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度高等教育发展资金(高校“双一流”建设奖补资金)绩效评价报告.docx
1 20XX 年度高等教育发展资金(高校 “双一流 ”建设奖补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2 目录 一、项目基本情况 . 3 (一)项目立项背景及实施目的 . 3 (二)项目投入情况 . 3 (三)项目计划实施内容 . 3 (四)项目组织管理 . 4 二、项目绩效目标 . 5 三、评价基本情况 . 5 (一)评价的范围 . 5 (二)评价指标体系 . 6 (三)评价方法 . 6 四、评价结论和绩效分析 . 6 (一)综合评价得分及等次 . 6 (二)各学科打分情况表 . 7 (三)绩效分析 . 16 (四)项目取得的成效 . 17 五、意见建议 . 17 (一)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助推学科梯队建设 . 17 (二)加强学科建设产出监督与管理 . 18 3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立项背景及实施目的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 (国发 2015 64 号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鲁办发 2016 19 号)、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方案(鲁政发 2016 34 号)等文件精神,深入推进我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 ,增强我省高等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学科竞争力 ,努力建设高等教育强省 ,推进我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以下简称 “双一流 ”)建设, “十三五 ”期间,省财政厅设立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奖补资金(以下简称奖补资金)。 多年来, XX 省通过 实施 “211 工程 ”、 “985工程 ”等重点建设,一批重点高校和重点学科建设取得重大发展,带动了我省高校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为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我省开展双一流大学建设项目做了很好的铺垫。同时,目前我省大学和学科整体竞争力有待于增强,通过双一流大学建设项目提高我省一批高校和重点学科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二)项目投入情况 省级财政资金预算 7.3 亿元,涉及 32 个学科,其中自然科学类学科 27个,人文社科类学科 5 个,自然科学类学科按每个学科 2500万元 /年标准资助,人文 社科类学科按每个学科 1100 万元 /年标准资助。 (三)项目计划实施内容 4 一流学科建设项目由 2016 年立项,符合一流学科建设项目的高校针对立项条件组织申请 ,科学编制学科建设方案,提出建设规划和目标 ,上交教育厅审核批复后以协议的形式确定 ,并签订目标任务承诺书。在政府统筹下由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的规划部署下,科学规划学科布局,强化财政支持,集聚优势资源,完善高校治理结构,创新管理体制,加强合作交流,强化绩效考评。以 5 年为一个建设周期 ,通过学科平台条件建设、学科梯队建设、科研活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合作 等方面将立项建设学科打造成为我省高端人才集聚地、科技研创发源地、创新人才供给地 ,形成标志性成果。 (四)项目组织管理 一流学科建设由省政府统筹 ,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负责规划部署、推进实施、监督管理等工作 ,日常工作由省教育厅承担。各立项建设高校要建立 “双一流 ”建设机制统筹相关工作。 一流学科建设项目的组织管理机构主要涉及财政部门、教育部门、发展改革委等相关政府机构,各部门的职责分工主要为: 财政部门:主要负责资金配套、资金到位及安排使用和绩效考核等。资金配套包括财政配套资金按计划足额落实并有据可查 ;资金到位及安排使用包括项目建设资金及时到位 ,按进度进行款项拨付,相关办理手续齐全等。 教育部门:主要负责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制定、项目认定、过程监督与管理、绩效考核与项目验收等工作,包括前期准备、制度执行、项目建设质量等。 5 发展改革委:主要负责项目建设前期立项规划工作,并参与项目验收等工作。 项目承担单位:主要负责项目建设的前期规划以及积极推进项目建设进程,使项目能尽快按照预期计划组织实施,并积极配合各部门进行绩效考核等工作;项目建设过程中严格实行项目负责人制 ,落实高校的主体责任,校长为第一责任人 ,学科带头人 为建设学科直接责任人。 二、项目绩效目标 20XX 年度引进高层次人才 200 余名,培养优秀带头人 10 余名,建设优质学术团队 10 余个;筹建技术集成创新基地 5 个;申请国家级或者省级科研课题 50余项,申请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 200 余项,发表论文 1600余篇,取得发明专利 300余项,形成学术专著 20余本,形成标志性成果 20 余个;培养优秀本科生 2000 余人,硕士研究生1300余人,博士研究生 100余人,进站博士后 50余人,积极开展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动 20余次。 三、评价基本情况 (一)评价的范围 评价工作组对济南、青岛、曲阜、泰安、淄博等地 13 所高校 27个自然科学类学科、 5 个人文社科类学科一流学科建设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现场评价项目数量按照总项目数量比率不低于 30%,现场评价项目专项资金金额占专项资金总金额的比率达到 50%-60%,选取有代表性的部分项目进行现场评价,占项目总数比例的 62.50%,6 占资金总额比例为 62.74%。 (二)评价指标体系 组成绩效评价工作组从投入、过程、产出、效果四个方面的设立“XX 省一流学科建设项目指标体系 ”,绩效评价采用定性与定量方法一般根据评价对象的具体情况 ,遵循 简便有效的原则 ,选择一种或多种方法予以实施。 (三)评价方法 本次绩效评价采用文献研究法、德尔菲法、现场勘查法、公众满意度测评法、成本效益分析法等。 四、评价结论和绩效分析 (一)综合评价得分及等次 本次绩效评价工作组对济南、青岛、曲阜、泰安、淄博等地 13所高校 27 个自然科学类学科、 5 个人文社科类学科全部进行了非现场评价,评价平均得分为 75.77分,绩效等级为中,其中:自然科学类学科非现场评价平均得分为 77.42分,绩效等级为中,人文社科类学科非现场评价得分为 66.88分,绩效等级为中。现场评价按照该项目专 项资金金额占专项资金总金额比率的 50%-60%,选取有代表性的部分项目(共 20个,其中自然科学类学科 17个,人文社科类学科 3个)进行现场评价,现场评价项目数量占项目总数比例的 62.50%,占资金总额比例为 62.74%,评价平均得分为 73.83分,绩效等级为中,其中:自然科学类学科现场评价平均得分为 74.80分,绩效等级为中,人文社科类学科现场评价得分为 68.33分,绩效等级为中。 7 非现场评价能够从项目单位提供的资料中体现出项目单位的绩效目标设定、资金到位与支出、项目管理、档案管理以及对绩效评价的重视程度,现场评价能够体现项目单位的建设完成情况与维护情况、项目产出与效果等。最终核定综合评价平均得分为 76.05分,绩效等级为中,其中:自然科学类学科综合评价平均得分为 77.67 分,绩效等级为中,人文社科类学科综合评价得分为 67.30分,绩效等级为中。 (二)各学科打分情况表 序号 学校 学科 非现场评价得分 现场评价得分 综合评价(非现场 *30%+现场 *70%) 1 青岛大学 工程学 62.82 62.82 2 化学 62.98 8 62.98 3 临床医学 59.99 59.99 59.99 4 材料与工程学 58.94 58.94 58.94 5 济南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96.15 96.15 96.15 6 临床医学 94.50 94.5 9 94.50 7 工程学 97.55 97.55 8 化学 97.30 97.30 9 XX 科技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96.87 96.87 10 机械工程 61.96 61.96 10 11 矿业工程 64.93 64.93 64.93 12 青岛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94.27 94.27 13 工程学 59.00 61 60.40 14 化学 96.36 98.36 97.76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