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三季度各省(区、市)经济形势分析与政策建议.pdf
民银智库 研究 2020年 三季度 各省 ( 区 、 市 ) 经济形势分析与 政策 建议 三 季度各地经济呈现全面回暖。 部分地区经历了局部疫情反弹,长江流域一些省市遭受了洪涝灾害, 对 经济复苏造成了一些不利影响。但总的来看,三季度我国各地经济仍在稳健复苏,继续向社会生产与人民生活的正常化方向迈进。 各地主要经济指标持续改善。 一是 各地克服了局部地区疫情反复及洪涝灾害影响, 9个省(市)前三季度实现 GDP增速的由负转正,仅剩 5个省(区、市) GDP仍为负增长 ; 二是 工业 生产改善持续加快,供给端修复接近尾声 ; 三是 多数省份投资继续恢复,西部三省(区)出现回落 ; 四是 各省消费降幅普遍收窄,线下服务业需求持续恢复 ; 五是 各省进出口表现总体平稳,走势分化 ;六是 财政收入降幅收 窄,新增贷款与地方债发行规模扩大 。 四季度 我国各地经济将继续从疫情中恢复, 服务业与消费将提供主动力,西南、中部地区及部分服务业占比较高的沿海地区将有不俗表现。不过也应注意到,全球疫情的二次爆发增加了我国经济的不确定性,部分开放程度较高的地区仍面临不小的输入型疫情压力,经济增长或受到偶发性局部疫情的拖累。 政策建议。一是 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落实减税降费让利助企纾困政策 。 二是 扩大有效投资、促进消费升级,进一步畅通国内经济循环 。 三是 做好“十四五”规划,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0 年第 35 期 总第 154期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 2020年 11 月 4日 研究团队: 黄剑辉 huangjianhuicmbc 应习文 yingxiwencmbc 王静文 wangjingwen2cmbc 孙莹 sunying16cmbc 张雨陶 zhangyutaocmbc 袁雅珵 yuanyachengcmbc 伊楠 yinancmbc 赵金鑫 zhaojinxincmbc 孔雯 kongwen1cmbc 程斌琪 chengbinqicmbc 总第 154 期 民银智库专题报告 目 录 一、三季度我国各地区经济继续向正常化恢复 . 1 (一)整体经济:多数省(区、市)经济增长实现转正 . 1 (二)工业:生产改善持续加快,供给端修复接近尾声 . 5 (三)投资:多数省份继续恢复,西部三省(区)出现回落 . 8 (四)消费:各省降幅普遍收窄,线下服务业需求持续恢复 . 10 (五)外贸:表现总体平稳,各省进出口走势分化 . 12 (六)财政金融:财政收入降幅收窄,新增贷款与地方债发行规模扩大 . 14 二、各省(区、市)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与四季度展望 . 21 (一)北京市 . 21 (二)天津市 . 23 (三)河北省 . 25 (四)山西省 . 26 (五)内蒙古自治区 . 28 (六)辽宁省 . 30 (七)吉林省 . 32 (八)黑龙江省 . 33 (九)上海市 . 35 (十)江苏省 . 37 (十一)浙江省 . 38 (十二)安徽省 . 41 (十三)福建省 . 43 (十四)江西省 . 44 (十五)山东省 . 46 (十六)河南省 . 48 (十七)湖北省 . 50 (十八)湖南省 . 52 2 总第 154 期 民银智库专题报告 (十九)广东省 . 54 (二十)广西壮族自治区 . 57 (二十一)海南省 . 60 (二十二)重庆市 . 62 (二十三)四川省 . 64 (二十四)贵州省 . 66 (二十五)云南省 . 68 (二十六)西藏自治区 . 70 (二十七)陕西省 . 72 (二十八)甘肃省 . 74 (二十九)青海省 . 76 (三十)宁夏回族自治区 . 78 (三十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79 三、 政策建议 . 81 (一)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落实减税降费让利助企纾困政策 . 81 (二)扩大有效投资、促进消费升级,进一步畅通国内经济循环 . 82 (三)做 好“十四五”规 划,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83 1 总第 154 期 民银智库专题报告 2020年 三季度 各省 ( 区 、 市 ) 经济形势分析 与 政 策建议 截至 10月 30日,全国 31个省(区、市)均已公布 2020年 前三季度 经济数据 。 从主要指标来看, 随着 诸多利好政策发力, 各地克服了局部地区疫情反复及洪涝灾害影响, 复工复产、复商复市 不断加快 , 三季度 以来 各地经济 继续向正常化恢复 , 9个省 (市) 前三季度实现 GDP增速的由负转正,仅剩 5个省(区 、市 ) GDP仍为负增长。 展望 四季度 , 我国各地经济将继续从疫情中恢复,但部分开放程度较高的地区仍面临不小的输入型疫情压力。我们从区域角度对整体 经济、工业、投资、消费、外贸 、财政金融 等方面进行了梳理, 随后 对各省(区、市) 经济形势进行了逐一分析与展望,并提出了 政 策 建议。 一、 三季度我国各 地区 经济继续向正常化恢复 (一)整体经济: 多数省 ( 区 、 市 ) 经济增长 实现 转正 三 季度各地经济呈现全面回暖。 2020 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对我国经济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前三季度我国 GDP 增速分季度看为同比下降 6.8%、增长 3.2%和 4.9%,前三季度累计同比增长 0.7%,实现由负转正。在各地方层面,前三季度 GDP与全国基本相似,均由一季度的负增长逐步恢复。进入三季度以来,部分地区经历了局部疫情反弹,长江流域一些省市遭受了洪涝灾害,给部分2 总第 154 期 民银智库专题报告 地区的经济复苏造成了一些不利影响。但 总的来看,三季度我国各地经济仍在稳健复苏,继续向社会生产与人民生活的正常化方向迈进。 从经济总量来看,各省(区、市)间排名出现了不小变化 。 广东、江苏、山东依旧位居前三强,其中广东达 7.84 万亿,较去年同期增加约 900 亿元;江苏紧随其后,达到 7.38 万亿,较去年同期增加约 2000亿元,与广东的差距有所拉近;山东达 5.22万亿,较去年同期增加约 1000 亿元。湖北省由于受疫情影响,排位较去年同期下降 2 位,被福建与湖南超过。北京 与上海 均 受输入型疫情影响,前三季度 GDP 分别 被河北省 和安徽省 超越。此外,中西部明星省份频频超越北方省份,如江西超越辽宁、贵州超越山西与内蒙古。此外,黑龙江受疫情及自身经济调整影响,被表现更好的东北同伴吉林 省 超越。 从 GDP增速来看,仍有 5个 省(区、市)处在负增长。 有多达22个省(区、市) GDP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西藏以 6.3%的增速遥遥领先, 贵州 则 以 3.2%的增速排名第 二 ,甘肃、云南、湖南、重庆排名 3 6位。 8个省(区、市) GDP增速低于全国水平,湖北 GDP同比下降 10.4%,排名垫底,但较上半年降幅显著收窄,广东省与全国增速持平。与上半年相比,前三季度仅剩 5 个省(区) GDP 仍为负增长,分别 为辽宁、内蒙古、黑龙江 、上海 与湖北 。 多达 9 个省前三季度实现 GDP 增速的由负转正,湖北、天津、海南的前三季度 GDP增速进步最大,分别较上半年提升 8.9、 3.9和 3.7个百分点。 3 总第 154 期 民银智库专题报告 西南地区表现依旧抢眼。 贵州省以 3.2%的增速排名第二,仅次于西藏;云南增速达 2.7%,位列第四;除此之外,重庆、四川、广西的 GDP增速也均在 2%以上,形成经济增长的“西南高地”。 西北地区省份则出现较为明显的分化。 甘肃与宁夏表现尚可,前三季度甘肃实现 2.8%的增长,排名全国第三,不过三季度增长势头略有放缓;宁夏同比增长 2.6%,排名全 国第七。同时,部分西北省份经济增长则出现回落。其中上半年表现最抢眼的新疆,三季度增速由 3.3%回落至 2.2%,是唯一增速回落的地区,新疆作为西部重要对外口岸,乌鲁木齐、喀什等地区接连发生疫情,对经济造成了明显冲击。此外,青海经济增速也受到波及,前三季度 GDP 同比增长 1.2%,仅比上半年加快了 0.2 个百分点。而内蒙古前三季度 GDP同比下降 1.9%,是为数不多的 5个负增长省(区)。 中部地区表现较为稳健。 湖南、安徽、江西前三季度均实现了2%以上的增长;河北、山西经济增长则处于中游;湖北前三季度GDP下降 10.4%,但跌幅较上半年缩小 8.9个百分点,进步最大。如果看当季增速,湖北省 GDP增速达到 5.9%左右 ,表明经济较往年正常年份已回复七到八成,预计四季度增速会更快。 从三季度当季增速来看,海南省同比增长 7.9%,位列第一领跑全国。海南是率先提出“去房地产化”的省份,此前经济也一度受到影响。三季度随着服务业从疫情中迅速恢复,以及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落地等政策利好推出,海南省经济一改上半年的颓势,逐步恢复活力。除海南外,三季度当季增速较快的省份还有天4 总第 154 期 民银智库专题报告 津、云南、广东、贵州和北京,均恢复到了 6%以上。 表 1: 各省(区、市) GDP及 增速 、人均 GDP汇总表 GDP 总量 (万亿) GDP 季度累计增速 ( %) GDP 当季增速 ( %) 2019 年前三季度 2020 年前三季度 2020 年上半年 2020 年前三季度 2020 年二季度 2020 年三季度 广东 77,460.4 78,397.1 -2.5 0.7 1.3 6.5 江苏 71,676.6 73,808.8 0.9 2.5 6.2 5.4 山东 51,127.2 52,186.0 -0.2 1.9 4.8 5.7 浙江 44,856.9 45,826.0 0.5 2.3 6.0 5.6 河南 39,035.0 39,876.7 -0.3 0.5 5.5 2.0 四川 33,536.2 34,905.0 0.6 2.4 3.8 5.7 福建 30,499.7 31,331.6 0.5 2.4 5.6 5.9 湖南 28,598.4 29,780.6 1.3 2.6 4.2 5.0 湖北 32,969.7 29,779.4 -19.3 -10.4 -1.4 5.9 上海 27,449.6 -2.6 1.1 安徽 26,700.4 27,668.1 0.7 2.5 7.2 5.8 河北 25,254.8 25,804.4 -0.5 1.5 4.6 5.2 北京 25,446.7 25,759.5 -3.2 0.1 -0.1 6.1 陕西 18,556.1 18,681.5 -0.3 1.2 4.5 3.9 江西 17,811.0 18,387.8 0.9 2.5 5.1 5.4 辽宁 17,920.3 17,708.0 -3.9 -1.1 -0.6 4.0 重庆 16,982.4 17,707.1 0.8 2.6 7.4 5.9 云南 16,707.6 17,539.8 0.5 2.7 4.8 6.7 广西 15,278.4 15,999.1 0.8 2.0 4.5 4.2 贵州 12,064.2 12,650.0 1.5 3.2 4.6 6.3 山西 12,249.3 12,499.9 -1.4 1.3 1.5 6.2 内蒙古 12,383.0 12,320.0 -3.8 -1.9 -2.1 1.4 天津 10,146.9 10,095.4 -3.9 0.0 1.1 7.1 新疆 9,782.0 9,819.9 3.3 2.2 6.4 0.2 吉林 8,436.5 8,796.7 -0.4 1.5 5.1 4.7 黑龙江 8,744.8 8,619.7 -4.9 -2.9 -2.0 0.6 甘肃 6,272.1 6,444.3 1.5 2.8 5.9 5.2 海南 3,819.3 3,841.3 -2.6 1.1 -0.9 7.9 宁夏 2,696.7 2,796.0 1.3 2.6 5.0 5.0 青海 2,133.8 2,170.1 1.0 1.2 3.8 1.6 西藏 1,221.4 1308.3 5.1 6.3 8.8 8.5 数据来源:各省统计局公报, CEIC 说明: 各省 GDP当季增速以 2019年为基年,根据 GDP累计增速进行折算,与官方(以2015年为基年)相比可能会有细微误差 5 总第 154 期 民银智库专题报告 整体看,三季度我国大部分省(区、市)经济均有明显复苏,预计四季度我国各地经济将继续从疫情中恢复,服务业与消费将提供主动力 ,西南、中部地区及部分服务业占比较高的沿海地区将有不俗表现。不过也应注意到, 全球疫情的二次爆发增加了我国经济的不确定性, 部分开放程度较高的地区仍面临不小的输入型疫情压力,经济增长或受到偶发性局部疫情的拖累。 ( 二 ) 工业: 生产改善持续加快,供给端修复接近尾声 三季度以来,工业生产持续加快改善, 1-9 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2%,累计增速在 8 月首次转正后再度加快 0.8 个百分点,较二季度加快 2.5 个百分点,但仍低于去年同期 4.4 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除西藏、 新疆、甘肃 、 吉林和山东以外,2020年 三季度 全国 31个省(区、市)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速均显著下滑; 但与 2020 年上半年 相比 ,所有省(区、市)除河南、宁夏两省略有下滑和青海持平以外, 28个省(区、市)工业经济在 三季度均有所回升,且 多数 回升力度 较大 ,有 18 个省(区、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超过全国水平。西藏、甘肃和吉林工业增加值增速在全国排名前 3位,分别达到 7.1%、 6.3%和 6.2%,延续了今年一季度 以来 西北 部省份 包 揽前两名 的格局,主要源于 历史 基数较 低且 受疫情影响较小 ;湖北、 海南 和上海继上半年垫底后继续排名最后 3 位,增速分别为 -1.9%、 -5.5%和 -11.3%。 总体来看,各省工业 复苏 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影响因素,其 2020年三季度增长情况与 GDP 增速表现接近,具体排名变化有以下几点6 总第 154 期 民银智库专题报告 值得关注。 第一,以新疆为代表的中西部 地区工业增加值 持续显著好于全国水平。 2020 年三季度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好于全国水平的前 10 个省(区)中 , 除吉林、江苏、浙江三省 以外 , 其余 7 个省(区、市)西藏 、 甘肃 、 新疆 、重庆 、安徽 、 湖南、四川 均为 中 西部省份 ,增速 均高于 3.2%, 主要源于中西部 地区受疫情 影响较小, 经济 和 生产 秩序 恢复较快。 其中甘肃同比增长 6.3%,连续两个 季度排名全国 第二 位 。 第二,吉林工业增加值增速继续大幅提升, 显著 高于全国 水平 , 录得 6.2%, 分别较去年 同期和 2020 年上半年加快 6.8 和 2.9 个百分点, 比 全国增速显著高 5 个 百分点 ,由 2019 年和 2020 年上半年 的全国第 27 和 4 位继续 升至第 3 位。 这一方面 源于 吉林省加快工业转型升级 成效显著 。吉林先后制定编制出台了环长春四辽吉松工业走廊发展规划,着力构建“一核双廊八通道”产业格局;吉林省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培育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等新动能产业。 另一方面源于 汽车制造业持续显著 回升 , 强劲拉动工业 生产 增长。 前三季度, 吉林省 汽车制造业同比增长 15.5%,增速比上半年大幅提高 6.3 个百分点;中国一汽旗下各品牌共生产整车 263.81 万辆,同比增长 9.5%;销售整车265.67万辆,同比增长 8%。 第三 , 重庆工业生产动能显著增强,大步迈进全国第一梯队,录得 4.4%, 较 2020 年上半年大幅加快 3.4个 百分点, 比 全国增速显著高 3.2个 百分点 ,由 2019年和 2020年上半年 的全国第 15和 13位7 总第 154 期 民银智库专题报告 大幅 升至第 5 位 。作为制造重镇,重庆工业生产动能显著增强 , 一方面得益于汽车、电子和材料产业的拉动效果明显,前三季度分别增长 8.2%、 12.2%和 4.9%。围绕汽车、电子两大核心产业,全市开展汽车促销稳产专项行动,加快林肯、长安 UNI-T 等中高端新车型上市上量,实现量质双升;进一步抢抓笔记本电脑、手机订单,切实抓好用工等要素保障,确保在手订单迅速转化为产量。 另一方面得益于高技术和新兴制造业拉 动明显 ,前三季度全市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 11.3%和 11.0%,较上半年均提高 3.3 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 19.0%和 27.5%。智能手表、 3D 打印设备等电子产品产量同比增长 1.3 倍和 28.4%,集成电路、液晶显示屏等上游高技术产品分别增长 36.9%和 29.6%。 图 1:各省(区、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 Wind资讯,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整理 第四,湖北、海南和上海工业生产连续垫底 。 2020 年三季度湖北、 海南和上海工业增加值增 速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 19.6、 8.8和 9.6个 百分点至 -11.3%、 -5.5%和 -1.9%,拖累经济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25-20-15-10-5051015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2019年三季度 2020上半年2020年三季度 全国增速2020年三季度全国增速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