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OTTTV行业专题研究报告.pptx
2019年OTT TV行业专题研究报告,2019年5月18日,核心概要,终端渗透驱动OTT TV用户快速增长,未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2018年OTT TV用户规模净增超5300万户,期末用户规模同比增长48.2%达到1.64亿户。OTT TV收视 份额达到36.69%,同比增加12.08pct,成为仅次于有线电视的第二大收视渠道。2018年中国彩电零售4774万台,同比微增0.5%,其中智能电视销量占比达到89%, 奥维云网预计2019年零售量规模将同比上升1.6%,智能电视零售量占比提升至93%。根据数据统计,2018年中国智能电视保有量渗透率为36%,预计未来几年 将保持持续提升,2019至2022年分别为41%、46%、49%及53%。OTT TV起步于中国激烈竞争的在线视频行业及高度市场化的彩电行业,从诞生起即形成了多方强力角逐的市场格局。1)近年来传统彩电企业市场份额受到互联网品 牌挤压,利润空间被压缩,单纯依靠硬件实现盈利增长困难。应用层具有规模效应,彩电厂商基于其硬件终端构筑起的入口优势,在OTT TV产业链中获得一定市场 份额。2)BAT在TV端延续了桌面端及移动端的优势,使用时长、激活用户数等指标稳居行业前三,相比其他竞争对手有较大优势,三家企业互联网电视视频应用渗 透率均远超终端厂商,互联网企业在OTT TV领域真正实现了“over the top”。3)由于中国电视大屏的强监管环境,国有牌照方在OTT TV产业链中地位特殊,具 有一定议价权的同时,也普遍面临内容瓶颈,未来的发展重点在于如何向内容环节渗透,以及如何与内容方、终端合作,更好的运营用户。广告收入2019年有望翻倍,多屏绑定营销培养付费意识。1)广告业务一般起步于用户规模化后,即使在线视频用户增速降至15%(2011年),在线视频广告收入 规模仍有98%的增速,我们认为当前OTT TV广告市场仍处于早期阶段。数据预计2019年OTT TV广告市场仍有翻倍增长,达到129亿规模。2)会员业务方面, 我们认为短期客单价大幅提升概率不大,但长期有提升空间。当前OTT TV用户付费渗透率及绝对值较低,当前市场上普遍采用与优爱腾等视频大厂打通多屏会员体 系的做法,以拉动TV端会员付费,我们认为在渗透率继续提升及绑定销售带动下,会员规模及收入短期保持较快增速的确定性高。3)长期来看,随着智慧家庭应用 生态的完善,OTT TV未来有望成为客厅应用重要入口之一,基于客厅场景,提供更多增值性服务、电商、教育、医疗等新的场景应用,进行深度的用户运营,值得 期待。建议关注:新媒股份(与腾讯合作“云视听极光”稳居OTT TV应用第一阵营,基于稳定的合作分成模式及领先市场地位,公司有望直接获益于OTT TV行业高增长红 利)、芒果超媒(内容优势明显,独具完整产业生态)、华数传媒(互联网电视业务初具规模,绑定阿里资源丰富)。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政策监管风险;整体开机率下降;宏观经济风险;市场系统性风险等。,2,目录,终端渗透驱动OTT TV用户快速增长,未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广告收入2019年有望翻倍,多屏打通催化会员增长 建议关注:新媒股份、芒果超媒、华数传媒风险提示,3,一、终端渗透驱动OTT TV用户快速增长,未来仍有提升空间,4,截止2018年期末,中国有线电视用户规模2.23亿户,年度净减2139.6万户,同比下降8.75%;OTT TV用户规模净增超5300万户,同比增长 48.2%,总量达到1.64亿户;IPTV用户净增3315.9万户,同比增长27.1%,总量达到1.55亿户;直播卫星新增用户放缓,同比增长6.5%,总 量达到1.38亿户。有线电视收视份额下探到49.89%,仍位居第一;OTT TV收视份额36.69%,同比增加12.08pct,位居第二;IPTV收视份 额34.68%,位居第三。(备注:各收视份额占比求和大于100%,主要是存在 “一户多终端”情况)根据数据统计,2018年期末,中国智能电视开机日活达到10003万台。,图表1:年度期末不同电视用户发展规模(万户),有线电视份额继续下滑,OTT TV攻城略地,5108.,2,5237.,02,6,4455.,32,22316.0,589.,2218.,1,0,5534.,11,00,450.,44,708672.8,250.,2,1036.,1,16352.8,0.0,10000.0,20000.0,30000.0,40000.0,50000.0,60000.0,70000.0,80000.0,2015,2016,2017,2018,IPTV,OTT TV,0.5%,-3.1%,89.0%,62.9%,52.2%,48.2%,-20%,0%,20%,40% 40.9%27.1%,60%,80%,100%,2016,2017,2018 -8.7%,有线电视,直播卫星,IPTV,OTT TV,图表2:各年度期末不同电视用户同比增速,60.00%55.00%50.00%45.00%40.00%35.00%30.00%25.00%20.00%,2017Q4,2018Q4,有线电视,直播卫星,IPTV,OTT TV,5,图表3:不同形式收视方式占比,有线电视直播卫星base=我国家庭电视用户4.47亿户,由于缺少合规的直播内容,OTT TV当前更多的是作为辅助收视的手段,尤其是“DVB+OTT”模式较为普遍,在“一户多终端”用户中接近 半数(45.4%)选择同时使用有线数字电视与OTT TV,选择IPTV搭配OTT TV的比例为38.0%。2017年是OTT TV的爆发年,OTT TV在非 有线接收方式中的占比快速提升,2018年OTT TV用户在农村地区增长较快,其市场份额已经高于城市市场,接近13%。从用户的年龄画像来看,OTT TV在三种最主流的收视方式中,用户最年轻,有线数字电视用户高龄用户占比高。,图表4:电视信号多种接收方式组合分布情况(top5),OTT TV用户画像:辅助收视、农村增长快、最年轻,9.5,0.5 0.5,1.1 0.7,5.85.1,12.8,0,2,4,6,8,10,12,14,2015,2016,2017,2018,城市农村,图表5: 2018年非有线接收方式中OTT TV用户比例(%)图表6:2018年各收视方式用户年龄构成(%),7.8,35.6,32.4,13.3,10.9,0,5,10,15,20,25,30,35,40,12-19岁,20-34岁,35-49岁,50-59岁60-74岁,有线数字电视,IPTV,OTT TV,6,OTT TV盒子作为OTT TV的过渡型产品,近年来增长放缓,2018年激活量维持在3800万左右,与2017年基本持平。智能电视销售成为驱动OTT TV渗透率增长的主要因素。2018年,中国彩电零售量为4774万台,同比微增0.5%,零售额规模为1490亿元,同比下降8.6%,零售均价3121元,同比下降9%,其中智 能电视销量占比达到89%,非智能电视销量占比低。奥维云网预计,2019年中国彩电零售量规模将达4851万台,同比上升1.6%,零售额 1468亿元,同比下降1.5%,智能电视销售占比进一步提升到93%。根据数据统计,2018年智能电视保有量渗透率为36%,预计2019至2022年分别为41%、46%、49%及53%,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智能电视销售驱动OTT TV渗透率提升,图表7:中国彩色电视机产销量,8%,12%,17%,24%,29%,36%,41%,46%,49%,53%,100%90%80%70%60%50%40%30%20%10%0%,传统电视保有量渗透率(占终端) 智能电视保有量渗透率(占终端),图表8:2018年中国智能电视销量占比达89%图表9:智能电视终端保有量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5,089,5,200 5,100 5,000 4,900 4,800 4,700 4,600 4,500 4,400 4,300 4,200 4,100,201320142015201620172018中国彩电内销销量(万台),58%,83%,86%,89%,93%,40%30%20%10%0%,50% 45%,60%,70%,80% 73%,90%,100%,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E,智能电视销量占比,7,二、广告收入2019年有望翻倍,多屏打通催化会员增长,4,OTT TV起步于中国激烈竞争的在线视频行业及高度市场化的终端彩电行业,从诞生起即形成了多方强力角逐的市场格局,后期以乐视、小米 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的进入,进一步重塑了行业的上下游格局,使得行业起步即面临多方强力角逐的市场格局。目前OTT TV产业链主要包括 传统内容/网生内容提供商、内容播出平台、互联网电视牌照商、硬件设备制造厂商以及广告和服务支持商,产业链的核心聚焦在终端厂商、 内容平台、牌照方三个环节。图表10: 中国OTT TV行业全景图(未遍历所有参与方),OTT TV市场面临多方强力角逐,9,中国彩电行业市场化程度高,品牌竞争激烈,2018年行业前五品牌市占率为59%,近年来集中度持续降低,产品卖点主要集中在智能、 4K、大尺寸等方面,同质化依然严重,均价呈下降趋势,2018年,中国内销彩电零售均价3121元,同比下降9%。主要的竞争来自互联网企业的竞争,随着小米、乐视等互联网品牌的介入,传统彩电企业市场份额被挤压,利润空间被压缩,主营彩电业务 的海信电器(600060)其销售毛利率、净利率近年来呈下降趋势。当前智能电视未来的渗透率仍有提升空间,但单纯依靠硬件实现较大盈利 增长难度在提升。,图表11:中国彩电品牌TOP5品牌份额(%),电视终端品牌集中度低,差异化不明显竞争激烈,73%,69%,67%,68%,74%,71%,68%,65%,59%59% 57%,40%,45%,50%,65%60%55%,70%,75%,80%,2008,2010,2012,2014,2016,2018,中国彩电品牌TOP5品牌份额,19,17,21,1818,17,17,17,14,15,0.00,5.00,10.00,15.00,20.00,25.00,2009,2015,2017,20112013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10,图表12:海信电器毛利率、净利率情况,一面是逐渐被压缩的硬件利润空间,一面是被寄予厚望的客厅智能应用。海信旗下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聚好看平台为核心产品,截 至2019年5月4日,聚好看全球累计激活用户已经突破4304万(家庭),其中国外用户885万,公司预计2020年全球累计激活用户将达到6500万,成为全球最大互联网电视运营商和国内最大的智能终端开放云平台。应用层面相比硬件层面具有规模效应,成本边际降低,更大的用户规模意味着更强的议价权及成本优势,我们认为,类似于智能手机应用市场,硬件终端厂商基于其硬件终端入口构筑起的用户粘性,将使其在OTT TV产业链中获得一定市场份额。,图表13:海信旗下聚好看智能电视EPG界面,头部电视厂商有望借助规模优势奠定应用市场地位,图表14:海信聚好看电视平台激活户数在国内OTT TV激活家庭中的占比,海信聚好 看渗透家 庭占比, 20.85%,11,在OTT TV视频应用领域,BAT延续了在PC端及移动端的优势,从使用时长、激活用户数等指标稳居行业前三,相比其他竞争对手有较大优 势。从使用时长来看,云视听极光、云视通MoreTV分别以211min及205min位居所有视频应用前二,银河奇异果以196分钟位居行业第 三,CIBN酷喵影视以175分钟位居行业第四,芒果TV以164分钟位居行业第六。根据奥维云网数据,2018年爱优腾在智能电视端的累计装机量(Launcher+APK)前三分别为银河奇异果、云视听极光及酷喵影视,三项应,用渗透率均超过了国内最大的智能电视终端厂商,互联网企业在OTT TV领域实现弯道超车。图表15: 2018年全天时段点播媒体时长排行榜图表16:2018年全国OTTTV用户点播节目类型Top10(%),互联网企业从优质内容入口弯道超车,渗透率领先,图表17:2018年爱优腾在智能电视端的累计装机 量(Launcher+APK),13000120001100010000900080007000600050004000,1月3月银河奇异果,5月7月云视听极光,9月11月CIBN酷喵影视,12,互联网电视采取“集成服务+内容服务”的管理模式,相关运营平台需分别持有集成服务牌照和内容服务牌照。目前,广电总局共发放了7 张 互联网电视集成服务牌照,由于中国电视大屏的强监管环境,牌照方在OTT TV产业链中地位特殊,具有一定议价权的同时,也普遍面临内容 供给能力有限的问题,未来的发展重点在于如何向更上游的内容环节渗透,以及如何与内容方、终端合作,更好的运营用户。图表18: OTT TV牌照方与内容企业及终端企业的合作关系,牌照方在于向内容及用户运营渗透,实现差异化,13,OTT TV当前家庭渗透率已经逐渐接近有线电视,但广告规模仍有较大差距。根据2018年全国广播电视行业统计公报 ,2018年 电视广告收入958.86亿元,根据数据统计,2018年OTT广告投放规模仅为55亿元。广告属于注意力经济,收入规模主要基于用 户量及使用市场,随着未来渗透率提升,OTT TV广告收入未来有较大提升空间。即使在线视频用户增速降至15%(2011年),在线视频行业的广告收入规模仍有98%的增速,我们认为当前OTT TV广告市场仍处于 早期阶段,未来几年均降保持较快增长。数据预计2019年OTT TV广告市场仍有翻倍增长,达到129亿规模。拆分广告收入的结构,内容层广告收入占主导,2018年上半年,系统层广告收入规模7.0亿,内容层16.5亿元。,图表19:OTT广告投放规模及预测,OTT TV广告收入2019年预计仍有翻倍增长,14.6%,97.7%,56.7%,47.2%,54.9% 53.5%,39.9%,9.2%,27.4%,0.0,500.0450.0,0.0%,20.0%,40.0%,60.0%,80.0%,100.0%,120.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在线视频广告规模(亿元),在线视频用户数增速,在线视频广告规模增速,23,55,129,307,350300250200150100500,2017,2018E,2019E,2020E,OTT TV广告市场规模/亿元,图表20:在线视频行业广告规模、增速及用户规模增速图表21:2018H1OTT TV广告收入构成(亿元),7.0,系统层内容层,14,会员付费ARPU的几个影响因素:1)外部竞争:IPTV、DVB;2)内部竞争:不同OTT TV服务商;3)用户渗透率及内容丰富度。当前行 业正处于渗透率快速提升阶段,我们认为短期ARPU大幅提升概率不大,但长期有提升空间。当前各视频网站会员价格差异较小,月度价 格在35-50元之间,年度价格主要在350-500区间内,这一价格普遍包含了多屏打通的会员权益。我们调研了解,当前OTT TV用户付费渗透率及绝对值较低,相比移动端的付费会员比例要低很多(截止2019Q1期末,爱奇艺订阅会员数 为9680万,腾讯视频为8900万),当前市场上普遍采用与优爱腾等视频大厂打通多屏会员体系的做法,以拉动TV端会员付费,我们认为 在渗透率继续提升及绑定销售带动下,会员规模及收入短期保持较快增速的确定性高。 图表22:终端及视频网站会员的价格和权益介绍,15,多屏绑定营销培养付费意识,会员收入有望快速增长,长期来看,随着智慧家庭应用生态的完善,OTT TV未来有望成为客厅应用重要入口之一,如何基于客厅场景,提供更多增 值性服务、电商、教育、医疗等新的场景应用,进行深度的用户运营,值得期待。,图表23:如何基于客厅场景,提供更多增值性服务、电商、教育、医疗等新的场景应用,进行深度的用户运营,值得期待,OTT TV未来将成为智慧家庭入口之一,增值性服务应用、游戏、教 育等增值性服务, 尤其是教育相关内容,电商随着OTT、移动/PC端互动的加 强,电商的植入 与购买在OTT端 有更好体验,以OTT电视为中 心的智能家庭和 相关智能家居设 备,构建整个智 能家庭生态智能家居,会员付费海量制作精良的 互联网视频内容 和大屏观看体验 吸引用户为内容 付费,16,三、相关标的,23,新媒股份:云视听极光稳居OTT TV应用第一阵营,公司在OTT TV领域优势明显。作为牌照方与腾讯合作运营的云视听极光截至2018年末累计激活用户数已达13,300.66万户,稳居第 一阵营,此外与搜狐、哔哩哔哩也有合作产品,相比牌照环节其他竞争对手,公司拥有市场化的运营能力、丰富的内容资源优势等。规模效应明显,业绩维持高增长。公司财务指标优异,盈利质量高,规模效应逐渐凸显,本次上市计划三年内共投入8亿元资金采购版权内容,加码上游内容运营,打开长期成长空间。我们认为,基于稳定的合作分成模式及领先市场地位,公司有望直接获益于OTT TV行业高增长红利,建议关注。风险提示:行业增长不及预期,市场竞争趋于激烈,系统性风险图表24:公司互联网电视业务维持高增长图表25:公司整体归属净利润保持高增长图表26:公司ROE稳步提升,6,529 6,359 7,073,20100,9,866 30,807060504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3,077 20142015201620172018互联网电视收入(万元),毛利率(%),28.84,35302520151050,2014,2018,201520162017ROE(摊薄)(%),14012010080604020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Q1归属净利润(万元)同比(%),18,芒果超媒:内容优势明显,独具完整产业生态,看好公司在OTT TV领域拥有两大优势:1)内容优势:公司拥有创新闭环的自制内容生产体系和长久积累的内容基因,是国内最大头 部综艺内容制作商。依托“用项目练团队,用团队拼项目”的独特造血机制和开放、创新的人才激励机制,打造了制作水平行 业领 先、自有人员规模逾1500人的内容制作团队,形成了风险可控的工业化内容生产体系。2)牌照优势:公司拥有IPTV全国内容服务牌 照(湖南广播电视台授权)、全国互联网电视集成播控牌照与内容服务牌照等全牌照优势。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动,内容监管风险,人才流失风险等图表27:芒果超媒业务模型图表28:芒果TV青春、都市、女性的精准和差异化定位优势,19,截止2018年期末,华数传媒互联网电视终端覆盖规模超过1亿台,激活点播用户超过8,000万,合作方包括与海信、索尼、阿里、小 米、乐视等互联网电视终端厂商,公司互动电视、互联网电视等全国新媒体业务收入占比约1/3。公司在互联网电视领域起步较早, 积累了丰富的内容资源和运营经验,同时拥有庞大的版权节目资源,积累了800家全球内容合作商,拥有百万小时的数字化节目内容 媒体资源库。公司通过非公开发行引入云溪投资作为战略投资者,成为第二大股东,建立起与阿里的深度合作,是国内文化产业混合 所有制改革的一次成功尝试。后续建议关注。风险提示:市场竞争激烈导致用户流失,内容监管,行业政策变动等,图表29:2016年至今华数传媒互联网电视业务收入(万元),华数传媒:OTT业务初具规模,绑定阿里资源丰富,60,00050,00040,00030,00020,00010,0000,2016,2017,2018,互联网电视专网业务收入,互联网电视公网业务收入,20,图表30:2019Q1期末公司前十大股东,风险提示,21,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政策监管风险;整体开机率下降,客厅娱乐需求不及预期;宏观经济风险;市场系统性风险等。,23,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