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互联网产业需求分析报告.pdf
产业互联网产业需求分析报告 产业互联网产品创新中心 世界经济走势 工业领域追上 工业领域追上 &数码电子王者 信息时代王者,全球创新引擎 互联网时代落伍 工业王者 ICT时代落伍 &工业品牌依然高端 跟随者 &世界工厂,飞速发展 互联网 + 世界经济格局:美欧中 竞争焦点在 新供给 新供给的核心是 技术创新 ,包括各领域的技术创新和 ICT融合 通过“互联网 +”寻求突破是中国必然的战略选择 1980 1990 2010 1940 产业互联网崛起 消费互联网 产业互联网 特征 个人虚拟化 企业虚拟化 商业模式 眼球经济 眼球经济 +价值经济 目的 提升消费者体验 提升企业和行业的运营效率,发掘新的商业机会 衣、食、住、行、娱乐、购物等这些消费本身也是产业,消费互联网的巨头也会参与到传统行业 消费互联网 产业 互联网 从 以 互联网为代表的虚拟领域的发展角度来看,消费互联网 市场趋于稳定 ,而 对 实体资源具有充分把控能力的各类传统和新型企业开始尝试与互联网融合,创造全新的运营模式和经济价值,推动互联网行业迈向产业互联网时代 联系 区别 两者关系 军事及科教网 消费互联网 产业互联网 500亿连接 1600万网民 32亿网民 ? 1969 1995 2015 工业 4.0和工业互联网 优势 :硬件技术,制造强国、自动化、工业软件 战略 :关注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虚拟化,打造智能工厂 Platform4.0 工业互联网 IIC联盟 成立 : 2013年,德国政府提出工业 4.0概念,旨在通过将信息通信技术和物理系统结合,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推进制造企业的智能化转型 优势 :信息技术、软件、互联网 战略 :注重设备互联和数据分析,关注点偏重大数据和云计算 成立 : 美国通用电气、 IBM、 AT&T和思科等公司联合发起工业互联网联盟,希望用互联网激活传统工业,保持制造业的长期竞争力。 特征 :强调“硬”实力 特征 :强调“软”实力 新供给经济学下的“互联网 +”战略 一带一路:产能 AIIB:资本 人民币互换:投资 自贸区:消费 专业技术创新 数字化创新 互联网 + 中国制造 2025 物联网 承载网络 大数据 /云 /智能 产业应用 4个新供给 2个创新 2个龙头 4个基础 中国部分专业领域达到世界水平 高铁 核电 新材料 生物医药 装备 其他 专业化创新 预计到 2025年互联网对中国影响 数字 化创新 对 GDP增长贡献 7%-22% 对劳动生产力提高贡献 22% 每年可节约医疗支出 6100亿元 创新产生新供给 聚焦 ICT基础设施 一带一路线路图 “互联网 +”与“中国制造 2025”支撑中国经济转型 制造业是实施“互联网 +” 行动的 主战场 -国务院 28号文件 数字化基础设施的普及是“互联网 +”战略成功的前提和关键 中国制造 2025 2015.5.19,中国国务院印发 中国制造 2025 ,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确定智能制造为未来制造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2015.7.1,国务院 发布 “关于 积极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 ”,坚持 开放共享、融合创新、变革转型、引领跨越、安全有序 等基本原则,明确 2018年和 2025年发展目标,并且确定 11个具体行动计划 产业 架构 DCI IDC IDC IP TE IP IDC SDN Controller 公有 云 合作伙伴公有云 企业总部 私有云 企业 分支 产业互联网应用 制造 政府 金融 教育 医疗 终端及物联网接入 能力开放 IOT 大数据 安全 网络能力 云网协同 泛 在连接 弹性承载 面向产业的 ICT融合 产业互联网领域不会有垄断者,垂直行业的发展须由行业自身主导,外部力量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云服务、大数据分析以及承载网络是产业互联网的基础 设施 云服务的日益普及,使得企业建设成本和运维成本大幅降低,业务部署的灵活性大幅 提高 大数据分析是众多领域企业转型不可或缺的元素,企业决策、精细化 管理等 需要大数据分析的有力 支撑 承载网络是产业互联网发展的基础,新的网络提供了企业公有云和私有云的互联,海量智能终端的接入、快速的业务响应以及专业的安全保障。 产业逐渐实现跨界融合 , 竞争关系向合作 关系演进, 需要多方 参与,共同 搭建生态环境 吸引互联网使用者的创新业务,开拓互联网新领域 首家实现云计算商业化的公司 2006年亚马逊推出 EC2(弹性计算云)和 S3(简单存储服务),云计算由少数人具有的能力,变为吸引中小企业购买的在线服务 人工智能( AI),可被用于机器深度学习 开 源,开放尖端计算能力、算法和模型,吸引开发者加入 计算机将学会思考 标志: Google搜索 成熟: amazon 未来:智能服务 2000 2006 2016 云计算的演进 公有云业务份额处于绝对 优势 在全球 19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 100多万活跃用户 每年保持 25%-40%的增长,利用规模、创新以及成本效率优势,建立盈利模式 包括 Netflix、 intuit、 Juniper在内的 24家大型企业决定关闭数据中心,使用 AWS 抓住云计算契机 规模 优势 扩张速度 运营效率 产品组合 盈利模式 收入和利润双高 连续 14个季度营收下滑 股价跌至五年新低 宣布组织架构调整,形成全球行业事业集团、整合认知解决方案及云计算集团等部门 将转型成为认知解决方案和云平台公司 基于人工智能,推出大数据时代的自动化认知咨询服务 转型认知计算 2016.5月, IBM研发的首位人工智能律师 ROSS将就职 于纽约 Baker&Hostetler律师事务所,帮助处理公司破产等事务 深度学习 +分布式计算 兼具 IBM模式和Amazon模式的优点 强调分布式存储和运算、机器学习等 主 流云服务商策略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