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研究系列之14:深圳如何建设先行示范区.pdf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ykzq 1 / 28 证 券 研 究报告 | 宏观研究 宏观研究 深圳 如 何 建 设 先行 示 范区 粤 港澳 大湾区研究系列之 14 2020 年 03 月 31 日 投资要点 分 析 师 :李 奇霖 执业编号:S0300517030002 电话:010-66235770 邮箱:liqilinykzq 分 析 师 :张 德礼 执业编号:S0300518110001 电话:010-66235780 邮箱:zhangdeliykzq 近期报告 全年经济数据的“单针底” 2020-03-16 粤港澳大湾区何以成为中国经济的增长 极 粤港澳大湾区研究 系列之 12 2020-03-18 江浙地区的小微金融给我们什么启示 2020-03-20 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如何转型升级 粤港澳大湾区研究系列之 13 2020-03-25 赤 字 、 特 别 国 债 与 消 费 驱 动 2020-03-27 深圳如何 建设先行示范区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 排头兵” 和“ 试验田 ” , 在短短 40 余年的时间里 实现 了 经济 腾飞 , 目前 已成 为 GDP 规模排名全国第三的国际化 大 都市 。 但 在经历了 翻天覆地的变化后,行至今日, 深圳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 深圳具备诸多优势 ,已 形成 了立 体化 、 现代 化 的 城市交通 体系,并通过 制度创新形成了良好的营 商环境,产业布 局较为合理,科技 创新实力突出 , 为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 但挑战同样严峻 ,中 美 贸易 摩擦 对深 圳 经济 造成了 严重 的 外部冲击,土 地约束、高房价等问题 对 实体经济 也产 生 了明 显 的挤出效应 。与此同时 ,尽 管深圳的研发强度高,但 基础研究和原始创 新能力也 存在较大短板 。 基于深圳当前的发展优 势和 所面临 的问 题, 同时 结合 粤港 澳大 湾区 发 展规划纲要和关于支 持深圳建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先行 示范区的意见 等 相关规划,我们对深圳 进一步 发展 有以下 建议 : 第一,加快构建现代产 业体系。继续巩 固高端制造业优 势,加快发展战 略性新兴产业,同时深入打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金融业态 等。 第二,提高原始创新能 力。引导企业加大 基础 研究 投入 ,增 强高 校基 础 研究实力,布局更多科学大装置,加强与香港、广州 等地的 创新合作等。 第三,注重引入高端人才,并且不仅 要“ 引人 ” ,还 要“ 用人 、留 人” 。 第 四,打造一流营商环 境。政府应当优 化管理和服务, 同时扮演好监管 者角色,努力促进市场规则与国际标准接轨。 第五,加强与香港的协 同。促进通关便 利化,优化相关 制度衔接,实现 创新资源对接,推动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等。 风险提示:政策力度不及预期 宏观研究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ykzq 2 / 28 目 录 一、深圳经济与产业的发展历史和现况 . 4 (一)1978-1990 :三来一补. 4 (二)1990-2006 :深圳制造. 5 (三)2006-2018 :自主创新. 6 (四)2018 至今:机遇与挑战并存 . 7 二、深圳发展的现有优势 . 8 (一)区位独特,交通便利 . 8 (二)体制创新,营商环境好 . 10 (三)产业布局较为合理 . 12 (四)科技创新实力突出 . 14 三、深圳进一步发展面临的问题 . 16 (一)中美贸易摩擦冲击较大 . 16 (二)企业迁出趋势明显 . 18 (三)原始创新能力不足 . 20 四、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政策建议 . 22 (一)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 22 (二)提高原始创新能力 . 24 (三)注重引入高端人才 . 25 (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 25 (五)加强与香港的协同 . 25 图表目录 图表 1 : 1990 年深圳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产值占比接近 45% . 5 图表 2 : 深圳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战略主要是自主创新主导战略 . 6 图表 3 : 深圳 2018 年以来 GDP 增速快速下行 . 7 图表 4 : 深圳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 8 图表 5 : 深圳的集装箱吞吐量高于广州和香港 . 9 图表 6 : 深圳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稳步提升 . 9 图表 7 : 2018-2019 年深圳前海各类制度创新指数均高于其他自贸区 . 10 图表 8 : 深圳营商环境质量指数在全国城市中排名首位 .11 图表 9 : 2020 年深圳市营商环境改革的部分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11 图表 10 : 深圳的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高于广州,且在持续提升 . 12 图表 11 : 2017 年深圳各类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及区位商 . 13 图表 12 : 深圳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仅次于北京 . 13 图表 13 : 深圳 R&D 投入强度相对较高 . 14 图表 14 : 深圳 PCT 专利拥 有量全国最高 . 15 图表 15 : 深圳的科技创新发展指数绝对值及增幅都较大 . 16 图表 16 : 深圳对香港、美国和欧盟出口情况 . 17 宏观研究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ykzq 3 / 28 图表 17 : 2018 年以来深圳出口增速快速下滑 . 17 图表 18 : 2018 年一线城市中深圳的出口依赖度最高. 18 图表 19 : 一线城市中深圳行政区域土地面积最小 . 18 图表 20 : 一线城市中深圳工业用地均价最高 . 19 图表 21 : 一线城市中深圳房屋销售价格最高 . 19 图表 22 : 深圳民间固定 资产累计增速近年来快速滑落 . 20 图表 23 : 深圳 Nature Index 得分偏低,基础研究水平有待提高 . 21 图表 24 : 深圳高校实力相对落后 . 21 图表 25 :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大科学设施评分 20 强中深圳排名靠后 . 22 宏观研究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ykzq 4 / 28 深圳 作为改革开放的“ 排头兵” 和“ 试验田 ” , 在短短 40 余年的时间里完成了 经济跨越式 发展 , 目前 已发展为 GDP 规模排名全国第三的国际化 大都市 。 但在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 化后,行至今日,深圳 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 在中 美贸 易摩 擦、 产业 迁 出等 因素 的 冲击 下, 深圳 经济 承压 , 近年 关于 深圳 “ 失 速” 的讨论也越来越多。但 与此同时 ,深圳 具备较好的产业基础、创 新优势, 是 粤港澳大湾 区的核心城市 之一 ,又被委以建设先行示范区的历史重任,有望获得新一轮政策红利。 在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上,深圳如何 进一步发展,成功打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 示范区 ,是一个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 一、深圳 经济与产业的发展 历史 和 现况 作为中国最早开放 的经济特区, 深圳 凭借 得天独厚 的区 位优 势 ,依托 改革开放带来 的 人才 、 资本 、 商品 等要素 集聚 和制度开放优势 , 从“ 三来 一补 ” 的加 工贸易起步 , 逐步 形 成结构合理和配套 完善 的产业链 ,并 发 展成 为 以 高新技术产业 为 主导的国际创新 城市 。 这一城市经济和产业演变过程非常值得 探究,本章简要地回顾了 深圳改革开放至今的发 展历程。 (一)1978-1990 :三来 一补 深圳经济特区前身为原宝安县的县城 , 1978 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仅 有 6000 万元。 1979 年 ,深圳被划定为经济特区,开启了改革开放新征程。 1980 年全国人大常委 会颁布 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 ,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成立 。该 条例 围绕 着“ 吸引 外资 ” 问题 提出了一系列优惠措施 , 例如 免征 生产 资料 进口 税、 减征 企业 所得税、放宽外汇管理 、简 化出 入境 手 续等 。 在 政策鼓励下,更多 外资来华 投资设厂 , 带动了深圳的迅猛发展 。 由于深圳与香港的地理距离极近, 几乎只有一河之隔, 因此深圳接收的主要是港资, 20 世纪 80 年代 港资在深圳实际利用外资中的占比在 60% 以上 。 早期 深圳中外资合作模式主要是“ 三来一补” 模式, 即来料加工、 来样加工、 来件装配 和补偿贸易 。 据统 计, 1989 年深圳引进的6720 个项 目中 , “ 三来 一补 ” 项目 占比 为 56.8% 。 深圳 凭借 廉价 的 土地 和劳 动力 优势 , 承接 产品 加 工装 配环 节 , 与香港 形 成了 “ 前店 后 厂” 关系,并藉此 获得了来自香港的 产业转移,包括 纺织服装、玩具 、电子 产业 等。 其中最突出的即是电子产业 。 1979 年全国首家中外合资电子企业光明华侨电子厂在 深圳成立,随后 的 特区优惠政策吸引了 更多 外资进入 。与此同时 , 许多 内资也将目光投 向深圳 ,例如电子部、航空部、兵器工 业部 等政府部门,以及中 国计算机发展公司、联 想电子公司等国内 水平较高的 电子企业 , 均前来深圳投资设厂, 使得 深圳电子产业 实现 了从无到有的 快速发展 。 截至 1990 年,深圳市电子设备及通信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已经 高达 45% 。深圳此 时形成的经济发展格局大致可以被概括 为: 产业以电子为主,资 金以外资为主,产品以 外销为主 。 宏观研究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ykzq 5 / 28 图表1 :1990 年 深 圳电 子及 通信 设备 制造 业产 值占 比接 近 45% 资料来源: 深圳统计年鉴 、 粤开证券研究院 ( 二 )1990-2006 : 深圳 制造 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 , 一方面 , 深圳的劳动力、土地等要素价格 有所提升 ,另一方 面, 随着全国更普遍性地 对外 开放, 其 他省 市发 展速 度也 在加 快 , 进而 削弱了深圳的相 对竞争优势 。 深圳低附加值的“ 三来一补” 模式难以为继 。 1994 年 ,深 圳经 济特 区停 止审 批 “ 三来一补 ” 等项目 。1996 年,深圳 市 在“ 八五 计划 ” 中 明确 提出要将深圳打造为以高新技术 为先导的区域制造业生产 基地 , 并出台了一系列 相应政策举措 , 如建 立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 等。 于是 在 90 年代后, 深圳向高技术产业 艰难转型。 深圳传统电子产业向现代电子信息产业的 升级 是 一个 重要 方向 。 1990 年后, 深圳许多 传统电子企业 , 如收 音机 、 录音 机、 计算 器 制造企业 等, 为了 降低生产成本,选择迁离深圳, 北上 去往东莞等地 (特别是在 1994 年广深高速公路全 线试通车后) 。 而缺乏实力的 电子 企业则转产其他产品,或是选择破产倒闭、资产重 组 。 另一方面, 随着 20 世纪 90 年代全球 信息化浪潮 到来 ,现代电子信息产业在深圳崛 起 。 此时, 专业代工服务 仍然 是主流模式 。 富士康等 OEM 代工商 在深圳建立制造工厂, 承接 了惠普、戴尔 、IBM 、英特尔 等海 外公 司的 大量 订单 ,负 责加 工组 装 的 产品包括个 人电脑、MP3 、 手机 等消费电子产品 。 鼎盛 时期 , 富士 康在 深圳 的员 工规 模甚 至高 达 50 万人。 随着深圳逐渐成为国外品牌代工的主要 地区 , 其 电子制造产业链愈发完善 。21 世纪 初 ,深圳著名的 华强北 商圈 成为 亚洲 最 大的 电子 交易 市场 ,汇 聚 了全 球知 名品 牌的 绝大 部分电子元器件 , 华强北 也因此被誉为“ 中国 电子第一街” 。 同时 , 由于 21 世纪初 全球手机芯片技术重大突破, 以及 2005 年我国手机制造政 策松绑, 使得 手机制造的门槛大幅降低。 各种简单模仿国外品牌的“ 山寨机” 涌现, 深圳逐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 造业, 44. 9% 机械工业, 6. 6% 纺织业, 5. 6% 缝纫业, 5. 0%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4. 8% 医药工业, 3. 3% 塑料制品业, 3. 2%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2. 9% 化学工业, 2. 6% 金属制品业, 2. 6% 其他, 18. 6% 1990 年深圳工业产值结构 宏观研究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ykzq 6 / 28 渐发 展成 为“ 山寨 ” 手机 制造 批发 中心 。 截至 2007 年, 全国 有 80% 以上的手机生产厂家汇 聚于深圳。 不仅是 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 ,21 世纪初 深圳 已成为全国最大的 电子信息产业 生产基 地 。 例如 在计算机硬件类产品中, 深圳的服务器、 硬盘驱动器的年产量已名列全国前茅, 计算机整机生产能力全国第一 。在通信产品 中,深圳的程控交换机、接入设备、高档无 绳电话居全国第一 。在微电子及基础元 器件 中 ,深圳的厚膜电路 、液晶显示器件、电容 器、激光拾音头产量居全国第一 。 21 世纪初 , 深圳 电子 信息 产业 占 深圳 工业总产值 比例已经上升至 60% , 约占 全国 电 子信息产业 产值 的 15% , 发展 势头 迅猛 。 高新 技术 产品 产值 从 1991 年的 23 亿元上升至 2001 年的 1321 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由 7.4% 大幅上升至 45.9% 。 值得说明的是, 这一阶段 深圳 仍然以 “ 专业 代工+ 模仿式创新” 为主, 自主科技创新能 力仍然相对有限,掌握核心技术的产 品产值占全部高新技术产 品产值比重不到 10% 。 。 但 深圳 已从 受托式加工转为自营式加工 为主 ,并且 孕育出 了华为 、中 兴 等具备一定自主 创新能力的高科技企业 ,为深圳未来的 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打好了基础。 ( 三 )2006-2018 :自主 创新 然而 , “ 深圳 制造” 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尖锐。 2005 年, 深圳 市政 府首 次提 出土 地、 资源 、 人口、环境四个“ 难以为继” 问题, 这也倒逼深圳走上自主创新驱动之路。2006 年, 深圳 率先提出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将创新发展提升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 深圳的十一五 (2006-2010 )规划纲要 中 ,围 绕 着自 主创 新 问题, 提出 了建 设创 新 型政 府、 促进 创新 型发 展、 提升 创新 型产 业、 完善 创新 型环 境四 个方 面的 城市 发展 方向 , 同时提出要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 造业结构,加快发展金融 业、物流业两大现代服 务业。 图表2 : 深 圳 十 一五 期间 的发 展战 略主 要是 自主创新主导战略 发 展战略 具体内容 建设创新 型政府 1 )围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事业和管理体制改革三个重点领域,集中力量改革攻坚。 2 )在理顺市区街道三级事权和财权关系、投融资领域改革和促进公共服务发展三个方面取得新进展。 促进创新 型发展 1 )推进发展模式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加快形成经济发展的自主内在动力。 2 )更加合理、有效、节约地利用各种自然有形资源,充分发挥制度 、管理、文化、环境、人力 、地缘等无 形资源优势。 提升创新 型产业 1 ) 研究制定科学技术进步中长期发展规划, 实施加强和鼓励科技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 完善区域创新体系。 2 ) 加强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教育和科技投资, 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 构建科技创新平台, 集中优势 资源推动科技创新水平再上新台阶。 3 )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人才为核心,产业化为目标,形成产学研结合的知识 、技术创新体系。 4 )加快产业调整升级,提高产品 的高技术含量、自 主知识产权比重和 国际竞争 力,推动 整体产业从“深圳 加工”向“深圳制造”和“深圳创造”转变。 完善创新 型环境 1 ) 推进创新制度化, 加快自主创新立法, 完善创新激励机制 , 健全收入分配制度和创业鼓励机制, 充分发 挥就业和创业推动创新的作用。 2 )大力培育创新文化,弘扬及引导移民文化和包容文化,倡导崇尚成功、宽容失败的人文精神。 3 )完善人才培养、使用和流动机制,发展人才和人力资源市场,促进人才竞争。 资料来源: 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 粤开证券研究院 宏观研究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ykzq 7 / 28 2018 GDP 34.3% 12.7% 10.5% 6.4% 60% ( 四 )2018 至今: 机遇 与 挑战并 存 而 到了 今日, 深圳则同时面临着 挑战与 机遇 。 从挑战来看,在中美贸易摩擦 、 产业 迁出 等因素的影响下, 深圳的经济增速近年来 逐渐下滑, 近期 关于 深圳 “ 失速 ” 的讨 论也 越来 越多 。 2017 、2018 、2019 年深圳 GDP 增速 分别 为 8.8% 、7.6% 、6.7% , 正在经历快速下 行。2019 年三季度甚至一度 跌落 至 6.6% 。 尽管 深圳 的 GDP 增速仍然高于全国增速,但 是 两者 差距正在 明显 收敛。 图表3 :深圳 2018 年以来 GDP 增速快速下行 资料来源:wind 、粤开证券研究院 再从机遇来看。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 已 上升为国家战略, 而 深 圳作 为粤 港澳 大湾 区的 核心城市 之一, 国家 未来 也必然 会对 其 倾注 更多 的资 源 。同 时, 通过 与粤 港澳 大湾 区其 他城市更科学 、高效地 协同 发展 ,实现优势互补 , 能够 进一步挖掘深圳的发展潜力。 此外, 深圳 被 委以 建设先行示范区的历史重任,有望获新一轮政策红利。2019 年 8 月 中共 中央 、 国务 院正 式印 发 关 于支 持深 圳建 设中 国特 色社 会主 义先 行示 范区 的意 见 , 提出了深圳 在“ 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 、可持续 发展先锋 ” 等方 面 的战略定位, 支持深圳 率先发展 的政策信号非常明显。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11.00 12.00 13.00 2008-03 2008-09 2009-03 2009-09 2010-03 2010-09 2011-03 2011-09 2012-03 2012-09 2013-03 2013-09 2014-03 2014-09 2015-03 2015-09 2016-03 2016-09 2017-03 2017-09 2018-03 2018-09 2019-03 2019-09 深圳GDP 增速(% ) 全国GDP 增速(% ) 宏观研究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ykzq 8 / 28 二 、 深圳 发展 的现有优势 (一) 区位 独特 , 交通便利 深圳 地处广东 省南部 沿海, 毗邻 香港 ,北 靠东 莞 、惠州 两市 , 是珠三角地区和内地 进入香港的门户和桥头堡 。独 特的 地理 位置 、舒 适 的自然条件,使 深圳 成为发展 开放 型 经济的 理想 城市 。 图表4 :深 圳 拥 有得 天独 厚的区位优势 资料来源: 深圳 市 城市 总体 规划(2007-2020 ) 、粤开证券研究院 此外, 深圳是 全国 唯一 同时拥有 陆海 空口岸的城市 ,立 体化 、现代化 的 城市 交通 体 系为深圳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 从港口运输 来看, 深圳港是国家确定 的华南地区集装箱枢纽 港,目前已开通国际班 轮航线 200 余 条,通往 100 多个 国家 和地 区 的 300 多个港口,形成了完善的航运网络 。 2019 年, 深圳 集装箱吞吐量 为 2577 万 标准箱 , 高于 邻近的 广州和深圳。同时根据 英国劳氏日报发布 的 2019 年全球百大集装箱港口最新榜单 ,深圳港 在全球 排名第四。 宏观研究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ykzq 9 / 28 图表5 :深圳 的 集装 箱吞 吐量 高于 广州 和香 港 资料来源:wind 、粤开证券研究院 在机场方面 , 国家 “ 十三五 ” 规划 已 将深圳机场升级为国际航空枢纽 , 自深圳 机 场 1991 年 通航 以来 , 已 累计运送旅客超 5.6 亿人次。 截止 2019 年底 , 深圳 机场 国际 货运 航点 达 17 个,国际客运航线通达全球 60 城 。 2019 年, 深圳 机场 全年 的旅 客量 高达 5293 万人次, 货邮吞吐量达 128 万吨, 机场 货运排名和 客运 排名 已 先后 进入全球机场三十强 。 图表6 :深 圳 机 场的 旅客 吞吐 量和 货邮 吞吐 量稳 步提 升 资料来源:wind 、粤开证券研究院 再 从公路口岸 来看, 粤港两地间共有 6 个一类公路口岸 , 均在深圳市,从东至西依 次为 沙头 角、 文锦 渡、 罗湖 、 皇岗 、 福田 和深 圳湾 口岸 , 出入 境车 流量 均排 名 全国前十 。 2015 年深 圳 公路 口 岸出 入 境客 流 量 2.39 亿 人 次, 占 全国 公 路口岸 出 入境 客 流量 的 63.4% 。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集装箱吞吐量(万标准箱) 深圳 广州 香港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0.00 1,000.00 2,000.00 3,000.00 4,000.00 5,000.00 6,000.00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深圳机场旅客吞吐量(万人次) 深圳机场货邮吞吐量(万吨,右) 宏观研究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ykzq 10 / 28 ( 二 ) 体制 创新, 营商环境 好 改革 开放四十年来,深圳作为改革的“ 排头兵” 和“ 试验田” ,在 各项制度 上先试先行、 大胆试验。例如率先 打破旧的价格管理 体制 ,改土地 无偿 划拨 制 度 为土地有偿使用 ,开 创中国内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先河 等。 这一 系列 举措 深刻 地转 变 了政 府职 能, 促进 了经 济活力。 通过敢为人先 的大胆尝试 和改革创新 ,当前深圳 在制度 环境 方面 已 具备了许多独到 优势。 以深圳前海自贸区为例, 一般 而言 , 自贸 区往 往是 我国 体制 束缚 最小 的地 区, 而深 圳前海又是 我国所有 自贸区中制度创新 最突出的地区。 截至 2018 年, 深圳 前海 累计 推出 401 项制度创新成果, 全国首创或领先 达 133 项, 在全国复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