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2021年投资策略:“双循环”背景下,“创新升级+进口替代”引领医药大时代.pptx
“双循环”背景下,“创新升级+进口替代”引领医药大时代,西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 医药研究团队 2020年11月,医药行业2021年投资策略,核心观点,回顾2020年:医药领跑全行业,医疗器械、CXO、疫苗、药店等表现靓丽。2020年,疫情和流动性两大核心因 素强化医药板块,多数板块迎来戴维斯双击。年初至今申万医药指数上涨48.2%,跑赢沪深300指 数约32.5个百分点行业涨幅排行第四。年初以来,医药子行业保持全线上涨,医疗器械、CXO、 疫苗、药店等涨幅靠前。持仓聚焦医药核心资产,估值中枢上移。从持仓来看,公募和外资抱团医药核心资产,持续强化医药行情,2020年Q2持仓占比一度高达17.2%、4%。申万医药板块中,其中股价翻倍的约为15%(54/352),其中有19只股票跑赢医药指数100pp。从估值来看,医药行业年初估值约为35倍PE,截止10月底提升至47倍,目前(2020年10月底)相对大盘溢价率达到过去十年的中位 数以上。产业、政策、资本助力医药创新大时代。产业供需两端发力,促进规模扩容。人口老龄化和慢病 患病率提升,驱动长期增长;2019年医疗卫生支出GDP占比6.6%,未来有望持续上升;政策方 面三医联动创新加速:医药加快药品审批;医保基金“腾笼换鸟”;医疗方面优化用药结构、鼓 励民营办医。资本变革开通药械创新时代:医药生物企业明显受益科创板,极大丰富融资渠道。,核心观点,展望2021年:医药内循环:创新升级和进口替代是核心主线。创新带来三个升级:产品升级、消费升级、模式升级。产品升级:创新药及产业链,创新疫苗,创新检测创新药&产业链迎来最好的“高光时刻”。在医保“腾笼换鸟”的大背景下,集采降价将成为过评仿 制药的主旋律,注射剂一致性评价已经启动,预计明后年将可能迎来集采,随着 DRGs付费落地,这 将进一步倒逼药企加速转型创新。创新产业链CXO作为卖水人,CXO行业有望持续高景气。创新药及 转型创新:恒瑞医药、长春高新、中国生物制药、君实生物、我武生物、甘李药业、博瑞医药、泽璟 制药、康辰药业、冠昊生物、众生药业、科伦药业、亿帆医药、贝达药业、康弘药业、特宝生物、前 沿生物、丽珠集团、健康元等。产业链CXO:药明康德、药明生物、凯莱英、康龙化成、博腾股份、 昭衍新药、 药石科技、美迪西等;重磅疫苗品种上市驱动行业快速扩容。我国一类苗批签发占比超过60%,提供基础免疫,但利润微薄。二类苗属于自费品种,重磅品种上市将成为行业的核心驱动力。创新疫苗:康泰生物、智飞生物、 华兰生物、康希诺、康华生物、万泰生物、华北制药、沃森生物等;创新检测: 三条 优质赛道,国内企业尽享红利。我国IVD领域维持在15%以上的较高增长,化学发光、分子诊断和POCT增速均在20%以上,三大优质赛道有望成为未来发展机会较大的细分领域。创新 检测:迈瑞医疗、安图生物、新产业、金域医学、华大基因、润达医疗、万孚生物、贝瑞基因、艾德 生物、凯普生物等。,核心观点,消费升级:血制品,医疗服务,消费中药在医保控费大背景下,国内医药消费需求持续升级,疫情后相关需求有望回暖,长期看好血制品(华 兰生物、双林生物、卫光生物、天坛生物、博雅生物等)、医疗服务(通策医疗、美年健康、爱尔眼 科等)、消费中药(片仔癀、云南白药、同仁堂等)。模式升级:零售药店积极布局互联网医疗零售药店(大参林、一心堂、老百姓、益丰药房)和分销商(上海医药、九州通、柳药股份等)积极 探索DTP、O2O等新模式。消费升级和进口替代是医疗器械行业核心逻辑一方面,随着全国卫生投入增长、老龄化加剧、分级诊疗推进,中国器械市场规模空间巨大,另一方 面,当前大部分器械赛道国产化率较低,消费升级&进口替代有望推动国产器械迎来黄金十年。同时,以全国集采和各省试点相结合的耗材带量采购模式有望常态化进行,格局良好、国产化率低的耗材 龙头有望以价换量加速进口替代。建议关注1)集采避风港领域:化学发光(迈瑞医疗、安图生物、 新产业)、消费性器械(欧普康视、伟思医疗、鱼跃医疗);2)创新器械领域:TAVR(佰仁医疗)、外周介入(心脉医疗)、神经介入、电生理等;3)耗材集采品种:如眼科(爱博医疗)、内镜诊 疗(南微医学)、骨科(凯利泰、大博医疗、三友医疗)、肾科(健帆生物、三鑫医疗)、心血管( 乐普医疗、微创医疗)、吻合器(天臣医疗)。,核心观点,医药外循环:疫情相关物资出口、特色原料药、制剂出口分享全球市场海外疫情尚未出现拐点,出口疫情相关物资企业持续受益疫情相关物资个股:华大基因、振德医疗、英科医疗、东方生物。全球特色原料药产能逐渐向亚太地区转移特色原料药:华海药业、普洛药业、仙琚制药、富祥股份。制剂出口分享全球市场制剂出口:海普瑞、健友股份、普利制药等。 2021年组合推荐:稳健组合:药明康德(603259)、迈瑞医疗(300760)、康泰生物(300601) 、通策医疗(600763)、 恒瑞医药(600276)、长春高新(000661)、凯莱英(002821)、大参林(603233)、华兰生物(002007)、健帆生物(300529)。弹性组合: 我武生物( 300357 )、康辰药业(603590 )、美年健康(002044 )、双林生物(000403)、智飞生物(300122)、金域医学(603882)、一心堂(002727)、凯利泰(300326)、康龙化 成(300759) 、药石科技(300725)。科创板组合:博瑞医药(688166)、南微医学(688029)、美迪西(688202)、伟思医疗(688580)、天臣医疗(688013)。风险提示:药品降价预期风险;医改政策执行进度低于预期风险;研发失败的风险。,目录,医药行业2020年前三季度表现回顾,产业、政策、资本助力医药创新大时代,医药全行业2021年投资策略及标的,医药子行业2021年年度投资逻辑,-20.00%,-10.00%,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0,500,1,000,1,500,2,000,2,500,20200102202001072020011020200115202001202020012320200205202002102020021320200218202002212020022620200302202003052020031020200313202003182020032320200326202003312020040320200409202004142020041720200422202004272020043020200508202005132020051820200521202005262020052920200603202006082020061120200616202006192020062420200701202007062020070920200714202007172020072220200727202007302020080420200807202008122020081720200820202008252020082820200902202009072020091020200915202009182020092320200928202010092020101420201019202010222020102720201030,SW医药生物成交金额(亿元),医药生物(申万),沪深300,1 医药行业前三季度表现回顾,1.1 2020年医药行业复盘,春节开盘后,受疫 情影响,大盘和医 药板块指数回调程 度均较大,国内疫情得到较好控制, 行业逐渐复工复产,国内 宽松预期升温,大盘持续 上涨,医药板块在需求提 升带动下,持续上涨,大 幅跑赢沪深300指数,随后宽松预期升 温, 大盘指数反 弹, 医药板块受 疫情带动, 快速 上涨, 大幅跑赢 沪深300指数,国内宽松预期逐步降温, 医药板块整体估值处于历 史较高水平,由于Q3疫 苗相关安全事件报道,板 块明显回调,海外疫情导致外盘 大幅回调,同时叠 加国内企业一季报 预期较差,医药板 块指数回调,1 医药行业前三季度表现回顾,疫情和流动性是影响2020年医药板块走势节奏 的两个核心因素。目前来看全球新冠累计确诊增速1%,疫情拐点 仍然没有到来。流动性与股市估值的相关性:M2同比增速从3 月开始从8.4% 上升至10.4% , 流动性和沪深300市盈率(TTM)相关性较强。,2011年8月-2020年10月M2同比增速(%)与沪深300市盈率(TTM)相关性,8.4,10.4,151311975,17,19,17151311975,2011-082011-112012-022012-052012-082012-112013-022013-052013-082013-112014-022014-052014-082014-112015-022015-052015-082015-112016-022016-052016-082016-112017-022017-052017-082017-112018-022018-052018-082018-112019-022019-052019-082019-112020-022020-052020-08,M2:同比(%),沪深300市盈率,2020年, 疫情和流动性两大核心因素强化医药板块,多数板块迎来戴维斯双击,0%,1%,2%,3%,0,1,000,2,000,3,000,4,000,全球累计确诊人数(万人)5,0004%,4/18,5/186/187/18,8/18,9/18,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人数(万人),10/18确诊增速,1 医药行业前三季度表现回顾,1.1.1 国内疫情防控有效 下半年偶有情绪催化,100,00090,00080,00070,00060,00050,00040,00030,00020,00010,0000,全国:确诊病例:新冠肺炎:累计值,国内新冠确诊累计人数,国内新冠现有确诊新增人数,我国新冠疫情防控较早,力度较强,全行 业经济活动基本在4月得以逐渐恢复5月开始国内新增确诊人数下降,6月和8月 有局部省份北京、新疆突发情况,在强力 的防控下很快得到控制,当前国内现有确 诊人数约为300人。,-40%,-20%,0%,20%,40%,60%,80%,2,0001,8001,6001,4001,2001,0008006004002000,4/14/114/21,5/15/115/215/316/106/206/307/107/20,7/30,8/98/198/29,9/89/189/2810/8 10/18 10/28,全国现有确诊,现有确诊增速,1 医药行业前三季度表现回顾,全球每周新增确诊人数,全球每周新增确诊人数(分地区),0%,20%,40%,60%,80%,100%,4/1,5/1,6/1,10/1,7/18/19/1亚洲美洲欧洲非洲其他,每周新增确诊人数呈现再次增长。整体看,目 前欧洲已经成为海外新冠疫情二次爆发的核心,一方面国家新冠确诊人数增速较快,同时累 计确诊人数基数相对较大,疫情仍比较严重。10月欧洲占到新增确诊人数的比例上升约占比40%。我们统计截至2020年10月30日,过去一个月全 球增速前十的国家分别为突尼斯、荷兰、比利 时、尼泊尔、立陶宛、法国、马来西亚、英国、摩洛哥、奥地利,其中有欧洲国家有6个。,1.1.2 海外疫情拐点尚未出现,10月欧洲复燃,0,100,200,300,400,全球每周新增确诊人数 2020年5月以来欧洲地区确诊人数及增速,4%3%3%2%2%1%1%0%,0,1,000900800700600500400300200100,2020-05-24,2020-08-24,2020-06-242020-07-24欧洲累计确诊人数(万人),2020-09-242020-10-24欧洲累计确诊增速,1 医药行业前三季度表现回顾,CELLRANGE,CELLRANGE,CELLRANGE,CELLRANGE,CELLRANGE,CELLRANGE,CELLRANGE,CELLRANGE,CELLRANGE,30%10%,50%,70%,90%,110%,130%,150%,-10% 0,10,20,30,40,50,60,70,80,90100确诊人数(万人),疫情 海外疫情拐点尚未出现,10月欧洲复燃法国、英国、荷兰、比利时等欧洲国家更加严重,累计确诊人数较多,截至2020年10月18日分 别为89.7万人、72.5万人、23.4万人、21.3万人。全球过去一个月确诊增速前十国家(2020.10.19日更新)过去一月确诊增速,1 医药行业前三季度表现回顾,2020年, 疫情和流动性两大核心因素强化医药板块,多数板块迎来戴维斯双击1.2 复盘2020医药领跑全行业,年初至今上涨48.2%,跑赢沪深300指数约32.5个百分点,行业涨幅排行第四,疫 情和流动性两大核心因素强化医药板块,多数子板块迎来戴维斯双击,医疗器械、CXO、疫苗、药 店等涨幅靠前。1)从涨跌幅来看全行业:年初至今申万医药指数上涨48.2%,跑赢沪深300指数约32.5个百分点,在年初 以来行业涨幅排行第四。各医药子行业保持全线上涨。子行业:医疗器械在疫情推动下业绩高速增长,中长期受益于消费升级和进口替代,成 为2020年至今涨幅最大的板块,上涨+87% ;药店板块四家连锁龙头业绩表现亮眼,行 业集中度提高逻辑得到强化,上涨80%;CXO、专科医院在疫情考验下体现出较强韧性,医疗服务上涨70.2%;新冠疫苗等推动生物制品板块涨幅居前,上涨+70%。个股:其中股价翻倍的约为15%(54/352),其中有19只股票跑赢医药指数100pp。2)从持仓来看,公募和外资抱团医药核心资产,持续强化医药行情,2020年Q2持仓占比一度高 达17.2%、4%。3)从估值来看,医药行业年初估值约为35倍PE,截止10月底提升至47倍,目前(2020年10月 底)相对大盘溢价率达到过去十年的中位数以上。,1 医药行业前三季度表现回顾,年初以来全行业行情,年初以来医药子行业行情,1.2.1 2020年医药行业复盘:从涨跌幅排名来看2020年初以来,申万医药指数上涨48.2%,跑赢沪深300指数约34个百分点,行业涨幅排行第 四。年初以来,医药子行业保持全线上涨,医疗器械、药店、医疗服务、生物制品、化学原料药等 涨幅靠前,分别为94%、93%、76.4%、72.4%;医药流通涨幅最小(9%)。,注:药店板块为四家药店单独以加权市值法计算;医药流通为2020年10月29日申万医药商业板块剔除药店后加权市值得到,47.76%,14.62%,-20%,0%,20%,40%,60%,80%,300,电 食 休 医 汽 国 电 化 机 建 传 轻 家 计 沪 农 综 商 有 非 纺 公 建 通 钢 交 银 房 采 气 品 闲 药 车 防 子 工 械 筑 媒 工 用 算 深 林 合 业 色 银 织 用 筑 信 铁 通 行 地 掘 设 饮 服 生军设 材制 电 机牧贸 金 金 服 事 装运产 备 料 务 物工备 料造 器渔易 属 融 装 业 饰输,93.2%,76.4%,72.4%,52.8%,24.1%,19.3%,9%,100%94.1%90%80%70%60%50%40%30%20%10%0%,医 疗 器 械( 申 万),药 店,生 物 制 品( 申 万),(,医 疗 服 务申 万,),化 学 原 料 药申 万,(),(,化 学 制 剂申 万,),(,中 药申 万,),医 药 流 通,1 医药行业前三季度表现回顾,最近一年医药指数相对沪深300走势,最近一年医药子行业相对沪深300走势,1.2.1 2020年医药行业复盘:从涨跌幅走势来看纵向比较医药行业行情走势,于2020年初疫情开始与大盘拉开并保持超额收益,年初以来累 计涨幅约为48.2%,跑赢大盘32.5个百分点。分子行业来看,医疗器械自从年初以来就是累计收益率最高的子行业;7月开始受到疫情催化影响,生物制品尤其是疫苗板块带动行业走出独立行情;10月开始医疗服务相对收益更高。,-20%,0%-10%,10%,20%,30%,40%,50%,60%,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医药生物(申万),沪深300,0%,20%,40%,60%,80%,100%,120%,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医疗器械,生物制品,化学原料药,医疗服务,化学制剂,医药商业,中药,1 医药行业前三季度表现回顾,年初以来个股涨跌幅区间数量,年初以来个股复盘,年初以来医药个股涨跌幅排名,截止2020年10月28号,2020年医药指数大涨接近50个百分点,翻倍的个股数量较多,共有55家,占比约为16%(共352家)。跑赢医药指数超过100pp的有21家,除了 新股上市和次新股公司,还有疫情导致业务 需求大涨的如英科医疗(手套)、达安基金(检测),也有受业绩驱动的如博腾股份。,1.2.1 2020年医药行业复盘:从个股涨跌幅来看,1600%1400%1200%1000%800%600%400%200%0%-200%,ST,万 英 振 康 博 硕 正 西 新 达 微 启 特 汉 安 方 南 中 亚 泰 科 德 华 晖 世 川 藏 产 安 芯 迪 冠 一 森 必 盛 新 关 太 生 医 医 生 创 生 股 药 业 基 生 古 福 药 制 平 制 制 村 药 物 疗 疗 物 新 物 份 业 因 物 汉 业 药 药 药 业,55,59,44,108,86,21,33,15,45,238,60%50%40%30%20%10%0%,70%,80%,0,50,100,150,200,250,超过100%,50%100%,下滑,30%50%0%30%年初以来绝对涨幅,1 医药行业前三季度表现回顾,公募基金A股重仓医药占比概况,2020年医药行业复盘:从公募基金持仓来看20Q2医药总持仓持续提升,正反馈医药行情: 全部公募基金占比17.23%,环比上升2.19pp; 剔 除 主 动 医 药 基 金 占 比 13.74% , 环比上升 1.35pp;再剔除指数基金占比14.23%,环比上升0.70pp;20Q3医药持仓占比有所下降,高于中位数:全 部公募基金占比17.23%,环比上升2.19pp;剔 除主动医药基金占比13.74%,环比上升1.35pp; 再剔除指数基金占比14.23%,环比上升0.70pp;,12.80%,9.86%9.62%,0%,5%,10%,15%,20%,25%,全部公募基金扣除主动医药基金及指数基金,扣除主动医药基金申万医药股总市值占比,20Q3公募基金持仓占比前十,1 医药行业前三季度表现回顾,20Q3持仓市值前20,20Q3持仓基金数量前20,1 医药行业前三季度表现回顾,1 医药行业前三季度表现回顾,2014年末以来北向资金月度累计净买入,2014年末以来南向资金月度累计净买入,2020年北向资金在医药板块占比(总市值),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6,00014,000,14-1115-0215-0515-0815-1116-0216-0516-0816-1117-0217-0517-0817-1118-0218-0518-0818-1119-0219-0519-0819-1120-0220-0520-08,沪市港股通(亿元,人民币),深市港股通(亿元,人民币),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4-1115-0215-0515-0815-1116-0216-0516-0816-1117-0217-0517-0817-1118-0218-0518-0818-1119-0219-0519-0819-1120-0220-0520-08,沪股通(亿元,人民币),深股通(亿元,人民币),1.2.2 2020年医药行业复盘:从北向资金持仓来看北上资金增持医药板块,2020年北上资金在医 药板块的占比整体上升,从年初3.5%持续上升 到四月最高3.96%。2020年3月国内疫情爆发,恐慌情绪下单月北 向净流出-679亿元,创下2014年以来单月净买 入新低,4月开始连续三个月净流入。从8月开 始北向资金缓流出。南向资金从年初以来一直保持正流入。,3.50%,3.96%,3.57%,2.0%,2.5%,3.0%,3.5%,4.0%,4.5%,2018-10-312018-11-302018-12-312019-01-312019-02-282019-03-312019-04-302019-05-312019-06-302019-07-312019-08-312019-09-302019-10-312019-11-302019-12-312020-01-312020-02-292020-03-312020-04-302020-05-312020-06-302020-07-312020-08-312020-09-30,Wind医疗保健,1 医药行业前三季度表现回顾,1.2.2 2020年医药行业复盘:从陆股通持仓来看医药陆股通持仓占比前五分别为:益丰药房、恒瑞医药、生物股份、金域医学、老百姓;医药陆股通持仓占比增加前五分别为:金域医学、老百姓、生物股份、山东药玻、健康元;医药陆股通持仓占比减少前五分别为:康缘药业、大参林、羚锐制药、益丰药房、安图生物。注:2020年初至2020年10月底。,1 医药行业前三季度表现回顾,1 医药行业前三季度表现回顾,过去十年医药行业估值水平PE(TTM整体法剔除负值),过去十年医药行业溢价率(TTM整体法剔除负值),1.2.3 2020年医药行业复盘:从估值来看纵向看:当前医药行业PE(TTM)为47.3倍。溢价率看:当前医药行业相对于全部A股估值溢价率为156%,相对于扣除银行以外所有A股溢价 率为81%,相对沪深300指数溢价率为234%,年初以来溢价率上升到7月达到最高,随后进入调 整,目前医药行业溢价率水平处于过去十年中位数水平以上。,47.32,7065605550454035302520,10-10,11-10 12-10 13-10 14-10 15-10 16-10 17-10 18-10 19-10 20-10,SW医药生物,50分位线,0%,50%,100%,150%,200%,250%,300%,350%,400%,10-09,11-09 12-09 13-09 14-09 15-09 16-09 17-09 18-09 19-09 20-09,全部A股,全部A股(非银行),沪深300,申万医药子行业市盈率(TTM整体法剔除负值),过去2年医药子行业溢价率(TTM整体法剔除负值),1 医药行业前三季度表现回顾,2020年医药行业复盘:从子行业估值走势来看医药子行业市盈率横向看:医疗服务(151倍)和生物制品(68倍)最高,化学原料药(38倍) 和医药商业(19倍)最低。纵向来看子行业的估值,医疗服务和生物制品已经恢复至2020年年中水平。,-10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医疗服务,医疗器械 化学制剂,生物制品 医药商业,化学原料药 中药,6040200,80,100,120,140,160,180,200,19-10 19-11 19-12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医疗器械 化学制剂,生物制品 医药商业,化学原料药医疗服务 中药,1 医药行业前三季度表现回顾,1.2.3 2020年医药行业复盘:从医药相对其他行业估值来看年初以来表现较好、涨幅前五的行业分别为电气设备、休闲服务、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国防 军工。今年表现较好的5个行业,纵观他们过去十年的估值水平可以发现,医药行业整体估值水平较 为稳定,2020年受疫情和流动性叠加影响,估值出现一个较高的区间,我们认为长期来看,医 药行业的估值仍然是成长+消费的双重属性。年初以来涨幅前五行业过去一年涨跌幅前五行业十年估值水平变化,0,50,100,150,200,250,10-10,11-10 12-10 13-10 14-10 15-10 16-10 17-10 18-10 19-10,食品饮料,国防军工,休闲服务,医药生物,-100%,-50%,0%,50%,100%,150%,200%,250%,300%,350%,10-09,11-09 12-09 13-09 14-09 15-09 16-09 17-09 18-09 19-09 20-09,电气设备,食品饮料,国防军工,休闲服务,医药生物,电气设备,目录,医药行业2020年前三季度表现回顾,医药全行业2021年医药投资策略及标的,医药子行业2021年年度投资逻辑,产业变革:行业需求持续增长,产业创新促进规模扩容政策变革:三医联动,创新加速资本变革:科创板开通药械创新时代,产业、政策、资本助力医药创新大时代,2 产业、政策、资本助力医药创新大时代,2.1 产业变革:行业需求持续增长,产业创新促进规模扩容需求端:受人口老龄化和慢病患病率提升持续增长。产业人口老龄化和慢病患病率提升是驱动我国医药行业 长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预计2027年,我国将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达到30%以上。供给端:医药地位提升,医疗卫生支出有望加大。我国医疗支出在GDP中占比持续提升,2003年为4.85%,2019年已经达到6.6%,预计未来仍将进一步提升。创新促进行业扩容:2015年深化医疗行业改革以来,我国新药IND和NDA数量有明显提升,新药进入市场 加速,同时企业进行新药研发的积极性大幅提高。中国创新药已逐渐进入license out新阶段,未来创新将成 为推动我国医药行业增长的主力。2.2 政策变革:三医联动,创新加速医药(械)、医保、医疗,三位一体,通过政策的环环相扣,共同达到提高国内药品质量、优化用药结构、 节省医保费用的目的。分别来看,医药(械)的政策变革集中于通过集采压缩仿制药/医疗器械市场,创新审评加速新产品上市; 医保的政策变革集中于“腾笼换鸟”,促进创新产品扩容;医疗的政策变革集中于推进优化用药结构,鼓励 民营开放办医等方面。2.3 资本变革:科创板开通药械创新时代医药行业是科创板上市数量最多行业之一,科创板的推出极大丰富了医药生物企业的融资渠道,为需要大量 前期资金投入的创新型药械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目前科创板上市的公司中,创新药企业和创新医疗器械企业占比超过50%,医药行业创新明显受益于科创板 的推出。,2.1 产业变革:行业需求持续增长,产业创新促进规模扩容,需求端:受人口老龄化和慢病患病率提升持续增长人口老龄化和慢病患病率提升是我国医药行业长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我国已经开启老龄化社会, 预计2027年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达到30%以上。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及伴随生活方式的改变, 肿瘤、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神经系统用药、慢性肾病等慢性发病率明显提高,预计病人基数在 一个很长的周期里都将呈现稳步增加的趋势。供给端:医药地位提升,医疗卫生支出有望加大我国医疗支出在GDP中占比持续提升,2003年为4.9%,2019年已经达到6.6%,预计未来仍将进 一步提升。发达国家目前的比重在13%左右,发展中国家约6%,中国目前仅占比6.6%,相比之下 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截至2020年1-8月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5万亿元,同比+0.1%,略有增长;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140 亿元,同比增加7.4%,增幅持续扩大。我们预计全年行业增速有望能达到5%左右。创新促进行业扩容2015年深化医疗行业改革以来,我国新药IND和NDA数量有明显提升,新药进入市场加速,同时 企业进行新药研发的积极性大幅提高。中国创新药已逐渐进入license out新阶段,未来,创新将成 为推动我国医药行业增长的主力。,我国历年65岁以上人口总数,我国历年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2.1 产业变革:行业需求持续增长,产业创新促进规模扩容,2.1.1 需求端:受人口老龄化和慢病患病率提升持续增长按照联合国标准,一个地区 65 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超过 7%,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统计局公布数据,中国自 2000 年开始就进入老龄化社会,2019年 65 岁以上老年人占总数 达到1.8亿,总人口比重达 12.6%,处于加速上升趋势。随着中国未来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国内医 疗服务需求将快速释放,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2.1 产业变革:行业需求持续增长,产业创新促进规模扩容,2.1.1 需求端:受人口老龄化和慢病患病率提升持续增长上海老龄化率在国内主要城市(北上广深)中老龄化程度是最高的,与国际上大城市相比,也处 于较高水平,北京、广州和深圳的老龄化率相对较低。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所需时间也远远短于其他国家,预计2027年,我国将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 及以上人口占比将达到30%以上。全球重要城市老龄化率对比进入老龄化社会所需时间,2.1 产业变革:行业需求持续增长,产业创新促进规模扩容,2.1.1 需求端:受人口老龄化和慢病患病率提升持续增长 近10 年来,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及伴随生活方式的改变,肿瘤、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神经系 统用药、慢性肾病等慢性发病率明显提高,2003-2013 年,我国居民不同年龄段的慢性病患病率 持续提升,加之人口的老龄化,总人群的慢病患病率增加了1 倍。 我国的疾病谱变迁的路径非常清晰,感染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有望缓步下降,而恶性 肿瘤、糖尿病、慢性肾病、老年神经系统疾病、精神障碍等慢性疾病的患病率将持续爆发,病人 基数在一个很长的周期里都将呈现稳步增加的趋势。我国慢性病发病率持续提升(人/百万人)我国慢性病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快速提高(人/百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