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基础云服务行业发展洞察.pdf
中国基础云服务行业发展洞察2019年22019.9 iResearch Inc. iresearch摘要来源: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绘制。场景化提供服务 、 扩张海外 ( 尤其是东南亚 ) 市场 、 转变服务思路提升 为传统产业客户赋能 的能力 , 将是基础云服务厂商接下来需要迈好的关键三步 。前些年的市场教育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 加之政策经济环境等外部因素驱动 , 我国 整体云服务市场保持高速增长 , 至 2018年形成逾千亿 ( 1026.3亿元 ) 的市场体量 。 其中 , 基础资源上云的推动力持续强劲 , 而基础云服务厂商也纷纷加码 、 高举高打 , 我国 基础云服务市场 ( 尤其是公有云市场 ) 近两年迎来突进式增长 , 市场规模接近 800亿元 。行业发展角度来看 , 我们迎来容器 、 函数计算 、 裸金属 、 超融合等愈加 多元化的产品选择 , 也坚定而充满梦想地推动行业拥抱 “ 云原生 ” , 而 AI、 大数据 、 IoT等 新兴科技 为云服务带来了更加充足的想象空间 。行业竞争格局经历了短暂的稳定期后 , 近期再次迎来风云变幻 , 主要原因在于:互联网进入 “ 下半场 ” 后 , 基础云服务的 增量市场来自更多传统产业客户 , 在服务模式 、 销售思路上均与前期服务互联网客户体现出较大差异 , 腰部玩家仍有大量机会可寻 。目前来看 , 国内公有云 IaaS市场仍由 阿里云 、 腾讯云 、 天翼云占据前三甲 , 第二梯队厂商战况胶着 。SMS3中国基础云服务行业概述1中国基础云服务发展铺陈 2基础云服务典型厂商案例 3基础云服务发展总结与展望 442019.9 iResearch Inc. iresearch基础云服务的概念界定传统的 I-P-S层划分方式已不足以描述云服务产业现状来源: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数据中心 DataCenter服务器 Server 存储 Storage网络资源NetworkingResources虚拟机监控器 VMM/Hypervisor虚拟机 VirtualMachine操作系统 OS开发与管理工具 (数据库、中间件 )Database, Midleware, etc.应用 ApplicationIaaSPaaSSaaS围绕核心 IaaS资源 , “ 云服务 ” 的语境中亦包含针对 IT基础设施的相关技术能力服务 ( 如 SDN、 SDS) 、 整合产品服务 ( 如超融合 ) 和周边管理服务 ( 如 CMP) 。大部分 PaaS层资源 /能力已经成为客户不愿关心的部分 , 希望简化交付 、 三方代维 。作为 ISV和生态伙伴 , 日益融入基础云服务产业中 。云服务根据其所交付的能力在 IT整体架构中所处的层级不同 , 由下往上被划分为 IaaS、 PaaS、 SaaS三类 。 然而 , 随着云服务产业的发展成熟 , 以及业内在探讨 “ 云服务 ” 时日益宽广的视野带来更加丰富的外延 , 传统的 I-P-S划分方式在很多场景下已不足以准确地描述云服务产业现状 。 一方面 , CDN、 SDN、 SDS、 超融合 、 CMP等产品服务早已在人们的日常语境中被囊括进 “ 云服务 ” 的讨论范围;另一方面 , PaaS层的大多资源 /能力 ( 包括以 AI等新兴技术为代表的 API服务 ) 也已在事实上 “ 基础设施化 ” 。 这些提供 IT基础能力的云服务表现出强烈的通用能力属性 , 实际的使用者一般仅为开发测试运维人员 , 我们将其统一进 “ 基础云服务 ” 的概念中加以讨论 。经典 IT架构与对应的云服务层级关系52019.9 iResearch Inc. iresearch基础云服务的概念界定基于云或虚拟化的、以软件为主进行交付的 IT基础资源服务提炼其本质与核心特征 , 我们将 “ 基础云服务 ” 的定义概括为:基于云或虚拟化的 、 以软件为主进行交付的 IT基础资源服务 。 首先 , 尚未云化或虚拟化的 IT产品属于传统 IT的语义范畴;其次 , 产品生长于云上也决定了其无法以硬件设备为核心交付形式;最后 , 基础云服务产品提供的是以计算 、 存储 、 网络等 IT基础资源为核心能力的服务 。因此 , 基于服务器虚拟化的裸金属产品 、 基于云端全托管的函数计算产品 、 通过软件交付并控制存储 /网络设备的 SDS与SDN产品 、 上升至操作系统层进行虚拟化的容器产品 、 针对各级各类云产品进行统一管理的 CMP与容器管理产品 、 提供功能化模块或应用集成服务的 aPaaS与 iPaS产品 , 均在此份报告中所界定的 “ 基础云服务 ” 范围内 。 需要说明的是 , 云安全理论上同样可视为基础云服务的一部分 , 但其边界较为模糊 , 将在艾瑞后续的报告中进行单独探讨 , 此处不再详述 。注释:此图主要为展示本报告所讨论的产品范围,由于命名角度不同,各产品间的层级关系并不严格对应于图中的位置。来源: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裸金属虚机 /弹性计算高性能计算 HPC云存储(对象存储、块存储、文件存储)CDN与加速负载均衡 SLB专有网络 VPC超融合 SDN/SD-WANSDS 超融合aPaaS与 iPaS本报告中基础云服务的具体内涵云安全云管平台 CMP容器容器管理与服务编排平台云数据库62019.9 iResearch Inc. ww.iresearch 2019.9 iResearch Inc. ww.iresearch12.7 20.6 41.9 93.8 246.0 711.1 0.130.20.380.761.734.4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亿 GB)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 GB/月 /户)国内基础云服务的发展语境( 1/4)海量用户高并发、流量峰谷特性明显,成为互联网服务常态超越地理空间限制的互联网产品 , 允许多用户同时在线并使用服务 。 这为互联网产品迅速占有市场 、 获取流量提供了天然的便利 , 但也无形中增大了互联网企业的 IT压力 。 视频直播 、 线上交易中常常需要应对高并发场景;产品开发上线后 , 可能遇到用户量迅速攀升的情况 这些已成为互联网服务的常态化特征 , 使得企业的 IT基础资源压力与日俱增 。 此外 , 在类似 “ 双 11” 的促销推广活动前后 、 春晚等重大活动时 , 流量可能出现暴增;活动结束后流量将回归稳定 。 企业仅依靠本地解决方案 , 需要构建额外的服务能力来应付峰值需求 ( 且峰值流量往往不可预知 ) 。 云服务适应互联网产品的特性 , 在降本增效和保障业务快速扩张中有出色表现 , 因此互联网企业也成为基础云服务的第一波主力客户 。来源:工信部 2018年通信业统计公报 。 来源: Usertracker多平台网民行为监测数据库(桌面及智能终端)。2013-2018年中国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 2018年 “双 11”前后电商类 APP周独立设备数61736.8 70260.0 62776.3 10.15-10.2110.22-10.2810.29-11.0411.05-11.1111.12-11.1811.19-11.25电子商务 APP周独立设备数(万台)72019.9 iResearch Inc. ww.iresearch 2019.9 iResearch Inc. ww.iresearch国内基础云服务的发展语境( 2/4)产品迭代频繁、 724不间断服务,成为开发运维的重担主从架构时代 , 人们一方面得以快速 、 廉价地利用信息技术创建系统;另一方面 , 也面临诸如集成 、 补丁更新等大量以 IT为中心的工作和问题 , 导致许多 IT资源从业务实现不得已转向了 IT运维 。 在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 , 以用户为中心的体验经济受到广泛关注的同时 , 众多企业也在同步更新商业活动的思维模式 , 以 “ 迭代思维 ” 和 “ 创新 ” 相结合的 “ 迭代创新模式 ” 已逐渐发展为互联网产品开发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 。 另一方面 , 7x24小时的不间断服务作为互联网产品的天然属性 , 也成为企业开发运维工作的一项重担 。来源:综合企业访谈、公开市场信息及艾瑞统计预测模型估算,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来源: CNNIC 第 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1297.2 1496.4 1732.1 1979.3 2246.3 2562.8 2941.2 15.7%15.4%15.7%14.3%13.5%14.1%14.8%20152016201720182019e2020e2021eIT数据中心运维服务市场规模(亿元)IT数据中心运维服务市场规模年增长率( %)2015-2021年中国 IT数据中心运维服务市场规模 2018年 11月六类 APP用户使用时段分布0%2%4%6%8%10%12%14%6点 8点 10点 12点 14点 16点 18点 20点 22点 0点 2点 4点即时通信 网络直播 社交网络购物 网络新闻 网上外卖82019.9 iResearch Inc. iresearch国内基础云服务的发展语境( 3/4)从基础资源上云到业务上云,企业云化转型进入“深水区”企业上云是指以生态构建为导向 , 实现企业开发主体 、 开发内容 、 开发机制的云化转型 。 在企业上云初期 , 云服务的核心优势主要集中体现为: 成本低廉 、 性能比传统服务器优越 、 更强大的管理能力和安全稳定四个方面 。 但随着云服务在产品功能 、 模式架构 、 产业生态 、 场景边界的不断延展 , 在提升运行效率 、 促进商业创新 、 降低综合成本 、 重构竞争力等方面的潜在价值进一步凸显 。 现阶段企业上云已经从基础资源上云过渡到管理上云 , 且有部分先行的小微企业开始尝试业务上云 。 未来随着企业上云需求的增长 , 将会带动更多云服务基础资源的消耗 , 同时企业也会更加关注在云化转型过程中 , 云服务与核心业务场景和产业生态的深度结合 。来源: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绘制。企业基础系统上云 企业管理上云 企业核心业务上云 企业生态服务上云企业上云的四个阶段IT资源、安全防护、办公协同和会议系统在内的基础系统上云;以 成本驱动 为导向,通过资源池化、弹性供给和按需付费,降低软硬件成本、部署成本与运营成本,提高企业信息安全,保障服务运营高可用。大中型企业 中小型企业 小微企业(以新经济企业最具代表性)垄断性企业人力资源、财务管理、行政管理和信息管理等平台上云,在云端进行统一管理,保障业务平稳运行;以 集成应用 为导向,将企业系统架构迁移到云端,有利于实现横向集成、纵向集成与端到端集成。研发设计、生产、供应链和营销等核心服务和产品信息上云;以 能力交易 为导向,核心服务在线发布、优势产品弹性供给、供需信息实时对接,能力交易精准计费,实现企业整体资源的优化配置。以 生态构建 为导向,实现企业开发主体、开发内容、开发机制的深刻变革。并融合云、边缘计算等,实现产业知识的沉淀、复用和重构。92019.9 iResearch Inc. iresearch国内基础云服务的发展语境( 4/4)企业用云实践中存在掣肘,多云与异构资源管理提上日程即使单个公有云服务厂商从功能层面已足以满足企业用云的所有需求 , 客观上企业仍更愿意同时使用多个公有云厂商的服务 。 多云策略给企业带来的普遍好处包括:灵活使用多个供应商来降低成本 、 避免单一供应商锁定 、 搭配使用不同厂商各自的优势产品 、 提升容灾备份能力 。与此同时 , 企业上云过程中受限于各类主客观因素 , 同时部署于公有云 、 私有云 、 本地数据中心的情况在所难免 。 针对这些异构资源和多云产品的统一管理 , 也日益成为不少企业 IT管理中的重要议题 。来源: N=2045,于 2018年 11月通过线上调研平台获得。现阶段企业平均使用2.14家公有云厂商未来企业预期将平均使用3.08家公有云厂商2018年中国企业使用公有云厂商的数量及采取“多云策略”的主要原因灵活使用多个供应商降低成本01减少对单个供应商的依赖020304提升容灾备份能力看中不同厂商的各自优势102019.9 iResearch Inc. iresearch国内云服务市场规模及预测云服务跻身千亿级产业,未来市场增速保持在 30%以上我国云服务市场近年取得爆发式增长 , 无论是 IaaS、 PaaS还是 SaaS市场均以较高增速一路高歌式前进 。 这一方面得益于前些年的市场教育取得阶段性成果 , 加之政策经济环境等外部因素对需求形成强大刺激;另一方面也是对近两年各云服务厂商不断提升云业务的战略地位的有力证明 。由于基础云服务厂商近两年不断加码云业务 , 以及 SaaS模式在国内受到暂时性质疑 , 基础云服务在整体云服务中的占比将在近两三年达到巅峰 。注释:云服务整体市场包含公有云、私有云、专有云、混合云等各类部署模式下的服务。来源:根据公开资料、企业访谈,结合艾瑞统计模型核算。394.0 520.5 693.1 1026.3 1490.4 2084.3 2827.2 3765.3 4944.0 32.1%33.2%48.1%45.2%39.8%35.6%33.2%31.3%74.9%75.5%76.3%76.3%77.1%77.3%76.9%76.5%76.0%20152016201720182019e 2020e 2021e 2022e 2023e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亿元) 云服务市场增速( %) 基础云服务在整体云服务中的占比( %)2015-2023年中国云服务市场规模与增速及基础云服务的市场占比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