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工智能行业创新情报白皮书.pdf
14 人工智能 行业概况5 人工智能的定义 人工智能本质是指机器模 拟人类 思考行 为的能 力 人工智能的定义非常广泛,随着时间 的推进 ,文公 智能也 将不断 进化, 但其本 质是机 器模拟 人类思 考行为 的能力 。虽然 人工智 能经常 被分作 计算机 科学的一个分支,事实上智能站在自 然科学 和社会 科学的 交叉路 口,涉 及计算 机、数 学、物 理、社 会学、 心理学 和哲学 等学科 。 目前,全球有近千家人工智能公司, 遍布62 个 国家的 十余个 行业, 使人工 智能和 各行业 的边界 变得模 糊。 按照应用范围,人工智能可以被分成 三类: 弱人工 智能, 强人工 智能和 超人工 智能 弱人工智能 弱人工智能着重对人类推理过程的模仿, 但没有人工感知力 弱人工智能通常只擅长于某个特定领域, 极难发展领域外的能力,其学习规则是 封闭的 强人工智能是可以达到人类思维级别的人工 智能程序,有自我学习和理解复杂概念的能 力,目前人类正在努力靠近这一目标 “深度学习”和“大数据”是强人工智能的 引擎和燃料 超人工智能将在所有领域全方位超越人类 大脑的思维能力 超人工智能的能力和运用范围仍在一个无 法预估的范畴 Siri :苹果公司在2011 年推出的智能个 人助理 AlphaGo ,Google 在2015 年推出的围 棋人工智能程序 度秘:百度在2015 年推出的智能语音私人助 理app ,可在不同场景下实现指令控制、信 息查询、知识应用、智能提醒和多种生活服 务;同时支持第三方开发者的能力接入。 目前尚无成熟产品 强人工智能 超人工智能 定义 代表产品6 1950-1980 :萌芽期 1980-2006: 突破期 2006 - 至今:飞速发展期 1950 年 ,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之父图灵提出 “ 图灵测试 ” 用以判断机器是否能够思考 。 “ 机器是否能思考 ” 这一问题第一次得到 世界广泛关注 1956 年召开的达特茅斯会议标志着人工智 能学科的起源 , 奠定了人工智能的基础 。 从那以后 , 有关人工智能的学术交流变得 频繁 ,1957 年罗森布拉特发明的神经网络 算法极大推动了人工智能研究潮流 然而在进入七十年代之后 , 机器的计算能 力并未得到突破 , 人工智能的研究进入了 第一个低谷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BP 算法由保罗 沃 伯斯提出 , 使大 规 模神 经 网络训 练 的 可 能性得到 实现 , 开启 了人工 智 能发展的 第二个阶段 计算机的 计算 能力和 运行成 本 在这一阶 段经历了 由高 到低的 大幅度 变 化 , 打破 了人工智 能发 展的瓶 颈 , 加上互 联 网 的 构建 , 让学 术和 技 术交 流 的成本 也 大 幅 下降 , 速率 相应 上 升 , 人工 智 能的发展 得到了进一步突破 2006 年 , 杰弗瑞 辛顿提出了“ 深度学习 ” 神经网络 , 将人工智能的发展 推向了一个新 的高峰 。 深度学习算法让人工 智能在语音和 视觉识别上取得重大进展 。 2010 年前后 ,人工智能同时也 和移动互联网 的发展紧密挂钩 , 后者为人工 智能提供了更 多的应用场景和融资方向 2015 年前后 ,语音识别和无人 驾驶领域的进 展也让公众对人工智能的兴趣 和关注迈上了 一个新的台阶 。 2017 年 , 谷歌旗下的DeepMind 团队公布 了”Al p h a G o Ze ro ” ,通过40 天自学围棋基本 规则,已成功超越人类高手 。 全球人工智能行业经历的 三次发 展浪潮 电脑硬件、互联网技术、 大数据 应用等 领域的 不断突 破,人 工智能 也正高 速发展8 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历 程 中国人工智能起步较晚; 随着不 断加大 的投资 和重视 ,正一 步步赶 超发达 国家水 平 智能计算机系统、智能机器人 和智能信息处理等重大项目列 入“863计划”(国家高技术 研究发展计划) 国务院印发 新一代人工智能 发展规划的通知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向国家学位 委员会和国家教育部提出设立 “智能科学与技术”学位 2030 年 1980 年代 初期 1986年 1993年 2003 年 2016年 2017年 1981 年,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CAAI )成立 20 世纪70 年代末至80 年代前 期,人工智能项目开始纳入国 家科研计划 2016年,国务院发布 中国 制 造2025 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等4 部门 联合发布“ 互联网+” 人工智 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智能控制和智能自动化等项目 开始陆续列入国家科技攀登计 划 面向2030 年,确定15 个重大项目 的立项建议,涉及航空、网络安 全、智能电网、智能制造和机器 人等多个高新领域,酝酿“人工 智能2 .0 ” 推动中国高新技术发展及 产业化水平。10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优势 由于近几年中国的互联网行业的迅猛发展,一大批互联网、科技公司累计了一 定的用户数据和研究资本,特别是BAT ,不仅拥有海量的用户大数据,还吸引 了大批人工智能人才为其进行人工智能方面的研发。BAT 在中国的带头作用将 有利激发整个人工智能行业的创新。 由于中国语言的特殊,人工智能重要的语义分析技术,需要大量的研发资金和 充足的理解能力。这些是同类型的海外企业无法独立完成的。其次,国家政策 和中文语言难度使得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可以更好的研发本土产品,使之与海外 企业的产品形成差异。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劣势 较于美国等发达国家,中国高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课程较为分散,没 有系统的栽培体系。虽然部分企业与高校有人工智能项目合作,但是 成效甚微,不及企业内部自行研发具有实用性和商业价值。 不同于发达国家的互联网和智能化的普及程度,中国在基础建设方面 还是十分薄弱的。部分偏远地区的互联网还不能满足人工智能产品要 求。即使人工智能产品能够落地,如何转变消费者的观念并驱动消费 者购买也同样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与时间。例如,人们对于无人驾驶 车安全性的担忧可能导致观望态度,从而对企业的造成运营负担。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好势头 人工智能事业才刚刚进入百家争鸣的时代,在国家政策的保护下,各家企业都 有机会成为自己细分行业内的领军人物。并且,现如今行业准则的缺失也给予 了领军企业设定标准并垄断市场的大好机会。 2016 年,中国政府公布 中国制造2025 鼓励人工智能行业,而资本方也瞄 准并看好各类型的人工智能商业模式,对于创新型企业而言无疑是好事。另一 方面,大企业由于自身的资金实力和科研能力可以促使自身在人工智能行业链 中获得巨大利益。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可能遇到的挑战 传统企业如果转型过渡到人工智能领域无疑是个重大挑战,企业不仅 需要从人才招聘、研发方向进行考量,还需要从上到下的全企业的理 解和支持。这不仅仅需要管理层的观念转变,更需要管理层对于未来 市场的规划和研究,若无法准确定位市场,企业生存问题将受到威胁。 中长期来看,人工智能将会取代大部分重复的基础工作,届时还需要 政府和相关企业的高度重视人民就业问题,并采取相关措施保障社会 福利。 中国人工智能行业所面临 的机遇 和挑战 中国现有的科技水平和人 才储备 将对未 来人工 智能的 发展形 成一定 阻碍, 但中国 的大数 据量和 独特的 文 化差异性使得中国市场不 易被外 资企业 轻易占 领市场 份额11 人工智能价值链分析 大数据、半导体芯片以及 智能算 法被誉 为人工 智能的 三大基 石 上游 中游 下游 大数据 半导体芯片 智能算法 各类终端应用 图像数据 语音数据 人工智能的实现需要大量的数据训练,这些数 据包括文字,语音、影像以及用户行为等等。 然而,存在于生活场景中的大量信息是无法直 接用于计算机算法的训练,且大量数据的存储 以及处理成本高昂,因此专业的数据采集、处 理以及存储公司应运而生。 智能算法与大数据两者相辅相成,算法通过数 据训练不断完善,同时也由于智能算法的不断 改进,大量自然数据得以完成归类和整理,成 为可用于算法训练的结构化数据。 人工智能的中游主要由半导体芯片以及智能算 法构成。 在人工智能发展早期,传统的算法(如经典机 器学习)主要是解决标准化、数学化的抽象问 题。而目前人工智能需要挑战的是解决现实场 景中的各类问题,例如识别图像、识别语音或 者识别生物特征。这就涉及到将真实信息进行 抽象处理从而转化为计算机可以理解的程序语 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各类方法被提出。与 之相匹配的,新型算法往往对计算机的计算能 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更强运算能力的计算机芯 片也应运而生。 人工智能的下游应用极为广泛,目前主要 行业包括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智能医 疗、智能教育、智能零售、计算机视觉以 及语音识别等。 人工智能的兴起来自于人们对于定制化、 个性化、高品质服务及产品的需求;与此 同时,相应的人力成本不断攀升,各行各 业急需变革以降低相关成本,人工智能便 成为各下游终端应用场景中最理想的产品。12 人工智能 上游大数据采集+ 下 游应用13 绝大多数的AI 算法是开源的,算法的开 发往往 是由世 界上顶 级数学 家以及 计算机 学家完 成的。 要实现AI 技术 的商业 化并真 正成为 人们生 活中的 一部分需要大量结构化的数据进行训 练,未 经训练 的AI 技术 只能算 是纸上 谈兵。 因此, 数据的 数量以 及质量 正成为 各个公 司之间 ,各个 国家之 间竞争的焦点。 从人工智能的角度看,我们已经度过 了最早 期的数 据积累 阶段, 事实上 ,目前 是信息 爆炸的 时代。 在中国 ,智能 手机以 及各类 平板电 脑的数 量 超过13 亿,而每个智能手机能携带超过16 种传 感器, 每天每 部手机 可产生 超过1G 的数据 。如何 对信息 进行采 集、运 算、储 存、传 输都是 目前AI 技术遇到的关键瓶颈。 机器学习实现过程 1 2 3 4 5 6 数据分类 数据建模 模型有效化 模型调试 模型使用 模型调整 数据分组 数据测试 数据有效化 数据测试 根据数据特征 行数据建模, 完成基本数据 模型框架 根据模型输出 的结果对模型 进行反馈改善, 实现模型的有 效化 用测试数据对 有效化后的模 型进行评价和 测试,得到各 指标评分 将已经完成全 面训练的模型 用于新的数据 中,并得到未 来预测值 根据使用情况 以及新数据的 特征不断调整 算法以及模型 参数 数据是AI 的基石 没有数据支撑的人工智能 只是纸 上谈兵 ,大数 据以及 人工智 能融合 势在必 行14 结构化数 据指能 够能够 被人 和计算机 识别和 访问的 数据 部分,这 些部分 可以是 单个 的数据点 ,例如 数字、 日期 或者文本 ,也可 是是多 个单 独数据点 。 结构化数据可以使用XBRL 、XML 和JSON 等数据标准进行 创建和 交流。 对于生 物体等 形式的 非结构 化信息 就需要 转换为 计算机 可以理 解的形 式。 对于计算机系统而言,需要借助额外 的算法 实现非 结构化 数据向 非结构 化数据 的转变 就成为 一道必 要的工 序。 大数据时代,非结构化数据的增速非 常惊人 ,其增 速远大 于结构 化数据 。随着21 世 纪影像 视频、 音乐的 清晰度 以及保 真度的 提升, 此类非 结构化 数据呈现出了爆发式增长的态势。据 估计,2017 年, 全球产 生的非 结构化 数据占 左右数 据比重 超过80% 。如 何能从 海量的 非结构 化数据 中挖掘 价 值将是未来数据服务企业的重要发展 方向。 结构化数 据 非结构化 数据 特征 数据来源 典型应用 数据样例 定义完全的数据模型 通常为text 格式 便于检索、归纳以及整 理 通常由数据监测程序自 动生成 公司、政府以及各类数 据供给方 机票预订系统 库存信息系统 CRM 系统 ERP 系统 日期 社保号码 用户姓名 地址信息 产品名称及编码 交易记录 通常没有实现定义完全 的数据形式 存在的形式包括文本、 图像、音频等各类形式 难以检索 存在于用户终端 非SQL 标准数据库 公开网站获取信息 各类数据池 文字处理过程 演示软件 视频编辑软件等 卫星图像 文字文件 书面报告 电子邮件信息 影像文件 音频文件 照片图像 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化数 据比较 21 世纪是非结构化数爆 炸的时 代,如 何能从 海量非 结构化 数据中 挖掘价 值,将 其转化 为结构 化数据 是 诸多数据服务公司着力解 决的问 题15 AI 的训练依赖大量的高品质数据,而大 型的、 特定领 域的数 据集可 以成为 竞争优 势的重 要来源 。对于 缺乏资 金的很 多初创 公司就 需要采 用价格 相对更 低的策 略 手动工作 引导用户参与数据 采集 公开数据收集以及 数据接入许可 通过恰当的引导客户为数据增加标签,其中比较典型的案例包括谷歌翻译改进、谷 歌垃圾邮件过滤器,Facebook 在照片中给朋友加标签等。在不引起用户反感的过程 中为公司提供免费的数据标签。 被动参与主要指通过建立一种用户以及数据采集公司双赢的结果来吸引用户提供数 据,例如提供移动应用程序来采集用户位置信息,提供基因报告来采集人群DNA 信 息。 手动工作是从头构建一个良好的专有数据集的必经过程。目前 几乎每一家从事机器 学习的创业公司都需要人力来手动标记数据点,中国国内也涌现了一批数据采集公 司,例如北京深度搜索、泛函科技等。 众包以及外包也是人力录入的另一种形式,例如Amazon 和CrowdFlower 就通过创 建平台,利用数百万人的在线劳动力来清理混乱和不完整的数据。 公开可用数据集主要指通过网页爬虫的方式收集各大网站上的公开数据,这是一种 成本相对低廉并且相对有效的数据采集方式,较为适合初创公司开展最初的数据库 积累,但是公开数据收集的方式很难建立起可靠专有的数据集样本。 数据接入许可指数据采集公司通过一定的合作协议接入其他公司或者客户的数据信 息,并进行有效地整合以及分析。此类方法能够建立起专业数据库,数据品质以及 规范化程度也更高。 AI 数据集采集策略 人工智能前端的数据准备 往往需 要大量 的人力 付出以 取得足 够量的 有价值 的数据 ,如何 以较低 成本获 得 大量高质量的数据是诸多 人工智 能开发 企业面 临的难 题之一16 3.5 5.3 7.7 8.3 6.2 4.7 3.6 0.9 0.8 0 20 40 60 80 18.9 2022E 55.7 2013 2021E 39.5 12.0 2020E 28.2 2019E 21.3 2018 15.5 2017 11.3 2.3 2016 1.5 2015 1.0 2014 全球非结构化数据量 全球结构化数据量 ZB (十万亿亿字节) 全球数据量变化情况,2013-2022E 21 世纪以来,全球数据总量经 历了爆发式的增长, 全球数据总量在2017 年已经超过了13.6 ZB ,2013 至2017 的年复合增长率超过了32.6% 。得益于近 年来高清视频以及高还原度音频的普及,全球非结 构化数据量的增长更为迅猛,截止2017 年,全球 非结构化数据量达到所有数据量的80%以上,数据 挖掘市场潜力巨大。 中国大数据市场同样发展迅猛,2016 年,针对大 数据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紧密出台,国家发改委、 工信部、国家林业局、农业部以及各级地方省市政 府均出台了促进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意见和方案, 数据应用层面的项目逐渐开展,产业发展环境持续 优化。据工信部预测数据计算,2017 年中国大数 据产业规模近2 万亿人民币,2020 年增长至5 万亿, 年复合增速达35.7% 。 分析 全球结构化大数据保有量 持续增 加 全球非结构化数据总量占 所有数 据总量 的绝对 多数, 数据挖 掘市场 潜力巨 大17 63.1 78.4 79.6 226.3 300.1 717.3 0 400 800 1,200 日本 俄罗斯 巴西 美国 印度 中国 百万 全球智能手机用户数,2017 年 中国是拥有手机以及互联网用户最多 的国家 ,手机 用 户超过13.9 亿人,截止2017 年4 月,中国智能手机用 户超过7.1 亿人,是美国用户的三倍。 此外,中 国移动 支付的 用户 数量也位 于世界 领先水 平。 在中国, 人们使 用手机 支付 货物的次 数是美 国的50 倍, 中国外卖的总量是美国的10 倍,中国共享 单车的 使用 次数是美国的300 倍。 无论从数据的总量抑或是数据的产生 的速度 ,中国 都 远超世界上其他国家。根据国务院办 法的 新一代 人 工智能发展规划 ,我国计划于2025 年实现人 工智能 基础理论的重大突破,部分技术与应 用达到 世界领 先 水平; 计划到2030 年,AI 理论、技术、应用总体达 到 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 能创新 中心, 人 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 万亿元,带 动相关 产业规 模超过10 万亿元。 随着政府投入的不断增加, 国内大数 据产业 发展迅 速 。截止2017 年6 月,21 个省级行政单位建立大数据 管理和服务机构。现阶段约60% 企业 已经 设 立数 据 分 析部门,27.3% 企业正在计划筹建数据分析部门 。 2016 年中国大数据核心产业市场规模168 亿元,同 比增速高达45% ,预计2020 年达到578 亿元,年复 合增速高达36.2% 。 分析 中国各省市大数据发展指数,2017 030 3145 4660 61+ * 大数据发展指数是收割 面相国 内31 个省大数据 发展水 平的综 合评价 指数, 该指数 由6 个一 级指标、11 个二级指标构成,取值 范围为0 到100. * 台湾数据未列入图表中 中国具有世界领先的数据 优势 依托中国互联网经济的迅 速崛起 ,中国 市场个 人用户 的信息 数据量 世界领 先18 人工智能 算法概述19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机器学习是实现人工智能的方法 机器学习算法是一类从数据中自动分析获得规律并利 用规律对未知数据进行预测的算法。因为学习算法中 涉及了大量的统计学理论,机器学习与推断统计学联 系尤为密切,也被称为统计学习理论。算法设计方面, 机器学习理论关注可以实现的、行之有效的学习算法。 很多推论问题属于无程序可循难度,所以部分的机器 学习研究是开发容易处理的近似算法。 深度学习是实现机器学习的技术 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中一种基于对数据进行表征学习 的方法。观测值(例如一幅图像)可以使用多种方式 来表示,如每个像素强度值的向量,或者更抽象地表 示成一系列边、特定形状的区域等。而使用某些特定 的表示方法更容易从实例中学习任务(例如,人脸识 别或面部表情识别)。深度学习的好处是用非监督式 或半监督式的特征学习和分层特征提取高效算法来替 代手工获取特征。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以及深度学习涵盖范围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385 350 315 0 353.6 18.7 331.7 18.5 318.3 15.4 313.3 12.8 316.8 13.7 CS 领域论文数 CS 领域AI 论文数 000 全球AI 以及CS 论文发表数,2012-2016 人工智能算法定义 算法是计算机的“灵魂” ,起源 于20 世纪50 年 代的智 能算法 经过60 多年 的发展 ,逐渐 实现机 器学习 以 及深度学习两大算法技术20 Planning and scheduling 规划调度 Expert system 专家系统 Multi-agent systems 多智能体系统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进化算法 Machine learning 机器学习 Recommender system 推荐系统 Fussy logic and rough set 模糊逻辑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知识表示 Robotics and perception 机器人感知 Supervised learning 有监督学习 Unsupervised learning 无监督学习 Semi-supervised learning 半监督学习 Ensemble learning 集成学习 Regression 回归算法 Outlier (Anomaly) detection 孤立点检测运算 Reinforce learning 强化学习 Classification / Clustering 分类/ 聚类运算 Metric learning 度量学习 Causality analysis 因果分析 AI 研究分支 机器学习主要分类 分析 1956 年,计算机科学家第一次在达特茅 斯会议上提出了“人工智能”的概念, 指在实现拥有与人类智慧同样本质特性 的计算机。 2012 年以后,得益于全球数据 量的上涨、 计算机运算能力的提升以及计算机新算 法(深度学习)的出现,“人工智能” 进入了快速发展通道。目前主要的科研 工作仍然集中于弱人工智能领域,但是 得益于机器学习方法,简单的算法得以 通过大量的数据训练实现一定程度的智 能化。 目前机器学习的方法可以从学习方法以 及分析算法两个维度进行分类。 人工智能算法发展及分类 从算法角度,大部分人工 智能发 展仍处 于弱人 工智能 状态, 但得益 于深度 学习的 出现以 及可用 的数据 和 计算机运算能力的提升, 人工智 能发展 速度得 到前所 未有的 提升21 数据输入 样本特征分析 多层特征抽象分析 构建特征图谱 结果输出 数据输入 样本特征分析 构建特征图谱 结果输出 数据输入 人工模型构建 构建特征图谱 结果输出 数据输入 人工模型构建 输出 基于既 定规则 系统 经典机 器学习 表征学 习 深度学 习 主流AI 算法的实现过程 计算机自我学习部分 随着AI 算法的不断更新升级,人工接入端的需求不断减少,取 而代之的是更大比例的计算机自我迭代学习。计算机深度学习 方法的提出改变了原先计算机智能受限于算法发展的瓶颈,计 算机以自主方式提升智力的形式得以实现,大大加速了人工智 能的发展速度。 谷歌围棋AI AlphaGo 在围棋领域战胜人类世界冠军柯洁,引 起了巨大关注,而此时距离AlphGo 的诞生只有不到3 年的时间 。 谷歌围棋AI 进化史 版本 围棋等级分 战绩 AlphaGo Fan 3,144 5:0 战胜樊麾 AlphaGo Lee 3,739 4:1 战胜李世乭 AlphaGo Master 4,858 60:0 战胜专业选手; 4:1 战胜人类最高段位柯洁 AlphaGo Zero 5,185 100:0 战胜AlphaGo Lee AlphaZaro N.A 60:40 战胜AlphaGo Zero 分析 AI 学习过程概述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深 度学习 不再依 赖人工 对数据 进行建 模,进 入了人 工智能 发展的 快车道24 机器人 家居 医疗 教育 零售 计算机视觉 语音 军事、生 活娱乐等 实体门店 线上销售 物流管理 医疗机器人 虚拟医生 手术辅助 家用机器人 工业服务 企业服务 智能电器 智能中控 智能设备 静态图像识别 动态图像识别 语音识别 语义理解 在线教学 早教机器人 批卷阅卷 无人驾驶 导航 模拟训练 目前应用 人工智能的 主要行业 目前应用人工智能的主要 行业 人工智能可应用在各行各 业,帮 助解决 各种疑 难问题 ,但由 于技术 有限性 ,目前 所能应 用领域 较为局 限73 全球人工智能 行业竞争格局74 人工智能是大势所趋 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 狭义的人工智能指基于人工智能算法 和技术 进行研 发及拓 展应用 。广义 的人工 智能包 括计算 、数据 资源、 人工智 能算法 和技术 研究、 应用 构建在内的产业 。 人工智能已有60 年的发展史,2006 年深度学习的提出引发了人工智能的 第三次 发展浪 潮。 数据来源:东吴证券, 人工 智 能: 颠 覆现 在 ,引 领 未来 ;MIT 技 术评 论 图1-1 人工智能发展历程75 数千亿产业即将爆发 人工智能引领产业变革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 2017-2022 年中国人工智能行 业市场 前景及 投资机 会研究 报告 数据显 示,2017 年中国 人工智 能市场 规模达 到152.1 亿 元,增长率达到51.2% 。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渐成熟,科技 、制造 业等业 界巨头 布局的 深入, 应用场 景不断 扩展, 预计2018 年中国 人工智 能市场 规模有 望突破200 亿 元大 关,达到238.2 亿元,增长率达到56.6% 。 图1-2 人工智能应用领域76 数千亿产业即将爆发 人工智能引领产业变革 图1-3 人工智能引领产业升级 人工智能将重塑制造业、安防、医疗 等传统 行业, 转变成 “人工 智能+ 行 业场景 ”的形 态,如 智能制 造、智 慧医疗 、智慧 安防等 。77 数千亿产业即将爆发 人工智能产业结构分析 图1-4 人工智能产业链 大数据、云计算等基础层,算法、语 音识别 、图像 识别等 通用技 术层, 应用平 台、解 决方案 等应用 层共同 构成了 人工智 能产业 生态。 其中基础层是构建生态的基石,价值 最高, 需要长 期投入 进行战 略布局 ;通用 技术层 是构建 技术护 城河的 基础, 需要中 长期进 行布局 ;解决 方案 层直戳行业痛点,变现能力最强。83 人工智能竞争格局 奇点临近,国内资本活跃 近五年,国内季度投资额增长近500 倍,投 资频次 增长近20倍。 计算机视觉应用、家庭机器人、智能 营销、 智能交 通、智 能医疗 是投资 热度最 高的应 用领域 。 图1-11 中国人工智能创业投资领域分布 图1-10 中国人工智能投资情况84 人工智能竞争格局 奇点临近,国内资本活跃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北京、上海、深圳 国内领 跑,苏 州稳居 前十。 表1-2 人工智能影响力榜单90 全球创新资源情况 目前全球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相关专 利总申 请量接 近30 万项。 通过趋 势图和 专利地 图,展 示1960-2017 年全球专利申 请数量 的发展 态势如 图。 1980 年以前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专利年申请量 仅有百 余项。2010 年后 人工智 能的专 利申请 呈现急 剧增长 ,年申 请量从8000 件增 长至2.5 万项 ,增 长了3 倍多,人工智能领域正在蓬勃发 展。 图2-1 人工智能专利申请趋势91 全球创新资源情况 国外科技巨头谷歌、微软、IBM 等 企业凭 借自身 优势, 积极布 局整个 人工智 能领域 。三巨 头在2010 年以前 布局人 工智能 专利共9900 项左 右, 2011-2016 年间专利新增9300 多项,申请量翻番。 国内方面,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 增长, 百度、 阿里巴 巴、腾 讯等互 联网巨 头将人 工智能 作为整 体战略 提前布 局。2010 年以前 ,三巨 头的人 工 智能专利俩百余件,但到2016 年已经申请有近 三千件 ,增长 了近14 倍。 虽然起 步较晚 ,但增 速较快 ,尤其 在相关 领域已 超越国 际巨头 ,比如 百 度的语音识别率达到97% ,位列全球第一。 图2-2 人工智能总领域的专利分布地图92 全球创新资源情况 专利技术资源情况- 技术 资 源领 域 集中 全球人工智能的技术资源主要集中在 五大领 域:大 数据处 理挖掘 、机器 学习、 自然语 言处理 、计算 机视觉 、无人 驾驶和 智能机 器人。 机器学 习主 要是模型算法等方面,自然语言处理 则侧重 在语音 识别、 语义处 理以及 语义搜 索方面 ,应用 层的智 能机器 人发展 与计算 机视觉 呈现高 度相关 性, 随着计算机视觉等应用层专利的增加 ,智能 机器人 发展迅 速。 人工智能技术 资源 大数据 处理挖掘 机器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 计算机视觉 无人驾驶 智能机器人94 全球创新资源情况 专利技术资源情况- 技术 资 源领 域 集中 五大领域(基础数据,机器学习,计 算机视 觉,自 然语言 ,具体 应用) 的人工 智能布 局3D 地 图显示 : 图2-4 大数据& 云计算领域的专利分布地图 图2-5 机器学习领域的专利分布地图95 全球创新资源情况 专利技术资源情况- 技术 资 源领 域 集中 五大领域(基础数据,机器学习,计 算机视 觉,自 然语言 ,具体 应用) 的人工 智能布 局3D 地 图显示 : 图2-6 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专利分布地图 图2-7 自然语言处理& 语音识别领域的专利分布地图96 全球创新资源情况 专利技术资源情况- 技术 资 源领 域 集中 国内人工智能领域出现一批专业投资 人,投 资机构 创始人 或创始 合伙人 是该领 域最为 活跃的 投资人 代表。 表2-1 基础领域的高价值专利97 全球创新资源情况 专利技术资源情况- 技术 资 源领 域 集中 国内人工智能领域出现一批专业投资 人,投 资机构 创始人 或创始 合伙人 是该领 域最为 活跃的 投资人 代表。 表2-2 技术被引用次数多的专利98 全球创新资源情况 专利技术资源情况- 技术 转 化领 域 广泛 AI 重塑交通:在城市日益拥堵 , 交通事 故频繁 的今天 , 人工 智能技 术将在 交通领 域带来 巨大的 变革 。 一方面 , 将 运用 人 工智 能技 术对 城 市进 行 实时 分 析 , 自动 调配 公 共资 源 ,解 决 交通 拥堵 等城 市 治理 中 的棘 手 问题 ,到2025 年通 过人 工 智能 调节 人类 将会 节 省1400 亿美 元 的能源消耗 。 另一方面 , 在2010 年到 2017 年间与汽车无人驾驶技术相关的发明专利超过 3000 件,部 分企业已崭露头角 ,成为该领域的行业领导者。参与无人驾驶盛宴的企业可以 分为两类 , 一类是互联网企业如百度、谷歌, 一步到位直接切入到全自动驾驶 ,另一类是传统的汽车企业如奔驰 、宝马和红旗 ,从辅助驾驶一步步升级。 AI 重塑安防:人工智能应用 于安防带来更加清晰准确的 效果:涉及AI 的人脸识别 、图像/ 视频分析技术 , 未 来人 工 智 能 应 用 在 安 防 上 , 效果 将 更 加 清 晰 、 准确 。 AI 重塑家居:智能 家居满足 人们更高层次的 需求:随着 人们生活水平的 提高 , 人们 对家居的智能化 、 舒适化 、 便捷化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 智能家居 正 好 满足了人们的这种需求 。 如 亚 马 逊 公 司 出色 的 智 能家 居产 品Echo 智 能 音箱 中 就 包 含了多 个 自 然 语 言 处理 和 语 音识 别的 专 利 , 来 达 到用 户 轻 松便 捷的 语 音 控 制 , 因 此 在 不到 一 年的 时 间 中 这款 智 能 家居产品在亚马逊会员群体中的拥有率已经超过了5% 。99 全球创新资源情况 专利技术资源情况- 技术 发 展前 景 明朗 大数据是 战略性 竞争优 势。 互联网催 生了大 数据, 大数 据催生了 人工智 能,场 景数 据的积累 ,促进 人工人 工智 能技术应 用,从 而形成 更高 效的解决 方案。 未来3-5 年,人工智能在既有技术的基础上 ,计算 机视觉 等技术 取得边 际进步 ,随着 数据和 场景的 增加, 应用层 面的人 工智能 拓展、 整合多 个垂直 行 业应用,丰富实用场景。 未来中长 期,依 托于科 技突 破,人工 智能技 术取得 显著 突破,如 自然语 言处理 技术 可以即时 完全理 解人类 对话 ,预测出 “潜台 词”, 即将 成为现实 。 更长远来看,人工智能的技术应用范 围将进 一步显 著拓宽 ,人机 完全共 融,人 工智能 全面覆 盖各个 行业和 领域。 通过从科技创新和价值创造维度展望 未来人 工智能 的整体 趋势, 随着科 技发展 ,人工 智能将 从服务 职能到 超级职 能等三 个阶段 进化。 图2-8 人工智能未来发展趋势图 资料来源:阿里云: 人 工智能 :制胜 未来之 道 100 全球及中国人工智能市场概况101 中国人工智能市场概况( 融资) 中国AI 领域投融资状况 逐年递增。2017 年全年, 中国投 融资 总 额高达1828.9 亿元 (占全 球70% ) ,融 资事件369 笔( 占全球31% ) 。 中国AI 领域的投融资,有着 金额大,轮 次多 , 受全球 投资机 构关注 的特点 。 数据来源:清华大学中国 科技政 策中心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中国人工智能投融资变化趋势 融资金额(亿元) 融资笔数 公司 融资时间 轮次 融资额 投资机构 达闼科技 2017.02 A 轮 6.6 亿元 软银中国、富士康、博将资本、启明星辰等 出门问问 2017.04 D 轮 11.9 亿元 大众汽车 青云 2017.06 D 轮 10.8 亿元 招商证券、招商、阳光融汇、泛海等 寒武纪 2017.08 A 轮 6.6 亿元 国投高科、阿里巴巴、联想创投、国科投资 等 旷视科技 2017.10 C+ 轮 23.8 亿元 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蚂蚁金服、富 士康等 地平线机器人 2017.10 A+ 轮 数亿元 英特尔投资、嘉实资本、线性资本等 蔚来汽车 2017.11 C 轮 66 亿元 腾讯、中信资本、Baillie Gifford 、华夏资本 云从科技 2017.11 B 轮 5 亿元 顺为资本、普华资本、元禾原点创投等 商汤科技 2017.11 C 轮 15 亿元 松禾资本、高通投资、阿里巴巴 2017 年人工智能领 域初创 企业单 次投资 额5 亿 人民币 以上案 例 数据来源:IT 桔 子、鲸 准102 人工智能企业概况 人工智能企业概况 截至2018 年,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总数1011 家,占比20% ,位列 全球第 二 人工智能市场规模 截至2018 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已达361 亿元, 增速较 快(2018 年较2017 年同比 增长25% ,领先 全球增 速) 中国人工智能企业的地域分布 全国88% 的人工智能企业聚集在北京、上海 、广东 和江苏 1683.9 1907.9 2205.5 2697.3 203.9 237.1 288.8 361 12% 13.30% 15.60% 22.30% 16% 16.30% 21.80% 25% 0% 5% 10% 15% 20% 25% 30%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2015 2016 2017 2018 亿 元 全球vs. 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 全球市场 中国市场 全球增长率 中国增长率 美国, 2028 家, 41% 中国, 1011 家, 20% 英国, 392 家, 8% 加拿大, 285 家, 6% 其它, 1209 家, 25% 全球共4925家人工智能企业 395 210 152 118 43 17 17 17 42 0 50 100 150 200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