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发展分析报告.doc
2019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发展 分析报告 2019年 02月 28日 正文目录 一、粤港澳 AI发展要素齐全 , 地区优势互补明显 且 政 策 扶持力度大 . 5 1.1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竞争加剧,粤港澳大湾区加强 AI布局符合国家战略需要 . 5 1.2大湾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要素正在集聚,广东、中国香港各有所长且优势互补 . 7 1.3央地政策联动效应开始凸显,粤港澳人工智能相关产业政策框架正在完善 . 9 二、粤港澳人工智能各 层 次 均 具突破潜力,应用 层 实 力 最为强劲 . 11 2.1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层优势最为明显,人工智能与制造、服务业加速融合 . 11 2.2大湾区底层支撑能力增强,芯片、算力以及数据平台等基础得以夯实 . 13 2.3技术层研发投入加大,大湾区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正在取得突破 . 13 三、人工智能要素流动 和 集 聚 加速, AI将成为大湾区 科 创名片 . 14 3.1国内 AI预计延续快速增长势头, 2020年全国市场规模将超 1600亿元 . 14 3.2粤港澳湾区内 AI创新要素交流 加速,人工智能将成为湾区科创产业亮点 . 14 3.3粤港澳人工智能产业规模 2020年将超 500亿,同长三角、环渤海并驾齐驱 . 15 四、投资建议 . 15 五、风险提示 . 16 图表目录 图表 1 人工智能发展历程 . 5 图 表 2 主要国家近年来政策规划及推动机构 . 6 图表 3 全球主要国家人工智能初创企业个数(个) . 6 图表 4 全球人工智能专利地域分布 . 7 图表 5 2017年国内各省市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分布(家) . 8 图表 6 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架构 . 8 图表 7 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人工智能发展优势 . 9 图表 8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 三步走” 目标 . 10 图表 9 2018-2020年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重点任务 . 10 图表 10粤港澳大湾区主要省、市人工智能相关政策 . 11 图表 11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以及环渤海人工智能应用场 景及产品对比 . 11 图表 12主要地区代表性机器人企业(不完全统计) . 12 图表 132016-2020年国内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及增速 . 14 粤港澳 AI发展要素齐全,地区优势互补明显且政策扶持力度大。 人工智能经过超过 60年的发展,经历了两次起伏之后再次进入爆发期。但由于这次 爆发实现了 AI与经济、社会的全面融合,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潜力也为各 国所认可。我国人工智能发展较快,综合竞争力仅次于美国。 近年来,中美 两国政府均将人工智能提升至战略层面,相关领域的博弈在加剧。按照粤 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将大湾区打造成国际科创中心。人工智能 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的集大成者,面对湾区较为丰富的政策、资金、技术、产业等资源,必然不会缺席。 粤港澳人工智能各层次均具突破潜力,应用层实力最为强劲。 人工智能从技 术架构上分为基础层、技术和算法层、应用层。相比其他省市,大湾区的人 工智能拥有更多的落地场景,应用层优势最为明显。一方面,人工智能正在 湾区智能制造等环节提供产品和技术支撑;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在医疗保健、 金融 、物流、零售、教育和政务方面的应用也在深化。基础层支撑能力也在 加强, AI芯片方面的短板正在补齐,超算和云计算数据中心算力资源也正在 向人工智能倾斜。技术层研发投入也在加大,大湾区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也取得了积极进展。 人工智能要素流动和集聚加速, AI将成为大湾区科创名片。 人工智能作为当前全球创新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一个区域如果想在该领域实现快速发 展,首先要具备要素集聚的能力。大湾区在人工智能领域,拥有丰富的人才、资金、市场等资源,未来需要加强的是,如何加快这些要素的流动和集聚, 实现资源的合理、高效 配置。纲要提出,要促进人员、物资、资金、信 息的便捷有序流动,为粤港澳发展提供新动能。如果相关政策能够顺利实施, 对于中国香港人工智能等科技能力向内地输入是重大利好。从产业规模上 看,预计到 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 (主要指广东省) 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 模有望突破 500亿元,占全国人工智能整体产业规模的比重超过 30%,同环渤海、长三角两区域齐头并进。 投资建议: 粤港澳作为未来国家重要的人工智能产业聚集区,拥有坚实的产 业发展基础和创新资源,不但适宜企业在本地进行业务布局和市场拓展,而 且还适合企业将该地区作为国际化的重 要跳板。尤其是在人工智能人才竞争 如此激烈的今天,通过加强在粤港澳湾区的布局,吸引中国香港以及国际人 才加入,以补齐国内人才短板。建议投资者关注人工智能领先技术应用以及 基础 IT企业,如科大讯飞、苏州科达、海康威视、中科曙光、浪潮信息等企业在大湾区业务布局和市场机会。 风险提示: ( 1) 政策落地进度不及预期。由于粤港澳三地在政治制度、法律 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异,要素流动存在较多障碍,合作项目推进速度可能不 及预期。 ( 2) 人才不足的风险。目前,全国人工智能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进展 相对缓慢,加上各地都在积极发展人工智能产业,人 才短缺的问题会更加严 重,湾区未来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如果投入不足,可能使整个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停滞不前 。 ( 3) 市场竞争激化的风险。未来随着国家创新方面支持政策的落地,预计进入企业将进一步增多,市场、利润争夺将趋于白热化,域内企业盈利能力将可能受到挑战。 股票名称 股票代码 股票价格 EPS P/E 评级 2019-02-272017A 2018E 2019E2020E 2017A 2018E 2019E 2020E 苏州科达 603660 23.97 0.75 0.99 1.321.76 31.96 24.21 18.16 13.62 强烈推荐 浪潮信息 000977 21.66 0.33 0.46 0.650.89 65.64 47.09 33.32 24.34 推荐 科大讯飞 002230 36.76 0.21 0.25* 0.410.64 175.05 147.04 89.66 57.44 推荐 海康威视 002415 34.10 1.02 1.25 1.521.85 33.43 27.28 22.43 18.43 推荐 中科曙光 603019 46.99 0.48 0.71 1.021.41 97.90 66.18 46.07 33.33 推荐 注: *为 2018年年报快报实际值 2019年 2月 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纲要指出,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着力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大力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优化发展。同时,依托粤港澳三地的科研资源和创新技术产业基础优势,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 点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的产业项目。 人工智能作为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创新的集大成者,融合了计算、存储、数据、算法以及应用等多方面的领先技术,已成为各国竞争焦点。 2017年,我国将人工智能提升至国家战略地位,此后央地联动支持该领域发展的政策持续推出,人工智能产业在国内布局加速,产业综合发展水平仅次于美国。 2018年底,中央政治局就人工智能进行集体学习,习总书记作出了“抢占人工智能发展制高点”的指示。粤港澳作为国内科技创新要素集聚的前沿,人工智能发展基础坚实,市场前景广阔。 一、粤港澳 AI发展要素齐全 ,地区优势互补明显且政策扶持力度大 1.1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竞争加剧,粤港澳大湾区加强 AI布局符合国家战略需要 人工智能( AI,ArtificialIntelligence)是指机器代替人类认知、分析、识别和决策,本质是机器对人的意识和思维过程的近似模拟。从上个世纪 50年代人工智能概念诞生以来的 60多年间,经历了两次高潮和低谷,近年来随着在算力、算法、数据方面的全面提升,行业又一次进入爆发期。不同前两次,这一轮的人工智能实现了与经济、社会的全面融合,尤其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在快速累积,甚至被全球知名智库麦肯锡 认为,人工智能将引领人类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正因为如此,美国、中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均将人工智能作为竞争的焦点。美国作为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最成熟和领先的国家,奥巴马时代白宫曾经出台了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做准备等三篇报告自上而下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我国对人工智能的支持也启动较早, 2017年 7月国务院颁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开启了国内人工智能的发展热潮。 2018年 11月,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议上,习近平针对人工智能发展做出了重要部署。面对中国的迎头赶上,特朗普一改上台之初对人工智能产业自由放任的态度 , 2019年 2月 12日签署发布了“美国人工智能倡议”,旨在从国家战略层面调动更多联邦资金和资源用于人工智能研发,以应对来自“战略竞争者和外国对手”的挑战,确保美国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中美在该领域的竞争将更为激烈。 图表 1人工智能发展历程 图 表 2 主要国家近年来政策规划及推动机构 国家 时间 政策及规划 推动机构 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做准备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白宫 2016年 11月 美国 国家人工智能研究与发展战略计划 人工智能、自动化及经济报告 科技 政策办公室、国家预算办公室、人工智能特别委员 2018年 5月 白宫人工智能峰会 2015年 5月 中国制造 2025 中国 2016年 8月 “ 十三五” 国家科技创新规划 2017年 7月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2015年 1月 机器人新战略 日本 2017年 3月 人工智能技术战略 会 国务院、科技部、工信部等 人工智能技术战略会议等 印度 2018年 6月 国家人工智能战略 中央部门成立人工智能小组欧盟 2018年 4月 欧盟人工智能 欧盟委员会等 联邦教育研究 部、德国工程 德国 2018年 7月 联邦政府人工智能战略要点 研究员 2017年 10月 在英国发展人工智能 - 英国 2018年启动 人工智能行业新政 - 韩国 2018年 5月 人工智能发展战略 科技信息通信部 美国 2019年 2月 美国人工智能倡议 美国白宫 在国家政策引导和支持下,国内在硬件基础、算法以及应用层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一方面,国内骨干和初创企业快速成长。以大数据和算法见长的 BAT,占据着国内人工智能龙头位置;初创企业数量众多, 2018年罗兰贝格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中国初创企业达到 383家,仅次于美国。另一方面,国内人工智能研发能力也在快速提升。据信通院数据显示, 2017年国内人工智能领域申请专利数量占比达到 37%,占比超过美、日。 图表 3全球主要国家人工智能初创企业个数(个) 1600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1393 383362 245 13111310910682 5545 423935282726262219 俄罗斯意大利荷兰巴西澳大利亚瑞士新加坡西班牙韩国芬兰瑞典印度德国法国日本加拿大英国以色列中国美国图 表 4 全球人工智能专利地域分布 荷兰 加拿大 法国 1% 粤港澳作为国家重点规划的创新高地,发展人工智能产业也必然是其应有之义。按 照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构建开放型融合发展的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集聚国际创新资源,优化创新制度和政策环境,着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预计未来三地将在协同创新领域加强合作。人工智能作为当前全球科技产业的前沿,也是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粤港澳三地都有着独特和互补的优势,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都非常之高。 1.2大湾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要素正在集聚,广东、中国香港各有所长且优势互补 粤港澳地区人工智能产业竞争力较强,未来有望打造成为全国人工智能创新高地。目前 ,大湾区已经形成了从底层硬件到上层应用的全产业链条,而且广东和中国香港都具备较好的发展基础和潜力。 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已经初步形成 当前,广东省已经涌现出一批人工智能新产业、新业态,实力强劲。 2017年,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约260亿元,约占全国 1/3,带动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等相关产业规模超 2000亿元。 近年来,广东培育了一大批人工智能骨干企业,已初步形成以互联网、大数据、机器人等产业以及高端人才平台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产业集群。以广州为例,从 2017年 3月开始,广州市政府开始推动制造业升级的 “IAB”战略,其中包括人工智能这一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 2018年,广东省智能制造创新示范园落户佛山,计划引进一系列智能制造创新项目,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2017年,广东省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达到 165家,仅次于北京和上海。主要城市广州和深圳人工智能产业均具备独到优势。 广州作为省会城市,除了制造和研发的基础之外,在人工智能相关资源方面(政策、资金、企业等)领先于其1% 1% 英国 1% 其他 9% 德国 3% 韩国 9% 中国 37% 日本 13% 美国 25% 他地区,为人工智能后续的应用落地( AI+)创造了条件。在前述 IAB计划中,广州市政府、广汽集团分别与腾讯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从多个方面打造“智 慧城市”;广药集团与科大讯飞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探索建立我国“医药 +智能”发展新模式,合力打造“智慧医疗”服务体系;广州白云区政府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云计算产业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将协同在白云区打造千亿元级新一代信息产业集群等。 深圳在人工智能上优势主要表现在拥有核心及诸多创新企业。按照产业链划分,人工智能分成三个层次: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腾讯作为其中综合型的大公司,在三个层次上均有部署,这也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