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互联网+汽车金融发展报告.pdf
1 / 56 中国互联网 +汽车金融发展报告 联合出品 2 / 56 目 录 一、中国汽车市场概况 . 3 1.1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历程 . 3 1.2 中国汽车产业 2015 年回顾 . 4 1.3 二手车市场 2015 年回顾 . 8 1.4 中国汽车市场 2016 年展望 . 12 二、中国汽车金融发展现状 . 14 2.1 汽车金融概述 . 14 2.2 汽车金融各参与主体现状 . 15 2.3 中国汽车金融行业特点 . 21 2.4 中国汽车金融行业展望 . 22 三、互联网 +汽车金融概况 . 23 3.1 互联网 +汽车金融发展背景 . 223 3.2 互联网 +汽车金融发展概述 . 25 3.3 互联网 +汽车金融:趋势与展望 . 35 四、 P2P 车贷业务数据分析 . 377 4.1 我国 P2P 借贷行业概况 . 377 4.2 P2P 车贷业务概况 . 39 4.3 P2P 车贷平台数据分析 . 40 4.4 P2P 车贷业务主要模式分析 . 45 4.5 P2P 车贷的特点与优势 . 48 4.6 P2P 车贷业务的风险与挑战 . 49 五、年度创新案例:钱保姆 . 51 5.1 钱保姆简介 . 51 5.2 钱保姆业务数据 . 52 5.3 钱保姆新车垫资模式分析 . 54 3 / 56 一、中国汽车市场概况 1.1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历 程 1885 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 Karl Benz)在曼海姆制成了第一辆本茨专利机动车,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辆现代汽车。 在中国, 1931 年 6 月,在张学良将军的支持下,沈阳民生工厂经过两年多的时间,终于试制成功了中国第一辆民生牌 75 型 2.5 吨国产载货汽车。 1936 年,中国政府曾有计划与德国奔驰公司合作,成立官办“中国汽车制造公司”,拟先组装汽车、后制造汽车。翌年,抗日战争爆发,此议遂搁置下来。直到 1949 年国民党离开大陆,中国只有汽车使用和修理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历 经了 60 余年的历史,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 1953 年到 1978 年 从无到有,从零到壹 1953 年,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动工兴建,拉开了新中国汽车工业筹建工作的帷幕。1956 年国产第一辆“解放牌”载货汽车驶下生产线,结束了中国不能自己制造汽车的历史。这一阶段初步奠定了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汽车产品从无到有,从零到壹。 第二个阶段, 1978 年到 2000 年 完善体系,全面发展 这一阶段中,中国汽车工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汽车工业体系。从载重汽车到轿车,开始全面发展。这一阶段是我国 汽车工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转型期。 1992 年中国汽车年总产量突破 100 万辆,到 2000 年年总产量达到 200 万辆。 1994年 , 国家 正式 出台了汽车产业发展政策。 这一时期商用汽车发展迅速,产品系列逐步完整,生产能力逐步提高。具有了一定的自主开发能力。重型汽车、轻型汽车的不足得到改变。轿车生产奠定了基本格局和基础。我国汽车工业生产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汽车工业企业逐步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的严重的行政管理的束缚,中国汽车工业产品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摸索了对外合作、合资的经验。 第三个阶段, 2001 年至今 突飞猛进,渐趋成熟 中国汽车工业在中国加入 WTO 后,进入了一个市场规模、生产规模迅速扩大的发展阶段,并全面融入世界汽车工业体。进入 21 世纪, 中国自主汽车品牌企业飞速发展 ,汽车年总产量迅猛增加, 2002 年突破 300 万辆, 2003 年突破 400 万辆, 2004 年突破 500 万辆。 100万辆的增长幅度不超过 1 年。 4 / 56 2009 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球汽车市场萧条的形势下,我国汽车产销突破千万辆大关,跃居世界第一。 2013 年,我国汽车产销突破 2000 万辆,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 图 1-1 2001 年 -2013 年汽车产销量 资料 来源:中国产业洞察网 1.2 中国汽车产业 2015 年回顾 1.2.1 市场整体情况概述 平稳增长,“中间低两头高” 2015 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2450.33 万辆和 2459.76 万辆,比上年分别增长 3.3%和4.7%,创全球历史新高,连续七年蝉联全球第一。具体分析如下: ( 1)汽车产销总体平稳增长 2015年汽车产销量总体呈现平稳增长态势,产销增速比上年分别下降 4和 2.2个百分点。月度产销呈现“中间低两头高”特征,前八个月累计增速逐月下滑,从 9 月开始回升。 图 1-2 2015 年汽车单月产销量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制图:零壹财经 5 / 56 图 1-3 2005-2015 年汽车产销量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制图:零壹财经 ( 2)乘用车产销首次超过 2000 万辆 2015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 2107.94万辆和 2114.63万辆,比上年分别增长 5.8%和 7.3%,增速高于汽车总体 2.5 和 2.6 个百分点,比上年分别下降 4.4 和 2.6 个百分点。为首次超过2000 万辆。目前,乘用车是我国汽车产品的主体,今年的比例进一步提高,已达到汽车总量的 86%。 表 1-1 2015 年分车型汽车前十家生产企业产销量排名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2015 年乘用车分车型产销情况看, SUV 产销增速分别为 49.7%和 52.4%, MPV 产销增速分别为 7.7%和 10.1%;轿车产销分别下降 6.8%和 5.3%;交叉型乘用车产销分别下降 16.9%和 17.5%。 从全年乘用车销售情况来看,四季度产销量增长明显, 6-8 月销量低于同期, 10 月份后迅猛增长。 6 / 56 2015 年 1.6 升及以下乘用车销售 1450.86 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 10.38%,高于乘用车整体增速;占乘用车销量比重为 68.6%。 1.6 升及以下购置税减半政策促进汽车增长,对汽车总销量增长贡献度达到 124.6%。对于节能减排、促进小排量车型消费起到了很大引导作用。 表 1-2 2015 年乘用车品牌销量前十名排名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 3)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 2015 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 873.76 万辆,同比增长 15.3%,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1.3%,比上年同期提高 2.9 个百分点;其中轿车销售 243.03 万辆,同比下降 12.5%,占轿车销售总量的 20.7%,比上年同期下降 1.7 个百分点; SUV 销售 334.30 万辆,同比增长 82.8%,占 SUV 销售总量的 53.7%,比上年同期提高 8.9 个百分点; MPV 销售 186.58 万辆,同比增长 13.6%,占 MPV 销售总量的 88.6%,比上年同期提高 2.7 个百分点。 7 / 56 表 1-3 2015 年分车型中国品牌汽车前十家生产企业销量排名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1.2.2 汽车产业 2015 年相关政策盘点 ( 1)加快规范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 2015 年,国家维持新能源车补贴政策,同时继续加大新能源车方面政策支持,主要包括建立统一的新能源 汽车推广目录、出台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准入管理规定,以及鼓励政策延展至充电配套设施领域等。 根据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奖励的通知内容,中央财政拟安排资金对 2013 年到2015 年期间新能源汽车推广效果较好的城市或城市群给予充电设施建设奖励,重点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年奖励额度在 1000 万元 -1.2 亿元。 ( 2)降低车辆购置税 2015 年 9 月 30 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贯彻落实减征 1.6 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车辆购置税有关问题的通知,从 2015 年 10 月 1 日到 2016 年 12 月 31 日,对购买 1.6 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实施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 5%)的优惠政策。 此项优惠政策对市场的刺激作用是明显的, 10 月份以来国内汽车市场新车销量表现强劲,第四季度的单月最高销量超过 250 万辆的新高。应该来讲,新一轮购置税优惠政策应该是引爆了前期被抑制的汽车消费,但也不排除可能会透支 2016 年的汽车消费。 ( 3)全面实行第三阶段燃油消耗限值标准 8 / 56 1 月 5 日,新修订的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和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发布,明确到 2020 年乘用车平均油耗降至 5.0 升 /100 公里。从 2015 年到 2020 年,工信部为当年生产乘用车设立的平均油耗目标分别为百公里 6.9 升、 6.7 升、 6.4 升、 6 升、 5.5 升和 5 升。 国家实施的燃油消耗限制计划规定,到 2015 年全面实行第三阶段燃油消耗限值标准,比第二阶段再下降 20%,达到 6.9L/100km。在此期间,对符合各阶段燃油限值标准的车企实行税收优惠;而不达标的产品,则明确了一系列处罚措施。增加了自主品牌、 SUV 以及大排量车型生产企业的压力。 ( 4)上调成品油消费税 继 2014 年年末两次提高燃油税后, 2015 年 1 月 12 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的关 于进一步提高成品油消费税的通知规定,自 1 月 13 日起,将汽油、石脑油、溶剂油和润滑油的消费税单位税额每升提高 0.12 元,由现行每升 1.4 元提高至 1.52 元。三次提高成品油消费税单位税额,目的是实施宏观调控,有利于合理引导消费需求,促进节约利用石油资源,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 1.3 二手车市场 2015 年回顾 加入 WTO 之后,中国汽车市场迎来了迅速发展阶段,产销量持续多年位列世界第一,至今我国汽车保有量接近 2 亿辆,汽车存量市场随之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统计, 2015 年全年,全国二手车市场累计交 易量 941.71 万辆,相比 2014 年增加 2.32%,累计交易额 5535.40 亿元。 图 1-4 2015 年 1-12 月全国二手车交易量变化图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 1) 2015 年 1-12 月二手车市场整体表现: 9 / 56 图 1-5 2014-2015 年 1-12 月份二手车交易市场环比增速趋势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 2) 2011 年至 2015 年二手车市场整体表现: 图 1-6 2011-1015 年二手车市场交易量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 3) 2015 年全国二手车交易情况 区域分布 华东区占比最大,占比为 32.38%,其次为中南区 19.98%,华北区 19.55%,西南地区15.59%,东北地区 7.41%,西北区 5.10%;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华东、华北区共占总交易量的 51.92%。 10 / 56 图 1-7 2015 年 1-12 月六大区域交易量占比图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 4) 2015 年全国二手车交易量省市分布 广东交易量占比最大,为 9.98%,其次为江苏 7.78%,四川 7.72%,北京 7.20%,山东7.17%,浙江 7.11%,前十大地区占总交易量的 66.23%。从趋势 图来看,广东、江苏、四川、北京、山东、浙江在全国的交易量占比中稳居前列。 图 1-8 2014-2015 年 31 个省市二手车交易量占比对比图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 5) 2015 年二手车交易车型分析 2015 年 1-12 月全国二手车车型分析:基本型乘用车仍为主要流通车型,占比为 59.91%,其次为客车 12.49%,货车 11.35%, SUV5.02%, MPV3.77%;其中,相比 2014 年,基本型乘用车、 SUV、摩托车、挂车占全部交易的比例均有所增加,客车、货车、 MPV、交叉型车、其他车比例均有所下 降,低速载货车占比与去年基本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