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专题报告:海外粮食出口限制短期无忧,转基因商业化或加速.pdf
Table_MainInfo 证券研究报告 |农林牧渔 海外粮食出口限制短期无忧,转基因商业化或加速 强于大市 ( 维持 ) 粮食安全专题 报告 日期: 2020 年 04 月 02日 Table_Summary 行业核心观点: 我国三大主粮稻谷及大米、小麦、玉米 进口 依存度低,受海外疫情导致的 多国 粮食出口限制 的 影响有限 ,但国内疫情对春耕有一定影响,叠加小麦条锈病、草地贪夜蛾等病虫害来势汹汹,主粮作物产量预计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需求端刚性较强,粮价上涨有一定预期。 我国大豆供给进口依存度较高 ,海外疫情蔓延或导致巴西、美国、阿根廷等大豆供应大国相关人员紧缺,物流、检验、运输等环节效率降低,进而导致我国大豆供给不足,叠加下游餐饮恢复及饲料回暖带来的需求提高, 大豆价格预期上涨。我们建议关注种植业产业链 相关板块 及向下传导至生猪养殖板块的投资机会。 此外,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疫情及病虫害影响下种子需求及价格有望拉升,叠加转基因政策加持 带来的板块经济效益提高 ,种业板块机会显现。 投资要点: 海外 COVID-19疫情快速蔓延,哈萨克斯坦、越南等国为保证本国粮食安全对出口进行限制。 我国三大主粮自给程度高,进口依存度较低,短期进口端受疫情扰动无需过分担忧 : 我国粮食产量 连续 5 年保持在 6.5亿吨以上的高位; 2019年粮食进口量 连降两年至 1.11亿吨 。 稻谷大米及小麦: 我国基本可实现自给自足, 2019 年产量分别约为 1.99/1.3 亿吨,消费量分别约为 2/1.1 亿 吨,库存消耗比分别为 86%/91%,库存皆处于高位,进口量仅分别为 255/349 万吨,分别占其当年总消费量的 1.25%/3.14%。 玉米: 2016 年后进入去库存周期,近年来产不足需,但进口量同样为百万级,占总消费量的 1.55%。 我国大豆供给主要依靠进口,主要出口国疫情爆发推动大豆涨价预期升温。 2019 年,我国大豆总消费量的 85%由进口贡献,其中 巴西 (占比 65%) 、美国 ( 19%) 、阿根廷 ( 10%) 是我国大豆进口 的主 要来源国。 国内疫情对春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叠加病虫害来势汹汹,粮食产量承压,粮价有一定的上涨预期。 疫情防控期恰逢春耕,此外,小麦条锈病、草地贪夜蛾防治形势严峻,预计影响重于常年,以上均会对我国粮食产量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冲击。 Table_IndexPic 农林牧渔 行业相对沪深 300指数表 数据来源: WIND,万联证券研究所 数据截止日期: 2020 年 04 月 01 日 Table_DocReport 相关研究 万联证券研究所 20200305_行业快评 _AAA_生猪养殖行业快评 万联证券研究所 20191210_行业动态跟踪 _AAA_生猪养殖 11 月份存栏数据点评 Table_AuthorInfo 分析师 : 陈雯 执业证书编号: S0270519060001 电话: 18665372087 邮箱: chenwenwlzq Table_AssociateInfo 研究助理 : 王鹏电话: 15919158497 邮箱: wangpeng1wlzq -19%-13%-7%-2%4%10%农林牧渔 沪深 300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专题报告 行业研究 证券研究报告 |农林牧渔 沙漠 蝗虫方面, 虽然专家认为 沙漠蝗迁飞入侵我国的几率很小 ,但海外蝗灾再爆发的风险仍将为南亚及东南亚粮食作物供给短缺埋下隐忧,推升国际粮价上涨预期。 我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仍较低,政策新突破叠加病虫害有望推进转基因作物商业化进程加速。 2018年,全球26 个国家共种植 1.92 亿公顷转基因作物,美国 以 7500万公顷 位居世界首位, 我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仅 290万公顷,占比 1.51%。转基因大豆和玉米是主要作物,合计占比达到 93.75%。 1 月 21 日, 2019 年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批准清单正式公布,国产 1 例大豆、两例玉米品种正式获得安全证书,根据我国转基因产品上市流程,获得安全证书后需进行品种审定及许可颁发,预计1-2 年可正式商业化。 玉米产不足需,今年草地贪夜蛾 来势汹汹,转基因玉米商业化有望提速。 风险因素: 1.疫情蔓延超出预期的风险 2.病虫害防治不 及预期的风险 3. 自然灾害风险 4. 转基因作物商业化 进程不及预期的风险 证券研究报告 |农林牧渔 目录 1、我国三大主粮自给率高,海外出口限制对我 国影响较小 . 5 1.1 稻谷及大米:自给率高,库存充足 . 6 1.2 小麦:进口依存度略高于稻谷大米,面临去库存压力 . 7 1.3 玉米 :产不足需,供给主要通过消化库存 . 8 2、大豆进口依赖度较高,海外疫情带来价格拉 升的概率较大 . 9 3、国内疫情叠加病虫害,影响粮食产量有望带 动粮价上涨 . 10 4、转基因: 病虫害应对良策,商业化进程有望提速 . 12 5、投资建议及风险提示 . 16 5.1 投资建议 . 16 5.2 风险提示 . 16 图表 1:多国发布农产品出口限制政策 . 5 图表 2:我国粮食产量保持高位 . 5 图表 3:我国粮食进口量连续两年下降 . 5 图表 4:我国稻谷自给率高 . 6 图表 5:我国稻谷库存消耗比处于历史高位 . 6 图表 6:我国稻谷和大米进口量及其占总消费量比例 . 6 图表 7:我国稻谷及大米进口国分布(按进口量) . 6 图表 8:我国小麦自给自足程度较高 . 7 图表 9:我国小麦库存充足 . 7 图表 10:我国小麦进口量及其占总消费量比例 . 7 图表 11:我国小麦进口国分布(按进口量) . 7 图表 12:我国玉米产需缺口较 大 . 8 图表 13:近年我国玉米加速去库存 . 8 图表 14:我国玉米进口量及其占总消费量比例 . 8 图表 15:我国玉米进口国分布(按进口量) . 8 图表 16:我国大豆供需格局 . 9 图表 17:我国大豆高度依赖进口 . 9 图表 18:我国大豆进口国分布(按进口量) . 9 图表 19:小麦条锈病图一 . 10 图表 20:小麦条锈病图二 . 10 图表 21:草地贪夜蛾侵蚀作物图一 . 11 图表 22:草地贪夜蛾侵蚀作物图二 . 11 图表 23:沙漠蝗虫席卷非洲亚洲多国 . 11 图表 24:开年以来非洲沙漠蝗虫爆发 . 11 图表 25:种植转基因作物国家数量 . 12 图表 26: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 (单位:万公顷 ) . 12 图表 27:各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 (单位:万公顷 ). 12 图表 28:各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占比(单位: %) . 12 图表 29:历年各 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 (单位:万公顷 ). 13 图表 30:历年各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占比(单位: %) . 13 证券研究报告 |农林牧渔 图表 31:各类转基因作物全球种植面积(单位:万公 顷) . 13 图表 32:各类转基因作物全球种植面积占比(单位: %) . 13 图表 33:历 年各类转基因作物全球种植面积(单位:万公 顷) . 14 图表 34:历年各类转基因作物全球种植面积占比(单 位: %) . 14 图表 35:我国转基因的发展历程 . 14 图表 36: 2019 年底以来转基因相关政策一览 . 15 图表 37:我国转基因产品上市流程一览 . 16 证券研究报告 |农林牧渔 导语: 近期 COVID-19 疫情在海外爆发,多国为保障本国粮食供给对出口进行了限制,国际粮价上涨预期升温,由于粮食在我国 地位的特殊性及重要性,市场对我国粮食供给及价格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担忧,因此,在当前时点,我们选择从数据出发,从多角度分析当前形势下的投资机会。 1、 我国三大主粮自给率高,海外出口限制对我国影响较小 海外 COVID-19疫情快速蔓延,多国为保证本国 粮食 供给对出口进行限制。 哈萨克斯坦农业部于 3月 22日颁布命令,要求暂停荞麦、小麦粉或黑麦粉、白糖、土豆等农产品的出口。 3月 25日,大米出口大国越南宣布于 3月 28日前不再签署新的 大米出口合同,截至 3月 30日,根据 Reuters消息,出口限制尚未解除,后续越南政府或对出口进行限制。 反观 我国 粮食情况 , 2019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 6.64亿吨,同比增长 0.9%,连续 5年保持在 6.5亿吨以上的高位; 2019年粮食进口量为 1.11亿吨,同比下降 3.6%,连续两年下跌。随着疫情在海外迎来爆发,各粮食主产国为保证本国粮食安全或效仿越南等国进行出口限制,粮食刚需性强,因此我们认为当前分析主要农产品受此影响几何有一定的必要性。 图表 1: 多国发布农产品出口限制政策 日 期 国家 产品清单 3.17 塞尔维亚 即日起禁止出口葵花籽油 3.22 哈萨克斯坦 荞麦、小麦粉或黑麦粉、白糖、土豆、胡萝卜、萝卜、甜菜、洋葱、白菜、葵花籽和葵花籽油。 3.25 越南 于 3月 28日清点好是否能保证本国大米供给前不再签署新的大米出口合同,截至 3月 30日,出口暂停尚未解除,政府可能会对出口进行一定限制, 2020年可出口的大米预计在 650-670万吨 3.28 埃及 自 3月 28日起未来 3个月内停止各种豆类产品的出口。 资料来源: 政府网站, Reuters, Wind,万联证券研究所 图表 2: 我国粮食产量保持高位 图表 3: 我国粮食进口量连续两年下降 资料来源: 国家统计局, Wind,万联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海关总署, Wind,万联证券研究所 -8.00-6.00-4.00-2.000.002.004.006.008.0010.000.0010,000.0020,000.0030,000.0040,000.0050,000.0060,000.0070,000.00粮食产量(万吨,左轴) YoY( %,右轴)-15.00-10.00-5.00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0.002,000.004,000.006,000.008,000.0010,000.0012,000.0014,000.00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粮食进口数量(万吨,左轴) YoY(%,右轴)证券研究报告 |农林牧渔 1.1 稻谷及大米:自给率高,库存充足 我国稻谷自给率超 99%,库存消耗比处于历史高位 86.24%,进口依赖度低。 2019年我国稻谷产量达到 1.99亿吨,国内消费量约为 2亿吨,期末库存为 1.75亿吨,自给率及库存消耗比分别为 99.72%、 86.24%,稻谷及大米进口量降至 255万吨,仅占总消费量的 1.25%,其中自越南进口的数量占比为 19%。 整体来看,我们认为我国稻谷及大米库存较高,供应充足,海外疫情带来的出口限制对我国稻谷及大米供给端影响有限,进而对价格影响较小。 图表 4: 我国稻谷自给率高 图表 5: 我国稻谷库存消耗比处于历史高位 资料来源: Wind,万联证券研究所 自给率 =当年产量 /当年国内消费量,下同 资料来源: Wind,万联证券研究所 库存消耗比 =年末库存 /消费量,下同 图表 6: 我国稻谷和大米进口量及其占总消费量比例 图表 7: 我国稻谷及大米进口国分布(按进口量) 资料来源: 海关总署, Wind,万联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国研网 ,万联证券研究所 85.0090.0095.00100.00105.00110.00115.000.005,000.0010,000.0015,000.0020,000.0025,000.00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稻谷产量(万吨,左轴)稻谷国内消费量(万吨,左轴)稻谷自给率( %,右轴)0.0020.0040.0060.0080.00100.000.005,000.0010,000.0015,000.0020,000.0019931995199719992001200320052007200920112013201520172019稻谷期末库存(万吨,左轴)稻谷库存消耗比( %,右轴)0.000.501.001.502.002.500.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450.00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稻谷和大米进口量(万吨,左轴)进口量占消费量比重( %,右轴)巴基斯坦24%缅甸22%泰国21%越南19%其他14%证券研究报告 |农林牧渔 1.2 小麦: 进口 依存度略高于稻谷大米,面临去库存压力 我国小麦自给自足程度高,库存消耗比逐年拉升。 2019年,我国小麦产量上升到 1.31亿吨,国内消费量为 1.11亿吨,可实现完全自给,进口量同比有提升,达到 349万吨,供大于需叠加进口量上行,我国小麦库存高企, 2019年达到 1.01亿吨,接近国内一年的消费量,库存消耗比超过 90%。小麦的进口依赖程度略高于稻谷及大米,但占我国总消费量比例仍在 3%附近波动, 2019年进口小麦中超过一半由加拿大提供。 我们认为,同稻谷及大米的逻辑,疫情通过海外出口限制影响我国小麦供给及价格的概率较低。 图表 8: 我国小麦自给自足程度较高 图表 9: 我国小麦库存充足 资料来源: 中国汇易, Wind,万联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中国汇易, Wind,万联证券研究所 图表 10: 我国小麦进口量及其占总消费量比例 图表 11: 我国小麦进口国分布(按进口量) 资料来源: 海关总署,中国汇易, Wind,万联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国研网,万联证券研究所 0.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0.002000.004000.006000.008000.0010000.0012000.0014000.00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小麦产量(万吨,左轴)小麦国内消费量(万吨,左轴)自给率( %,右轴)0.0020.0040.0060.0080.00100.000.002,000.004,000.006,000.008,000.0010,000.0012,000.0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20102012201420162018小麦期末库存(万吨,左轴)小麦库存消耗比( %,右轴)0.001.002.003.004.005.006.000.0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小麦进口量(万吨,左轴)进口量占总消费量比例( %,右轴)加拿大52%法国15%哈萨克斯坦12%美国7%其他13%证券研究报告 |农林牧渔 1.3 玉米:产不足需,供给主要通过消化库存 我国玉米产需虽有缺口,但对进口依赖度较低。 近年来,我国玉米产量逐年下降的同时国内消费量不断提高导致产需缺口不断放大,自给率下行。 2016年以来,我国玉米进入去库存周期,库存消耗比快速降至 2019年的 39.93%。 2019年,玉米进口量较上一年增长 127万吨至 479万吨,占总消费量比例仅为 1.55%, 进口依存度较低。 因此 我们判断,短期来看,国外若因疫情影响限制玉米出口,对我国玉米价格影响有限。 图表 12: 我国玉米产需缺口较大 图表 13: 近年我国玉米加速去库存 资料来源: 中国汇易, Wind,万联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中国汇易, Wind,万联证券研究所 图表 14: 我国玉米进口量及其占总消费量比例 图表 15: 我国玉米进口国分布(按进口量) 资料来源: 海关总署,中国汇易, Wind,万联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国研网,万联证券研究所 0.0050.00100.00150.000.005000.0010000.0015000.0020000.0025000.0030000.0035000.00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玉米产量(万吨,左轴)玉米国内消费量(万吨,左轴)自给率( %,右轴)0.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0.005,000.0010,000.0015,000.0020,000.0025,000.0030,000.0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20102012201420162018玉米期末库存(万吨,左轴)玉米年末库存 /消费量( %,右轴)0.000.501.001.502.002.500.0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玉米进口量(万吨,左轴)进口量占总消费量比例( %,右轴)乌克兰86%美国7%老挝3%缅甸2%其他2%证券研究报告 |农林牧渔 2、 大豆进口依赖度较高,海外疫情带来价格拉升的概率较大 我国大豆高度依赖进口, 库存较低, 预期受海外疫情影响较大。 我国大豆产量较低,常年依靠进口保证国内需求, 2019年我国大豆国内消费量 1.07亿吨,产量仅 1695万吨,期末库存仅 839万吨,近年自给率保持在 20%以下,库存消耗比在 6%左右波动。 2019年大豆进口量为 9150万吨,占我国总消费量的 85%,其中巴西、美国、阿根廷是我国大豆进口来源大国,进口量占比分别为 65%、 19%、 10%。 我们认为,我国大豆供给的进口依存度高,海外疫情蔓延或导致巴西、美国、阿根廷等大豆供应大国相关人员紧缺,物流、检验、运输等环节效率降低,进而导致我国大豆供给不足,叠加下游餐饮恢复及饲料回暖带来的需求提高,大豆价格预期上涨。 图表 16: 我国大豆供需格局 图表 17: 我国大豆高度依赖进口 资料来源: 中国汇易, Wind,万联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海关总署,中国汇易, Wind,万联证券研究所 图表 18: 我国大豆进口国分布(按进口量) 资料来源: 国研网,万联证券研究所 0.0010.0020.0030.0040.000.005000.0010000.0015000.00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大豆国内消费量(万吨,左轴)大豆产量(万吨,左轴)大豆期末库存(万吨,左轴)自给率( %,右轴)库存消耗比( %,右轴)0.0020.0040.0060.0080.00100.000.002000.004000.006000.008000.0010000.0012000.00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大豆进口量(万吨,左轴)大豆总消费量(万吨,左轴)大豆进口量占总消费量比例( %,右轴)巴西65.11%美国19.21%阿根廷9.92%加拿大2.56%乌拉圭2.33%其他0.87%证券研究报告 |农林牧渔 3、 国内疫情叠加病虫害,影响粮食产量有望带动粮价上涨 春耕受疫情影响,病虫害来袭,我国粮食面临减产。 疫情期间,各地严控人员外出、聚集及流动,部分农村地区矫枉过正,种植产业链运行 效率较低,又恰逢春耕,从这个角度看,我国粮食产量承压。此外,今年两大病虫害(小麦条锈病、草地贪夜蛾)也是来势汹汹,小麦及玉米产量或受影响。 小麦条锈病: 根据全国农技中心分析预测, 2020年全国小麦中后期主要病虫害发生将重于去年和常年,条锈病、赤霉病和蚜虫呈重发态势。 根据全国农技中心数据,截至3月 25日, 已在江汉、江淮、黄淮南部和西南麦区 11个省(市) 375个县(市、区)见病,发生面积 1327万亩,同增 3.2倍,比近 10年最重的 2017年同增 44.8%,比一周前增加 29.1%,目前已北扩至沙河以北,较常年提早 1个月。病害在西南麦区已进入流行盛期,平均病叶率为 4.8% 7%,贵州一般为 35%;汉水流域麦区扩散明显加快,平均病田率为 15% 70%,平均病叶率为 1.2% 10.4%;黄淮南部见病点数明显增多,平均病叶率为 0.9%;沿江、江淮及西北麦区零星发生。 图表 19: 小麦条锈病 图一 图表 20: 小麦条锈病 图二 资料来源: 互联网资料,万联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互联网资料,万联证券研究所 草地贪夜蛾: 根据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调查数据,截至 3月 6日, 草地贪夜蛾在云南、广东、海南、广西、福建、四川、贵州 7省(区) 176个县玉米田查见幼虫,累计发生面积 76万亩,比 2周前增加 33个县和 11.2万亩,目前在田发生面积 55.5万亩。广西局部甘蔗田零星见虫,当前小麦田未查见幼虫危害。在云南、广东、海南、广西、福建、四川、贵州、江西 8省(区) 228个县见成虫,云南近期边境站点出现虫量突增现象。据我国农业农村部判断分析, 今年草地贪夜蛾态势严峻 ,主因 虫源基数大: 国内繁殖积累基数叠加境外虫源; 北迁时间提早: 发生期比上年提 早 约 2个月 , 预计 2020年周年繁殖区和迁飞过渡区虫源北迁时间提早 约 1个月 ; 发生面积扩大: 威胁 过半玉米种植区域,预计全年发生面积 约 1亿亩 , 西南华南地区甘蔗、高粱,以及黄淮以南地区冬小麦也存在受害风险。 农业农村部 已于 2月 20日 发布印发 2020年全国草地贪夜蛾防控预案通知:强调应按照全面监测、全力扑杀,分区施策、联防联控的要求,优化监测防控措施,大力推进统防统治与应急防治,结合生物生态控制,最大限度降低危害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