家族 永 續 傳 承 影 響的 關 鍵 , 也 將 家族 關 係 納 入調 查範圍 , 從 家 族 正 負兩方面評 估 家 族關係 。 結果 呈現 大部 分 受 訪者 認 為 目 前 的 家 族 正 面 關係 良 好 , 僅 4-7% 的人 對 於 家 族 正 面關係 的各 項敘 述 表 達 不同意 。 但 這 一群體 必 須 要 特 別關注 其 家族傳承 與 治 理 機制 , 避 免 家族 企 業 與 傳承 過程 中 可 能 發 生的 風 險。 家族成員相信其他家族成員 家族中很少有爭吵 家族成員彼此間以開放和 誠實的態度相處 家族成員有良好的合作關係 家族成員以良好的 團隊方式一起工作 不同意 中性 同意 7% 4% 3% 4% 26% 31% 17% 19% 70% 62% 80% 77% 4% 18% 78% 23 2019 臺灣家族企業傳承調研報告 家族負面關係可能引發 家族企業傳承風險 家族成員緊張關係可能引 發家族企業經營風險 ,凸顯出: 企業專業經理 人 機 制及家族 非正式治理的重要性! 家族 成員緊張關係對 於 家族 企 業 仍有 經 營 風險 : 1. 45% 的 人認 為家族 成員 中 的 緊張關係可 能 影 響 到企 業 運 作 , 顯示出正 式 治 理中企 業 專 業 經 理 人機 制 的 重 要性。 2. 15% 的 家族 企 業 掌 權者認 為 有 家族 成 員 較 不 尊 重 其 他 人的 意 見 、 有家族 成 員 較 不 願意 合 作 , 且 8-10% 認 為 兄 弟姐 妹 間 存 在 矛盾 、 彼 此存 在 敵 意 , 顯 示 仍 有少 部 分 家 族 溝 通 不良 的 狀 況 , 可 能形 成 傳承過程 中的家族衝突 , 因此 可 以 透 過 家族非 正 式 治 理 中 , 家 族 定 期聚會 形 成 共 識 、 情感 凝 聚 及 家 族 企 業 掌 權 者言傳 身教 培 養 家 族 成員使命感。 不同意 中性 同意 66% 62% 50% 49% 28% 26% 35% 36% 10% 8% 15% 15% 34% 21% 45% 在我的家族中,兄弟姐妹間 存在矛盾 家族成員中,有人彼此 存在敵意 家族成員中,有人較不尊重 其他人的意見 家族成員中,有人較 不願意合作 家族成員中的緊張關係 有可能影響到企業運作 24 資誠( PwC Taiwan ) 25 2019 臺灣家族企業傳承調研報告 家族企業經營重要性 認知越高,家族成員 紛爭風險越低 家族企 業 掌 權 者 對於 家族企 業經 營 與 非 正 式 治理 的 重要性認知越 高 , 家族關 係越 好 本 次 調 研 除了發 現 上 述 現 象 之 外, 我 們 希 望 提 出 對 於 家 族 企 業傳 承有 幫助 的 洞 察 , 因 此 在 統 計 分 析 時 利用 迴 歸 分 析 方 法 , 嘗 試 找 出 家 族 企 業 治 理 與 傳承機 制 的重 要 性 認 知 與 家 族 關係 間 是 否 存 在可利 用 數 據預 測的 關 聯 。 結 果 發 現 ,當 家 族企業 掌 權 者對於 家 族企業經 營 與非 正 式 治 理 的 重 要性 認知 越 高 , 家 族 正 面 關 係 越 好 , 呈 正向 且 顯 著 的 關 係 。 而金 融 、 人 力與 社 會 資本 則 與 家 族 關 係 沒 有 顯 著相關 性。 掌權者的企業優 先 及 對非正式治理機 制的重視 , 可推論當 代 台灣具 有較 好的家族關係 ,有利 於未來透過完善的治理機 制 , 以 達 到 家 族 企 業基業 長 青 同 時 , 我 們 也 發 現 , 當 家族 企 業 掌 權者 對家族 企 業 經 營 的 重 要 性 認知 越 高 , 家 族 負面 關 係 越低 , 進而降 低 可 能 產 生 家 族 成 員 紛 爭 的 風 險 。 因 此 企 業 優 先 , 是 台 灣 家族 企 業 掌 權 者 防 止 傳 承 風 險 的 其中一 個關鍵。 家族非 正式 治理 重要性認知 家族 正面關係 家 族 負面關係 家族企業經營 重要性認知 + - 26 資誠( PwC Taiwan ) 27 2019 臺灣家族企業傳承調研報告 家族企業掌權者期待 子女自行創業比率 高過承接家業 28 資誠( PwC Taiwan ) 將 交 給 專 業 經 理 人 的 比例 較 低, 僅 13% 在 企 業 管 理 權 沒 有 明 確的專 業 經理 人 接 班的情 況 下 , 子 女 必 須 得回家族 企 業接 班 , 與現階段 希 望子 女 創業的想法 有 落差 。 有 71% 家族企業掌權者願意以家族 財富支 持子 女 自 行 創業 家 族 企 業 的掌 權 者在思 考傳承時 , 須考 量 所 有 權 、 經 營權 的 傳承 該 如何安排 , 這 時 就必 須 考 慮 子 女 未 來的職 業發 展 , 目 前掌 權者 對 於 子 女期待中 , 相對 於 承接家 業 65%, 希望 子女 創 業占比 最 高, 達 71% 。 尚未 考慮傳 承問題 將 交 給 子女 ( 或家族 成員 ) 將交 給 專 業 經理 人 已交 給 子女 ( 或家族 成員 ) 根據能力與意願 在家族財富支持下自行創業 承接家業 專業人士 (如:律師、會計師、醫師等) 藝術相關領域 慈善事業 其他 學術研究 政府機關 71% 65% 21% 9% 9% 8% 5% 4% 44% 33% 13% 10% 29 2019 臺灣家族企業傳承調研報告 企業掌權者對於子女自行 創業或承接家業呈現 顯著的世代差異 年 長的企業掌權 者較 希 望 子 女承接家業 若 將群 體 分為 59 歲 以下 和 60 歲以 上 , 對 於 下 一 代職業 期 望 有 差 異 出 現 : 60 歲 以 上人 群有 77% 期望子 女 承 接 家 業 , 而 59 歲 以下則 是 有 77% 希 望子女 創 業。 59 歲以 下 人 群 則 是 對於子 女 未來 發 展 相 對 開 放 , 在 學 術 研 究 、 專 業 人 士 、 藝 術 相關 領域、 其他 ( 多填答 隨 子女發 展 ) 皆明顯多過 60 歲 以 上 人群。 60歲以上 59歲以下 承接家業 在家族財富支持下自行創業 專業人士 (如:律師、會計師、醫師等) 慈善事業 藝術相關領域 其他 政府機關 學術研究 77% 54% 64% 77% 12% 28% 8% 9% 5% 13% 4% 11% 3% 4% 3% 7% 30 資誠( PwC Taiwan ) 企 業創始 人 較希 望 子 女承 接 家 業 將 群 體分 為 企業創 始 人 或 已 有 承 接 家業經 驗 的 二 代以上 ,對於 下 一 代職業 期 望 亦 有 差 異 出 現: 創始人希望子女 接 家 業 為 68% , 略 高 於二代 以 上; 而二代 則 有 77% 希望 子女 創 業。 二 代 以 上的受訪者在子 女 未 來發 展亦 較為開放 。 創始人 二代以上 承接家業 在家族財富支持下自行創業 專業人士 (如:律師、會計師、醫師等) 慈善事業 藝術相關領域 其他 政府機關 學術研究 68% 61% 66% 77% 11% 33% 9% 8% 6% 14% 4% 14% 4% 3% 3% 8% 31 2019 臺灣家族企業傳承調研報告 32 資誠( PwC Taiwan ) 在家族 人力資 本 上 , 重視 子 女 基 本能力養 成 在家族 人 力 資 本 養 成上 , 家族 企 業掌權者覺得最 重 要的是管理 財 富 能 力 ,但 得 分 與 其 他 選 項 皆 十 分 接 近 ,代 表 對 於 學 歷 、管 理 財富能力 、協助 建 立人 脈 網絡 、以家族 資 源鼓 勵創業都 十分 重視 , 執 行程 度亦 相 對 其 他資 本與 治理 機制較高 。 子女能力養成攸關承接家業或自行創業的成功機率 取得好學歷 管理財富能力 協助建立人脈網絡 以家族資源鼓勵 創業 外部專業機構歷練 在親戚或朋友企業 工作歷練 重要性 已執行比例 4.21 4.34 4.22 4.25 3.92 3.52 69% 56% 40% 24% 26% 56% 易子而教 於正值青壯 期的台灣家 族 企業 並非家族企業掌權者 重視之 主流 子 女 外 部 歷 練 的 重 視 程度 與 執 行 比 例 較 低 , 對 於子 女 在 外 部 專 業 機構歷 練 重視程 度得分 3.92 ,而 在親戚或 朋 友企業工 作 則 僅有 3.52 , 執行比例皆低 於 30% 。 33 2019 臺灣家族企業傳承調研報告 相對 已接班的企業掌權者 所 做的接班 人調查 為 了 探 索 家 族接班 成 功 的 關 鍵 , 本 次對 已 有 接班 經驗 的 企 業掌權者 進行調查 , 調查於 接班時的接班人 準 備程 度 、意 願 、代 際 共 事 關 係 、接 班 後企 業績 效 、利 害 關 係 人 對 接 班 過程 的 滿 意程 度 , 總共 有 效 樣 本 為 98 個, 分 析 結 果 主 要 發 現 有 三: 協助接班人積累經營能力、 建立戰功及優化代際溝通 是接班成功關鍵因素 1 接班意 願 對 於 接班 後 企 業 績 效 、 利害關係人的 滿意程 度 有正向關係 接 班 意 願由不 同 項目組 成, 包含 承 接 意 願、 於 企 業中工作 的 心理 回 報 ,分 析結 果顯 示 ,當 接 班 意願越強烈 ,企業績效 越 好 , 同 時 所 有 利 害 關係 人 對 於 傳 承 過程 的 滿 意 度 也 越 好 ( 包 含 上 一代 、 所 有家族 成員 、 非家族 成員的企 業員工) 。 2 與 上 一代的共 事關係對 於 接班 後 績 效和接班 過程 滿意度皆為正向影 響 接班人 與 上 一代的關係 , 包 含 是 否願意共 享 資訊 、合作 、相 互 支 持 , 將 會 影 響 接 班 後 的 企 業 績 效 與 利害關係人 對 接 班 過程的滿 意度 。 3 接班人 準備程 度對 於 接班 後 企 業 績 效有 正 向 關 係 接 班 人 準 備 程度 主 要 包 含 商 業經 驗 、 企業經 營 導 師 、 學 歷 、 商業 課程等能 力評量項 目 , 分析 結果 顯示 , 準 備 程 度 對 績 效 有正面影 響。 34 資誠( PwC Taiwan ) 接班 意 願 家族企業 利 害關 係人的滿意程 度 家族企業 接班後 績效 與上 一代的 共 事關係 接班 人準備 程 度 35 2019 臺灣家族企業傳承調研報告 借鏡歐 、 美 百 年 世 家成 功傳 承 的 家族治理典 範 本次 調 研數 據關於 台 灣 企 業 掌 權 者一 、 二 代高 達 91% ,因 此 ,相 對 於歐 洲默 克 家 族 及 美 國 洛 克 菲 勒 家 族 分 別傳承 十 三 代 及 六 代 以 上 , 顯 示 台 灣的 家族 企 業 處 於環球家族 發 展 週 期 的青壯年階 段 。 因 此 ,在擁有 後 發 優勢 下 , 他 山 之 石 ,可 以 攻錯 ,應 借鏡 歐美 家族 成 功傳 承的 架 構 , 積極 學 習 歐 美 百 年家族 企 業 完 善的治 理 機 制 , 包 括: 1. 建 立家族 成員的分 工 、 分 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