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中国锂电消费电芯发展前景研究报告.pptx
,2019年09月28日,2019-2020中国锂电消费电芯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摘要消费电芯行业属于成熟市场,年出货约40亿支电芯,市场空间900-1000亿元,下游终端应用出货量甚至在15-17年出现下滑, 但未来依旧有两大增长点,可以保持市场空间年均增长1-5%:1)2020年起5G手机换机潮将促使手机行业首次恢复增长,预 计全年出货14.3亿台,同比增长3%,同时由于5G手机耗电量较大,预计电池平均容量将从3800mAH提升至4500mAh,带动单 价提升近20%;2)智能穿戴设备是未来另一增长点,14-18年CAGR高达57%,预计随着5G大规模应用,为VR与AR等设备带来 大规模应用基础,智能穿戴市场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消费电池行业市场空间较大,且盈利能力较优,可关注国内深耕消费电池企业,主要为国产替代逻辑:1)下游国产品牌商崛 起,将带动国产供应链增长,不论是手机、笔电或者智能穿戴,国产品牌如华为、OV、小米、联想等所占份额持续提升,直 接带动了上游中国消费电芯份额占比扩大;2)当前头部消费电池企业如三星SDI、LG化学、比亚迪等已将扩产重心放至动力 电池,三者合计占据消费电芯份额已超30%,国内深耕消费电芯厂商有替代机遇;建议关注:锂威(欣旺达全资子公司,电子组覆盖)。锂威为欣旺达全资子公司,背靠全球手机电池Pack龙头,资金、大客 户资源丰富,且公司在研发方面投入巨大,与ATL相比当前研发投入可支撑50亿产值,是18年收入的5倍。目前锂威已进入HOVM、联想等供应链,2018年锂威收入为11亿元,同比增长44%,市占率只有1%,预计随着HOV等客户订单放量,未来成长 可期;,风险提示:5G手机出货量不及预期;智能穿戴设备出货量不及预期;冠宇产能建设不及预期;锂威大客户拓展不及预期,消费电芯:千亿级成熟市场,5G带动手机电芯量稳价升,消费电池的下游主要包括三大类:手机、笔记本电脑(包括平板电脑Tablets)、其他(主要是小电芯,包括智能穿戴、电 动工具等),其中手机与笔记本电芯为当前主要市场,17年分别约12Gwh、15Gwh,随着智能穿戴设备增长,预计2025 年其他(小电芯)出货量将达10Gwh;2017年全球消费类锂电池出货量超过30Gwh,约40亿支电芯。根据Avicenne Energy 预测,预计2020年全球消费电芯出 货量超过35Gwh,42亿支电芯,2025年出货量将接近50Gwh,50亿支电芯,17-25年CAGR为5%; 预计19-25年期间,聚合物电池(Li-P)是主要增长动力(应用于手机、笔电),预计从20亿支增长至30亿支,方形(Li-Pr)与圆柱(Li-Cyl)出货量基本保持不变,均为10亿支;,图:全球消费电池出货量结构按下游应用(Mwh),图:全球消费电池出货量结构按技术路线(百万只),消费电芯行业概况:下游主要应用手机与笔电,聚合物电池是主要增长动力,2010-2015年期间,智能手机兴起,2015年出货量14.4亿台,5年CAGR达36%,带动锂电池市场快速增长,2016-2018年智能手机市场开始出现负增长,市场已经进入成熟期;2020年5G手机放量将带动手机电池量稳价升。出货量方面,根据IDC预测,2019年全球手机出货量将继续小幅下滑至13.9 亿台,下滑幅度为1.4%,预计2020年起5G手机将带来新一波换机潮,20年5G手机出货2亿台,全年出货合计14.3亿台, 恢复正增长;价格方面,欣旺达披露预计5G电池平均容量将从3800mAH提升至4500mAH,单价预计提升近20%;国产手机逆势崛起带来供应链结构性增量。2017年-2018年华为、小米、OPPO份额占比提升,其中华为表现最为突出, 从17Q1的 10%提升至19Q2的 18%,国产手机的崛起将带动国内锂电池厂商在全球份额的提升;,手机:5G换机潮使得手机电池量稳价升,国产手机崛起带来结构性增量,图:2018年-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结构(亿台),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三星,苹果,华为,小米,OPPO,其他,图:2017-2018年全球前五大手机厂商分季度出货份额对比2017年Q12017年Q22017年Q32017年Q42018年Q12018年Q22018年Q32018年Q42019年Q12019年Q245.00%,70.0%60.0%50.0%40.0%30.0%20.0%10.0%0.0%-10.0%,18.016.014.012.010.08.06.04.02.00.0,5G,非5G手机,总出货量YOY,笔记本:PC与平板市场18年出货量已企稳,分别出货2.6亿台、1.7亿台,笔记本电脑与平板电脑出货量 均在2017年企稳,2018年PC 出货量为2.6亿台,同比减少 0.4%,平板电脑出货量为1.7 亿台,同比增长6.3%PC市场集中度小幅提升, 2018年CR4为70%,较2015 年提升11%,其中惠普、联想 出货量接近,常年市场占据1、2名,2018年市占率均为23%;平板电脑集中度仍处于快速提 升阶段,2015-2018年CR5由42%提升至69%。从结构看, 苹果市场占比逐年提升,18年 已达30%;三星市场份额稳定 在15%左右;华为15年占比只 有3.1%,18年已至10%,正快 速占领市场;,120%100%80%60%40%20%0%-20%-40%,0,50,100,150,200,250,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平板电脑全球出货量(百万台),YOY,6%4%2%0%-2%-4%-6%-8%-10%-12%,500,250200150100,400350300,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笔记本电脑全球出货量(百万台)YOY,图:笔记本电脑出货量(百万台)图:平板电脑出货量(百万台),19.4%,20.9%,22.6%,23.2%,20.8%,21.3%,22.4%,23.2%,14.2%,15.7%,16.1%,17.1%,7.4%,7.1%,7.3%,7.0%,38.2%,35.0%,31.6%,29.5%,100%90%80%70%60%50%40%30%20%10%0%,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惠普,联想,戴尔,苹果,其他,23.9%,24.4%,26.8%,29.6%,16.1%,15.2%,15.2%,15.6%,3.1%,5.6%,7.7%,10.0%,2.9%,6.9%,10.2%,8.2%,5.4%,6.3%,6.4%,6.1%,48.4%,41.6%,33.6%,30.6%,100%90%80%70%60%50%40%30%20%10%0%,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苹果,三星,华为,亚马逊,联想,其他,图:笔记本电脑市场格局,图:平板电脑市场格局,智能穿戴:4年CAGR高达57%,19Q1市场CR5已稳步提升至64%,智能穿戴市场依旧处于快速增长阶段,4年CAGR为57%,2018年全球出货为1.7亿台,增速为27.6%,预计随着5G大规模 应用,为VR与AR等设备带来大规模应用基础,智能穿戴市场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市场集中度稳步提升,2017年Q1 CR5只有43%,2019年Q1已提升至64%;苹果占据智能硬件市场最大的份额,2019年Q1市场份额已达26%;华为近年来表现出色,市场份额已从17年Q1的2%提升 至19年Q1的10%;,28,78.1,104.6,135,172.2,178.93%,33.93%,29.06%,27.56%,200.0%180.0%160.0%140.0%120.0%100.0%80.0%60.0%40.0%20.0%0.0%,200180160140120100806040200,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按年度出货量(百万台),YOY,15%,13%,10%,29%,27%,17%,13%,27%,26%,15%,13%,14%,12%,12%,15%,22%,13%,13%,2%,3%,6%,4%,4%,6%,6%,10%,10%,80%70%60%50%40%30%20%10%0%,100%90%,苹果小米华为三星,fitbit,其他,图:全球智能硬件出货量,图:智能硬件各企业份额,电动工具:7年CAGR为5%,2017年锂电池应用占比已提升至60%,电动工具市场一直处于稳步增长态势,2010-2017年7年CAGR 为5%,2017年电动工具市场出货量超过8000万台;电动工具市场下游较为集中,2017年CR4为54%,其中博世(Bosch)占据15%,百得(B&D)占据14%,TTI占据13%, 牧田(Makita)占据12%;电动工具市场最初使用镍镉电池,随着锂电池成本下降,能量密 度提升,电动工具中锂电池应用的占比逐步提升,2017年已超 过60%;,图:电动工具出货量(百万台/年),图:电动工具中锂电池占比,图:电动工具各企业的市场份额,圆柱,方形,软包,消费电芯价格下降已趋稳,2017年单价约0.25美元/wh,0.64,0.60,0.54,0.35,0.27,0.21,20%0%,40%,60%,80%,120%1.00100%0.80,2010,2011,2012,2016,2017,201320142015动力电池组价格($/Wh),总的来说,全球锂电池价格呈下降趋势,12-15年消费锂电主导期价格下降幅度已趋缓。2005年-2012年为消费电池导入期:方形、软包电芯价格从0.8美元/Wh降到0.4美元/Wh,降幅50%;2012年-2015年为消费电池成熟期:方形、软包电芯价格从0.4美元/Wh降到0.3美元/Wh, 降幅25%,下降幅度已趋缓, 预计2017年消费电池单价约0.25美元/wh2010-2017年动力电池导入期:动力电池组价格从1美元/Wh下降到0.21美元/Wh, 降幅79%。,图:全球锂电池单价(美元/wh),图:动力电池单价(美元/wh),表:消费电池单价(元/ah),表:珠海光宇各类消费电池的容量,根据欣旺达公告数据,当前非5G手机电芯的平均容量为3.8Ah,5G手机电芯平均容量为4.5Ah,而根据珠海光宇官网数据, 手机电芯的容量约2-5.17Ah,均值为3.6Ah,我们保守假设非5G手机容量为3.6Ah;笔记本电芯的容量为1.5-6Ah,均值为3.8Ah,小型电池的容量为0.07-2Ah,均值为1Ah;将消费电池单价换算,1Ah对应单价约7.2元;,市场空间测算:手机、笔记本的平均电池容量分别为3.6Ah、3.8Ah,消费电芯市场空间测算:市场空间约900-1000亿元,关键假设:1)笔记本市场2017年开始恢复增长,预计PC与 平板电脑年增长2%;2)智能穿戴市场依旧处于高速增长阶段,预计年 增长25%;3)电动工具市场稳步增长,预计年增长5%;4)假设功能机出货量不变,电池容量为2Ah;5)笔记本电芯类型包括3芯、6芯、9芯,假设市 场平均为6芯;结果:结合电池容量与单价,预计2019-2022年 市场约900-1000亿元,市场空间较大,且保持 小幅增长;,表:下游各类应用出货量预测,表:消费电芯市场空间预测,国产电芯崛起,建议关注后起之秀锂威(欣旺达),历史竞争格局演变:中日韩争霸,市场份额已向中国转移,自1991年日本索尼推出锂电池以来,日本凭借技术先发优势在很长一段时间把控市场的主要份额,2005年份额依旧接近70%;2007-2012年期间,韩国三星SDI与LG化学凭借背后财团的资金支持与下游客户的崛起(三星SDI依靠三星电子,LG化学 绑定苹果),市场占有率逐步提升,2012年达到40%2012起智能手机普及,软包电池凭借其高能量密度开始大量运用至手机、笔记本电脑,以ATL为首的国内电池厂商深耕软 包领域,市场份额开始增长,同时国内电动车市场开始放量带动中国锂电池市场份额增至50%图:中国锂电池市场份额从20%(2010年)增至50%(2017年)图:手机中三种技术路线产量(百万支),消费电芯市场集中度高,ATL独占全球1/4份额,25%,14%,13%,9%,4%,4%,1%1%1%2%,26%,ATLLGSDI村田,珠海光宇比亚迪力神卓能彭辉维科其他,43.20%,6.97%,6.21%,5%,2%2%2%2%,2%2%,26%,ATL珠海光宇BYD,力神卓能广州鹏辉天能亿纬锂能维科锂威其它,消费电池全球范围内主要玩家包括:ATL、LG化学、三星SDI、村田(索尼),2018年市场占比分别为25%、14%、13%、9%,CR4为61%,集中度较高;国内主要玩家包括:ATL、珠海光宇、比亚迪、力神等,其中ATL一家独大,2018年占据43.2%份额,珠海光宇占据7%, 比亚迪占据6.21%,力神占据5%;,图:2018年全球消费类锂电池企业竞争格局,图:2018年中国消费类锂电池企业竞争格局,消费电芯行业整体盈利能力高于消费电池Pack,消费电芯行业的整体盈利情况较优,2018年国内龙头ATL的营业利润率接近20%,海外LG化学与三星SDI由于人工成本与 制造成本较高,营业利润率保持在5%-10%(二者均包括动力,且处于亏损拖累整体利润率,三星16年净利率跌至-32% 是因为Note 7爆炸事件影响)消费电芯技术壁垒远高于pack导致二者盈利能力差距甚远。与消费电池Pack净利率一直处于下降态势,2018年全球消费电 池pack龙头企业欣旺达与德赛的净利率只有3%,与消费电芯行业的盈利能力差距较大。,4%,4%,5%,6%,4%,3%,7%,5%5%,6%,5%,4%,4%,3%,3%,0%,1%,2%,3%,4%,5%,6%,7%,8%,9%,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欣旺达,德赛,图:2018年消费电池Pack行业净利率只有3%8%,图:ATL营业利润率接近20%,6.7%,12.1%,10.1%,15.9%,16.1%,16.6%,19.0%,19.7%,1.3%,2.3%,0%,-1%,1%,5.2%2.4%,4%,1%,-15%,-32%,6%,-40%,-30%,-20%,-10%,0%,10%,20%,30%,2011,1.6%2012,2013,-1%2014,2015,2016,2017-3%,3%2018,ATL,LG,三星,头部消费电池厂的战略重心已转移动力,国内仍深耕消费的冠宇、锂威有望做大,除ATL仍坚守消费电池外,其他主流消费电池厂商的战略重心均转移至动力,从各家未来的产能规划可见一斑:根据LG化学规划,公司CAPEX主要投向动力电池,动力电池产能将于2020年达到90Gwh,是2018年的三倍,而消费电 池每年扩张计划很小,基本保持不变;三星SDI与比亚迪也在大力投产动力电池。2018-2020年期间,三星SDI预计将9Gwh产能提升至63Gwh,比亚迪预计将26Gwh产能扩张至60Gwh,以单Gwh3-4亿元投资计算,二者均需要在2年内投入百亿级资金扩产,预计其消费电池业务 扩张将受限; 消费电池行业千亿级市场,盈利能力较优,且当前随着下游国产手机厂商崛起,上游消费电池也处于国产替代阶段,国内仍 深耕消费电池领域的两大厂商珠海光宇(冠宇)与锂威有望乘势做大;,59,90,2.818,2.830,8.0,11.0,14.5,18.0,20.5,23.3,0,20,40,60,80,100,120,140,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储能(Gwh),动力(Gwh),9,23,63,26,40,60,0,10,20,30,40,50,60,70,2018年,2019年E,2020年E,图:LG二次电池业务产能扩张消费(Gwh),图:三星SDI与比亚迪在动力电池领域的产能扩张计划(Gwh)三星SDI比亚迪,珠海冠宇(原光宇):世界第五大消费电池厂商,企业历史:珠海光宇原属于光宇集团,2007年在珠海设立工厂,2015年成为全球前五的聚合物锂电池供应商;2017年光宇 集团聚焦动力电池,将主营消费电池的珠海光宇出售,自此珠海光宇独立,并于2019年重新取名为珠海冠宇;根据GGII数据,公司2018年排名世界第五,中国第二,份额分别为4%、7%;2017年公司收入29.6亿元,同比增长35%,净利润0.15亿元,净利率不到1%,净利率大幅下滑的原因是2017年投入大量 研发费用以及扩大生产规模所致,2018年上半年公司盈利能力已恢复,盈利约0.84亿元,开始研发锂电池,珠海建立工厂,成为笔电第一品牌供应商,全球前五聚合物锂电池供应商,从哈光宇独立,重庆建立新基地,图:珠海冠宇消费电池业务发展历史,13.4,17.5,22.0,29.6,30%,26%,35%,10%5%0%,15%,30%25%20%,35%,40%,0.0,5.0,10.0,15.0,20.0,25.0,30.0,35.0,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营业收入(亿元),YoY,1.08,0.15,5%,1%,0%,1%,2%,3%,4%,5%,6%,0.00,0.20,0.40,0.60,0.80,1.00,1.20,2016年,2017年,净利润(亿元),净利率,图:珠海冠宇收入与增速,图:珠海冠宇净利润与净利率,珠海冠宇:依旧处于高速扩产期,远期产能约3300万只/月,;,2016年珠海冠宇出货结构:手机占比54%、笔记本38%、其他8%公司产量与单价稳步增长,2017年产量达1.2亿支,单价为24元/支公司2014年产能为1000万/月,2017年产能为1500万/月,产能利 用率自57%提升至69%; 重庆冠宇2018年开始建设,规划产能1800万只/月,预计投产后公 司远期产能将达3300万只/月,年产能接近4亿支/年,6828,8654,9782,19.6,20.2,22.5,2412342,0.0,5.0,10.0,15.0,20.0,25.0,30.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2015年,2016年,2017年,产量(万只),单价(元/支),54%,38%,8%,手机 笔记本,其他,1000,1300,1300,1500,3300,57%,55%,63%,69%,80%70%60%50%40%30%20%1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远期,产能利用率,图:2016年珠海冠宇业务构成,图:珠海冠宇消费电池产量与单价,图:珠海冠宇消费电池产能月产能(万只,左轴),2014年注:假设2017年单价为24元/支,进入精英ECS/万利 达/联想配件供应链,进入联想手机/Micromax/蓝 天/Acer/Mophie/Bestbuy电 脑供应链,进入联想笔记本电脑/ 大疆无人机/Google, 传音手机供应链,进入小米/魅族/HTC/ 奇酷手机供应链,开发国内外高端品牌 客户(Vivo,OPPO,Dell,Google, HUAWEI,Apple),进入MOTO/Vivo/华 为供应链,2013,2014,2015,2016,2017,2018,建议关注国内消费电芯厂商锂威:已进入HOVM供应链,成长可期,锂威已经逐步突破大客户壁垒,成功进入华为、OPPO、Vivo、 小米、MOTO、联想等智能手机供应链以及联想笔记本电脑、Acer、Google等供应链,苹果以及Dell等高端客户也在开发 中。2018年锂威收入为11亿元,根据GGII数据,公司在国内市占 率不足2%,而2018年ATL收入高达270亿元(电芯业务占据80%-90%),锂威具有较大的成长空间;,2.58,3.75,7.62,11.00,149,223,270,8% 135,11%,6%,4%,16.1%,16.6%,19.0%,19.7%,0%,5%,10%,15%,20%,25%,0,50,100,150,200,250,300,2015,2016,2017,2018,锂威收入(亿元),ATL收入(亿元),锂威净利率,ATL营业利润率,资料来源:TDK财报,欣旺达年报,天风证券研究所,图:锂威客户拓展情况,图:锂威与ATL收入与净利率(营业利润率)对比,锂威:十分重视研发投入,当前技术储备足够支撑50亿产值,消费电芯属于高技术壁垒行业,技术研发是公司长远发展的根基,虽然2018年ATL收入是锂威的25倍,但锂威在研发 投入方面与ATL差距却较小,专利方面,锂威拥有381件专利,ATL是2000件,是锂威的6倍,锂威拥有268名研发 人员,ATL拥有1200位,只有锂威的四倍,且锂威的研发人员的硕士生占比高于ATL,高达65%。根据锂威的技术团 队与专利储备,预计能够支撑50亿产值;锂威的首席技术官为陈杰,拥有16年锂电池行业的研发与管理经营,担任锂威首席技术官后公司的研发实力明显增强;锂威对产品研发有清晰的时间图,当前已开发至2.5C、655wh/L的电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图:锂威与ATL研发投入对比,图:锂威电芯技术研发时间表,50.18,61.43,103.94,128.64,13%,17%,20%,24%,0%,5%,10%,15%,20%,25%,0,20,40,60,80,100,120,140,2015,2018,20152017欣旺达手机电池收入(亿元,左轴),市占率,图:欣旺达手机电池收入与市占率,表:锂威现有产能与扩产规划,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天风证券研究所整理,锂威:背靠手机Pack龙头欣旺达,消费电芯产能仍处于快速扩张期,母公司欣旺达为全球消费电池Pack龙头,占据全球手机Pack行业23%份额,电芯+Pack一体化将有利于整合行业资源,凭 借母公司在手机领域多年积累的客户资源与资金支持,锂威在消费电芯领域的发展值得期待;公司产能仍处于快速扩张期,2018年惠州锂威+东莞锂威实现产能50万只/天,规划2019年实现产能75万只/天。,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