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冠肺炎报刊舆情分析报告.docx
2020新冠肺炎报刊舆情分析报告目 录 一、量化指标分析 . 4 1. 新冠肺炎报道数量变化 . 4 2. 报道阶段节点 1:确认 “ 新冠肺炎人传 人 ” . 5 3. 报道阶段节点 2:全国陆续返岗复工 . 5 二、热点事件 . 7 1. 热点: “ 人传人 ” . 7 2. 热点: “ 可防可控 ” . 7 3. 热点: “ 谣言 ” 和 “ 李文亮 ” . 8 4. 热点:治疗药物 . 8 5. 热点:援助武汉 . 8 6. 热点:重要文章转载 . 9 三、舆情变化 . 11 1. 舆情正负向分析 . 11 2. 医务人员报道分析 . 13 3. 核心词分析 . 14 四、总结 . 18 报刊中新冠肺炎报道数量呈现阶段性变化,具有明显的事件驱动 特征。从早期每刊日均报道数来看,多数报刊对新冠肺炎的重视程度不足,湖北省当地报刊也缺乏足够的报道。如图所示,在统计的报刊中, 1 月 20 日前每刊日均报道篇数不足 1 篇。 正文 一、量化指标分析 本研究汇集报刊的电子版本 ( 2020 年 1 月 1 日 -2 月 14 日 ) ,涵 盖国家、省级和地市级报纸 706 份,涉及新冠肺炎的相关报道 161223 篇。利用文本分析工具,对其标题、内容的关键词和情绪特征进行分析,建立本报告所需的数据库。 1. 新冠肺炎报道数量变化 图 1. 新冠肺炎报道数(每刊日均) 从 1 月 21 日起,新冠肺炎报道数逐步提升,重视程度大幅提升。 2 月中旬每家报刊日均报道数近 25 篇,新冠肺炎内容占据了主要内容版面。 2. 报道阶段节点 1:确认 “ 新冠肺炎人传人 ” 图 2. 新冠肺炎报道总量( 1 月) 在整个 1 月份,新冠肺炎报道总量有明显阶段性变化。 1 月 1 日 - 20 日,以散在报道为主,部分报道以 “ 辟谣 ”“ 传染性低 ” 为主要内 容,明显低估其潜在危害。 1 月 20 日确认 “ 新冠肺炎人传人 ” 之后, 报道量激增,新冠肺炎的真实危险性浮出水面。其后受春节假期的影 响,新冠肺炎报道量下降,在 1 月 27 日 (农历正月初三)随疫情扩散后,相关报道再度升温。 3. 报道阶段节点 2:全国陆续返岗复工 进入 2 月份,新冠肺炎报道数量级再度提升。在 2 月 10 号全国复工日后骤升,各地为返岗复工所做准备的报道明显增加,各大报刊中新冠肺炎相关的内容占据主要版面。 报刊中新冠肺炎报道数量与疫情发展情况相关,其发布受到热点驱动。但限于传统报刊审校印刷过程限制,常不能及时跟进最新信息。报刊电子化,为实现及时报道提供了有效手段。 图 3. 新冠肺炎报道总量( 2 月) 图 4. 新冠肺炎通报情况 二、热点事件 报刊相比于自媒体更加严肃、连续,其内容能较准确地反映关键事件内容。通过对防疫中热点事件的汇总,可以为反思和完善防疫举措提供参考。 1. 热点: “ 人传人 ” 新冠肺炎能否 “ 人传人 ” 是决定其传染性的关键因素,对防疫政策和举措级别有直接影响。 表 1. “人传人”报道阶段划分 日期 篇数 基本表述 1.01-1.14 84 新冠肺炎尚无 “ 人传人 ” 证据 1.15-1.20 6 新冠肺炎不能排除有限 “ 人传人 ” 的可能 1.21-2.14 272 新冠肺炎确认 “ 人传人 ” 多数纸质媒体在初期报道中较为谨慎,直接援引了专家说法,但没有继续深入咨询相关内容。个别报刊直接将 “ 新冠肺炎尚无人传人的证据 ” 说法绝对化,称 “ 新冠肺炎不会人传人 ” ,专业水平方面存在严重不足。 2. 热点: “ 可防可控 ” 该说法在 1 月 20-23 日每天有 30 篇报道,从 24 日起下降到个位数。在宣布新冠肺炎 “ 人传人 ” 之后,报刊作为主流媒体,要给人民群众以信心,避免社会发生恐慌。在之后 “ 可防可控 ” 的说法提及频率降低,尽快提高干部群众的防疫警惕性成为重点。 报刊中关于有效药物的报道较为常见,中西药物均有涉及。相比 于自媒体,报刊对药物的报道评价较为客观,尽量避免了 “ 神药 ” “ 特效药 ” 的描述,而辟谣无效药物的报道内容数量超过 20 篇。报刊在医药内容的报道上(除广告外 ) ,普遍采取了谨慎的态度。 表 2. 典型治疗药物报道 5. 热点:援助武汉 3. 热点: “ 谣言 ” 和 “ 李文亮 ” 1 月 1 日 -2 月 14 日期间,共有 408 篇关于谣言和处理情况的报道。在疫情期间遏制谣言传播,报刊总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 月 2 日,有 15 篇 “8 人散布武汉肺炎不实消息被依法处理 ” 的报道,成为后续李文亮医生事件的铺垫。从 2 月 3 日关于李文亮 医生住院的报道出现,到 2 月 7 日李文亮医生病逝,此事件的报道 达到 222 篇。报刊做了报道和深入的反思,尤其是 2 月 8 日人民日报就调查李文亮相关事宜做了高规格报道。 4. 热点:治疗药物 典型药物名称 报道数量 备注 试验药品 1 133 以美国患者治愈为起点 试验药品 2 5 临床试验中提及 某中药口服液 111 以 “ 抢购风潮 ” 等负面新闻为主 试验药品 3 13 临床试验中提及 试验药品 4 18 以李兰娟院士的报道为起点 从 1 月 24 日起,援助武汉报道达到 1824 篇。相关内容,从人 6. 热点:重要文章转载 主流报刊在防疫过程中,还承载着舆论喉舌的作用。重要政 策、指示和新闻内容也会逐级转载,为其传递到第一线提供重要保障。主要转载内容均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国家媒体。 在肺炎防治内容中,转载数最多列表如下: 表 4. 报刊重要转载文章数量统计 员、物资、道路协调等方面进行了正面报道,其中报道篇数较多的省(区、市)为: 表 3. 各省(区、市)援助武汉相关报道 省(区、市) 报道篇数 广东省 175 北京市 163 四川省 112 山东省 110 河南省 92 河北省 80 内蒙古 79 上海市 79 山西省 65 江苏省 64 湖南省 64 序 号 文章标题 转载数 刊发日期 1 研究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254 2 月 4 日 2 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研究加强防控工作 249 2 月 13 日 3 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 为疫情防控提供 有力法治保障 200 2 月 5 日 4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169 1 月 27 日 5 研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115 1 月 23 日 6 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 112 2 月 13 日 7 习近平会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 103 1 月 29 日 8 武汉胜则湖北胜 湖北胜则全国胜 102 2 月 12 日 9 疫情存在扩散风险 防控措施全面升级 99 1 月 23 日 1 0 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 署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96 1 月 28 日 和地方限制性举措等。 典型的分类示例: 表 4. 舆情分类示例和内涵 * 注: 该分类方法通过系统自动进行。经过对 200 例随机抽样文章进行人工 判读,正向分类符合比例超过 90 。 三、舆情变化 1. 舆情正负向分析 本部分对报刊中的关键词、表述方式等进行舆情分析,单篇报道均按照 “ 正向 ”“ 负向 ” 和 “ 中性 ” 的分类进行划分。疫情报道中 的正向报道特征,倾向于突出主观能动性,宣传抗疫事迹;而负向报道特征,则重点在于突出疫情带来的各项危害、病例数增加趋势 情绪分类 典型标题 内涵 正向 部门协同作战,筑牢生命防线“ 疫情不退,我们不归 ” 我市又有两名新冠肺炎患者出院 正向关键词匹配 正面报道特征促进性 负向 广东:推迟企业复工和学校开学 德国等国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全省小区即日起封闭管理 负向关键词匹配 负面报道特征限制性 中性 消息速递 病例还会不会大规模增加 无倾向消息 不能自动判断归类 从 1 月 1 日起,报刊中肺炎相关报道从初期的负向为主转向当前的正向为主。这一舆情转变,体现在: 更多的正面抗疫事迹和举措的报道; 对防疫中干部群众更加细化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