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十字路口”的密钥:现代服务业.pdf
投资要点: 中国经济来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十字路口”: 2019 年我国 人均 GDP有望突破 10000 美元 大关,达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并向更高发展阶段迈进。然而,从拉美 国家的 教训来看, 跨越 中等收入 陷阱 的桎梏并不容易打破,一旦失败,将 困在中等收入阶段长达几十年,社会发展和居民福利水平都将面临巨大 损失。 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 似乎在 走 拉美国家的老路 ;但 如果进一步结合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质量提升,中国未来增长依然可期可待。 “十字路口”的国际经验: 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十字路口”过程中 ,历史上出现 两种 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拉美的衰退路径和东亚的成功路径。 分化背后的 原因 有三:一是全要素生产率( TFP)的分化 , 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拉美国家的 TFP 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而东亚国家持续显著为正; 二是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分化, 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与人均 GDP 高度相关,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提高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均与第二产业相当甚至高于后者,实现了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在此阶段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下滑明显,快速扩张的低效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绊脚石; 三是服务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分化, 跨越陷阱国家或地区受益于现代服务业比重提高 ,低效服务业占比下降, 服务业结构 顺利 转型升级,而落入陷阱的国家则败于服务业结构调整。 提高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是我国实现中高速发展的秘钥。 2018 年 我国 服务业占GDP 比重过半,对 GDP 的贡献率近六成,国民经济增长日渐依赖其生产率的提升。 但 国际经验表明,世界各国服务业比重上升的过程,同时也是 GDP 增速下降的过程 ,同时低 效传统 服务业还会引发鲍莫尔成本病 ,使经济整体陷入高成本、低产出状态。 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 , 在于提升服务业劳动生产率。 我国服务业 劳动生产率 结构性问题明显。 一是 市场化服务业(主要包括批发零售、计算机和信息技术、金融、运输存储、文化娱乐等)与非市场化服务业(主要包括教育、医疗、公共行政等)劳动生产率差异显著,前者高后者低,前者达到发达国家同时期水平,后者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同时期水平; 二是 现代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显著高于传统服务业。当前我国 低效传统服务业比重偏高,对 服务业劳动生产率 和经济增速的提高形成钳制。 如何提高 我国服务业 劳动生产率 : 服务业结构转型升级 一是发展先进制造业, 向高附加值服务业转型 。 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是工业化后期的一般规律,发展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需要先进制造业作为支撑,因此发展高质量现代服务业,实现向高附加值服务业转型 , 归根结底还是需要发展国内先进制造业。 二是加快推进非市场化服务业有序开放。 我国医疗、教育等非市场化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仅为市场化服务业的 39%,在世界范围内处于较低水平。 医疗、教育、养老有望成为拉动内需的“新三驾马车”, 是我国未来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当伍超明 财信国际经济研究院 副院长 财富证券 首席经济学家 陈然 宏观经济研究中心 研究员 电话: 010-68084680 邮箱: chenran_warden163 财信 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微信号 2019 年 11 月 8 日 宏观经济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十字路口 ”的密钥:现代服务业 宏观 深度 宏观 深度 此报告仅供本公司 客户参考 2 / 19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 前这些“马车” 由于市场化不足,其发展需求与获得的投资严重不匹配, 如2017 年外资在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投资占比不到 1%, 造成这些行业劳动生产率滞后。 加快这些领域的开放,有望明显提高生产率水平。 三是通过技术创新,全面提升劳动生产率。 人工智能、机器人 等将加速替代简单重复劳动, 减弱 人力成本对服务业的约束。 在高新技术的使用上,我国与发达国家尚有差距,如中国每万名制造业工人拥有的机器人数量为 97 台,而韩国工人拥有 710 台,服务业的科技化和人工智能化将会成为提高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抓手。 宏观 深度 此报告仅供本公司 客户参考 3 / 19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 目 录 引言:发展现代高质量服务业是实现中高速增长的关键 . 4 一、中国经济:来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 “十字路口 ” . 4 二、 “十字路口 ”的国 际经验:拉美的失败与东亚的成功 . 5 (一)拉美国家身陷中等收入陷阱,经济停滞不前 . 5 (二)东亚增长奇迹,向高收入国家跃迁 . 6 (三)成功跨越国际经验:提高全要 素生产率,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服务业结构转型 7 1.全要素生产率的高低决定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 8 2.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 . 8 3.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服务业结构转型升级 . 9 三、提高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实现中高速发展的秘钥 . 10 (一)低效传统服务业比重的提高,往往会降低经济增速,提高成本 . 10 (二)保持中高速增长需从提高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入手 . 11 (三)中国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结构性特征明显 . 12 1.市场化服务业劳动生产率较高,达到发达国家同时期水平 . 12 2.非市场化服务业劳动生产率较低,低于发达国家同时期水平 . 13 3.现代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显著高于传统服务业 . 14 四、如何提高服务业劳动生产率 . 14 (一)发展先进制造业,向高附加值服务业转型 . 14 (二)加快推进非市场化服务业有序开放 . 16 (三)技术创新,全面提升劳动 生产率 . 17 宏观 深度 此报告仅供本公司 客户参考 4 / 19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 引言: 发展现代高质量服务业是 实现中高速增长 的关键 2019 年我国 人均 GDP 有望突破 10000 美元 大关,达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并向更高发展阶段迈进。 然而,从拉美 国家的 教训来看, 跨越 中等收入国家的桎梏并不容易打破,一旦失败,将困在中等收入阶段长达几十年,社会发展和居民福利水平都将面临巨大的损失。 我国经济发展来到了“中等收入陷阱”的“十字路口”。 从外部环境看 , 我国经济面临“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国内面临传统支柱产业进入调整期,新动能在量级上难以弥补需求缺口的局面。 中国经济 要想实现华丽转身跨越中等收入的十字路口,经济结构的改善和生产效率的提升势在必行。 经济结构的改善意味着产业结构的优化,一方面是三次产业 增加值 对国民生产总值贡献和拉动 的优化 ,另一方面是三次 产业 生产效率 的 提升。 当前 第一产业对经 济产出的贡献在低位保持稳定,第二产业对经济产出的贡献呈现出明显的 “ 倒 U 型”特征,第三产业的贡献持续提高 。因此, 第三产业 尤其是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将在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 我国 服务业 结构性特征明显, 面临 结构转型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任: 市场化服务业与非市场化服务业分割明显, 市场化服务业劳动生产率 明显高于 非市场化服务业 ,但后者有望成为拉动内需的“新三驾马车”。 正是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报告以提升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为核心,通过历史经验纵向比对和国际经验的横向比对,明确指出作为未来实现中国 中高速发展的密钥,发展高质量现代服务业尤为关键。 一、 中国 经济:来到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的“十字路口” 中国经济 的“十字路口”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早在十年前甚至更早 ,学术界、业界和政策部门已经开始思考并探讨中国经济是否走到了“十字路口”,是否能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然而,在经济增长高速阶段,这种探讨虽然重要却并不面临现实压力,高经济增长率 带来的 巨大经济绩效, 人们认为 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似乎只是个时间问题,而非能与不能的选择 。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发展 步入新常态,这种十字路口的讨论正逐渐具有 现实意义和政策 上的指导作用。经济新常态是以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质量提升为特征的增长新阶段。如果单纯考虑经济增速放缓,中国经济似乎在 跟 从拉美国家的老路,如果进一步结合 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质量提升,中国经济正在复制东亚经济的奇迹, 未来增长依然可期可待。 图 1 给出了中国相对美国的 实际 人均 GDP 比重 和实际人均 GDP 增速路径。从 1990年到 2010 年的二十年时间里,中国人均 GDP 增速保持在 10%左右,占美国人均 GDP比重从 6%增加至 20%。在发展经济学的范畴里,这是经济 增长最为典型的成功案例。然而, 2010 年后新的发展模式正在逐步显现,表现为相对美国的实际人均 GDP 比重持续增加和实际人均 GDP 增速的下降。虽然经济增速的下滑没有阻碍中国社会福利水平宏观 深度 此报告仅供本公司 客户参考 5 / 19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 的改善 ,但增速下滑的原因及潜在问题仍然值得我们 关注和探讨。 图 2 给出了 未来 中国经济增长的 可能性路径选择。 中国经济从刚刚 达到人均 3000美元 的 中等 收入水平到 2019 年有望突破 10000 美元 , 已经 增长了二十多年。 相比较而言,日本、韩国、 台湾 地区、 阿根廷和巴西 增长了大约五十年左右, 前三个 国家和地区实现了持续 增长, 而 阿根廷和巴西的人均收入却在增长三十年后 停滞不前 甚至 出现 下滑。 对于 未来中国经济发展路径, 从乐观的角度来看,中国经济如果沿 着日本、韩国的亚洲发展模式,至少还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优势;但从悲观的角度来看,如果中国经济陷入拉美 衰退式增长路径,那么留给我们可以做出改变 的时间,仅有不到十年甚至是更短。因此,中国经济 “十字路口”这个概念 ,在今天看来 更加具有紧迫 的意味, 如何寻找和挖掘到新动能,以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和稳定的中高速增长, 对于理解 未来 中国经济 尤为关键。 图 1: 中国相对人均 GDP 和增速路径 图 2: 中国经济增长路径选择 资料来源: PWT9.1,财信国际经济研究院 资料来源: PWT9.1,财信国际经济研究院 二、“十字路口”的国际 经验: 拉美 的失败与东亚的成功 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这个关键“十字路口” ,有两个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拉美的衰退路径和东亚的成功路径。尽管在经济制度、发展模式和政策角色等多个方面,中国与上述国家存在差异,但这些国 家的经济发展经验仍 有着重要的前车之鉴。 (一) 拉美国家身陷中等收入陷阱 ,经济停滞不前 从世界范围来看,拉丁美洲 是在中等收入阶段 反复 时间最长的地区 ,成为 研究中等收入陷阱的现实案例 。 巴西、阿根廷、智利等拉美国家 在 20 世纪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就已进入中下 等 收入水平 ,委内瑞拉 甚至 在 50 年代末就成为中等收入国家。 但 在随后的几十年中,这些国家始终无法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长期徘徊在中等收入阶段。 上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阿根廷实际人均 GDP 占美国比重就已经达到 50%左右,但至此之后,一直下降到占美国的 30%左右( 见 图 3)。巴西的发展较阿根廷稍晚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实际人均 GDP 占美国比重大约在 20%左右,随后在七十年代发展至占美国的 35%,之后才开始出现明显的衰退( 见 图 4)。智利与委内瑞拉 的 发展 却截然相01 0 ,0 0 02 0 ,0 0 03 0 ,0 0 04 0 ,0 0 05 0 ,0 0 00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台 湾 地 区巴 西阿 根 廷中 国韩 国日 本realGDPatchainedPPPs(inmil.2011US$)人 均 收 入 达 3 0 0 0 美 元 后 的 增 长 时 间理想 式 路径 次 优 式 路径 衰退式 路径 宏观 深度 此报告仅供本公司 客户参考 6 / 19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 反,智利 在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30 年左右,开始出现了明显的增长,并最终达到了实际人均 GDP 占美国比重的 40%左右 (见图 5) ;委内瑞拉作为五十至六十年代拉美最富裕的国家,从实际人均 GDP 占美国比重的 80%左右 下降到仅占美国的 20%( 见 图 6)。 图 3: 阿根廷相对人均 GDP 和增速路径 图 4: 巴西相对人均 GDP 和增速路径 资料来源: PWT9.1,财信国际经济研究院 资料来源: PWT9.1,财信国际经济研究院 图 5:智利相对人均 GDP 和增速路径 图 6: 委内瑞拉相对人均 GDP 和增速路径 资料来源: PWT9.1,财信国际经济研究院 资料来源: PWT9.1,财信国际经济研究院 (二) 东亚增长奇迹,向高收入国家跃迁 与拉美国家截然不同,以日本、韩国、台湾地区、新加坡为代表的东亚经济体在二战后实施赶超型发展战略,承接国际产业梯度转移和发展国际金融中心的机会,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迅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进一步迈向高收入国家。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至九十年代,日本经济经历了黄金发展阶段,实际人均 GDP 占美国的比重从 30%一直上升到 85%左右,尽管近三十年日本经济增长缓慢,但是日本仍然成功地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见 图 7)。 与日本不同,韩国、新加坡和台湾地区的经济增长基本保持了整体稳定的 态势 ,特别是 韩国和台湾地区的实际人均 GDP 占美国比重 ,从 10%迅速增长到占比 70%以上,平稳 跨越了中等收入阶段 (见图 8-10)。 究竟是什么原因 使 东亚经济体 保持了 长达五六十年的持续增长, 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这种持续 增长模式究竟是否可以复制?拉美深陷中等收入陷阱的深层次原因又是什么?对此进行关注和探讨,可能对中国的 未来发展路径 能起到 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1 9 5 11 9 5 21 9 5 31 9 5 41 9 5 51 9 5 61 9 5 71 9 5 81 9 5 91 9 6 01 9 6 11 9 6 21 9 6 31 9 6 41 9 6 51 9 6 61 9 6 71 9 6 81 9 6 91 9 7 01 9 7 11 9 7 21 9 7 31 9 7 41 9 7 51 9 7 61 9 7 71 9 7 81 9 7 91 9 8 01 9 8 11 9 8 21 9 8 31 9 8 41 9 8 51 9 8 61 9 8 71 9 8 81 9 8 91 9 9 01 9 9 11 9 9 21 9 9 31 9 9 41 9 9 51 9 9 61 9 9 71 9 9 81 9 9 92 0 0 02 0 0 12 0 0 22 0 0 32 0 0 42 0 0 52 0 0 62 0 0 72 0 0 82 0 0 92 0 1 02 0 1 12 0 1 22 0 1 32 0 1 42 0 1 52 0 1 62 0 1 7-. 1-. 0 50. 0 5.1实际人均GDP增长率20 30 40 50 60实际人均 G DP 占美国比重阿根廷1 9 5 11 9 5 21 9 5 31 9 5 41 9 5 51 9 5 61 9 5 71 9 5 81 9 5 91 9 6 01 9 6 11 9 6 21 9 6 31 9 6 41 9 6 51 9 6 61 9 6 71 9 6 81 9 6 91 9 7 01 9 7 11 9 7 21 9 7 31 9 7 41 9 7 51 9 7 61 9 7 71 9 7 81 9 7 91 9 8 01 9 8 11 9 8 21 9 8 31 9 8 41 9 8 51 9 8 61 9 8 71 9 8 81 9 8 91 9 9 01 9 9 11 9 9 21 9 9 31 9 9 41 9 9 51 9 9 61 9 9 71 9 9 81 9 9 92 0 0 02 0 0 12 0 0 22 0 0 32 0 0 42 0 0 52 0 0 62 0 0 72 0 0 82 0 0 92 0 1 02 0 1 12 0 1 22 0 1 32 0 1 42 0 1 52 0 1 62 0 1 7-. 0 50. 0 5.1. 1 5实际人均GDP增长率20 25 30 35 40实际人均 G DP 占美国比重巴西1 9 5 21 9 5 31 9 5 41 9 5 51 9 5 61 9 5 71 9 5 81 9 5 91 9 6 01 9 6 11 9 6 21 9 6 31 9 6 41 9 6 51 9 6 61 9 6 71 9 6 81 9 6 91 9 7 01 9 7 11 9 7 21 9 7 31 9 7 41 9 7 51 9 7 61 9 7 71 9 7 81 9 7 9 1 9 8 01 9 8 11 9 8 21 9 8 31 9 8 41 9 8 51 9 8 61 9 8 71 9 8 81 9 8 91 9 9 01 9 91 9 9 21 9 9 31 9 9 41 9 9 51 9 9 61 9 9 71 9 9 81 9 9 92 0 0 02 0 0 12 0 0 22 0 0 32 0 0 42 0 0 5 2 0 0 62 0 0 72 0 0 82 0 0 92 0 1 0 2 0 1 1 2 0 1 22 0 1 32 0 1 42 0 1 52 0 1 62 0 1 7-. 2-. 10.1实际人均GDP增长率20 25 30 35 40实际人均 G DP 占美国比重智利1 9 5 11 9 5 21 9 5 31 9 5 41 9 5 51 9 5 6 1 9 5 71 9 5 81 9 5 91 9 6 01 9 6 11 9 6 21 9 6 31 9 6 41 9 6 51 9 6 61 9 6 71 9 6 81 9 6 91 9 7 01 9 7 11 9 7 21 9 7 3 1 9 7 4 1 9 7 51 9 7 61 9 7 71 9 7 81 9 7 91 9 8 01 9 8 11 9 8 21 9 8 31 9 8 41 9 8 51 9 8 61 9 8 71 9 8 81 9 8 91 9 9 01 9 9 11 9 9 21 9 9 31 9 9 41 9 9 51 9 9 61 9 9 71 9 9 81 9 9 92 0 0 02 0 0 12 0 0 22 0 0 32 0 0 42 0 0 52 0 0 62 0 0 72 0 0 82 0 0 92 0 1 02 0 1 12 0 1 22 0 1 32 0 1 42 0 1 52 0 1 62 0 1 7-. 2-. 10.1.2实际人均GDP增长率20 40 60 80实际人均 G DP 占美国比重委内瑞拉宏观 深度 此报告仅供本公司 客户参考 7 / 19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 图 7: 日本相对人均 GDP 和增速路径 图 8: 韩国相对人均 GDP 和增速路径 资料来源: PWT9.1,财信国际经济研究院 资料来源: PWT9.1,财信国际经济研究院 图 9: 新加坡相对人均 GDP 和增速路径 图 10: 台湾 地区 相对人均 GDP 和增速路径 资料来源: PWT9.1,财信国际经济研究院 资料来源: PWT9.1,财信国际经济研究院 (三) 成功跨越 国际经验:提高 全要素生产率, 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服务业结构转型 决定一个国家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劳动力、资源控制力、金融体系、政治制度等,但 从 决定经济增长 三大要素之一的 生产率看, 我们 发现 拉美和东亚经济体 都有一个 共同特征 ,即 经济增长 都 与全要素生产率 ( TFP) 存在非常 密切 的关系 , TFP 的高低决定这些国家 经济 增长的快慢 (图 11-14) 。 图 11: 韩国相对人均 GDP 和 TFP 图 12: 日本相对人均 GDP 和 TFP 资料来源: PWT9.1,财信国际经济研究院 资料来源: PWT9.1,财信国际经济研究院 1 9 5 11 9 5 21 9 5 31 9 5 41 9 5 51 9 5 61 9 5 71 9 5 81 9 5 91 9 6 01 9 6 11 9 6 21 9 6 31 9 6 41 9 6 51 9 6 61 9 6 71 9 6 8 1 9 6 91 9 7 01 9 7 11 9 7 21 9 7 31 9 7 41 9 7 51 9 7 61 9 7 71 9 7 81 9 7 91 9 8 01 9 8 11 9 8 21 9 8 31 9 8 41 9 8 51 9 8 61 9 8 71 9 8 81 9 8 91 9 9 01 9 9 11 9 9 21 9 9 31 9 9 41 9 9 51 9 9 61 9 9 71 9 9 81 9 9 92 0 0 02 0 0 12 0 0 22 0 0 32 0 0 42 0 0 52 0 0 672 0 0 82 0 0 92 0 1 02 0 1 12 0 1 22 0 1 32 0 1 42 0 1 52 0 1 62 0 1 7-. 0 50. 0 5.1. 1 5实际人均GDP增长率20 40 60 80 1 0 0实际人均 G DP 占美国比重日本1 9 5 41 9 5 51 9 5 61 9 5 71 9 5 81 9 5 91 9 6 01 9 6 11 9 6 21 9 6 31 9 6 41 9 6 51 9 6 61 9 6 71 9 6 81 9 6 91 9 7 01 9 7 11 9 7 21 9 7 31 9 7 41 9 7 51 9 7 61 9 7 71 9 7 81 9 7 91 9 8 01 9 8 11 9 8 21 9 8 31 9 8 41 9 8 51 9 8 61 9 8 71 9 8 81 9 8 91 9 9 01 9 9 11 9 9 21 9 9 31 9 9 41 9 9 51 9 9 61 9 9 71 9 9 81 9 9 92 0 0 02 0 0 12 0 0 22 0 0 32 0 0 42 0 0 52 0 0 62 0 0 72 0 0 82 0 0 92 0 1 02 0 1 12 0 1 22 0 1 32 0 1 42 0 1 52 0 1 62 0 1 7-. 0 50. 0 5.1. 1 5实际人均GDP增长率0 20 40 60 80实际人均 G DP 占美国比重韩国1 9 6 11 9 6 21 9 6 31 9 6 41 9 6 51 9 6 61 9 6 71 9 6 81 9 6 91 9 7 01 9 7 11 9 7 21 9 7 31 9 7 41 9 7 51 9 7 61 9 7 71 9 7 81 9 7 91 9 8 01 9 8 11 9 8 21 9 8 31 9 8 41 9 8 51 9 8 61 9 8 71 9 8 81 9 8 91 9 9 01 9 9 11 9 9 21 9 9 31 9 9 41 9 9 51 9 9 61 9 9 71 9 9 81 9 9 92 0 0 02 0 0 12 0 0 22 0 0 32 0 0 42 0 0 52 0 0 6 2 0 0 72 0 0 82 0 0 92 0 1 02 0 1 12 0 1 22 0 1 32 0 1 42 0 1 52 0 1 62 0 1 7-. 0 50. 0 5.1. 1 5实际人均GDP增长率20 40 60 80 1 0 0 1 2 0实际人均 G DP 占美国比重新加坡1 9 5 21 9 5 31 9 5 41 9 5 51 9 5 61 9 5 71 9 5 81 9 5 91 9 6 01 9 6 11 9 6 21 9 6 31 9 6 41 9 6 51 9 6 61 9 6 71 9 6 81 9 6 91 9 7 01 9 7 11 9 7 21 9 7 31 9 7 41 9 7 51 9 7 61 9 7 71 9 7 81 9 7 91 9 8 01 9 8 11 9 8 21 9 8 31 9 8 41 9 8 51 9 8 61 9 8 71 9 8 81 9 8 91 9 9 01 9 9 11 9 9 21 9 9 31 9 9 41 9 9 51 9 9 61 9 71 9 9 81 9 9 92 0 0 02 0 0 12 0 0 22 0 0 32 0 0 42 0 0 52 0 0 62 0 0 72 0 0 82 0 0 92 0 1 02 0 1 12 0 1 22 0 1 32 0 1 42 0 1 52 0 1 62 0 1 7-. 0 50. 0 5.1. 1 5实际人均GDP增长率0 20 40 60 80实际人均 G DP 占美国比重台湾.2.3.4.5.6.77ctfp0.2.4.6.8rgdpe7per1 9 4 0 1 9 6 0 1 9 8 0 2 0 0 0 2 0 2 0y e a r实际人均 G DP 占美国比重(左)全要素生产率(右)韩国.4.5.6.7.86ctfp.2.4.6.81rgdpe6per1 9 4 0 1 9 6 0 1 9 8 0 2 0 0 0 2 0 2 0y e a r实际人均 G DP 占美国比重(左)全要素生产率(右)日本宏观 深度 此报告仅供本公司 客户参考 8 / 19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 图 13: 阿根廷相对人均 GDP 和 TFP 图 14: 巴西相对人均 GDP 和 TFP 资料来源: PWT9.1,财信国际经济研究院 资料来源: PWT9.1,财信国际经济研究院 1.全要素生产率 的高低决定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既然经济发展水平与全要素生产率密切相关,那么全要素生产率在拉美和东亚经济体进入中等收入水平时的变动 就 显得十分关键。表 1 给出了拉美与东亚 经济体 在 进入 中等收入阶段后十五年内全要素生产率( TFP) 的变动。 首先看拉美国家(阿根廷和巴西) ,在 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的 5-10 年内, 其 全要素生产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的 15 年内,全要素生产率 均为负;然后看东亚经济体 (韩国和日本), 与拉美国家相反,韩国和日本在 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的 15 年内,全要素生产率显著为正。因此, 全要素生产率对一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至关重要, 生产率下降的国家更容易 掉入 陷阱。 表 1:拉美与东亚在中等收入阶段后的全要素生产率( TFP)变化 国家 进入中等收入阶 段的 TFP 进入后 1-5 年TFP(%) 进入后 5-10 年TFP(%) 进入后 11-15 年TFP(%) 阿根廷 1.082 -3.79 -14.12 -15.10 巴西 1.370 2.12 -16.58 -2.14 韩国 0.916 -0.22 3.73 5.27 日本 0.674 40.21 -3.70 2.09 资料来源: 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因假说、经验比较与对策研究 ,财信国际经济研究院 2.服务业劳动生产率 的提高是稳定经济增长 的关键 根据 配第 -克拉克定理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 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然后再向第三产业转移。第三产业即 服务业将吸纳越来越多的劳动力,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对整体经济至关重要,前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经济发展水平。 国际经验也的确表明 ,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和人均 GDP 高度相关,高经济水平、高人均 GDP 往往 伴随着较高的服务业劳动生产率(见图 15)。然而提升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并非易事,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会面临一个问题,大量劳动力涌入服务业造成该行业劳动力数量膨胀、质量低下。 如 2018 年 阿根廷、巴西、智利、委内瑞拉四国服务业人.5.6.7.81ctfp.2.3.4.5.6rgdpe1per1 9 4 0 1 9 6 0 1 9 8 0 2 0 0 0 2 0 2 0y e a r实际人均 G DP 相对美国(左)全要素生产率(右)阿根廷.4.5.6.7.82ctfp.2. 2 5.3. 3 5.4rgdpe2per1 9 4 0 1 9 6 0 1 9 8 0 2 0 0 0 2 0 2 0y e a r实际人均 G DP 占美国比重(左)全要素生产率(右)巴西宏观 深度 此报告仅供本公司 客户参考 9 / 19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 员占比分别为 77.5%、 70.2%、 68.1%、 71.7%,而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分别为 55.6%、62.6%、 57.9%、 51.7%,服务业消耗了绝大部分的劳动力,却没有带来与之对应的产出,最终导致这些国家 经济发展放缓。发达国家则较好地解决了服务业 劳动生产率 问题, 如在美国和日本, 2018年 占就业总数 78.8%、 71.9%的服务业就业人员 ,分别 贡献了 77.4%、69.1%的 GDP,服务业 在劳动力上的投入与产出大致匹配,劳动力从其他行业转移至服务业没有 带来生产效率的下降。 图 15: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与人均 GDP 资料来源: World KLEMS,财信国际经济研究院 注: 服务业劳动生产率 =服务业增加值 /服务业从业人员人数 国际经验表明,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过程中,发达国家 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 均与第二产业相当甚至 高于 后者 , 实现了服务业 劳动生产率 的提高和 服务业 结构转型 ;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在此阶段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下滑明显,快速扩张的低效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绊脚石 (见图 16) 。 如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的服务业与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比值,在其国内人均 GDP20000 美元到 50000 美元期间,均保持了稳定变化,在 70%-120%之间波动;而智利和阿根廷则出现较明显的下降。我国受益于近些年服务业生产率的提高,目前该比值处于 80%附近。 从上述国家的 历史 经验可以发现,冲出还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取决于一个经济体走出制造业主导时,服务业走的是高效还是低效路径 ,即服务业能否保持较高的劳动生产率 。 3.发展 现代服务业 实现服务业结构 转型 升级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 国家 或地区的 经济增长 ,受益于 现代 服务业 比重提高所带来的服务业结构转型 升级 ,而落入陷阱的国家则败于服务业结构调整。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具有智力要素密集度高、产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等特点, 因此 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对提高服务业劳动生产率至关重要 。 历史经验表明,跨越陷阱的国家或地区,其国内 金融、 信息技术、科研服务等现代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50,000 60,000劳动生产率(2010不变价美元)人均 GDP( 2010不变价美元)服务业劳动生产率 中国美国日本加拿大俄罗斯韩国印度英国法国德国智利墨西哥宏观 深度 此报告仅供本公司 客户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