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营经济报告:2019.pdf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免责条款部分 Table_Summary 中国民营经济报告: 2019 恒大研究院研究报告 宏观研究 专题报告 2019/10/14 首席 经济学家 : 任泽平 研究员:马家进 majiajinevergrande 研究员: 罗志恒 luozhihengevergrande 相关研究 : 1.落花有意 当前民企生存环境及建议 2019-08-21 导读 : 40 年改革开放,中国 经济社会发展 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宏观上从计划经济迈向市场经济,微观上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 0”到“ 56789”,涌现出华为、腾讯、阿里等一批世界级优秀企业,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民营经济为中国经济高速高质 发展 做出巨大贡献,但当前面临诸多困难以及前所未有的挑战,亟待新一轮改革开放。 摘要: 1、 民营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产权明晰、激励约束有效,通过价格与竞争机制创造价值,资源配置效率高 改革开放的成功是市场化改革和全球化开放的成功。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民营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是积极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主体,完全国有是计划经济的微观基础。民营企业因产权清晰、激励约束有效,能够真正发挥价格和竞争机制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是全要素生产率持续提高的过程。因自然垄断和公共物品等,国有企业有必要存在, 并 限定在特定领域。 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应 该发挥各自优势:民营企业集中于一般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集中于自然垄断、公共物品、国计民生等非竞争性领域。当前中国亟需推进民营经济发展重大理论创新和中长期制度安排,有效提振民营企业家信心,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国有企业在获得批准许可、政府采购和低成本的银行融资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但 市场表现却 弱于 民营企业 , 例如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总资产收益率( ROA)、净资产收益率( ROE)以及分行业的 ROA 和 ROE 均显著低于私营工业企业 。原因有三:一是产权公有导致所有者缺位;二是体制性因素导致激励约束不足;三是社会公共职责导致负担过重。 即 弗里德曼 提出的 : 民营 企业是“花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既讲效率又讲节约”,而国有企业是“花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既不讲节约也不讲效率”。 2、过去 40 年中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增长奇迹”,最根本的原因是改革开放,最主要的动力是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外资企业大规模进入和国有企业 深化改革。 3、 民营经济在过去 40 年中取得了从“ 0”到“ 56789”的伟大成就 : 1)民营企业税收贡献超 50%,民营企业是政府税收和国家财力的最大贡献者。 1985年,全国工商税收中,全民所有制占比 71.7%,集体所有制占比 24.1%,个体经济仅占 3.0%; 2019 年 1-7 月,民营企业税收占比 56.9%。 2)民间投资占比超 60%,制造业投资中占比超 85%,民营企业是投资的最大推动力。 1980 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经济占比 81.9%,集体经济占比 5.0%,个体经济占比 13.1%。 2019 年 1-7 月,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比 60.3%,在制造业投 资中占比更 达到 85%以上。 恒大研究院研究报告 立足企业恒久发展 2 服务国家大局战略 3) 民营企业发 明专利占比超 75%,民营企业是中国科技创新的主力军。2000-2017 年,中国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专利申请数、发明专利申请数和有效发明专利数分别由 2.62、 0.80 和 1.53 万件快速上升至 81.70、 32.06和 93.40 万件。 2017 年,民营企业专利申请数占比 77.8%,发明专利申请数占比 77.4%,有效发明专利数占比 75.8%。 4) 民营企业 就业存量占比近 80%, 增量占比超 100%, 民营企业是城镇就业的 最大 保障。 1978 年城镇就业人数 9514 万人,其中国有单位和城镇集体单位分别为 7451 万人和 2048 万人,而个体经济仅有 15 万人,占比0.16%。 2017 年城镇就业人数 42462 万人,其中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占比53.4%,全部民营企业占比近 80%,增量占比更是超过 100%。 5) 民营企业数量占比超 95%,民营企业是中国经济微观基础的最大主体。1978 年,全国个体工商户只有 15 万户, 没有 私营企业 ; 2017年,个体工商户增长至 6579.37 万户,私营企业增长至 2726.28 万户。 2017 年,全国企业法人单位数为 1809.77 万个,民营控股企业占比 97.0%。 4、 当前民营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依然 遭遇 显性或隐性的所有制歧视 : 1) 思想上 仍有些极左言论引发恐慌 。 改革开放已经 40 年,“民营经济离场”、“新公私合营”等荒谬言论却依然能够引发社会广泛争论和民营企业家恐慌, 表明 计划经济落后观念尚未完全清除。 2) 政策上民营企业 尚未 获得完全公平公正的对待。 国有企业与政府关系紧密,享受各种政策倾斜,例如政府采购和市场准入等,尤其是部分行业的行政性垄断。而像去产能 、 环保限产等政策,初衷都是好的,大方向也是对的,但在执行 和度的把握上 存在一定偏差,民企受到的冲击更大。 3)融资上民营企业 受到 一定程度的 所有制歧视。 国有企业享受政府隐性担保,预算软约束使 其 具有大幅举债的投资冲动,金融机构也愿意为其提供充足且廉价的资金支持,对民营企业造成挤出 。近期 在金融去杠杆、信用扩张放缓的背景下,民企融资环境恶化。民营企业贡献了国民经济的“ 56789”,却只占用了 40%左右的信贷资源,与其经济贡献完全不匹配。 当然,需客观承认,部分民营企业的经营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诸如环保不达标、 税收 社保 缴纳不规范 、盲目扩张、产品同质化 、创新不足 等,要区分正常的市场出清和政策误伤,促进民营经济规范健康发展。 5、 更大力度地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支持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但增长潜力巨大,最好的投资机会 就 在中国,需要更大力度地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 民营经济是中国改革的晴雨表,改革每向前一步都是对民营经济的再松绑,都会迎来民营经济的大发展 。未来 民营经济占比 将 继续 上升,助力中国大国崛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加快国企分类改革,对于一般竞争性领域,全面放开市场准入 ; 2)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 3)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风险提示 : 改革不及预期 恒大研究院研究报告 立足企业恒久发展 3 服务国家大局战略 目录 1 民营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产权明晰、激励约束有效,通过价格与竞争机制创造价值,资源配置效率高 . 5 1.1 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应该发挥各自优势 . 5 1.1.1 民营企业:一 般竞争性领域 . 5 1.1.2 国有企业:自然垄断、公共物品、国计民生等非竞争性领域 . 6 1.2 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绩效对比 . 6 1.2.1 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益显著低于民营企业 . 6 1.2.2 国有企业的分行业表现也不及民营企业 . 7 1.3 为什么国有企业效率偏低 . 8 1.4 两个中性原则:竞争中性与所有 制中性 . 9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完善,民营经济从 “0”到 “56789” . 10 2.1 制度变迁: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 10 2.2 伟大成就:从 “0”到 “56789” . 10 2.2.1 民营企业税收贡献超 50% .11 2.2.2 民间投资占比超 60%,制造业投资中占比超 85% .11 2.2.3 民营企业发明专利占比超 75% .11 2.2.4 民营企业就业存量占比近 80%,增量占比超 100% . 12 2.2.5 民营企业数量占比超 95% . 12 2.3 遗留问题:所有制歧视 . 13 3 更大力度地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支持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14 恒大研究院研究报告 立足企业恒久发展 4 服务国家大局战略 图表目录 图表 1: 国有工业企业的 ROA显著低于私营工业企业 . 7 图表 2: 国有工业企业的 ROE显著低于私营工业企业 . 7 图表 3: 2016 年分行业 ROA,国有工业企业显著低于私营工业企业 . 7 图表 4: 2016 年分行业 ROE,国有工业企业显著低于私营工业企业 . 8 图表 5: 央企和地方国企的融资成本显著低于民营企业 . 9 图表 6: 1985 年全民所有制工商税收占比 71.7% .11 图表 7: 2019 年 1-7月民营企业税收占比 56.9% .11 图表 8: 1980 年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占比 81.9% .11 图表 9: 2019 年 1-7月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比 60.3% .11 图表 10: 中国发明专利数快速上升 . 12 图表 11: 2017 年民营企业发明专利占比超 75%. 12 图表 12: 民营企业城镇就业人数占比持续上升 . 12 图表 13: 民营企业 新增就业人数超过城镇整体 . 12 图表 14: 个体和私营企业户数快速增长 . 13 图表 15: 民营控股企业法人单位数占比超 95%. 13 恒大研究院研究报告 立足企业恒久发展 5 服务国家大局战略 40 年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宏观上从计划经济迈向市场经济,微观上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 0”到“ 56789”,涌现出华为、腾讯、阿里等一批世界级优秀企业,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民营经济为中国经济高速高质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当前面临诸多困难以及前所未有的挑战,亟待新一轮改革开放。 1 民营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产权明晰、激励约束有效,通过价格与竞争机制创造价值,资源配置效率高 改革开放的成功是市场化改革和全球化开放的成功。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 定性作用”。民营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是积极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主体,完全国有是计划经济的微观基础。民营企业因产权清晰、激励约束有效,能够真正发挥价格和竞争机制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是全要素生产率持续提高的过程。因自然垄断和公共物品等,国有企业有必要存在, 并限定在特定领域。 当前中国亟需推进民营经济发展重大理论创新和中长期制度安排,有效提振民营企业家信心,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1 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应该 发挥各自优势 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是相辅相成的互补关系,而非一进一退的 竞争关 系。 理论上,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应该 发挥各自优势 :民营企业集中于一般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集中于自然垄断、 公共物品、国计民生等非竞争性领域。 1.1.1 民营企业: 一般 竞争性领域 在 一般 竞争性领域中,民营企业是最好的参与者。并且在适当的制度安排下,能够兼顾资源配置的效率与公平。 上述结论可由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和第二定理 证得 。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竞争性市场的均衡配置结果是帕累托最优。在 一般 竞争性领域中,市场这只“无形之手”能够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而要使市场发挥作用,便需要市场中的所有参与个体基于自身目标函数最大化进行理性决策,相互之间充分竞争。毫无疑问,相较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才是更符合上述设定的市场化竞争主体, 民营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帕累托最优是效率最优,并未涉及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而公平问题恰恰是市场经济最常被诟病的地方。 但 事实上,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上是中性的,市场机制完全能够 在实现效率最优的同时兼顾公平 。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 任何 帕累托最优都能通过竞争性市场的均衡配置予以实现。在 一般 竞争性领域中,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可以进行适当的转移支付以谋求公平,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则会自发实现资源的配置效率。在政府的良性干预下,市场机制能够兼顾效率与公平,因此不必担心民营企业在一般 竞争性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之后会对经济社会 造成 不利影响。 在 一般 竞争性领域中,政府需要做的是维护交易公平 与 秩序,防止企业合谋与欺诈,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断改进监管,优化市场基础设施,提高市场效率,当好社会的“守夜人”。政府不应当通过国有企业等非市场化手段下场比赛,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违背公平竞争的市场精神,降低市 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恒大研究院研究报告 立足企业恒久发展 6 服务国家大局战略 现实经济当然不可能像理论描述中的这么理想,但在最符合新古典经济学基本假设的 一般 竞争性 领域 中,民营企业占主导能够实现与理论设想的最小偏离,非市场化的国有企业则会不可避免地造成扭曲。 1.1.2 国有企业:自然垄断、公共物品、国计民生等非竞争性领域 现实经济中的某些领域并不满足福利经济学基本定理的前提假设,“市场失灵”时有发生。 在自然垄断、公共物品、国计民生等非竞争性领域 中 , 国有企业才是最好的参与者 。 像自来水、电力、煤气等公用事业领域,前期需要花费大量的固定成本进行管道、线路等的铺设与维护,但是后期提供相应服务的边际成本却很低,这类行业难以开展充分竞争,通常由一家或少数几家企业垄断,因此被称为 自然垄断 。自然垄断行业存在一个问题:社会最优产量的条件是价格等于边际成本,但是企业的平均成本显著高于边际成本,企业在社会最优产量处将会面临亏损,因此并没有动力充足 供给 ,而是会选择减少产量、提高价格、以获取一定利润。 供给 不足将造成社会福利损失,因此政府需要进行纠正,方法有二:一是对私营企业进行管制,限定价格并提供一定 补贴;二是直接由国有企业进行经营,以社会福利最大化而非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 另一个面临 供给 不足问题的领域是 公共物品 , 典型代表有国防、基础设施、基础科学研究等。公共物品具有两大特征:非竞争性,新增消费的边际成本为零,产品可被多人共享;非排他性,无法有效排除他人使用,产品难以收费。公共物品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而且难以防止“搭便车”行为,导致社会需求大,但是生产激励弱,从而市场 供给 显著低于社会最优产量,造成无谓的社会福利损失。因此公共物品通常由政府提供,一是政府向私营企业购买,二是政府通过国有企业直接 供给 。 还 有一些领域则超出了经济范畴,涉及政治军事,事关 国计民生 。新古典经济学倡导比较优势与自由贸易,但在现实中,国家间经常由于冲突竞争而发生贸易摩擦与军事摩擦,因此军工、能源等 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和领域 就显得尤为重要。国计民生领域要独立自主,不能受制于人,因此政府通过做大做强国有企业来实现 服务国家战略、保障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运行、发展前瞻性战略性产业 等宏伟目标。 自然垄断、公共物品、国计民生等非竞争性领域往往互有重叠,譬如电力行业属于自然垄断,也涉及公共服务和国民经济命脉,又如国防是公共物品,上游的军工 行业亦关乎国家安全。 在这些非竞争性领域,市场无法自发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需要政府干预以增进社会福利。 虽然理论上自然垄断和公共物品等相关领域可以在政府管制和补贴下由私营企业生产经营,但是由于信息搜集难度、管制成本、目标冲突等因素的存在,国有企业可能更具优势。因此在现实中,即使是欧美等高度市场化的西方发达经济体,国有企业也在某些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2 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绩效对比 一般而言, 民营企业的效率 要 显著高于国有企业。 下面以工业企业为例, 比较 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 经营效益 。 1.2.1 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益显著低于民营企业 无论是从总资产收益率( ROA)还是净资产收益率( ROE)来看,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表现都要显著低于私营工业企业与外商 及 港澳台商 投资工业企业。 2016 年以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得国有企业普遍受益, ROA 和 ROE显著回升;而民营企业受环保督察、融资收紧等因素冲击, ROA 和 ROE 明恒大研究院研究报告 立足企业恒久发展 7 服务国家大局战略 显回落。即便如此, 2018 年国有 控股工业 企业的经营效益依然只有 私营工业 企业的 60%左右。 图表 1: 国有 工业 企业的 ROA显著低于 私营工业 企业 图表 2: 国有 工业 企业的 ROE显著低于 私营工业 企业 资料来源: 中国工业统计年鉴, Wind,恒大研究院 资料来源: 中国工业统计年鉴, Wind,恒大研究院 1.2.2 国有企业的分行业表现也不及民营企业 根据中国工业统计年鉴 2017,比较 2016 年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分行业中的市场表现。 在绝大部分行业中,国有 控股 工业企业的 ROA 和 ROE 都要显著低于私营工业企业。在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等垄断性较强的上游行业,国有企业甚至出现亏损。国有企业仅在汽车制造业与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存在相对优势。 图表 3: 2016 年分行业 ROA,国有工业企业显著低于私营工业企业 资料来源: 中国工业统计年鉴,恒大研究院 -5 0 5 10 15 20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开采辅助活动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医药制造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其他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非金属矿采选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ROA :私营工业企业() 国有控股工业企业0246810121416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ROA :国有控股工业企业( % )私营工业企业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05101520253035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ROE :国有控股工业企业( % )私营工业企业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恒大研究院研究报告 立足企业恒久发展 8 服务国家大局战略 图表 4: 2016 年分行业 ROE,国有工业企业显著低于私营工业企业 资料来源: 中国工业统计年鉴,恒大研究院 1.3 为什么国有企业效率偏低 为什么在获得批准许可、政府采购和低成本的银行融资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的国有企业,其市场表现却不如民营企业呢? 首先是产权公有导致所有者缺位。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信息不对称和激励不相容使得每一个公司制企业都要面临所谓的“ 委托 -代理问题 ”,而国有企业的产权公有则会加剧这一矛盾。一方面,国有企业的代理链条过长,全体人民国家国务院国资委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国有企业集团公司某一国有企业企业管理层,从而导致权责不清、利益冲突、代理成本高、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产权主体缺位和缺乏现代化公司治理结构使得国有企业的“ 内部人控制 ”问题突出,企业管理层会为了自身利益而损害公司利益,并逃避 监督 。 其次是体制性因素导致激励约束不足。 国有企业中僵化的激励约束机制会扭曲微观个体行为、降低企业经营效率:第一,国企经理人的任命和整体的薪酬体系 通常非市场化,员工容易丧失积极性,无法吸引或留住优秀人才;第二,国企中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较为浓厚,工作机制僵化,创新性工作不易开展;第三,预算软约束和政府隐性兜底使得国有企业缺乏破产清算的压力,国企经理人没有积极改善经营效益的紧迫性;第四,不完备的公司治理结构使得对国企经理人缺乏有效监督和制衡,导致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或错误决策时常发生。 最后是社会公共职责导致负担过重。 国有企业是政府实现经济社会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承担着一定的社会公共职责:企业办社会,国有企业要负担员工的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福利和保障,负 担沉重;即使严重亏损也难以大规模裁员减支,要维护社会稳定;在经济下滑时要加快上马新项目,而不考虑项目的成本收益等等。上述非市场化行为均严重影响国有企业的经营 效益 。 - 1 0 -5 0 5 10 15 20 25 30 3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开采辅助活动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造纸和纸制品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食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纺织业农副食品加工业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其他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非金属矿采选业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ROE :私营工业企业( % ) 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恒大研究院研究报告 立足企业恒久发展 9 服务国家大局战略 国有企业的低效率可由产权理论、契约理论和激励理论等完美阐释,或者更简单地,用弗里德曼的话来说就是: 民营 企业是“花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既讲效率又讲节约”,而国有企业是“花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既不讲节约也不讲效率”。 如果低效率的国有企业占比过高,会对经济造成 诸多 不利影响:一是资源无法有效配置,对高效率的 民营 企业造成挤出;二是僵尸企业、产能过剩、杠杆 高企,推升系统性经济金融风险;三是经济内外部失衡,消费不足、储蓄过高、持续贸易顺差等都与国企民企的二元经济结构有关。 图表 5: 央企和地方国企的融资成本显著低于民营企业 资料来源: Wind,恒大研究院 政府也在 不断深化 国有企业 改革, 对内产权改革提升效率 , 对外开放市场引入竞争 , 战略聚焦 、 业务整合 、 加大创新 , 激励机制逐步搭建, 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 。 1.4 两个中性原则:竞争中性与所有制中性 国有企业效率偏低及其对资源配置的扭曲,关键在于缺乏充分且公平的市场竞争。要纠正市场扭曲、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就必须坚持“两个中性”原则:竞争中性与所有制中性。 竞争中性是指所有市场主体在经营中都能获得公平竞争的权利。OECD 对竞争中性定义了八大原则:经营范围划分、成本监管、回报率要求、补贴监管、税收中性、监管中性、信贷中性和和政府采购中性。竞争中性的本质是:避免国有企业依靠与政府的关系获得不正当的竞争优势,通过营造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资源高效配置和经济健康发展。 所有制中性是指政府对各种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 使其 公平竞争。所有制歧视是中国经济中存在的一大现实问题,国有企业在政府背书下显性或隐性地获得政策和资源倾斜,民营企业则相应地处于劣势地位。 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 高尚全提出“所有制中性”原则,认为其是“竞争中性”原则的前提和基础。邓小平同志有句名言,“ 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 ”,说的正是要抛弃所有制歧视,让所有企业公平竞争。 0501 0 01 5 02 0 02 5 03 0 03 5 04 0 02010-012010-052010-092011-012011-052011-092012-012012-052012-092013-012013-052013-092014-012014-052014-092015-012015-052015-092016-012016-052016-092017-012017-052017-092018-012018-052018-092019-012019-052019-09信用利差 ( 余额加权 ): 产业债 : 央企信用利差 ( 余额加权 ): 产业债 : 地方国企信用利差 ( 余额加权 ): 产业债 : 民营企业BP恒大研究院研究报告 立足企业恒久发展 10 服务国家大局战略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完善,民营经济从“ 0”到“ 56789” 过去 40 年中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增长奇迹”,最根本的原因是改革开放,最主要的动力是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外资企业大规模进入和 国有企业 深化改革。 2.1 制度变迁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为民营经济的复苏和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可能 与 保障 ,其 演进 过程 可分为三个阶段: 1) 1978-1991, 市场经济 复苏。 1956 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后,政策上 出现了急于求成的偏差 , 片面追求“一大二公”,公有制 经济接近百分之百,非公有制经济几乎销声匿迹。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做出 了 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把 党和国家的 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 党的十二大、十三大先后确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是“公有制经济必要和有益的补充” , 1988 年宪法修正案首次明确 了 私营企业的法律地位 。 但在 1989-1991 年间,由于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政局动荡,“姓社姓资”争论加剧, 人们在思想上对发展民营经济顾虑加重,个体私营经济发展陷入低潮,出现较大回落。 2) 1992-2011, 市场经济体制 初步建立。 1992 年邓小平同志发表了“南方谈话”,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三个有利于”标准和“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等重要论断,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存在和发展,掀起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热潮,扭转了民营经济徘徊不前的局面。 1998 年 以产权改革和“抓大放小”战略重组为主要内容的国企改革拉开帷幕,民营经济迅速填补国有企业退出的市场领域,实现又一轮快速发展。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两个毫不动摇”,首次明确个体户、私营企业主等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 2001 年 中国 加入 WTO, 2004 年全面放开外贸经营权,民营企业 融入全球化,中国经济 快速 腾飞。 3) 2012 至今, 市场经济体制 不断完善。 中国经济 发展 进入新常态,民营经济发展面临一系列新的困难和挑战,民营企业家预期和信心受到影响。 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平等保护各类所有制经济产权、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等方面 做出 一系列重大政策和制度创新。党的十九大把“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8 年 11月 的 民营企业座谈会 上指出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 “ 自己人 ”, 在 2019年 9 月的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 上强调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2.2 伟大 成就 :从 “ 0” 到 “ 56789” 民营经济在过去 40 年中取得了从“ 0”到“ 56789”的 伟大成就 。 1978年以前,个体经济零星存在,私营经济禁止发展;现如今, 民营企业贡献了中国经济的“ 56789”, 50%以上的税收、 60%以上的 GDP、 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 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 90%以上的企业数量 ,未来还将进一步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