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危房改造引导资金绩效评价报告.docx
1 农村危房改造引导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2 目 录 一、项目基本情况 . 4 (一)政策背景 . 4 (二)项目内容及投入情况 . 4 (三)项目绩效目标 . 5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 5 (一)评价思路 . 5 (二)评价指标体系 . 6 (三)评价依据 . 6 (四)评价方法 . 6 三、评价结论情况 . 7 (一)评价结论 . 7 (二)项目取得的成效 . 36 (三)项目存在的问题 . 38 四、意见建议 . 40 (一)建议项目单位在编制实施方案的同时 . 40 (二)建议各项目单位进一步规范档案管理 . 40 (三)建议省级主管部门针对经济发展水平 . 40 (四)建议进一步提高项目验收效率及验收程序的规范性 . 41 (五)建议地方政府加强对施工队伍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 . 41 3 4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政策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全国农民每年的建房量长期保持 4 5 亿平方米左右,农村住房的总体水平逐步提高。然而,仍有部分农户仅靠自身力量难以改善住房条件,存在大量危险房屋,对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隐患。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国家于2008年开展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并于 2012年将山东纳入中央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范围。 20122016 年,共完成农村危房改造 34.5 万户,其中修缮加固 8.1 万户,重建 26.4 万户;争取中央补助资金 23.84 亿元,安排省级财政资金 20 亿元。 改造后,户均面积 56 平方米,有效解决了近 80 万农村困难群众最基本的住房安全问题。五年来,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国家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部署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不断强化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措施,优化补助标准,严格工作程序,全省农村危房改造稳步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切实为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困难群众解决了最基本的居住安全问题,改善了居住条件。 (二)项目内容及投入情况 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为按期完成扶贫对象 “两不愁、三保障 ”的总体目标,切实做好山东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 合山东省财政厅于 2017 年 5 月印发了山东省 2017 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全省 2017年计划完成5 万户(含建档立卡贫困户 3.4 万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并要求 20175 年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年底前全部开工, 2018年 6月底前全部竣工。 该项目 2017年度改造任务 5 万户,涉及 17 个地市和 20个省直管县,获得中央补助资金 17919万元、省级补助资金 50000万元。 (三)项目绩效目标 项目绩效总目标:帮助住房最危险、经济最贫困农户解决最基本的安全住房,改善农村困难群众生活条件,完成中央及山东省安排的农村危房 改造任务,稳步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住房安全有保障。 2017 年度目标:完成中央及山东省安排的 5 万户改造任务,并在 2017 年底前全部开工、 2018 年 6 月底前全部竣工。改造后住房符合农村危房改造最低建设要求(试行)的规定,住房面积适当、主要部件合格、房屋结构安全、基本功能齐全;地震高烈度设防地区的危房改造后达到当地抗震设防标准;贫困残疾人家庭危房改造按照无障碍设施建设标准施工。改造过程配合编制村庄规划,统筹协调道路、供水、沼气、环保等设施建设,整体改善村庄人居环境,基本保障改造房屋室内卫生健康环境,确保改造后房 屋保持安全期限,使危房改造户满意度达到 90%以上。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评价思路 按照农村危房的项目内容和绩效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以主管单位自我评价为参考,评价组采用非现场评价和现场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再结合行业专家的评价意见,确定项目的绩效评价得分和等级。 6 (二)评价指标体系 本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以财政部关于印发的通知(财预 2013 53 号)为基础,结合 “山东省 2017 年度农村危房改造绩效评价表 ”,对各级指标进行细化和调整,并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析分析法设置一级和二级指标的权重 ,参照专家意见和以往经验确定三级和四级指标的权重。另外,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项目绩效目标及相关管理办法,确定绩效评价标准。 本次绩效评价级次分为 4个等级:综合得分在 90(含 90 分)以上为 “优 ”;综合得分在 80 90 分(含 80分)为 “良 ”;综合得分在 6080分(含 60 分)为 “中 ”;综合得分在 60分以下为 “差 ”。其中 “优 ”表示成效显著, “良 ”表示成效明显, “中 ”表示成效一般, “差 ”表示成效较差。 (三)评价依据 评价标准依据农村危房改造有关国家法规、政策性文件,财政资金绩效评价有关国家法规、政策性文件,山东省农村危房改造资金管理及项目实施管理的有关制度和文件。 (四)评价方法 采用相同支出项目在不同地区间的支出效果横向比较、定性与定量综合分析、信息技术和数理统计技术为支撑,以及书面评价、现场核查、满意度问卷调查和专家集中评审相结合等评价方法。评价分为资金使用单位自评(县级)、资料书面评价、现场评价和综合评价等四个环节,环环相扣,互为印证。 7 三、评价结论情况 (一)评价结论 1.各县(市、区)评价结论及分析 此次评价 所抽取的 45 个项目县(市、区)总体上申请立项规范、申请资料完整,但绩效指标不够细化和量化;中央、省级、市级以及县级财政资金到位率分别为 100%、 100%、 99.99%和 39.54%;各项目业务和财务管理制度较健全,执行较有效;抽查 1244 户,开工率为100%,准时开工率为 100%,完工率为 100%,质量达标率为 82.3%,验收率为 100%,但个别项目竣工验收档案资料不够完整、部分县区无公示信息或公示信息存在明显时间错误;项目实施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可持续影响,服务对象满意度较高。 45 个项目县(市 、区)平均得分 90.91 分,总体评价等级为优,其中 36 个为优, 8 个为良, 1个为中,详见下表。 表 1:各项目县(市、区)评价结论一览表 序号 县(市、区)名称 评价等级 平均得分 项目投入指标平均得分 项目过程指标平均得分 产出指标平均得分 效果指标平均得分 8 平均分 优 90.91 19.67 24.73 17.84 28.66 1 日照莒县 优 95.00 20.00 27.00 18.00 30.00 2 济南济阳县 优 94.50 20.00 26.00 20.00 9 28.50 3 济南商河县 优 94.50 20.00 26.00 20.00 28.50 4 滨州惠民县 优 94.50 20.00 26.00 20.00 28.50 5 东营利津县 优 94.38 20.00 10 28.00 18.00 28.38 6 德州乐陵市 优 93.82 20.00 26.00 19.00 28.82 7 淄博高青县 优 93.71 20.00 27.00 19.00 27.71 8 济南章丘区 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