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哥伦比亚:后和平协议时代的关系.pdf
中国与哥伦比亚: 后和平协议时代的关系受冲突影响的哥伦比亚农村地区是哥国和平进程的重要攻坚地区。 (图片来源 : Norway Ministry of Climate and Environment)哥伦比亚数十年的内乱终于平息,中国投资能否帮助其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后和平协议时代的中哥关系1编辑寄语 2016年11月24日,哥伦比亚政府与反政府游击队“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简称“哥武”)签署和平协议,结束了持续近60年的内战,开启了和平新篇章。尽管结束了冲突,但如果土地权属及无家可归之人的安置这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和平就依然岌岌可危。哥伦比亚丰富的资源得到了中国的青睐,但中国的投资对于其可持续发展来说究竟是利还是弊呢?随着与“哥武”谈判的有序推进,哥政府宣称,后和平协议时代将给外国贸易商和投资者带来大量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参与推动那些之前因饱受战乱蹂躏而无法涉足的地区的经济活动。中国已然脱颖而出,成为拉美其他地区新的主要贸易伙伴、贷款来源国和基础设施项目的承建方。拉美地区丰富的资源,如大豆、铜矿、铁矿石以及石油,不仅助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还满足了中国保障粮食、能源安全的需求。而来自中国的强劲需求也支撑着拉美地区以出口为导向的商品生产企业近十年来的发展。但资源开采、以及近期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社会和环境方面的风险。一旦项目没有做到负责任的管理,导致当地居民受到影响,就会遭到强烈反对。在厄瓜多尔和秘鲁等国家,中国的金属和矿产项目已经引发了一些暴力冲突,有时甚至是致命的抵制。这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和平协议签署后,虽然议会对其存在严重分歧,但在总统曼努埃尔桑托斯的推动下,该协议仍然通过正式投票成为法律。如今,一年过去了,哥伦比亚国内很多农村地区依然没有摆脱暴力冲突的阴影。“哥武”或许已经放下武器,但这场西半球的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乱如今却引发了土地所有权和自然资源的新冲突。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对拉商品需求降低也给经济结构单一、主要依赖对华原材料出口的拉美国家带来了新的挑战。在这些独特的背景下,以及和平协议签署一周年之际,我们特推出系列文章,探讨后冲突时代敏感动荡的环境中,中国在推动哥伦比亚和平、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后和平协议时代的中哥关系2法比奥拉奥尔蒂斯从加勒比沿岸的哥伦比亚城市卡塔赫纳发回的文章中呼吁,中资项目能够保护哥伦比亚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张春采访了律师张兢兢,作为一名具有先锋精神的诉讼律师,张兢兢通过诉讼使民间团体组织的力量得到了增强,从而确保中国企业在开展境外业务时能够遵守当地的环境法律。可再生能源专家马塞拉哈拉米约认为,中国是世界领先的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国和供应国,哥伦比亚可以在中国的帮助下改善农村地区能源贫困的局面。罗伯特苏塔分析了哥伦比亚社会对矿产开采行业的抵制,以及有意涉足该行业的外国投资者所面临的新的经营风险。 马里亚纳帕劳对 中国开发太平洋沿岸的布埃纳文图拉,这座哥伦比亚一座长期被贫困和冲突所困扰的港口城市,究竟能够给当地带来多大的益处提出了疑问。安德烈贝穆德斯利艾瓦诺和马天杰合作,从哥中双方的视角讨论了中国中化集团在前“哥武”据点 ,毗邻亚马逊地区的卡奎塔省开发的一个有争议的石油项目。在这个历史关口,处于萌芽状态的中哥伙伴关系应避免走上该地区其他国家的老路,不要让中资项目成为引发冲突的导火索。双方应抓住机遇,通过合作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让哥伦比亚那些饱受冲突困扰的社区能够参与到发展中来。该系列文章为我们提供了一扇快速了解中-哥关系的重要窗口,让我们能够及时、深入地理解对于这个灾难深重的国家和人民来说,中哥关系在帮助其推进和平、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潜力。伊莎贝尔 希尔顿 , 中外对话首席执行官及总编。后和平协议时代的中哥关系3编辑寄语 伊莎贝尔希尔顿 1 战后的哥伦比亚需要怎样的中国投资? 法比奥拉奥尔蒂斯 4 张兢兢:中国亟需监管海外投资的环境和社会响 张春 9 清洁技术将裨益哥伦比亚的和平稳定 马赛拉哈拉米约 17 哥伦比亚采掘业遭遇 “空前”反对 罗伯特苏塔 20 中国有意扩建哥伦比亚布埃纳文图拉港 玛丽安娜帕劳 24 “社会许可”:中国油企在哥伦比亚需跨过的门槛 安德烈贝穆德斯 利艾瓦诺 28 石油、伶猴、游击队:中国企业的亚马逊难题 马天杰 38目录后和平协议时代的中哥关系4战后的哥伦比亚 需要怎样的中国投资?一场令22万人丧生的内战之后,重生的哥伦比亚不仅需要来自中国的贸易订单,更需要一位深知低碳发展重要性的绿色盟友。2017年第28届国际保护生物学大会(ICCB)近日在哥伦比亚海滨城市卡塔赫纳召开。面对与会的2000多名生物多样性专家,哥伦比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部长路易斯穆里约说:“我们需要与自然和解”。如今的哥伦比亚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历史关口。去年11月,在经历了5年的谈判后,哥伦比亚政府终于与游击组织“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简称“哥武”)握手言和。过去50年里,哥伦比亚政府与 哥武 之间的冲突共造成22万人死亡,6万人失踪,700万人流离失所,而这其中又有不少来自土地所有权争端严重的农村地区。法比奥拉奥尔蒂斯 | Estelle 译哥伦比亚海港城市卡塔赫纳。 (图片来源 : Graphicalbrain)后和平协议时代的中哥关系5穆里约说:“自然环境是这场冲突的沉默的受害者,要想恢复这些生态系统就必须进行详尽的调查研究。只有在和平的环境下,我们才能调动各方资源来推动发展。”此外他还指出,政府与 哥武 的和平协议对保护自然环境有着重要意义,政府可以就此涉足一个哥伦比亚人曾经了解甚少且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的地区。然而有研究人员警告称, 哥武 撤离后有其他武装组织趁虚而入,为这些地区带来了新的风险。大自然保护协会科学部负责人托马斯沃斯伯格在接受中拉对话采访时说:“这些游击组织曾占领了很多地区,不仅控制着这些地区,同时还掌控着不少农业与非法活动。他们撤离之后,政府不能立即占领上述这些地区,从而造成了一个管理上的真空期。”和平时代的机遇专家称,地区冲突导致哥伦比亚的自然资源几十年来“与世隔绝”。而战后的和平环境或许将为渴望进入这一市场并试图积极开发相关资源的外国投资者带来难得的商机。亚历山大冯洪堡生物资源研究所负责人、生物学家布里吉特巴普蒂斯特说:“这个国家将经历一个石油、能源和农业经济加速发展的过程。但是,目前还没有人能够找到一个模式,创新性地将哥伦比亚的生物多样性潜力融合进这一过程。中国驻哥伦比亚大使李念平表示,和平协约已经对企业家起到了鼓励作用。今年5月他就曾估算,未来几年将有上百亿美元的投资涌入哥伦比亚。 中国已经成为哥伦比亚第二大贸易合作伙伴。而在未来中国也希望能够积极参与哥伦比亚的战后重建。为进一步推动哥伦比亚的经济发展,今年3月,哥伦比亚出口、旅游、投资及国家品牌促进会(ProColombia)在北京举办了一次以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农业经济与旅游业等几大板块为主要议题的论坛。2015年,仅有20家中国企业在哥伦比亚开展业务。而如今,这个数字已经增长到70家。促进会负责人亚雷汉德罗瓦伦西亚有一次在北京出差时告诉媒体,为了方便中国资本进入哥伦比亚,该国政府推出了进一步的减税政策。此外,环境保护与研究也是哥伦比亚政府希望海外资源积极参与合作的重要领域。如果哥伦比亚降低了自己的环境标准,那么这样的低质量投资无疑将为哥伦比亚的未来发展带来重重风险。”布里吉特巴普蒂斯特亚历山大冯洪堡生物资源研究所负责人、生物学家后和平协议时代的中哥关系6巴普蒂斯特表示,哥伦比亚对“来自中国和其他地区”的国际投资都表示欢迎。但她希望哥伦比亚能够优先考虑那些能够为当地环境提供安全保障、质量管控和明确关切的投资。巴普蒂斯特说:“很多中国合作机构其实并不能达到上述这几点要求。”她认为,中资企业的目的是通过行动和资本获得地方政治影响力,他们并不大会考虑环境方面的问题。哥伦比亚必须对上述投资企业在造福当地生态环境管理方面可能做出的贡献有清晰的认识。“如果哥伦比亚降低了自己的环境标准,那么这样的低质量投资无疑将为哥伦比亚的未来发展带来重重风险。” 巴普蒂斯特说。中国盟友,绿色盟友?巴普蒂斯特认为,中国投资者可以与环境保护领域的科学团体合作。“中国的环境管理不仅创新模式多,质量也很高。我们希望这些企业在哥伦比亚投资时也能参考同样的环保标准。”当中拉对话问及中国将如何帮助哥伦比亚在后和平协约时期推进可持续发展时,穆里约说:“环境友好型的投资机遇其实有很多”。他表示,目前大约有2500万到3000万公顷的农业用地可以实现退耕还林,“中国可能会对这个话题感兴趣。在哥伦比亚,我们或许可以在不砍伐森林的前提下构建一个食物生产链,为当地民众创造就业,我们甚至还可以在政府、私营部门和当地社区之间建立起战略合作联盟。” 穆里约说道。“2010年,哥伦比亚59个保护区的森林覆盖面积达1300万公顷。我们的目标是在未来几年将这一数字翻番,提高到2600万公顷。”此外,穆里约还希望中国能够对投资碳交易市场产生兴趣。不久前,哥伦比亚政府刚刚建立了生态系统服务的碳税和支付系统。穆里约希望这个新制度能够刺激当地环保项目的投资。据哥伦比亚国家规划部预测,这项举措每年将产生70亿哥伦比亚比索(约合230万美元)的收益。 穆里约说:“为在哥伦比亚建立碳交易市场,下周我们还将提交一份气候变化草案,目的就是从国际私营部门募资。”穆里约补充道,他已经叫停了所有亚马逊盆地地区的矿产与石油开采申请。他说:“在保护区内,上述开采活动都是禁止的。我们保护的一些地区,比如雪山国家公园、托利马中后和平协议时代的中哥关系7部田野地区和太平洋沿岸地区,对采矿企业来说都是吸引力十足,但是从环境角度来说必须予以及时阻止。”他还表示,采矿行为必须遵循可持续和负责任的宗旨。但是这类活动往往会吸引人们向森林地区移民,进而扩大农业生产的范围。“所以,如果不叫停上述地区的开采活动,移民和农业开垦就难以避免。”如何保证未来成员国的绿色标准?这是因为新开发银行试图保持其独立于金砖国家论坛之外的姿态,不受可能主导会议的成员国政治和经济利益的影响。“银行不能受制于成员国政府。”埃斯特韦斯表示。他还补充说,新开发银行只有受到独立的评估才能以更低的成本获得资源,从而才可以与其他多边银行公平竞争。“如果只靠创始国提供的资源,新开发银行无法存活。”他说。在本文的撰写过程中,中拉对话邀请新开发银行就其与公民社会的沟通问题进行评论。该行表示在本文发表时还无法做出置评。危机与希望并存尽管穆里约一再呼吁,但仍有迹象显示,哥伦比亚环境保护仍然面临重重阻碍。比如,水文、气象和环境研究所最近的一份声明指出,2016年哥伦比亚森林砍伐率同比飙升了44%。该研究显示,去年哥伦比亚共有17.8597万公顷的森林遭到破坏。亚马逊地区的情况更为糟糕,2016年被砍伐的森林中有34%都集中在普图马约省、卡克塔省、梅塔省和瓜维亚雷省。报告认为,大规模畜牧、古柯种植、非法采矿、森林大火和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是导致森林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环境保护人士面临的处境也愈加危险。据英国非政府组织“全球见证”最近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去年哥伦比亚共有37名环境与土地保护人士遭到杀害,创造了历史新高。穆里约说:“我们必须保护这些人权卫士和环境活动人士。”哥伦比亚政府正计划在山区和森林地区安排安保人员,改善上述偏远地区的安全。后和平协议时代的中哥关系8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期间,哥伦比亚政府承诺在2020年前将该国亚马逊地区的森林砍伐率降低到零。德国、英国和挪威等国也在此之后宣布,将根据哥伦比亚履行遏制森林砍伐承诺的表现,分批向该国投资1亿美元,帮助哥伦比亚实现这一远大目标。然而,这些美好的计划在今年7月22日哥伦比亚2018年财政预算被泄露给媒体的时候遭遇了当头一棒。哥伦比亚环境部表示,该国环境预算将从6320亿比索(约合2.08亿美元)降低到2320亿比索(约合7600万美元),降幅高达60%。其中预算消减最多的当属各大国家公园、IDEAM和洪堡研究所,大约消减了三分之一。目前,哥伦比亚国会正在讨论该预算草案,最终结果将于10月底正式通过并公布。法比奥拉奥 尔蒂斯, 巴西里约热内卢记者,关注人权、政治、国际事务、环境、性别及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后和平协议时代的中哥关系9张春 中国投资建设的位于厄瓜多尔的科卡科多辛克雷水电站工人们 。 (图片来源 : Agencia de Noticias Andes)相比最佳实践的指引,张兢兢认为中国政府和立法机关更应该做好监管和追责,为海外投资设置坚固的法律底线。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连年增长的海外经济活动更加引人关注。仅在拉丁美洲,中国直接投资就已超过1100亿美元,在巴西等国的外商直接投资额与美国和西班牙不相上下。与此对应的,是由于环境和社会意识的薄弱,中国企业与海外东道国社区的互动屡屡遭遇挫折。尽管近年来不同政府部门先后张兢兢:中国亟需监管 海外投资的环境和社会响张兢兢,环境律师